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环保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5-2020年)

重庆市环保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5-2020年)
重庆市环保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5-2020年)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方案(最新)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方案 按照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X”计划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的基本情况 我市绿色食品产业起步于90年代中期,发展于本世纪初,目前已具产业化雏形。成为调整林区经济结构,致富农民和林业职工的重要优势特色产业。X年,全市绿色食品产业实现增加值3.5亿,农民和务农职工人均绿色食品纯收入达到700元。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将绿色食品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进行专题推进,绿色食品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生产基地数量和规模不断壮大。全市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已发展到24处。种植业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达到52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8%。已建成省级绿色水稻基地1处20万亩,市级绿色大豆基地1处20万亩,市级无公害蔬菜基地5处10万亩,刺嫩芽、刺五加、笃斯等山野菜、山野果改培基地8处12万亩,黑木耳等超千万袋食用菌基地6处,300万只绿色肉鸡基地1处,千头绿色奶牛基地1处。 二是龙头企业群体逐步形成,产业化水平有所提高。全市现有精洁米、蔬菜加工产品、山野菜、食用菌和山野果饮品等规模以上绿特食品加企业1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年加工能力8万吨,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全部实行订单生产,带动农户和职工5万人。

三是市场网络初步形成,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全市已在铁力局和X区建立了二处绿特色食品批发市场,入驻企业分别达到20家以上。在省内外建立各类营销网点69个,山特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与日本、南韩建立了稳定的贸易伙伴关系,年出口量在4000吨以上。在品牌建设上,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目前全市有12家企业,13种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30种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5种产品获得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了统一打造品牌,全市成立了绿色食品协会,在国家商标局统一注册了“X大森林”集体商标,现已有24家绿特色食品企业在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此商标。同时,各龙头企业积极打造自己的品牌商标获省著名称号。 虽然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来讲,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X林区经济的支撑和产业替代作用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存在着诸多限制因素:一是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小,参与资源深度开发,科技研发及市场开发能力弱,产品档次低,对基地和农户带动能力不足。二是龙头企业不能与基地实现有效的对接,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润均沾的有效利益联结机制。三是营销手段落后。特色农产品仍以产地经销为主,既缺乏有现代营销理念和才能的营销人员和经纪人队伍,也缺乏连锁经营,配送经销等现代营销手段。四是产品知名度低。特色产品品牌过多、过杂、过滥,不能合力出击.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现有政府序列服务队伍萎缩,龙头企业服务功能尚未发挥出来,各类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发育不成熟。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重点。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节能管理环保综合规定国家产业政策 【发文字号】国发[2012]19号 【失效依据】国务院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国务院文件的决定(2016)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2.06.16 【实施日期】2012.06.16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2〕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二○一二年六月十六日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有关要求,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据测算,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2800万人。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在节能领域,干法熄焦、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炉顶压差发电、等离子点火、变频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取得较大突破,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达830亿元。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广泛应用,再制造表面工程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再生铝蓄热式熔炼技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包装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等取得一定突破,无机改性利废复合材料在高速铁路上得到应用。在环保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

目录 一、发展现状 (2) 二、指导思想及目标 (6) (一)指导思想 (6) (二)基本原则 (7) (三)发展目标 (8) 三、建设任务 (13) (一)建设良繁基地,确保种植良种化 (13) (二)建设种植基地,提高原药竞争力 (14) (三)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16) (四)完善流通体系,助推产业健康发展 (18) (五)注重自主创新,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19) (六)注重传承与创新,繁荣中药回药文化 (24) 四、保障措施 (25) (一)建立统筹协同推进机制 (26) (二)建立规范化经营监管体系 (26) (三)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27) (四)建立良好政策支持体系 (28) 附表1:某地2013年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及2020年规划目标 (30) 附表2:某地中药材产业发展项目汇总表(2014-2020年) (32) 附图1:某地中药材产业工作流程图 (41) 附图2:某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布局图 (49) 附图3:某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 (50)

