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道地性的研究进展_朱艳

·综述·

收稿日期:2005-10-10

作者简介:朱艳(1968-),女,图书馆员,主要从事中药材信息研究。

Tel :0876-*******,E -mail :jnzhy @hotm ail .com

中药材道地性的研究进展

朱 艳1,3,崔秀明2,3,施莉屏1,3

(1.文山三七研究院科技信息中心,云南文山663000;2.文山三七研究院药物研究所,云南文山663000;

3.文山三七科技创新中心,云南文山663000)

关键词:中药材;道地性;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99(2006)01-0058-04

1 道地药材的称谓来源 道地药材或地道药材是中药的一种特有称谓,“真正名产地出产的且传统世

所公认的优质药材”。道地药材的概念古已有之。最早见于东汉《神农本草经》:“药有……采治(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提出:“诸药所生,皆的有境界。”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云:“古之医者……,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唐《新修本草》孔志约序曰:“动植形生,因方舛性。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宋《本草衍义》云:“凡用药必须择土地之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宋学杲《用药法象》云:“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失其地,则性味少异。”说明用药必需注意产地,道地药材和一定的产地有关,使用道地药材才能保证;秒疗效,道地药材如移植外地,虽品种相同而疗效可能会有改变。

“道地”-词首次见于明代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中。明陈嘉谟《本草蒙筌》谓:“地产南北相殊,药力大小悬隔。”又云:“凡诸草木、昆虫,各有相宜产地,气味功力,自异寻常。……地胜药灵,视斯益信。”说明道地药材之性质疗效与产地有关。

“地道”的提法出现较晚,初见于清代汪昂《本草备要》:“药品稍近遐者,必详其地道形色。”这里,“地道”与“道地”含义完全一样。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云:“古方所用之药,当时效验显著……而今依方施用,意有应与不应,其故何哉?一则地气殊也,当时初用之始,必有所产之地,此乃其本生之土,故气厚而力全,以后传种地方,则地气移而力薄矣。”指出因产地改变,已非道地药材,故效力差了。

综上所述,古代中医学家提出的道地药材这-重要概念,不仅是人们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而且也是中国特有的中药材品质评价的综合标准。可以说,“道地”思想是中华民族在天然药物质量控制方

面对于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值得发扬光大。但是,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除了强调道地药材与产地有关外,其余涉及道地药材诸多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科学的评价指标和鉴定方法,以及道地药材产生的原因,均远未触及。

2 道地药材的概念 道地药材还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是一个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它以固定产地生产、加工或销售来控制药材质量,保证了药材的货真质优,得到医者与患者的普遍认可。它的产生是以实践经验为依据,经得起临床的考验,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已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并进行了有关的研究。这些研究无论是采用传统的方法或是现代科学手段,也无论是引种栽培、成分分析或提高临床疗效诸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该说,在几千种中药当中,道地药材是研究得比较深入的部分,但距离阐明药材道地性的科学内涵还相差甚远,还没有对中药学术的振兴产生重大影响

[1]

。当代关于道地药材的含义,论述颇多,尚

无统一定论。胡世林[1]

认为,道地药材的思想源自

古代“天人相应”的理论,动、植、矿物药材的形成无不依赖于环境(地质背景、土壤、气候、水文、地貌、植被和驯化技术等)。不妨将古代的道地观概括为“天药相应”。他认为,道地药材是指与一定环境有关货真质优的药材,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制剂标准。谢宗万[2]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有-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

58—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年第20卷第1期

Resea rch and Practice o f Chinese M edicines

DOI :10.13728/j .1673-6427.2006.01.023

较过、疗效好、为世所公认而久负盛名者称之。肖小河[3]认为,道地药材是人们传统公认的、且来源于特定产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名优正品药材。它是中药在其长期复杂的系统演进过程中所形成的最高级、最优化的物质形式。他还指出,现代物种客观真实地规定和制约了道地药材客观本质具有双重性,在道地与非道地药材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过渡性和可塑性,并且道地药材本身是在不断地变迁着,道地产区内同种药材的质量亦参差不齐。

