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相关学科课程整合模式国际比较研究_李春密

STEM相关学科课程整合模式国际比较研究_李春密
STEM相关学科课程整合模式国际比较研究_李春密

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根本问题之一,更是我国目前正在实验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纲要》发布之前,我国已有一些关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理论上,有诸多研究对国外有关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多方面的译介,也有部分学者对我国单一的分科课程体系提出批评和实施综合化改革的建议。在实践上也有部分省市及个别学校开展了综合课程的实验。 一、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 课程整合(也有人译为“课程统整”等)是一个包含着多种含义、多种实践而且有着不同反映的概念。从总体上说,在国外,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地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在我国,有研究者在分析后指出,它实质上是“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课程”。虽说这些界定均有片面之处,但我们仍能从国内外课程整合的发展进程中窥见其孕育的一些基本理念,这些理念不仅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一)课程整合是与课程分化相对应并相包含的课程设计方式 整合,就是将不同的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或将不同的部分纳入到整体中。因此,整合首先以部分为基础,没有部分也就没有整合。实际上,所有的课程整合形式,都离不开各个分化的学科,也都承认学科知识作为人类的研究成果对儿童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另外,在分科的框架中也可以部分地实现课程的整合。例如雅各布斯提出的六种课程整合设计策略,分科内的课程整合就是其中之一。由于部分教师的不透彻理解,在许多学科背景出身的教师的意识中,整合的课程与分科的课程是相对立的。面对学校教师的不安和紧张,我们首先应该澄清整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关系,让教师明白整合与分化是相互补充、相互包含的关系。 (二)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是课程整合的根本依据 进行课程整合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客观地要求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把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世界和封闭的知识体系中解放出来,把他们对知识的习得与处坪社会生活的各种复杂关系结合起来,使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从容面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自我以及人与他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三)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是课程整合的根本价值追求 对不同类型的课程之间关系的处理,仅仅是课程整合的表现形式。关注不同类型课程的根本价值追求,才是课程整合的实质,更是课程整合的基石。台湾提出“课程统整”的出发点在于要处理好减轻学生负担与培养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发展在教育中折射出的问题。香港的“课程统整计划”也提倡培养创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实施内容。内地的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课程整合的思考

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课程整合的思考 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小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文、诗词的比重,小学语文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容。 从语文课程的目标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注重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容。 小学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环节。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开始,就应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源远流长。哪些容适合与小学语文教材整合,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汉语言文化、文学、艺术与文化交流、名人故事、风景名胜、节日民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括。 从呈现方式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语文教材时,也要体现便教易学的特点,巧妙渗透到教科书的各部分之中,让学生随着语文学习的进展而不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熏。具体言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通过专题、识字课、课文、单元练习、综合性学习等形式得以体现。 一、专题

语文教材大都按照专题来组织单元,所有教材容、各项语文活动都围绕专题编排。人教版教材就是按照主题组织,以加强语文与传统文化的整合。除了一年级上册以拼音、识字为主,从一下至五下,每册安排了8个主题单元,其中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专题很多,如,设计了“热爱祖国”“爱祖国,爱家乡”“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中国的世界遗产”“祖国的大好河山”“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月是故乡明”“遨游汉字王国”“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语言的艺术”“中国的古典名著之旅”“祖国在我心中”“民风民俗”等单元。这些教学单元从不同的方面(如,风光名胜、神话传说、汉字文化、古典名著、古今诗歌、民风民俗,历史名人等),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专题“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为例,该专题安排了一组生动有趣、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有诗人受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民间传说启发而作的古诗《乞巧》《嫦娥》,有讲述古人凭借智慧惩治巫婆和官绅、为民除害的课文《西门豹》,有描写古代先民们探索天地万物起源和世界奥秘而创造的瑰丽神话《女娲补天》《夸父追日》。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 二、识字课 人教版教材低年级单编识字课。识字课很重视吸收中华传统教育的精华,其对传统文化的借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整合的概念

