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美德

12美德

12美德:

1、孝敬父母

2、兄弟、姐妹友好相处

3、夫妻和睦

4、朋友相交,贵乎坦诚

5、谨言慎行

6、向所有人伸出友爱热情之手

7、勤学苦练,掌握技艺

8、积累知识,发挥才能

9、塑造高尚人格

10、关爱社会,热心公益

11、遵纪守法

12、精忠报国

美德即知识

在柏拉图所著的《美诺篇》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有关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道德教育的问题,对美德的本质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命题。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而一命题中又包括了“无人有意为恶”、“无知即恶”和“知识的可教性”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内容。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因此苏格拉底进一步推出“无知即恶”。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美德既为知识,那么美德和知识从哪里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美德不是天生的,知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所有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离不开教育。这样苏格拉底将教育看成了美德的来源。通过知识教育和道德陶冶可以恢复那些缺乏美德的人的理智本性,来培植美德。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在《国家篇》中就是“灵魂转向”。这样“美德即知识”这一理论基本得到完善。 当然,苏格拉底之所以主张“美德即知识”,这也是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苏格拉底都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他认为国家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治理一职,仅有这些少数的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他们才具有美德。他不相信普通民众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认为他们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 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苏格拉底到处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由此,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他认为,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德行是可教的。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因此,在他看来,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苏格拉底时代,提出知德统一、德行可教的主张,有重大意义。他的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赋予道德以一种普

知识即美德

知识即美德? 国内不少文学著作和杂志都提到过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并以此作为苏格拉底伦理学思想的概括或立论的根据,这一说法在国内流传多年,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不断的重复着这句“名言”,但大部分作者都很少注明出处,即使注明,也常引证不实,也很少考证这句名言在苏格拉底那里究竟是什么意思,或者与他自身环境有何关系,往往简单的将他解释为:美德(道德)等于知识。我觉得这种解释逻辑上存在明显缺陷,并且也没有正确反映苏格拉底的伦理学的真实思想。 我查过一些资料哲学中,知识论回答的是“是一不是”,这属事实判断,伦理道德回答的是“该一不该”这属价值判断。苏格拉底把人的道德生活奠基在知识论的基础上表明西方人是从“是一不是”走向“该一不该”的。 在西方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命题试图为希腊人以至整个西方人的道德生活寻求奠定一个确定的知识论基础,但这种知识毕竟是人的知识,有人的限度和局限。我认为德行就是人在实现他特有的活动上所表现出的优点,德性是相对于灵魂的理性部分和欲望部分的活动的。既然灵魂有一个理性的部分和一个没有理性的部分,这两个部分各有不同的活动,人的德性也可以分为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两个部分。 中国的环境跟伦理思想跟西方有着一些差异,比较而言,中国的伦理道德也面临一个从古代的自然风俗习惯到社会

认识的转变,不同在于古希腊作为伦理道德源头的风俗习惯,其合理性来自于希腊诸神的担保;中国古代的风俗习惯,则来自于家族、血缘和祖先崇拜。中国古代风俗习惯及其道德合理性是由家庭血缘传统和祖先崇拜担保的,中国人特别强调共同的祖先,讲龙的传人,讲华夏民族,就是把自己看作同一祖先的共同传人,由于共同的祖先,华夏民族的每一成员,共同构成一个大家庭一个大集体,由此构成伦理道德上的集体主义。在这个大家庭中小家庭是其基本的构成单位和核心,所以集体主义存在的基本形态和核心单位是家族或家庭。在这种集体主义观念中,个人消融于家庭这个小集体中,家庭又消融于民族国家这个大集体中。所以,在西方个人道德责任和义务是相对于神而言的,是人对神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神是人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的绝对尺度,因而人和人之间的道德责任和义务都是由神来规定和约束的。在中国道德责任和义务首先是对祖先而言的,由于在家庭内部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所以在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但由于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祖先,所以不同家庭成员的道德行为和态度具有差异性。 这是中国和西方明显的同一时期不同的文化差异,我觉得它和现代的思想和方向没有特别的联系.因为知识和品德实在是相距太远.

