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居住环境类型区的识别与评价

北京城市居住环境类型区的识别与评价
北京城市居住环境类型区的识别与评价

地理研究

GEOGRAPHICAL RESEARCH

第34卷第7期2015年7月

V ol.34,No.7July,2015

北京城市居住环境类型区的识别与评价

谌丽1,张文忠2,李业锦3,党云晓2,余建辉2

(1.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10019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可持续发展分析与

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3.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100048)

摘要:基于北京数字城市要素平台的空间集成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将居住环境的客观指标

和居民主观评价相结合,以北京为典型案例,首先运用因子生态分析等方法识别出居住环境类型区,然后采用以居民个体感受作为依据的价值化评价方法,明确不同居住环境类型区的问题,最后总结北京城市居住环境类型的空间格局。研究发现,北京城区可分为内城异质性居住区、内城同质性居住区、近郊职住混合区、近郊高密度居住区、远郊职住混合区和远郊低可达性居住区等六类居住环境类型区,其空间结构同时体现了同心圆、扇形和多核心等特征。居民对不同居住环境类型区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整体上从内城到郊区满意度逐级降低。最后提出改善北京居住环境的建议。关键词:居住环境类型区;识别;评价;北京DOI:10.11821/dlyj201507012

1引言

居住环境是关乎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也明确了“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表明居住环境已成为老百姓、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重要主题。因此,了解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的居住环境现状与特征,找出关键问题和共性问题,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居住环境类型区的概念不同于地理学者长期关注的社会区或居住空间分异。后者是为了了解哪些人居住在哪儿[1],即社会阶层在空间上的分异;而前者是为了了解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的环境质量,刻画其特征和问题,因此在指标选取上仅仅将社会结构作为代表邻里关系的一个维度,此外还关注居住社区的实体空间形态和服务设施配置。国外学者已经积累了许多居住环境类型划分的实证研究,例如,Brown 提出了六种居住环境类型:稳定的工薪阶层居住区、公共住房区(一般为老年人或低收入者提供)、多种住宅类型、社会阶层混合的异质性老居住区、郊区的低密度规划居住区和城区的公寓居住区[2]。Marcuse 则将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划分为五种城区[3]:高级住宅区、绅士化城区、城郊区、租屋城区和被遗弃的城区(城市贫困人口的集中区)。这些研究多以社区作为基本研究单元,能够比较直接诊断出居住环境问题。

收稿日期:2014-12-25;修订日期:2015-04-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6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105);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项

目(KM201510028013)

作者简介:谌丽(1985-),女,四川绵阳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居住环境与行为、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

E-mail:chenlicas@https://www.360docs.net/doc/9813852759.html,

通讯作者:李业锦(1977-),男,海南澄迈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宜居城市、经济区位论、城市与区域规划研

究。E-mail:plansky@https://www.360docs.net/doc/9813852759.html,

1331-1342页

地理研究34卷1332

国内的地理学者进行了许多社会区、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但由于数据限制,采取的指标通常为人口普查中的人口特征数据[4-6],因此研究侧重于居民社会经济属性、产业结构属性等,对实体居住环境指标的定量分析较少,仅包括用地类型[7]。一些学者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存在的居住环境类型作了一些定性的描述,例如周峰等提出的六种类型[8]:城市中心区住房向高层化发展,且用地功能趋向于综合;中心区周围居住区得到强化,档次提高;城市边缘居住区的成片开发,安居工程的启动;城市边缘高收入公寓区开始出现;近郊工业区中出现低收入居住区;城郊结合部的外来人口居住区,但缺少数据支撑。总体来说,对居住环境类型区的研究存在不足。

居住环境类型区识别的另一难点是研究尺度选择。由于中国社区一级的数据难以获取,冯健等认为“街区规模”是展现都市区空间特征具有可操作性的空间尺度[9];王茂军等采用1km的元胞为单位对居住环境进行了测定[10],优点是精度高,适用于获取城市内部详细空间结构的研究,但难以直接和管理相结合,而且数据获取难度大、处理工作量大;宋小冬等以道路格局或交通通勤时区划定评价单元[11],也存在工作量较大的问题。总体来说,街道是相对可靠的研究单元。但是客观指标数据在同一单元上的组合千差万别,例如一些破旧的历史街区物质环境可能相对较差,但社区认同感较强,邻里和睦;一些“卧城”可能物质环境较好,而公共服务设施缺失。因此,如果对指标集数据进行统一量化评价、加权汇总,容易使划分结果失去意义。

本文在街道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划分居住环境类型区,在不损失客观指标信息的情况下将指标集进行整合,能够依照各基础单元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实现评价单元的归并,同时也能够直接指导居住环境政策的制定。考虑到仅仅依靠客观指标难以明确指标值对政策评价的附加价值,因此进一步采用价值化的评价方法,即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心理反应(满意度)为外在基准对各种环境属性的价值进行定量评价,最终明确各居住环境类型区的特征及问题。选择北京作为案例城市,这是由于北京具有中国典型的单中心城市结构,并且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扩张和郊区化过程,其面临的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设施短缺、环境污染、社会隔离等居住环境问题既典型又突出,因此研究其居住环境类型对于其他大城市有借鉴意义。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居住环境类型区的识别方法

2.1.1指标选取定义居住环境刻画指标的关键是确定其内涵。居住环境理念从早期只关注物质环境,扩展到人本主义兴起开始更加注重人的需要,强调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即居住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日本学者Asami指出城区尺度的居住环境包括自然条件、各种设施条件和地区社会环境等[12],而一些规划学者则认为居住环境包括3个独立的维度:住宅、居住社区的实体空间结构以及代表社会维度的邻里[13]。

本文将居住环境定义为与居住和生活有关的环境的集成,由街道的实体环境、社会环境和设施环境构成。其中,实体环境指居住区外部的空间形态,是居住环境的载体。良好的居住空间形态不仅可以让居民享受到良好的视野、适于步行的道路,还能够增进居民的户外活动、促进邻里交往、增强社区认同感[14-16]。因此选取街道连通性、土地利用强度和用地功能匹配度3个指标来刻画街道尺度上的居住空间形态差异。社会环境指街道居民的社会结构。Jacobs指出,社会结构的多样化能够提高社区安全性[17]。新城市主义运动也提倡各种收入水平和种族群体的充分融合,以此解决原有的绅士化问题和贫困

7期谌丽等:北京城市居住环境类型区的识别与评价及犯罪,促进资源均衡分配,创造更宽容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社区居民参与邻里交

流[18]。因此采用居民属性的多样性来反映社会环境。设施环境指街道及周边的教育、医疗、购物、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方便程度等,是居民选择住房时的重要考虑因素[18]。综合考虑服务设施的距离和数量,与居民调查样本在空间上的分布点相结合,采用居民步行生活圈内服务设施的数量这一指标来衡量居住环境中服务设施的配置情况。

最后确定选取每个街道单元的三类居住空间形态指标、三类社会多样性指标和六类服务设施可达性指标,与133个基本空间单元构成原始数据矩阵(表1)。

2.1.2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因子生态学方法是城市地理学中经常用到社会区划分方法,优点是可以概括性地描述城市社会现象在地域上所呈现出的复杂形式[19]。尽管受指标选取和研究尺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够稳定,只能分析现状特征不能解释原因[20],但是这种方法有助于理解城市的空间分异,在地理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21-23]。

利用因子生态分析方法,首先对数据矩阵进行Z-score 标准化处理,然后利用SPSS 软件提取主因子。根据其特征根和累计解释方差,判断提取4个主因子比较合适,能够解释全部信息量的79.30%(表2)。考虑到变量过于集中在第一主因子上,进一步采用Varimax 正交旋转方法,最后所得的4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表2)及载荷矩阵(表3)。

从载荷矩阵可以看出,第一个主因子解释了所有属性变量信息的44.79%,与交通、教育、医疗、商业、休闲、餐饮等六类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呈正相关,同时和街道连通性

表1

居住环境类型识别的主要指标

Tab.1Major indicators for typology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分类实体

环境

社会环境设施环境

指标街道连通性容积率用地匹配度

年龄多样性家庭类型多样性教育程度多样性交通设施可达性教育设施可达性医疗设施可达性商业中心可达性休闲设施可达性餐饮设施可达性

指标解释

支路的平均路口距离,距离越近,越有利于居民步行,增加户外活动和邻里交流

街道内小区的容积率均值,适度的容积率有利于增强城市紧凑性;容积率过高导致交通拥堵、热岛效应街道内就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比值,如果过高或过低说明职住分离,导致通勤时间过长、交通拥堵等

