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网络结构图

知识网络结构图
知识网络结构图

集合与简易逻辑

映射与函数

数列

三角函数

平面向量

不等式

直线与圆

圆锥曲线

排列、组合、概率、统计

立体几何

导数

如何建立知识网络图

如何建立知识网络图 根据建立知识结构图的目的,建立知识结构的步骤也划分为两步。 第一步:认真学好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把握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与体系结构 只有经过这两步,才能真正利用好知识网络图,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完全掌控于手中! 下面是建立知识网络图的两条原则: (1)由点及面 知识结构图是由每一个单个的知识点组成的,每个知识点都是中学阶段要求的必须掌握的基础。所以,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要打好基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好“点”。 但仅仅学好“点”是不够的,现在高考越来越向考查综合能力、发散能力方向发展,所以,在掌握好“点”的基础上,运用知识网络图,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缕清,做好“面”的学习,才是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2)质、量原则 我们在第四章微观学习方法一节中所讲述了“质、量原则”,这一原则非常适用于知识网络图的建立。正如你已经学到的,质、量原则要经过关键的两步走: 第一步,解题之后的思考——即通过附加额外的努力来获得一定量中更多潜在的“质”;第二步,思考后的练习——以一定必要的量变实现并巩固质变。 只有通过完成综合题之后思考,你才能逐步理清知识结构的逻辑联系。唯有,通过思考后的大量联系,你才能熟练掌握这些逻辑联系。 知识网络图 知识网络图在很多权威的参考书中都有详细的阐述,在这里我们画出了各个学科的一级知识结构图,作为示例,仅供大家参考。详细的知识分类还请查阅其他各学科的参考书。 注意,任何知识结构图都是别人的观点,你可以在知识结构建立的初期作为参考,但是最终你需要凭借记忆和理解自己描述出所有的知识结构。这就需要大量的练习与思考。 1. 语文知识框架

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图汇总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网络图第一部分: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变化 大纲要求(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第二部分:基本理论(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大纲要求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化学反应与能量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 (7)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8)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9)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氯知识网络图

氯知识网络图 一、请依据知识网络图尽可能的写出你了解的化学方程式: 二、随堂小练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HClO、SO2等物质都具有漂白作用B.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C.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有些金属氧化物也能与强碱反应 2.自来水可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溶液,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A.NaNO3 B.FeCl2 C.Na2SO4 D.AlCl3 3.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变红又褪色的是() ①Cl2②盐酸③氯水④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⑤木炭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⑤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碘易升华所以要保存在铁盖旋紧的试剂瓶中 B.液溴应保存在磨口玻璃棕色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C.能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 D.碘易溶于酒精,所以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 5.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可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用化 学方程式表示)。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用字母代号填)。A.O2 B.Cl2 C.CO2 D.HClO 6.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2)上图括号内的操作步骤均为; (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NaCl固体中肯定含有 (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网络图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水溶性)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还原性、 氧化性、稳定性、活泼性) 化学变化:蜡烛燃烧; 区别: 化学性质:蜡烛能(可、易、是…的)燃烧。 对蜡烛燃烧的探究(P12—13) 对人体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的探究(P14—16) ①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 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 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取用药品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小量, 即液体1~2ml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③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 掉、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粉末状:(药匙或纸槽)(一斜二放三直立) 块状:(镊子或药匙)(一横二放三慢竖) 大量:倾倒法(倾倒时瓶盖要倒放,标签向手心) 少量:用胶头滴管(注意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定量:量筒+胶头滴管(注意量筒的使用方法: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读数偏大,实际数偏小 仰视:读数偏小,实际数偏大 酒精灯的使用主要事项 能直接加热:试管、燃烧匙、蒸发皿 加热仪器 垫石棉网: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滴管等 液体:管外干燥;先预热;试管内液体不超过1/3; 试管口向上倾斜45度,试管口不对人; 固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5、仪器的洗涤(干净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 不成股流下) 6.仪器连接:右插进左,先湿润,再慢慢转动插进。 变化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性质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化学实验 1、药品取用的规则 2、固体药品的取用 3、液体药品的取用 4、给物质的加热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和知识网络图(大全)

