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第17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心脏停搏后的脑损伤严格讲并不属于须NICU处理的问题;而神经科医生和危重症科医生被召集一处是为了针对上述情况的治疗与预后给出权威的意见。心脏停搏后脑损伤的临床与科研方面的难题是保护和拯救受损的神经元,这在许多时候对于神经危重症医生而言意味着挑战。心脏停搏后多会导致昏迷、脑死亡以及植物状态,而且相对于像颅内压升高和神经肌肉型呼吸衰竭(本书中其余部分用了大量篇幅论述)等典型的危重神经病症,心脏停搏的发生几率高得多。近期来自疾病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的资料可以反映出此问题的严重性:美国每年有超过700,000例心源性死亡,而其中估计有一半与心源性猝死有关。

复苏

已经确定有诸多不利因素,如高龄、既往心肌梗塞的历史、充血性心力衰竭,影响心脏停搏的抢救生存率和恢复程度(1,2)。心脏停博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够及时地进行恰当的复苏急救。几项研究表明:在心肺复苏开始前,每过一分钟,其病死率大约升高3 %;到第一次给予除颤前,每增加一分钟,病死率会再升高4%(3),所以,要想使院外心脏停搏的救治存活率提高,就必须尽早给予心肺复苏和除颤(4)。然而,神经病学家们的目标一直是减轻继发性脑损伤,因为实验证据证明,缺氧与缺血数分钟或数小时后,神经元会受到不可逆的损伤。

室颤导致的心脏停搏患者,闭合性的胸部按压充其量只是除颤前的“维持”治疗。有研究报道,当心脏停搏即刻得到除颤治疗后,接受心脏康复指导治疗的患者,生存率可达100%。未来,用于抢救心脏病发作的自动除颤机广泛使用,除颤延误的问题将会得到解决(5-7)。此种机器不需要使用者能很熟练地识别心律失常,因此只要是接受过初级急救训练的人,都可以对心脏停搏患者马上实施早期除颤。该设备已经越来越普及,目前,在大型的工作场所和机场、写字楼等公共区域都能找到。

除了快速除颤,在心肺复苏期间,保证生命器官的有效灌注对于恢复至关重要(8)。传统的心肺复苏,仅提供临界性的脑灌注,复苏中的脑血流量仅能达到心脏停搏前水平的一小部分(2%-11%);药物与机械增加脑灌注的手段都运用过。超过0.2 mg/kg剂量的肾上腺素,可以使心脏停搏动物模型的脑血流量升高(9),所以对于患者的复苏指南对此也已经十分重视。采用胸腹同步压迫加胸内负压的“新”心肺复苏法(迄今已使用超过十年),虽然需要使用机械设备,但比现在的徒手心肺复苏法,使脑血流量有更大的增加。

自主性有效的心脏功能重新恢复后,因为身体其它器官对缺血的耐受性差异,必须关注对损伤的评估。肾小管细胞和心肌细胞,在循环停止超过30分钟后仍能存活;肝细胞超过1~2 小时后仍能存活;肺组织超过2小时后仍能存活。可是脑对于循环停止的耐受力仅有几分钟,这种情况是限制心肺复苏成功的主要因素(10,11)。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生理学表现

应指出的是:尽管在许多情况下,缺血与缺氧难以区分,但前者可能是心脏停搏后造成神经元损伤的根本原因。发生勒颈、窒息或麻醉意外情况时,低氧血症可单独出现,而且造成不同形式的神经病理损伤。缺血和缺氧时,血流量和血氧含量的快速降低,是决定损伤程度的主要因素;从我们对PaO2为35 mmHg,存在轻度认知障碍的清醒患者的观察情况看,低氧血症时可能更是如此。而对低血压的情况,所有人似乎都有一个大致的血压限度,低于这个限度即会丧失意识。