课程整合的概念 课程整合这个词汇最初来源于对英美教育界专用术语 “integrated curriculum”和“curriculum integration”的翻译,用以概括和揭示我国课程改革中正在探索和研究的有关新型课程的内涵和理念。在国外,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地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然而在国内,关于课程整合的概念内涵,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课程整合是指一种特定的课程设计方法,国内关于课程整合的认识多属于此。从广义上讲,课程整合不仅是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学校教育理念。整合既要在宏观上涉及到学校教学系统的学生、内容等要素,也要在微观上涉及到认知、情感、技能、需要、兴趣、意志,以及知识的各个系列等要素的成分。 学校课程统整: 在国内类似的文献不多,在现有的文献中我们发现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徐玉珍教授对于课程整合的内涵与实践,提出:(1)课程整合不是与课程分化相对立的课程设计方式,而是与课程分化相对应并相互包含的课程设计方式。(2)课程整合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种多样化的课程设计方式。(3)课程整合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同时台湾空中大学杜政荣教授提出“课程统整”的出发点在于要处理好减轻学生负担与培养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发展在教育中折射出的问题。香港的“课程统整计划”也提倡培养创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实施内容。在国外,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著名教育专家伊朗的拉塞克和罗马尼亚的维迪奴就“课程整合”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概括阐述了“跨学科性”整合课程的命题。设计出了实现课程整合的“课程计划的方法论框架”。美国学者雅克布斯把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整合划分为六种不同的设计策略,(1)学校本位的设计,即在学科的框架之内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2)平行设计,即将两门相关的学科的某些主题安排在同一时间教学,而把建立两门平行学科之间的关联的责任交给学生;(3)多学科设计,即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整合在一个正式的单元或学程里;(4)跨学科设计,即将学校课程中的所有学科有意识地统合在一起,形成常规的大单元或学程;(5)“统整日”设计,即完全从学生生活世界或好奇心出发而开展活动;(6)现场教学,这是跨学科设计的一种极端方式,以学生所在的学校环境及日常的生活为内容展开学习,是一种完全的整合设计。

《小学学科整合课程发展趋势及意义》论文

《小学学科整合课程发展趋势及意义》论文 一、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的含义及特点 当今世界诸国充分认识到知识相互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注重促进学科整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课程改革与发展重要目标之一。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由于课程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使得课程的整合性下降,所以学科整合主要在低年级阶段进行,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多学科知识。相应地,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应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学校与学生发展的需求,小学阶段则以综合课程为主。显然,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整合”便成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方式之一。而学科课程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课程类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仍然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学科间课程整合是课程整合的初级形态,也是较为适合当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是学校进行课程整合实践探索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形式之一,因此,对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的研究,首先就必须要明确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的涵义及其特点。 二、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实践探索中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学理的引导缺乏 许多学校意识到学科间进行课程整合的重要性,不断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也或者将实践中成功的学校经验与成果应用于自身学校,而在这一过程中缺乏有关小学学校进行学科间课程整合学理的引导,往往导致学校教师、家长等关涉人员无法厘定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的内涵、目的与途径,对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内涵认识存在错误理念。 2.缺乏以校为本的课程理念作为指导,注重移植 虽然在实践探索中,有些小学学校成为课程整合的成功范例,尤其是学科间课程整合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这样,也为其他学校进行学科间课程整合提供了典范与启示,但是不同的学校所处的环境不同,可利用的校内外资源也不相同,这就是说,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强调学校利用自身资源的前提下进行整合,小学学校进行学科间课程整合不可能去盲目去移植和复制成功学校的经验,当然不是成功范例一无是处,而是小学学校首先应该明确自身的以校为本的课程理念,以此作为指导,从成功的范例中获得启示。 3.整合过程过于关注的是科目结构的平面调整 小学阶段进行学科间课程整合的目的即希望学科知识能够促进小学生完整发展,防止小学生因为学科分立而产生偏科现象,科目过多而增加小学生负担。事实上,单纯的某一学科课程不能够完成促进小学生的完整发展,如果各门学科之间彼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之我见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之我见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影响我们整个社会。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改变着我们的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在课堂教学中推广使用。掌握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基本技能,而语文学科作为与社会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和现代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辅助教学,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以计算机模式为基础,结合网络、通讯、技术,继承多种信息载体(如声音、视频、图像、图形、文本、超文本)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它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活泼、信息容量大、知识结构新、应用面广、效率高、效果突出等特点。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动画和声音相结合,唤起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听说潜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学科整合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思维想象,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把握和运用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多媒体教学给了教师施展才能的无限空间,在神奇的电脑帮助下,教师可以任意创作、自由发挥,可谓“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丰富了学生的感情世界,弥补学生感性材料的 不足,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的效果,弥补了学生由于知识经验不足而造成的对知识理解有困难的局限。让南方的孩子看到雪域高原的实景,北方的孩子看到南方鱼米之乡的美丽…… 生活中缺少的感性材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把远的拉近,把“生”的变“熟”,把“世界”搬上屏幕,这就是现在的课堂,就是学生多彩的学习内容。在画面、声音和优美的旋律中,学生的学习充满了乐趣,让学生获得了启发、受到熏陶,知识因此变得更加美丽。 (二)、信息技术通过“人机互动”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以充分实现。