论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论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知识即美德”这句话早在公元前就被苏格拉底这位圣贤所提出,也是他道德哲学的一个基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 当然,苏格拉底之所以主张“美德即知识”,这也是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苏格拉底都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他认为国家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治理一职,仅有这些少数的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他们才具有美德。他不相信普通民众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认为他们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 也就是说,他是站在哲学的高角度上思考这个问题的。他所说的知识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在书本上的,可以轻而易举被理解的那些东西,而是人们对于美

德的认识与理解;同时,“美德”就是美好的德行;是一个人身上所有优秀品质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本质。他认为,一个人如果真正了解美德的含义,他必定是一个具有美德的人;那些还会做恶事的人,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的理解什么是美德。 如此而言,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但是,我认为,如果将这句话放到当下而言,就需要再斟酌一下了。如今人们一听到知识,并不会想到是对美德的理解;大部分人所想到的,是书本上的,对大自然,对人文,可以让他们生活的更好的东西。而且,能有几个人从哲学的高度来思考这句话呢!换而言之,当今的世界,步伐迈得太快了,很多东西,很多人,都渐渐地趋于功利化和肤浅化;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并不像古时的人那样虔诚,严肃,他们只是将知识作为一种工具,来为他们打开财富,权力,利益的大门;真正读书的人就像濒危动物一样的稀少。 亚里士多德也曾质疑过这个观点,他认为这个思想忽略了人的非理性因素,因为人的行为不仅仅与理性因素有关,非理性因素也起着巨大的作用。知识仅仅是知识,决定人们行为的除了知识还有意志等非理性因素。 事实也可以证明,当下有越来越多会做事却不会做人的人;有的人有很高的学历,却和犯罪搭上了边;有的人辛苦读书做事,当上领导,却因贪污被判了刑;有的人能力很强,却处处遭人排挤,只因其人品实在不入眼……所以,有了知识也不一定就有美德,人们并没有把两者的关系当回事。这让我想到,为什么有的公司在面试新员工时,会故意设置一些东西来检验应聘者的品质?答案显而易见,是那些管理者知道,只有刻板知识是不够的,知识应与美德挂钩。是的,管理者应该选择兼具知识和美德的员工,我认为美德是较重要的一方;如果一个人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优良家风和家训”主题班会教学计划 黄小琴,二年级一班 二年级一班[班会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家庭传统及其起源。 2.树立学生建立文明良好家庭作风的意识。 3.深化礼仪学习,努力建设“中国梦”。 4.要求学生践行良好的家庭传统和家训,继承和发扬中华美德。[活动准备]: 1。主题班会 2.中国传统文化、良好的家庭传统及相关史料。[班会流程]: 1。什么是家庭风格? 简而言之,家庭风格是家庭的传统时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灿烂文化孕育的许多优良传统。家庭风格是我们确立人类身份的行为准则。家庭风格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古代家风:五常、八德、五常、义、礼、智、信八德、忠、孝、仁、义、和。 新时期的家庭风格:孝道是家庭成员的道德要求,是维护家庭和谐的根本环节。除了孝道,家庭成员应该把孝道的美德延伸到家庭所在的国家和民族。这是忠诚。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同代人的美好事业,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2.谈论你家庭的家庭风格和家训。学生们讲述了他们的家庭传统和家训及其对他们的影响。3.古今中外的家族故事《燕家训》和《傅雷家书》孔融让梨的故事婆婆纹身——忠于国家的季洪章——高官不准发财。

曾国藩——经营家庭的八字法则:舒舒鱼与猪(读书、种菜、养鱼、养猪)早间扫屋(早间扫屋祭祖) 4.好的家庭风格和家庭指导有什么效果? 家庭风格,也称为家庭风格,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氛围、风格和时尚。它承载着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观念、价值观和人生观。家庭生活方式的构建对孩子的成功、家庭生活方式的质量以及家庭成员在社会中的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好的家庭风格是一个丰富多彩和生动的教科书,伴随着儿童的健康成长。虽然它没有挂在墙上的文字要求,也没有放在床边的详细物品,但它发挥了一种无形的潜在教育功能,并对儿童产生了微妙的影响。通过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言语和行为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培养他们的情感是他们成长的风向标。一般来说,来自学习型家庭的孩子喜欢读书,来自勤劳家庭的孩子喜欢工作,来自和谐家庭的孩子注重礼貌,来自民主家庭的孩子懂得尊重。不同的家庭风格会给孩子的意识留下深刻的印记,影响他们性格、品质和价值观的形成。孩子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心情轻松,心理安全,兴趣浓厚,学习进步。相反,他们空虚、不安、态度消极、学习松懈。这是家庭风格的重要性,也是家庭风格的感染和熏陶。 虽然家庭风格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育是没有痕迹的,它默默地滋润着一切。它常常通过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日常生活标准、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直接教育和影响儿童,而且往往比简单的说教和管教更有效。它不仅影响孩子的现在,也影响他们的未来。为了

