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县中国根雕博览园规划设计

开化县中国根雕博览园规划设计

方案说明

一、概况

(一)地理位置

浙江省开化县位于浙江西部边境(东经118°01'-118°37',北纬28°54'-29°30'),钱塘江上游,皖、浙、赣三省七县交界处(东北连淳安、西南与江西的婺源、德兴、玉山毗邻,北与安徽省休宁县交界,东南接常山),境内景色秀丽,林木茂盛,是一个环境幽静、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的山区县,全县地域面积2236.61平方公里,辖10个镇,16个乡,人口33.7万人,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开化山清水秀,素有“绿色明珠”之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是全国重点林业县,也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开化交通日趋完善,205国道纵贯南北,17省道连接赣鄂粤,县乡道贯通乡乡村村,通讯便利,娱乐设施配套。

中国根雕博览园位于开化县城关镇芹南路,毗邻205国道,就外交通比较便利,区位条件比较优越,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二)地形地貌及土壤概况

开化地势沿溪呈西北向东南倾斜,以中低山和高丘为主,平畈、垅畈和低丘穿插其间,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88%,平畈、垅畈面积占11.4%。中国根雕博览园规划区面积约153.7亩(约10.5公顷),现状地形山地,丘陵为主,山岭植被较差,多为灌木,规划区北部是板栗为主的经济林,谷地为小面积的农林经济用地,但基地内地理气候条件较好,适合各类植物的生长,有利于景区建设和植被生长。

(三)气候特征

开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资源丰富,年温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水稻土是主要耕作土壤,唯季风气候不稳定,常出现暴雨、洪涝和雪害等灾害性天气。

(四)生物资源及旅游资源概况

开化境内的矿产资源蕴藏丰富,尤其是石煤、石英石、金矿、银矿、铅锌矿、花岗岩等储量大、品位高,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水力资源充足,开发潜力巨大,现已开发的星罗棋布的小水电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开化盛产茶叶、金针菇、香菇、木耳、板栗、粉葛、中药材等农产品闻名全国。开化的根雕、金针菇等在国内外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开化是中国“根雕之乡”和中国“金针菇之乡”。开化境内的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两大风景名胜区,是旅游观光、科研考察、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二、规划设计依据

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2.《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

3.《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

4.《风景名胜区卫生管理规定》;

5.风景名胜区安全管理规定》;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0.《开化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11.有关风景区规划的文件、规定、规范等资料。

三、建设中国根雕博览园的必要性

开化县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北近黄山,南邻三清山,东靠千岛湖风景区,是旅游金三角的中心,又处于钱塘江之源,具有显著的生态旅游区位优势,特别是境内山高水清,森林茂盛,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拥有真正的“青山”、“绿水”和“蓝天”。但作为朝阳产业和无烟产业的生态旅游业,在我县尚处于起步阶段,现虽已开发了‘“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区,但仅凭青山绿水就显得有些单一了。旅游业融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商务购物及娱乐于一体,有特色,才能吸引游客,得到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作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产品之一的根雕艺术品,也以它那特有的怪、奇、巧及无以伦比的“自然之美”,博得世人喜爱,欣赏细品之余更叫人有一种心旷生神怡、返朴归真的感觉。被称为“浙江四雕”(东阳木雕、青田石雕、乐清黄杨木雕、开化根雕)之一的“开化根雕,其成长岁月及宣传开发力度远不如“东阳木雕”、“青田石雕”等同类产品,时值我县被授予“中国根雕艺术之乡”之际,筹建有开化特色的融人文景观、风土人情、旅游购物、保护生态环境并且集根艺研究、产品交易、大型根雕展于一体的“中国根雕博览园”旅游胜地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中国根雕博览园的建成可与钱江源森林公园连成寻“根”探“源”游,让游人领略和感悟“水从源,木从根”之古语,同时能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国根雕艺术之乡”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开化、青睐开化,进而投资开化。该项目的建成必将在美化和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创造就业机会、丰富人民生活、促进我县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中国根雕博览园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1.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建设是公园建设的基础,植被的恢复和建设必须遵循生态的原则。其特点是以保护园址内自然的生态为基础,自然的生态保护包括植被的保护,自然地形的保护和利用。这在规划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守的。但是这种保护必须与改变相结合,是积极的保护和开发,是生态环境向着良性循环发展的保护和利用。中国根雕博览园目前的植被较差,多为单一的经济林,灌木和小乔木为主,但博览园内土壤较好,土层有深有浅,必须根据当地土壤和立地条件选择适应本地区生长的乡土条件树种,进行封山育林;同时模拟自然生态群落中的顶级群落,优化组合最优的人工生态群落,创造生态的、层次丰富的、景色优美的中国根雕博览园。公园建设必须生态建设先行。

2.艺术性原则

艺术性原则是一切公园建设的灵魂,没有艺术景观的园林,不能成为合格的园林,而文化建设又是艺术性原则的集中体现,中国根雕博览园是一个有关“艺术劳动”的专类文化公园,从根雕艺术品中发掘出“生命、力量、永恒”的文化内涵,所以必须做足“生命、力量、永恒”的文化,使中国根雕博览园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实现这一个文化特色,在中国根雕博览园中,采用了大量的天然石材、木材。石头、木材本身具有美丽的纹理、复杂的质感、非常好的触感和灰性的色感(这种色感因其灰性并匹配着丰富的质地而给人以中度的视觉生理刺激,令人产生优雅的感觉)。而部分光亮的金属和玻璃和其他高纯度的鲜亮色彩的运用又消除了因为大量运用石头和木材产生的沉闷、厌倦的感觉。中国根雕博览园所营造的景观在艺术表现上,色彩部分主要运用了大量的中性色,使整个园区统一、融合和深厚;造型部分以传统的中国园林建筑为主,亭、廊、楼、台相结合;细部的装饰上则运用了粗旷、硕大的体态或视觉感的图案、文字。

3.以人为本的原则

大园林建设已从以往单独的景观事物欣赏发展到现在游人的参与,使游人在公园中不仅能观赏到赏心悦目的景色,还能参与其中,在其中尽情享受。在中国根雕博览园的规划当中,虽然以游览观赏为主,但也没有忽略现代园林的休闲性,结合根雕生产工艺观摩设置了游人可以直接参与的“根雕制作坊”,让游人一展自己艺术创作的天分,既了解了根雕艺术品的制作过程,又获得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纪念品。

五、中国根雕博览园定位和特色分析

(一)中国根雕博览园的定位

中国根雕博览园是一个以生态建设为基础的,富有艺术创造性的,体现根雕艺术品“生命、力量、永恒”文化内涵的专类文化公园,不仅能满足人们游玩欣赏自然造化杰作的需求,也可使人得到充分的文化艺术享受,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

(二)中国根雕博览园的特色分析

中国根雕博览园虽然没有钱江源森林公园及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中国根雕博览园景区拥有堪称世界之最独一无二的新奇的巨型根艺作品,走进园区游玩所接受的是一种文化艺术的熏陶和享受。中国根雕博览园的建设为倡导绿色消费,营造绿色家园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休闲游的理想场所,迎合了现代人对文化艺术生活的追求。

