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_MS_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莫西林克拉_省略_浓度及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人体生

LC_MS_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莫西林克拉_省略_浓度及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人体生
LC_MS_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莫西林克拉_省略_浓度及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人体生

药物研究 LC/M 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浓度及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0001) 高 瞰 邢俊家

阿莫西林(amox icillin)为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抗菌药,具有杀菌活性强、生物利用度高、组织分布好等优点[1]。克拉维酸(clav ulanic acid)是竞争性广谱 -内酰胺酶的抑制剂,由阿莫西林和 -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钾组成的复方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普及。克拉维酸可以增强阿莫西林对产 -内酰胺酶菌种的抗菌活性,且对多数产 -内酰胺酶的细菌也有明显的抗菌活性,临床应用十分广泛[2]。本研究建立了快速、灵敏、适用于测定高通量样品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 C/M S/M S)分析方法,用于同时测定健康受试者血浆中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浓度,评价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希望能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Q-T R A P型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美国Applied Biosystem公司);配有ESI电源以及A na lyst数据处理软件A 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美国A g ilent公司),包括二元输液泵、自动进样器、切换阀。

1.2 药品及试剂:阿莫西林对照品(纯度为86.2%),克拉维酸对照品(纯度为95.0%),内标5-氟尿嘧啶对照品(纯度>99%)均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受试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 1)颗粒剂(含阿莫西林250mg,克拉维酸钾6

2.5mg,石药集团中诺药业有限公司);参比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 1)颗粒剂(含阿莫西林250 mg,克拉维酸钾62.5mg,安徽省皖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色谱柱:A g ilent T C C18柱(5 m粒径,150 mm 4.6mm I.D.),美国A gilent公司;流动相:乙腈-0 2 mmol/L乙酸铵(10 90,v/v);流速:1 0mL/min(50%分流);柱温:35 ;进样量:20 L。

2.2 质谱条件:ESI源;离子喷射电压:4500V;温度:550 ;源内气体1(GS1,N2)压力:55psi;气体2(GS2,N2)压力:70psi;气帘气体(N2)压力:20psi;负离子方式检测;扫描方式为多重反应监测(M RM);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内标5-氟尿嘧啶的解簇电压(DP)分别为:-52V、-30V和-48 V;碰撞能量(CE电压)分别为:-13eV、-12eV和-26eV;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364 0 m/z223 0(阿莫西林),m/z197 8 m/z135 9(克拉维酸)和m/z128 9 m/z42 0(5-氟尿嘧啶)。

2.3 样品处理方法:精密取血浆样品50mL,置1.5mL EP管中,加入内标溶液50mL,加入50mL纯水,加入200mL乙腈,涡流混合30s,离心10m in(15000r/min),取上清液20mL进样分析。

2.4 方法的专属性:取6名受试者的空白血浆50mL,除不加内标外,按2.3项下操作,得空白血浆色谱图;将一定浓度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标准溶液和内标加入空白血浆中,依同法操作,得标准溶液色谱图;取受试者给药后收集的血浆样品,加入一定浓度的内标,依同法操作,得血浆样品色谱图。由色谱图可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内标5-氟尿嘧啶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38、2.07和2.37min;结果表明:空白血浆中的内源性物质不干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内标5-氟尿嘧啶的测定。

2.5 标准曲线的制备:取空白血浆50mL,加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标准系列溶液50mL,配制成相当于阿莫西林血浆浓度为30、90、300、900、3000、6000、9000ng/mL,克拉维酸血浆浓度为20、60、200、600、2000、4000、6000ng/ mL的血浆样品,每点为3样本。按2.3项下操作,记录色谱图;以待测物浓度为横坐标,待测物与内标的峰面积比值为纵坐标,用加权(W=1/x2)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运算[3],求得的直线回归方程,即为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的工作曲线。血浆中的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 0 000333X-3 5e-005(r=0 9988)、Y=0 000277X-0 00034(r=0 9975)。根据标准曲线,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在血浆中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0~9000ng/mL和20~6 000ng/mL。

2.6 准确度与精密度:按2.3项下操作,制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低、中、高3个浓度(分别为阿莫西林90、900、6000 ng/mL,克拉维酸60、600、4000ng/mL)的质量控制(QC)样品,每浓度6样本,连续测定3d,根据当日的工作曲线,计算QC样品的测得浓度,进行方差分析,计算本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结果阿莫西林低、中、高3个浓度的QC血浆样品测定值和添加值的相对误差(RE)<1 5%,日间、日内精密度良好,RS D分别为<8 1%和<4 1%;克拉维酸低、中、高3个浓度的Q C血浆样品测定值和添加值的RE< 3 4%,日间、日内精密度良好,RSD分别为<10 0%和< 3 3%。

2.7 提取回收率:取空白血浆50 L,按2.3项下操作,制备低、中、高3个浓度(分别为阿莫西林90、900、6000 ng/mL,克拉维酸60、600、4000ng/mL)的Q C样品,每浓度3样本。同时另取空白血浆50 L,除不加标准溶液和内标外,按2.3项下操作,向获得的上清液中加入相应浓度的标准溶液50 L,内标50mL,涡流混合,进样分析,获得

相应峰面积(3次测定的平均值)。以每一浓度2种处理方法的峰面积比值计算提取回收率,阿莫西林低、中、高3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5 5)%,(93 8)%和(93 8)%,克拉维酸低、中、高3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4 11)%,(90 6)%和(98 6)%。

2.8 稳定性考察:依据2.3项下方法制备Q C样品,每个浓度3样本,经室温放置6h,反复3次-80 冰冻,室温溶解、-80 冰冻,放置1个月后,测定样品浓度。结果表明:血浆样品室温放置6h(阿莫西林RE在 8 3%之内,克拉维酸RE在 11.5%之内)、反复3次-80 冰冻、室温溶解(阿莫西林R E在 11 4%之内,克拉维酸RE在 12 8%之内)、-80 冰冻放置1个月后(阿莫西林R E在 11 1%之内,克拉维酸RE在 13%之内)均稳定。