脑组织不储存氧;所以其氧供给低于极端水平时,其功能仅存数秒,自身仅能存活几分钟。组织损伤的程度,是由低氧血症和低灌注的水平,以及氧供给缺乏的持续时间决定的。因为未处理的缺氧状态是一复杂的情况,它包括供氧下降、全身酸中毒、高碳酸血症和最终的循环衰竭,所以“低氧血症”一词的含义必然有所不同。

如下文所说,我们应该强调:低血流量神经病理特点,可以表现为主要大脑血管间边缘区的各种梗塞(“分水岭梗塞”),也可以表现为在皮质的第3层和第6层以及同时在豆状核的全脑性损伤;与此相反,严重的低氧血症,主要导致位于颞叶中部的特别易损区最先受损,。由于低氧血症可以造成广泛性皮质梗塞时经常出现的血流量减少,心脏停搏也可以引发低氧血症时出现的很特别的颞叶中部Kosakoff综合征,两种情况的界限不是很清楚,但是对二者的不同病理特点加以区别很有意义。简单说,在下面讨论中,有时会简单地使用“缺氧”一词,来表示心脏停搏后必然出现的缺血-低氧血症联合状态。这些问题的详细讨论请见下文。

心脏停搏后的神经综合征

依据脑缺血或缺氧的严重性不同,心脏停搏会导致一系列的临床异常情况(12,13)(见表17.1)。

短暂的或轻度的神经功能缺失

全脑性的缺血既会导致代谢障碍,也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受损。短暂的脑缺氧发

生通常很好耐受,患者一般迅速苏醒。稍长时间的全身循环停止,会令患者遭受轻度的脑缺氧,并造成可逆性的代谢性脑病。患者如出现嗜睡,通常持续不会超过12小时。残留的意识混乱、健忘等征象可持续数小时至几天。一般来说,患者恢复迅速彻底,能够痊愈重操旧业。

健忘综合症

健忘综合征,既可以发生在缺氧造成的短暂意识混乱后,也可以做为独立地出现。Finklestein和Caronna(14)追踪了心脏停搏复苏后的16例患者,这些患者没有一例昏迷,只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健忘综合征。他们全都存在严重的顺行性健忘,以及不同程度的逆行性失忆,与Kosakoff精神错乱的患者一样,这16名患者存有近期和远期记忆,面无表情,幻想虚谈。16例患者中,有12例在7~10天内彻底康复;另4名患者的健忘现象持续了1个月或更长时间,但也都恢复了正常。恢复所需时间,以及偶发的未彻底恢复病例两种情况可将健忘综合征与过性全脑性健忘及其发作后状态区别开来,后者恢复迅速且彻底。虽然现在用磁共振几乎总能发现海马区的改变,但脑电图和CT对此类脑病变难以识别。从海马区对缺氧损伤极为敏感的角度看,心脏停搏后的过性健忘被认为是双侧海马有部分可逆性损伤的表现。心脏停搏后还可出现不易察觉,但更持久的认知损伤。对照研究显示,因缺氧-缺血昏迷超过6小时,但头部磁共振、CT无明显异常的患者,相对于年龄和智商相当的对照组患者,存在持续性学习障碍,对比联想能力差。神经递质合成的受损,可能是通过破坏胆碱能记忆环路的方式,造成了这种缺氧性轻度健忘综合征(15)。

当从缺氧性脑损伤的即刻影响中显著恢复后,很少有患者发生进展性脑功能紊乱,再次出现意识不清(16)。在病情严重危及生命的病例中,病理变化主要局限在顶叶和枕叶的深部白质内。此种迟发缺氧性脑白质病的临床综合征颇具特征:全脑性缺氧后,经过数日或数周的改善或恢复,患者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其结果通常是死亡或昏迷;偶尔会有患者恢复,但是恢复很慢(17)。研究证实,任何一种缺氧性损伤都会导致迟发性的神经功能恶化,但每1,000例心脏停搏患者中,出现这种状况的患者只有1-2个,而且根据损伤分类、缺氧时间、昏迷时间或者任何一种可以认定的临床特征都不能对此进行预测(18)。