数学组课程整合方案

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方案(第一稿) 核心基础课程 由于目前每个学期需要完成区教研中心布置的教学工作,完成每学期期末的考试任务,经各备课组讨论先进行学期内的课程整合与拓展,暂不将不同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现将每学期的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七年级上(在课本基础上补充以下内容) 1.《有理数的再认识》 在规定课时内补充数学史的有关有理数是怎样形成出现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在回顾过程中,体会目前学习内容在数学发展史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尽快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2.《绝对值的再认识》 通过学习体会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及几何意义的相关联系,并运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明确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目标。 3.《找规律》 利用代数式来表示一列数的变化规律,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古文中的方程》 关注数学学科中蕴含的数学文化,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到相关文化的营养,从而全面地得到发展。让学生体会祖国数学的辉煌历史。 5.《方程史话》 介绍西方方程发展的历史以及传入中国经历的过程。通过数学小故事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6.《方程中的钟表问题》 拓展学生对于时间进制的认识,结合方程中的追及问题解决钟表表针间的实际问题。 7.《几何绪论课》 从实际生活出发,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能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了解几何学是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几何特征的学科,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两个重要结论.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渗透探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升空间想象能力与抽象能力.体验探究的乐趣,发现的喜悦,体会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广泛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坚定学好知识的决心. 8.《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本课题要在学生对长方体和它表面进行探究的基础之上制作长方体纸盒,让学生经历制作实物体验数学的图形美。