六大美德

六大美德: 一、智慧与知识;二、勇气;三、仁慈与爱;四、正义; 五、修养与节制;六、心灵的超越 二十四种优秀品质: 一、智慧与知识:知识的获得和应用 1.好奇心。你对任何事都感到好奇。你经常发问,你喜欢探索和发掘新事物。 2.喜好学习。你喜欢学习,不管是在课堂上或自学,你都喜爱学习新事物。你喜爱上学、阅读、参观博物馆和任何有学习机会的地方 3.创造力。你有创造力、独立性和完整性及开放胸襟,能够想出新方法做事是你拥有的重要特质。如果有更好的方法,你决不会满足于用传统方法去做同样的事。 4.开放的思想。你有判断力、批判性思维和原创力,能从多角度思考和考证事物是你重要的特质。你不会妄下结论,只会根据实际的证据做决定。你能够变通。 5.智慧和知识。包括社会智慧、个人智慧、情绪智慧。你明白别人的动机和感受。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你知道该做甚么,也知道要做些甚么,才能使其它人感到自在。 6.独特视角。有统揽全局、洞察力和观点见解。你不认为自己有智慧,但你的朋友却认为你有。他们重视你对事物的洞察力,并向你寻求意见。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无论对自己和别人来说,都具有意义。 二.勇气:面对内部、外部两种不同立场誓达目标的一致 7.勇敢。英武、勇敢和勇气。你这个人无所畏惧,绝不会在威胁、挑战、困难或痛苦前畏缩。即使面对反抗,你仍会为正义大声疾呼。你会根据自己的信念而行动。 8.坚持不懈。坚持、努力、勤奋和坚毅。你努力完成自己开展的工作。无论怎样的工作,你都会尽力准时完成。工作时,你不会分心,而且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9.真实性。正直、诚实、真实。你是个诚实的人,不止说实话,还会以真诚和真摰的态度生活。你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不虚伪,是个“真心”的人。 三.仁慈和爱:人际交往的品质; 10.仁慈善良慷慨。你对别人仁慈和宽宏大量。别人请你做事,你从不推搪。你享受为别人做好事,即使是那些人和你认识不深。 11.爱与被爱的能力。你重视和别人的亲密关系,特别是那些互相分享和关怀的关系。那些给你最亲密感觉的人,他们同样感到跟你最亲密。 四.正义:文明的品质; 12.精神。责任、团队精神和忠诚。指公民之间的关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团队精神、忠诚。作为团队的一份子,你的表现突出,是个忠心和热心的队员。你对自己分内工作负责,并为团队的成功而努力。 13.公平。平等、正义:对所有人公平,是你坚持不变的原则。你不会因为个人的感情,而影响你对别人作出有偏差的判断。你给予每个人平等的机会。

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 在柏拉图所著的《美诺篇》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有关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道德教育的问题,对美德的本质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命题。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而一命题中又包括了“无人有意为恶”、“无知即恶”和“知识的可教性”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内容。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因此苏格拉底进一步推出“无知即恶”。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美德既为知识,那么美德和知识从哪里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美德不是天生的,知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所有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离不开教育。这样苏格拉底将教育看成了美德的来源。通过知识教育和道德陶冶可以恢复那些缺乏美德的人的理智本性,来培植美德。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在《国家篇》中就是“灵魂转向”。这样“美德即知识”这一理论基本得到完善。 当然,苏格拉底之所以主张“美德即知识”,这也是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苏格拉底都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他认为国家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治理一职,仅有这些少数的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他们才具有美德。他不相信普通民众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认为他们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 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苏格拉底到处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由此,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他认为,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德行是可教的。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因此,在他看来,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苏格拉底时代,提出知德统一、德行可教的主张,有重大意义。他的这