力学知识结构图

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公式:V t =V 0+at S=V 0t+21 at 2 as V V t 22 02 += 2 0t V V V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抛物体的运动 特点:初速度水平,只受重力。 分析:水平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自由落体的合运动。 规律:水平方向 Vx = V 0,X=V 0t 竖直方向 Vy = gt ,y = 22 1gt 合 速 度 V t = ,2 2y x V V +与x 正向夹角tg θ= x y V v 匀速率圆周运动 特点:合外力总指向圆心(又称向心力)。 描述量:线速度V ,角速度ω,向心加速度α,圆轨道半径r ,圆运动周期T 。 规律:F= m r V 2=m ω2r = m r T 2 2 4π 物 体 的 运 动 A 0 t/s X/cm T λx/cm y/cm A 0 V 天体运动问题分析 1、行星与卫星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 遵循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m =m ω2R=m( )R 2、在不考虑天体自转的情况下,在天体表面附近的物体所受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的重力,F 引=mg,即?=mg,整理得GM=gR 2。 3、考虑天体自传时:(1)两极 (2)赤道 平均位移:02 t v v s vt t +== 模 型题 2.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不能够完全恢复的碰撞;碰撞过程中有机械能损失. 非弹性碰撞遵守动量守恒,能量关系为: 12m 1v 21+12m 2v 22>12m 1v 1′2+1 2 m 2v 2′2 3.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完全不能够恢复的碰撞;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损失最多.此种情况m 1与m 2碰后速 度相同,设为v ,则:m 1v 1+m 2v 2=(m 1+m 2)v 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多,损失动能为 ΔE km =12m 1v 21+12m 2v 22-12 (m 1+m 2)v 2 1 .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能够完全恢复的碰撞;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弹性碰撞除了遵从动量守恒定律外,还具备:碰前、碰后系统的总动能相等,即 12m 1v 21+12m 2v 22=12m 1v 1′2+1 2 m 2v 2′2 特殊情况:质量m 1的小球以速度v 1与质量m 2的静止小球发生弹性正碰,根据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有m 1v 1=m 1v 1′+m 2v 2′,1 2m 1v 21= 12m 1v 1′2+1 2m 2v 2′2.碰后两个小球的速度分别为: v 1′=m 1-m 2m 1+m 2v 1,v 2′=2m 1 m 1+m 2v 1 动 量碰撞 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直导轨上,静止着三个质量为m =1 kg 的相同的小球A 、B 、C 。现让A 球以v 0=2 m/s 的速 度向B 球运动, A 、 B 两球碰撞后粘在一起继续向右运动并与 C 球碰撞,C 球的最终速度v C =1 m/s 。问: om (1)A 、B 两球与C 球相碰前的共同速度多大? (2)两次碰撞过程中一共损失了多少动能? 【答案】(1)1 m/s (2)1.25 J .线球模型与杆球模型:前面是没有支撑的小球,后两幅图是 有支撑的小球 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 由mg=mv 2/r 得v 临=? 由小球恰能做圆周运动即可 得 v 临=0 .车过拱桥问题分析 对甲分析,因为汽车对桥面的压力F N'=mg-?,所以(1)当v=?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F N'=0; (2)当0≤v?时,汽车将脱离桥面危险。 对乙分析则:F N-mg=m , 甲 1.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 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 2. 自由落体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完整版)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 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② 或者 x a r y 183 -= ………………………………………③ 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 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1.11 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TP)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内含核糖体 6、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7、能自我分裂增殖 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知识网络图

高中生物知识网络体系 一、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细胞工程 细胞 细胞的物质基础 细胞增殖、分化 细胞工程 细胞结构 化学元素(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比较)化合物(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维生素、核酸) ①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及非细胞结构比较 ②生物膜的结构、功能及联系 ③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功能比较及其他细胞器的功能 ①植物组织培养 ②植物体细胞杂交 ③动物细胞培养 ④动物细胞融合 ⑤单克隆抗体 ⑥胚胎移植 ⑦动植物细胞工程比较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及减数分裂比较) 细胞癌变(癌细胞特点、致癌因子) 细胞衰老(主要特征、原因)

