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崇德、金盛华介绍

林崇德、金盛华介绍
林崇德、金盛华介绍

林崇德

1941年2月27日出生,浙江宁波象山人。中共党员、全国劳模(2000年)、全国师德标兵(2001年)。1960年9月—1965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心理专业本科生,在基础教育界工作13年后,1978年9月考回母校当研究生,师从朱智贤教授;1980年5月提前毕业留校,从事发展心理学领域本科教学工作,先后给本科生开设了四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2005年后主持―发展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1984年3月获博士学位;1985年12月破格晋升教授,同年担任博士生副导师;1990年3月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林崇德教授是心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第八、九届副理事长(1997年—2005年),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9年—),亚太地区健康心理学会第一副主席(200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97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学心理学组召集人(2003年—),教育部高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1998年—)等职。

林崇德教授拥有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160余篇(其中十分之一发表在SSCI或SCI收录的期刊上),学术专著16部,并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应用心理学书系》等大型工具书和心理学系列教材。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12项,其中近期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与促进‖、―思维结构监控性的脑机制‖和―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都是有学术影响的大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的业务奖励24项、其中有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全国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2次、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优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次等等。

林崇德教授已合作培养或独立培养出57位博士并指导了8位博士后,其中有39位晋升教授,31位担任了博导。他指导博士生的经验,不仅在校内做了介绍,也在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组织的全国心理学界博士生导师会议上做了报告,而且在《中国教育报》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他的―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的指导理念获得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好评。

大事记

1965年7月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

1984年3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心理学)博士学位。

87年6月-87年9月美国Kent State University 讲学与访问;

89年1-2月美国Brighm Young University 与日本横滨国立大学讲学与访问;

91年3-5月去苏联教育科学院讲学、访问;

92年后几乎每年出国讲学与访问。

科研课题

1、学科能力结构与发展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金4.6万。

2、教育与发展-教师素质的提高及其与学生心理能力发展的关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资金3.5万(横向每年10万)。

3、小学儿童认知能力发展与促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金35万。

4、当代教师素质的调查,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改革课题,资金10万。

指导研究生

1996年之前招生:

研究方向:认知发展,品德(社会性)发展,学科能力发展,招收人数:30,获学位数:30 。

1997-2000年招生:

研究方向:认知发展,学科能力发展,招收人数:2。

1998-2001年招生:

研究方向:认知发展,学科能力发展,招收人数:4。

1999-2002年招生:

研究方向:认知发展,学科能力发展,招收人数:6。

主要著作

1.林崇德著《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4月版

2.林崇德著《儿童心理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3.林崇德著《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林崇德著《学习与发展》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林崇德著《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林崇德主编《中、小学生能力发展与培养》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

7.林崇德著《学龄前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3

8.林崇德著《小学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心理学报》1981年第3期

9.林崇德等著《天才儿童的教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0.林崇德著《小学生运算思维品质培养的实验研究》,《教育研究》1983年第10期

11.林崇德、俞国良著《论中小学生智能发展观》,《浙江教育研究》1993年第6期

12.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开明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3.林崇德、辛涛著《智力的培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先进事迹

2004年11月,教育部党组作出向林崇德等5位模范教师学习的决定,并号召全国教师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祟高思想;学习他们教书育人,爱生如子,人师表,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孜孜不倦,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11月14日,林崇德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了首场师德报告后,赴上海等地进行巡回报告.

林崇德教授1954年毕业于浙江宁波象山石浦小学;1960年高中毕业时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13年的中小学教师,26年的大学教师生涯中,他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终生奋斗目标.他积极投身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知与行的统一.他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潜心教书育人,注重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和奉献祖国的高尚情操,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影响学生,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如今,他培养出了100多位研究生,其中6位博士后,51位博士,这些学生中有31人成为教授,24人成为博士生导师.他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德育标兵.美国的《肯特日报》把他与美国当代大教育家斯波克(B.Spock)相媲美,我国核心期刊《中小学管理》誉他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

林崇德教授说:"我不仅仅把教师的工作理解为授业解惑,更自觉地把它看成是教书育人并为之终身奋斗的目标.""我愿坚守三尽讲台,让学生遍布四面八方;我们总会两鬓斑白,青春却会延续在学生身上." 44年前,林崇德就以这样的诗行抒发自己对教师职业的向往.他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终生奋斗目标.直到今天,每当他有新著出版,总是在扉页上写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大学毕业后林崇德到北京的中小学工作,一干就是13年."文革"时期,他排除干扰,坚持家访,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林崇德人生一大乐事.上了讲台,他就兴奋,有时竟忘了自己还在发

着高烧.他说:"不讲课,我就憋得慌,两星期不见学生,会非常难受."