通过街道内不同属性人口比例计算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社会多元化有助于创造更宽容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社区参与邻里交流

居民1000m 生活圈内服务设施数量。数量越多,服务设施可达性越好

数据来源北京市交通路网(2003)网上数据抓取(2008)北京市用地现状图(2004)

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

北京市服务设施分布图(2003)

表2因子分析中的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

Tab.2Eigenvalues and contributions in factor analysis

主因子1234

初始特征值

特征根5.7691.4971.3850.865

解释方差百分比(%)48.0712.4811.547.21

累计百分比(%)48.0760.5572.0979.30

旋转平方和载入

特征根5.3751.6581.3891.094

解释方差百分比(%)44.7913.8111.579.11

累计百分比(%)

44.7958.6170.1879.30

1333

地理研究34卷

的取值(支路路口间距)呈负相关,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道路可达性,支路

路口间距越短,表明街道连通性越高、道

路可达性越好,因此第一主因子代表了区

域的可达性水平。第二个主因子解释了所有属性变量信息的13.81%,与教育程度多样性和容积率两个变量上的相关系数最高,且相关系数为正。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教育程度多样性高意味着高学历人群占比高,而后者的分布往往与区域经济发

展水平有关,而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利用

强度(容积率)也有密切关系,因此第二

个主因子体现了区域的土地利用强度。第

三个因子解释了所有属性变量信息的

11.57%,主要反映了年龄多样性和家庭类

型多样性,相关系数为正,反映了区域的

人口特征。第四个因子分解释了所有属性变量信息的9.11%,与用地功能匹配度呈负相关。由于用地功能匹配度是就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比值,因此第四个主因子反映了居住用地在区域的份额。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采用Ward 离差方法,根据133个街道的因子得分进行北京市居住环境类型区划分。该方法基于方差分析的思想,即同类样品间离差平方和应当较小,类与类间的离差平方和应当较大,最后得出聚类的最优结果。2.2居住环境类型区的评价方法

2.2.1指标体系城市居住环境涉及安全、健康、舒适、便捷等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的内容,其建设目的是创造更适宜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空间。因此城市的居住环境最终由居民的感受来体现,不能单靠客观数据来判断城市居住环境的优劣。具体指标如表4所示。

表3主因子载荷矩阵Tab.3Principal components matrix 交通设施可达性教育设施可达性医疗设施可达性商业中心可达性休闲设施可达性餐饮设施可达性年龄多样性家庭类型多样性教育程度多样性街道连通性容积率用地匹配度成分因子10.9300.9250.8990.8840.6750.900-0.1500.2190.407-0.7000.003-0.268因子20.092-0.128-0.0370.1000.2210.1260.132-0.5130.708-0.4430.742-0.167因子30.116-0.062-0.059-0.0840.226-0.0850.9120.6030.3190.000-0.077-0.005因子40.1450.1490.1830.207-0.041

0.204

-0.085

0.295

-0.026

0.088

0.282

-0.865

表4

北京居住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Tab.4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of Beijing

主指标生活方便性

安全性

自然环境舒适度

分指标

日常购物设施非日常购物设施餐饮设施医疗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儿童游乐设施教育设施

治安状况交通安全状况防灾宣传管理应急避难场所

周边公园绿地绿带居住区内绿化居住区内清洁公用空地活动场所空间开敞性与建筑物密度

主指标人文环境舒适度

出行便捷度

健康性

分指标

居住区邻里关系状况居住区物业管理水平建筑景观的美感与协调周边社区文化与氛围周边区域特色与价值认可

公交设施的利用交通拥堵情况工作学习通勤便利程度生活出行便利程度到市中心的便利程度

汽车尾气排放产生的污染扬尘工业等空气污染雨污水排放和水污染道路和工厂噪音商店和学校等生活噪音垃圾堆弃产生的污染

1334

7期谌丽等:北京城市居住环境类型区的识别与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总体

的居住环境和6个主指标、33

个分指标进行评价。在问卷

中,居民被要求对这33个分指

标做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

一般、比较不满意、非常不满

意,以及不了解等六个档次的

判断,分别赋予5、4、3、2、

1的分值,不了解不计分。分

指标采取等权重的方法,主指

标的权重则由居民的评价来决

定。将居民评价分值与权重加

权平均,得到居民对总体居住环境的评价分值。

2.2.2数据来源调查小组对北京居民对周边居住环境的主观评价进行了连续跟踪调查。为了与客观数据的时间段相匹配,采用2005年的居住环境调查问卷数据,调查范围包括北京8个区的129个街道和远郊区的回龙观、天通苑、通州新城、亦庄新城、大兴黄村等5个大型居住区。调查主要采用分层抽样、交叉控制配额(性别、年龄)抽样、等距随机抽样、方便抽样(社区拦截)等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47份,有效率达69.52%。通过对调查主体的性别、年龄、区域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表5),结果表明样本符合控制要求,合格问卷的数量和分布结构满足抽样设计和研究要求。问卷的核心内容是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评价。同时还包含居民所在居住地的空间信息,用于计算服务设施可达性。此外,还包括居民的基本属性信息。

3结果分析

3.1不同居住环境类型区的主要特征

(1)内城异质性居住区。该区域在可达性因子上的得分均值最大(表6),且远远高

表5受访对象属性特征统计Tab.5Characteristics statistics of respondents 属性年龄性别家庭收入特征30岁以下30~49岁50岁及以上男女3000元以下3000~4999元5000~9999元1万~2万元2万元以上比例(%)43.245.811.049.650.426.738.227.36.81.0

属性家庭构成学历特征单身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五口之家及以上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比例(%)19.116.153.0

8.3

3.5

7.6

27.0

59.6

5.9

表6北京市居住环境类型区的分类特征

Tab.6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ial types in Beijing

类别

内城异质性居住区内城同质性居住区近郊职住混合区近郊高密度居住区远郊职住混合区

远郊低可达性居住区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因子1(可达性)1.510.381.460.490.030.57-0.250.67-0.560.42-1.00

0.49因子2(土地利用强度)-0.840.56-0.32

0.560.680.580.820.51-0.350.77-1.170.67因子3(人口多样性)0.550.52-0.690.510.960.69-0.980.58-0.100.98-0.04

0.73因子4(用地匹配度)0.040.350.180.37-0.060.420.320.43-2.432.070.490.57

街道数量

13

15373110271335

地理研究34卷于其他5个类型区的得分均值,表明该区域的典型特征是可达性非常高,服务设施丰富,道路连通性强。此外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强度因子也较为突出,为负值,表明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强度较低。同时该区域人口多样性因子得分较高,表明区域内人口年龄和家庭类型较为丰富,区域内多种年龄层次和家庭类型的居民混居在一起,进一步分析社会结构得知(表7),该区域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以及一人户和五人户以上的类型比重较高。同时就业、居住用地也相对均衡。该类型的居住区共包括13个街道,除月坛街道分布在西二环以外,其余均分布在二环内旧城区最为核心的区域。

(2)内城同质性居住区。具有很高的可达性,但与内城异质性居住区相比,它的人口多样性相对单一。根据表7可以看出该类居住区以30~59岁的中青年人群、三口之家和低学历程度的人口为主。此外,该类居住区的容积率要高于内城异质性居住区,可能与旧城更新现象有关。从分布上来看,该区域的15个街道大多位于内城异质性居住区的周边,仍然以二环以内为主,三环地区也有零星分布,如北三环的安贞街道、东三环的劲松街道和南三环的马家堡街道。

(3)近郊职住混合区。在人口多样性因子上的得分均值是最高的。表7显示,该类居住区5~19岁的学龄青少年以及20~29岁的年轻人口比重非常高,家庭类型则分布比较均衡,从学历结构来看,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类型区。另一方面,在土地利用强度因子上的得分也较为突出,且得分均值为正,此外在用地匹配度因子上得分较低,表明该类居住区的典型特征是人口多样性高、容积率高的就业—居住混合区。从图1可以看出,该类居住区的37个街道中,有大部分位于城市西北部,从二环到五环呈扇形分布,属于海淀区行政范围内,此外东三环周边区域也相对集中,其余街道零星分布于城市主要干道沿线,如西长安街的石景山古城、八角街道,东长安街的朝阳区管庄街道,机场高速的酒仙桥街道和京石高速周边的丰台街道。

(4)近郊高密度居住区。在土地利用强度因子上的得分均值以绝对优势突出,同时在人口多样性因子上的得分均值绝对值也远高于其他类型区,但得分为负值。表明这一区域的居住环境特征是高容积率、高学历多样性、而年龄结构和家庭规模结构单一的居