六、中国根雕博览园功能分区

(一)、中国根雕博览园主入口区

博览园的主入口位于场地的东南侧,入口区是揭示公园主题

的标志。依山就势,设置高差,以高大的乔木为背景,使主入口

区单独成景。弧形的主入口通过铺装形式与主入口广场融为一体。

主入口广场成圆形,正中间设置了以主题雕塑“门”为主

的水景。以黄铜材料制作的巨型雕塑“门”,造型简洁,质地厚重,

给人以雄壮、震撼的感觉,是从此到彼的通往游人心灵殿堂的艺

术的门,可以看到很多,也可以感悟很多;“门”不仅作为一个独

立的雕塑表现自身的艺术美,还成为观赏风景的观景框,框出了

一幅幅生动活泼的自然风景画。水池中的水清澈见底,池缘分布

着的喷水石喷出的一注注水注由高处跌入水池中发出了气势磅礴

的“哗哗”声。水池外的地面铺装以“门”为中心,是不断往外

生长着汲取生命力量的轨迹。广场的背景,是就着地势的山坡,

左侧经过了木平桥的上山园路两侧是疏密有度的植物配植;右侧

上山园路的右边则是利用地势营造了富有动感的小溪跌水。小溪

由自然石驳岸,自然石堆砌的富有变化的溪底曲线更是增加了跌水的变化效果。

(二)、盆景园

盆景园建在主入口区的东侧,可以采集适应当地气候生长条件的奇根异枝等老树桩培育成盆景,配以各类奇异山石于其间。树桩盆景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融诗情画意及参天大树之天然野趣为一体,游人走进园区,既可享受清新的气息,又能欣赏在枯木老桩上长出的点点绿叶,春意盎然,奋发向上的意境,同时游人可租借、购买各类盆景回家培养,在室内摆上一盆别致高雅的盆景,则会使室内添色不少,显得生机盎然,别有情趣。同时可以采集和培育适应本地生长的各种名木,并编写详细的“身份说明”,穿插培植在园区,并在公司现有基地内以该批树种

为母本培育绿化苗木销售。人们游玩其中不仅能学到丰富的植物、地理、环境、自然等各方面知识,同时还能更加了解自然,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

(三)、五百罗汉园

五百罗汉园位于山谷之中,与主入口广场差不多在同一轴线上,朝向城关镇的闹市区。五百罗汉园以巨型五百罗汉为主题,,采用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年代自然毁树留下的大型枯树烂根为原料,每件作品重量都在1吨以上,最大作品高达6.5米,重达6吨,且造型奇特,浑然天成,规模宏大,令人叹为观止,游人游览其间,仿佛步入原始森林,又如置身于佛教天界,既可倾听各尊罗汉的神奇传说,又能得到自然高雅的艺术享受。为适应于这些巨型的根雕作品的陈列和展示,结合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中国根雕博览园的实际情况,五百罗汉园主要采用了现代园林的营造手法,局部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寺庙园林营造手法。

五百罗汉园处在山谷中,为降低相对的高差,在原基地上挖山填土,做了一些地形处理。在此基础上,利用高差,结合排水导流,做了一条围绕五百罗汉园,宽约2米的小溪。溪底散置着天然卵石,在溪水的浸润之下色泽柔和、纯净;小溪两侧主要采用自然石的驳岸,局部地块,如布置了汀步,则采用卵石铺嵌的缓坡。小溪外侧是开挖后的山崖,结合加固处理,在天然石壁上设置了上下起伏的木栈道结合亭廊的半悬空构筑;走在廊中,栏杆外是山崖,内侧经过粗凿的天然石壁上布置着零散的石刻或是陈列着根雕艺术品的洞穴。小溪内就是五百罗汉园了。

由主园路进入五百罗汉园,分成两条道,左边的小游步道,上台阶到倚山廊;右边的行车道进入五百罗汉园的入口广场。入口广场分上下两个层面,用自然石铺装,下层面结合休息布置了两个大小不一的树池;沿波形台阶到上一个层面,经过小桥和门楼就正真的进入五百罗汉园了。在此处,围绕五百罗汉园的小溪由于自然山石的落差形成了跌水,水帘轻盈跌落,发出“沙沙”声。过小桥,进门楼,园路分成左右两条游步道绕过舒缓的草地,汇合于弥勒佛殿外。由弥勒佛殿前大道,经过九曲溪上三座石拱桥,就到了如来佛殿前的半圆形广场;过如来佛殿,经殿后的林荫场和左右步道,就到了十八罗汉堂,罗汉堂前的广场和如来佛殿前的半圆形广场一样。为了体现园区所陈列的十八罗汉类根雕展品的磅礴气势,园区的所有构筑采用了唐代的建筑形式,而且从弥勒佛殿到十八罗汉堂这部分运用了主轴线,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寺庙园林营造手法。十八罗汉堂后是空阔的草地,,自然回环的园路,经过一个人工植物群就到了平静无波的山泉池;池水清澈见底,几尾小鱼无拘无束的穿行在茂盛飘逸的水草之间。

过小溪,上倚山廊,除了如来佛殿两侧采用小平桥跨溪,其余之处都采用了汀步的形式。如来佛殿左侧,溪外的空阔处还有一个钟楼,采用了简单的亭楼形式。上倚山廊,在较为平缓处采用了自然石开凿的台阶;其余采用了楼廊,运用楼梯上到倚山楼。

(三)、精品博物馆

精品博物馆坐落于五百罗汉园西南山冈上的平坦处。主要展示体量小巧,做工精细,表现民风、民趣和民乐的根雕艺术品。

传统的江南民居建筑结合现代的营建手法,朴实无华的博物馆在绿树丛荫之间,本身就像一件精品展示在天地这个大博物馆中。毛石做的墙基,黄土夯实的墙壁还有茅草毡油布的屋顶;毛石黄土的屋前空地;这些无不体现着拙朴、自然之美,一如根雕艺术品“木从根”,而“根”来自于富饶深厚的泥土。朴实无华的博物馆在绿树丛荫之间,本身就像一件精品展示在天地这个大博物馆中。

(四)、休闲亭及人造景观区

盘山的小道,轻盈的小亭或是组合的亭廊,直至悠悠丛竹间的充满了欢声笑语的高台茶楼和迎风亭,无一不让人觉得轻松自在和游步于大自然之中的闲散、惬意。在山亭中小憩,听鸟鸣虫叫;在竹间的茶楼中,端起一杯清茶,慢慢品尝,或与亲朋好友聊天南地北的闲事,或只是一个人远眺他方。以自然山水景观为基础,人造景观区为你提供一个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的空间。(五)、观景平台

观景平台处于五百罗汉园和中国根雕博览馆之间山脊的山腰平坦处,分上下两个层面。由根雕展览园出,过“枯木逢春”景观,沿着台阶上山就可以到观景平台的下层面。这一层面采用了嵌草铺装,40公分的正方形的预制混凝土仿石板上拓印着一个个用不同的书法表现的“寿”字;上三个台阶就到了青砖铺装的第二层面,在这一层面以寿星雕塑为主景,雕塑后开有月洞门结合挡土墙的浮雕墙上刻着有关寿星的传说。在台缘的长凳小息,观赏精工细作的雕塑或是如狂草般富有变化的浮雕;也可以四顾博览园,体会“一览从山小,会当临绝顶”的诗意。