人物评价

严慈相济甘为人梯

63岁的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林崇德,数十年来在教师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培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把全部的爱献给了自己的学生和心理学事业。

林崇德说过:教师的成功,在于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不想超过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想学生超过自己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否则一代不如一代,民族的兴旺发达,国家的繁荣昌盛还有什么指望?他希望他的学生超过自己,也希望以后的学生再超过他的学生。如今,―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已经变为现实。他的学生、北师大副校长董奇教授创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出了他没有做成的学科建设的大事。然而董奇却说:―我们这些林老师的弟子,都是林老师的成果。‖这是对林崇德艰辛创业的最好评价。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林崇德先后送出16个博士生出国,15个都能按时回国。教育主管部门感到很奇怪:当时2/3的留学人员都不能回国,为什么林崇德的―回收率‖那么高?学生为何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生活条件?学生们的回答是:―我们是冲着林老师回来的。‖ 博士研究生都是成年人,按理说,带成年学生应该轻松一些。可了解林崇德的人都知道,他在这些大男大女身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不亚于中小学教师对待未成年的孩子。他们的学习、生活、收入、配偶调动、孩子上学、工作后的职称、职务晋升等等问题,都是他关心的事情。他怕骑车上学的学生不安全,自己掏钱给他们买月票;他为许多博士生介绍过对象、操办过婚事;他和爱人为许多已婚博士的家庭调解过夫妻矛盾……

林崇德对学生真挚的爱转化成一种魔力,使他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他的学生、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张日升说过:―我每年要回国七八次,因为我的根在中国,林老师就是孕育这?根‘的土壤。‖不久前,林崇德的另一个学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完博士的辛涛,也主动回到北师大任教。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林崇德在生活中对待学生像一位慈父,但在学习和工作中,他的严格管理也是出了名的。他对学生的―严‖,首先是―做人‖上的严格要求。他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亲自介绍了10余名研究生入党;每年新研究生入学迎新会上,他都坚持讲一个话题:如何继承

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求学生讲诚实、讲良心;平时他要求学生从具体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把做人与学业发展结合起来。另一个―严‖,是治学要求上的―严‖。林崇德对学生学习要求高标准、一丝不苟。尤其是对于学生们的毕业论文,从资料的选择、框架的确立,到数据的分析、结论的提出,甚至文字的修饰,他无一不事必躬亲。有些学生的博士论文在他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下,竟改了20多遍。

严师出高徒。有人做过统计,林崇德指导的研究生在校期间平均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著数量、质量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是最高的。他的两位博士生还曾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殊荣。

著作等身的心理学专家

在北师大,每当有林崇德的讲课或讲座,教室里总是满满当当的,连外系来的学生也说:―听林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

除了教学,林崇德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他于1985协助朱智贤教授白手起家创建了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并长期担任所长职务。经过近20年的艰苦创业,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声望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单位,成为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价为达到国际水平的博士点。

早在1983年,林崇德就在国内率先提出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他建构了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框架,为一直没有自己的儿童心理学的中国心理学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重要贡献。

从事基础研究的同时,他还非常重视应用研究,把自己的理论应用于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上。从1978年开始,他抓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验班,至今已在全国26个省市建立了3000多个实验点,受益学生近30万人。

林崇德的工作日程中没有节假日、星期天,甚至有时都没有大年初一。在紧张的教学科研间隙,他不忘将研究成果总结整理。迄今为止,他发表了160余篇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出版了16部专著;还主编了近4000万字的工具书和学术丛书,获得了24项奖项。他著作的厚度已达到180厘米,早已超过他169厘米的身高。用―著作等身‖已不能准确形容他的勤奋了。

2002年北师大百年校庆时,林崇德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人有来生,在我高中毕业时,我仍会把自己所有的高考志愿填上?师范‘,毕业后仍当教师,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金盛华

男,1957年9月1日生,汉族,江苏省盐城市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7月10日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7月10日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获硕士学位,1994年7月10日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毕业(其中1991~1992在美国杨伯翰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博士导师朱智贤、林崇德。1994年9月至1995年1月在法国普罗旺斯大学(马赛第一大学)进行合作研究,1996年8月至11月在美国杨伯翰大学进行合作研究,1998年7月至1999年1月受雇美国布法罗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心理学系,任10e级(正教授)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系主任、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现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兼理论与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心理学探新》杂志编委、《社会心理研究》杂志编委。