持续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综合征

局灶性脑综合征

在重度或持续性低血压后,会出现多种卒中样的局部脑结构性病变(19)。这样的患者

通常昏迷达12小时或以上,清醒后则会出现持续性局灶性或多灶性的运动、感觉、智力损伤。此类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的局部征象中包含着三大主征:部分或彻底的皮层盲、双上肢的轻度瘫痪以及四肢的轻度瘫痪。

多为过性(20)、但亦偶有持续性的皮层盲,可能是因为双侧颞极处在动脉边缘区,其缺血程度不同造成的,这在前边已经提到过(21)。儿童患者,在罹患缺氧事件后,常会出现视觉综合征,磁共振显示,在纹状体和纹状体旁皮质以及视辐射区域出现损伤(22)。视觉恢复的程度与受损伤时的年龄、由视辐射显示出的损伤程度的关系最为密切。

处于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间边缘区内支配肩部的双侧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梗塞,似乎是引起除面部和腿之外的双上肢轻度瘫痪综合症的原因;表现为远端锥体性无力比近端更加严重的这种神经功能缺失现象,被描述为“人在桶中”。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缺氧损伤后昏迷的34例患者中,11例出现了上述情况(23)。许多此类的患者,因为严重受损而未能存活。受损伤不太严重的患者也可以出现“人在桶中”综合症,曾有报告称,一名无意识丧失的低灌注心脏病患者出现此综合症(24)。出现此综合症的患者,恢复总是不太彻底,而且会延长数周乃至数月;有些患者最终能够在家过相对独立的生活(25),但其他的患者因严重的残疾,不能独立生活,需要留在护理院内。

脊髓综合征

和大多数中枢神经系统的嘴端结构比,脊髓通常对过性缺血的耐受力更强。然而少数心脏停搏的患者,在没有出现脑受损的症状情况下,发生孤立性脊髓梗塞。在由主要滋养动脉供血的区域周围,会发生脊髓的中线结构坏死,在脊髓上胸段及腰部的这些边缘区或“分水岭”区,在灌注压显著降低时,就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低血压性脊髓卒中综合征的特点是:下肢的软瘫、尿潴留以及胸部感觉平面,温痛觉受到的影响较轻触觉和位置觉受到的更大。

全脑损伤综合征

复苏患者中的第三组症候群是脑遭到更广泛性的破坏,最终发展为植物状态,或脑死亡。有些存活超过一周的严重不可逆脑损伤患者,恢复了睁眼、睡眠-觉醒周期、自发性的无目的眼球转动以及其它脑干和脊髓平面的反射活动,但仍处于清醒无意识的去皮层功能状态。该状态有别于昏迷时的类睡眠状态,被称为(可能很不幸地)“植物状态”(26)。在持续性的无意识状态之后,个别病例出现认知的恢复(见后续论述)。

锥体外系传导束在缺氧后的功能障碍会导致如震颤(性)麻痹样的临床综合征。据有研

究报告称,该综合征好发于缺氧或缺血事件后,尤其是在一氧化碳中毒后。在有的病例中,震颤(性)麻痹的特征表现只是广泛性脑损伤表现的一小部分,而对于另外的患者,震颤(性)麻痹的体征(例如:强直、运动不能、震颤)可能是神经功能残损的唯一表现。使用左旋多巴治疗对有的患者有效,但根据我们的经验,有效的情况很少见(27)。

肌阵挛

肌阵挛性抽搐以及惊厥可在急性大脑缺血发作后,尤其是缺血严重到造成昏迷时即刻出现。肌阵挛是指一个或者更多肢体的不规则、不协调、震颤样的抽搐,是中枢神经系统不同区域组织发生功能紊乱时比较常见的表现。虽然脑干可能与急性肌阵挛产生有关,但这种运动紊乱尚未得到深入的了解。肌阵挛活动可以在最初的24-48小时迅速得到缓解,但针对性的特异治疗很困难。肌阵挛与突发性的脑电活动仅有一种不确定的联系,传统的抗惊厥治疗收效甚微(28)。但是,若肌阵挛令家人感到不安,或影响通气功能,有时可使用大剂量的地西泮或者吗啡对其进行抑制。严重持续性的肌阵挛提示预后不良。在一项对连续发生的107例心脏停搏后昏迷患者的研究中,超过1/3的研究对象出现肌阵挛,并且在脑电图上发现相关的爆发性抑制,CT显示脑水肿和梗塞(29),该研究中107例患者的病死率为100%。

