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围绕所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去收集资料。

2.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通过比较,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发展和中华文明衰落的原因。

2、通过中华民族盛衰的对比,弘扬民族精神。

难点:如何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

四、教与学的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明朝时期航海家郑和受命七下西洋,当时的中国有着比欧洲更强大的航海能力,但中国没有把它转化为现实力量,丧失了一次重大机遇。而西方各国在哥伦布和麦哲伦“地理大发现”后迅速向全球扩张。欧洲紧紧抓住这次机遇,第一次领先于东方。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师生合作突破重难点

师:今天我们就从三个方面对比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航,首先我们从规模来看,请同学们阅读书本52页,完成53页的表格

活动一:

郑和下西洋哥伦布航海

200多艘最少一次3艘,最多一次17

船只数量

海船长151.8米,宽61.6米长24.5米,宽6米船只大小

牲畜、农具、种子、粮食携带的货物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

布、铁器等

出海人数最多时达27800人最多一次1000多人随行人员的数量师:那再请同学们分析图6-34和图6-5,比较一下两者的航海所经地区

生:郑和下西洋途经的主要地点:福州、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满剌加(今马来西亚)、爪哇、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带)、锡兰(今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哥伦布航海途经的主要地点:从西班牙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岛屿最终到达美洲。

师:所以两者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规模大、路线长

师:那我们再对比两者的目的,同学们呢阅读书本和老师给鱼的资料,分析两者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有: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还有一种观点是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哥伦布航海的主要目的一般都从经济角度来解释,认为他直接目的在于寻找黄金。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15世纪中叶,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使得运往欧洲的商品数量少而且价格贵,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贵族、商人、新兴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开辟一条新航路,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国。另外,也有人认为,掠夺土地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

师:那么截然不同的目的带来的有分别是怎样的结果和影响呢?

生:西洋人开辟了新航路,航海事业进一步发展起来,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同时也给拉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明朝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和友好往来,但是,它所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最终导致航海壮举悄然结束。

师:那郑和怎么就没有发现新大陆呢?

生:郑和航海主要侧重于政治目的,不如哥伦布等西方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有持续的经济动因;又如,中国人崇尚和平,没有向海外掠夺财富的欲望,没有征服新领土的野心;从国内经济结构来看,西方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谋求海外扩张。明朝推行重农抑商传统政策,禁止私人外贸活动。从参与者情况来看,西欧航海活动采取国家与冒险者订立契约的形式,航海活动参与者包括贵族、骑士、教士、商人、下层民众等,社会基础较广泛。郑和下西洋受命于帝王,资金由国库拨支,社会基础狭窄。

师:既然如此,那郑和下西洋没有意义,我们是不是应该禁了

生:关于郑和下西洋是否应该被禁止的问题,同样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一问题。从不同立场出发,会有不同的结论。围绕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组织小型的辩论会。

【课堂总结】

这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在规模、目的以及影响上的不同,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次数距离远大于哥伦布航海,但是两者在目的上的极大差异带来的是影响上的巨大转折,只有把握住历史的机遇,着眼长远、吸纳推广,才能在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流中发挥和平大国的积极作用。

【作业布置】

作业本

【板书设计】

郑和下西洋哥伦布航海

1405年1492年

政治目的商业目的

规模大规模小

和平交往殖民扩张

【教学反思】

综合探究五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本课主题: 探究西方工业文明和中国农业文明的不同发展道路的深层次因素。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由四部分组成,围绕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而展开。 “历史学家的讨论”意在提出问题,并提供了基本的、初步的材料,同时提供了比较分析的角度,如目的、规模、航海技术、影响。 “动手做一做”让学生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按照课文的要求,从收集的材料中提取相应的信息。它主要考查学生收集材料、提炼材料的能力,侧重点在于学生对“事实”的把握。 “动脑想一想”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看学生能否从材料中提炼出有关观点,侧重点在于学生对“观点”的把握。 “大家议一议”则进一步要求学生在把握“事实”“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探究。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收集的材料说明一定的问题,而且要求学生能够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及事件进行评价。 本课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目的,并不是以扩充和延伸知识面,探讨为什么郑和没有发现新大陆这些问题为主;而是希望通过比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和中国落后的根源,并通过这种对比最终揭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因。因此,本课的教学必须结合当时人类社会形态大转变的时代背景。本课的总体设计是在对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中国近代苦难史与当今改革开放新时代进行对比,从中华民族盛衰的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更深刻地理解本课的主题,弘扬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激励学生报效祖国,振兴中华。 知识建构: 历史学家的讨论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大家议一议 →→→(提出问题)(搜集分析)(思考问题)(展开讨论)