2.9 基质效应:将空白血浆换成流动相,其余步骤按2.3项下操作,进样20 L,进行L C/M S/M S分析,获得相应峰面积。与相应浓度的Q C样品的峰面积的比值考察基质效应,结果发现在分析时间内,没有基质抑制或增强待测物和内标的信号。

3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颗粒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3.1 受试者及给药方案:选择健康男性受试者22名(年龄21~25岁,体质量56~72kg,身高169~182cm),签署知情同意书,于试验前在医院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于试验前2周内未使用任何药物。受试者于服药前禁食12h。

采用2种制剂2周期随机交叉方法。22名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空腹服受试制剂(含阿莫西林250mg,克拉维酸钾62.5mg)或参比制剂(含阿莫西林250mg,克拉维酸钾62.5mg),2次服药间隔时间为1周。受试者空腹12h后,于服药前(0h)和服药后0.25、0.50、0.75、1.0、1 5、2.0、3.0、4.0、6.0、8.0、12.0h采集静脉血4mL,置肝素试管中,离心(3500r/min)10min,分离血浆,保存于-80 冰箱中,冷冻待测。

3.2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22名健康受试者口服阿莫西林250mg和克拉维酸钾62.5mg后,采用BA PP2.0软件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见表1,2。

表1 阿莫西林的平均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x s)

项目T max(h)C ma x(ng/mL)AUC0~ (ng h-1 mL-1)T1/2(h)参比制剂0.81 0.175494 115915181 251 1.91 0.27受试制剂0.80 0.185411 102214974 2667 1.93 0.27

表2 克拉维酸的平均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x s)

项目T max(h)C ma x(ng/mL)AUC0~ (ng h-1 mL-1)T1/2(h)参比制剂0.74 0.14705 1981400 461 1.87 0.32受试制剂0.68 0.19693 2341441 410 1.97 0.54

3.3 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评价:根据每名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AU C0-t,求得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单次口服受试制剂后阿莫西林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 9)%;克拉维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7 28)%。

采用BA P P2 0软件,将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A U C0-t、AU C0~ 、C m ax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再采用双单侧t检验法和(1–2 )置信区间法对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数据显示, lnA U C0-t和lnA U C0~ 的90%置信区间均在等效性标准规定范围80%~125%内;lnC m ax的90%置信区间均在等效性标准规定范围70%~143%内。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T max通过非参数检验(W ilco xo n符号秩检验)得到S分别为80和49,分别大于查表所得的S0 05(18)=40和S0 05(16)=30。结果表明: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T 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4 讨 论

在进行正离子方式和负离子方式方法探索时发现,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负离子化效率均远远高于正离子形式;试验中同时对ESI源和A PCI源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ESI源条件下可产生较高的灵敏度和响应值,因此选用ESI 源及负离子模式。由于待测物含有两性基团,所以乙酸铵的加入增加了流动相的缓冲能力。由于2种分析物均是极性很大的化合物,亲水性很强,如果有机相的比例过大,待测物就不容易在色谱柱上保留,很容易被流动相洗脱下来,并且考虑到色谱柱使用的有机相比例范围,所以选择的有机相与水相的比例为10 90。

由于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结构中均含有 -内酰胺环,所以对热不稳定,如果采用液液萃取法,氮气吹干过程会使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降解,并且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极性较大,极易溶于水,所以液液萃取法不适用于本实验;对于固相萃取法,我们尝试了Cleanert O DS-N-SPE-C18和O DS-C18(A gela T echnolog ies Inc.中国)2种固相萃取小柱,虽然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能够在这2种固相柱上保留,但是样品的回收率不高,无法满足灵敏度的要求,并且由于固相萃取的成本较高,操作也相对复杂,该样品处理方法也未能应用于本实验中。我们还尝试了蛋白沉淀后反提法,虽然该法适用于极性较大的物质的提取,可是样品的提取回收率也较低,并且步骤很复杂,也不予采用。相对而言,蛋白沉淀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更适合于本研究。用4倍血浆体积的乙腈沉淀蛋白,可以使血浆中的蛋白沉淀完全,大大地减少了基质效应。提取回收率结果显示,血浆中阿莫西林的提取回收率稳定在93%左右,克拉维酸为94%左右,可见,此方法提取回收率稳定且较高,是较优的前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何解生,章静.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临床应用.海峡药学,

2006,18(2):136.

[2]梁再赋.国内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复方制剂的现状.国外医

药抗生素分册,2006,8(2):96.

[3]钟大放.以加权最小二乘法建立生物分析标准曲线的若干问

题.药物分析杂志,1996,16(5):343-346.

(收稿日期:2011-03-11)作者简介:高瞰,女,1982年10月生,助教,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0001

强力天麻杜仲软胶囊的质量控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100069) 尼富苓

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 柏 冬

强力天麻杜仲软胶囊由天麻、杜仲(盐制)、制草乌、附子(制)、独活、地黄等十二味药组成,具有散风活血,舒筋止痛的功效,为强力天麻杜仲胶囊的改剂型制剂,它崩解时限短,体内吸收快,保证了有效成分的充分利用。天麻系方中君药,天麻素为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且含量较高。为有效控制其质量,笔者采用薄层色谱法(T L C)对方中制草乌、附子、独活、地黄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法(H PL C)定量研究天麻中的天麻素的含量,以此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可用于强力天麻杜仲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1 材 料

HP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V WD检测器、H P Chemstatio n system化学工作站(美国A g illent公司);M i-l lipor e Simplicit y超纯水器;超声波清洗器(型号: SK5200H,功率150W,频率20kHz,上海科导仪器有限公司)。强力天麻杜仲软胶囊为试验室自制;天麻素(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批号:0807-9702)、附子对照药材、制草乌对照药材、地黄对照药材、独活对照药材均购至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甲醇为色谱纯(fisher),水为二次重蒸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质量控制

2.1 定性鉴别

2.1.1 附子、制草乌的T L C鉴别:取本品30粒取出内容物,加乙醚20mL,振摇10min后,加氨试液10mL,振摇30m in,再放置1~2h,分取乙醚层,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分取附子、制草乌对照药材4g,加乙醚30mL,振摇10min后,加氨试液10mL,振摇30min,再放置1~2h,分取乙醚层,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按处方比例,称取除附子、制草乌以外的其余药材,以拟定供试品溶液制备工艺制成缺附子、制草乌的阴性对照溶液。照T L C法[1]试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10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二乙胺 正己烷(4 1)为展开剂,展开,展距约9cm,取出,晾干,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日光下检视。结果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