在我国传统中医药的长期医疗实践过程中,药材的道地性一直是评价药材品质的独特的综合性标准[4]。道地药材在来源上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表现在它们往往分布于某些狭小的区域,或虽然分布较广,但只有某些狭小生境区域所产药材的质量最好、疗效最佳、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含量高、产量最大。

总之,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人们长期医疗实践证明质量好、临床疗效高、传统公认的且来源于特定地域的名优正品药材。出产道地药材的产区称道地产区(或称地道产区),这些产区具有特殊的地质、气候、生态条件。道地药材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是-个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它是以固定产地生产、加工或销售来控制药材质量,保证了药材的货真质优,得到医者与患者的普通认可,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肖小河[3]等通过对药材道地性的研究发现,道地药材是产生于某一特定的生态地理环境的一类中药材,适宜的生态环境、优良的种质资源、历史悠久的生产加工养护技术和传统的文化现念等是道地药材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要素。

3 药材道地性研究进展 道地药材的形成原因是一个多因子复杂系统,总的来说可分为三大因子:1.生物因子(含药材本身的品种,遗传基因及变异);2.环境因子,又可分为:(1)地表环境因子(含光、热、水、气等)。(2)地下环境因子-地质环境(含地貌、土壤、岩石、地球化学、地下水、地质构造、地质作用)。3.人为因子(含栽培管理、采收加工、储运经销、临床选择、市场交通、价值取向、文化传播、社会政治等)。也有一些学者总结为:生态地理环境、种质资源、栽培加工技术等三方面的差异构成。在这个复杂系统中,不同因子对道地药材形成的贡献大小是不一样的,而且对不同药材而言,又有不同的因子主异型式,如种质主导型、生境主导型、栽培技术主导型、传媒主导型等,但无论什么型式,都有各种因子在共同起作用。

目前,对中药材道地性的主要集中在生物因子研究方面,有报道认为道地药材的优良品质是道地药材基因型与特定的环境条件长期作用的结果,特定的基因产生特定的酶,进而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等有效成分的产生,因而特定的基因是药材道地性形成的关键[4]。近年来应用DN A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药用植物道地性的形成和道地药材的鉴定已引起了有关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药用植物道地性形成的研究和道地药材的鉴定方面,DNA分子标记技术也开始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如RAPD技术现已被应用于枸杞Ly ci-umbaruml L[5]、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 r-gi[6]、当归Anagelicasinesis(Oliv)Diels[7]、姜黄Curcumalonga[8]、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9]等药用植物道地性的研究。陈永久等[171]应用RAPD 技术对冬虫夏草不同地理居群的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为探讨其道地性的形成提供了依据。此外, DNA测序也是药用植物道地性研究的重要手段,如周联等[10]应用n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探讨了姜科药用植物阳春砂Amomumvillosum Lour的道地性鉴定,李萍等[11]将5S-rRNA基因间隔区的序列分析应用于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 Thunb.的道地性研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DNA分子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不受材料的生长环境及发育时期等的影响,而DNA分子遗传标记可以对整个基因组进行检测,提供丰富的遗传多态性,从而找到不同样本间在DNA水平上的遗传差异。因此,DNA分子遗传标记的应用使从居群和分子水平上阐明药材道地性产生的生物学本质成为可能。陈永久等[10]采用RAPD技术对冬虫夏草不同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进行的深入研究发现,来自同一地方的冬虫夏草样品间的遗传差异非常微小,同一区域不同地方的样品间遗传差异较大,而来自不同区域的冬虫夏草样品间的遗传差异则最大,即冬虫夏草的遗传变异与地理距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为冬虫夏草的药材道地性的成因研究提供了分子水平的依据。当归Angelicasinsis(Oliv.) Diels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其根含藁本内酯、阿魏酸等多种有效成分。一般认为甘肃岷县为当归道地产区,但甘肃省宕昌、武都、漳县以及四川省南坪等地的当归也作药用。为探讨当归药材道地

59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年第20卷第1期Resea rch and Pr ac tice o f Chinese M edicine s

