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6第1讲振动与波、光学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6第1讲振动与波、光学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6第1讲振动与波、光学

第6专题振动与波、光学、执掌、原子物理

(一)振动与波、光学

知识网络

考点预测

振动与波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中命题率最高的知识点为波的图象、波长、频率、波速及其相互关系,特别是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的关系,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试题信息量大、综合性强,一道题往往考查多个概念和规律.其中波的图象,可以综合考查对波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高考对光学部分的考查主要有:①光的折射现象,全反射;②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

象;③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④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⑤光电效应现象.

要点归纳

一、振动与波

单摆

(1)特点:①单摆是理想模型;②单摆的回复力由重力沿圆弧方向的分力提供,当最大摆角α<10°时,单摆的振动可看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周期T =2πL g

. (2)应用:①计时器;②测定重力加速度g ,g =4π2L T

2.

1.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而不改变光的性质.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正立、虚像,物、像关于镜面对称.

3.成像作图要规范化.

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要用实线,并且要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只能用虚线,虚线上不能标箭头.

镜中的虚像是物体射到平面镜上所有光线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后相交形成的.在成像作图中,可以只画两条光线来确定像点.

法线既与界面垂直,又是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

平面镜转过一个微小的角度α,法线也随之转过角度α,当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时,反射光线则偏转2α.

五、光的折射定律

1.折射率: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θ1的正弦与折射角θ2的正弦

之比为定值n ,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表示为n =sin θ1sin θ2

.实验和研究证明,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跟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之比,即n =c v .

2.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六、全反射和临界角

1.全反射的条件:(1)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2)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2.临界角:使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某种介质的临界角C 用sin C =1n

计算. 七、用折射定律分析光的色散现象

在分析、计算光的色散时,要掌握好折射率n 的应用及有关数学知识,着重理解两点:①光的频率(颜色)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②在同一介质中,频率越大的光的折射率越大,

再应用n =c v =λ0λ

等知识,就能准确而迅速地判断有关色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波长、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偏折程度等问题.

八、光的波动性

1.光的干涉

(1)干涉条件:两束光的频率相同,并有稳定的相位差.

(2)双缝干涉:两列光波到达某点的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该处的光互相加强,出现亮条纹;当到达某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处的光互相削弱,出现暗条纹.相邻两条亮条纹(或暗条纹)的间距Δx =L d

λ.

(3)薄膜干涉:从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波叠加产生的干涉.应用:检查平面的平整度、增透膜等.

2.光的衍射

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的尺寸跟光的波长相近或比光的波长还小.

光的衍射条纹和干涉条纹不同.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引起的.

3.光的电磁说

麦克斯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的假设,赫兹用实验验证了电磁说的正确性.

九、光的粒子性

1.光电效应

(1)现象: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光电子)的现象.

(2)规律:任何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只有用高于极限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在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的情况下,从光照射到金属上到金属逸出光电子的过程,几乎是瞬时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与光的强度无关.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2.光电效应方程:12

mv m 2=h ν-W . 3.光子说:即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的能量等于h ν(ν为光子的频率),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

4.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因此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5.物质波: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小到电子大到行星)都有一个波与它对应,波长λ=

h

(p为物体的动量).

p

热点、重点、难点

一、简谐运动的动力学问题

图6-1

●例1如图6-1所示,一个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的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当振子经过最大位移处(B点)时,有块胶泥落在它的上面,并随其一起振动,那么后来的振动与原来相比较( )

A.振幅的大小不变B.加速度的最大值不变

C.速度的最大值变小D.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不变

【解析】当振子经过最大位移处(B点)时,胶泥落在它的上面,在此过程中,胶泥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变为内能,振子(含胶泥)在B点的速度仍为零,则其仍以O点为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且振幅的大小不变.于是,最大回复力和最大弹性势能不变.由于质量增大,则其最大加速度变小,在平衡位置的速度(即最大速度)变小.综上可知,选项A、C、D正确.[答案] AC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简谐运动的特征,了解简谐运动中各个物理量的变化,找到“振幅的大小不变”这一突破口,进而分析求解.简谐运动具有以下规律.

①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动能最大、动量最大,位移最小、回复力最小、加速度最小、势能最小.

②在位移大小等于振幅处:速度最小、动能最小、动量最小,位移最大、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势能最大.

③振动中的位移x都是以平衡位置为起点的,方向从平衡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为这两位置间的直线距离.加速度与回复力的变化一致,在两个“端点”最大,在平衡位置为零,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二、简谐运动的图象、波的图象

●例2一列简谐横波以1 m/s的速度沿绳子由A向B传播,质点A、B间的水平距离为3 m,如图6-2甲所示.若t=0时质点A刚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其振动图象如图6-2 乙所示,则B点的振动图象为图6-2丙中的( )

图6-2

【解析】由题意知,λ=v·T=4 m

故l AB =34λ,经过t =34

T =3 s 时间B 点开始振动. 又由波的传播特性可知,每点开始振动的方向与振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故知B 点的振动图象为B .

[答案] B

【点评】本例虽然只要求B 的振动图象,但解析过程必须弄清楚波的传播过程,可画出t =3 s 时刻以及t ′=3 s +Δt 时刻AB 方向波的图象图6-2丁所示.

图6-2丁

●例3 两列振幅、波长均相同的简谐横波,以相同的速率沿相反方向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图6-3所示为某一时刻两波的波形图,其中实线为向右传播的波,虚线为向左传播的波,a 、b 、c 、d 、e 为五个等距离的质点.则在两列波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6-3

A .质点a 、b 、c 、d 、e 始终静止不动

B .质点b 、d 始终静止不动

C .质点a 、c 、e 始终静止不动

D .质点a 、c 、e 以振幅2A 做简谐运动

【解析】由波的叠加原理可知,图示时刻质点a 、b 、c 、d 、e 的位移都为零.其中两列波在a 、c 、e 上引起的振动方向相同,在b 、d 两点引起的振动方向总是相反,故b 、d 始终静止不动,a 、c 、e 以振幅2A 做简谐运动.