2.1.2 独活的鉴别:取本品20粒取出内容物,加乙醚20 mL,浸渍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独活对照药材2g,加乙醚10mL,浸渍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2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按处方比例,称取除独活以外的其余药材,以拟定供试品溶液制备工艺制成缺独活的阴性对照溶液。照T L C法试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2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苯-醋酸乙酯(2 1 1)为展开剂,展开,展距约9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

2.1.3 地黄的鉴别:取本品20粒取出内容物,加甲醇20 mL,加热回流1h,放冷,滤过,滤液回收甲醇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地黄对照药材粉末2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h,放冷,滤过,滤液回收甲醇至5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按处方比例,称取除地黄以外的其余药材,以拟定供试品溶液制备工艺制成缺地黄的阴性对照溶液。照T LC法试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5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4 6 1)为展开剂,展开,展距约9cm,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试液,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

2.2 天麻素的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柱(250mm 4.6mm,5 m),流动相为甲醇-水(3 97),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21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10 L。在此色谱条件下天麻素与其他组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理论板数按天麻素峰计算不低于4000。

2.2.2 溶液的制备: 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在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器中干燥36h的天麻素对照品适量,置10mL 量瓶中,加适量甲醇溶解,定容,制成每1mL含65.8 g的溶液,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取本品内容物约6g,精密称定,置三角瓶中,加甲醇40mL,超声处理30min,滤过,残渣用少量甲醇洗涤,合并滤液,并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量取20mL蒸干至无醇味,残渣加20mL水溶解,滤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阴性对照溶液:另取处方中除天麻以外的其余药材按规定工艺制备成阴性样品,再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缺天麻的阴性对照溶液。

2.2.3 专属性试验: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各10 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按 2.2.1 项下色谱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7:1)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7:1) 商品名称:君尔清 成份: 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 适应症: 本品可用于治疗如下条件中指明的微生物的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1、下呼吸系统感染,由β-内酰胺产生菌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2、中耳炎: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3、窦炎: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4、皮肤及皮肤办组织感染: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或克雷白杆菌引起。 5、尿路感染:由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或肠杆菌引起。 尽管本品对以上各种感染有效,但由氨苄青霉素敏感菌引起的感染也可用本品治疗,其原因是本品含有成分。因此本品对氨苄青霉素敏感的微生物 和产生β-内酰胺酶的微生物引发的复合感染均有效,不需要再用其它的抗生素。因为阿莫西林在体外对肺炎链球菌经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更有 效,因此对氨苄青霉素或青霉素敏感的绝大多数的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和本品是完全敏感的。 规格: 0.2285g(阿莫西林0.2g与克拉维酸28.5mg) 用法用量: 本品可直接口服,或置适量温开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服用,本口也可置于牛奶或果汁,搅拌至完全溶解后服用。 成人及体重大于40kg(或年龄大于12岁)的儿童,根据病情的需要,每 次2-4片(每片含阿莫西林200mg和克拉维酸28.5mg),每12小时一次,或遵医嘱。 体重小于40kg(或年龄小于12岁)的儿童,每次1片半(每片含阿莫西林200mg和克拉维酸28.5mg)每12小时一次,或遵医嘱。 1)对于7-12的儿童,每一次1片半(每片含阿莫西林200mg和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金力舒)的说明书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金力舒)的说明书 抗生素的使用如今已经越来越广泛了,治疗疾病时使用抗生素可以很好的帮助您恢复健康。但是抗生素这种药物属于一种对人体依赖性比较强的药物,长期使用抗生素会让细菌对于抗生素产生抗体,久而久之就治愈不了疾病了,因此科学的使用很重要。如今,推出了一种名叫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金力舒)的药物,它对于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小的。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商品名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金力舒) 英文名称:Amoxicillin and Clavulanate Potassium Tablets 拼音全码:AMoXiLinKeLaWeiSuanJiaPian(JinLiShu) 【主要成份】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成份】 分子式:C16H19N3O5S·3H2O 分子量:419.46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类白色或淡黄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1.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扁桃体炎、咽炎等。2.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合并感染等。3.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盆腔炎、淋病奈瑟菌尿路感染及软性下疳等。4.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疖、脓肿、蜂窝组织炎、伤口感染、腹内脓毒症等。 5.其他感染:中耳炎、骨髓炎、败血症、腹膜炎和手术后感染等。【规格型号】0.457g*6s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和12岁以上小儿一次1片,一日3次。严重感染时剂量可加倍。未经重新检查,连续治疗期不超过14日。

【不良反应】1.常见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和呕吐等。2.皮疹,尤其易发生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3.可见过敏性休克、药物热和哮喘等。4.偶见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降低及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的二重感染。 【禁忌】青霉素皮试阳性反应者、对本品及其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患者每次开始服用本品前,必须先进行青霉素皮试。2.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及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和严重肝功能障碍者慎用。3.本品与其他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过敏性。若有过敏反应产生,则应立即停用本品,并采取相应措施。4.本品和氨苄西林有完全交叉耐药性,与其他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有交叉耐药性。5. 肾功能减退者应根据血浆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或给药间期;血液透析可影响本品中阿莫西林的血药浓度,因此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及结束时应加服本品1次。6.对怀疑为伴梅毒损害之淋病患者,在使用本品前应进行暗视野检查,并至少在4个月内,每月接受血清试验一次。7.严重肝功能减退者慎用。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本品者,应定期检查肝、肾、造血系统功能和检测血清钾或钠。8.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干扰:(1)硫酸铜法尿糖试验可呈假阳性,但葡萄糖酶试验法不受影响;(2)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说明书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 商品名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 通用名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 英文名称:Amoxicillin and Clavulanate Potassium Dispersible Tablets(7:1) 【医保类别】 甲类 【规格】 312.5mg(C16H19N3O.S 2.0mg与C8H9NO5 62.5mg)。 【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适应症】 本品可用于治疗如下的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1.下呼吸道感染:由产生β-内酰胺酶的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如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