金盛华教授长期从事心理学和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理论、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人类资源管理与人际关系等领域卓有建树,他提出的―自我价值定向理论‖―未来人才的能力与性格结‖―学校社会处境分化‖等具有理论原创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理论观念受到同行和教育第一线的校长及教师的广泛认同。目前讲授的博士生课程有:人际互动过程、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进展、教育社会心理学方法与课题,曾带硕士生19名(其中1名日本留学生),博士生8名。重要著作有: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心理交往学、语文教育新思维等,主要论文有: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n Suicide Ideation(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现代社会挑战与教育变革导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际空间与人际交往──-微观社会生态学导引(社会学研究),Determinants of Suicide Ideation: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Adolescence),论创造力的本质及其测量(北京师范大学学报),The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n Suicide Ideation(Genetic,Social,and General Psychology of

Monographs),当今中国人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社会心理医学研究等(心理学探新)。1995年著作《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曾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全国优秀教育图书奖,1996年编写的教材《社会心理学》获教育部优秀教材奖。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跨世纪人才。

主要成果发表情况:

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3月出版;

章志光(主编)、金盛华(副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出版;

金盛华、杨志芳、赵凯:《心理交往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

金盛华:―论创造力的本质及其测量‖,《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金盛华:―自我概念及其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金盛华:―角色理论与家庭儿童发展研究‖,《发展心理与教育》1994年第1期;

金盛华:―教师期望与学生发展‖,《人民教育》1994年第1期;

金盛华:―差生教育的角色改变方法研究‖,载章志光主编《学生品德形成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出版;

呼中陶、金盛华:―我国部分留学人员情况调查及归国工作意向研究‖,《教育研究〉1994年第5期;

金盛华:―当代少年社会化的机制‖,《教育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金盛华:―青年态度研究的理论建构‖,《青年教研》1994年第6期;

金盛华:―社会化研究新视野‖,《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年第3期;

金盛华:―青少年自杀意向预测研究‖,《青年研究》1996年第5期;

Zhang,Jie,and Shenghua Jin. 1996.―Determintants of Suicide Ideation: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Adolescence–V ol.31,No.122, Summer 1996;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研究本土化运动的问题‖(大会特邀报告),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第二届中国人社会心理讨论会,呼和浩特:1994年8月28日;

Shenghua Jin,Craig Hart, & et al. Chinese Family Interactions and Parentign Practices:Relations with Preschoolers‘Social Development.XIV ISSBD Conference.

Qanada:August,12–16,1996;

金盛华:―自我概念发展的社会比较机制‖,《心理学探新》1997年第3期;

金盛华:―人际空间与人际交往——微观社会生态学导引‖,《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金盛华、黄光成:―现代社会挑战与教育变革导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6期;

金盛华:―教师态度与学校社会处境分化‖,《深圳教育学院学报(创刊号)》1999年第1期;

谢宝珍、金盛华:―社会智力研究回顾和进展‖,《社会心理研究》1999年第1期;

苏思慧、金盛华:―学习习惯及形成的影响因素‖,《学科教育》1999年;

金盛华、徐文艳、金永宏:―当今中国人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社会心理‖,《医学研究》、《心理学探新》1999年第3期;

Jin,S. & Zhang J.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n Suicide Idea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1998,V ol.54(4),1–13;

Zhang J.,& Jin,S. The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n Suicide Ideation.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of Monographs,1998,V ol. 124,No. 1, 79–95.

SCADA简介

SCADA简介 SCADA是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的英文缩写,国内流行叫法为监控组态软件。从字面上讲,它不是完整的控制系统,而是位于控制设备之上,侧重于管理的纯软件。SCADA所接的控制设备通常是PLC(可编程控制器),也可以是智能表,板卡等。 早期的SCADA运行与DOS,UNIX,VMS。现在多数运行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有的可以运行在Linux系统。 SCADA不只是应用于工业领域,如钢铁、电力、化工,还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建筑、科研等行业。其连接的I/O通道数从几十到几万不等。下面就其结构、功能、接口、开发工具等方面予以介绍。SCADA体系结构 1.1 硬件结构 通常SCADA系统分为两个层面,即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服务器与硬件设备通信,进行数据处理何运算。而客户用于人机交互,如用文字、动画显示现场的状态,并可以对现场的开关、阀门进行操作。近年来又出现一个层面,通过Web发布在Internat上进行监控,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超远程客户”。 硬件设备(如PLC)一般既可以通过点到点方式连接,也可以以总线方式连接到服务器上。点到点连接一般通过串口(RS232),总线方式可以是RS485,以太网等连接方式。总线方式与点到点方式区别主要在于:点到点是一对一,而总线方式是一对多,或多对多。 在一个系统中可以只有一个服务器,也可以有多个,客户也可以一个或多个。只有一个服务器和一个客户的,并且二者运行在同一台机器上的就是通常所说的单机版。服务器之间,服务器与客户之间一般通过以太网互连,有些场合(如安全性考虑或距离较远)也通过串口、电话拨号或GPRS方式相连。典型的硬件配置图如下: 1.2 软件体系结构 SCADA有很多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完成特定的功能。位于一个或多个机器上的服务器负责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如量程转换、滤波、报警检查、计算、事件记录、历史存储、执行用户脚本等)。服务器间可以相互通讯。有些系统将服务器进一步单独划分成若干专门服务器,如报警服务器,记录服务器,历史服务器,登录服务器等。各服务器逻辑上作为统一整体,但物理上可能放