1.水 水 水的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水的作用(溶剂、运输、原料、成分、维持形态、调节体温) 水对动植物的影响(生存、分布、生活习性、形态、呼吸) 水污染(农药、化肥、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引起的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有害微生物污染) 代谢产生的水(光合作用暗反应,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纤维素、淀粉、蛋白质、DNA、RNA及ATP的合成) 代谢消耗的水(光反应,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糖元、淀粉、蛋白质、核酸分解为基本单位,ATP的水解) 水分代谢(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方式和原理、运输、利用、散失、应用) 水的平衡 饮水、食物、代谢产生水 泌尿、排汗、呼吸、粪便 体温调节: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产热—内脏和骨骼肌 散热—皮下毛细血管辐射和汗液蒸发

2.糖类 糖类 ●单糖、二糖、多糖的化学组成、种类、结构和分布●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的化学性质●糖类的功能 ●血糖平衡的调节 ●应用 A.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如糖被) B.主要的能源物质 C.用于制药工业、糖果工业、制镜工业 D.纤维素制造纤维素硝酸酯和造纸等 ●植物体内的糖代谢: 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过程 叶片遮光实验 适当提高温室内CO2的浓度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反应式、过程 中耕松土 种子的贮藏 蔬菜的保鲜 ●人和动物体内的糖类代谢: 糖类的化学性消化过程及部位 葡萄糖被吸收的方式和途径 葡萄糖在细胞内的代谢 血糖的正常值和异常值 剧烈运动时细胞呼吸的产物、能量 北京鸭等动物的育肥过程 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脂质代谢的关系

高三生物复习知识结构网络图教案

高三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n m x-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x ma y18 - =…………………………………………② 或者x a r y18 3 - =…………………………………………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

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 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

注:+ 表示有影响 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 1.25生物膜与生物膜系统 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 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 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 --溶酶体

[绝对精品]高考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

高考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 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不同种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C 、H 、O 、N 四种元素含量最多 元素含量差异很大 统一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差异很大 化学元素 必需元素 大量元素 有害元素 微量元素 基本元素:C 、H 、O 、N 主要元素:C 、H 、O 、N 、P 、S 最基本元素:C 非必需元素 无害元素 C 、H 、 O 、N 、 P 、S 、 K 、Ca 、 Mg Fe 、Mn 、B 、Zn 、Cu 、Mo 等 Al 、Si 等 Pb 、Hg 等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化合物 分 类 元素组成 主要生理功能 水 ①组成细胞 ②维持细胞形态 ③运输物质 ④提供反应场所 ⑤参与化学反应 ⑥维持生物大分子功能 ⑦调节渗透压 无机盐 ①构成化合物(Fe 、Mg ) ②组成细胞(如骨细胞) ③参与化学反应 ④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 糖类 单糖 二糖 多糖 C 、H 、O ①供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 ②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 ③细胞识别(糖蛋白) ④组成细胞壁(纤维素) 脂质 脂肪 磷脂(类脂) 固醇 C 、H 、O C 、H 、O 、N 、P C 、H 、O ①供能(贮备能源) ②组成生物膜 ③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Vit.D ) ④保护和保温 蛋白质 单纯蛋白(如胰岛素) 结合蛋白(如糖蛋白) C 、H 、O 、N 、S (Fe 、Cu 、P 、Mo ……) 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 ②调节代谢(激素) ③催化化学反应(酶) ④运输、免疫、识别等 核酸 DNA RNA C 、H 、O 、N 、P 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②控制生物性状 ③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 或者 x a r y 183 -= …………………………………………③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网络架构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网络结构图下