[答案] BD

【点评】①两列波传播至某点时,两列波引起的振动“步调”相同时,干涉加强;引起的振动“步调”相反时,干涉减弱,不应仅考虑波峰、波谷的相遇.

②振动加强的点与振动减弱的点有规律地相互间隔.

③注:干涉图样不是固定不动的,加强的点在做更大振幅的振动. 三、平面镜成像问题

●例4 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 m ,右镜8 m ,如图6-4甲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200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 )

图6-4甲

A .24 m

B .32 m

C .40 m

D .48 m

【解析】物体在左镜中所成的各像如图6-4乙所示,可知左镜中从右向左的第三个像是第一个像在右镜中的像再在左镜中成的像,即看见像时为光线在左镜反射一次后在右镜反射一次再在左镜反射一次进入眼睛,由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得:d =32 m .

图6-4乙

[答案] B

【点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进入眼睛,眼睛逆着光线确定光源,感觉光是从“虚像”

发出. 四、光的折射与全反射

光学器材是由透明介质制成的,当光线从空气照射到这些透明体的表面时,折射进入透明体,然后再发生其他的光学现象.解这类问题用到的光学知识主要是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全反射知识和数学中的几何知识.

1.视深问题

●例5 某水池的实际深度为h ,若某人垂直水面往下看时,水池的视深为多少?(设水的折射率为n )

【解析】如图所示,作两条从水底S 发出的折射光线,一条垂直射出水面,另一条入射角很小(眼睛对光点的张角很小),这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 ′ 就是看到的S 的像.

在△AS ′O 中,tan α=AO h ′ 在△ASO 中,tan γ=AO h

tan αtan γ=h h ′

因为α、γ很小,所以sin α≈tan α,sin γ≈tan γ

得:h ′=sin γsin αh =h n . [答案] h n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正确画出光路图,并运用近似理论是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

2.巧妙运用光路图解题和光学作图问题

(1)解决几何光学的基本方法是:画出光路图,理解有关概念,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求解.在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是解决较复杂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注意:光路图的作法必须遵循反射和折射定律.

(2)由于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导致光的色散现象.利用光的折射定律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视深”和棱镜等.正确画出光路图是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

(3)作图法是解决几何光学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完成光路图的依据是光的传播规律,作图时常常要运用逆向思维——先由像确定反射光线,再确定入射光线.解题中常常要巧用光路可逆规律分析问题,在实像的位置换上物点,必定在原来物点处成像,即像、物互换.另外,涉及有关范围的问题,确定有关边界光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6 图6-5甲所示为一个储油圆柱桶,其底面直径与桶高相等.当桶中无油时,贴着桶的上边缘上的A 点恰能看到桶底边缘上的B 处;当桶内油的深度等于桶高的一半时,眼所处的位置不变,在桶外沿AB 方向看去,恰能看到桶底上的C 点,且BC 的距离是桶底直径的四分之一(A 、B 、C 三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BC 在同一条直径线上).据此可估算出

该油的折射率n 和光在这种油中的传播速度v 分别为(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 =3×108

m/s)( )

图6-5甲

A .1.6、1.9×108 m/s

B .2.0、1.6×108 m/s

C .2.2、2.2×108 m/s

D .1.6、1.6×108 m/s

【解析】当油的深度为桶高的一半时,眼睛看见C 点的光路图如图6-5乙所示,可得:

图6-5乙

n =sin i sin r

=1.6 又因为n =c v

可得v =1.9×108 m/s .

[答案] A

【点评】准确地画出光路图是解决几何光学问题的关键.

●例7 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Ⅱ]( )

A .红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

B .红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

C .紫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

D .紫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

【解析】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O 2A 为偏移距离Δx ,有:

Δx =d cos r

·sin(i -r ) n =sin i sin r

若为同一单色光,即n 值相同.当i 增大时,r 也增大,但i 比r 增大得快,sin(i -r )>0且增大,d

cos r

>0且增大,故A 、C 选项错误. 若入射角相同,则:

Δx =d sin i (1-cos i

n 2-sin 2i )

即当n 增大,Δx 也增大,故选项B 错误、D 正确.

[答案] D

【点评】①某束单色光照到介质表面,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但入射角比折射角增大得快.

②一束复色光经过平板玻璃也会发生色散现象,即射出光的边缘出现彩色,只是当玻璃较薄时这个现象不太明显.

●例8 一足够大的水池内盛有某种透明液体,液体的深度为H ,在水池的底部中央放一点光源,其中一条光线以30°的入射角射到液体与空气的界面上,它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5°,如图6-6甲所示,则可知( )

图6-6甲

A .液体的折射率为 2

B .液体的折射率为22

C .整个水池表面都有光射出

D .液体表面亮斑的面积为πH 2

【解析】由题意知i +r =180°-105°=75°

r =75°-30°=45°

故折射率n =sin r sin i

= 2 该液体的临界角C =arcsin 1n =45° 可得液体表面亮斑的半径如图6-6 乙所示,r =H

图6-6乙

故亮斑面积为:

S =πH 2.

[答案] AD

【点评】利用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几何知识,解出折射角是解本题的关键. 五、干涉、衍射与偏振

1.干涉与衍射的比较

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也是光具有波动性的证据.两者的区别是:光的干涉现象只有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才发生;而光的衍射现象却总是存在的,只有明显与不明显之分.