(六)根艺博物馆

以古树名木纪念馆的形式向游人展示并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主要采集百余件种种原因枯烂死亡的巨型古树名木,对不同根材,因材施艺,进行艺术处理,将各种原始人为破坏生态的痕迹翻成图片,加以详细的解说,成立每件作品图文并茂的“历史”档案,形成别具一格的以保护自然环境为主题的根雕博览馆,让那些即将消失的千年古木永驻人间,以现身说法的形式警示社会,成为一部很好的生态教科书和珍贵的国家艺术收藏品;另外广泛征集各地不同时期根艺作品,在博物馆中展出,让人们了解和见证根雕艺术的起源发展史,使之成为保护和发扬“根雕”这一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基地。

虽然中国根雕博物馆的文化内涵是作为纪念馆的形式

向游人展示并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但在它的建筑表现上

采用了当代的抽象建筑形式。整个的半圆形主体,结合右侧

的圆柱形的角楼和半圆中部钢架结构的玻璃穹顶,使整个的

建筑显得简洁却不失力度。博物馆坐落在山坳之中,建筑的

后半部分将与山体做局部的处理,或是把山体部分裸露的岩

石引入到建筑的内部,或是建筑被泥土部分的掩埋。建筑半

圆中部钢架结构的玻璃穹顶下的部分是半开敞式的庭院。铺

装和正中间的三分之一露在建筑之外的的椭圆形的水池,使

庭院和建筑前的广场连为一体,加深了建筑的景深。与水池

在同一轴线上的花坛两侧分布着的艺术柱雕又与半园形的

建筑围和成一个整园的空间。

(七)、根雕展区

根雕展区在主入口的右侧,从五百罗汉园蜿蜒而下的小溪在这里汇聚成池,用自然石修砌的驳岸自然曲折,富有变化,偶有挑出的平整的石块上安置着一件件的根雕艺术品,和着波澜不兴的清澈水面的倒影。沿着水池布置回环的园路,园路两侧时而是秀木茂林,时而是空阔的草坪,空间富有大小的变化;在空阔的草坪上散置着一些展示的雕塑。

最有意思的是观景平台山

脚下,那临水的“根雕制作坊”,

简单的毛屋敞棚里散置着一些

未经加工的根材和几张小凳,

有专业的雕刻师傅在那里演示

着根雕的制作过程,游人看的

手痒了,也可以拿起一个根材

来摆弄摆弄。

水池东侧的“小桥流水”、

“亲水平台”无不用石头、木

材等这些人生来就有强烈亲近

感的材料构筑。应和着根雕这

一艺术品“生命、力量、永恒”

的特点。尤其是与中国根雕博

物馆在同一轴线上的亲水广

场,为了与整个博览园的环境相协调,广场的铺装形式采用了五百罗汉园中十八罗汉堂前广场的形式;广场上的图腾柱雕则与中国根雕博物馆前的艺术柱雕性统一。整个根雕展示区的营造以水池为中心展开,整体似一个自然山水园,在感觉不经意之间为游人提供一个舒适的、可游可玩的观赏区。

(八)次入口区

次入口也是博览园车行道路的出入口,位于主入口区的东北侧,以唐代建筑风格的门楼为标志。门楼右侧是一个小型的停车场,左侧是工艺品展销厅,前面紧邻205国道。

(九)工艺品展销厅区

从主入口到次入口这一段临近205国道的建筑群即是工艺品展销厅区,用于展销各类工艺产品。建筑风格采用与主园区同一的唐代建筑风格,建筑前的地面用青砖铺嵌,近主入口这端布置了球形的石车挡,近次入口的建筑前用地比较富裕,考虑部分车辆的停放。

七、绿化规划

中国根雕博览园规划区原有山岭植被较

差,多为灌木,规划区北部是板栗为主的经

济林,谷地为小面积的农林经济用地。观赏

树种过少,植物配置不是很理想,整体的效

果不好。

(一)规划的原则

绿化规划首先以维护风景区的生态平

衡为宗旨,保护自然环境和景观为前提,在

现有的绿化基础上,以荒山造林和林地改造

先行,封、造、管、育并举,本着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的原则,采用以“面”为主,“点”、

“线”、“面”结合,分别规划、相互配合的

办法进行。增加种群、丰富林相、季相、提

高绿化数量和质量。使各景区、景点的绿化

各具特色,达到树种生态习性和环境条件相

统一,植被景观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协调。

(二)规划的内容

绿化规划按植物生长规律,形成多层次生态植被,注重各区之间园林植物群落的配置,达到“树木成群,花木连片”的效果。植物种植形成以自然为主,采用草地——花卉——花灌木——乔木逐步过渡的形式,使其层次分明,但局部也有所交错,形成比较灵活的植物配置形式。由于植物的成群、成片,形成一个个大小、形状、地形与趣味各不相同的植物空间,有封闭、半封闭,也有全开放的空间,使中国根雕博览园内景色更加丰富。在结合现状植被考虑的同时,注意乡土树种的选择,以达到春天山花浪漫,芳草如茵;夏天浓荫如盖,凉风习习;秋天万紫千红,丹桂飘香;冬天松柏青翠,腊梅吐芳的四时景观。

博览园植物的规划以香樟、大叶女贞、湿地松为基调树种;并遵循现有的植物景观,配以各种乔灌木及花卉;以博览园现有的自然山水骨架为依托,采用明朗、清爽的布局,大片的草地为衬底,一片片色彩斑斓的花灌木点缀其上。春有迎春、碧桃、樱花、白玉兰、红花玉兰和各种海棠等先后吐艳;夏有广玉兰、紫薇、含笑、栀子、荷花和睡莲等花香流溢;秋有桂花外,还有色彩绚丽的银杏、槭树、朴树、榉树、马褂木等;冬有茶花怒放、梅花傲雪迎风。同时强调各个景区的主调树种:主入口区的大叶女贞;五百罗汉园的湿地松;精品博览馆区的桂花;寿台景区的银杏;茶台的茶花;中国根雕博物馆区的含笑和根雕展区的广玉兰等。强调在河边、主要的入口处补种花卉、花灌木和花乔木等。

博览园绿化的重点,要进一步加强“面”上的综合的绿化,扩大绿化覆盖率;其次要做好“线”上的特色绿化,使“面”的绿化得以有机联系的同时,又有自身的个性。“面”上的绿化首先应对园区内的山林进行封山育林;其次是要做好林相改造规划,进行有计划的保护、调整现有林木,丰富观赏树种,注意树种的搭配,注重配置艺术,提高观赏效果。

1.大绿化量以下裸露土的基础上,建立“点”(景点)、“线”(溪岸线、交通游览线、步行游览线、山脊线)、“面”(平原地面、山谷平地和缓坡山地等)、“体”(山峦颠峰)结合,形成层次丰富,空间复合、轮廓鲜明的绿化体系。

2.种选择,种植方面,要选择能反映“自然、乡土”风格特色的树种,采用不规则的混交林的配植,以保护自然生态和提高景观效果,使山林向针阔叶混交方向演进。

3.以林木绿化同一整个博览园。既以林木为纽带使各景区形成有机的自然整体。在整体统一的前提下,根据各景区点不同的特色和意境要求,在树种选择和植物配植上作相应变换,以形成丰富多彩的绿化景象和不同的环境意境,体现各自景区的主题内容。