初中化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网络结构图 金属和金属材料 纯金属 金属材料(铝、铁铜银等)合金与纯金属相比较优点是: 定义 合金生铁和钢。 常见 铜锌合金 物性:有光泽,质地,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金金属与氧气反应: 性质化性:与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与盐反应:反应的依据:。 ①可判断金属的化学活动性; 属金属活动顺序②可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和(应用)③可判断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 金湿法炼铜原理:CuSO4 + Fe == FeSO4 + Cu 属原料: 材金属原理:(用方程式表示)。料冶炼冶炼铁的冶炼设备: 产品: 铁生锈的条件:铁与空气中的、等物质发生反应化学反应而生锈。 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 金属资防止铁生锈措施: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干燥和洁净;② 源保护

溶液 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其质量溶质和溶剂质量之和。 。 H2SO4等溶于水。 概念: 影响因素:温度、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溶解度曲线。 概念: 气体溶解度影响因素温度:随温度升高 压强:随压强增大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量分数一定溶液步 液体+ 固体(不溶于水) 过滤 混合物分离固体+ 固体(其一可溶) ①液体 + 固体(可溶于水) 结晶②KNO3 + NaCl 分离出NaCl采用蒸发结晶。 ③KNO3 + NaCl 分离出KNO3采用冷却结晶。

常见的酸和碱 酸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 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酸使无色的酚酞试液色。 氢气例:; 属氧化物→盐+ 水 水例:; ⑤酸 + 盐→新盐 + 新酸例:; 氢氧化钠NaOH 物性: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放热)、易潮解。 (火碱、烧碱、苛性钠) 用途: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纺织、印染; 物性及用途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 物性:白色固体、微溶于水 氢氧化钙Ca(OH)2 用途:用作建筑材料、检验二氧化碳。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用生石灰(CaO)与水作用 碱CaO + H2O = Ca(OH)2此反应放出大量热。 碱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①与指示剂作用 碱的化学性碱溶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②碱 + 非金属氧化物→盐 + 水例如: ③碱 + 酸→盐 + 水例如: ④碱 + 盐→新碱 + 新盐如; 2NaOH + CuSO4== Na2SO4 + Cu(OH)2↓ (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同时,反应物都溶于水) PH < 7 溶液呈酸性

生物知识网络图整理版

全册知识网络体系 一、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细胞工程 1.水 水 水的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水的作用(溶剂、运输、原料、成分、维持形态、调节体温) 水对动植物的影响(生存、分布、生活习性、形态、呼吸) 水污染(农药、化肥、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引起的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有害微生物污染) 代谢产生的水(光合作用暗反应,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纤维素、淀粉、蛋白质、DNA 、RNA 及ATP 的合成) 代谢消耗的水(光反应,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糖元、淀粉、蛋白质、核酸分解为基本单位,ATP 的水解) 水分代谢(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方式和原理、运输、利用、散失、应用) 水的平衡 饮水、食物、代谢产生水 泌尿、排汗、呼吸、粪便 体温调节: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产热—内脏和骨骼肌 散热—皮下毛细血管辐射和汗液蒸发 细胞 细胞的物质基础 细胞增殖、分化 细胞工程 细胞结构 化学元素(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比较) 化合物(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维生素、核酸) ①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及非细胞结构比较 ②生物膜的结构、功能及联系 ③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功能比较及其他细胞器的功能 ①植物组织培养 ②植物体细胞杂交 ③动物细胞培养 ④动物细胞融合 ⑤单克隆抗体 ⑥胚胎移植 ⑦动植物细胞工程比较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 丝分裂及减数分裂比较) 细胞癌变(癌细胞特点、致癌因子) 细胞衰老(主要特征、原因)