光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在屏上出现的都是明暗相间的条纹,但双缝干涉时条纹间隔均匀,从中央到两侧的明纹亮度不变化;而单缝衍射的条纹间隔不均匀,中央明纹又宽又亮,从中央向两侧,条纹宽度减小,明纹亮度显著减弱.

2.光的偏振

横波的振动矢量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振动时,偏于某个特定方向的现象叫偏振.纵波只能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振动,所以不可能有偏振,光的偏振现象证明光是横波.光的偏振现象在科技、生活中的应用有:照相机镜头上的偏振片、立体电影等.

●例9 图6-7所示为一竖直的肥皂膜的横截面,用单色光照射薄膜,在薄膜上产生

明暗相间的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7

A.薄膜上的干涉条纹是竖直的

B.薄膜上的干涉条纹是水平的

C.用蓝光照射薄膜所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比用红光照射时的小

D.干涉条纹是由于光线在薄膜前后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的结果

【解析】光从肥皂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形成相干光,其路程差与薄膜厚度有关;在重力作用下,肥皂膜形成上薄下厚的楔形,在同一水平面上厚度相等,形成亮纹(或暗纹).因此,干涉条纹应是水平的.又因蓝光的波长小于红光的波长,所以用蓝光照射薄膜所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较红光的小.综上所述,选项B、C、D正确.

[答案] BC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薄膜干涉形成的原因,以及干涉条纹与入射光波长之间的关系.

六、光电效应的规律与应用

●例10如图6-8所示,用导线将验电器与洁净锌板连接,触摸锌板使验电器指示归零.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接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锌板,发现验电器的指针张角减小,此现象说明锌板带________(填“正”或“负”)电;若改用红外线重复以上实验,结果发现验电器指针根本不会发生偏转,说明金属锌的极限频率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红外线的频率.[2008年高考·上海物理卷]

图6-8

【解析】因锌板被紫外线照射后发生光电效应,验电器指针带正电荷而偏转;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与锌板接触时,电子与验电器指针上的正电荷中和,而使张角减小;用红外线照射锌板时,验电器指针的偏角不变,锌板未发生光电效应,说明锌板的极限频率大于红外线的频率.

[答案] 正大于

【点评】光电效应在物理学史上具有较重要的意义,需要熟记其现象、清楚地理解其产生的机制.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机械波及波的图像题型归纳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机械波及波的图像题型归纳 类型一、波动情况与振动情况之间的相互确定 例1、(1)手握住水平的绳子一端(质点1)上下抖动,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在图中标出质点6此时刻的速度方向;由波形,可以知道质点1开始振动时,是向 方向振动。 (2)波形的变化;如果一列波向右传播,已知4 T t = 时刻的波形如图,请在下图中画出34 T t = 时刻的波形图。 【思路点拨】根据波的平移法(上下坡法)判断质点1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根据已知波形找出经过半个周期各质点的位置,连接成图形。 【答案】 (1)速度方向向下;向上。(2)见图。 【解析】波向右传播,根据上下坡法或平移法,可判断6的振动速度向下。同理1 开始振动时,是在平衡位置向上方向振动的。 (2)34t T = 时刻是在已知波形4 T t =时刻再经过半个周期的波形。波向右传播,第一个质点向下振动,再经过半个周期恰好振动到波谷,画出波形如图。

【总结升华】解这类基本题就是要会应用上下坡法或平移法、对称性的特点。 举一反三 【变式1】一简谐横波以4m/s 的波速沿x 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 ) A .波的周期为1s B .x =0处的质点在t=0时向y 轴负向运动 C .x =0处的质点在t = s 时速度为0 D .x =0处的质点在t = s 时速度值最大 【答案】 AB 【解析】由波的图像可知半个波长是2m ,波长是4m ,周期是,A 正确。波在沿轴正方向传播,则=0的质点在沿轴的负方向传播,B 正确。=0的质点的位移是振幅的一半则要运动到平衡位置的时间是,则秒时刻=0的质点越过了平衡位置速度既不是为零也不是最大,CD 错误。 【变式2】图(a )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0.10s 时刻的波形图,P 是平衡位置在x =1.0m 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在x =4.0m 处的质点;图(b )为质点Q 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1 4 1 4 4 14 T s v λ = = =x x y x 113412T s ? =1 4 t =x

(答案1)波动光学习题..

波动光学习题 光程、光程差 1.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路径传播到B ,若A 、B 两点相位差为3π,则此路径AB 的光程为 (A) 1.5 λ. (B) 1.5 λ/ n . (C) 1.5 n λ. (D) 3 λ. [ A ] 2.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C)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D)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 C ] 3.如图,S 1、S 2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 点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路径S 1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 1,折射率为n 1的介质板,路径S 2P 垂直穿过厚度为t 2,折射率为n 2的另一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作真空,这两条路径的光程差等于 (A) )()(111222t n r t n r +-+ (B) ])1([])1([211222t n r t n r -+--+ (C) )()(111222t n r t n r --- (D) 1122t n t n - [ B ] 4.如图所示,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的厚度为e ,并且 n 1<n 2>n 3,λ1为入射光在折射率为n 1的媒质中的波长,则两束反 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A) 2πn 2e / ( n 1 λ1). (B)[4πn 1e / ( n 2 λ1)] + π. (C) [4πn 2e / ( n 1 λ1) ]+ π. (D) 4πn 2e / ( n 1 λ1). [ C ] 5.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均匀透明媒质中,从A 点沿某一路径传播到B 点,路径的长度为l .A 、B 两点光振动相位差记为?φ,则 (A) l =3 λ / 2,?φ=3π. (B) l =3 λ / (2n ),?φ=3n π. (C) l =3 λ / (2n ),?φ=3π. (D) l =3n λ / 2,?φ=3n π. [ ] 6.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n 2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 ,而 且n 1>n 2>n 3,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A) 4πn 2 e / λ. (B) 2πn 2 e / λ. (C) (4πn 2 e / λ) +π. (D) (2πn 2 e / λ) -π. [ A ] P S 1S 2 r 1 n 1 n 2 t 2 r 2 t 1 n 1 3λ1 n 1 3λ