小学课程整合的保障条件

小学课程整合的保障条件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课程整合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有整合的参与主体,整合的配套措施等。整合条件的优化需要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整个学校层面的共同努力,发挥其作为整合配套系统中的动力支撑作用。学校应完善整合的配套设施,建构校本主题文化及课程氛围。在小学课程设计与实施中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按照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进行操作。同时,注意发挥教师主体的创造性,激发教师群体的内在动力,让教师自觉主动的积极参与课程整合,维持教师的整合热情与活力,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与课程整合能力。教师在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中应突出主题,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以此来保障整合策略的良好实施,促进小学课程整合对学生核心素养全面而持续地培养。 1.学校层面需为整合探索提供支持(1)完善整合的配套设施小学课程整合的支撑点在于学校,只有集整个学校自身资源及外部支持于一体的课程整合才能顺利开展。目前许多学校的课程整合本身是依赖于本校的优势资源来展开,整合的风险与阻力并存。从访谈中得知,以往一些改革的做法,如尝试分层差异教学等也遭遇家长的不理解和投诉;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施压最终导致改革计划的夭折。在缺乏相对完善的配套支持系统情况下,如课程资源、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及时间安排等,更令整合的实践探索举步维艰。整合探索总体呈现出零散无序、机械低效的状态,缺乏内外强有力的支撑。学校需要一系列配设施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专门的课程研究与管理部门,保障整合策略的良好推行。小学课程整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并建立保障整合内容长效实施的评价机制。课程整合也使学校的知名度提升,加强了外界对学校改革的关注,这就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外界资源和外部支持。小学课程整合既需要物质条件的保障与支持,同时也依赖于学校的整个大环竞的文化氛围带动和影响。其中最关键的是建构合理的学校主题文化。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秉持怎样的办学理念与价值文化,包含着管理文化、师生文化、果程文化和教学文化等一系列内容。小学课程整合需要立足于本校的文化传统和万史积淀,结合学校发展的特点确立科学合理的主题,建构起主题型的校园文化本系。这里的主题是整个学校的办学方针和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从宏观层面来反映课程整合的价值取向和追求。构建课程文化的主题,让课程成为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载体是建构主题型学校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实现校园文化和课程文化、教学文化之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一体的融会贯通,才能使课程成为学校长久发展的特色,进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2)以学生核心素养统领整合的顶层设计整合的目标定位是进行课程整合设

校本课程怎样有效地与学科、活动课程整合

校本课程怎样有效地与学科、活动课程整合 芦淞区早禾坪学校:殷月娥 关键词:校本课程、有效、学科、活动、整合 内容摘要: 一个人精神、情操、品质、能力形成的前提,便是良好的习惯。古人云:“七分做人、三分做事”,习惯常常是透视一个人的反光镜,从习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处理问题的态度等。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校本课程怎样有效地与语文、美术、音乐活动课程整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 一个人也许没有很好的天赋,但是,一定要有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是决定人生的基石,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收益。英国著名科学家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也曾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是改变或决定美好人生的重要前提,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开展了“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校本课程。围绕这个大课题,我们开设了几个子课题。如:怎样培养学生的品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健康习惯、处事习惯等。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介绍和探讨我们是怎样有效地将校本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活动有机整合的。 一、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上完怎样孝敬父母的课程之后,我首先让学生主动搜集一定数量孝敬父母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是经典的,有的是古往今来名人孝敬父母的动人传说。如《若飞孝敬父母》,还有三字经中的《子路孝敬父母》、《黄香温席》等,以及我们身边发生的孝敬父母鲜活的美德故事。如我校六年级学生黄晶亮,他爸爸得了癌症,母亲又体弱多病,还要在医院里照顾父亲,这样,家里的一些家务活都留给了他,他家离学校有六七里路程,他每天很早起床,洗自己的衣服,喂鸡、鸭、