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2.耳鼻喉感染:由产生β-内酰胺酶的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如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咽炎。3.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由产生β-内酰胺酶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克雷伯杆菌引起。如疖﹑脓肿﹑蜂窝组织炎﹑伤 口感染﹑腹内脓毒症。4.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由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或肠杆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盆腔炎﹑淋球菌性尿路感染及软性下疳等。5. 其他感染:骨髓炎﹑败血症﹑腹膜炎和手术后感染。6.由氨苄青霉素敏感菌引起的感染也可用本品治疗,其原因是本品含有阿莫西林成分。因此对氨苄青霉素敏感的 微生物和产生β-内酰胺酶的微生物引发的复合感染均对本品敏感,不需要再另用其它的抗生素。因为阿莫西林在体外对肺炎链球菌比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更有效,因 此对氨苄青霉素或青霉素中度敏感的绝大多数的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和本品是完 全敏感的。为检测致病菌及起对本品的敏感性,治疗前应进行细菌学试验。当感染 可能涉及上述的产生β-内酰胺酶的微生物,在细菌学和敏感试验得到结果前须开始治疗。一旦知道结果,如需要,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用法用量】 本品可直接吞服,或置于适量温开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服用。1.一般成人及大于12岁儿童,每次2片,一日三次。2. 7~12岁儿童,每次1.5片,一日三次。 3. 1~7岁儿童,每次1片,一日三次。 4. 3个月~1岁儿童,每次半片,一日三 次;严重感染时,剂量可加倍或遵医嘱。未经重新检查,连续治疗期不超过14天。5. 对于肾功能受损患者:肾功能受损的病人(肌酐清除率>30ml/min)一般不要求减 少剂量;严重肾功能受损的病人,肌酐清除率在<30ml/min者,应适当减少剂量,延长给药间隔。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结束后应加服一次。

执业药师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A 1、阿司匹林的pKa是3.5,它在pH为7.5的肠液中,约可吸收 A、1% B、0.1% C、0.01% D、10% E、99% 2、某弱酸性药物pKa=4.4,其在胃液(pH=1.4)中的解离度约为 A、0.5 B、0.1 C、0.01 D、0.001 E、0.0001 3、某弱酸性药物在pH=7.0的溶液中90%解离,其pKa值约为 A、6 B、5 C、7 D、8 E、9 4、弱酸性药物在pH=5的液体中有50%解离,其pKa值约为 A、2 B、3 C、4 D、5 E、6 5、下列关于药物主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要消耗能量 B、可受其他化学品的干扰 C、有化学结构的特异性 D、只能顺浓度梯度转运 E、转运速度有饱和现象 6、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A、不耗能,顺浓度差,特异性高,无竞争性抑制现象 B、不耗能,顺浓度差,特异性不高,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C、耗能,顺浓度差,特异性高,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D、不耗能,顺浓度差,特异性高,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E、转运速度无饱和现象 7、有关药物简单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消耗能量 B、需要载体 C、不受饱和限度的影响 D、受药物分子量大小、脂溶性、极性的影响 E、扩散速度与膜的性质、面积及膜两侧的浓度梯度有关 8、大多数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是 A、主动转运 B、简单扩散 C、易化扩散 D、吞噬作用 E、孔道转运 9、影响药物转运的因素不包括 A、药物的脂溶性 B、药物的解离度 C、体液的pH值 D、药酶的活性 E、药物与生物膜接触面的大小 10、药物的首过消除可能发生于 A、舌下给药后 B、吸入给药后 C、口服给药后 D、静脉注射后 E、皮下给药后 11、不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 A、肝肠循环 B、血浆蛋白结合率 C、膜通透性 D、体液pH值 E、特殊生理屏障 12、影响药物体内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A、组织亲和力 B、局部器官血流量 C、给药途径 D、生理屏障 E、药物的脂溶性 13、药物通过血液进入组织器官的过程称 A、吸收 B、分布 C、贮存 D、再分布 E、排泄 14、下列关于药物吸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第四章 药物代谢

第四章药物代谢 第一节药物的体内过程——药动学 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的动态变化。上述过程也称作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分布排泄代谢————→生物转化 药物转运消除 这些运动变化如图所示:

一、 药物的跨膜转运 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转化,或从给药部位到引起药理效应,均需经过体内的生物膜。生物膜为类脂质双分子层结构。膜上有孔道,可让水、N a ﹢、C a ﹢、M g ﹢等通过。 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及代谢与物质的跨膜转运密切相关。 跨膜转运的方式主要有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和膜动转运。 (一) 被动转运 是指药物分子只能由高浓度的一侧扩散到低浓度的一侧,其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浓度梯度)成正比。浓度梯度愈大,扩散愈容易。 (二) 主动转运 又称逆流转运,其转运需要膜上的特异性载体蛋白,需要消耗能量。特点是分子或离子可由低浓度或低电位差的一侧转运到较高的一侧。如细胞内N a ﹢向外扩散。 (三) 膜动转运 大分子物质的转运伴有膜的运动,称膜的转运。 (1) 胞饮 胞饮又称吞饮或入胞。某些液态蛋白质或大分子蛋白质,可通过生物 膜的内陷形成小胞吞噬而进入细胞内。 如脑垂体后叶粉剂,可从鼻粘膜给药吸收。 (2) 胞吐 胞吐又称胞裂外排或出胞。某些液态大分子物质可以从细胞内转移到 细胞外。如腺体分泌及递质的释放等。 二、 药物的吸收和影响因素 (一) 药物的吸收 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除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外,药 给药