课程标准: 3-3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3-4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4-2列举古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贡献。 4-3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6-4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教学要求: 1、能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围绕所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去收集资料。 2、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3、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4、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比较,理解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和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不同道路的原因。 2、通过中华民族盛衰的对比,增强民族紧迫感、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出谋划策(通过具体的情境设置,导入到新航路开辟对西方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和作用的讨论)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 A comparative teaching plan of Zheng He's vo yages to the West and Columbus' voyages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课程标准 3—3 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3—4 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4—2 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贡献。 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6—4 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围绕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 2、能够运用历史、辨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3、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4、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5、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6、学会运用历史规律和经验去联系、分析社会现状。 ●教学重难点1、通过比较,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发展和中华文明衰落的原因。 2、通过中华民族盛衰的对比,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谋划策(通过具体的情境设置,导入到新航路开辟对西方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和作用的讨论) 二、事例:内尔森是16世纪英国伦敦的一个手工作坊主,拥有两台毛纺机,从事毛纺织业。当时规模更大的手工工场已大量出现,内尔森也想扩大场地,购买更多的机器开办一所手工工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学设计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学会运用历史、辨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2.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二)能力目标 3.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4.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学会运用历史规律和经验去联系、分析社会现状。 5.围绕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 6.通过比较,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以及中华文明衰弱的原因。 (二)知识目标 7.知道郑和下西洋到达的主要地方,最远到达哪里;知道哥伦布航海到达的主要地方。 8.了解西方航海的背景和目的和郑和下西洋的一些相关内容。 二、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多媒体课件)。 看到这个画面,大家肯定就会知道我们今天的课题是和航海密切相关的。说道航海我们都知道西方有个哥伦布,他航海发现了新大陆;而我们中国也有个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故事我们也是人人皆知。但是我们很可能都没有把他们两个联系起来,今天我们就把他们两个人放在一起,看看在航海的背后有没有我们所忽略的东西。 展示课题: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新课教学: 【大家出主意】 但是首先要请大家来帮老师来拿个主意。 事例:内尔森是16世纪英国伦敦的一个手工作坊主,拥有两台毛纺机,从事毛纺织业。当时规模更大的手工工场已大量出现,内尔森也想扩大场地,购买更多的机器开办一所手工工场。但扩大规模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内尔森自己的积累又远远不够。他怎样筹措资金? 学生:有两种选择: 1、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属于高利贷,还款期限短,利息高,存在巨大的风险。如果遇上经济不景气的年份,可能会破产。 2、海外淘金(海外拓殖,加入掠夺队伍) 西方在开辟新航路之后,利用技术上的优势(近代的枪炮),公开用武力掠夺落后地区国家和人民。通过图片举例(殖民者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利用当地人的无知,用最廉价的玻璃制品骗取黄金、白银和宝石;西班牙人绑架印加国王,掠走大量的黄金。甚至是直接野蛮的劫掠。)提问:内尔森会选择哪一种方法呢? 学生齐答:第二种。【内尔森的选择】 他加入了一支拓殖队,来到了美洲,仅用两年的时间,就靠掠夺和贩卖赚取了上万英镑的财富。回国后,用这笔巨款开办了一家大型的手工工场,并成立了一家公司。他就是英国著名SBK公司的创始人。 (思考):从内尔森的事例中分析新航路开辟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的作用? 学生:西方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西方的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西方殖民者掠夺的大量的黄金、白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没有这些,西方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这么快。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光明中学林文婷 一、教学对象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是为八年级一班的课堂教学而设计的。比较的两个内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在前面几节课的教学中都已经分别详细涉及到,学生已有初步的了解,对知识也有一定的掌握。这节课主要是在“学生都已经学习过的两个内容”的前提下,把有相同之处、但是是分开学习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学生应该是非常容易理解并获得提高的。通过比较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把以前分散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概括;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在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拓宽知识的广度,拓深知识的深度,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包括的两个内容──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都是前几节课已经学过的。 这一节课包括:

1.两个船队航海的时间、航线、规模、目的。(学生容易掌握且必须掌握。) 2.两个船队航海的结果与影响。(内容较深,但学生必须掌握。) 3.通过对两个船队的比较,分析“应该是谁最先发现美洲大陆”。(让学生从已有知识点出发,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4.学以致用:当我们面对中国再次崛起的机遇时,历史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启示?(这一部分是对整节课所学内容的升华。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方面,学生都是比较欠缺的。)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已有材料进行分析、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 2.让学生能够运用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3.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4.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5.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教案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课程标准3—3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3—4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贡献。4—3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6—4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围绕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2、能够运用历史、辨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3、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4、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5、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6、学会运用历史规律和经验去联系、分析社会现状。●教学重难点1、通过比较,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发展和中华文明衰落的原因。2、通过中华民族盛衰的对比,弘扬民族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出谋划策(通过具体的情境设置,导入到新航路开辟对西方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和作用的讨

论) 二、事例:内尔森是16世纪英国伦敦的一个手工作坊主,拥有两台毛纺机,从事毛纺织业。当时规模更大的手工工场已大量出现,内尔森也想扩大场地,购买更多的机器开办一所手工工场。但扩大规模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内尔森自己的积累又远远不够。他怎样筹措资金? 有两种选择: 、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属于高利贷,还款期限短,利息高,存在巨大的风险。如果遇上经济不景气的年份,可能会破产。 2、海外淘金(海外拓殖,加入掠夺队伍) 西方在开辟新航路之后,利用技术上的优势(近代的枪炮),公开用武力掠夺落后地区国家和人民。通过图片举例(殖民者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利用当地人的无知,用最廉价的玻璃制品骗取黄金、白银和宝石;西班牙人绑架印加国王,掠走大量的黄金。甚至是直接野蛮的劫掠。) 3、内尔森的选择:他加入了一支拓殖队,来到了美洲,仅用两年的时间,就靠掠夺和贩卖赚取了上万英镑的财富。回国后,用这笔巨款开办了一家大型的手工工场,并成立了一家公司。他就是英国著名SBk公司的创始人。 4、思考:从内尔森的例子中分析新航路开辟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的作用?西方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西方的