某地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2014-2020年) 我区是国家西北道地中药材的重要产地之一,是国家科技部等6部委首批在西北地区认定的“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种植基地”。我区发展道地中药材产业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产业基础。为进一步加快该产业的发展,根据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科技部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我区中药材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突出表现在: (一)中药材种植面积稳中有增。自2000年我区被国家科技部等6部委认定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种植基地(某地)”以来,经过10多年的较快发展,我区中药材种植形成了2个特色产业带,即:中部干旱风沙区以甘草、苦豆子、银柴胡、肉苁蓉等为主的沙生特色药材产业带,南部某某阴湿区以秦艽、黄芪、柴胡、黄芩等为主的某某特色药材产业带,同时在全区相继建立了甘草、麻黄、苦豆子、黄芪、秦艽、柴胡等8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及产值全面增长,2013年全区中药材人工种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6日信息来源: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长沙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两型社会”的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本规划所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技术与装备、节能产业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技术与装备和服务,环境治理产业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 一、产业基础和优势 2009年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约252.8亿元,占全年GDP的6.74%,其中新能源117亿元,节能68.1亿元,资源循环利用36.3亿元,环境治理31.4亿元,形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一是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现有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5家,过5亿元的企业4家,过亿元的企业26家。我市太阳能电池装备制造技术、兆瓦级直驱永磁发电装备制造技术、能量计量及智能电网设备制造技术等居国内领先。2009年,长沙光伏产业产值规模达到50亿元,太阳能光伏装备产品占国产设备80%的市场份额,成为我国太阳能制造装备龙头供应商,主要核心企业中电四十八所先后成功开发了扩散炉、刻蚀机、高低温烧结炉、单晶炉、多晶炉、清洗机等光伏装备。我市居国内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支撑了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机械制造龙头集团企业开始涉入节能环保领域,如长沙中联重科下属的环卫机械分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环卫环保装备制造企业,主营城市污泥资源化处置成套装备,09年产值超15亿元,已连续12年稳居全国第一位;湖南永清集团下辖的湖南永清机械制造公司,是国内拥有烟气脱硝技术及设备制造的大型环保龙头企业;还形成了一批大型专业化设备制造公司,如湖南互创集团,主要制造高低速混合流速循环流化床锅炉、组装式循环流化床和复合燃烧机,年产值过10亿元。此外,远大住工为国内第一家以“住宅工业”行业类别核准成立的新型住宅制造工业企业,形成了国内唯一完整的住宅工业化体系。 二是环境治理工作卓有成效。目前长沙市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今年下半年几乎所有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都将建设完毕,仅暮云污水处理厂、新港污水处理厂、坪塘污水处理厂、望城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计划于2011年结束,四县(市)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今年年底完成湘江长沙段8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的建设,完成47家国控重点污染源联网;从2008年开始对农村垃圾进行清洁工程示范建设,计划于2011年完成长沙四县(市)的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目前乡镇垃圾收集处置率达40%;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计划于2011年完成对长沙四县(市)的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其

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健康服务规划(-)》精神,按照《陕西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为加快我市中药产业发展,依据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全市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十二五”期间,按照“科技引领、龙头带动、市场运作、项目支撑、突出优势、循环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和推进两大体系建设,我市中药产业总体实现增规模、调结构,促进中药产业产值稳步增长的规划目标。 . 中药产业快速发展,结构稳步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市中药产业体系趋于完善,产业链逐步壮大,调结构成效显著。我市中药材种植规模和标准化工程建设居全省首位,汉中天麻、汉中猪苓规范化种植技术全国领先,天麻、元胡、附子个单品种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以上,“强力定眩片”实现单品药品销售过亿元。年,中药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是年的倍,年均增长。我市中药产业优势与特色更加凸现,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 中药材种植业稳步发展,推动农业倍增贡献明显