4.注重植物景观的季相交替变化,载植枫香、银杏和香樟等色叶树种,形成春日山花怒放;夏日绿树成荫;秋日红果挂枝;冬日白雪苍松等别有情趣的植物景观。

5.做好护林防火工作。首先建立起整体性防护林带,建立起快速、高效的护林灭火体系,组建园区灭火队。

“线”的绿化主要以交通公路带绿化和博览园内的游览道路绿化为主,,博览园内的交通公路带的绿化应有别于一般公路的绿化,行道树的选择与布置,要满足庇荫、防尘等功能要求的同时,还要创造优美而富有生气的环境风貌,使游人进入园区就有一种异样的新奇感。行道树应以本地的乡土树种,其下可间植小乔灌木基本上做到四季有花,气氛热烈,景色壮观,与园区内的游览道

路绿化协调衔接。园区内的主要游览道路的两侧或一侧,配置不要太规则化的风景林带。在道路的转折处,配置高低错落的树丛、假山石景与道路形成对景,并起到标志作用。当道路一侧或两侧有景可赏的地段,可在道路一侧甚至两侧不配置风景林带,只栽植高度不超过1米的常绿灌木或花丛,留出视线诱导“绿色风景窗”,使游览者在沿途能欣赏自然风景。无景可赏时则配置常绿茂林加以遮挡。

八、道路交通规划

合理、便捷、完善的道路系统是园区发展的重要的条

件。园区内部的道路起着联系景点,划分空间,组织游览,

展示景观的作用。根据博览园的地形、地貌等实际情况以

及功能布局结构和景点分布状况,园区内的道路划分为交

通性道路和游览性道路。

(一)对外交通:

中国根雕博览园位于开化县城关镇芹南路,毗邻205

国道,就外交通比较便利,区位条件比较优越,具有良好

的开发前景。

(二)内部交通:

规划园路分为三个等级:

1.园区主干道:规划中,主要以现有道路为骨架,

人流量大、通行量大的的道路,路宽4米,布置在博览

园各功能分区之间,具有连接、区别各功能区,组织全

园游览活动的作用和便于展览物品搬运的作用。因此要

提高道路和路面的等级,根据各景区的联系要求,开辟景区游览道路。主干道从次入口进入园区,过中国根雕博物馆、根雕展览园、盆景园和五百罗汉园到精品博览馆后断开,为博览园的

再发展提供便捷的交通。

2.园区支路:是园中园的道路,同时对博览园区各功能分区的连接具有补充的作用,路宽2米,将各景区景点的区域内组织景序,互相串联成完整的风景游览体系,以达到组织最佳

视角为目的。景点间的联系须选择路线,组织对景、借景等,调节游览的节奏。

3.园区小路:是园区内渗透各个景点的游览线,路宽1.5米,主要用来加强各景点间的相互联系。路面的铺设力求自然朴实,材料采用当地的青石板、石材,分布与各个景点之间,是

景区的血脉。

九、建筑风格的规划

景区的建筑是景区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应根据活动内容,功能要求,观赏组景等几方面,其立意、相地、布局、尺度、比例、色彩、风格及借景均要满足物质功能与观赏功能的需求,使建筑营造、植物配置与山水有机的结合,组成景观。景园建筑体量宜小不宜大,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

景区、景点的建筑是风景建筑,它既是景观又是景区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需完成建筑本身的功能要求。根雕作品或是轻盈欲飞,或是笨拙难移,都摆脱不了“木从根,根又来自于土”,土的深厚、沉稳和雄壮始终与根雕艺术品联系在了一起。为了体现这一种不可磨灭的文化内涵和与环境景物相协调,博览园中的建筑以唐代建筑为版本,略加变化形成了统一的建筑风格。每个景区和景点都要有特色系列的小品设施和标志。建筑小品的好坏能直接影响景区的整体风貌和文化内涵,所以为了保持景区的和谐统一,所有的建筑小品及建筑构筑物也都采用了与主体建筑相类似的风格,从而强化了景区特征,提高景致的品位。

建筑材料以当地的乡土材料为主,使建筑在文脉和环境上更能交融于一体。

十、给排水工程规划

(一)、给水规划

1.规划原则

A.尽可能利用城镇水厂或就近水源地(风水洞及周边水库)取水,节约工程费用;

B.必须严格保证博览园中的生活用水的洁净卫生和使用安全;

C.供水水网的布置必须结合现状条件因地制宜,尽可能的节省建设费用。

2.规划内容

1).水源的建设和保护

A.取水点周围在不小于100米的水域内,不得停靠船只,不得进行游泳、水上活动、捕捞和从事一切有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B.取水点的位置和取水管道设备的布置,不能影响风景景观,如实在不能避免应该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

2)建议结合村镇体系规划,分片供水,以节约工程投资。

3)给水流程建议:从水源取水后一定要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至高水位水池或水塔再进行分配使用。

(二)、排水规划

目前,风景区的所有雨水和污水都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溪流,随着污水量的增加,会加剧对溪流及周围环境的污染,这与风景区秀丽的自然风光极为不相称。因此,必须作好排水规划,还青山绿水于景区。

1、规划原则

A.以保护水质环境、旅游卫生和景观质量为目标,进行排水规划布置;

B.必须结合村镇体系规划,风景区内的雨水和污水排放应分流排放,污水必须集中处理后方可向水体排放。

2.规划内容

1)雨水排放

A.雨水的排放可结合地形的条件,自然分区就近排入溪流、水体;

B.在水土流失、陡坡或易积水形成内涝处,应采取一定措施并建设一定的构筑物助其排涝;

C.重要景区或设施处,可局部设置雨水口和管道组织排放。

2).污水排放

A.污水量按给水量的80%计算。

B.由于规划区环境容量有限,污水又不易集中处理,因此规划采用小型成套污水处理设备分区处理污水。处理站一般选择靠近受纳水体,不受水涝的侵袭,也不影响其他建筑的布

局。污水必须全部进化处理,并到达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

C.结合村镇体系规划,风景区所有污水必须经过管道收集,汇集于村镇污水管网经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达标后方可向溪流、水体排放

D.对处理后排放的污水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排放达标。

十一、电气照明

园区绿化面积分布较广,其电气工程的实用功能为整个绿化园区及景观小品等环境景观照明的供配电系统。

设计依据:国家有关设计规范JGJ/-16-8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

根据园内各区域机电设备容量及增长性和其负荷等级情况拟定了本工程供配电系统方案。

由城市规划配电房的低压配电装置引出几路低压电源向园内各待定位及设计的区域动力柜提供低压电源。各区域机电设备及景观照明电源均由区域动力柜提供。根据园内特性,低压电缆所有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三相五线制输配电。电缆VV22-1KN铠装电力电缆埋地或电缆沟敷设,进出建筑物及穿越道路时均穿钢管保护,照明线路采用VV型橡套电缆穿PVC管形式。