小学学科整合课程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75330720.html, 小学学科整合课程研究 作者:庚振英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12期 【摘要】课程整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更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科间课程整合是课程整合的初级形式,也是课程整合最基本的模式之一,是课程整合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典型的体现。 【关键词】学科整合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16-02 一、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的含义及特点 当今世界诸国充分认识到知识相互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注重促进学科整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课程改革与发展重要目标之一。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由于课程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使得课程的整合性下降,所以学科整合主要在低年级阶段进行,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多学科知识。相应地,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应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学校与学生发展的需求,小学阶段则以综合课程为主。显然,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整合”便成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方式之一。而学科课程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课程类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仍然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学科间课程整合是课程整合的初级形态,也是较为适合当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是学校进行课程整合实践探索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形式之一,因此,对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的研究,首先就必须要明确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的涵义及其特点。 二、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实践探索中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学理的引导缺乏 许多学校意识到学科间进行课程整合的重要性,不断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也或者将实践中成功的学校经验与成果应用于自身学校,而在这一过程中缺乏有关小学学校进行学科间课程整合学理的引导,往往导致学校教师、家长等关涉人员无法厘定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的内涵、目的与途径,对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内涵认识存在错误理念。 2.缺乏以校为本的课程理念作为指导,注重移植 虽然在实践探索中,有些小学学校成为课程整合的成功范例,尤其是学科间课程整合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这样,也为其他学校进行学科间课程整合提供了典范与启示,但是不同的学校所处的环境不同,可利用的校内外资源也不相同,这就是说,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强调学校利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法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法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广大一线教师早已不再陌生,大家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但是,在整合的过程中,课堂教学也出现了技术喧宾夺主、在网络资源中迷航、炫耀高技术、课堂管理失控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教师整合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整合的效果,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对大量整合案例的统计分析,我们对整合方法进行了分类。 (一)整合方法分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设计,有三种可能的方法: (1)教师在设计课时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教学要素直接纳进来考虑,与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和其他教学条件一同来考虑。 (2)先不考虑信息技术,在常规教学条件下设计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师将常规条件下设计好的一节课直接搬到信息技术环境下,生搬硬套。这两种方法的结果好与差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综合设计能力,更多的是灵感,但信息技术普及到学科教学中毕竟是近几年的事情,教师很难准确把握设计过程,很难有更好的灵感,所作的整合教学设计很难做到科学有效的程度。 (3)假定教学条件只要能想到就能做到,设计一节课的教学过程,称之为理想状态下的教学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到信息技术所能做到的有效支持,进而来选择教学环境、设计教学资源。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可以使信息技术使用得恰到好处,适时、适用和适度,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二)有效整合的基本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需要科学有效的整合方法。我们认为上述的第三种方法,也就是基于理想状态的教学过程设计可以实现有效的整合。在这样的整合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整合点的概念。 1.整合点。首先我们认为在理想状态下的教学过程设计中,信息技术是与常规教学手段等同性质的教学工具。其次,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存在具有下列性质的教学步骤或环节时,才有必要引入信息技术:常规教学手段支撑其实施存在困难(或在质量及效率方面存在问题),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支撑(或能够提高实施的质量及效率)。这样的步骤或环节称之为整合点。所以,要做好整合,关键是要准确诊断出整合点,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 2.基于课程实施过程的基本整合方法。基于整合点的思路,我们提出了一种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基本方法,称之为基于课程实施过程的基本整合方法(MIBP),它主要包括下列五个步骤: (1)本节课理想情况下的教学过程设计; (2)本节课理想教学过程中整合点的诊断; (3)本节课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选择; (4)本节课理想教学过程中各整合点的整合方法选择;

音乐歌曲与学科课程整合

《音乐歌曲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方案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音乐和文学以不同形式表达了人们心里的“喜、怒、哀、乐”。它们既能描绘波澜壮阔的、有深度和广度的故事,又能刻画人类最细微的内心世界,各有其不同凡响的魅力。 文学通过民间歌手将许多美丽的传说吟唱至今,如陕北民歌。 音乐又在文学故事的启迪下谱出了举世瞩目的乐章,如《高山流水》、周杰伦的《青花瓷》、王洛宾《康定情歌》。 因此,文学与音乐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数学与乐谱的关系明显,音乐节拍与分数、音乐和弦与指数、音乐与比率、指数曲线、周期函数和计算机科学相联系。 本研究旨在打通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发展学生的审美趣味、陶冶其情操,发展他们的个性并完善其人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程开发研究面对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通过歌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对歌曲、网络比较喜欢,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并发挥歌曲、网络的作用 3、充分发挥教师的师资优势和学校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的优势,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实施步骤: 本课程采用文献(歌曲)整理、调查研究、行动研究、上课实践相结合 语文教师、数学教师、2009级全体学生的参与,并获得音乐教师的专业支持。 第一阶段文献(歌曲)搜集、整理、调查研究,课程整合的方式,课程规划设置2010/02—2010/03 第二阶段资料的归类及整理,课程的实施办法、评价方式,制定实施计划2010/02—2010/03 第三阶段行动实施、上课实践,课程评价、改进调整 2010/02—2011/06 学生和教师、课程开发小组围绕本课程进行实践和交流 第四阶段经验总结 2011/02—2011/06 撰写报告/校本教材 四、研究的具体内容 (一)、音乐歌曲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 1、音乐歌曲的欣赏:选取音乐歌曲的标准、选取音乐歌曲的方法 2、音乐歌曲的欣赏:欣赏乐曲、欣赏歌词 欣赏乐曲的方法 欣赏歌词的方法 3、音乐歌曲与写作 (1)如何让把音乐歌曲运用到写作中 (2)如何把音乐歌曲的欣赏内化为学生的个人认识