“十二五”末,我市中药产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较“十一五”增加个百分点;中药材种植业收入亿元,较年增长;中药材种植户超过万户,药农户均收入万元,比“十一五”增加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约万亩,其中天麻、附子、元胡、猪苓等草本菌类品种种植面积约万亩,山茱萸、杜仲、银杏、厚朴等木本品种种植面积约万亩,采收面积万亩。建成山茱萸、天麻、西洋参、杜仲、猪苓、元胡、附子等优势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个,规范化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企业达家。中药种植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增收途径之一。 . 中药加工工业进一步发展,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年,我市中药加工企业个,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年均增长。其中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家,个剂型、条生产线通过认证;国药准字批准文号个,中药保护品种个;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家。“十二五”期间,我市中医药工业园区累计投入资金约亿元,已有汉王药业等余户制药企业进驻医药园区,生产药品剂型种、品种个。年实现销售额约亿元,利税亿元。中药加工工业比较效益明显,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汉王药业生产的“天麻片”获全国银奖,“强力定眩片”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汉王”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汉江药业合作研发二类新药“肾炎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丙酰奋”通过了认证。城固振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开发皂素中间体产品种,成为国内最具规模的甾体激素医药中间体生产和供货商,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有关要求,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据测算,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2800万人。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在节能领域,干法熄焦、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炉顶压差发电、等离子点火、变频

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取得较大突破,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达830亿元。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广泛应用,再制造表面工程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再生铝蓄热式熔炼技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包装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等取得一定突破,无机改性利废复合材料在高速铁路上得到应用。在环保领域,已具备自行设计、建设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及大型火电厂烟气脱硫设施的能力,关键设备可自主生产,电除尘、袋式除尘技术和装备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环保服务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部分烟气脱硫设施和污水处理厂采取市场化模式建设运营。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上看,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要进口,一些已能自主生产的节能环保设备性能和效率有待提高。 二是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国际品牌产品少。 三是市场不规范。地方保护、行业垄断、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现象严重;污染治理设施重建设、轻管理,运行效率低;市场监管不到位,一些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高污染设备仍在使用。

咸宁市十三五十大绿色产业发展规划DOC

咸宁市十三五十大绿色产业发展规划 一、先进制造业 产业现状 先进制造业是基础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市场需求大,资本技术密集,综合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工业实力。开发区目前已建成投产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主要有合加环境资源设备制造、厚福医疗器材生产、三胜机械、精密机械、亿邦机械、华南工程机械等企业,现有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单一、企业生产运作普遍不足、年产值普遍偏低、市场占有率较小、没有明显的龙头带动企业、产出效益不高等明显特点。 发展定位 1、起重运输机械。开发高效节能电机,450吨架桥机、450吨提梁机等。 2、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开发220KV及以上特大型变压器,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开发1E级核电站电缆;配套发展云母制品、互感器、配电柜等;研发百万千瓦核组泵、核环吊、变压器等核电配套产品。 3、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大力推进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设备、冷热连轧及涂镀层加工设备、新型造纸机械和纺织机械设备等重大成套装备国产化。掌握轨道交通设备、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大型施工机械等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建设咸宁工程机械与船舶及钢结构等产业基地。 4、发展新型三废处理设备。 5、节能环保装备。 布局构想 随着即将开工建设的中电坤灿、津晶城项目落户开发区三期地块,将起到一定的引领集聚作用,建议在开发区三期此两项目附近分布新引进的先进制造业。 发展愿景 开发区“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扶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引进几家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企业,促使其尽快发展壮大,延伸其产业链,使先进制造业真正成为未来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把咸宁市建成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措施建议 一是主动承接武汉工业向城市圈地区战略转移,充分发挥中国光谷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拉长延伸现有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发展壮大一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