景观照明的设计原则:重点区域按亮化标准设计,其余按一般标准设计,照明灯是采用庭院灯、泛光灯、地埋灯、草坪灯等。

十二、估算

(一)绿化用地平衡

序号分项名称面积(平米)百分比(%)备注

1总面积116470100

2建筑小品1175010.09

3铺地2719 2.33

4道路84397.25

5水面3366 2.89

6绿化9019677.44

建瓯的历史文化

建瓯的历史文化 芝城之母--练氏夫人 芝城告诉我们,母爱是孕育。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再造生命,延续人类。 唐天祜年间(904~907),章仔钧撰“时论三策”献给闽王王审知,得到王的赏识,任为西北行营招讨使,配给步兵5000人,屯守浦城西岩山.有一次,唐将卢某托言借路经过山下,到时却忽然擂鼓攻打营垒,包围营盘.章派边镐、王建封两名校兵往建州求援,两校兵因雨延误时间,按军法应当处斩。练夫人出面劝阻说:“形势危急,正是用人之时,怎好杀壮士?”于是,仔钧释放了两名校兵。后来,边镐和王建封投靠南唐。 南唐保大一年(943),闽国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殷。次年,福州朱文进杀王延曦,自立为闽王。不久,王氏旧部又杀朱文进,迎王延政入福州为闽王,改殷国为闽国,国都仍设在建州。此时南唐乘王延政入福州之机,派兵进攻建州。以大将查文微为元帅,命王建封为先锋、边镐接应,并下令城破之日要将建州百姓杀尽。王、边二将听说章仔钧死后、练氏夫人迁居建州。此时建州危在旦夕,当设法保全昔日恩人生命财产安全。遂备金银财帛、解甲步行到练氏夫人家拜谢,并授白旗告夫人曰:“吾辈曾蒙夫人恩活,岂敢忘报。现唐兵将屠灭建州百姓,请植旗于门为号,当保全之。”夫人尽还金帛和白旗曰:“建州城中居民六、七万人,只有极少数是你们的敌人,郡等若记旧德,望保全此城。若必屠杀,则我家愿与城俱亡,不愿独生。”二将闻言,深受感动,遂令收回白旗,并告全城居民以植杨柳为记,当可保全。夫人令子孙家人连夜遍告州民。第二天,南唐大军进城,家家门前遍插杨柳,兵卒均不敢犯。结果只杀了36个将士,并在城外大州放了一把火,报称“火烧一大州,杀了36条街人”。全城百姓安然无恙。建州人民感念练氏夫人全城大德,在夫人辞世后,破城治不许建墓禁例,将练氏夫人墓建于州署后衙(今工人文化宫前),并题碑曰“全城众母”。每届清明节家家户户门前遍插杨柳,以志纪念,至今千年,不少人仍保留这一习俗。1990年,建瓯人民又在原墓址附近新铸练氏夫人铜像一座,并刻大理石碑记其传略。 建瓯饮食--吉阳四宝 吉阳镇土层肥厚,加上丰富的降水、适宜的光照和优越的热量条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方小气候,非常适宜各类农作物的生长,尤其是建泽泻、水蕹菜、仙人草被评为中国最优农产品,和建莲子一起被誉为“吉阳四宝”,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宠儿 说起“吉阳四宝”,她还与吉阳玉溪的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关,他就是曾经轰动整个古建州且颇具传奇色彩的闽北第一寿星——葛应忠。葛老著有《清初建州大事记》一书,详细记述了其亲身所见所闻之事,内容包括明末清初改朝换代期间的灾异、兵灾、匪患、天灾、人祸等。葛老的传奇人生,也许鲜有人知,但是他的长寿却是乡邻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说来奇怪,他活了118岁,他的父亲活了108岁,玉溪村的百岁老人也很常见,这是为什么呢?据说他之所以能活这么久,就与他食用四宝有关。

非遗工匠——根雕

非遗工匠——根雕 根雕 根雕,是一种雕刻方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工艺起源 古人不仅采用木、玉、骨、石以及贝壳等物制作装饰品,同时也采用树根或竹根制作装饰品。1982年,从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战国时代的根雕作品“辟邪”,作为镇墓兽的这件根雕作品,虎头龙身,四足雕有蛇、雀、蛙、蝉等纹样,富有动势,显示出两千三百多年前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根雕艺术品已达到了自然形态和人工雕琢巧妙结合的水平。明清两代,根雕技艺已趋成熟。明代有以竹根雕著称的濮仲谦为代表的金陵派和以朱鹤为代表的嘉定派。根艺家们不仅利用木、竹根创作出供人欣赏的摆设,而且还雕刻具有实用价值的家具及其他实用品。 民国时期,根艺制作和生产日渐衰落,许多艺人改行或转业,根雕技艺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创作工艺 根艺创作劳动耗时长,从选材、造型、构思和制作,直到命名,需历时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方可完成。“选材是根雕制作的第一步。用材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

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树种,如黄杨、檀木、榉木等都是根艺造型的上好材质品种。被淤泥淹没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经数百年炭化形成的古老阴沉根木,其质坚几乎接近化石,更是根艺的佳材。”“造型上的选择标准则 可概括为稀、奇、古、怪四种。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根材,如背阳生长或悬崖峭壁石缝中,并经雷劈、火烧、蚁蚀、石压、人踩、刀砍而顽强生存下来的树根,由于光照不足缺土少水乏养分,久长不大渐渐变形,年愈久,质愈坚,造型也愈奇崛遒劲,是根艺的理想用材。 根艺创作的构思,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自然之美,而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的痕迹应该隐藏于自然之美中。构思中应对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后方能定型。在制做根艺作品时,根材表皮早已被剥去,韧皮上的纹脉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逝平。这两种特征不足以说明根雕作品的“人为”与“天成”的成份,根材内部的肌理绺花,却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日趋美丽,而这绺花与色调也最能证实其取材的部位,这也恰恰是根材的所有特征最难以仿制的部分。 根雕造型要具备足够的空间体量,完美的体面转换,流畅的曲线过渡。保证轴线的完全观赏面,作品要最大限度的体现“人文之精美”。根雕造型要体现材料的美,尊重根材的物质 结构,以凿刻的减量加时间将混璞开明物象。作品要独根成

“根雕”的设计灵感

"根雕"的发展史 根雕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渊源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会雕刻木做装饰品。在1982年河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清理马山一号楚墓时发现了我国战国时期的根雕艺术作品《避邪》。据国家文物部门考证,该文物制作于战国晚期,约在公元前340年到公元前270年之间,距今2300年。其形为虎头、龙身、兔尾的四足怪兽,极富动势神韵,色彩古雅朴实。到了隋唐时期,根艺发展已趋于繁荣。《李泌传》里有李泌用天然树根制作“龙形爪”献给皇帝的记载。清明时期的根艺作品《玉玲珑麒麟》、《凤凰》等作品更是在上海豫圆陈列至今。这些作品“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把根艺作品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振兴,经济繁荣,根艺事业也蓬勃发展。在1983年《根的艺术》纪录片拍摄后,198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中国根的艺术联展”,并成立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根艺研究会,使中国根艺美术走上了正规化,学术化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由二级学会晋升为中国文联所属的一级学会-中国根艺美术学会。而且已在全国各地发展了四十多个根艺团体。福建、浙江、安徽、江苏等省的根雕艺术厂家不断增加,根艺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根艺创作水平更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且,它以其独具匠心、妙趣天成的艺术感染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根雕艺术的地区差别可谓是由来已久。早在根艺发展的早期,各地的根艺作品就呈现出各种不同风格。这些作品风格差异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因素: 根雕艺术的派别 <一>根材的不同。由于各地区自然气候的差异,使各地自然植物的品种和大小都不尽相同。这就使得各地根艺创作取材有着千差万别,使得各地根雕艺术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二>各地根艺创作者审美情趣的不同。地区差异使得各地人们的性格有所不同。这就使得各地根艺创作者审美的观点和情趣都有所不同,这也使得各地根雕艺术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现在我国主要的根艺派别有:北京根艺、上海根艺、福建根艺、吉林根艺、浙江根艺、湖北根艺、安微根艺、云南根艺等。 根艺创作过程 根艺创作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材:根的选材主要是从根的材质和形态两方面着手。材质是指根的品种及坚硬程度,一般地说根材要选坚硬一些的,过于腐烂松软的根没有太大的创作价值。根的形态方面主要指根材要能体现出根的特色,如枯板根等;而且要选一些形态比较复杂的根材,这样才能找出更多的命题。 <二>构思:根艺创作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他的创作必须尊重根的自然形态,发掘它得自然美,尽量不要人为的破坏它的自然形态,在些基础上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到最能体现这件根材自然美的立意。 <三>加工:构思明确后,就可以把一些不需要的枝叉剪掉或锯掉,然后在去掉树皮,用沙纸把根材打磨光滑。注意,要把锯口打磨光滑。