高中物理振动和波

高中物理振动和波 1.图中表示一个小球在不同表面上产生的运动。假设表面是完全弹性的。 (a) (b) (c) (d) (e) (1)哪一种情况下,小球根本不会振动a (2)哪一种情况下,小球最接近简谐振动b 2.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一个在地球上周期是秒的单摆,放在月球上, 其周期变为c (a)1秒 (b)秒 (c)秒 (d)秒 (e)秒 3.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g偏大,可能是b (a)计算摆长时,只考虑悬线长,漏加小球半径 (b)测量周期时,将(n-1) 个振动,误记为几个全振动,使得T偏小 (c)测量周期时,将n个全振动,误记为(n-1)个全振动,使得T偏大 (d)小球质量选得太轻,以致悬线的质量不能忽略。 (e)振动时,振幅过大。 4.在圆周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卫星内,放一只有摆的钟,将e (a)变快 (b)变慢 (c)周期不变 (d)不能确定变快变慢 (e)摆锤不会摆动 5.一个单摆挂在电梯内,在某一时刻电梯开始自由下落,而此时 (1)摆正经过“平衡位置”,则摆锤相对电梯的运动是b (a)静止 (b)匀速圆周运动 (c)摆动,周期不变 (d)摆动,周期变小 (e)摆动,周期变大 (2)摆正在某一边的端点,则摆锤相对电梯的运动是(供选择的答案同上)a

(3) 摆正在平衡位置与端点之间,则摆锤相对电梯的运动是(供选择的答案同上) b 6. 一个单摆挂在电梯内,电梯向上加速,加速度a=g ,则单摆的周期是原来电梯静止时的 e (a) 1倍 (b) 倍 (c) 2倍 (d) 倍 (e) 倍 7. 一个单摆挂在电梯内,发现单摆的周期增大为原来的2倍。可见,电梯在做加速运动, 加速度a 为d (a) 方向向上,大小为g (b) 方向向上,大小为g (c) 方向向下,大小为g (d) 方向向下,大小为g (e) 方向向下,大小为g 8. 图中,是一个拴在完全遵从胡克定律的弹簧上的木块,台面水平光滑,O 点是平衡位置。 (i) 木块受到的弹力随位置X 变化的图像用图中哪一表示最恰当a (ii) 在弹性限度内振动时,下面哪几句陈述正确1,2,3 (1) 木块作简谐振动 (2) 木块的机械能守恒 X F O x F O x F O x F O x F O x (a) (b) (C) (d) (e)

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及多解问题专题

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及多解问题 一、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 振动是一个质点随时间的推移而呈现的现象,波动是全部质点联合起来共同呈现的现象. 简谐运动和其引起的简谐波的振幅、频率相同,二者的图象有相同的正弦(余弦)曲线形状,但二图象是有本质区别的.见表: 振动图象波动图象 研究对象一振动质点沿波传播方向所有质点 研究内容一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分布规律 图线 物理意义表示一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移表示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图线变化随时间推移图延续,但已有形状不变随时间推移,图象沿传播方向平移 一完整曲线占横坐标距离表示一个周期表示一个波长 例题精选: 例题1:如图6—27所示,甲为某一波动在t=1.0s时的图象,乙为参与该波动的P质点的振动图象 (1)说出两图中AA/的意义? (2)说出甲图中OA/B图线的意义? (3)求该波速v=? (4)在甲图中画出再经3.5s时的波形图 (5)求再经过3.5s时p质点的路程S和位移 解析:(1)甲图中AA/表示A质点的振幅或1.0s时A质点的位移大小为0.2m,方向为负.乙图中AA/’表示P质点的振幅,也是P质点在0.25s的位移大小为0.2m,方向为负. (2)甲图中OA/B段图线表示O 到B之间所有质点在1.0s时的位移、方向均为负.由乙图看出P质点在1.0s时向一y方向振动,由带动法可知甲图中波向左传播,则OA/间各 质点正向远离平衡位置方向振动,A/B间各质点正向靠近平衡位置方向振 动. (3)甲图得波长λ=4 m,乙图得周期T=1s 所以波速v=λ/T=4m/s (4)用平移法:Δx=v·Δt=14 m=(3十?)λ

(完整word版)波动光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波动光学 9.1 在双缝干实验中,波长λ =500nm 的单色光入射在缝间距 d=2×10-4 m的双缝上,屏到双缝的距离为2m,求: (1)每条明纹宽度;(2)中央明纹两侧的两条第10 级明纹中心的间距;(3)若用一厚度为e=6.6 × 10 m的云母片覆盖其中一缝后,零级明纹移到原来的第7 级明纹处;则云母片的折射率是多少? 9 解:(1)Δχ=D = 2 500 140 m=5×10-3m d 2 10 4 (2)中央明纹两侧的两条第10 级明纹间距为 20Δχ =0.1m (3)由于e(n-1)=7 λ , 所以有 n=1+7 =1.53 e 9.2 某单色光照在缝间距为d=2.2 ×10-4的杨氏双缝上,屏到双缝的距离为D=1.8m,测出屏上20 条明纹之间的距离为9.84 × 10-2m,则该单色光的波长是多少? 解:因为x Dy d 2 x 20 x 9.84 10 m 2.2 10 4 9.84 10 2 20 1.8 所以601.3nm 9.3 白光垂直照射到空气中一厚度e=380nm的肥皂膜(n=1.33)上,在可见光的范围内400~760nm),哪些波长的光在反射中增强?