“智慧环保”落地重庆 环境应急仅需15分钟

“智慧环保”落地重庆环境应急仅需15分钟 从接到老百姓的投诉到出动处置,重庆环保信息中心只需短短15分钟时间,这要得益于重庆的“智能环保”系统。在普通群众遇到环境问题时,只需拨打“12369”,就会有环境应急平台、“图表融合、数据分级”数字环保图等一整套高效的信息系统为其提供服务。 日前,重庆市环保信息中心通过了全国地方环保系统环境信息机构规范化建设“西部省级”(一级丙等)的考核验收,使重庆市环保局成为全国首家环保信息能力建设达标的省级环保部门。自本世纪初全面启动环保信息化建设以来,重庆市长期以环境基础数据建设为核心,从“数字环保”发展到现在的“智能环保”,一路走来已基本建立了适应新时期环保工作需要的信息化体系。 作为受理公众投诉维权的窗口和环境应急事件的接报处置平台,环境应急平台不仅整合关联了全市排污企业、重点风险源、环境敏感点等基础数据,共享了其它市级部门提供的全市卫星影像数据、地名地址、气象水文信息等数据资源,还实现了来电快速定位、辅助甄别、指挥调度、态势模拟和趋势预测等智能化功能。 据悉,重庆环境应急平台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搭建而成。在遭遇突发环境应急事件时,该平台可通过路径分析、动态标注等GIS空间分析功能,帮助应急人员第一时间接警调度,查看现场处置态势、应急处置资源分布、实时监测数据及趋势预测情况等。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应急平台是由中科宇图联合国际领先的GIS厂商Esri,以当前主流的GIS 产品ArcGIS作为核心平台进行搭建,使得该应急平台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不仅如此,该平台在“环保部、重庆市政府突发环境事件联合演练”中的成功应用,得到了环保部、国务院应急办等领导的高度肯定,成为国内环保领域应用的典型代表。“它突出了科技创新的理念,在智能环保方面不断探索,构建了一个高效、协同、全面的信息平台。”环保部应急指挥中心主任田为勇这样评价。 2012年3月1日,嘉陵江一段支流出现大量油污,应急指挥人员查询系统发现,油污可能会影响下游1.5公里处饮用水源地,需要立即处置。通过使用应急指挥系统智能甄别功能,应急人员从事发区域内160家企业内迅速筛查出7家涉嫌企业,结合事故现场排查,仅用2小时就锁定了油污来源企业,为现场的科学处置和事故评估极大节约了时间。而在几年前,类似事件却进行了9天9夜的拉网式排查。 “十二五”期间,重庆市环保局将持续进行“智能环保”的探索,进一步夯实基础数据,强化数据服务,建立环境信息资源中心,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业务融合,确保“信息强环保”战略的有效落实。

最新北京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3-2015年

北京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3- 2015年)

北京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2013—2015年)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〇一三年七月 前言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技术、装备和服务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装备产品、环保装备产品、资源循环利用、节能服务和环保服务等领域。节能环保产业具有公益性强、产业面广、产业链长、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6

产业关联度大、工程化应用特点突出、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对经济增长有明显拉动作用,是国家加快培育发展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北京作为科技、资本、人才等高端要素集聚中心,具有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综合优势。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是首都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和推动“绿色北京”建设的重要基础。 本规划主要阐明北京市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提出未来一段时期本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是指导下一步产业发展的重要文件。 本规划编制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家《“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等。 规划实施期限为2013—2015年,规划基准年为2011年。 目录 一、发展背景 (4) (一)基础现状。 (4) (二)面临形势。 (7)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8) (一)发展思路。 (8) (二)基本原则。 (8) (三)发展目标。 (9) 三、重点领域 (10) (一)加快培育壮大高效节能行业。 (10) (二)着力提升发展先进环保行业。 (10)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6

顺德产业发展规划

《佛山市顺德区产业发展规划》成果公示 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

为加强规划管理,增加透明度,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现对《佛山市顺德区产业发展规划》评审成果征询公众意见,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监督电话:22836036、22836116 监督传真:22836311 信函邮寄:顺德区大良德民路行政大楼3楼顺德发展规划和统计局(528300) 电子邮箱:sg@https://www.360docs.net/doc/9513144289.html, 公示时间:自2010年1月12日至2010年2月10日。 公示媒体:1月12日珠江商报 公示网址: 顺德区人民政府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513144289.html,/ 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513144289.html,/ 顺畅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513144289.html,/