制作根雕教材内容

平方子中心小学 《根艺》课程实施纲要 一、授课对象:五、六年级学生 二、课程类型:必修类 三、课程介绍: 我校校本课程《根艺》一书,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特点,简单易学,把艺术教学带进课堂,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学习根雕制作与加工的知识、陶冶情操,感受美的陶冶,从而有效地提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本课程在我校五、六年级学生中开展,利用学生团队活动时间上课,每周1课时,由专业教师任教。 四、课程开发的目的(背景分析) 我乡地处山区,山场资源丰富,能够因地制宜,学生对于根雕很有兴趣。它能运用其形象特点、丰富的联想等因素来展示艺术形象,并通过艺术形象去激发人们的美感。多年的实践活动证明,如果把艺术教学仅仅局限在教室里,老师教讲,学生听,不但很难使学生直接感受和体验其情感内涵,加深对艺术的理解程度,而且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的感觉。所以我校提倡“艺术进课堂”,把根艺教学与实践操作、作品欣赏、学生评价等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整个教育的教学效果。又考虑到根雕艺术简单易学,学生自身投入又不高,因此开发了《根艺》这门校本课程。 五、课程开发原则 《根艺》课程开发遵循“立足本校实际,符合学生特点,注重课堂实效”的原则。作为首次尝试的这一校本课程,我们把目标制定的十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做到“量身定做”,选取教材简单易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制作技能、审美能力,为今后进一步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课程目标 总目标:激发学生对本项课程的学习兴趣,发展动手操作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亲历生活的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通过制作和加工,掌握一定的制作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具体目标: 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素养,使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艺术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2、通过小组学习实践,增强学生对雕刻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创新能。 3、了解根雕的起源和发展,认识根艺发展历史。

阳春根雕雅石艺术

我的故乡阳春 阳春根雕雅石艺术 阳春的根雕雅石艺术源远流长。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根雕作品,形态各异的雅石,2万多人从事根雕雅石活动,先后参加省、阳江市、全国或国际大型展览230多次,获奖609个。凭借根雕雅石文化艺术的雄厚实力,阳春最近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阳春的根雕文化艺术蓬勃发展,得益于一批根雕爱好者辛勤汗水的浇灌。廖正炎、张英祥、邹基友、刘文枢、黎新恺、王建容等成为根雕艺术的佼佼者。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根艺作品在爱好者的培育下有了新的突破,廖正炎的根艺书法和刘文枢的根书、根画问世,更增添了根艺新颖的品类。1988年廖正炎的根书、根艺品参加珠海民魁陶艺根艺展览;1991年参加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举办的“中华百绝”展出,他的根艺作品响誉羊城,轰动海内外;1991年,廖正炎、张英祥等8人的根雕展览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媒体大力宣传,这次展览为今后根雕文化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4年4月,廖正炎、张英祥、邹基友、刘文枢等4人选送48件根书、雅石作品,组团赴广州参加“首届广东省雅石根艺珍品展览会”暨“广东省盆景协会雅石根艺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通过参展,阳春的根艺雅石在省内业界引起极大反响,推动了根石文化的健康发展。1994年12月,我市成立了“阳春市根书雅石协会”。近年来,协会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下,根艺雅石队伍不断壮大,现有会员150多人,从事根石活动人员达2万多人。如今,根艺雅石成为颇具特色的强项品牌产品,销量遍及全国及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等地。

近年来,协会会员和根石爱好者积极选送作品参加国际或全国各地举办的博览会,每年参加展览达20多人,获奖600余个。其中国际级106个,国家级196个,金牌总数106个,国际特别金奖2个。阳春的根雕雅石艺术誉满神州,被行家称为“全国根艺大户”,根艺书法被誉为“华夏一绝”、“天下一绝”。阳春孔雀石被誉为“南国明珠”和“中华瑰宝”。1998年2月被授予“广东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根雕雅石艺术)之乡”荣誉称号;1994年4月和2003年12月分别被中国收藏家协会授予“全国石文化事业先进单位”、“中国孔雀石之乡”称号。 阳春主要雅石资源有:孔雀石、黄蜡石、彩蜡石、青石等。根雕呢是一种艺术,它是利用各种乔木、灌木及竹、藤等废根为原料进行适当的修整或雕琢而成。 阳春的根雕雅石主要集中在两条街,一是阳春的一中奇石街,二是阳春东湖的求知路。此外在阳春公路局首层还有一家较大型的神州奇石馆。 一中奇石街和东湖求知路,摆卖根雕雅石的商铺共有百余家,配座店铺十余家。主要经营阳春产孔雀石、蜡石还有其他全国各地石种。 一中奇石街大概于2001年形成规模,为更多外地石商、石友所熟悉。“孔雀石博物馆”、“乐石苑”、“允石轩”、“醉石斋”、“孔雀石屋”等都值得一去。

根雕艺术概述

肃根雕艺术概述 薀 螀根的艺术,俗称根雕,简称根艺。即人利用根的自然美,施以造化之妙的手法,表现出来的艺术。 袇根艺的基本特征是,奇巧结合,天人同构。根材是天然生成的,并不十全十美,或凸凹疤节,或扭曲迂回,或残缺洞窟??。然而,在人的审美视野里,越发显示出残而不废、缺而不亏、雅而不俗的特色。正是这种奇异局限的、似与不似的物态,给人提供了一个巧籍天然的创作空间,使每一件作品在世界上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造型,倍受人们青睐。 蒄根艺,历史悠久、源渊流长。它的产生和发展,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不是孤立和偶然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文化历史的不断进步,逐步萌生发展的。 节到目前为止,我国现存最早的根艺品,应是战国时代的“辟邪” 。1982年湖北江陵一号楚墓出土的“辟邪” 和几年后荆门二号楚墓相继出土的“角形器”,这两件根艺品的出土,不仅印证了其历史的悠远,更佐证了这一文化现象的发展和制作工艺的完美。 蕿有文字说,根艺始于战国,形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盛于明清。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不过,根的艺术在历史上,由于人们的审美理念、艺术创作的自由化程度,以及社会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总体上创作面是很窄小的,特别是理论方面的记载很是少见,根艺作品除少数文人雅士、达官显贵品赏之外,人民大众与之无缘。正如著名美术史家常任侠先生说:“根艺的历史,虽则久远,但在旧社会里,认识这门艺术的并不很多。”