表7北京市居住环境类型区的社会结构(%)

Tab.7Social structure of residential types in Beijing

指标

年龄结构家庭类型结构学历结构0~4岁

5~19岁

20~29岁

30~59岁

60岁以上

一人户

二人户

三人户

四人户

五人户及以上

初中及以下

高中中专

大专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内城异质性

居住区

2.12

18.31

15.71

46.86

17.01

16.17

25.12

38.21

11.65

8.85

46.25

32.86

19.87

1.02

内城同质性

居住区

2.21

17.61

14.42

49.32

16.44

15.05

24.96

41.06

11.17

7.74

47.66

33.62

17.91

0.80

近郊职住

混合区

2.68

18.17

22.77

42.70

13.68

14.12

25.50

39.85

11.81

8.73

39.66

26.40

29.85

4.08

近郊高密度

居住区

3.00

16.43

18.97

48.85

12.74

13.57

25.86

42.67

10.97

6.92

49.63

29.24

19.85

1.28

远郊职住

混合区

3.49

17.71

22.48

45.30

11.02

14.40

26.22

41.01

11.24

7.14

56.45

28.67

14.26

0.62

远郊低可达性

居住区

3.95

17.56

23.87

45.95

8.66

11.67

23.81

39.58

14.17

10.76

70.41

20.52

8.54

0.54

总计

2.97

17.56

20.45

46.14

12.88

13.82

25.20

40.52

11.96

8.50

51.03

27.49

19.70

1.78

注:根据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整理。1336

7期谌丽等:北京城市居住环境类型区的识别与评价住区。表7显示该类居住区30~59岁

的中青年人口、三口之家的比重最为突出,且受过大专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仅次于职住混合区,因此推断该类居住区的居住人口为工薪阶层。该类居住区共有31个街道,从空间分布来看,主要位于内城异质性居住区、内城同质性居住区的外围,在城市东北部和西南部呈扇形分布,但也有一些位于海淀区、石景山区及通州区的郊区街道。

(5)远郊职住混合区。在用地匹配度因子上的得分均值最低,同时在可达性因子、土地利用强度因子和人口多样性因子上的得分均为负值,表明该类居住区是人口结构相对单一的以就业用地为主的区域。该类居住区

仅包括10个街道,均分布于城市

东、西五环周边的郊区地带。

(6)远郊低可达性居住区。在可达性因子、土地利用强度因子上的得分均值是六类居住环境类型区中最低,而用地匹配度因子的得分又占突出优势,表明该类居住区的可达性和土地利用强度极低、以居住用地为主,就业用地比重低。表7显示,该类居住区70.41%的人口仅持有初中及以下的学历,受教育程度极低。但家庭类型多样性非常丰富,多人口的大家庭所占比重相对较高。该类居住区共有27个街道,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占据了城市边缘除通州以外的绝大部分地域。3.2居民对不同居住环境类型区的评价

根据对北京市133个街道居民主观满意度得分的调查,计算得出居民对北京城市居住环境的分指标得分和总体得分(表8)。从居住环境总体评价得分来看,居民对内城异质性居住区的评价最高,达3.30分,其次是内城同质性居住区和近郊高密度居住区,分别是3.29分和3.28分,而近郊的职住混合区得分相对较低,仅3.18分。远郊职住混合区的评价得分为3.22分。远郊低可达性居住区的评价得分最低,仅3.15分。从整体上来看,评价得分具有圈层结构的特征,即内城区得分最高,近郊次之,远郊最低。

同属于中心城区,内城异质性居住区和内城同质性居住区的服务设施可达性都很高,但主要差别是前者社会多样性更为丰富,同时容积率更低。从居民评价来看,两类区域的生活方便性和安全性的差异微乎其微,但是居民对内城异质性居住区的自然环境舒适度和健康性的评价远高于内城同质性居住区,这要得益于内城异质性居住区的低容积率以及故宫、北海、什刹海等众多风景优美的历史文化区域。但是,内城同质性居住区的人文环境舒适度和出行便捷度评价略高于内城异质性居住区。

近郊两类居住区的服务设施可达性和街道连通性均有所下降,但容积率远高于内城和远郊区,分为社会多样性丰富的职住混合区,以及工薪阶层相对集中的高密度居住区。居民对这两类区域的评价有很大差异,职住混合区的各项评价得分均低于后者,其

中安全性、自然环境舒适度、人文环境舒适度和健康性评价的得分为六类居住区的最

图1北京城区居住环境类型区分布

Fig.1Distribution of residential types in Beijing

1337

地理研究

34卷

低。而理论上多种社会阶层混合、多种功能用地的混合区域居住环境评价应该更高。根据进一步对分指标评价的分析,居民对职住混合区的治安状况、交通安全状况、绿化状况、公用空地活动场所状况、空间开敞性与建筑物密度、交通拥堵情况、各类污染状况、生活噪音等方面的评价很低,反映出该类居住区由于土地利用强度高、人口拥挤造成的典型城市问题。另一方面,居民评价还受到居民自身属性和经验影响,由于该类居住区内高学历人口分布较为集中,他们对社会环境期望较高,容易与现实产生差距,因而人文环境评价也很低。而近郊高密度居住区的安全性、自然环境舒适度、人文环境舒适度以及出行便捷度的得分都非常高,是仅次于内城的评价最高的区域。

位于城市外围的远郊职住混合区和低可达性居住区服务设施配置都还不完善,但是前者办公用地更为集中,交通设施可达性也要优于远郊低可达性居住区,反映出前者的城市化程度高于后者。居民评价也具有同样的差异,居民对远郊职住混合区的生活方便性、安全性、人文环境舒适度、出行便捷度评价都高于远郊低可达性居住区,但后者的自然环境舒适度和健康性评价要高于前者。3.3北京城市居住环境类型空间格局

基于对北京市居住环境类型的空间分布和居民评价特征的分析,提炼出北京城市内部居住环境类型的空间格局,发现北京居住环境类型的空间分布呈现以下特征:

(1)实体环境和设施环境由内向外梯度变化。北京内城及其周边的居住环境特征是较小的街区尺度、较高的建筑密度,以及完善丰富的服务设施,而郊区尤其是远郊地区的建筑密度相对较低、街区规模较大、服务设施欠缺。郊区和远郊区居住环境和欧美城市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不同的是,欧美国家的居民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居住空间、健康的环境和个人隐私而偏好郊区的低密度住宅,并且大多拥有私家车,因此居民的生活方便性并不低,而中国郊区服务设施不完善是由于快速城市化造成的发展滞后。另外,与欧美城市的显著差异是,北京中心商务区周边不存在仓库、工厂和贫民窟集中的过渡区,内城区没有欧美城市的衰落现象,仍然欣欣向荣。

(2)城市居住群体出现初步异质化的趋势。欧美许多城市的许多居民会根据生命周期改变居住模式,但本文没有观察到显著的类似现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城市内部居民的年龄、家庭构成等社会属性的区域差异并不显著,即生命周期的变化和居住环境的迁移相关性不明显。而教育程度多样性较高的区域主要靠近中心城区,而其中以具有高科技产业园区和大学校园优势的海淀区部分街道最高,因为这些街道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重较高,其次是具有CBD 商务区优势的朝阳区和拥有金融产业特点的西城

表8

北京市居住环境类型区主观评价得分

Tab.8Satisfaction evaluation of residential types in Beijing

居住环境类型区内城异质性居住区内城同质性居住区近郊职住混合区近郊高密度居住区远郊职住混合区远郊低可达性居住区总计

生活方便性3.40***3.41***3.24

***

3.31***3.22***3.023.29

安全性3.21***3.20***

3.093.20***3.15***3.103.19

自然环境舒适度3.213.15**3.11

***

3.22*3.203.213.20

人文环境舒适度3.233.25**3.13**

3.253.24***3.143.21

出行便捷度3.36***3.39

***3.30**

3.40***3.263.203.33

健康性3.383.29***3.18***

3.33***

3.343.413.29

总体评价3.30***3.29***

3.183.28***3.22***3.153.25

样本量7648912559187538311757647

注:以远郊低可达性居住区为参照,对其他区域的各项指标得分分别进行均值t 检验,*表示在0.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01水平上显著。