一、编制背景 20多年的高速发展,顺德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高起点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顺德提出了“以规划为引领,构建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发展思想,制定了“一城三片区”的规划发展战略,主动与珠三角一体化战略对接。2009年1月8日,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刘海在区委扩大会议上称,顺德将制定城乡规划、产业规划、社会发展规划三大规划。其中,顺德的《佛山市顺德区产业发展规划》将进一步明确顺德经济未来发展的目标、产业布局和招商的重点领域,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进行有效对接,合理构建珠三角和其他城市环珠三角产业协调体系。 二、编制目的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顺德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和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三、编制意义 1.相关资料显示,家电产业的总体规模占顺德工业总产值的四成,加上其延伸产业。除产业本身的结构外,顺德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要求顺德转变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科学谋划产业发展的整体性与可持续性。 2.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的出台、《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粤港澳合作的深化、广佛同城化速度加快以及顺德自身200多亿元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一系列宏观政治经济环境的动态为顺德规划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四、顺德产业面临的挑战 总结现有产业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展望未来,顺德应注重产业质量和结构的持续优化,积极发展高附加值和多元化产业结构。顺德未来产业需求可作如下考量:第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拉动传统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二,发展现代服务业,在资金、人才和商业模式上支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并最终形成“独立”支柱产业的产值创造力。 第三,有针对性地提升人才环境,大力加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以研发引领顺德产业升级。

金寨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

金寨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 一、规划概要 为进一步做好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充分发挥我县中药材资源优势,推进中药材产业化进程,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根据县政府《关于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紧急通知》,特制定本规划。 二、发展基础与环境现状 (一)发展基础 1、中药材资源现状 我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中药材天然产地,全县共有药源动植物273科1363种,其中植物类196科,1303种,动物类41科56种,药源矿物4种。省重点普查的270种中药材中,金寨县产有220种,珍稀药材20种。主产茯苓、天麻、灵芝、杜仲、金银花、绞股蓝、桔梗、板兰根、野菊花等30多种名贵中药材,年产量26000多吨,其中天麻5000多吨、灵芝1000多吨、茯苓2100多吨、西洋参100吨、葛根1000吨、银杏叶1000吨、野菊花1000吨、桑叶800吨、断血流500吨、问荆500吨,其它药材约8000吨以上。是

全国22个药材基地县、6个茯苓基地县之一。产品远销江、浙、上海、广州、香港等地。 2、中药材种植 县委、县政府将中药材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进行规划和部署,鼓励发展生态产业,促进了我县中药材的生产和发展。至2011年底金寨县发展中药材达13万亩。其中,茯苓5000亩、生姜8000亩、天麻10000亩、灵芝2000亩、西洋参 2000亩、香茶菜2000亩、桔梗2000亩、菊花2000亩、板蓝根1000亩、石斛30亩。全县仅天麻、灵芝、茯苓、西洋参四项实现产值4亿元,其中种植和加工产值分别为2亿元。成为全国灵芝生产第一县、安徽天麻生产第一县、华东地区连片种植西洋参规模最大基地县,境内的沙河乡被誉为“中国灵芝第一乡”。随着天麻野生改家种,西洋参、灵芝等引种成功,中药材生产逐步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 3、中药材种植基地 (1)金寨县金山寨食(药)用菌专业合作社是专门从事菌种培育生产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拥有天麻基地2000余亩,拥有510余户合作农户.