羇根雕艺术的真正掘起,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全国性的根雕热,根雕这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象山花烂漫,竞相开放在祖国大地。 袅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极大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的快速运转,高科技服务的氛围,都市化的繁荣,给人们寻找自然的心理带来了失落。于是产生了向往自然,回归自然,寄情于山河天地之间的欲望。随之,旅游事业发展了。城市里力求挽回失去的自然,着力解决发展与自然的矛盾而设置公园,楼堂馆所里也造作园林趣味。然而,旅游必竟不是人人、天天的事,园林趣味也只是盆景。人们便不约而同地把根、石自然美的艺术品供置于自己的厅院、卧室,看到它仿佛就像拥进了大自然的怀抱。品赏之余,向往大自然的心灵无疑得到了慰藉。 蝿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给根雕艺术带来了众多观赏群体和巨大的创作空间,这也许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吧! 莈现如今的根雕艺术,已不再是昔日的寥若星辰之状,它简直像春天盛开的百花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其从业队伍之大,艺术佳作和名师高徒之多,创作技巧之精美,史无前例。正如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主席马驷骥在2005年纪念中国根艺20年大会和中国根石美术精品展览开幕式上讲到的:“ 1985年建会初期,只有会员32人,现已发展到1500多人和40多个团体会员单位,拥有基层会员上万人,全国根艺爱好者已达数十万人。”“20年来,共评定出中国根艺美术大师31名,一级高级根艺美术师38人,二级高级根艺美术师141人,根艺美术师255人。”20年来,仅此一家一级学会共颁发“刘开渠根艺奖”约2072人,其中金奖267枚,银奖561枚,铜奖1244枚。 肇昔日,根雕艺术被视为雕虫小计的民间把玩,如今,犹如阳春白雪,走进了千家万户,登上了祖国的艺术殿堂。在国内被人们称为“神奇的艺术”,在国际上被誉为“不可

开化根雕艺术文化产业园区策划

开化根雕艺术文化产业园区策划 (简案) 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中心 二?一一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与背景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项目主题与规划原则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第六章项目投资预算分析第七章项目规划经费预算 1 第一章项目概况与背景 一、项目概况 “中国开化根雕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个以根雕艺术品生产、加工、研发、展示、销售、物流、体验为主~配套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和根雕艺术文化节庆活动的中型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 该项目的建设地址位于开化县城关镇山甸村~北靠中国根艺美术博览园~南临开化工业园区~三面环山~地势平坦~距离开化县城中心仅2公里。 规划建设产业园用地6000公顷,400亩,~其中厂房、库房用地约占55%~展示厅用地约占15%~办公用地约占5%~休闲旅游用地约占15%~广场与绿化用地约占10%~项目总投资约为2180万元人民币。 在中国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下~“中国开化根雕文化创意产业园”将网罗国际国内根雕文化创意界的优秀人才与优质企业~充分利用开化深厚的文化底

蕴和雄厚的产业基础~顺应科学发展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创建国内一流的根雕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促进产业融合与文化创新~促进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 产业园区内规划有:企业设计研发总部基地、名家工作坊、街区式创意街坊、创意办公区、公共办公室、创业孵化基地、博物馆、展示中心、交易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会议中心以及青年公寓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 二、项目背景 ? 文化是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之中。 ?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 ? 英国伦敦正致力于打造:“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和“世界文化大融炉”。 ? 美国纽约以“世界文化俱乐部”著称~其文创产业仅次于金融业~每年有750万人因为文化原因到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参观学习。?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浙江省杭州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引 2 擎。文化创意产业包括了: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 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八 大行业。在体验经济时代~为促进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而进行的各类生产 活动和服务活动正在日益成为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与产业升级的重要 衡量标准。 ? 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开化民间雕刻工艺历史悠久?中国根雕艺 术之乡?提升开化根雕艺术、文化与产业的发展?改善开化根雕产业业

根雕基本知识

根雕基本知识 根据考古发现,古人不仅采用木、玉、骨、石以及贝壳等物制作装饰品,同时也采用树根或竹根制作装饰品。1982年,从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战国时代的根雕作品辟邪,作为镇墓兽的这件 根雕作品,虎头龙身,四足雕有蛇、雀、蛙、蝉等纹样,富有动势,显示出2300多年前我国古代根雕艺术品已达到了自然形态和人 工雕琢巧妙结合的水平。西汉时期,孔子的后裔曾利用楷木自然 弯曲的形态制作拐杖。南北朝时期,已出现了不少利用树根制作 的杖头、笔筒、佛柄、抓背、烟斗等实用品和家具。隋、唐以后,根雕不仅在民间普遍流传,同时也得到皇室贵族的青睐。据《新唐书·李泌传》记载:泌尝取松樛枝以隐背,名曰‘养和& rsquo;,后得如龙形者,因以献帝,四方争效之。说的是唐时邺官

李泌采用天然树根,制作龙形抓背献给皇帝一事。韩愈在《题木居士》中有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 有无穷求福人的诗句。诗中的木居士,就是一件被视作神佛形象的根艺作品。宋、元时期,根的艺术不仅在宫廷和民间流行发展,同时还出现在石窟、庙宇之中。在中国的一些石窟和庙宇内,仍然保存着根雕的佛像,这些树根雕刻的佛像,可与泥塑、石雕的媲美 。 明清两代,根雕技艺已趋成熟。明代有以竹根雕著称的濮仲谦为代表的金陵派和以朱鹤为代表的嘉定派。根艺家们不仅利用木、

竹根创作出供人欣赏的摆设,而且还雕刻具有实用价值的家具及 其他实用品。从明代苏州画家仇英绘制的《金古图》、《桃李园图》、《赚兰亭》等画中,可观赏到画家细致描绘的树根太师椅、树根拐 杖等多种根雕艺术品。明代谢肇淛著的《五杂俎》中记载:吴中以 枯木根作禅椅,盖本于此。这证明吴地当时根艺制作的水平已达 到了相当的高度。 苏州博物馆内藏有清代早期的黄杨花几、笔筒,是巧妙利用天然 树根形态创造的根雕作品。二十世纪50年代初,苏州文管会曾收 集到数堂树根家具,其中一堂树根椅是明末四公子冒辟疆的遗物

开化根雕艺术文化产业园区策划

中国开化根雕文化 创意产业园项目规划方案 (简案) 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中心 二○一一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与背景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项目主题与规划原则 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第六章项目投资预算分析 第七章项目规划经费预算 1

第一章项目概况与背景 一、项目概况 “中国开化根雕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个以根雕艺术品生产、加工、研发、展示、销售、物流、体验为主,配套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和根雕艺术文化节庆活动的中型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 该项目的建设地址位于开化县城关镇山甸村,北靠中国根艺美术博览园,南临开化工业园区,三面环山,地势平坦,距离开化县城中心仅2公里。 规划建设产业园用地6000公顷(400亩),其中厂房、库房用地约占55%,展示厅用地约占15%,办公用地约占5%,休闲旅游用地约占15%,广场与绿化用地约占10%,项目总投资约为2180万元人民币。 在中国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下,“中国开化根雕文化创意产业园”将网罗国际国内根雕文化创意界的优秀人才与优质企业,充分利用开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雄厚的产业基础,顺应科学发展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创建国内一流的根雕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促进产业融合与文化创新,促进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 产业园区内规划有:企业设计研发总部基地、名家工作坊、街区式创意街坊、创意办公区、公共办公室、创业孵化基地、博物馆、展示中心、交易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会议中心以及青年公寓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 二、项目背景 ?文化是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之中。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 ?英国伦敦正致力于打造:“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和“世界文化大融炉”。 ?美国纽约以“世界文化俱乐部”著称,其文创产业仅次于金融业,每年有750万人因为文化原因到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参观学习。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浙江省杭州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引 2