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沉淀出了华夏文明,其中中华传统美德更是闻名于世。中华传统美德即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甚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于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了多少仁人志士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且不仅中国人如此,各国文化互相交流取精融合的今天,连很多外国人也把它作为座右铭。 有这样的中华传统美德,我们作为中国人不光要为之自豪,更要将其发扬光大。然而我没想到的是这些美德在时代中没落被忽视,甚至有些被一些人唾弃批判。放眼观看如今中国社会,虽人民生活富裕了,知识水平提高了,道德却败坏了,更何况美德。 我们不能这么下去,我们至少不能越过道德底线。 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我虽说不能给出多少有效的建议,倒也想说说自己的想法。 每当我听说哪里哪里斥巨资修建了啥啥像,又怎样怎样花大钱拍了一部教育意义深刻的电影的时候,我觉得无奈,百姓们再没文化也知道钱和思想没有正比关系啊,为什么浪费钱搞这么多噱头,为什么这些类型的电影和电视剧要么全是说教剧情无聊,要么就是剧情搞笑却没意义的,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吗,别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对这方面不了解我做不到,难道中国没人能做的到吗。我们看到很多编剧、导演、作家才华满溢却只能对着读者口味写些快餐类的东西,我们知道他们要吃饭就要听从公司上级安排,而商人则是利益至上的,我们怎么能有太大期望?国家不能养活这些才子让他们为教育工作吗?这么多才子加上各专业人才我就不信做不出剧情有意思又有内涵的电影或电视剧。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可是教育不该只局限于课堂,尤其是中国的应试教育早就本末倒置,把知识看得比做人还重,幼儿园小学倒会教我们一些美德,可我们那时懂吗?用处大吗?而初中有中考,高中有高考,老师恨不得把我们榨干,难道指望他们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吗? 当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人民力量也很重要,话说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只不过没有国家领导很多人是力不从心,还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美德的重要性。所以还是需要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就像彭宇事件,我们不仅需要人们的善心,也需要国家法律的保护。 总有一天中国人能一点不心虚的拍拍胸口道:“中国,是真正的礼仪之邦!”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教育启示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教育启示 作为西方教育的起源,古希腊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而作为古希腊著名教育家的苏格拉底,其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的教育。故研究其教育思想,对于理解和改善当代的教育非常有帮助。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是,德智统一论和产婆术。 产婆术被后世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法,分为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内容。这种教学法在教育实践中,一直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甚至当代教育,我们依旧在实践着这种古老实用的教学法。相较而言,苏格拉底的德智统一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却似乎一直不尽人意。要么被过分阐释,要么被忽视,例如对伦理教育的过分强调,或者对伦理教育的过分轻视。 德智统一论的内涵,苏格拉底明确的给出了解释。苏格拉底提出的命题是“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通常被解释为,“知识是使一个人成为有美德的人的充分条件。”①(泰勒《从开端到柏拉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P339)或者可以这样解释,“没有一个人是明知而又故意犯罪的,因此使一切人德行完美所必需的就只是知识。”②(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册)》商务印刷出版社,2009.P128)足见,苏格拉底的这种关怀主要是集中在社会伦理方面,而非科学或者其他方面。 在了解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的含义之后,有必要将苏格拉底“善”和“美德”这两个中心词语进行分析。在古希腊用语中,“善”的含义相当于今天的“好”,也是一个道德意味比较浓重的词语;而“美德”是指任何形式的“好”。可见,在古希腊语境中,“善”和“美德”都是超越道德范畴的词语,而在苏格拉底语境中,他试图将这种语意的限制加强,使更广泛意义上的“善”和“美德”被束缚在道德领域内,以构成一个社会价值核心的牵引,促进社会伦理的发展。可见,在苏格拉底的诸多概念中,“善”和“美德”是两个关联密切,却不能等同的道德概念。其中“美德”的范畴要大于“善”的范围,当两者特指个人道德的时候,可以被看做同义词。 由此可见,当谈及个人道德的时候,苏格拉底之“善”和“美德”可以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尤其在将塑造符合社会道德的个人道德,以更好促进社会道德的教育事业中,“善”基本可以和“美德”通用。则苏格拉底的著名命题“美德即知识”可以被翻译成“美德即知识,知识通向善。” 在当代语境中,“善”和“美德”便常常被作为关乎个人道德的特定词汇来使用。在今日的语境下,审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的内涵,对于促进当代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又明显的契合性的促进作用。 但苏格拉底美德和知识关系的探讨,并不能完全就解决伦理范围内“善”的问题。尤其牵扯到个人道德方面,“善”所牵扯的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受到社会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精选作文3篇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精选作文3篇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灿烂,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灿烂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屡见不鲜,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精选作文精选,欢迎阅读。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精选作文精选一 自古以来,“尊老爱幼”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而感到骄傲和骄傲。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继续发扬这一传统美德。一直以来,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的事例,如春风一样,感染着我们,打动我们纯洁幼小的心灵。 记得我国的开国元勋——陈毅元帅,即便自己做了元帅,可还是亲自为自己体弱多病的母亲洗衣洗裤,从来不要自己的下属去做,难道他不是尊老爱幼的楷模吗?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朴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尤其以勇敢为名。但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亲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