重庆环保条例--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 (1998年5月29日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2007年5月18日重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根据2010年7月23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2017年3月29日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修订)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监督管理 第一节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管理 第四节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第五节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 第六节环境监测和现场检查 第三章污染防治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第三节土壤污染防治 第四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第五节辐射安全和辐射污染防治 第四章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第五章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推进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业园区的环境保护机构建设,配备必要的环境保护监管人员。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本辖区内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日常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巡查、污染源现场监督检查、环境污染投诉调查及损害纠纷调解等环境保护相关工作。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依法接受监督。 第五条市、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城乡建设、交通、农业、商务、公安、国土、规划、市政、水利、文化、卫生计生、审计、移民、质监、林业、园林绿化、旅游等有关部门依法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环境监察制度,对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情况、环境质量改善情况等进行监察。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环境保护工作督查制度和考核制度,将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督查和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绵阳化工与环保产业规划

市化工、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2010-2015年) (征求意见稿) 化工环保产业推进办公室 2009年10月

目录 一、背景与基础 (1) (一)全市化工、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5) (三)化工、环保产业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6) 二、发展战略 (8) (一)基本原则 (8) (二)发展目标 (9) (三)产业布局 (10) (四)发展部署 (11) 三、发展重点 (13) (一)发展方向 (13) (二)重点任务 (14) (三)重大专项及重点项目 (17) (四)重点产业链建设 (19) 1. 天然气化工产业链 (19) 2. 环保产业链 (20) 3. 磷化工产业链 (22) 4. 油脂化学产业链 (23) 四、推进措施 (24) (一)建立组织保障体系 (24) (二)强化规划引领 (25) (三)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25) (四)确保要素优化配置 (27) (五)大力招商引资,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28) (六)发挥科技城建设优势,努力争取国家优惠政策 (28) 五、附件 (29) 附件一:化工、环保产业重点企业一览表 (30) 附件二:在建和拟建重点项目 (33)

市化工、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2010-2015)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决定精神,推动我市化工、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全市化工、环保产业的基础条件和发展趋势,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与基础 (一)全市化工、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1.产值总量逐年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较低 2008年,全市化工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24亿元,实现利税3.18亿元,共有规模以上企业63户,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1户、亿元至10亿元企业8户,亿元以上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4%、产值占50%以上。 2008年,全市环保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72亿元,共有规模以上企业8户,其中亿元至10亿元企业2户。化工、环保产业在全市工业产值中的比重见图1。 目前,全市化工产业主要包括精细化工、无机盐化工、天然气化工等,具体行业细分见图2。

集团公司五年发展规划报告

宁夏领鲜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个五年(2011-2015)发展规划纲要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开局之年,国家产业政策向西部倾斜给宁夏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公司的成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公司抢抓机遇、超前规划,成立了宁夏领鲜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并完成了对领鲜果蔬公司、领鲜销售公司、领鲜物流公司的绝对控股,从而形成了以领鲜农投公司为母公司,以领鲜果蔬公司、领鲜销售公司、领鲜物流公司为子公司的企业集团。随着集团公司的建立,企业的产业格局更具完善。为了理清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思路,公司经营管理层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和品牌经营目标,并通过分析企业现状,寻找发展突破口,提出五年内的改革发展规划,特此制定了本规划纲要。 一、四年以来的历程回顾 2007年至今以来的4年时间,是公司发展的初期阶段,第一个公司的成立,第一个基地的建设,我们摸索前进,一路走来,才有了今天的企业规模和产业格局。 回顾这四年,不难发现,过程是曲折的,由于我们缺乏对农业行业的客观了解和农业企业的管理经验,的确走了不少错路,走了不少弯路。果蔬基地的发展建设,基地生产的经营决策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失误和反复,并直接影响了产