药品推广方案

药品学术推广方案 2008-10-06 16:52 学术推广会议是医药代表进行工作的主要手段。此类会议的种类很多,包括大型学术推广会(全国、大区和省市范围),小型科室研讨会,医院药事会和各级学术团体组织参与的各类学术会议。下面具体说明各种会议的操作程序: 一、大型学术推广会程序 1、一般此类会议由市场部或大区召开,须按照审批程序进行报批。 2、选定会议报告人,一般为3---4人。须选择1---2位全国知名专家,1---2位当地权威人士,市场部产品经理或医学部做产品介绍。 3、确定会议时间和地点。确定会议总协调人和具体负责人。明确每人的分工和责任,一般有专人负责专家全程事务,专人负责资料分发和会议幻灯等用品,专人负责住宿交通接待等事务,专人负责会场布置产品宣传等。 4、由所辖区域各级负责人安排邀请参会代表,必须有公司正式请柬。 5、接待人员(公司所有参会人员)必须统一服装,佩带会务标志,规范举止、言行。 6、会议发放物品包括:会议日程,产品资料(多种),会议报告或论文集,礼品等。 7、会场布置时须考虑公司形象。要安排会议名称条幅,标语,各种招贴画。要设有展台,公司展板,产品样品和其他产品资料。 8、会议结束后,各地须安排医药代表进行回访以增强同医生的联系。若难以安排回访,则须写感谢函给每一位代表。 二、小型科室研讨会的程序 此类小型科室研讨会是医药代表进行推广工作的主要形式。在此类会议之前,医药代表必须将有关产品的资料如产品介绍、幻灯片等熟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开好科室研讨会。此会的主角是医药代表。组织此类会议的目的是:详细介绍我们的产品并逐渐与处方医生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在组织此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参会人员最好是本院1—2个科室的主要医生。医药代表应在其中选定将来的目标医生。 2、会议主持人应是科室主任。会议应主要依托该科室来进行,给人感觉应是科室自己组织的学术会议。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与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一)如何提出问题

(二)如何阅读文献 (三)研究方法选择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五)角色理论 第三章自我概念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效能、自我表演、自我障碍、自我检控、自证预言、体像 三、自我偏差 (一)焦点效应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笔记(修订版)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一、两种研究倾向 几个较具影响的界定 Allport(1968):是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真实或想象的他人存在的影响的学科 Myers(2002):是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Baron(2003):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如何表达其内在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为什么会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为什么会产生其特殊的社 会思想和情感。 金盛华(2005):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社会心理学与人类文化学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 一、社会心理发展 二、社会认知 三、社会互动 四、社会影响 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19世纪上半叶) ●古希腊时期(哲学思辨)代表人物:孔子、孙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推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直接原因: 19世纪下半叶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人口增长、犯罪增加、竞争、失业) ●1897,鲍德温创造“社会心理学”提法 二、产生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3个重要事件,4位重要人物 ●1、1908 罗斯和麦独孤分别出版《社会心理学》 ●2、1919冯特完成十卷本《民族心理学:对于语言、神话和道德的发展规律的探讨》●3、1924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教材 三、迅速发展期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社会认知的研究 ●后现代思潮的影响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基本原则: 1、S.P应该也确实有一个基本的研究领域; 2、在该领域可以找到人类行为的普遍特征; 3、最可靠的方法是实证法; 4、可以建立一套可靠而中立的真理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原则的变化: 1、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只是在特定的社会常规中运作的结果; 2、无法在研究领域里找到普遍性规律; 3、研究工具有时会成为误导人思维的工具; 4、实证研究是否是获得真理的必要途径值得怀疑。 第五节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趋势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 美国——注重现实问题,指向应用 欧洲——注重问题的提升,指向理论建构 二、我国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 大陆1982年后才得以发展 台湾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面子问题,中庸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2、结合案例分析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个性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异同 3、举例说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4、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5、收集资料深入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精心整理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4.5.67.8.问题。9.10.的过程。11.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式——非正式、稳定——不稳定、亲密——疏远、积极——消极;杨中芳老师的人际关系类型:血缘、姻缘、地缘、业缘。P271 14.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喜欢。P243 15.(社会测量法:是由莫雷诺(J.C.Moreno )首创的、用于定量地提示整个团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