根雕创业方案

建行“e路通”杯2008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 根系大地,雕琢九州——福州根雕营销方案 参赛主题:博客商务创新应用主题赛 福州大学excellence团队 成员:刘慧丽 肖勤思 庄育宽 林国辉

目录 一、根雕项目简介 1.我们的选题背景 2.我国根雕概况 3.根雕项目SWOT分析 4.对根雕进行网络营销的意义 二、根雕市场分析 1.市场概况 2.根雕市场属性 三、根雕市场的STP 1.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 2.目标市场(market targeting) 3.市场定位(market positioning) 四、市场营销策略 1.和讯博客——雕琢九州 2.淘宝旺铺—— 五、推广策略及遵循原则 1.总体策略 2.策略诠释 3.营销推广原则 4.博客推广策略 5.淘宝旺铺推广策略 六、策略的执行 1.阶段任务 2.任务分配 七、网络营销效果评估及改进 评估内容 评估指标

一、根雕项目简介 1.我们的选题背景 福州根雕主要集中在闽侯县的上街镇,这里有茶几、座椅、人物雕像、壁挂,各式各样、种类齐全。我们所在的福州大学正位于上街镇,与久负盛名的根雕一条街毗邻,每次路过根雕一条街,总是被这神奇的艺术折服,本是丑陋的木头,经过根雕艺人的巧夺天工般的艺术加工,一件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便诞生了。正逢上这次电子商务大赛,我们团队经过讨论,决定选择身边的根雕作为我们的网络营销目标。我们希望通过网络营销工具的运用,将福州根雕的品牌打出去,为福州的根雕艺术发展找出一条合适的出路,为这份宝贵的传统艺术的发扬光大和传承做出我们的贡献。 2.我国根雕概况 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被认为是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的艺术之宝。根雕艺术已经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到了清代,木雕技术达到了高峰,许多木雕工艺品作坊还从民间走向官办,并相继形成浙江东阳、乐清、福建福州、莆田、泉州,台湾鹿港、大溪、三义,广东湖州、汕头,山东曲阜、云南剑川、江苏、湖北、上海、四川等许多地方色彩鲜明的民间木雕流派。其中浙江东阳、福建福州、广东潮州被称为我国木雕三大产地。 3.根雕项目SWOT分析 ①优势(STRENGTH) ⑴.品牌优势 “中国根雕看福建,福建根雕看福州”,福州被誉为中国根雕之乡,福州根雕又都集中在闽侯县上街镇,这里的根雕市场生产种类齐全,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并且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声誉。 ⑵.交通优势 上街镇位于福州市西郊,背靠旗山山脉,东临闽江,与福州市区仅一江之隔,为福州市“西大门”所在,铁路、公路、水路都十分畅通,不仅方便原材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也十分便利。

根雕制作解说词(修改后)

根雕制作解说词枣庄市共青希望小学

根雕制作解说词 枣庄市共青希望小学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是来自枣庄市共青希望小学的学生,今天我将我们制作根雕的背景及具体做法向大家做一汇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课程计划,大力推进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范化、常态化,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我校实际,以科学发展观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建设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为此学校在开足开齐课程的同时,为了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学校还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如舞蹈、口风琴、竖笛、手工、绘画、棋类、书法、豫剧、根雕制作等课程。在众多的实践课程中,最有成就的、最受学生欢迎的就是根雕制作了。因为根雕制作能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学校开展简便易行的根雕创作活动符合我们的精神需求,容易被我们所接受。另外,我们在根雕创作过程中需要综合生活经验和美术、历史、自然、文学等各学科知识,才能够取得包括构思、立意、命题等过程的创作活动的成功,这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根雕艺术是发现和利用木本植物根部的自然美又加以艺术处 理的、天人合一的造型艺术。它历史悠久,既实用又美观,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我们认为,根雕艺术的价值在基础教

育领域亟待开发,作为我们农村学校正可以就地取材,依托农村资源,将根雕艺术纳入校本美术课程,开展根雕美术教学活动,以促进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 二、根雕制作的准备过程 我们学校选择高年级各班爱好根雕的学生组为一个班,共36人。虽然这个班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同,程度参差不齐,但是农村的学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对自然界的认识比较多,动手创造的兴趣大,想象力丰富,而且有共同的爱好。学校为了满足我们制作根雕的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购置了根雕创作的工具,如锯、木锉、凿子、刻刀、扁铲、斧头、木钻、木锤、刨子、剪刀(剪枝用的剪刀)、刀子、毛刷、砂纸(布)、粗细布、棉纱、绳子等基本用具,特殊加工时,如火烤、蒸煮、防虫处理时还需要一些用具。 用以根雕制作的材料,主要是根材。除此之外,还有些辅助材料,如胶(水胶、乳胶)、石蜡、漆(清漆、生漆、漆片)等。需要着色时,还要准备所需的颜料。 为了根雕的制作,老师引导我们班全体学生,注意观察,处处留心,乐于发现,随手拈来。注意山坡上、道路旁、梯田边,放学路上,走亲串友,田间劳动等,都可能有意外的收获。让我们注意积累收集根材的经验,比如:有的根材表面虽已腐朽,但内里坚实且富于变化(如槐树根),剔除腐朽的部分后会呈现出美妙的造型和纹理;有的根材半埋于泥土中,露在外面的部分形态很平常,但拔出树根后,会发现埋于土中的部分经腐烂后造型十分独特等等。

根雕教学案例

魅力根雕 一、根雕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根雕艺术是发现和利用木本植物根部的自然美又加以艺术处理的、天人合一的造型艺术。它历史悠久,既实用又美观,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广大农村学校正可以就地取材。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而相对滞后,有的地方甚至被边缘化,艺术课常常被其他学科所代替,更说不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因此开展简便易行的根雕创作活动符合学生的精神需求,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根雕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 《魅力根雕》是我们青湖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特色教学内容之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生以千奇百怪的树根为载体,联系自然景观、现实生活、艺术作品、影视故事、历史故事、寓言童话故事等,再通过树根进行砍、锯、削、磨、雕刻、拼接和上光等手段,创造出人物、动物、景物、器物等各种艺术形象。具有根材资源丰富,收集便利,制作用具简便,教学场地灵活等优点。 2、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农村小学六年级农村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基本的观察能力、简单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他们对我们本节课的资源比较熟悉,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有利的“天时”,学生

上手比较快。教师再选取一些美丽的根雕图片进行欣赏,这样更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教学方式分析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课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自主体验根雕的制作过程,提出感兴趣问题,学生用脑思考在小组内解决问题,自主设计制作计划,独立尝试解决。课上共同协作,师生研讨,探究方法。 三、根雕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砍、锯、削、磨、雕刻、拼接和上光等手段,创作出人物、动物、景物、器物等各种艺术形象。 2、在根雕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开展简便易行的根雕创作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四、根雕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根雕的制作方法,学会树根据树桩、根的外形特点,雕刻自己的根雕作品。 教学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善于观察、勇于创新,创作出造型各异的根雕。 五、根雕教学准备 1、资源准备:学生利用周末收集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根雕素材,强调素材不要太大并且自然晒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