业的发展进程;销售公司规模扩张的减缓和市场竞争的不足,也直接影响了销售网络的建设;公司整体管理运营体系的运行不畅,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企业盈利能力不足的现状。这些教训是深刻的,但正是这深刻而又发人深省的教训,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不得不规划,这才有了今天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客观的说,这四年,我们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着公司规模的发展壮大和产业格局进一步优化,已经形成了强势的社会影响力,我们已经形成的产、供、销、储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必将有效地助推发展“领鲜大农业”的战略构想。 国家“十二五”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我们带来了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企业几年积累所形成的各种资质荣誉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力都将成为企业驶上快车道的强劲动力。时不我待,我们一定要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鼓足干劲,上下齐心,全力投入公司新的发展征程。 二、未来五年的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因为整个的国民经济序列中农业行业依然处于落后地位,所以较之其它行业才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农业行业的基础性产业地位,在社会的任何发展阶段都不可或缺,所以就奠定了农业既是最古老最传统的行业又是朝阳产业。领鲜的产业规划也将始终以农为主,这个大的方向不会改变。集团公司成立伊始,为切实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未来五年发展在指导思想上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第一、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突出主营业务,培育核心竞争力 企业如果主营业务不突出,专业化经营管理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将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因此,集团的二次创业要根据市场竞争的要求,全力推进集团产业

抚顺市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征求意见稿)

抚顺市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 (征求意见稿) 人口问题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长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为积极有效应对全市人口趋势性变化及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87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辽政发[2018]20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抚顺市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 第一章把握变动趋势实施人口均衡发展战略 人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要素,对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意义重大。准确把握人口特征规律,科学预测人口发展趋势,对于抚顺市未来经济社会政策优化,实现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意义深远。 第一节人口现状 ——人口总量稳中有降。2015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为207.4万人,“十二五”期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6‰。 ——人口结构不断变化。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10年的106.7下降到2015年的105.4。人口老龄化水平持续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断下降。2015年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20.51%;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为67.6%,劳动力的绝对和相对数量均呈下降趋势。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47%,城镇人口为156.5万人,城镇化水平较高,位列沈阳、本溪、大连之后,在全省排在第四位。

——受教育水平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较高,2015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47年,略微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第二节发展趋势 ——人口总量保持适度规模。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使“十三五”时期出生人口增加,“十四五”时期及以后因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死亡率上升,人口增长势能减弱。 ——劳动年龄人口缓慢下降,人口老龄化程度有所上升。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及比重呈下降趋势,预计2030年劳动年龄人口稳定在120万人以上,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接近60%。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第三节人口挑战 ——人口流出制约经济转型与发展。2005年以来全市迁出人口均大于迁入人口,人力资本增长受限对产业技术创新产生不利影响,直接制约劳动生产率提升,阻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快速人口老龄化加重社会养老负担。人口老龄加速发展,劳动年龄人口趋于减少,势必增加养老基金供给压力和老年人口照护需求,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面临压力。 第四节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面两孩政策效应充分发挥,生育水平向合理区间回归,人口总量平稳下降,素质不断提高,结构逐步优化,分布更加合理。到2030年,人口自身均衡发展的态势基本形成,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进一步提高。 ——人口总量保持适度规模。妇女总和生育率逐步提高,2020- 2030年全市总人口保持在205万人左右。

环保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将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环保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将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环保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将成为经济新增长点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陈尚芹日前透露,正在酝酿的《国家“十二五”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将围绕“水气声垃”展开,分别是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等水污染治理,除尘、脱硫、脱硝等大气污染治理,噪声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多位受访专家指出,环保产业是典型的政策引导型的产业,强有力的减排政策将催生巨大的环保产业市场需求,“环保产业完全有可能、有条件成为下一轮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商机:万亿产值成共识 “未来15年将是环保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抓住这个机遇,环保产业就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错过这个机遇,环保产业就难以摆脱20年来‘盘子小、市场散、发展慢’的局面。”陈尚芹表示。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提供的《国家“十二五”环保产业预测及其政策分析》报告指出,据初步估算,“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需求约为3.1 万亿元,与“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1.35%的比例基本持平,年均环保投资为6200亿元左右。