r 2 r 1 k 干涉加强。所以 λ = 4ne 2k 1 在可见光范围内, k=2 时,λ =673.9nm k=3 时 , λ =404.3nm 9.4 如题图 9.4 所示,在双缝实验中入射光的波长为 550nm , 用一厚度为 e=2.85 ×10-4cm 的透明薄片盖住 S 1缝,发现中央明纹 解:当用透明薄片盖住 S 1 缝,以单色光照射时,经 S 1缝的光程, 在相同的几何路程下增加了,于是原光程差的中央明纹位置从 O 点向上移动,其他条纹随之平动,但条纹宽度不变。依题意,图 中 O ' 为中央明纹的位置,加透明薄片后,①光路的光程为 r 1 e ne r 1 (n 1)e ;②光路的光程为 r 2 。因为点是中央明条纹的 位置,其光程差为零,所以有 r 2 [r 1 (n 1)e] 0 ,即 r 2 r 1 (n 1)e ⑴ 在不加透明薄片时,出现中央明条纹的条件为 解:由于光垂直入射,光程上有半波损失,即 2ne+ 2=k λ时, 。试求:透明薄片的折射率。

《大学物理学》波动光学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2n 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 ,而且321n n n >>,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位相差为(B (A ) 22πn e λ ; (B ) 24πn e λ ; (C ) 24πn e πλ -; (D ) 24πn e πλ +。 2.如图示,用波长600λ=nm 的单色光做双缝实验,在屏P 处产生第五级明纹,现将折射率n =1.5的薄透明玻璃片盖在其中一条缝上,此时P (A )5.0×10-4cm ;(B )6.0×10-4cm ; (C )7.0×10-4cm ;(D )8.0×10-4cm 。 3.在单缝衍射实验中,缝宽a =0.2mm ,透镜焦距f =0.4m ,入射光波长λ=500nm 位置2mm 处是亮纹还是暗纹?从这个位置看上去可以把波阵面分为几个半波带?( D ) (A) 亮纹,3个半波带; (B) 亮纹,4个半波带;(C) 暗纹,3个半波带; (D) 暗纹,4个半波带。 4.波长为60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栅常数为2.5×10-3mm 的光栅上,光栅的刻痕与缝宽相等,则光谱上呈现的全部级数为(B ) (A) 0、1±、2±、3±、4±; (B) 0、1±、3±;(C) 1±、3±; (D) 0、2±、4±。 5. 自然光以60°的入射角照射到某一透明介质表面时,反射光为线偏振光,则( B ) (A) 折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角为30°; (B) 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折射角为30°; (C) 折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角不能确定; (D) 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折射角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6.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在空气劈尖上,劈尖的折射率为n ,劈尖角为θ,则第k 级明纹和第3k +级明纹的间距l = 32s i n λn θ 。 7.用550λ=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牛顿环装置时,第4级暗纹对应的空气膜厚度为 1.1 μm 。 8.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设第一级暗纹的衍射角很小。若1600nm λ=为入射光,中央明纹宽度为 3m m ;若以2400nm λ=为入射光,则中央明纹宽度为 2 mm 。 9.设白天人的眼瞳直径为3mm ,入射光波长为550nm ,窗纱上两根细丝之间的距离为3mm ,人眼睛可以距离 13.4 m 时,恰能分辨。 10.费马原理指出,光总是沿着光程为 极值 的路径传播的。 三、计算题(共60分) 11.(10分)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双缝间距d =0.20mm ,缝屏间距D =1.0m ,试求:(1)若第二级明条纹离屏中心的距离为6.0mm ,计算此单色光的波长;(2)相邻两明条纹间的距离. 解:(1)由λk d D x = 明知,23 0.26002110 x nm λ= =??, 3 n e

高中物理练习振动与波(习题含答案)

1.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B.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 C.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 D.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2.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 A.频率、振幅都不变B.频率、振幅都改变 C.频率不变、振幅改变D.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3.家用洗衣机在正常脱水时较平稳,切断电源后,洗衣机的振动先是变得越来越剧烈,然后逐渐减弱。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脱水时,洗衣机脱水缸的运转频率比洗衣机的固有频率大 B.正常脱水时,洗衣机脱水缸的运转频率比洗衣机的固有频率小 C.正常脱水时,洗衣机脱水缸的运转频率等于洗衣机的固有频率 D.当洗衣机的振动最剧烈时,脱水缸的运转频率恰好等于洗衣机的固有频率 4.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S1、S2相距6m,它们在空间产生的干涉图样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振动加强的区域,虚线表示振动减弱的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波源的振动频率一定相同 B.虚线一定是波谷与波谷相遇处 C.两列波的波长都为2m D.两列波的波长都为1m 5.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着静止的接收器匀速运动。以u表示声源的速度,V表示声波的速度(u<V),v表示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若u增大,则 A.v增大,V增大 B. v增大,V不变 C. v不变,V增大 D. v减少,V不变 6.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示时刻质点b的加速度将减小 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0.4m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 D.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4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7.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周期为0.50s。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等的各质点依次为P1,P2,P3,……。已知P1和P2之间的距离为20cm,P2和P3之间的距离为80cm,则P1的振动传到P2所需的时间为 A.0.50s B.0.13s C.0.10s D.0.20s 8.弹性绳沿x轴放置,左端位于坐标原点,用手握住绳的左端,当t =0时使其开始沿y轴做振幅为8cm的简谐振动,在t=0.25s时,绳 上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波速为___________cm/s,t= ___________时,位于x=45cm的质点N恰好第一次沿y轴正向通过 平衡位置。 9.在t=0时刻,质点A开始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质点A振 动的周期是s;t=8s时,质点A的运动沿y轴的方向(填“正” 或“负”);质点B在波动的传播方向上与A相距16m,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 2m/s,在t=9s时,质点B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cm。 10. 同一音叉发出的声波同时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某时刻的波形曲线见