成员在该团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步骤:明确测量目的、确定测量变量、设计、选择方法、编制测量问卷、测量的实施、结果处理。原理: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选择,反映着他们之间心理上的联系,肯定的选择意味着接纳,与对方的心理距离近;否定的选择意味着排斥,与对方的心理距离远。) 16.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如分享、合作、谦让等。P299 17.助人行为: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P299 18.利他主义:无个人动机,不期望回报的助人行为。P299 19.责任分散假设:拉特纳和达利假设,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有很多旁观者在场,那么任何一个旁观者 20 。P322 21. 22.P351 23金盛华: 24P378 25 26P422 27 28 29.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在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P407 30.社会干扰: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P407 31.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P411 32.沟通: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含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反馈、障碍、背景等七个要素。P212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笔记(修订版)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笔记(修订版)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首先,这两种研究倾向的定义强调的是理解行为的方式,主要目的、 方法、心理取向、情绪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个体分析状态和人格以及其他预测行为主要是基于实验,社会学取向也是为了研究不同层次的交流而进行的。例如,在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社会之间的分析中,社会变量(地位和角色)描述行为调查和参与观察。社会心理学定义几个有影响的定义奥尔波特(1968):这是一项研究,研究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真实或想象存在的影响 家庭的 迈尔斯(XXXX 年)3 件大事,4 个重要人物?1,1908 年罗斯和麦独孤分别发表了《社会心理学》 ?2。1919 年,冯特完成了十卷本《民族心理学:语言、神话和道德 发展规律的探索》3。1924 年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3。快速 发展时期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社会认知的研究-后现代思潮的影响。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个基本原则: 1.标准普尔应该而且确实有一个基础研究领域; 2.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可以在这个领域找到。 3.最可靠的方法是经验方法。 4、可以建立一个可靠的、中立的真理的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

变革原则: 1.对我们周围世界的理解只是特定社会习俗运作的结果。 2.在研究领域不可能找到普遍规律;3、研究工具有时会成为误导性的思维工 具; 4.实证研究是否是获得真理的必要途径是值得怀疑的。第五节社会心理学的现状和趋势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现状和趋势美国-关注实际问题并指出应用 欧洲——注意问题的提出并指向理论建构2。中国大陆社会心理学的现状和趋势是1982 年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台湾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面对问题、沉思问题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2.结合案例3,分析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人格心理学和文化人类 学的异同。说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5.收集数据,深入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理论第一部分是集约型战略伙伴理论。 第一,加强理论溯源 第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系、强化和模仿;第三,社会学习理论:应注意维持复制的再生产;第四,社会交换理论 人际交往是收入与成本的社会交换收入澈本关系的维持收入第二 节认知导向的SP 理论

(2020年整理)社会心理学笔记 完美版.doc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笔记2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人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现实的影响、想象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强调以习惯来解释人类行为。 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2、社会行为(领会)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识记) 1).微观的个体层面: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等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 2).中观的群体层面: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从众、社会助长与惰化)。 3).宏观的社会层面:如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4、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识记) 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1.时间: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2.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1.时间: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2.特点:对社会经验描述分析主要在欧洲进行 3.要点:(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a.拉扎鲁斯《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 b.谢夫勒以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 c.冯特《民族心理学》,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a.塔尔德《模仿律》 b.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c.列朋《群众心理学》,法国社会心理学有关群体意识理 论发展的顶峰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孤独《社会心理学导论》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费洛伊德——理论基础是潜意识,性本能和本我、自 及超我的人格理论。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 引论》、《图腾与禁忌》、《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幻 觉的未来》、《文明及其不满》等。 3)、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1.时间:20世纪20年代开始 2.特点:(1)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2)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3)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3.要点:(1)实证方法:先驱是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德国的莫德 (2)实验方法:a.奥尔波特:提出社会促进的概念,《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笔记