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敬的好孩子。 大家还记得当年那个最美的妈妈吴菊萍吗?是的,她就是当年那个自称是:“路过”而救下了一名女童的平明英雄。7月2日,杭州白金海岸小区,两岁女童妞妞从10层高楼坠落。这一霎时,邻居吴菊萍踢掉高跟鞋,伸出双臂接住了孩子。这个发自本能的动作,令她当场昏迷,左手臂多处骨折,但也挽救了妞妞的生命。这惊险的一幕,感动了亿万人,网友们赞誉吴菊萍为“最美妈妈”,更有人称她是“英雄”。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爱我们的国家,那么,让我们一起腾飞中华吧!展现中华的大气特色!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精选作文精选二文明美德不仅是先辈的传承,将来我们也会变成先辈,他将是我们永远的呼唤和追求。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传统美德,人人具备礼仪修养的文明古国。他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勤劳勇敢的华夏民族创造了灿烂绚烂而又独特的文化,使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文明的受益者、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数千年的文明之光照射着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给大家带来快乐、带来温馨。 走进校园,环顾四周,美丽的校园环境清洁,一干二净,整整齐齐,空气是那么的新鲜。仰望天空。鲜艳的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此时,你是否会改掉你那出口成脏的坏习惯呢?看到地面飞舞的垃圾,

知识即德性—述评苏格拉底理性主义道德思想

知识即德性—述评苏格拉底理性主义道德思想 [摘要]:理性在苏格拉底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于教会来说,这显然过分地抬高了理性的地位而蔑视了神的地位,这也是造成苏格拉底被处死的理由之一:渎神。而黑格尔认为,“所谓苏格拉底引进的新神实际上就是用‘认识你自己’代替是神谕,人的自我意识是能够明辨是非识别善恶的,应该将传统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称为‘客观的自由’的东西都叫由理性来审查批判,使之成为‘主观的自由’即人得理性所认可的东西。”也就是说,苏格拉底认为的普遍的道德标准存在于认得理性之中,这个道德标准是人行为的原则,即“德性”(arete)指“过好神火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地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于是,一方面,德性等同于知识,而这种知识存于人的灵魂中;另一方面,苏格拉底认为肉体是污秽的,感官无法令他信任,只有理性能明辨是非,获得知识,达到善,所以求知的过程就是理性近于灵魂的过程们就是善的过程。 [关键词]:知识德性苏格拉底理性主义道德思想 道德思想是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他提出“知识即道德”,在他的道德学说里,善知即善行,他否认人明知恶而为恶的可能性,认为人之所以为恶,是出于对其行为所导致的后果不自知,于是他提出“无人有意为恶”。苏格拉底自喻为是“”雅典城邦针砭时弊的牛虻,希望通过自己的游说、辩论唤醒青年人们心中的道德良知,以道德兴城邦。本文将以知识即真理为线索,从其产生根源、目的、影响几个方面对苏格拉底理性主义道德思想试以述评。 一、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产生 (一)社会背景 苏格拉底生长于希波战争结束后,强盛、富裕的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而其壮年时,灾难性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得雅典由盛转衰,伯利克里死后,其继任

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美德即知识 在柏拉图所著的《美诺篇》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有关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道德教育的问题,对美德的本质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命题。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而一命题中又包括了“无人有意为恶”、“无知即恶”和“知识的可教性”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内容。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因此苏格拉底进一步推出“无知即恶”。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美德既为知识,那么美德和知识从哪里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美德不是天生的,知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所有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离不开教育。这样苏格拉底将教育看成了美德的来源。通过知识教育和道德陶冶可以恢复那些缺乏美德的人的理智本性,来培植美德。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在《国家篇》中就是“灵魂转向”。这样“美德即知识”这一理论基本得到完善。 当然,苏格拉底之所以主张“美德即知识”,这也是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苏格拉底都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他认为国家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治理一职,仅有这些少数的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他们才具有美德。他不相信普通民众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认为他们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