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课标解读】:课标2-2-7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知道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历史。2-3-1描述开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线图,评析新航路的原因和意义。 【教材简析】:本课围绕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而展开,航海的规模、动机、影响组成。教材安排本综合探究课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在知识面上进一步扩充,而是重在考察学生收集资料、比较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去正确对待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本课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践课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根据图片资料挖掘、获取有效信息,或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并整理、归纳出有效信息。2.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3.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4.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5.学会在课堂中恰当地展示自己,与人合作,提高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2、收集资料,整理、归纳信息。3、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2、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在规模、目的、手段、影响等方面的比较,让学生感悟郑和的爱国献身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和睦邻友好精神;以史为鉴,理解当前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性;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材料、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难点:组织好学生的合作学习及辩论,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辨证的观点去正确对待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并初步树立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教学策略】: 教:情境创设法、直观教学法、故事辅助法、问题探究法等 学:阅读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激趣导入:出示海上功夫大比拼“东方航空母舰与西方小渔船”。为什么我们把郑和的船队叫航空母舰?而称哥伦布的船队为小渔船?让我们来比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海上功夫。 学生活动(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书本第53页表格 (表格用意:无论从航海规模、时间、范围、技术相比,哥伦布都是郑和的手下败将。但是,一说起世界航海史,人们记得的却是哥伦布、麦哲伦……,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二) 1、讨论题:新大陆为什么会让“小渔船”捷足先登?为什么“航空母舰”发现不了? 2、辩论题:郑和下西洋──“杨白劳”(可简单解释:郑和下西洋虽然规模大、时间长、路程远,搞得很张扬(与‘杨’谐音),但却是徒劳无功的,不仅明政府没有从中得利,还白搭了明政府的许多银子,纯粹“白劳”一阵)。这种说法你同意吗?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围绕所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去收集资料。 2.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通过比较,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发展和中华文明衰落的原因。 2、通过中华民族盛衰的对比,弘扬民族精神。 难点:如何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 四、教与学的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明朝时期航海家郑和受命七下西洋,当时的中国有着比欧洲更强大的航海能力,但中国没有把它转化为现实力量,丧失了一次重大机遇。而西方各国在哥伦布和麦哲伦“地理大发现”后迅速向全球扩张。欧洲紧紧抓住这次机遇,第一次领先于东方。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师生合作突破重难点 师:今天我们就从三个方面对比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航,首先我们从规模来看,请同学们阅读书本52页,完成53页的表格 活动一: 郑和下西洋哥伦布航海 200多艘最少一次3艘,最多一次17 船只数量 艘 海船长151.8米,宽61.6米长24.5米,宽6米船只大小 牲畜、农具、种子、粮食携带的货物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 布、铁器等 出海人数最多时达27800人最多一次1000多人随行人员的数量师:那再请同学们分析图6-34和图6-5,比较一下两者的航海所经地区 生:郑和下西洋途经的主要地点:福州、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满剌加(今马来西亚)、爪哇、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带)、锡兰(今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哥伦布航海途经的主要地点:从西班牙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岛屿最终到达美洲。 师:所以两者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规模大、路线长 师:那我们再对比两者的目的,同学们呢阅读书本和老师给鱼的资料,分析两者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B(含答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

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郑和下西洋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澳门被占④雅克萨之战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①②④③ 2.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不同的是( ) A.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 进行环球航行 C. 进行殖民掠夺 D. 扩大政治影响,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路线与传统商道相比有何变化() ①欧洲贸易重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②跨大西洋贸易活跃 ③欧洲贸易重心从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沿岸④玉米、马铃薯从亚洲传入美洲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你觉得以下选项中最有资格当选“古代世界文化交流使者”的是() A. 古埃及人 B. 古希腊人 C. 中国人 D. 古阿拉伯人5.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第一次由相互隔离、孤立的状态逐渐走向一个整体。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没有到达印度洋的航海家有() ①达·伽马②哥伦布③迪亚士④麦哲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 6.“1492年,他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该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 达·伽马到达印度 B.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C. 哥伦布发现美洲 D. 麦哲伦环球航行 7.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第一次由相互隔离、孤立的状态逐渐走向一个整体。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没有到达印度洋的航海家有( ) ①达·伽马②哥伦布③迪亚士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8.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 ) A. 郑和 B. 戚继光 C. 李时珍 D. 宋应星9.“西班牙向西走”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家的路线。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走”的航海家有() ①达·伽马②哥伦布③迪亚士④麦哲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在欧洲某个时期,游记成了畅销书,水手变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海外探险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启蒙运动 D. 郑和下西洋11.“三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这一原因导致的结果是( ) A. 郑和扩大了海外贸易 B. 政府加大对远洋航行的资金投入 C. 郑和远洋航行的结束 D. 政府从民间征兵和掠夺财宝 12.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中写道:“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也许这里还有数额可观的棉花,我认为不用带回西班牙,只要在这里就可以卖得很好,比如卖到(蒙古)大汗的那些大城市里。”从他的叙述中,你能够