浅谈小学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

浅谈小学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 摘要:小学学校将语文、英语和数学作为考试的主要科目,其它科目都列为副科。抱着考试为主的目的,小学老师在教学中特别看重语文、外语和数学的教学,忽视了副科的教学,这不利于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而自然科学、品德教育和实践活动这样的副科科目又存在很多重复的内容。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课程整合的方案,希望为课程改革贡献一点力量。 关键词:小学课程整合;教材整合;教师配备;教学整合 引言:课程整合是近几年来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课程整合能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又能保证学生的素质教育,所以备受中小学学校的关注。课程整合需要从教材整合出发,制定全新的教材,然后配备专职的教师进行教学,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直以来,中国所提倡的教育制度都是应试教育。毫无疑问,应试教育的教育策略是把考试作为教育成果的验收方式,把完成习题作为学生备战考试的教学方式。目前,小学学校将语文、英语和数学作为考试的主要科目,其它科目都列为副科。于是,抱着考试为主的目的,小学老师在教学中,特别看重语文、外语和数学的教学,进而忽视了副科的教学。不难发现,自然科学、品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是最主要的副科,通常由语文、英语或者数学老师兼任,而主科老师通常对副科内容简略带过,然后将把副科的教学时间换成主科。这导致了小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利于他们的素质发展。此外,自然科学、品德教育和实践活动的许多教学内容有重复迹象,这无形中浪费了教学时间。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既能保证主科科目有更多的教学时间,但又不至于耽误副科的教学。目前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课程整合。课程整合,顾名思义,就是把自然科学、品德教育和实践活动三门课程通过一定的方法,合并成一个学科,本文的研究重点便在于此。 二、小学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 (一)教材整合策略 自然科学、品德教育和实践活动的课程整合需要先从教材入手,剔除教材中