物吸收的快慢和多少,常与给药途径、药物的理化性质、吸收环境等密切有关。 1、消化道吸收 药物从胃肠道粘膜吸收,主要通过被动转运,分子量愈小、脂溶性愈大越容易吸收。胃液PH值0.9~1.5,弱碱性药物可从胃中吸收,但因胃内吸收面积小,且药物滞留时间短,所以吸收有限。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表面有绒毛,吸收面积大,肠蠕动快,血流量大,肠腔内PH4.8~8.2,对弱酸性和碱性药物均易溶解吸收. 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后,都要经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再进入血液循环. 除口服外,有些药物还可经过舌下给药或直肠给药,而分别通过口腔、直肠和结肠粘膜吸收。虽然吸收表面积小,但血流供应丰富,吸收也较迅速,并可避免首先通过肝脏,对于在胃肠道中易遭到破坏或在肝中被迅速代谢的药物,可用这两种途径给药。如硝酸甘油可用舌下给药(治疗心绞痛)。 2、注射部位的吸收 皮下或肌内注射,药物先沿结缔组织扩散,后经毛细血管和淋巴内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 3、呼吸道吸收 小分子脂溶性、挥发性的药物或气体可以从肺泡上皮细胞迅速吸收。如抗菌、消炎、祛痰、通鼻塞等鼻咽部的局部治疗。 4、皮肤和粘膜的吸收 完整的皮肤吸收能力差,外用药物主要发挥局部作用。近年来,有许多促皮吸收剂可与药物制成贴皮剂,经皮给药后可达到局部和全身治疗。如硝苯地平贴皮剂、硝酸甘油缓释贴皮剂等。 粘膜远较皮肤的吸收能力强。鼻腔粘膜的吸收面积大,且血管丰富,吸收也迅速。如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等可从皮肤及呼吸道粘膜吸收,应加强防护,注意防止吸收中毒。(举例:吸入杀虫剂致人死)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1、药品的理化性质 一般说,水和脂均不溶的物质很难吸收。如BaSO4口服时不溶解、不吸收,可用做造影剂。 2、肝首过效应 是指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体循环的药物减少,药效降低。如硝酸甘油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说明书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说明书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超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是否处方】处方药 【是否医保】否 【运动员慎用】否 【主要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 【性状】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类白色或淡黄色。 【药理作用】 本品为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的复方制剂。阿莫西林为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克拉维酸钾本身只有微弱的抗菌活性,但具有强大的广谱??内酰胺酶抑制作用,两者合用,可保护阿莫西林免遭??内酰胺酶水解。本品的抗菌谱与阿莫西林相同,且有所扩大。对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均具良好作用,对某些产??内酰胺酶的肠肝菌科细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脆弱拟杆菌等也有较好抗菌活性。本品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及肠杆菌属等产染色体介导Ⅰ型酶的肠杆菌科细菌和假单胞菌属无作用。 【药代动力学】 本品对胃酸稳定,口服吸收良好,食物对本品的吸收无明显影响。空腹口服本品375mg(阿莫西林250mg,和克拉维酸125mg),阿莫西林于1。5小时达血药峰浓度(Cmax),约为5。6mg/L。血消除半衰期(t1/2b)约为1小时。8小时尿排出率为50%~78%。克拉维酸的药动学参数与单用时相同,正常人口服克拉维酸125g后1小时达血药峰浓度(Cmax),约为3。4mg/L。蛋白结合率为22%~30%。血

消除半衰期(t1/2b)为0。76~1。4小时,8小时尿排出率约为46%。两者口服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7%和75%。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 (1)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扁桃体炎、咽炎等。 (2)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合并感染等。 (3)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盆腔炎、淋病奈瑟菌尿路感染及软性下疳等。 (4)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疖、脓肿、蜂窝组织炎、伤口感染、腹内脓毒症等。 (5)其他感染:中耳炎、骨髓炎、败血症、腹膜炎和手术后感染等。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和12岁以上小儿一次1片,一日3次。严重感染时剂量可加倍。未经重新检查,连续治疗期不超过14日。 【不良反应】 (1)常见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和呕吐等。 (2)皮疹,尤其易发生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 (3)可见过敏性休克、药物热和哮喘等。 (4)偶见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降低及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的二重感染。 【禁忌】 青霉素皮试阳性反应者、对本品及其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患者每次开始服用本品前,必须先进行青霉素皮试。 (2)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及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和严重肝功能障碍者慎用。

药代动力学(王广基)word

前言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规律的一门学科。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药物体代谢物及代谢机理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药物在体代谢产物和代谢机理研究,可以发现生物活性更高、更安全的新药。近年来,国外在创新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评价新药中与药效学、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药物进入体后,经过吸收入血液,并随血流透过生物膜进入靶组织与受体结合,从而产生药理作用,作用结束后,还须从体消除。通过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求算相应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后,对可以药物在体过程进行预测。因此新药和新制剂均需要进行动物和人体试验,了解其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药物代谢动力学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心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药物代谢动力学》课程教学已有二十多年历史,本书是在原《药物动力学教学讲义》基础,经多年修正、拓展而成的。全书十三章,三十余万字,重点阐述围绕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与其它教材相比,创新之处在于重点阐述现代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经典药物代谢动力学在新药及其新制剂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迅 速发展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体外研究模型等新容。 本书编著者均是长期在药物代谢动力学教学和研究第一线的教师。因此,本书的实践性与理论性较强,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从事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相关科研人员的参考书。编者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主编:王广基 副主编:晓东,柳晓泉 编者(姓氏笔画为序) 王广基、晓东、西敬、劲、柳晓泉

容提要: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机体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创新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效学、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重点阐述围绕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与其它教材相比,创新之处在于重点阐述现代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经典药物代谢动力学在新药及其新制剂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迅速发展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体外研究模型等新容。共十三章,分别为概述、药物体转运、药物代谢、经典的房室模型理论、非线性药物代谢动力学、统计矩理论及其应用、生物利用度及其生物等效性评价、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实践、手性药物代谢动力学、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计算机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本书的实践性与理论性较强,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从事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相关科研人员 的参考书. 1 目录 第一章药物代谢动力学概述 一、什么是药物代谢和动力学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医学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药物体转运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药物跨膜转运及其影响因素 一、生物膜 二、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 第三节药物的吸收 一、药物在胃肠道中吸收 二、药物在其它部位吸收 第四节药物的分布 一、药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二、血浆蛋白结合率及常用的测定方法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 英文名:Amoxicillin Sodium and Clavulanate Potassium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Amoxilinna Kelaweisuanjia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阿莫西林钠和克拉维酸钾,两者之比为5:1。 【性状】 本品为白类或类白色粉末。 【药理毒理】 本品为阿莫西林钠和克拉维酸钾的复方制剂。阿莫西林为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克拉维酸钾本身只有微弱的抗菌活性,但具有强大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两者合用,可保护阿莫西林免遭β内酰胺酶水解。 本品的抗菌谱与阿莫西林相同,且有所扩大。对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均具良好作用,对某些产β内酰胺酶的肠肝菌科细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脆弱拟杆菌等也有较好抗菌活性。本品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及肠杆菌属等产染色体介导Ⅰ型酶的肠杆菌科细菌和假单胞菌属无作用。 【药代动力学】 静脉给予本品1.2g(含阿莫西林1g与克拉维酸0.2g),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立即达血药峰浓度(C max)。药代动力学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阿莫西林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1.03±0.11小时,克拉维酸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0.838±0.04小时。二个药均有较低的血清蛋白结合率,约70%游离状态的本品存在于血清中,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均以很高的浓度从尿中排出,8小时尿中排泄率阿莫西林约为60%,克拉维酸约为50%。【适应症】 1.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扁桃体炎、咽炎。 2.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3.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盆腔炎、淋病奈瑟菌尿路感染。 4.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疖、脓肿、蜂窝织炎、伤口感染、腹内脓毒病等。 5.其他感染:中耳炎、骨髓炎、败血症、腹膜炎和手术后感染。