1338

7期谌丽等:北京城市居住环境类型区的识别与评价区。尽管人口普查缺乏收入数据,但可以根据教育程度的分布来推断,北京市不同社会

阶层的居住分化和欧美城市贫民在中心城区集聚、富人在低密度郊区集聚的居住模式截然不同,中心城区对高知高薪群体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些居民群体的初步异质化趋势和已有对北京社会空间的研究结论一致[5,24-25]。

(3)居住环境类型区之间以同心圆的结构进行组合,局部地区体现出扇形和多核心的特征(图2)。内城异质性居住区的可达性高、土地利用强度低、社会多样性丰富,因为文保单位和国家机构的分布致使用地类型较为混合;其外围土地利用强度略有提高,社会结构单一;再往外围则可达性下降,而土地利用强度达到最高,根据社会多样性和用地匹配度特征的不同,分为社会多样性丰富的职住混合区和社会结构单一的高密度居住区,这两类居住区根据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和交通线路,呈现扇形分布的特征,并且两者也有穿插,整体上几乎环绕了内城区域;零星分布在这两类居住区外围的是人口结构单一、以就业用地为主的居住区;最外围则是呈环状分布的可达性和土地利用强度极低的边缘居住区。所以,整体来看,居住环境类型区由内向外同心圆式连续扩张,在近郊区

域异质化更为明显,开始出现扇形特

征,局部出现多核心的分布格局。

4结论与讨论

居住环境是多部门的综合集成,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将不同要素整合进行综合研

究。目前学术界居住环境的集成研究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机理研究综合阐述居住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采用价值化的评价,三是空间上的集成[26]。本文采用空间集成的方法,在不损失居住环境各组成要素的客观信息的情况下将不同部门进行了整合,目前此类方法应用较少。基于北京数字城市要素平台的空间集成数据,解析了北京城市居住环境的空间结构,提出了居住环境空间发展的总体格局。理论上,为中国城市居住环境发展、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丰富了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并且将居住环境的客观测度指标和居民主观评价相结合,确立了以居民个体感受作为依据的价值化评价方法。主要结论如下。

(1)根据居住环境构成要素指标将北京城区划分为六类居住环境类型区:内城异质性居住区、内城同质性居住区、近郊职住混合区、近郊高密度居住区、远郊职住混合区和远郊低可达性居住区。整体上看,居住环境类型区之间以同心圆的结构进行组合,局部体现出扇形和多核心的特征。

(2)不同居住环境类型区的居民评价存在显著差异。居民对内城异质性居住区的评价最高,其次是内城同质性居住区和近郊高密度居住区。两类职住混合区由于存在环境污染、部分服务设施可达性低等问题,居民对其评价较差。位于城乡结合部的远郊低可

达性居住区由于服务设施非常不完善、人文环境舒适度差而评价最低。

图2北京城区居住环境类型的空间格局Fig.2Spatial pattern of residential types in Beijing 1339

地理研究34卷1340

采用的这种空间集成方法的最大优势是便于直接根据不同区域的居住环境特征与问题分类引导,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居住环境建设政策。例如,在内城两类居住区应重点解决交通出行问题,缓解拥堵,此外对内城异质性居住区还要注重人文环境的塑造,对同质性居住区要适当增加绿地与公共活动空间。近郊两类居住区中,重点解决职住混合区的居住问题,包括优化居住和办公功能布局,引导不同社会阶层的融合,提高安全性和人文舒适度,增加绿地,减少污染,提高自然环境舒适度和健康性。高密度居住区环境相对较好,主要改进方向是增加开敞空间和各类服务设施。远郊地区需要重点解决服务设施滞后的问题,应根据人口规模完善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设施配套,对于远郊职住混合区还应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尽管本文选取多项客观指标进行分析,但由于数据的制约,还有许多指标因不能量化而被舍去,以致在评价过程中难以全面地分析城市居住环境。同时,由于资料数据所限,未能追踪到居住环境的最新特征。可以预见,随着通州、顺义、亦庄等新城的发展,郊区居住环境将会得到一定改善,可能会出现新的环境类型区。同时大规模轨道交通建设对沿线及远郊地区的土地利用带来剧烈变化,可能会出现居住环境类型沿轨道延伸的带状特征。此外,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渐成熟和繁荣,居民收入的提高,居住观念发生了变化,第二住宅开始兴起,并且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将会继续推动郊区居住区的发展。这些方面都有待进行持续性的跟踪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Understanding the Changing Planet:Strategic Directions for the Geographical Sciences.

Washington: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10.

[2]Brown C A.Spatial inequalities and divorced mothers.In: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The Proceedings of

1978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San Francisco: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1978:13-24.

[3]Marcuse P.Space and race in the post-fordist city:The outcast ghetto and advanced homeless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day.In:Mingione E.Urban Poverty and the Underclass,Cambridge:Blackwell,1996:176-216.

[4]冯健,刘玉.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特征、模式与机制.地理科学进展,2007,26(4):93-106.[Feng Jian,Liu

Yu.restructuring of urban internal space in China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Characteristics,models and mechanisms.Prog-ress in Geography,2007,26(4):93-106.]

[5]冯健,周一星.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1982-2000).地理研究,2003,22(4):465-483.[Feng Jian,Zhou

Yixing.The social spatial structure of Beijing Metropolitan Area and its evolution:1982-2000.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3,22(4):465-483.]

[6]刘望保,闫小培,谢丽娟.转型时期广州居民职住流动及其空间结构变化:基于3个年份的调查分析.地理研究,

2012,31(9):1685-1696.[Liu Wangbao,Yan Xiaopei,Xie Lijuan.Employment and residential mobility and its spatial structure change based on the3years survey analysis.Geographical Research,2012,31(9):1685-1696.]

[7]廖邦固,徐建刚,梅安新.1947-2007年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分异变化:基于居住用地类型视角.地理研究,2012,31

(6):1089-1102.[Liao Banggu,Xu Jiangang,Mei Anxin.Evolution of residential differentiation in central Shanghai city

(1947-2007):A view of residential land-use types.Geographical Research,2012,31(6):1089-1102.]

[8]周峰,樊永斌.市场经济体制下南京城市居住空间变化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南京社会科学,1998,(1):70-75.[Zhou

Feng,Fan Yongbin.Change of residential space in Nanjing city and its mechanism under market economy.Social Sci-ence in Nanjing,1998,(1):70-75.]

[9]冯健,周一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03,22(3):204-215.[Feng Jian,Zhou Yix-

ing.A review and prospection on urban internal spatial structure research in China.Progress in Geography,2003,22(3): 204-215.]

[10]王茂军,张雪霞.大连市城市内部居住环境评价的空间结构:基于面源模型的分析.地理研究,2002,21(6):753-762.

[Wang Maojun,Zhang Xuexia.An evalua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n Dalian:Based on area resource model.Geographical Research,2002,21(6):753-762.]

7期谌丽等:北京城市居住环境类型区的识别与评价

1341 [11]宋小冬,钮心毅.再论居民出行可达性的计算机辅助评价.城市规划汇刊,2000,(3):18-22.[Song Xiaodong,Niu

Xinyi.The computer-aided evaluation on accessibility.Urban Planning Review,2000,(3):18-22.]

[12]Asami Y.Residential Environment:Methods and Theory for Evaluation.Tokyo: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2001.

[13]Talen E.Neighborhood-level social diversity:Insights from Chicago.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06,72(4):431-446.

[14]Lynch K.The Image of the City.Cambridge:MIT Press,1960.

[15]Calthorpe P.The Next American Metropolis:Ecology,Community,and the American Dream.New York:Princeton Ar-

chitectural Press,1995.

[16]张侃侃,王兴中.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价值观.地理科学,2012,32(9):1081-1086.[Zhang Kank-

an,Wang Xingzhong.The value of new urbanism community planning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urbanism.

Scientia Geographic Sinica,2012,32(9):1081-1086.]

[17]Jacobs J.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New York:Vintage Press,1992.

[18]谌丽,张文忠,杨翌朝.北京城市居民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与现实错位.地理学报,2013,68(8):1071-1081.[Chen Li,

Zhang Wenzhong,Yang Yizhao.Residents'incongruence between reality and preference of accessibility to facilities in the city of beijing.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3,68(8):1071-1081.]

[19]King L J,Golledge R G.Cities,Space and Behavior:The Elements of Urban Geography.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1978.

[20]Cadwallader M T.Urban Geography:An Analytical Approach.Upper Saddle River:Prentice Hall,1996.

[21]李志刚,吴缚龙.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地理学报,2006,61(2):199-211.[Li Zhigang,Wu Fulong.Sociospa-

tial differentiation in transitional Shanghai.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6,61(2):199-211.]