社会心理学笔记 lecture1.1:Introduction and Welcome1.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用科学方法研究人们如何互相看待,影响,相互联系的学科 1)Uses experimental methods 2)Relies on data analysis 2.后视偏差(Hindsight Bias),or the “I knew-it-all-along effect”,is the tendcy to exaggerate,after learning an outcome,one‘s ability to have foreseen the outcome. Lecture1.4:Th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1.Do We Share the Same Reality? 2.....but percertions are powerfully influenced by: 1)What we happen to be paying attention to 2)环境,过往经历,主观预期,个人动机以及其它动机 2.我们的感知是由外界的事物跟我们内部的心理活动共同构成的 庞佐错觉,运动后效(盯着桃红色背景看,会暂时的使你的眼睛的感光细胞对这种颜色产生疲劳,从而导致你对颜色的感知产生小小的偏移) 3.我们的视觉系统不是客观中性的 4.认不是客观中性的,相反,他们带有某些偏向,这些倾向会指引人们用独特的方式来处理社会信息。 Lecture1.5:Confirmation Bias(证实性偏见)

1.证实性偏见指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自己事先认知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这一认知的信息 e.g.表格中的四个格子都是有用的 当我们建立了一个理论并得到了一些证据支持时,就会理所当然的觉得这个理论是正确的,我们不会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去寻找否定这一理论的证据 2.当个人和群体相互交流时,他们常常会抱有某种期望。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往往不是公正的看待自己心中的期望,事实上,人们喜欢寻找那些符合他们期望的信息,他们对于这类信息的重视程度也高于那些可能会推翻他们期望的信息,即使注意到了反面证据,人们也往往会找借口置之不顾,最终导致刻板印象,成见或是社会期望。 3.不仅影响期望者本身,也影响被期望的对象。 Lecture1.6: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1.定义:一开始的一个对情景的错误定义引发了新的行为,因而促成了原来虚假观念的实现,从而延续了错误的情况,就像预言家会引用事件的真实发生过程来证明他们一开始就说对了,这就是社会逻辑的反常性。 皮格玛利翁效应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行为确证(Behaviroal confirmation) 2.行为确证 1)Behaviroal confirmation takes place when people's social expectations lead them to act in a way that causes others to confirm these expectations. 2)It's a social type of self-fulfiling prophecy. (信念可以创造现实,即使当持有原始信念的人已经完全离开了场景。)(Maybe:关于自我实现预言的研究之中,仅有40%确认此效应存在)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参考资料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 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3、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确立阶段的特点: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非参与观察法: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假设与理论 (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二 ( J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三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_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 ( J如何提出问题 — ( J如何阅读文献 二 ( J研究方法选择 三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社会心理学笔记

1.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社会心理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的总称。 社会心理学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强调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重视个体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规律,关注特定社会文化情境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 研究对象:个体心理与行为(社会和文化如何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态度和态度改变;社会认知、归因和认知失调;自我觉知和自我意识;动机、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人际与群体心理与行为(与群体的相互影响;人际交往和人际吸引;人际相互作用、遵从和服从;击性和亲社会行为;……) 群体过程(群体过程和群体行为;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文化与社会心理) 2.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 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是人和社 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化定义的含义社会强制性、主观能动性、毕生持续性 社会化的类型基本社会化(早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再社会化、反向社会化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生活技能的社会化、职业技能的社会化、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生活目标 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主观因素——遗传素质、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生活依赖期。 客观因素——社会环境(指影响和作用于个体的全部社会因素),包括家 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 3.社会角色:是在社会系统中与一定社会位置相关联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也 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社会群体中被赋予的身份及该身份应发挥的功能特征职能性、扮演性、多重性、固定性 角色规范是群体中每一角色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社会规范的中介。 角色期望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 人抱有期望。 一个人为了有效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必须知道自己所承担角色的一套行为模式,这 种认知来自于他人的期待。 角色知觉是角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体对角色及有关角色现象的整体反映。 角色观念的形成过程拒绝角色阶段、承认角色阶段、接受角色阶段。 角色行为指实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表现为外部行为、角色实现的过程,是主体适应环境 和改造环境的过程。 角色技能是人们所具有的能顺利完成角色扮演任务的技能。 一般技能认知技能、活动技能 特殊技能在扮演某一特定角色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智慧、经验等特征。 角色冲突