小学语文单元课程整合

《小学语文单元课程整合》地核心就是:变通,以万变应不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融合.素质就是三维目标中地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试教育就是三维目标中地知识与技能,用过程和方法把这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就做到了“教书育人”. 《小学语文单元课程整合》地思想理念,做到了让老师轻轻松松地教,学生简简单单地学. 老师轻松:《小学语文单元课程整合》教案,不再是抄教案,背教案,而是让老师成为学生地助手,思考教案,用智慧思考.这种思考不是生憋硬造地思考,也不是苦思冥想地思考.这种思考来源于平凡地生活,来源于自身地阅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学生简单地学:不再是重复地抄写,不再是无聊地听众.而是在思考,动手又动脑地思考.这种思考来源于讨论、搜集、观察、发现.以学期为单位“重复”.从表面上看,过程是重复地,内容却是每天更新地.对每天更新地内容要进行不停地思考.这种思考,学生不会感到无聊,只会带来充实.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小学语文单元课程整合》教案是以养成习惯贯穿于整个小学.每个年级老师都会把新地习惯和能力帮助学生,进行一个学期地重复形成习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一年级是让学生养成书写规范地习惯;二年级是养成学会发现问题地习惯;三年级是开始学作批注地习惯,四年级时质疑引起思考地习惯;五年级时搜集资料能力地习惯;六年级是自主提取每单元主题地习惯.这些习惯每个年级又分两个学期来完成,分散难度,让学生不知不觉.这些习惯地开始以及养成地过程,在《小学语文单元课程整合》教案中体现出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一年级入门,还大胆运用了独具创新地识字教学方法:先进性笔顺整合教学.理由:通过思考、观察发现,当一个生字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不管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在刚入学地小学生眼中,是一个整体,弯弯曲曲地整体,大脑中地形象意识很模糊.反之,先进行了笔顺教学,在学生地视野里这个字已不再是“怪物”,是由某些笔顺组成地,大脑中地形象意识会很清晰.实验效果:学生学得轻松、开心(以活动地方式进行),降低了难度.一单元为主题地识字教学过程进行地更流畅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五、六年级融进了“慕课”、“微课”地教学理念和方法. 《小学语文单元课程整合》教案中,没有精读和略读,每一篇课文都是精读,每一篇课文又都是略读. 整合出来以后大量地时间和方法做什么?可以进行自己地特色,建议不管进行什么样地特色,阅读都是重要地.实验得出,当运用《小学语文单元课程整合》教案进行教学时,到四年级学生地阅读量就达到了一定地程度,这时候,一到两周就可以结束一个学期地教材教学任务.因为学生地自主理解能力让老师已经无话可说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小学语文单元课程整合》教案真正地让老师“减负”,不作无用功地劳作;让学生“减负”而不“减质”、“减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都说教育是个慢过程,《小学语文单元课程整合》教案做到了,让基础知识循序渐进,让情感素质慢慢渗透,让习惯慢慢养成.慢不是指速度,是指点滴积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朱永新老师发表微博称:喻旭初老师担忧中国地基础教育,提出不能小学提前做初中地事情,中学提前赶大学地活.不然人们心态不正常了,必然会做出不正常地事.《小学语文单元课程整合》教案让我们做到了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小学只做小学该做地事情习惯地开始养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小学语文单元课程整合》教案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发挥自己地潜能,怒放自己地精彩,站成一棵属于自己姿态地树.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在这个瞬息变幻地时代,以“不变”应“变”,以“变”不断丰富充实“不变”.要想与众不同,要么走不寻常路;要么在寻常路上留下不重叠别人,属于自己地脚印.《小学语文单元课程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讲解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整合学科知识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结题报告 一、实验课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概括起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出现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得到了结构性的突破。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有区别,也有联系。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说来,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在学科教学中,学生获得了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学生将这些技能和知识运用出来,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学科教学:侧重“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指导性的活动;教师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听从指令;外在的学习动机很重要;教师提出学生的不足。综合实践活动:侧重“四基”的获得和运用(“四基”:学会求知、做事、共处、做人);自主性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自由选择;重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师构建学生的能力。 我区从2002年4月开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课改突破口进行了实验和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探索和实践,大家都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小学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引起了省市教研部分的关注。中学起步比较晚,同时又是区域性推进的必要组成部分。从局到学校和教师都比较重视,积极做好了准备。加上从2003年秋开始中学全

