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苏关系变化

浅谈中苏关系变化

在半个多世纪的冷战历史中,中苏关系经历了结盟(1949-1953)、蜜月(1954-1957)、分歧(1958-1960)、争论(1961-1964)、破裂(1965-1967)、冲突(1968-1979)以及走向正常化(1980-1991)等不同阶段,其中真正构成国家同盟关系的时间不过十余年。20 世纪 50 年代末到 60 年代末,中苏关系从结盟到"蜜月"时期,发展到论战爆发,最终关系全面恶化,彻底破裂.两国关系的大转变是多种因素, 多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产物。中苏关系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命运,更直接影响和改变了整个冷战时代世界政治的格局。

建国之初,为了同旧中国半殖民地外交一刀两段,维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毛泽东制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政策,巩固来之不易的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建国刚刚两个多月,为了加强两国关系并争取苏联的援助,毛泽东远赴苏联为七十岁的斯大林祝寿并商议两国双边关系及苏联援助等重大问题,并与苏联结成了联盟。

中苏结盟除了有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的因素以外,其主要原因是中苏两国有着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到苏共二十大之前,中苏两党两国在意识形态方面保持一致,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分歧。双方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都奉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在国际上以一种声音说话,并采取共同的路线、政策。尽管在这一时期中苏两党两国也有过矛盾和磨擦,但它所涉及的只是处理双边关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与理论、路线、政策和意识形态无关。两国领导人也曾在私下里相互抱怨,但从未将矛盾和磨擦与意识形态联系起来,更没有公开地互相批评。但是,从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并提出“三和”路线开始,中苏意识形态方面“完全一致”的状况开始受到冲击。中苏两党的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1958年之前,尽管中苏之间存在意识形态分歧,并且在第一次莫斯科会议上争论还很激烈,但双方并没有发生论战,只限于在内部交换意见。其中的原因,一是在此期间中苏仍处在“蜜月时期”,双方的分歧和争论并不很多,而且仅限于斯大林的评价及和平过渡问题,还没有直接涉及彼此的国家利益;二是在争论中,主要是中方批评苏方,而赫鲁晓夫等人因为立足未稳、麻烦颇多,特别需要中国领导人的支持,不得不对中方的批评采取忍耐态度;三是中方也需要苏方的经济、军事援助,并希望继续维护中苏友好合作的大局,因而在批评苏方时所持的态度和方法均比较谨慎。

从1958年春夏开始,中苏两党在涉及国家利益的许多问题上发生了冲突,并在两国的内政外交政策上出现了争执,双方均采取了“公开论战”的做法,而且愈演愈烈。

因此这一年成为中苏关系的转折点,首先发生的争执,是由长波电台和共同核潜艇舰队的问题引起的。1958 年7 月,出于反对美帝国主义的需要,苏联向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建立联合舰队,在中国东部沿海建立无线电台,以协调苏联潜水艇在太平洋水域活动的建议。毛泽东认为苏联的这一要求不仅有损中国的主权,而且企图以“军事合作”之名控制中国。因此,他的反应非常强烈,断然拒绝了苏联的要求。尽管经过会谈, 苏联基本上放弃了建立联合潜艇舰队和长波电台的要求,但发生的争执却使已经出现裂痕的中苏关系蒙上了巨大的阴影。不过此时两国尚未对立,不过接下来的两件事,真正反映出中苏在对外对内政策上出现重大分歧,并引起尖锐对立。其一,1958年8 月23 日,赫鲁晓夫一行离开中国不久,中共突然采取了炮击金门的军事行动,并引起美国的干预,远东局势骤然紧张起来。其二,中国拖延向苏联提供在台海危机空战中获得的一枚美国“响尾蛇”导弹,这使赫鲁晓夫愤怒不已,当即决定拒绝向中国提供本应交付的研制P-12 型中程弹道导弹的资料。几个月后,当中国不得不转交这枚已经拆卸多次的新式导弹时,苏方研究人员发现缺少了一个关键性部

件——红外线弹头传感器。这时,双方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进入1965 年后,中苏两党围绕莫斯科三月会议和援越问题展开了新的冲突。到1966 年3 月中共中央拒绝参加苏共二十三大,两党组织关系中断。与此同时,文化大革命运动渲染出浓重的反苏氛围。中苏边界冲突逐步升级,1969 年爆发的珍宝岛流血事件,使两国关系一度走到战争的边缘。毛泽东调整中国的外交战略,开始联美抗苏。中苏同盟彻底破裂,两国关系最终转入相互敌对,以至军事对抗的状态。

综上所述,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仍然是取决于双方的国家利益,因为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也是一国对外战略的主要动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