(完整版)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按章节辅导题4第四章试题

第四章药物代谢 一、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药物代谢的细胞部分的是:() A. 微粒体 B. 溶酶体 C. 线粒体 D. 肠内细菌 2.以下药物代谢可以使活性失去或降低的是:() A. 保泰松 B. 尼群地平 C. 硝酸异山梨酯 D. 氢溴酸美沙芬 3.肝硬化病人服用氯霉素后,其半衰期可增加4倍,是因为:() A. 肝硬化病人由于肝功能障碍,抑制了肝糖元的合成 B. 肝硬化病人由于肝功能障碍,使得身体排泄能力下降 C. 肝硬化病人由于肝功能障碍,使得食物消化遇到障碍 D. 肝硬化病人由于肝功能障碍,使得药物代谢能力出现下降 4.能够降低局部用药的效果和持续时间,或对全身作用的药物产生首过效应的肝外代谢途径是:() A. 消化道代谢 B. 肺部代谢 C. 皮肤代谢 D. 肠内细菌代谢 5.N-脱烷基化反应所属的药物体内代谢途径是:() A. 氧化反应 B. 水解反应 C. 还原反应 D.结合反应 6.以下不属于在肝微粒体中发生的氧化反应的是:() A. 烷基不饱和化 B. 去乙酰化 C. 烷基羟基化 D. N-脱烷基化 7.以下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属于强酶促进剂的是:() A. 苯巴比妥 B. 异烟肼 C. 氯霉素 D. 利福平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对动物而言,动物种类不同,药物的药效和毒性大同小异 B. 某些特定药物在动物体内即使缺乏某种代谢能,药物代谢也能进行 C. 新生儿药酶活性比成年人低得多,所以对药物的敏感性高 D. 一般肝功能障碍时,药物的代谢都能增强 9.对氯丙嗪而言,下列不属于其体内代谢反应的是:() A. N-脱甲基化 B. Cl-原子氧化 C. N-原子氧化 D. S-原子氧化 10.下列体内代谢过程中,需要NADPH参与的是:() A. 氧化反应 B. 水解反应 C. 乙酰化反应 D. 甲基结合 11.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烷基不饱和化所属的代谢反应类型为:() A. 氧化反应 B. 还原反应 C. 结合反应 D. 水解反应 12.磺胺类药物中最常见的体内结合反应类型是:() A. 葡醛糖醛酸结合 B. 硫酸结合 C. 醋酸结合 D. 甲基结合 13.以下不属于尼群地平体内代谢途径的是:() A. 烷基羟基化 B. 吡啶环氧化 C. 酯键水解 D. 硝基还原 14.药物代谢最主要的部位是:() A. 消化道 B. 肝脏 C. 肺 D. 肾脏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被机体所摄取的药物经代谢以后,易于排泄 B. 有的药物本身虽没有活性作用,但在体内代谢后,其代谢产物可具有活性 C. 被机体所摄取的药物都需要经过代谢才能发挥药效 D. 具有活性的药物,经体内代谢代谢以后,代谢产物都会失去活性 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药理学知识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名词解释集锦一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药理学中的重要知识。在药物代谢动力学学习过程中,考生要掌握:药物作用与选择性,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量效关系,构效关系,药物作用机制,受体概念与特性,受体类型,受体调节,激动剂与拮抗剂,并且熟悉受体占领学说、跨膜信息传递,还要了解受体其他学说、受体药物反应动力学。 1.药物作用(action):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作用,构成了药物作用机制的主要方面。 2.药物效应(effect):药物作用所引起的机体原有功能的改变。 3.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药物引起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如兴奋、亢进、抑制、麻痹、衰竭等。药物的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药物作用特异性与药理效应选择性之间的关系。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药物的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及补充治疗。 4.药物的不良反应(untoward effects):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性反应、变态反应、致畸作用等。 5.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的大小与血药浓度高低成正比,亦与药效的强弱有关,这种剂量与效应的关系称为量效关系。 6.量反应:药理效应强度的高低或多少,可用数字或量的分级表示,这种反应类型为量反应。 7.质反应:观察的药理效应是用阳性或阴性,结果以反应的阳性率或阴性率作为统计量,这种反应类型为质反应。 8.半数有效量(ED50):指使一群动物中半数动物产生效果的药物剂量。 9.半数致死量(LD50):指使一群动物中半数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 10.药物的安全评价指标:治疗指数及安全界限。 11.治疗指数(TI);半数致死量(LD50)伴数有效量(ED50),数值越大越好。安全界限:(LD1)/ED99 12..构效关系:特异性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有密切的关系。