在中央、地方政府及民间等环保投资的牵引下,以投资乘数约1.4估算,“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将拉动GDP约4.34万亿元。环保部环境规划院一位专家表示,如果在环保方面投入1000亿元,将会带来10亿元的利税增加、600亿元的居民消费增加、60万的新增就业人口,“这是全社会绿色增长的最佳模式”。 瓶颈:行业估值现分歧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一位专家指出,当前环保产业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包括环保产业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够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环境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展迟缓,新技术示范推广渠道不畅,环境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总体上散、弱的行业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然而,“十二五”开局之年至今,国家已公开的直接涉及环保产业的投资预算,仅为《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所列的220亿元,“这笔钱还是从科技部过来的,环保部涉及环保产业的自有预算捉襟见肘”。 至于涉及市场化、产业化领域的财政支持,财政部曾邀请环保部对口司局及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负责人进行座谈,但双方未就使用方式、投放对象等问题达成一致,“最后批给环保部的财政专项资金就不了了之”。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作者:安康市科技局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27 文章录入:admin ]安康位于陕西省最南部,北靠秦岭,南依巴山,汉江横贯其中,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地势特征。市辖 1 区 9 县, 200 个乡镇办事处,2937 个行政村,人口 294 万,面积 2.35 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92.5% 、丘陵占 5.7% 、川道占 1.8% 的。安康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全国闻名的“生物资源基因库”,也是天然无污染的药用生物资源宝库,被称为“中药材之乡”。为认真贯彻《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把“药、水、游”作为全市主导产业的决定精神,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做大做强中药产业,特制定《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现状 “八五”以来,安康把中药产业作为生物资源开发的重点纳入国民经济计划,相继形成了以绞股蓝、黄姜、葛根为主的中药产业化开发格局,十余年医药加工产值增长了 9.4 倍。 2003 年,人工种植中药材面积达 83 万亩,中药产业实现总产值 12.6 亿元,实现 GDP6.5 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 6.3% 。 (一)自然条件独特。安康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均气温 12 ~ 16 ℃,极端最低气温 -7 ~ -11 ℃,极端最高温度 42 ℃;无霜期 215 ~ 278 天,年日照 1660 ~ 1852 小时,年降水量 736 ~ 1238 毫米。市内森林植被茂密,林业用地 2402 万亩,有林地 1761 万亩,森林覆盖率 50.2% 。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全市汇集了各类经济植物 3300 多种,

重庆风景名胜区的环境保护.doc

重庆风景名胜区的环境保护- 摘要:重庆是一个山城,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独特的山城风貌构成了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对当前风景区中的污染、破坏、衰竭及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后果做了分析,并提出保护对策。 关键词:重庆;风景名胜区;破坏;保护对策。 前言: 重庆是我国第四个直辖市,辖区面积8.2万平方公里,海拔高程从151.05米到1973米。长江横贯市城,嘉陵江、渠江、涪江、基江、琼江纵横其间,全市由西北向东南分为低海拔为主的波状起伏区和高海拔为主的大起伏区三个层次。 一、重庆风景名胜区的特点和优势 重庆以山水相依的局势造就了气象万千,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加之三千年来人类活动留下的优秀遗产,形成了诸多风景名胜区,其特点和优势可概括为类型全,级别高,质量好,数量多。各具特色、自成体系。初步形成一个含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亚热带

山城风景名胜区系列。其中不乏具有世界级的风景名胜如古钓鱼城遗址、大足石刻。重庆风景名胜区正以其质好量多,品种齐全的优势,与长江三峡风光一道,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旅游观光,度假修养,探险猎奇,实习、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城乡经济发展,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重庆风景名胜区存在的环境问题 1、自然灾害的破坏 自然灾害的破坏是多方面的,对建筑物来说,日晒、雨淋、风吹、雷击等都会产生灾害性后果。对数木、植物来说,雨水过多会造成水土流失,毁坏群落结构;而雷击、雪压、病虫害、干旱等将造成林木和植物死亡;地震则危害更大,它可以将上万年的自然异景和人文奇观毁于一旦[2]。 2、人为因素的破坏 2.1、部分景区的接待量超过最佳接待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