简要说明药品作为商品的特殊性

第一章执业药师 1.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免试条件及科目P005,表3 2.执业药师不予注册P006 3.变更注册与注销注册P007 4.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准则 1、救死扶伤,不辱使命 2、尊重患者,平等相待。3.依法执业,质量第一。4.进德修业,珍视声誉。5.尊重同仁,密切协作。 5.简要说明药品特殊性。 药品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1)专属性:表现在对症治疗,患什么病用什么药,药品不象一般商品,彼此之间不可互相替代;2)两重性:药品具有防病治病的一面也有不良反应的一面,管理有方,用之得当,可以治病救人,造福人类;若失之管理,使用不当,则可致病,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3)质量的重要性:药品是治病救人的物质,只有符合法定质量标准的合格药品才能保证疗效,因此药品只能是合格品,不能象其他商品一样可分为一级、二级、等外品和次品,且其质量只能由专业人员才能鉴定;4)限时性:人们只有防病治病时才需用药,但药品生产、经营部门平时就应有适当储备,做到药等病,不能病等药。 第二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国家基本药物的概念: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2.试述基本药物遴选原则有哪些? 包括:1.防治必需;2.安全有效;3.价格合理;4.使用方便;5.中西药并重;6.基本保障;7.临床首选;8.基层能够配备。 3.遴选范围:国家基本药物应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国家卫生计生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药品标准的品种,除急救,抢救用药外,独家生产品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应当经过单独认证。反之,不纳入遴选范围的情形,包括:1.含有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2.主要用于滋补保健,易滥用的;3.非临床治疗首选的; 4.因严重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明确规定暂停生产、销售或使用的; 5.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或不符合伦理要求的; 6.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情况。 4.药品电子监管码样式p25 5.国家基本药物的报销与补偿p28

2019年心理学考研必读参考书目汇总

2019心理学考研必读参考书目 1.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1)心理学个院校参考书目 0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美]理查德·格里格,[美]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甦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侯玉波,北大出版社。 《现代管理心理学》(第四版),程正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变态心理学》,钱铭怡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心理咨询与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02北京师范大学参考书目 《普通心理学》(第四版)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实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舒华张学民韩在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张厚粲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人格心理学》,美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三版),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与教育测量学》,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 《临床心理学》,王登峰,人民教育出版社。 03深圳大学参考书目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版)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 (淡蓝色封皮) 《实验心理学》 (第二版) 朱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 (白底红皮)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白底红皮)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社会心理学笔记_时蓉华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性质、对象、范围分类 1、社会心理学概念: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动机)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群体层面(侵犯、助人、极化、去个性)大众层面(流行、流言、舆论) 4、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与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是并列关系;社心是心理学的一条主干;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支柱。 与社会学的关系: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对社心的形成发展其重要推动力;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彼此相通;有共同的研究课题但侧重各不相同。 与行为科学的关系:行为科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运用于企业管理领域内。 与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家通过实地考察所收集到的丰富而生动的研究素材,对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问题的阐明有重大价值;文化人类学在进行比较文化研究时,需引进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研究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交往原则;伦理性原则(研究必须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研究中涉及本研究个人的材料必须保密,谨慎选择研究策略) 2、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研究法 实验室实验 自然实验 模拟实验(模拟实验室研究者设计一种人为情境对真实社会情境的模拟,以期探求人们在特定社会情境下心理活动的发生与变化。) (二)调查研究法 问卷调查 现场观察:现场观察是围绕着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进行连续性观察;进行轮换性观察;进行隐蔽性观察) (三)档案研究法 (四)心理测验法 (五)相关研究法 第三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展望 一、早期孕育(哲学思辨期)(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基本特征: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 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孟 二、初创时期(经验描述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1875,德舍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 1908 :罗斯(E.A.Ross,美国)《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W.McDougall,英国)《社会心理学导论》 三、确立时期(实证分析期)(20世纪20年代~ 至今)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下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依据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科学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社会行为。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的三个主要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1. 1908年,美国社会学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2. 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 3. 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4. 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5. 本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6.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

7. 勒温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B=f,其中B是行为,P 是个体,E是个体所处的情景,f是函数关系。也就是说个体行为是个体于其所处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景必须被看成时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8.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9.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层面: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和是社会层面。 ①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 ②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等。 ③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 ④社会层面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 1. 霍兰德将社会心理学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2. 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 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

社会心理学 第二版 金盛华主编 复习资料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研究方法: 2.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指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直接观察,收集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的各种非语言资料,从而分析、判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 分类:参与观察(公开与隐蔽)与非参与观察 (前者研究人员为参与者,后者为旁观者) 3.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主要研究在现实生活条件下发生的过程,没有研究者人为安排的场面;而且这种研究可以在长时间内进行,因而能够得到有关行为发生顺序和发展过程的资料。 4.观察法的主要缺点是:第一,由于对自变量缺乏控制,所以难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第二,在使用观察法时,如果被观察者意识到他们正在受