传统美德 知识

传统美德 1.志不强者智不达。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有志者事竟成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志存当高远 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君子风一尘不染平生事三思而行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不怨天,不尤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言必信,行必果。

知耻近乎勇 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仁者寿。 仁者无敌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敬业乐群。 礼之用,和为贵。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8.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家和万事兴。

9.见利思义。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天下财富,仁者得之。 10.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行成于思,毁于随。 圣人无常师。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养成教育水平 东港市合隆乡中心小学 2017.9.25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养成教育水平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归纳为五个方面:忠心报国,勇赴国难;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不畏强暴,自强不息;文明礼貌,仁者爱人。而传统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中,因此我们将五个方面的传统美德融入36个习惯培养当中,分为四个方面:做人的习惯、做事的习惯、学习的习惯、交往的习惯。通过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确实提高了学校习惯养成教育的水平。 一、以弘扬传统美德为核心,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我校研究传美教育由来已久,“九五”开始就参与到中国伦理学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栾传大教授领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当中,历经20多年。在不同的时期都确定了不同的研究课题,“九五”期间的研究课题是《探索如何利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礼仪规范教育的研究》,“十五”期间的研究课题是《探索如何利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求索创新教育》,“十一五”期间的研究课题是《结合农村小学实际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研究》,“十二五”期间的研究课题是《利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研究》,“十三五”期间的研究课题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课题研究多次被总课题组评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先进集体。通过课题研究,使我们深深的感到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摸索出了我校传美教育的思路与途径,就是与习惯培养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 二、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合隆中心小学地处龙头山脚下,依山而建,呈阶梯状分布,一年四季鸟语花香,风景秀丽,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校园文化围绕传统文化整体设计,寓美德教育于文字、图片之中,于无声中成为师生心灵品位的高尚追求。 文字宣传。学校大门镌刻习总书记的三句话“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把“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作为校训,镌刻成红色大字悬挂于教学楼顶,将36个习惯布置于三个楼层,让学生处处看得见、摸得着。在楼

初三政治“传统美德”知识点总结

“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这一专题是同学们在初三政治复习的难点专题,为了让同学们对这一专题的知识点能够更加清楚,我整理了这一专题的重点。同学们不妨把以下知识点打印下来,当做复习提纲: 1.中华文化的产生、特点及具体内容 产生: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时俱进。 具体内容: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然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去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地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影响(或作用):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及品质 内容: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 品质:作为传统美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5.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及作用 内涵(涵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作用: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6.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浅谈“美德即知识”

浅谈“美德即知识” 摘要: 苏格拉底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的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而“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哲学的重要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相应的知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哲学的主旋律。 关键词:苏格拉底;美德;知识;哲学。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的中等阶级家庭,他是古希腊也是世界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其重要性主要是使哲学从自然向人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哲学不再仅仅关注自然的本原问题,更多的是关注人类社会的问题。对其哲学思想的认识,也便成为认识和研究整个西方哲学的基础和前提。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中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命题。在对美德的本质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命题。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苏格拉底说,内在于心灵的原则就是德行。“德行”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地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他把德行等同于知识。“德行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一个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德行的知识。他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但又不去实现这件事,这恰恰说明,他实际上并未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好处(善),他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相反,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知道善而又不实行善是自相矛盾的,因而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下这样做的。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无人有意作恶”这一断言有这样的概述:“如果人们不相信一件事是最好的事,他们就不会去做这件事:如果他们这样做了,那只是出去无知”。 苏格拉底提出“德行就是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他并没有仔细考虑到那些直到后世才产生的复杂的理论上的区分,他只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千百年来,中国生生不息,历史弥新的传统美德像甘霖一样深深的滋润着中华儿女,让我们在这艰苦的环境中得以生存的希望和力量。它是永不枯竭得道德资源。至今,我们仍然用心传承者这生生不息的美德。 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父慈子孝的传统。三字经上说:“孝与亲,所当值”是教导我们孝敬父母是应该的。我国古代东汉人有一个典范:黄香,在黄香九岁那年母亲去世了。黄香失去了母爱,便把对母亲的爱和思念全都倾注到父亲身上。冬天的夜晚,寒风凛冽,黄香就钻到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身体把被子捂热;夏天炎热,黄香就用扇子把父亲的枕席扇凉。人们都称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渐渐的,黄香长大了,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爆发洪涝灾害,百姓苦不堪言。这时,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赈济灾民,百姓非常感动,都称赞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黄香不仅孝顺父母,而且心的善良,乐于助人。这才是他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诚实守信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句千年古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我们做人的基础的一句话,在战国,秦孝公启用商鞅变法图强、商鞅想:怎么才能让人们相信我的变法是真的呢?他在都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告诉人们,谁能把它扛到北门去,赏黄金十两。但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自然也就没人去扛。商鞅把赏金一直加到五十两,终于有一天,一个壮汉把木头扛到了北门。上扬当场赏了他五十两黄金。老百姓纷纷议论,