[22]吴启焰,吴小慧,Guo C,等.基于小尺度五普数据的南京旧城区社会空间分异研究.地理科学,2013,33(10):1196-

1205.[Wu Qiyan,Wu Xiaohui,Guo C,et al.Socio-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of old city of Nan-jing,China:Evidence from the community-level census data in2000.Scientia Geographic Sinica,2013,33(10):1196-1205.]

[23]张利,雷军,张小雷,等.乌鲁木齐城市社会区分析.地理学报,2012,67(6):817-828.[Zhang Li,Lei Jun,Zhang

Xiaolei,et al.Analysis of the urban social areas in Urumqi.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2,67(6):817-828.]

[24]谌丽,张文忠,党云晓.北京市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空间分布、演变与聚居类型.地理研究,2012,31(4):720-732.[Chen

Li,Zhang Wenzhong,Dan Yunxiao.The spatial distribution,transition and residential pattern of low-income residents in Beijing.Geographical Research,2012,31(4):720-732.]

[25]鲁奇,吴佩林,鲁礼新,等.北京流动人口特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区域差异.地理学报.2005,60(5):851-862.[Lu Qi,

Wu Peilin,Lu Lixin,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grants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eijing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ir distribution.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5,60(5):851-862.]

[26]张文忠,谌丽,杨翌朝.国内外人居环境演变的研究动向.地理科学进展,2013,32(5):710-721.[Zhang Wenzhong,

Chen Li,Yang Yizhao.Progress in research of human settlements evolution.Progress in Geography,2013,32(5):710-721.]

地理研究34卷1342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types in Beijing city

CHEN Li1,ZHANG Wenzhong2,LI Yejin3,DANG Yunxiao2,YU Jianhui2

(1.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100191,China;2.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100101,China;3.College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Tourism,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048,China)

Abstract: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basic living conditions,such as dwelling,daily trip,shopping,medical care,school attendance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In recent years,residenti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great concern for residents,scholars and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For example,the central government proposed:"the living space should be livable and proper in size"in the report of18th Party Congress last year.Besides,the Beijing government set"livable city"as one of its development goals in2004.However, improving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and building livable city requir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types,including their status quo,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The paper,taking Beijing city as a research case,studies the types of its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from a comprehensive way using both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methods.The objective data comes from"Digital Beijing"database and the fifth national census,while the subjective data comes from a large-scale residential survey.The paper uses"Jiedao"as a basic research unit and employs factor ecology method to identify six residential types.Then it uses respondents' satisfaction level as an evaluation indicator to find out major problems of each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type.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eijing city can be identified as six types: heterogeneous inner-city districts;homogenous inner-city districts;mix land-use suburban districts;high-density suburban districts;mix land-use exurban districts;and developing exurban districts.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hese residential types reflects the spatial attributes of concentric circles,sectors and multi-nuclear patterns at the same time.Residents' evaluation varies greatly among the six types.The most obvious feature is the inclining satisfaction level from urban center to suburbs.Resident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heterogeneous inner-city districts,while they exhibit a quite low satisfaction level with developing exurban districts because of the low accessibility performance.Furthermore,their ratings for mix land-use districts are also at a low level due to the pollution and crowding problems.This paper will not only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tern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but also inform government policies guiding public facilities provision,urban space construction and residents' migration.

Keywords:residential environment type;identification;evaluation;Beijing

(环境管理)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以杭州的人居建设为例 城市环境是由那些与城市居民生活、工作等内容密切相关的各种物理(包括自然地、人工的)条件与社会、人文、经济、信息条件所构成。其中社会人文环境是指非物质的、无形的存在,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以及人的思想意识与深层结构之中,指导其行为与行动。城市环境若按居民的主要活动场所来分类,主要有居住生活环境、工作(学习)环境及其他环境。居住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生活品质的高低,是非常主要的。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望, 就是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的现况下, 能够拥有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空间。对现在的人们来说, 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包含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舒适, 而且还包含精神方面的享受要求,尤其后者的优劣, 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等生活的效率, 而且与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西方发达国家, 城市建设、人居环境开发日益强调环境效应,“绿色地球”、“绿色城市”、“森林都市”、“园林城市”等等设想和实践成为当今的主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新世纪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将呈现出三大趋势:(1)追求人文与自然的协调共存;(2)注重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开发;(3)强调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的并重。 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有着比大多数城市要优良合理的人居环境,但是也同样难以避免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进程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破坏,人居环境特色的日渐衰微。 近几年,杭州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欣喜之余,我们也应看到杭州城市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正在付出高昂的代价,杭城的人居环境特色正在逐渐衰微、消失,我们的周遭正不断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恶俗的建筑物。走在杭州的大街小巷上,一个个用红油漆写成的“拆”字令人触目惊心。整个杭州仿佛是一个大工地,到处在拆房,到处在建房。在看到一派“欣欣向荣”的建设场面的同时,以牺牲杭州原有居住文化、人居环境特色为代价的“建设性破坏”也随处可见。杭州正在成为一个失去“记忆”的城市。

人居环境评价

人居环境评价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题目: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以杭州城市为例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班级:土管1402 学号: 学生姓名:郭宏伟 指导教师:王莉 二○一六年五月 目录

城市人居环境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系统背景下进行着居住、工作、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活动,从而在城市立体式推进的过程中创造的环境。它是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和空间要素的统一体,是由实体和空间构成。然而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似乎已经忽视了城市人居环境的问题。大连的市长夏德仁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生态宜居型城市将是大连在“十一五”时期的建设重点、奋斗目标。尽力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城市向人居环境优美、产业分布合理的生态型城市的转型。 而杭州作为浙江省省会同时也是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一直以风景秀丽而着称,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研究杭州也会更具有代表性。本文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来自1996年在杭州进行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杭城居民,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当地居民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有效样本计1000份,受访者占杭州市民总数的‰。 1.城市人居环境概念及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人居环境概念 城市人居环境一般分为传统型和综合型。 传统型城市人居环境以城市这一类从事有组织活动的重要聚落形式为研究对象,历来是各种学科尤其是建筑学和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从建筑学角度把握的城市人居环境概念偏重于小尺度操作,具体表现为对居住区规划理论的探讨。

城市居住形态初探

城市居住形态初探 摘要:居住形态的建设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基本生存活动之一。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环境同时也改造了人类本身。从原始人到现代城市人,其实就是人类的一条不间断的“文”化之路。人类为改善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生存环境而进行了大量的建构活动,并不间断地改进着居住生活空间形态,人们的“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生产活动的一切特性以及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意识形态均在他们所建设的空间环境中有所反映。 关键字:居住形态邻里社区城市历史发展环境 城市是人类社会的载体。居民定居在城市中,城市的居住生活建设是居民生存生活的基本需要,据统计,在工作、居住、交通、游憩等城市各项职能空间中,居住占整个城市空间的50%以上。居民在定居生活中产生共同的利益关系,形成城市的居住生活社会,满足个人、家庭和多层次社会生活的物质及精神范畴的生活需求。 人类进入21世纪,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继续深化发展,按照Robert Ezra Park和Louis Wirth 等人的城市理论划分出的城市三要素凸显的力度进步加大: (1)众多:文化和职业上脱胎分化,导致分工很细的职业结构,增加职业往来的功利关系性质的交往,改变了原有传统的道德观念。 (2)密集:人间接触表面性、短暂性、局部性和匿名性增加,相互认识凭“印

象”。虽然居民间空间距离缩小,然而精神距离却扩大了,反社会行为增加。 (3)异质性: 它又分为三个方面 1)门第世系观念少了,社会流动性大,个人努力作用增大,阶层结构进一步复杂化; 2)空间流动性加大,乔迁多了; 3)大家互不相识状态的持续性加大。 有此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1)城市空间关系决定社会关系,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行为; (2)城市空间的不合理,是导致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3)我们可以通过考虑空间的布局来解决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 (4)需要研究空间布局,研究人口分布原因和空间布局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关系; (5)空间的整体组织对行为活动使用模式的影响是有规律可循的; (6)把社会可变因素和建筑空间形式联系起来,建立理想的居住形态是建筑对健全社会生活的贡献! 一、居住形态的历史发展 城市居住形态在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中主要经历了八个历史阶段,即: 1、最初的街坊 坊——街坊——街坊扩大 2、“扩大街坊”