物理光学作业参考答案 第十五章

物理光学作业参考答案 [15-1] 一束自然光以 30角入射到玻璃-空气界面,玻璃的折射率54.1=n ,试计算(1)反射光的偏振度;(2)玻璃-空气界面的布儒斯特角;(3)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透射光的偏振度。 解: (1)入射自然光可以分解为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s 波和p 波,它们强度相等,设以0I 表示。已知: 301=θ,所以折射角为: 35.50)30sin 54.1(sin )sin (sin 1 112=?==--θθn 根据菲涅耳公式,s 波的反射比为: 12.0)35.5030sin()35.5030sin()sin()sin(2 2 2121=?? ? ???+-=? ???? ?+-= θθθθρs 4 因此,反射波中s 波的强度: 00) (124.0I I I s R s ==ρ 而p 波的反射比为: 004.0881.5371.0)()(2 2 2121=?? ? ???= ? ???? ?+-=θθθθρ tg tg p 因此,反射波中p 波的强度: 00) (004.0I I I p R p ==ρ 于是反射光的偏振度: %94%8.93004.0124.0004.0124.00 000≈=+-= I I I I P (2)玻璃-空气界面的布儒斯特角: 3354 .1111 1 1 21 ====---tg n tg n n tg B θ (3)对于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的透射光,s 波的透射系数为: 4067.133 cos 57sin 2cos sin 2) sin(cos sin 2122112===+= θθθθθθs t 式中, 331==B θθ,而 57902=-=B θθ 所以,s 波的透射强度为:

高三物理振动和波知识点归纳

2019高三物理振动和波知识点归纳 精品学习高中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物理振动和波知识点归纳,供大家参考学习。更多各科知识点请关注新查字典物理网高中频道。 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f=/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

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P173〕。

高中物理振动和波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振动和波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振动和波公式 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 5.机械波、横波、纵波:波就是振动的传播,通过介质传播。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振动的传播是匀速直线运动,这种运动,用波速V表征。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波速V不变(大小不变,方向不变),所以波速V是一个不变的量。介质分子并没有随着波的传播而迁移,介质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运动,是热运动,其平均速度为零。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

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页 1 第 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 高中物理振动和波知识点 1.简谐运动 (1)定义: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2)简谐运动的特征:回复力F=-kx,加速度a=-kx/m,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 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3)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①位移x: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其最大值等于振幅. ②振幅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标量,表示振动的强弱. ③周期T和频率f: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二者互为倒数关系,即T=1/f.

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课堂参照)

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 振动是一个质点随时间的推移而呈现的现象,波动是全部质点联合起来共同呈现的现象.简谐运动和其引起的简谐波的振幅、频率相同,二者的图象有相同的正弦(余弦)曲线形状,但二图象是有本质区别的.见表: 振动图象波动图象 研究对象一振动质点沿波传播方向所有质点 研究内容一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分布规律 图线 物理意义表示一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移表示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图线变化随时间推移图延续,但已有形状 不变 随时间推移,图象沿传播方向平 移 一完整曲线占横坐 标距离 表示一个周期表示一个波长

2012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 :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及多解问题 【例1】如图6—27所示,甲为某一波动在t=1.0s 时的图象,乙为参与该波动的P 质点的振动图象 (1)说出两图中AA / 的意义? (2)说出甲图中OA / B 图线的意义? (3)求该波速v=? (4)在甲图中画出再经3.5s 时的波形图 (5)求再经过3.5s 时p 质点的路程S 和位移 解析:(1)甲图中AA / 表示A 质点的振幅或1.0s 时A 质点的位移大小为0.2m ,方向为负.乙 图中AA / ’表示P 质点的振幅,也是 P 质点在 0.25s 的位移大小为0.2m ,方向为负. (2)甲图中OA / B 段图线表示O 到B 之间所有质点在1.0s 时的位移、方向均为负.由乙图 看出P 质点在1.0s 时向一y 方向振动,由带动法可知甲图中波向左传播,则OA / 间各质点 正向远离平衡位置方向振动,A / B 间各质点正向靠近平衡位置方向振动. (3)甲图得波长λ=4 m ,乙图得周期 T =1s 所以波速v=λ/T=4m/s (4)用平移法:Δx =v ·Δt =14 m =(3十?)λ 所以只需将波形向x 轴负向平移?λ=2m 即可,如图所示 (5)求路程:因为n= 2 /T t =7,所以路程S=2An=2×0·2×7=2。8m 求位移:由于波动的重复性,经历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时.位移不变·所以只需考查从图示时刻,p 质点经T/2时的位移即可,所以经3.5s 质点P 的位移仍为零. 【例2】如图所示,(1)为某一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2)为参与该波动的P 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该列波的波速度为4m /s ; B .若P 点的坐标为x p =2m ,则该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C 、该列波的频率可能为 2 Hz ; D .若P 点的坐标为x p =4 m ,则该列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 解析:由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可知该列波的波长λ=4m ,周期T =1.0s ,所以波速v =λ/T =4m /s . 由P 质点的振动图象说明在t=0后,P 点是沿y 轴的负方向运动:若P 点的坐标为x p =2m ,则说明波是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若P 点的坐标为x p =4 m ,则说明波是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的.该列波周期由质点的振动图象被唯一地确定,频率也就唯一地被确定为f = l /t =0Hz .综上所述,只有A 选项正确. 点评:当一列波某一时刻的波动图象已知时,它的波长和振幅就被唯一地确定,当其媒

物理知识点详解:振动和波

物理知识点详解:振动和波 【】:温故而知新,大家只要做到这点,一定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物理知识点详解,方便同学们查看复习,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大家好好利用。 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 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