论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

论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 摘要:当世界的脚步走到21世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总体,陆地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源开采到了瓶颈,本国市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类再一次把目光瞄向大海,不止是发达国家,而是扩展到全人类,海洋文明影响着新世纪的进程,而海洋文明起步于十六七世纪,西方东方都有,一个是以西班牙为中心,一个以中国为中心,但结果又怎样,我们回顾历史,思考现在。 关键词:郑和下西洋哥伦布航海海洋文明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之间,有相同点,同样也有区别。为了借古鉴今,在此对二者进行分析比较。 一时代背景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明朝时期,做为明政府为了能提高自己国家的威望与压制海外倭寇,派遣郑和下西洋,游走各个国家,进行商品交易,友好交流。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国家工业得到大程度发展。并且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资本主义者希望能开辟新的市场,有更多的资源得以利用。并且产生了日后的殖民地。两者行为在历史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当时不能否认就当时对其主体带了有利与不利之分别。在历史上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永乐三年的时候。他的舰队规模很大,主舰尤其壮观浩大,带了2万多人在船上。朱棣最初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顺便做点贸易,宣扬大明国威,促进国际友好关系。后来几次下西洋主要就是做贸易和促进国际关系了吧。郑和没有让朱棣失望,他所到之处,

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这也与他这支队伍的亲和友好分不开,郑和本身就是一个很了不起有头脑有谋略的人。 而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则是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后,有个技术的支持及资本主义者渴望对市场进行开辟,寻找新的大市场及原材料地。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历史时代,正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从侧面看,开辟新航路反射出当时欧洲的航海领域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地步,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这也为西班牙、葡萄牙、英法等国后来到世界各地开辟殖民地提供了条件。而这些国家利用好的航海工具,先进的武器轰开各个国家的大门进行殖民统治后,在新的地盘上这些侵略国也有人到这里,传教士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在新殖民地上开教堂进行传教,也加快推进了教会向世界性的发展。 二两者产生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在当地的所为得到了当地国家的肯定和赞扬,也使得东南亚很多小国都心甘臣服于大明的强盛天威之下,他们都纷纷像大明朝进贡,派使者来交流学习,可谓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重大,不仅在航海方面开创了很多新的航线,也对于宣扬大明朝的强盛友好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关系。影响深远。新航路开辟给世界带来了变化,将原本分散的世界连成了整体,有利于资本经济的原始积累而郑和下西洋。是去宣扬中国之伟大,哥伦布是寻找香料和黄金。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比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比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规模宏大的郑和下西洋盛举,对当时东方亚非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外交通史上,郑和“继张班伟业,开哥麦先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持续28年的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封建社会的旧体制,严重危及中国封建王朝的根基,于是为明代封建统治者斥为弊政,从此把海禁定为国策,从而使中国由开海开放的盛期迅速转为禁海闭关的衰期,导致中国日趋衰落。而比东方郑和几乎晚近一个世纪的西方的哥伦布,自他作大西洋航海探险发现美洲后,却导致地球大发现,接着西方行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落后的封建制度,使世界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学习比较我们能发现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又有几点实质上的差异。 一、厚往薄来与东方金梦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美洲同为世界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但是两者的目的却大相径庭,反映了中西文化传统的固有差异。郑和下西洋出现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执行着“厚往薄来”的既定方针,并贯彻于郑和下西洋的始终,这也是反映我中华泱泱大国胸怀的一个侧面,只是在明代推行的朝贡贸易中反映得更为淋漓尽致。 可是哥伦布的航海探险的目的却适得其反,与其它西方探险家一

样,他们离乡背井,冒着生命危险参加航海探险的目的何在?无非是为了一个“钱”字。而西欧各国不惜代价资助探险海运,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钱,这与西方国家自古以来的重商传统一脉相承。 哥伦布探险队自登上第一个美洲海岛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黄金。当他们在海地岛上发现了黄金后,起初还用玻璃和玻璃制品等不值钱的东西,以交换印第安人的贵重物品,不久当发现原始的印第安人缺乏抵抗能力时,竟然把印第安人的一切掠为已有。 二、和平亲善与殖民扩张 郑和下西洋前后28年,按照永乐皇帝的旨意,郑和频频出使西洋各国,与他们保持了和平、亲善的国家关系。通过与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郑和把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郑和船队打破了海道阻隔的障碍,增进了中国亚非各国的了解,加深了与各国人民的友谊。 对于东南亚各国,过去为了各自的利益,以强欺弱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郑和均能以一位中国回族外交家的风度进行外交斡旋,利用强大的中华民族的一种无形的威慑力量,折强扶弱,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这一地区的稳定的国家关系。 那么,哥伦布及其探险队的所作所为却又如何呢?哥伦布第一次西航回到西班牙后,受哥伦布有关新大陆黄金遍地的宣传所倾倒,人们视哥伦布为凯旋英雄,但是第二次远航船队的装备也与第一次大不相同。这次航行主要目的已经不是为了探险,而是一次军事殖民行动。