到观察,那么行为表现就有可能不同,使得观察结果不够真实;第三,观察者自身的主观愿望易于影响观察过程及观察结果。 5.实验法(experiments method):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系统地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对额外变量进行控制(使其对所有被试保持常数,消除可能使结果出现误差的方面和挑选条件相同或近似的被试者),并观察这种操纵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从而发现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分类:实验室实验、模拟实验、自然(现场)实验 6.调查法(survey method)又称询问法。它的基本做法是研究者拟定一系列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要求他们作出回答,然后整理所获得的资料,从中得出结果。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访谈法(interview method),另一种是问卷法(questionaire method)。访谈法是研究者亲自访问被调查者,向他们直接提问,并对回答作出记录;问卷法则是以书面形式向被调查者提问,让他们填写问卷。 7.采用调查法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时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要注意研究范围,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一套问题。第二,要注意对被调查对象的取样问题。取样正确,才能保证结果有代表性。 8.调查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调查法的缺点主要在于准确性方面。被调查者的回答可能会受各种因素干扰,尤其是使用问卷调查时,这种缺点更为明显。 9.档案研究法利用现存的档案材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档案材料包括报纸的报道、政府或团体的文件记录以及书刊、个人信件、讲演、日记等。这些材料当初不是为专门研究某个问题而准备的,所以需要加以整理。档案

各种药品介绍

白蛋白(生物药品类) 白蛋白(又称清蛋白,albumin,Alb)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寿期约为15-19天,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其合成率虽然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但主要受血浆中白蛋白水平调节,在肝细胞中没有储存,在所有细胞外液中都含有微量的白蛋白。关于白蛋白在肾小球中的滤过情况,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其量甚微,约为血浆中白蛋白的0.04%,按此计算每天从肾小球滤过液中排出的白蛋白即可达3.6g,为终尿中蛋白质排出量的30-40倍,可见滤过液中多数白蛋白是可被肾小管重新吸收的。有实验证实白蛋白在近曲小管中吸收,在小管细胞中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降解为小分子片段而进入血循环。白蛋白可以在不同组织中被细胞内吞而摄取,其氨基酸可被用为组织修补。 又称清蛋白。溶于水且遇热凝固的一种球形单纯蛋白。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几乎存在于所有动植物中。如卵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乳白蛋白、肌白蛋白、麦白蛋白、豆白蛋白等都属于此类。常用作培养基成分。也可用有人造香肠、汤品和炖品中作粘接剂。 白蛋白的生理作用 (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 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分子最小、溶解度大、功能较多的一种蛋白质。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白蛋白,胶体渗透压是使静脉端组织间液重返回血管内的主要动力。当血浆白蛋白因病理条件引起下降时,血浆的胶体渗透压也随之下降,可导致血液中的水份过多进入组织液而出现水肿。 (2)血浆白蛋白的运输功能 血浆白蛋白能与体内许多难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离子可逆地结合形成易溶性的复合物,成为这些物质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形式。由此可见白蛋白属于非专一性的运输蛋白,在生理上具有重要性,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3)浆白蛋白的其它生理作用 血浆中白蛋白的含量远比球蛋白多,亲水作用又比球蛋白大,这使血浆中的白蛋白对球蛋白起到一种胶体保护的稳定作用。当肝脏功能障碍引起白蛋白合成不足时,可使血浆球蛋白失去胶体保护作用,稳定性下降。血浆球蛋白的稳定性下降,将严重影响这些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利用,引起相应的症状。此外,白蛋白还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白蛋白在血浆中也不断地进行着代谢更新,血浆白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用于合成组织蛋白,氧化分解以供应能量或转变成其它含氮物质。 具有活性的激素或药物当与白蛋白结合时,可以不表现其活性,而视为其储存形式,由于这种结合的可逆性和处于动态平衡,因此在调节这些激素和药物的代谢上,具有重要意义。 白蛋白是具有黏性、胶质性的物质,在人体内遇到重金属离子时,会自动与重金属离子结合,由排泄系统排出体外,起到解毒的作用。因此,食用含白蛋白丰富的食物,可避免重金 属离子的吸收而中毒。白蛋白对胃壁还有保护作用。 人血白蛋白是血液制品的一种,俗称“生命制品”、“救命药”。它是从健康人的血液中提炼加工而成,直接静脉注射到病人体内,其主要功能是增强人的免疫 力和抵抗力。市场价300到400元一瓶。临床上主要用于失血创伤和烧伤等引 起的休克、脑水肿,以及肝硬化、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等危重病症的治疗,以及低蛋白血症病人。 规格及包装:[包装] 1瓶/盒 [规格] 蛋白浓度为20%,装量为5g/瓶和10g/瓶两种。 白蛋白注射液能不能冰冻保存?贮存时有什么要求? 答:白蛋白注射液切冰冻保存,应保存于2~8°C条件下。经一定时期的存放后,底部可出现微量云雾状的沉淀,它对人体无害。但若出现明显或振摇不散的沉淀时,不得使用。 2乙肝免疫球蛋白(生物药品类) 基本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