他的命令一定要执行。商鞅变法成功,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秦孝公利用扛木头赏钱的这一件事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尊重的基础。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多不胜数,虽然多,但是没人来传承就没有意义了。俗话说:“青出于蓝胜于蓝”。而我们因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让它们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关于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思考

关于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思考 “美德”与“知识”的关系问题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他所提出的“知识即美德”的著名论题,也是他的道德哲学中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命题。他一生都在考察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美德,并在进行道德实践。“美德”又译为“德性”,在荷马时代,它主要指人的优秀品质。而到苏格拉底的时代,“德性”所指的就是人的社会本性。它一方面指人的理性,另一方面是当时所公认的伦理道德和政治领域内的规范。“知识即美德”中的“知识”既不是自然物理知识,也不是数量知识,而是整个世界的理念的、善的、“自我”的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善的知识,知识是一种实践善的行为。由此,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作为知识,它不仅是一种知,更是一种行,是知行合一。 在思考“知识即美德”这句话的时候,我认为对“知识”的把握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从狭义的角度看,把“知识”等同于科学意义上的知识,那么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这句话是很容易被推翻的。知识怎能等同于美德呢?这不就意味着知识越丰富的人道德水平越高,知识越浅薄的人道德水平越低?抑或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学历越高的人道德水平越高?如果从这狭义的知识观来理解的话,未免不使我们产生怀疑。我们都知道,知识并不总是与美德相伴而行,而美德也并不总是和知识统一的。比如,一个小偷知道偷窃是不对的,但他却仍然行窃。所有人都知道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者让座是有道德的行为,但是让座者又有几人呢?同样,众多知识层次高的人利用高科技

犯罪也比比皆是。可见,知识水平高的人道德水平不一定高。就拿最近一起热门事件来说,一位北大硕士生深圳公务员因冲突竟打骂来深圳帮其带孩子的亲生父亲,扯碎父亲衣服并咬破父亲肩膀,而其母亲则多次被他打被他骂猪骂怎么不被车撞死。这件事情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一位毕业于北大的硕士生,无疑知识水平是高于一般普通人的,然而他却连基本的孝都不懂,伦理道德丧失,这不就说明了道德与知识是不等同的吗。所以,知识水平高的人道德水平未必高,同样,知识水平低的人道德水平未必低。最近被人们讨论地沸沸扬扬的“小悦悦”事件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司机撞人后不顾而去,18名路人对被撞躺在地上的小悦悦视而不见,最后竟由一位拾破烂的老婆婆救了小悦悦。老婆婆的知识水平固然是不高的,但是她却拥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品质,拥有救人的美德,与18位见死不救的路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有时候,道德与知识并不挂钩。因此,我们决不能从简单片面的角度来阐释苏格拉底“知识”的内涵,来理解苏格拉底关于“知识即美德”的意义。 其实,苏格拉底不同于他之前的哲学家,他把关注的目光从神转到人身上,他所说的知识不是自然万物的知识,而是指对人自己本性的认识,即“认识你自己”。于是这里的“知识”就不同于我们现代社会所理解的那种知识。对于这种知识,苏格拉底作了简要说明:“那些认识自己的人知道什么事对自己合适,能分辨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而且由于做自己懂得的事情就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从而繁荣昌盛,不做自己不懂的事情就不至于犯错误,从而避免祸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