基于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基于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在进行人居环境的调查和研究时,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等,才能在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基础上,确保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公正性等。本文就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组成结构进行阐述,提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实际应用,以期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标签: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应用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重,给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以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对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更有效的发挥其作用,从而真正、全面的反映某个城市的实际情况。 一、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组成结构 在对人居环境进行科学分析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对应确保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性、可行性等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城市经济在不断发展,各种资源的消耗量在急剧上升,给城市人居环境带来了极大影响,因此,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城市各个方面的表现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保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总的来说,城市人居环境指的是城市居民所在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普遍性和共同性,所以,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必须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情况、社会状况、公共设施等多个方面,以在有效落实以人为本原则的情况下,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本文所介绍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了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环境资源保护、公共设施建设、环境管理能力几个方面,并且子系统有十六个指标,以详尽的反映城市人居环境情况,从而为城市人居环境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进行城市人居环境的合理评价前,需要注重手段、评价方法的正确选用,并对各个指标对应的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准确核对,才能确保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在进行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时,需要制定合适的评价标准、分级标准等,才能确保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构建有据可依。一般情况下,评价标准的合理确定需要遵守的原则有:首先,对国内外人居环境质量较好的城市情况进行参考,从而确定标准值;其次,在国际标准或国家级标准的指标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采用规定的标准值;最后,对国外城市的情况进行趋势推测,以在参考的情况下制定标准值。 本文采用的统计分析法来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在全面分析一百多个专

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杨雨宵资源072 2007034048 摘要: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因人居环境问题近年来成为全球的普遍问题。本文从人居环境的概述,建立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和原则及发展对策等方面阐述了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人居环境概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意义建立的原则对策 一、人居环境的概述 早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就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学,它所考虑的是小到三家村,大到城市带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整个人类的聚居环境,而非单纯的建筑或城市问题。人居环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是包括城市、集镇和村庄及维护人类活动所需物质的和非物质结构的有机结合体。即它不仅仅指人类居住和活动的有形空间,还包括贯穿于其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人类聚居环境泛指人类集聚或居住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指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二大要领范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是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的综合,其研究领域是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系统。 二、建立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城市不仅是人类聚居活动最密集、最丰富的区域,而且,随着当前城市化越演越烈,到本世纪末,全球将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预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的2/3将居住在城市。城市化在给人们带来充裕的物质享受、便利的生活设施和高效的信息交流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诸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人居环境恶化问题。因而,研究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需要有一定的标准衡量和检验,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可量化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它的意义表现在:①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述城市人居环境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是综合评价城市人居环境发展阶段、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②有利于对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或建立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而找出不足,端正发展的方向;③通过对未来城市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为城市人居环境的合理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服务;④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学的理论体系。 三、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作为衡量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应遵循客观性、科学性、完整性、有效性等普遍原则,还应满足以人为本、层次性、区域性、可操作性、稳定性与动态性等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居环境是人居住的,也是人管理的,更是为居民服务的,构成人居环境的三大要素;人类社会、人工环境、地域环境,即人、物、地(空间),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其中,“人”居于首要地位,抽去了人及人类活动的聚居环境,不能称之为“人居环境”,而仅仅是“空间”。

人居环境评价

人居环境评价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题目: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以杭州城市为例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班级:土管1402 学号: 学生姓名:郭宏伟 指导教师:王莉 二○一六年五月 目录 城市人居环境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系统背景下进行着居住、工作、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活动,从而在城市立体式推进的过程中创造的环境。它是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和空间要素的统一体,是由实体和空间构成。然而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似乎已经忽视了城市人居环境的问题。大连的市长夏德仁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生态宜居型城市将是大连在“十一五”时期的建设重点、奋斗目标。尽力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城市向人居环境优美、产业分布合理的生态型城市的转型。

而杭州作为浙江省省会同时也是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一直以风景秀丽而着称,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研究杭州也会更具有代表性。本文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来自1996年在杭州进行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杭城居民,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当地居民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有效样本计1000份,受访者占杭州市民总数的‰。 1.城市人居环境概念及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人居环境概念 城市人居环境一般分为传统型和综合型。 传统型城市人居环境以城市这一类从事有组织活动的重要聚落形式为研究对象,历来是各种学科尤其是建筑学和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从建筑学角度把握的城市人居环境概念偏重于小尺度操作,具体表现为对居住区规划理论的探讨。 而综合型城市人居环境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进行着最激烈的相互作用的时空存在形式,既是一种形态,也是一个过程。城市人居环境是指人类在一定的地理系统背景下,进行着居住、工作、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活动,从而在城市立体式推进的过程中创造的环境。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非线性和多因素性决定了它既非居住区的放大,也非区域地理系统的缩影,而应是一个综合型概念,一个兼容建筑学中人的尺度和地理学中社会经济空间的尺度的新概念。 城市人居环境的地域层次划分 城市人居环境在地域层次上可划分为近接居住环境(微观城市人居环境)、社区环境(中观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环境(宏观城市人居环境)。以住宅为核心的近接居住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情感和活动,这一圈域是人──自然环境和人──社会环境结合的基点,又可分为两个部分:住宅和邻里环境。社区环境为居民社会活动的主要环

浅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休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它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相对独立的生活居住地段,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它包含了居民相互间的邻里关系、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等维系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内容。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规划结构有各种组织形式,有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基本的形式有: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居住区的组成要素也是居住区的规划因素,主要有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居住区规划布局的目的是要求将规划构思及规划因素,通过不同的规划手法和处理方式,全面、系统地组织、安排、落实到规划范围内的恰当位置,使居住区成为有机整体,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一)居住区住宅的规划布置 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住宅及其用地不仅量多面广,而且在体现城市面貌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住宅应布置在居住区内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段。面街布置的住宅,其出入口应避免直接开向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级)道路。在不同的气候区,住宅布置应考虑不同的环境因素对于住宅的影响,如日照、通风、保温、除湿、防风沙等。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居住区按住宅层数可分为低层居住区、多层居住区、高层居住区或各种层数混合的居住区。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综合经济效益,确定经济的住宅层数与合理的层数结构。 (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为满足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而配套建设的。所配套建设的项目多少、面积大小及空间布局等,决定着居住生活的便利程度和质量。公共服务设施应合理设置,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民的干扰。 (三)居住区道路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是居住空间和环境的一部分,它既是交通空

城市人居环境调研与分析

城市规划原理结课论文

城市人居环境调研与分析 姓名:李婷 班级:11景观1 学号:1110643127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引言 (2) 1.1课题的选择 (2) 1.2调研地的选择与目的 (2) 1.3实地调研后 (2) 1.4调研与分析方法 (2) 第二章城市人居环境 (3) 2.1概念 (3) 2.2研究内容 (3) 第三章武汉市人居环境调研 (4) 3.1历史发展状况 (4) 3.2城市发展现状 (5) 第四章武汉市人居环境分析 (7) 4.1交通部分 (7) 4.2居住区部分 (7) 4.3绿化部分 (8) 4.4污染部分 (9) 4.5人文部分 (9) 4.6提出的一些建议 (10) 第五章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摘要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建设已经引起全球范围的共同关注。一个国家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城市地率先高速发展,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作为首要议题被多次提出讨论。 城市人居环境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科研领域,许多问题尚在探索之中。本文主要是采用“从小见大”的方式,主要通过对武汉市的人居环境调研,分析其人居环境建设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参考,从这一“小”的方面,找出城市在人居环境治理与建设方面需要着重注意的几个关键这一“大”的方面。 相对“城市人居环境”,可能“城市环境”这一词大家更熟悉,若从最基本的说离不开城市是什么、城市具备什么,城市环境是什么,城市人居环境又是什么,城市人居环境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意义又何在?在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大背景下,因面临着住房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空气污染、热岛效应等等城市问题,人们越来越关心城市人居环境建设。 本文从一个具体实例出发,通过对武汉市的资料收集与实地考察,对武汉市的人居环境进行分析,从交通、居住区、绿化、污染、人文这些部分分别阐述问题和特点,并提出“屋顶花园”、“保护并开发旅游资源”、“城市多样性建设”等等建议。 通过这次调研和分析,我们不仅能看出武汉市的人居环境建设与发展问题,而且也能发现其他城市在某些方面出现与武汉类似的情况,比如:交通拥堵问题、噪音污染问题、空气污染问题···这些共同问题无疑是为我们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敲响警钟,城市的发展应该以合理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为指针,应坚持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原则,从长久利益出发才能逐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将城市建设地更美好、舒适。 关键词: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多样性