药物代谢动力学完全版

药物代谢动力学完整版 第二章药物体内转运 肾脏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涉及三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肾小管重吸收。 一、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及特点 1.被动扩散 特点:①顺浓度梯度转运②无选择性,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有关③无饱和现象④无竞争性抑制作用⑤不需要能量 2.孔道转运 特点:①主要为水和电解质的转运②转运速率与所处组织及膜的性质有关 3.特殊转运 包括:主动转运、载体转运、受体介导的转运 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常需要能量③有饱和现象④有竞争性抑制作用⑤有选择性 4.其他转运方式 包括:①易化扩散类似于主动转运,但不需要能量②胞饮主要转运大分子化合物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①药物和剂型的影响②胃排空时间的影响③首过效应④肠上皮的外排⑤疾病⑥药物相互作用 三、研究药物吸收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整体动物实验法

能够很好地反映给药后药物的吸收过程,是目前最常用的研究药物吸收的实验方法。缺点: ①不能从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的吸收机制; ②生物样本中的药物分析方法干扰较多,较难建立; ③由于试验个体间的差异,导致试验结果差异较大; ④整体动物或人体研究所需药量较大,周期较长。 2.在体肠灌流法:本法能避免胃内容物和消化道固有生理活动对结果的影响。 3.离体肠外翻法:该法可根据需要研究不同肠段的药物吸收或分泌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Caco-2细胞模型法 Caco-2细胞的结构和生化作用都类似于人小肠上皮细胞,并且含有与刷状缘上皮细胞相关的酶系。优点: ①Caco-2细胞易于培养且生命力强,细胞培养条件相对容易控制,能够简便、快速地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②Caco-2细胞来源是人结肠癌细胞,同源性好,可测定药物的细胞摄取及跨细胞膜转运; ③存在于正常小肠上皮中的各种转运体、代谢酶等在Caco-2细胞中大都也有相同的表达,因此更接近药物在人体内吸收的实际环境,可用于测定药物在细胞内的代谢和转运机制; ④可同时研究药物对粘膜的毒性; ⑤试验结果的重现性比在体法好。 缺点: ①酶和转运蛋白的表达不完整,此外来源,培养代数,培养时间对结果有影响; ②缺乏粘液层,需要时可与HT-29细胞共同培养。 四、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常用测定方法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1.平衡透析法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_7_1_片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40例疗效观察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 1)片治疗小儿急性 支气管炎40例疗效观察 刘桂红 史彩萍 摘要 目的 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 1)片与阿莫西林分散片比较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68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男性42例,女性26例)随即分为2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 1)片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9岁~12岁,平均年龄10 6岁。阿莫西林分散片组28例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8~12岁,平均年龄10 1岁。结果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 1)片组总有效率93%,病原菌消除率81%,阿莫西林分散片组总有效率为72%,病原菌消除率44%,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 1)片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效果较好。 关键词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 1)片;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病,治疗不及时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因本病起病急,发热高,所以选择性使用抗菌素治疗甚为重要。从目前情况看,抗生素使用不当的情况仍较普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 1)片有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选用我院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来我院的门诊病儿,按国内统一标准,选择确诊为急性支气管炎68例(其诊断标准为:发热、咳嗽、肺部啰音、胸片示两肺纹理增粗)。 1 2 药物与用药方法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 1)片(商品名:君尔清,山东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61116)2~7岁儿童每次1片;7~12岁儿童每次1片半,2次/d。根据病情连用3~7d。对照组:阿莫西林分散片组(商品名:阿林新,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批号06097005)口服小儿每日按体重50~100m g/kg,分3~4次服用,根据病情连用4~10d。治疗期间不同时使用其他抗生素。 1 3 观察指标 对入选的患者,2组分别于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前后胸片、血常规、痰菌培养的变化进行比较。 1 4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按照卫生部 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为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判定。显效:体温正常,咳嗽停止,食欲正常,血白细胞降至正常,胸透阴性;有效:用药后以上指标较前好转,体温下降,咳嗽减轻,食欲增加;无效:用药后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有效率93%,对照组有效率7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1。 表1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 1)片与阿莫西林 分散片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阿莫西林克拉维 酸钾(7 1)片4032(80)5(13)3(8)37(93)阿莫西林分散片2817(61)3(11)8(29)20(72) 注:两组疗效比较经 2检验P<0 05 2 2 细菌学疗效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 1)片组与阿莫西林分散片组阳性分离率分别为80 2%和8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1%和44%。结果见表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 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 1)片组未发现明显副作用,阿莫西林分散片组2例出现轻度胃肠道不适,1例出现恶心,其余患者显示良好的耐受性。 作者单位:100038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医院(刘桂红);北京丰盛医院(史彩萍) 表2 细菌感染清楚率比较 感染菌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 1)组阿莫西林分散片组 例数清除未清除 例数清除未清除表皮葡萄球菌431312肺炎链球菌312321 肺炎克雷伯杆菌9811046嗜血流感菌550422卡他莫拉菌330321 铜绿假单孢菌211202合计26215251114细菌阳性率80 4%80% 细菌清除率81%44% 3 结果 本研究观察结果表明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 1)片组的疗效优于阿莫西林分散片组,而且起效快、疗程短,具有好的临床反应和细菌清楚率。 4 讨论 -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小儿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对支气管炎的患儿不仅效果较好,而且在合理的治疗剂量时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但是,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其被细菌酶破坏而产生细菌耐药性,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主要是 -内酰胺酶的产生所引起[1]。目前,78%的细菌性感染的病原菌对阿莫西林耐药,88%的细菌产生 -内酰胺酶, -内酰胺类/ -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合剂的使用,大大减少了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其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 1)片剂是一 -内酰胺类/ -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合剂的复合型的抗菌药物,由具广谱抗菌作用的阿莫西林和 -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钾组成,其用酶抑制剂保护阿莫西林不被微生物产生的 -内酰胺酶坏,以增强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克拉维酸钾对金葡球菌和多数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 -内酰胺酶具有较强的不可逆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它与阿莫西林组成的复合制剂对耐药细菌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进入人体后,可迅速分布呼吸道各个部位,很快达有效血药浓度,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它对小儿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是理想的,它具有广谱性,在治疗剂量上是安全的,同时它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而且每日2次的服药剂量对患儿适用,即增加了患者的适应性、又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 抗生素的使用范围在小儿感染中比成年人更有限,只要不出现耐药的情况,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 1)片剂在小儿支气管炎的感染治疗中的重要性将会不断增加。 参 考 文 献 1 仲兆金. -内酰胺类/ -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合剂在儿科感染中的应 用.首都医药,2004,11(2):39-42. 139 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4月第3卷第10期 C h i na PracM ed,Apr2008,Vo.l3,N o.10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一节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转化的生化基础 药物在体内转运必须通过各种细胞膜。包围整个细胞外表的一层薄膜称为质膜,质膜一般称为细胞膜,真核细胞除了质膜外,还有包围各种细胞器的膜,如线粒体膜,内质网膜,溶酶体和核膜等,称为细胞内膜。质膜和细胞内膜统称为生物膜。生物膜主要由脂质与蛋白质构成的脂蛋白组成,脂质双层是生物膜的基本结构,在膜中的蛋白可作为泵、通道、转运的载体、药物和激素的受体,能量传送、抗原和结合于膜的酶等。 脂质体是由磷脂组成的具有类似生物膜结构的多层同心脂质小泡,其形成是磷脂与水接触后由它们的极性基与疏水基的作用而排列成封闭式的多层脂质双层球形结构。常用超声波法,微量注射法,逆向蒸发法等制备脂质体。用脂质体作为药物的载体可达到减少药物的毒性和抗原性,提高药物的组织特异性及有效浓度,延长药效的目的。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作用方式为:(1)吸附:脂质体与细胞表面形成稳定的吸附结合而释放药物;(2)融合:脂质体与天然细胞膜有类似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融合而释入细胞内;(3)吞噬:脂质体进入体内后,主要聚集在骨髓、肝和脾脏等网状内皮系统,作为异物而被吞噬;(4)抗体-抗原结合:脂质体表面与特异抗体偶联,识别相应抗原,而定向作用于靶细胞。脂质体不仅作为药物的载体,也可作为酶的载体,并且可将一些不能经胃肠吸收或易被消化道破坏的药物(如肝素、胰岛素等),制成脂质体以供口服。生物膜是高度选择性的通透屏障,可通过被动扩散、帮助扩散、主动转运、基因转位和胞饮方式转运。 药物在体内的一般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转化和排泄,药物的代谢转化又名药物的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是指体内正常不应有的外来有机化合物药物或毒物在体内进行的代谢转化。药物代谢转化主要在肝脏进行,在体内催化药物代谢转化的酶系称为药物代谢酶,其主要分布在肝细胞微粒体,其次是细胞可溶性部分。药物代谢转化可分为第一相反应和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1.微粒体氧化酶系,存在于内质网,称为药物氧化酶系,它所催化的反应是在底物分子上加一个氧原子,因此也称为加单氧酶(monooxygenase)或羟化酶,其作用特点为:(1)特异性低,对许多药物都有作用;(2)需要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1 基本要求[TOP] 1.1在掌握药动学和药效学基础上理解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1.2熟悉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2 重点难点[TOP] 2.1 重点 药物剂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年龄、性别、遗传、疾病状态、心理因素等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2.2 难点 如何在掌握药动学和药效学基础上理解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3 讲授学时[TOP] 建议1学时。 4 内容提要[TOP]第一节第二节 药物在机体内产生的药理作用和效应是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受药物和机体的多种因素影响。药物因素主要有药物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合并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机体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变异、心理、生理和病理因素。在临床用药时,应熟悉各种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根据个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做到用药个体化。 第一节药物因素 一、药物制剂和给药途径 同一药物由于剂型不同、采用的给药途径不同,所引起的药物效应也会不同。通常注射药物比口服吸收快、到达作用部位的时间快,因而起效快,作用显著。注射剂中的水溶性制剂比油溶液和混悬剂吸收快、起效时间短。口服制剂中的溶液剂比片剂、胶囊容易吸收。控释制剂是一种可以控制药物缓慢、恒速或非恒速释放的制剂,其作用更为持久和温和。 药物的制备工艺和原辅料的不同,也可能显著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有的药物采用不同给药途径时,还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和用途,如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内服可以导泻和利胆,注射则引起止痉、镇静和颅内压降低。 二、药物相互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序贯应用时,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扰,可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及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从而使药物的药理效应或毒性发生变化。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审评文件