窦桂梅课程整合

从主题教学到课程整合—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要办好一所“温润的美丽小学”、“值得信任的著名小学”、“受人尊敬的卓越小学”,课程是核心影响因素。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清华附小)十多年的主题教学实践经验为课程整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主题教学“整合”多方课程资源的特点和方法,有助于学校整体课程设计、有助于学校在课程实施以及特色课程设置中凸显教育的个性化、有助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学校运用“主题·整合”思想,借鉴多种理论指导,努力构建“1+X课程”,实现了从主题教学到课程整合的又一次超越。 一、“1+X课程”的研究背景 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必须适合学生发展的需求并指向学校的育人目标。清华附小的办学使命是: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这就要求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在学生层面,要让所有学生在清华文化润泽的六年小学义务教育过程中形成聪慧与高尚的人格基础,为实现未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奠基;在教师层面,要努力锻造秉承“清华责任”及追求卓越理念的教师团队,让教师享受到因自身教育成就而获得有品质的生活、有尊严的待遇以及受人尊敬的职业认同。 清华附小的学生及学生家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绝大多数家长学历较高且有留学的背景,其子女学习的起点以及家长对教育的要求相对较高。同时,家长来源地域差异很大,对教育的认识不同,加之学生自身也具有多元性。为此,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既满足于全体,又能服务于个体。 清华附小的课程实验有着良好的传统和经验的积淀。早在新一轮课改开始之际,学校就提出“三个超越”的教学思想,即“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2003年,学校又提出并践行“主题教学”思想,尝试建立一种以主题为核心,整合教材、课程资源、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学生生活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服务育人的教学模式。从“三个超越”到“主题教学”,学校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课程改革途径。在此背景下,学校承担了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试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试验”的任务,构建出一套适合清华附小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二、“1+X课程”的内涵 (一)课程目标 学校的育人目标决定了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清华附小以“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为核心理念和办学使命,通过对学生、家长调研,确定了学生培养的三个关键价值取向:健康、阳光、乐学。学校立足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要求,与家长一道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化为“十个一”的培养目标:一流好品格;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种好思维;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一门好外语。 前“五个一”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目标;后“五个一”中,学生可根据自身差异有所侧重,是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并允许学生自我设定独特的发展目标。“十个一”均以学生“健康、阳光、乐学”为价值导向,实现“奠基”。 (二)课程结构 为了使学生发展达到甚至超越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各项要求,并使其获得充分的个性化发展,清华附小提出了“1+X课程”结构。 “1”:指优化整合的国家基础性课程。该课程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为指导思想,既落实了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又超越了教材。“X”:指在“1”的基础上,实施学生个性化特色课程,即学校特色化及学生个体性课程。“+”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1”与“X”的相辅相成,达成“1”和“X”平衡的增量或变量。

李家小学课程整合实施方案

李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 整合开发与实施 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为指导,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课程的有效实施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效性。 二、基本理念 1.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很强的课程。它既包括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指定性学习领域,也包括了社会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卫生活动、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反毒品教育等非指定性学习领域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等要求开发的,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校本课程是各个不同学校对国家、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本课程可以针对学校、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差异及时做出调整,切实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教师的特点,有效的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协调的发展。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对丰富和充实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校本课程对于学校争办特色学校,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具有指导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二者的联系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不是一门校本课程,但需要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性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在实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依赖于学校开发,也依赖于地方管理。(2)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有三种:选用、改编、新编。校本开发的课程范围指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学校开发的课程”,以及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部分,也就是说,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也可以是实践性课程的形式。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基本关系。(3)二者课时可以结合使用。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影响我们整个社会。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改变着我们的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在课堂教学中推广使用。掌握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基本技能,而语文学科作为与社会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和现代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多种信息载体(如声音、视频、图像、图形、文本、超文本)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它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活泼、信息容量大、应用面广、效率高、效果突出等特点。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动画和声音相结合,唤起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听说潜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学科整合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思维想象,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把握和运用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多媒体教学给了教师施展才能的无限空间,在神奇的电脑帮助下,教师可以任意创作、自由发挥。” 信息技术丰富了学生的感情世界,弥补学生感性材料的不足,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的效果,弥补了学生由于知识经验不足而造成的对知识理解有困难的局限。生活中缺少的感性材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把远的拉近,把“生”的变“熟”,把“世界”搬上屏幕,这就是现在的课堂,就是学生多彩的学习内容。在画面、声音和优美的旋律中,学生的学习充满了乐趣,让学生获得了启发、受到熏陶,知识因此变得更加美丽。 尊重学生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长和发展,“人机互动”让这种设想变成了现实。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与老师与同学即时沟通,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告诉别人,同时可以分享同学及老师的思考成果,拓展了思维,开阔了眼界,使学习走向开放,走向对话。同时,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信息容量。为学生搜集、比较、判断提供了更多的材料信息来源,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从此不再是神话。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改变着学生的未来。 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学内容的显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无缝沟通”,把学生共性的问题用实景及时切换到屏幕上,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个性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及时沟通得以解决。特别在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环节上,教师可以用知识的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转化为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