2.糖类 3.蛋白质 ●代谢 蛋 白 质 ●主要功能:组成物质、调节新陈代谢及免疫、运载、运输、运动功能等 ●结构 基本单位:氨基酸概念 结构层次:化学结构与空间结构 特点:生物多样性形成原因:蛋白质变性条件及应用 ●合成 场所: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核糖体合成不同类型的蛋白质 遗传信息的表达:中心法则 有关计算:肽键数与氨基酸数的关系,肽链中游离氨基数和游离羧基数,氨基酸数与mRNA 、DNA 碱基数的关系 氨基酸的代谢来源与去路 三大有机物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关系 食物中蛋白质类营养供给 ●蛋白质的双缩脲鉴定和实验设计 ●在生物进化中提供分子生物学上的证据 大气中的N 2 植物蛋白 动物蛋白 NH 3 亚硝酸盐 硝酸盐 尸体、动物排泄物 自然固氮 工业合成 糖类 ●单糖、二糖、多糖的化学组成、种类、结构和分布 ●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糖类的功能 ●血糖平衡的调节 ●应用 A .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如糖被) B .主要的能源物质 C .用于制药工业、糖果工业、制镜工业 D .纤维素制造纤维素硝酸酯和造纸等 ●植物体内的糖代谢: 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过程 叶片遮光实验 适当提高温室内CO 2的浓度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反应式、过程 中耕松土 种子的贮藏 蔬菜的保鲜 ●人和动物体内的糖类代谢: 糖类的化学性消化过程及部位 葡萄糖被吸收的方式和途径 葡萄糖在细胞内的代谢 血糖的正常值和异常值 剧烈运动时细胞呼吸的产物、能量 北京鸭等动物的育肥过程 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脂质代谢的关●氮循环:

网络基础知识

第七章网络基础知识 第一节网络组成与分类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协议。 2、了解网络的主要功能 3、了解网络的发展过程 4、理解网络的基本组成 5、了解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的基本知识 6、掌握网络的分类 二、教学重点、难点 网络组成、网络分类、网络协议 三、技能培训重点、难点 组成网络相关硬件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思考、记忆;理论与日常生活中网络概念相结合 五、教具使用 计算机一台、多媒体幻灯片演示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提问学生对目前流行的网络理解,从而将Internet网与我们要讲的网络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网络,构成网络需要哪些条件。带着这些疑问进入教学课题。 讲授新课:(多媒体幻灯片演示或板书) 第一节网络组成与分类 7.1 网络组成与分类 7.1.1 计算机网络及其功能 1、数据通信过程 提问:甲乙两地进行书信来往有些条件 学生思考、看书、回答; 教师总结: 信、发信方、收信方、两地邮局、信封格式。这与我们基本的数据通信过程的5个方面要素:消息、发送方、接收方、媒介、协议相类似。从而引出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协议的概念。 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提问:同学们列举计算机网络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的作用 学生思考、看书、回答; 教师总结: 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分布式的信息处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实现集中控制、管理、分配网络的软件、硬件资源。利用幻灯片解释含义。 3、网络的起源和发展 提问:大家看书,然后谈谈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学生思考、看书、回答; 教师总结: 第一阶段:“主机- 终端”系统计算机网络 第二阶段:以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第三阶段:以网络体系结构“国际标准化”为主要特点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第四阶段: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 网络和基本组成 计算机网络由网络软件和网络硬件组成。 1、网络软件 提问:什么是软件网络软件又包括哪些内容网络协议是什么意义网络协议各层作用及其联 系 学生思考、看书、回答; 教师总结: 网络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通信软件和网络协议等。

高一数学必修 知识结构图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网络 集合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 ????????????≠∈?????=???=∈∈?=??=??=???真子集有个。、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 ?? ???????????? ???????? ??????????????????????? ?????????????????????=???????

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图

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网络图 方程式索引: (1)H2S + CuSO4 == Cu S↓+H2SO4 考点:强酸制弱酸的反例! 硫化铜黑色不溶于稀硝酸的顽固沉淀 实验室用硫酸铜吸收硫化氢防止污染也可以用此法检验硫化氢,但更专业的 做法是用醋酸铅试纸,试纸变黑。 (2)H2S +2 NaOH == Na2S + H2O 考点:可以用碱液吸收硫化氢防污染。 注意硫化氢和氢氧化钠的量,1:2为正盐;1:1为酸式盐(NaHS) (3)Na2S + H2SO4 == H2S↑+ Na2SO4 考点:强酸制弱酸,也可以用盐酸,但注意不能用硝酸。 可以制硫化氢 (4)FeS + 2HCl == H2S↑ + FeCl2 考点:实验室制硫化氢的方法 实验仪器: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原理:强酸制弱酸 除杂:饱和NaHS溶液除HCl 干燥:只能用中性干燥剂,不能用浓硫酸和碱石灰干燥! 收集:向上排气法 验满: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接近瓶口变黑(PbS),证明即满。 尾气:通入碱液或硫酸铜溶液中 (5)H2 + S== H2S (6)H2S == H2 + S