性形成的遗传基础,高文远等[7]采集了来自当归不同产区的18个样品,采用RAPD法对其基因组DNA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聚类分析探讨了不同产区(居群)当归样品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基于当归RAPD多态性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当归主要产区的地理分布比较吻合,而且在同一地理分布范围内,当归的遗传背景与生态环境条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从而为从分子水平研究当归药材道地性形成机制提供了启示。金银花药材也有明显的道地性,对金银花氯原酸含量的测定发现,道地产区河南和山东金银花的绿原酸含量普遍高于非道地产区,显示了药材质量与地域、生境等密切相关。李萍等通过对来自不同产区的金银花及外类群的5S-rRNA基因间隔区序列的分析,发现金银花道地药材之间及道地与非道地药材之间的5S-r RN A基因间隔区序列的变异与以往对绿原酸含量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因此认为其成分差异与遗传变异有关,即基因的差异是决定金银花药材道地性的重要因素[11]。

黄璐琦等[12]采用生物学原理对道地药材中的“道”进行了探讨。认为“道地药材”的生物内涵是同种异地,即同一物种因其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能在不同的地点上形成大大小小的群体单元,其中如果某一群体产生质优效佳的药材,即为道地药材,而这一地点则被称为药材的“道地产地”。这个同一物种在不同地点上形成的群体单元,在生物学上就称为“居群”。因此,"道"在生物学上就是指某一物种的特定居群。他们进一步探讨了居群的特征,将群居可分为数量特征、空间特征、遗传特征3个方面。数量特征主要指“道”在“道地产区”的密度,对其研究常常是“道”管理、采挖和质量评价的基础。空间特征是指居群内个体在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居群大体上有3种分布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群集分布。“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遗传特征"。由于“道”在“产区”多是以人为方式进行无性繁殖而不单单是通过有性繁殖来进行基因交换,形成一个在个体组成、数量以及遗传结构上有一定界限的地方繁育居群(或称孟德尔式群体),因此,“道”应看成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由交配和亲缘关系联系起来的同一物种的个体。

尽管中药材的道地性研究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们的注意,但总体上来讲,目前大多数研究依然将研究兴趣放在了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应用于药用植物道地性鉴定和形成机制的研究方面,对中药材道地性进行全面研究的品种还不是很多。特别是在地质环境因子方面涉及较少,恰恰这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高业新等[13]最近对宁夏枸杞的道地性研究发现,枸杞中营养成分基本由2组性质相反的物质组成,一组是以总糖为代表的酸性物质,一组是以甜菜碱为代表的碱性物质,这两种物质含量的多少及其平衡配比关系是决定枸杞品质的重要因素。与枸杞的营养物质相同,其内部化学元素组成也明显分成2类性质,一类以K为代表,是对合成糖有利的元素,一类为其他元素,是对合成碱有利的。不同的岩性(土壤)其理化性状是不同的,这也是影响枸杞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宁夏中宁县和芦花台地区是枸杞生长最为有利的地区,其土质条件非常适合枸杞的生长,且能结出品质优良的果实,最能体现出宁夏枸杞的道地性。

郭宝林等[14]对丹参主要居群的遗传关系及药材的道地性的研究得出:(1)丹参居群内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2)山东和河的栽培居群栽培种源来自于当地野生居群,尚没有进行人工选择,丹参酮A等成分的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栽培条件不理想;(3)地区间居群的遗传分化不均衡,四川中江和河北承德居群与其他居群距离较远;(4)丹参的道地性的确定应当依据现代的优质药材评价系统,山东和河南产的丹参也可认为是丹参的道药材。

崔秀明等[15]研究三七道地性与其地质背景系统(GBS)、土壤理化状况的关系,发现云南道地三七的分布受GBS的制约,道地三七最适合的土壤类型是中性偏酸性的壤质粘土,对低盐基饱和度的土壤较适应,可作为其地道性的特征之一。还研究了云南广西三七皂苷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云南三七总体上皂苷含量要比广西高[16]。

总之,中药材道地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采用现代的评价方法对道地性的研究也是近几年才引起关注的事。目前我国对药材道地性研究不仅品种不是很多,而且研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也不是很全面。因此,根据道地性的内涵,对道地性的研究应该包括生物因子,生态因子和人文因子三大方面。全面系统地从三个方面对中药材的道地性进行研究,应该是今后中药材道地性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60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年第20卷第1期Resea rch and Practice o f Chinese M edicines

[1] 胡世林.中国道地药材[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3.