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历史与社会》八下第五单元 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罗湖中学肖仕扬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主要内容: 本课内容由四部分组成,围绕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而展开。 “历史学家的讨论”意在提出问题,并提供了基本的、初步的材料,同时提供了比较分析的角度,如目的、规模、航海技术、影响。 “动手做一做”让学生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按照课文的要求,从收集的材料中提取相应的信息。它主要考查学生收集材料、提炼材料的能力,侧重点在于学生对“事实”的把握。 “动脑想一想”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看学生能否从材料中提炼出有关观点,侧重点在于学生对“观点”的把握。 “大家议一议”则进一步要求学生在把握“事实”“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探究。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收集的材料说明一定的问题,而且要求学生能够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及事件进行评价。 (二)本课的地位和作用:以哥伦布航海为代表的新航路的开辟在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郑和下西洋命运的背后更是隐含了中国历史命运兴衰的征兆。同时,本课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以扩充和延伸知识面;而是希望通过比较,使学生更深刻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和中国落后的根源,并通过这种对比最终揭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因。 (三)本课的设计思想:在对本课的主要内容及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本课作了如下构思:在对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中国近代苦难史与当今改革开放新时代进行对比,从中华民族盛衰的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更深刻地理解本课的主题,宏扬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激励学生报效祖国,振兴中华。 二、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围绕所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去收集资料。 2.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学会运用历史规律和。 经验去联系、分析社会现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练习题: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1.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一些纪念郑和的遗址,当地人民纪念郑和的主要原因是() A.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人早了半个世纪 B.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当地的交流 C. 郑和下西洋使这些地方成为明朝的属地 D. 郑和下西洋有敢于冒险的航海精神 2.下列科学成果中,在郑和下西洋的船上不可能配备的有() ①航海地图②内燃机③罗盘针④电动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3.郑和七下西洋,并没有像哥伦布等航海家一样为世界历史带来翻天覆地的转变,可是,它亦取得了若干实质成果.下列属于郑和下西洋的成果的有() ①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长途跨洋航行,在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开辟了广泛而稳定的航线,实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 ②郑和下西洋使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建立起经常而友好的联系,推动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相互了解 ③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物资交流,同时也推动了南亚诸国的开发 ④郑和下西洋向亚非各国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亚非各国的文明进步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三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这一原因导致的结果是() A. 郑和扩大了海外贸易 B. 政府加大对远洋航行的资金投入 C. 郑和远洋航行的结束

D. 政府从民间征兵和掠夺财宝 5.被称为全美洲“移民之父”的是() A. 麦哲伦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迪亚士 6.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相比() ①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②都使用了中国发明的指南针③都是以寻找黄金为目的④都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7.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种民间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 B. 使明朝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C. 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往来 D. 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8.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下列各组关联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疆域的扩大②丝绸之路的开辟——汉唐盛世的出现③清朝的海禁政策——近代中国的落伍④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等国的崛起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②④ 9.“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的海地……在内.”留下这段话的航海家应该是() A. 达·伽马 B. 迪亚士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10.美国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命名为哥伦布日,这一决定遭到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强烈反对.印第安人之所以强烈反对是因为() A. 哥伦布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印第安人不适应现代文明 B. 哥伦布远航加强了美洲与其他各大洲的联系 C. 哥伦布发现美洲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 哥伦布把欧洲殖民者带到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厄运从此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