考点:硫化氢不稳定,300度开始分解,1700完全分解。 (7)2H2S + 3O2 =点燃= 2H2O + 2SO2 2H2S + O2(不充足)=点燃= 2H2O + 2S 考点:硫化氢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如果不充分燃烧则生成硫。 注意硫化氢与氧气的量比关系,决定了产物的种类。 如果往氢硫酸中通入氧气,无论氧气是否过量,都只生成硫而不是二氧化硫。(8)Fe + S =△= FeS (9)2H2S + SO2 == 2H2O +3 S↓ 考点:两种有毒性气体的综合处理 同学们要特别注意的是:S2-与 SO32-在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发生的反应与(9)在原理上是相同的,有一年的推断题考到在溶液中生成浅黄色沉淀,很多同学都认为是AgBr实际上从哪道题来看是不对的。造成的原因就是忽视了S2-与 SO32-的共存问题。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这道题: 某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存在的离子如下:Na+、Ag+、Ba2+、Al3+、AlO2-、S2-、CO2-3、SO2-3、SO2-4。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有如下结果,试回答有关问题 (1)沉淀甲是,生成沉淀甲的离子方程式为。 (2)沉淀乙是,由溶液甲生成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为。 (3)沉淀丙是,如何用一化学实验来确定其成分?。 (4)综合上述信息,溶液中可以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10)(11)(12)三个方程式可以一起记忆,这是工业上制硫酸的三步反应。 (10)4FeS2 + 11O2 =高温= 2Fe2O3 +8 SO2 (11)2SO 2+O22SO3 (12)SO3 + H2O == H2SO4 考点:三原料:黄铁矿、空气、98.3%浓硫酸 三反应:4FeS2 + 11O2 =高温= 2Fe2O3 +8 SO2 2SO 2+O22SO3 SO3 + H2O == H2SO4

网络横道图基本知识

321.网络图基本知识 横道图:横道图用一条水平线来表示一个工作,线的开始表示工作的开始,线的结束表示工作的结束。 横道图表示很简单,但是只能表示各工作的开始、结束时间,以及较为简单的工作制约关系。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如时差等数据就很难提供,且当一个项目太大时很难把工作间的逻辑关系表示清楚。单代号网络图:以方框表示工作,以箭线表示工作间的工作关系。在方框中标有工作的名称、代码及工作的参数,箭线可以清楚地表示工作间的制约关系。由于单代号网络图不带有时间标尺,在工作数量较多时,也很难看清楚工作的开始、结束的顺序。 双代号网络图以箭线表示工作,以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及结束,且前后节点还用来表示工作间的开始顺序等。在双代号网络图在,可以使用节点、实线、虚线,能够很简单准确地表示出项目中的工作关系。由于双代号网络图的表达习惯,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项目中每一个工作的开始、结束顺序,使项目管理者能够方便地对项目中的工作进行控制。 双代号网络图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双代号网络图的表达机制比较复杂,在手工绘制过程中非常容易出错,绘制一张双代号网络图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2.软件使用到的几种工作介绍 智通工程进度管理系统使用到了实工作、虚工作、辅助工作、挂起工作、子网络几种类型的工作。另外,几个工作还可以组成组件工作,实工作还有延时等功能以完成网络图所需要的各种工作关系。 1)实工作:实工作是构成网络图最重要的工作。需要消耗一定的 时间,一般情况下实工作还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在绘制网络图过程中,不一定要输入其占用的资源数量。 2)虚工作:与实工作对应,不需要消耗时间,不占用资源,仅是 为了能够正确地表达双代号网络图中的工作关系而设置的工作类型。

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网络图(1)