(城市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规划)城市居住区规 划设计规范 20XX年XX月 峯年的企业咨询咸问经验.经过实战验证可以藩地执行的卓越萱理方案.值得您下载拥有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002年版) 1总则 1.0.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0.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 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表1.0.3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1.0.3a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一小区一组团、居住区一组团、小区一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1.0.5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5.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1.0.5.2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1.0.5.3 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基纳入规划; 1.0.5.4 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1.0.5.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1.0.5.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1.0.5.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1.0.5.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1.0.6 居住区规划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代号 2.0.1 城市居住区 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 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2 居住小区 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 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

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813852759.html, 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 作者:陈明亮 来源:《科技风》2019年第36期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重庆市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也实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为新农村建设实现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针对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并进一步梳理空间分异特征,对更有效的制定差异化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策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备着深远的指导性价值。基于此,本文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策略等相关内容,希望通过本文的简要分析,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差异化;优化调控 从概念上来看,通常意义上我们所称之为的乡村人居环境主要指的是在乡村范围内,农户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有机结合体,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城乡之间要素进一步流动,乡村主体也有了更加广阔深远的行为空间,其更加多元化的行为结果导致乡村空间系统进一步呈现出要素结构功能的转型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使得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人居环境保护两者之间出现比较深刻的矛盾,对于乡村发展和人居环境保护等相关难题要进行有效化解。以重庆为例,面对乡村人居环境现状矛盾,怎样才能使这一难题得以破解,进一步优化其乡村人居环境,这是需要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首先,进一步有效构建综合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根本上来讲,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是针对农民生活环境和品质进行衡量的重要参考依据,针对重庆的基础设施,乡村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居住条件,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相关方面为依据,确保这5个方面成为一级指标,同时进一步结合实际情况,选取40个二级指标,由此进一步充分构建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其次,针对基础设施进行有效评价。从根本上来看,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和水准是对乡村人居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硬环境,大多数时候,交通水利设施的条件越优质,信息通讯外部交通越发达,技术设施的建设水平就会变得越高。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村域之间的道路硬化率,村内部的主要道路路灯等指标,针对单元的交通水利设施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二、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差异化优化调控策略

最新城市住宅区规划

城市住宅区规划

城市住宅区绿地规划 关键词:住宅区园林绿化规划 住宅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住宅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主要方面。住宅建筑因其在城市各类型建筑中数量最多而成为整个城市的背景,住宅建筑的集聚地――住宅区也就成了影响整个城市形态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地产业随市民们对自己居住生活环境的注重而乘风破浪、飞速向前。高度重视居住区绿色环境,全面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已成为当今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 1、现存的主要问题1.1绿化意识薄弱。由于对城区绿地系统和城区外围的绿化投入不够,对绿色植物存在的价值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随着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水平有所下降,水土流失与沙化面积增加,耕地与森林减少,草原退化,淡水短缺,城市大气、水体污染难以得到有效控制。1.2 绿化观念不够全面。城镇内人口稠密的地段缺少公共绿地和城市广场,供居民游憩的地方少。对城市绿色景观景点缺乏精心设计,急切增加绿地和公共绿地面积。 1.3 绿地景观规划没有凸显。住宅区的绿化景观在设计时,不能满足不同群体对景观的不同需求,在植物的种类上也比较单一,配置不完善,没有起到绿化、美化、亮化的作用。2、规划设计原则 (1)绿化层次多样性原则。

(2)植物保健原则。 (3)树种规划合理原则。 (4)强调人性化原则。 (5)强调创新原则。 (6)努力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绿地率和绿视率原则。 (7)努力提高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原则。 3、解决方案3.1 从生态园林城市出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塑造城市景观特色。 分别创造以沿河为主的自然水体景观区及由环城林组成生态绿 色景观区。形成以城区外部绿色林带景观为背景,水体景观为依托,以城区景观轴线为网络骨架,突出城区的重点地段景观风貌,以城 区公共绿地系统和城市广场为中心的景观结构。在做好平面绿化 的同时,相应设计垂直绿化和布景。如墙面绿化:在一些装饰性 不强,而又朝西的墙面,可以适当应用爬墙虎、常春藤等攀爬性 的植物来绿化美化;墙头绿化:在小区的围墙和其他用来分隔空 间的墙体,也可用攀爬植物绿化;阳台绿化:在建筑设计时最好 就考虑到,以便方便居民绿化和增加绿化装饰性;园林构筑物绿化:在绿地规划设计时应设计一些可以垂直绿化的园林建筑或建 筑小品,如花架、棚架、凉亭等。此外,还应尽可能规划设计一 些屋顶花园,既可尽量扩大绿化面积,还可借此创造立体景观。 改善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是提高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运用生 态园林原理,设计多层结构,乔木下加栽耐荫的灌木和地被植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原理与方法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原理与方法 摘要:文章回顾了国内外人居环境评价的历程.着重阐述并分析了国内外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城市因子选择、评价适用性、评价思想等方面。并提出未来人居环境评价应特别注重区域性、引入人地和谐——环境友好观,最、加强多学科的耦合及GIS的应用等。 关键词:人居环境评价区域性GIS指标体系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居住环境发展非常迅速.而人居环境的研究还相对落后。事实上,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日趋严格。因此。对人居环境的研究熏待加强,在纵深方向和不同领域加以深化。本文试图对国内外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作进行系统综述,探究这些研究对中国人居环境的启示、展望人居环境评价.以期抛砖引玉的目的 1人居环境的起源及国际响应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身心健康,还是一个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问题,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交通日益拥挤、人居环境质量下降等现象,导致了“城市噩梦”的产生。从而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早在1954年,希腊著名城市规划学家、学者道萨迪亚斯等创立了“人类聚居科学”)的理论,即:ScienceofHumanSettlement 伸文简译为“人居环境学”),强调对人类居住环境的综合研究(即:自然界、人、社会、建筑物和联系网络)。 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如何建设、评价人居环境成为探索热点。1961年wH0(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人类基本生活要求的条件(即“安全性(Safety)、健康性(Health)、便利性(Convenience)、舒适性(Amenity)”),并提出了居住环境的基本理念。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第一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议程。 1976年,温哥华第一次联合国“人类住区”大会通过了《温哥华人类住区宣言》,提出了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是每个人类住区政策的首要目标。1996年,伊斯坦布尔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会议(HabitatII)探讨了两个具有全球性重要意义的主题:“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和“城市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人居署从1989年开始创立“联合国人居奖”,这是全球人居领域最高规格的奖,以表彰在人类住区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和项目。2001年,在纽约召开的Istanbul+5特别联大,检讨和评估了《人类居住议程》的执行情况 2城市人居环境评价 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主要通过人居环境评价来描述.而人居环境评价则由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或定性描述来体现。人居环境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相关指标体系的建立来刻画人居环境的状态和发展趋势.可以使对人居环境理论的探讨转向如何实施和操作的应用层面.因而人居环境评价是人居环境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应用的重要环节:还有利于对人居环境质量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并建立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以便找出不足,取长补短,进而寻求发展的方向。 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人居环境优劣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是对人居环境质量的一种刻画、描述和度量,是一种“尺度”和“标准”。而城市人居环境的好坏则在系列指标体系中表现出来。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是综合评价人居环境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基础.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可为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城市居住区名词解释

城市居住区 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小区 一般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组团 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区用地 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住宅用地 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 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道路用地 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场地。 居住区 级道路 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 小区 级路 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 组团 级路 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 宅间小路 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公共绿地 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配建设施 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其他用地 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应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他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或不可建设用地等。

2020年(城市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含条文说明)

(城市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含条文说明)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3]542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137-90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六日 一、总则 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以下图表中的规定。其规划组织结构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5、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本文从城市的尺度出发,以西安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人居环境基本概念的剖析和城市人居环境构成要素的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安市城区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为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出建议。 关键词: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城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住房制度改革,人居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了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吴良镛先生受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理论的启发,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2001年,吴良镛先生出版著作《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确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学术框架。此后,关于人居环境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对于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 本文以城市为研究尺度,选取西安市三环范围内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人居环境系统构成的分析选取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对研究区域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为西安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人居环境基本概念 1.1 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 人居环境是在人类居住和环境科学两大概念范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人类活动改造自然的劳动成果。 人居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居环境是指人类聚居活动的空间,居民赖以生存的空间场所,它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构建的人工环境;广义的人居环境是指围绕人类这个主体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各种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因素的总和,是与人类发展相关的各种要素的综合。 1.2 城市人居环境的构成 城市人居环境一般由3部分组成:(1)居住条件,它通过住宅本身的价值来体现,包含住宅面积、住宅质量和住宅设备等;(2)生态环境质量,它通过城市的大气、水、噪声以及绿化水平等指标来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的水平;(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它可通过各文教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各类活动场所、道路广场、交通状况等指标反映。 二.研究区域概况 西安,古称长安,是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新亚欧大陆桥中