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P173〕。 【总结】:物理知识点详解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在高三复习阶段不要紧张,认真复习,成功是属于你们的。

专题14 振动和波(原卷版)

11年高考(2010-2020)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原卷版) 专题14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2020年高考 [物理——选修3-4] 15.在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多普勒效应解释的有__________。 A. 雷雨天看到闪电后,稍过一会儿才能听到雷声 B. 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探测器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发生变化 C. 观察者听到远去的列车发出的汽笛声,音调会变低 D. 同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E. 天文学上观察到双星(相距较近、均绕它们连线上某点做圆周运动的两颗恒星)光谱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 16.一振动片以频率f做简谐振动时,固定在振动片上的两根细杆同步周期性地触动水面上a、b两点,两波源发出的波在水面上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c是水面上的一点,a、b、c间的距离均为l,如图所示。已知除 c点外,在ac连线上还有其他振幅极大的点,其中距c最近的点到c的距离为3 8 l。求: (i)波的波长; (ii)波的传播速度。 一、选择题 1.(2011年)34.(1)(6分) 一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开始做简谐运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到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振幅一定为A B. 周期一定为T C. 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 D.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 E.若P点离波源距离s=vT,则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相同 2.(2013年)34.【物理—选修3-4】(1)(6分) 如图,a、b、c、d是均匀介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m、4m和6m一列简谐横波以2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s时a 第一次到达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t=6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 B.在t=5s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 C.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s D.在4s

高考物理 振动和波试题汇编

2009年高考振动和波试题汇编 (2009年全国Ⅰ卷理综)20.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图中P、Q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5m和x=4.5m。P点的振动图像如图2所示。 在下列四幅图中,Q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是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波的传播.该波的波长为4m.,PQ两点间的距离为3m..当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当P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而Q点此时应处于波峰,B正确.当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P 点处于向上振动时Q点应处于波谷,C对. (2009年全国II卷理综)14. 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B.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 C.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 D.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机械波和机械振动.介质中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相应的波传播周期一致A 正确.而各质点做简谐运动速度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但波在介质中是匀速向前传播的,所以不相等,B错.对于横波而言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是垂直的,C错.根据波的特点D正确. (2009年高考北京理综卷) 15.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类比过程中,既要找出共同之处,又要抓住不同之处。某同学对机械波和电磁波进行类比,

总结出下列内容,其中不正确... 的是 A .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 B .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C .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 【解析】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对任何波都是成立的,对电磁波当然成立,故A 选项正确;干涉和衍射是波的特性,机械波、电磁波都是波,这些特性都具有,故B 项正确;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的,所以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电磁波是交替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的,所以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故C 项正确;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但是电磁波只能是横波,其证据就是电磁波能够发生偏振现象,而偏振现象是横波才有的, D 项错误。故正确答案应为D 。 【答案】D (2009年高考北京理综卷) 17.一简谐机械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 ,波长为λ。若在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右图所示,则该波在t=T/2时刻的波形曲线为 【解析】从振动图上可以看出x=0处的质点在t=T/2时刻处于平衡位置,且正在向下振动,四个选项中只有A 图符合要求,故A 项正确。 【答案】A (2009年高考天津理综卷) 8.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 =Asin 4 t π ,则质点 A.第1 s 末与第3 s 末的位移相同 B.第1 s 末与第3 s 末的速度相同 C.3 s 末至5 s 末的位移方向都相同 D.3 s 末至5 s 末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AD 【解析】由关系式可知rad/s 4 π ω= ,s 82== ω π T ,将t=1s 和t=3s 代入关系式中求得 两时刻位移相同,A 对;画出对应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第1s 末和第3s 末的速度方向不同,B 错;仍由图像可知,3s 末至5s 末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而速度是大小相同,方向也相同。故C 错、D 对。

波动光学试题答案版3

波动光学 一、概念选择题 1. 如图所示,点光源S 置于空气中,S 到P 点的距离为r ,若在S 与P 点之间置一个折射率为n (n >1),长度为l 的介质,此时光由S 传到P 点的光程为(D ) (A )r (B )l r (C )nl r (D ))1(n l r 2. 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 C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C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D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3. 来自不同光源的两束白光,例如两束手电筒光照射在同一区域内,是不能产生干涉图样的,这是由于(C ) (A )白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构成的(B )两光源发出不同强度的光 (C )两个光源是独立的,不是相干光源(D )不同波长,光速不同 4. 真空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均匀透明媒质中,从A 点沿某一路径传播到B 点,路径的长度为l, 则A 、B 两点光振动位相差记为, 则(C ) (A )当l = 3 / 2 ,有 = 3 (B )当l = 3 / (2n) , 有 = 3 n . (C )当l = 3 /(2 n),有 = 3 (D )当l = 3 n / 2 , 有 = 3 n . 5. 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 )相邻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相等 (B )中央明条纹最宽,两边明条纹宽度变窄 (C )屏与缝之间的距离减小,则屏上条纹宽度变窄 (D )在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红光的条纹间距小于蓝光的条纹间距 6. 用单色光垂直照射杨氏双缝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减小缝屏距离,干涉条纹间距不变 (B )减小双缝间距,干涉条纹间距变小 (C )减小入射光强度, 则条纹间距不变 (D )减小入射波长, 则条纹间距不变 7. 一束波长为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透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D ) (A ) / 4 (B ) / (4 n) (C ) / 2 (D ) / (2 n) 8. 有两个几何形状完全相同的劈尖:一个由空气中的玻璃形成,一个由玻璃中的空气形成。当用相同的单色光分别垂直照射它们时,从入射光方向观察到干涉条纹间距(B ) P · l r · S n