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网络图(1)数的认识: 十进一”),它的定义是:“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主要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兆…… 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万分之几/十万分之几…… 十进位位值制记数法作用: 包括十进位和位值制两条原则,“十进”即满十进一;“位值”则是同一个数位在不同的位置上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如三位数“168”,右边的“8”在个位上表示8个一,中间的“6”在十位上就表示6个十,左边的“1”在百位上则表示1个百。这样,就使极为困难的整数表示和演算变得如此简便易行,以至于人们往往忽略它对数学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 我们常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计数单位是: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像: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等,叫做数的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这些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含有数位的个数叫做位数。 数的大小比较: (1)整数大小的比较: 1、两个数的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2、这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数相同,依次比较下一位……相同数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大。 (2)小数大小比较: 1、比较整数部分,如果相等看下一步。 2、比较十分位,如果相等看下一步。 3、比较百分位,如果相等看下一步。 4、比较千分位,如果相等看下一步。……以此类推,比较出大小为止 (3)分数大小的比较: 1、同时转化为分母相同的数,分子越大,数值越大 2、同时转化为分子相同的数,分母越大,数值越小 (4)负数大小的比较: 1、正数>0>负数 ; 2、整数数字越大的大,负数则相反。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如:83=249=3212=6424 分数大小不变,但分数单位变了。 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如:0.3 = 0.30 = 0.300 小数大小不变,但小数计数单位变了。 如果小数点移动位置,则小数的大小就变了:如果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比原来的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如果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比原来的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如:0.2︰0.5 =0.4 2︰5 =0.4 比的前、后项变了,但比值不变。 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如:2︰7=0.2︰0.7 两个外项的积是:2×0.7=1.4 两个内项的积是:7×0.2=1.4 2×0.7=7×0.2(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内项的积)

初中化学知识网络图

精心整理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七、十二单元化学能源和社会发展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测氧气含量实验失败原因: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未等到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不是所有的燃烧都需氧气参与。如氢气在氯气中能燃烧。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说降低物质的着火点,只能说把温度升高到物质的着火点。燃烧需三个条件都具备,灭火只要破坏任一条件。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沉淀有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吸附沉淀是指加明矾生成胶体吸附大颗粒固体杂质,获得比静置沉淀更快的沉淀。过滤是在沉淀后,把不溶于水的沉淀和水分离的操作。若单独提到吸附,则是指加活性炭吸附色素和气体。蒸馏后得到的水净化程度最高,为蒸馏水,是纯净物。蒸馏操作可以使硬水软化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原子团的记忆找诀窍:如碳酸根CO3,就是二氧化碳CO2多1个O。硫酸根SO4,是三氧化硫SO3多1个O。硝酸根NO3,是二氧化氮NO2多1个O。铵根NH4,是氨气NH3多1个O.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1、如点燃 (A+B) 2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二氧化碳气体通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不用燃着木条熄灭来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因为使木条熄灭的还有氮气、稀有气体等,但可以验满。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单元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一种或几种)(固、液、气) 溶剂(一种)(若是液体,一般为水) 均一性:(各处的性质相同,浓度一样) 稳定性:(只要温度、溶剂量不变,就不会析出固体) 4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12、气体溶解度:影响因素:温度(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反之)压强(压强升高,溶解度增大,反之) 1、定义:溶质质量分数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影响实验结果的原因溶质质量分数应用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与不纯物质的计算类似)“相同温度”下的某种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一些。但必须同温下才可比较。 第十单元酸和碱 盐酸:刺激性气味,挥发性 硫酸:吸水性(作干燥剂),脱水性,溶解放热(稀释“硫入水”) 紫色石蕊:变红 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与金属(活泼金属)反应:酸+活泼金属===盐+H 2↑ ③与金属氧化物(如Fe 2O 3、CuO )反应:H+O==+H 2O ④与碱反应:H+OH===+H 2O (中和反应) ⑤与盐(如碳酸盐)反应:H+CO 3==+H 2O+CO 2↑ 2、组成 3、性质 5溶液 溶解度(S ) 2溶质质量分数 物理 (性质) 酸 (H ++酸根离子) 盐酸 (HCl ) 硫酸 (H 2SO 4) ①使指示剂变化学 (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