居住环境的八大指数

居住环境的八大指数 居住环境是城市空间的细化和延续,我们选择的居住环境直接表达的是我们支持的生活方式和城市面貌,而城市的面貌将长久地规定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和身心状态。所以对居住环境的仔细挑剔意味着对未来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规划。 容积率:不只是个简单的数字 业内认为最佳的1.2~1.3容积率在北京的民宅项目中几乎达不到。买房,是一个在容积率和地段、价格、房子类型之间做取舍的过程。 自然环境:独享还是共享? 越是在优越的自然环境中,也许房子本身更应该是一个谦虚的存在,只有这样,人才能享受到广阔诗意的自然。 安静:和谐创造 生活环境的安静程度,关系到个人的幸福体验。安静的居住环境,是一个修养身心的港湾,有噪音的环境,则让人烦躁。影响居住小区的安静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为硬性因素,来自不可改变的外部环境;另一个是可以通过设计和管理来改善的软性因素。 公共关系:第三空间与精神空间 建筑的伦理功能也是一种公共功能,宗教的、公共的建筑给社会提供了一个或多个中心,每个人通过他们的住所与那个中心产生联系。 安全:保护与过度保护 我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与住宅小区的治安环境、人口构成、社区管理和安防设施息息相关。

方便生活:社区要有街道生活 一个社区,特别是大型社区犹如一座微观城市,商业街如同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佛罗伦萨的广场,要通过商业设施建立社区的街道生活。 人文环境:看不见和看得见的气氛 王受之说:“中国氛围是一种综合的东西,包括环境、邻居、饮食、艺术、话题、气候、阳光、四季,还有软的因素,如历史、沿革、传说、八卦等等。” 时尚活力:不确定空间 导演贾樟柯突然理解了城市究竟是什么是在到了东京之后,他说,“那是东京的整个城市系统,除了建筑之外人的活动,他们的生活习惯比高楼、道路更重要”。 居住环境的八大指数 ◎张余2007-09-17 居住环境是城市空间的细化和延续,我们选择的居住环境直接表达的是我们支持的生活方式和城市面貌,而城市的面貌将长久地规定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和身心状态。所以对居住环境的仔细挑剔意味着对未来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规划。 耐久性、美观性、经济性、社会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61年曾就居住环境提出了4个基本理念:安全、健康、便利和舒适。一直到90年代,居住环境规划设计的目的,都是从这4个方面来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近十几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环保、社区等社会问题的提出,以及小区对居民生活的多元化环境表达力不足,人与生活环境的角色关系也有很多转换,居住环境的理念因此已经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4

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组平均值表 评价因素及编号平均值定级总体感觉 房屋总体印象 房屋质量 水体清洁度 树木保护状况 生活垃圾处理 饮用和水源状况 文体设施情况 上学方便程度 服务设施状况 人身安全 财务安全 出行道路状况 田地道路 到集市方便程度 到县城方便程度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人居环境近接居住环境 住宅 宽适度,给排水状况,日照通风条件,生活垃圾收集 情况; 邻里 住房周围的安静,近邻的交流或接触程度,近邻的围 墙、院子内的绿化; 社区环境 社区绿化 公园、学校的绿化,街头绿化,该地区的绿化状况, 去公园的便利程度,周围的水域环境,与水域的接近 程度; 社区空间公共空间的大小,街景的美化程度; 社区服务 购物、娱乐、医疗、银行、邮局,小孩的教育环境, 文化环境,治安状况; 城市环境 风景名胜保护自然风景的保护,历史古迹的保护,历史气氛; 生态环境噪音,空气质量; 服务应急能力公共交通的便利程度,防灾抗灾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项(A)因素项(B)分因素项(C) 经济环境销售率(一年以内) 物业管理水平物管费收缴率,服务质量楼盘认可度入住率,升值潜力 社会环境 安全小区消防设施,抗震设防,小区内治安状况 健康医院或诊所数量,社区康体设施 教育文化学校数量,社区活动 居民生活邻里关系,生活便利程度 小区规划设计 人均建筑面积,建筑密度,景观环境,套型平面组合 及功能,室内通风,小区特色

区位交通到公共交通车站的距离,公共交通的服务班次,公共交通线路,机动车可达性,车位数量与住户比 生态环境 水环境系统 水质标准(景观水体),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率,中水 利用率 声环境系统小区白天噪音等级,室内白天噪音等级 光环境系统 小区道路立体照明系统,朝阳房间比例(多层、高层), 日照时数(大寒日) 气环境系统二氧化硫含量,二氧化氮含量 绿化系统绿地率,植物丰实度 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 统 生活垃圾收集与分类率,生活垃圾收运密闭率 技术环境 智能技术 周边红外线对射和电子监控及电子巡更,户内报警及 救助系统 通讯信息技术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宽带入户率建造技术绿色材料,建筑节能比例 住宅设计指标构成 住宅设计指标 住宅类型(高层、多层、公寓、别墅) 住宅层高(米) 住宅房型(一房一厅、二房一厅、二房二厅一卫...) 住宅单元建筑面积(平方米) 人均拥有房间数量(个) 住宅配套设施完备率(%) 住宅的智能化程度(高、中、低) 城市人居环境的构成 人居环境划分准则环境构成要素 按结构形态划分室内环境室外环境区位环境按社会形态划分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区环境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一级准则单项指标 建筑质量(Ⅰ)房型设计(X1) 通风状况(X2) 结构健全(X3) 储藏充足(X4) 容易维修(X5) 电力稳定(X6) 楼层高度(X7) 防火材料(X8) 隔音设施(X9) 充足光线(X10) 内置橱柜(X11) 绝缘防护(X12) 室温控制(X13) 管道良好(X14) 卫生设施(X15) 方便厨房(X16) 不互相干扰的 通道 (X17) 环境安全(Ⅱ)空气质量(X18) 饮水水质(X19) 噪声污染(X20) 洪水淹没(X21) 交通要道(X22) 垃圾堆场(X23) 化学工厂(X24) 污染水体(X25) 易燃易爆(X26) 景观规划(Ⅲ)风景院落(X27) 住区小品(X28) 建筑密度(X29) 自然景色(X30) 户外保持(X31) 建筑保持(X32) 住宅间距(X33) 绿化草坪(X34) 休闲广场(X35) 建筑样式(X36) 公共服务(Ⅳ)商业网点(X37) 医疗保健(X38) 蔬菜市场(X39) 供电系统(X40) 电信服务(X41) 给水系统(X42) 排水系统(X43) 各类学校(X44) 公共停车场所 (X45) 文化娱乐设施 (X46) 社区文化环 境邻里和谐(X47) 社区治安(X48) 住宅特色(X49) 住区荣誉(X50) 紧邻亲朋(X51) 紧邻高校(X52) 流动人口(X53) 远离棚户(X54) 市民广场(X55) 心理归属(X56)

特色小镇人居环境评价

特色小镇人居环境评价 特色小镇建设的目的是为广大乡镇居民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特色小镇是人类特殊的聚居形式。特色小镇人居环境应成为世界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 保护和建设特色小镇人居环境,对于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传承传统文化、完善配套设施、协调城乡发展,以及促进特色小镇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在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破坏环境、设施配置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人居环境状况。 因此,本文针对特色小镇人居环境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特色小镇人居环境的特殊性,研究特色小镇人居环境内容,分析特色小镇人居环境现状及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和措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在分析特色小镇人居环境内涵、特殊性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文件、特色小镇发展建设评价及产业园区人居环境的内容,构建了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空间环境、产业环境、设施环境的特色小镇人居环境评价体系。(2)对研究区域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综合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并对邢台市清河县羊绒小镇进行实证研究。羊绒小镇综合得分为70.43分,人居环境较好。 总体来看,产业环境、设施环境与空间环境实际得分较高,得分越高人居环境越好,但与标准得分相比波动较大,应进一步改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虽得分较低,但与标准分值相差较小,波动幅度小。 具体来看,自然环境最好,奠定了羊绒小镇人居环境的基础;人文环境总体较好,但公共文化设施配置不足;空间环境有待完善,沿街建筑与特色文化结合度、沿街建筑与小镇整体风格协调性欠缺;产业环境总体较好,但旅游吸引力不足;设

施环境中部分配套设施不完善。最后,依据羊绒小镇评价结果与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与保障措施,期冀能为特色小镇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