西宁市2020年物理高考二轮复习专题07:振动和波 光学C卷

西宁市2020年物理高考二轮复习专题07:振动和波光学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多选题 (共7题;共21分) 1. (3分)关于对惠更斯原理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同一波面上的各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B . 同一振源的不同波面上的质点的振动情况可能相同 C . 球面波的波面是以波源为中心的一个个球面 D . 无论怎样的波,波线始终和波面垂直 2. (3分) (2019高三上·杭州月考) 在均匀介质中坐标原点O处有一波源做简谐运动,其表达式为 ,它在介质中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12 m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则() A . 此后再经6 s该波传播到x=24 m处 B . M点在此后第3 s末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C . 波源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D . 此后M点第一次到达y=-3 m处所需时间是2 s 3. (3分)(2020·洪洞模拟) x=0处的质点在t=0时刻从静止开始做简谐振动,带动周围的质点振动,在x 轴上形成一列向x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如图甲为x=0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为该简谐波在t0=0.03s时刻的一部分波形图。已知质点P的平衡位置在x=1.75m处,质点Q的平衡位置在x=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质点Q的起振方向向上 B . 从t0时刻起经过0.0275s质点P处于平衡位置 C . 从t0时刻算起,质点P比质点Q的先到达最低点 D . 从t0时刻起经过0.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小于1m E . 从t0时刻起经过0.01s质点Q将运动到x=3m处 4. (3分) (2018高二下·莆田期中) 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 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 A . 周期为△t,波长为8L B . 周期为△t,波长为8L C . 周期为△t,波速为 D . 周期为△t,波速为 5. (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快

波动光学一答案

一. 选择题 [ B ]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就是 (A) 使屏靠近双缝. (B)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 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参考解答:根据条纹间距公式D x nd λ?= ,即可判断。 [ B ]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入射光的波长为λ,用玻璃纸遮住双缝中的一个缝,若玻璃纸中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的光程大2、5 λ,则屏上原来的明纹处 (A) 仍为明条纹; (B) 变为暗条纹; (C) 既非明纹也非暗纹; (D) 无法确定就是明纹,还就是暗纹 参考解答:光程差变化了2、5λ,原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形成明纹),先光程差为半波 长的奇数倍,故变为暗条纹。 [ A ]3、 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n 2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 ,而且n 1>n 2>n 3,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A) 4πn 2 e / λ. (B) 2πn 2 e / λ. (C) (4πn 2 e / λ) +π. (D) (2πn 2 e / λ) -π. 参考解答:此题中无半波损失,故相位差为: 22222e 4/n n e π π ?πλλ λ ?=? ? =光程差。 [ B ]4、 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 (A) λ / 4 . (B) λ / (4n ). (C) λ / 2 . (D) λ / (2n ). 参考解答:反射光要干涉加强,其光程差应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故薄膜的最小厚度h 应满 足如下关系式:212 nh λ λ+ =?(要考虑半波损失),由此解得/(4)h n λ=。 [ C ]5、 若把牛顿环装置(都就是用折射率为1、52的玻璃制成的)由空气搬入折射率为1、33的水中,则干涉条纹 n 1 3λ

专题08 振动和波(1)(解析版)

专题08 振动和波(1)-高考物理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利用发波水槽,可以使S1、S2两波源发出的水波产生叠加现象。先使两波源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第一次调整S1的振幅后再观察两列波的叠加情况,观察后,请对下面的问题作出判断。如图甲为水波演示槽,可演示两列水波叠加的情形。S1、S2为两个波源,能连续不断地上、下振动产生水波,P为水面上的一点,PS1=PS2。乙、丙两图分别为S1、S2波源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面上不能形成干涉图样 B.由于水波波速未知,不能判断P点属振动加强点还是减弱点 C.P点属振动加强点 D.P点振动的振幅1cm 【答案】C。 【解析】由S1、S2两波源的振动图象可直观看出,两波源的振幅分别为A1=2cm、A2=1cm,两波源的振动周期T1=T2=0.02s,所以两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故满足波的干涉条件,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因此A错误。由图象还可看出两波振动是同步的,可以知道在S1、S2的垂直平分线上的各点都满足振动加强的条件,故P为振动加强点,因此B错误C正确。两波在P点叠加时,S1的波峰与S2的波峰叠加时,合位移大小是3cm,当S1的波谷与S2的波谷相遇时,合位移大小是-3cm,故P点振动的振幅为3cm,因此D错误。故本题选C。 【考点】波的干涉 【难度】中等 2、在飞机的发展史中有一个阶段,飞机上天后不久,机翼很快就抖动起来,而且越抖越厉害。后来人们经

过了艰苦的探索,利用在飞机机翼前缘处装置一个配重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飞机机翼前装置配重杆的主要目的是( ) A .加大飞机的惯性 B .使机体更加平衡 C .使机翼更加牢固 D .改变机翼的固有频率 【答案】D 。 【解析】飞机上天后,飞机的机翼很快就抖动起来,而且越抖越厉害,是因为驱动力的频率接近机翼的固有频率,装置配重杆让机翼的固有频率和驱动力的频率远离,不发生共振。故本题选D 。 【考点】共振曲线 【难度】中等 3、如图所示,甲为t =1s 时某横波的波形图象,乙为该波传播方向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距该质点Δx =0.5m 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可能是( ) 【答案】A 。 【解析】由题意知λ=2m ,T=2s ,波速s /m 1==T V λ,由图乙知t=1s 时质点位移为负且沿y 轴负方向向下运动,该波是可能向左传播,也可能向右传播。而距该质点x=0.5m 处质点,就是时间相差 T 41。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的另一个点一定是延后的。运用代入法判断!在四个选项中找1s 和2s 的中点1.5s 时的状态应该是位移为负且沿y 轴负方向向下运动,因此A 正确。故本题选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