[2] 谢宗万,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1995,20(6):376.

[3] 肖小河.中药材品质变异的生态生物学探讨[J].中草药,

1989,20:46.

[4] 孙 坤,张 辉,陈 纹,等.应用DNA分子遗传标记研究

药用植物道地性的进展[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39(3):100-103.

[5] 李 军,郭晏海,秦雪梅.DNA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技术在

枸杞道地药材鉴定中的应用[J].中医药研究,2002,18(3): 48-49.

[6] 冯学锋,胡世林,郭宝林,等.黄芩种群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

[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4(4):38-81.

[7] 高文远,秦恩强,肖小河,等.当归药材道地性的RAPD分析

[J].中草药,2001,32(10):926-929.

[8] 肖小河,史成和,李隆云,等.国产姜黄属药用植物RAPD分析

与分类鉴定[J].中草药,2000,31(3):209-212.[9] 陈永久,王 文,杨跃雄,等.冬虫夏草(C ordy cep ssinensis)的

随机扩增多态DNA及其遗传分化[J].遗传学报,1997,24

(5):410-416.

[10] 周 联,王培训,黄 丰,等.阳春砂的ITS序列分析[J].

中草药,2002,33(1):72-75.

[11] 李 萍,蔡朝晖,邢俊波.5S-r RNA基因间区序列变异用于

金银花药材道地性研究初探[J].中草药,2001,32(9):834-

837.

[12] 黄璐琦,张瑞贤.“道地药材”的生物学探讨[J].中国药学杂

志,1997,32(9):563-566.

[13] 高业新,李新虎.宁夏枸杞的道地性研究[J].地球学报,

2003,(2):34.

[14] 郭宝林,林 生,冯毓秀,等.丹参主要居群的遗传关系及药

材道地性的初步研究[J].中草药,2002,33(12):1113-1116.

[15] 崔秀明,徐珞珊,王 强,等.云南三七道地产区地质背景及

土壤理化状况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5):332-335.

[16] 崔秀明,徐珞珊,王 强,等.道地与非道地产区三七药材质

量分析[J].中草药,2001,30(增):332-335.

收稿日期:2005-10-20

葛根素对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温 葭1,2,陈士林1,2,徐宏喜3

(1.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

2.香港理工大学深圳市中药药学与分子药理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57;

3.香港赛马会中药研究院,香港)

关键词:葛根素;细胞凋亡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99(2006)01-0061-04

葛根素(puerarin,Pue)又名普乐林,是从豆科葛属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并分离出来的一种单体,属异黄酮类化合物。其化学名为4,7-二羟基-8-D-葡萄糖基异黄酮。葛根素主要有扩张血管、降血脂血压、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抗血栓形成,修复内皮细胞损伤以及抑制脑细胞凋亡等药理作用[1]。目前,葛根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其系列药品的销售量居同类药品的第三位,年销售额超过20亿人民币。

细胞凋亡是由多基因参与调控的细胞生理性、主动性死亡。其特征为:细胞膜皱缩、染色质聚集、DNA片断化、形成凋亡小体,最终被邻近细胞或巨噬细胞吞噬。正常的细胞凋亡是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维持个体发育和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凋亡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心肌炎、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帕金森综合症中普遍存在细胞凋亡异常现象,因此对于葛根素对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于葛根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现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葛根素可以抑制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细胞凋亡;抑制由过氧或缺氧等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影响心肌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及促进各种癌细胞凋亡等。本文对葛根素这些作用进行综述和探讨。

1 葛根素对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病理过程。多数学者认为,其机理主要为再灌注后细胞内的钙超载,一些神经递质大量释放,氧自由基增多,细胞因子合成增加,最终导致细胞的凋亡。许多

61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年第20卷第1期Resea rch and Pr ac tice o f Chinese M edicine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