PUBLIC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Medicines Evaluation Board in the Netherlands Amoxicilline/Clavulaanzuur Pfizer 500/125 and 875 mg/125 mg film-coated tablets Pfizer B.V., the Netherlands amoxicillin (as trihydrate potassium clavulanate) This assessment report is published by the MEB pursuant Article 21 (3) and (4) of Directive 2001/83/EC. The report comments on the registration dossier that was submitted to the MEB and its fellow –organisations in all concerned EU member states. It reflects the scientific conclusion reached by the MEB and all concerned member states at the end of the evaluation process and provides a summary of the grounds for approval of a marketing authorisation. This report is intended for all those involved with the safe and proper use of the medicinal product, i.e.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and carers. Some knowledge of medicines and diseases is expected of the latter category as the language in this report may be difficult for laymen to understand. This assessment report shall be updated by a following addendum whenever new information becomes available. General information on the Public Assessment Reports can be found on the website of the MEB. To the best of the MEB’s knowledge, this report does not contain any information that should not have been made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The MAH has checked this report for the absence of any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EU-procedure number: NL/H/2241/001- 002/MR Registration number in the Netherlands: RVG 107460-1 Date of first publication: 29 August 2011 Last revision: 21 March 2012 Pharmacotherapeutic group: combinations of penicillins, incl. beta-lactamase inhibitors J01CR02 code: ATC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oral Therapeutic indication: acute bacterial sinusitis (adequately diagnosed); acute otitis media;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bronchitis (adequately diagnosed);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ystitis pyelonephritis;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in particular cellulitis, animal bites, severe dental abscess with spreading cellulitis; bone and joint infections, in particular osteomyelitis. Prescription status: prescription only Date of first authorisation in NL: 28 September 2010 Concerned Member States: Mutual recognition procedure with AT, BE, CY, CZ, DE, DK, EE, EL, ES, FI, HU, IE, IT, LT, LU, MT (not for 875 mg/125 mg strength), NO, PL, PT, RO, SE, SI, SK, and UK Application type/legal basis: Directive 2001/83/EC, Article 10(1). For product information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nd users, including information on pack sizes and presentations, see Summary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SPC), package leaflet and labell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