Lance和Adams曾描述过的一种完全不同的“动作性肌阵挛”综合征,现已得到认定。该综合症出现于大脑缺血性昏迷苏醒后的恢复期患者(30),他们大脑清醒,但在尝试运用肢体时,由于痉挛而无法做到。该状态下的痉挛也会被光、声、触摸等刺激激活,故而,这种不由自主的肌肉抽搐会使患者丧失行走、进食以及运用上肢完成其它日常活动的能力。有研究报告称,采用5-羟色胺(31)、氯硝西泮(32)和丙戊酸(33)联合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意向性肌阵挛。我们发现吡拉西坦以及最新的左乙拉西坦对患者有帮助。有关此综合征的解剖学起因仍在争论中。慢性缺氧后肌阵挛,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最常见的皮层反射肌阵挛,但也会出现网状反射肌阵挛和夸张的惊恐反应(28)。至少在有些病例中,存在的证据更支持弥漫性小脑皮层病变是肌阵挛的主要原因,而与大脑皮层病变无关;或是除大脑皮层病变外,弥漫性小脑皮层病变也是造成肌阵挛的原因(34)。

虽然小脑性共济失调是另一种不常见的缺氧后综合征,但其似乎与Purkinje细胞对缺血损伤的选择易感性有关。这些患者走路、做任何运动均呈共济失调,但往往不伴有眼球震颤或严重的构音障碍。

脑缺氧的神经病理特点

脑与脊髓边缘区的梗塞

出现循环停止,而且在此之前或之后存在相当一段时间的低血压时,则多会导致集中出现在由大脑皮层、基底节、小脑、脊髓的主要动脉间形成的边缘区内的缺血性改变(35)。严重低血压后的大脑皮层缺血坏死,在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供血范围交汇的顶枕区内最重(见图17.1&17.2)。沿着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朝向额极与颞极的边缘区,其坏死程度稍轻一些。大脑皮层通常双侧受累,但如果出现一侧颈动脉狭窄时,也可能出现单侧受累。因为血压恢复后的再灌注,所以皮层边缘区的梗塞多会有点状出血;梗塞可以和易受损性神经元的局部损伤以及弥漫性的皮层坏死同时存在脊髓内是由脊髓前动脉和源自主动脉的节段动脉形成的边缘区。如前所述,严重低血压或节段动脉的阻塞会导致颈胸段和胸腰段的脊髓梗塞。胸髓常处于由脊髓前动脉与Adamkiewicz动脉形成的边缘区内(36)。

因微小栓子、血栓病或低血压造成的缺氧而受到损伤的血管供应区,与脑梗塞的位置、大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经常很复杂。然而,边缘区的假说,能合理地解释为什么严重低血压患者会出现局部的神经功能缺失。边缘区对于脑梗塞的易罹患性可能反映出一种真实情况,即氧与葡萄糖传递减少所产生的最大组织效应,是在离一支主要动脉的起端最远的区域,但局部的脑解剖特征或脑梗塞的严重度,均无法通过对临床低血压或循环停止时间的估算而预知;此外,有些临床和实验研究并未在低血压后总能发现边缘区脑梗塞。通过对灵长类模型心脏停搏的研究,Miller和Myers(37)观察到,脑干通常都会受到影响,但只要在循环停止前后防止低血压,脑梗塞就不会出现。Boisen和Siemkowicz(38)通过临床和病理研究证实,绝大多数脑梗塞是位于脑干,他们发现3例心脏停搏后的生存者存在“闭锁”综合征,但这样的病例极少。

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广泛的神经元坏死,下面的几组神经元对即便是中等程度的缺氧也十分敏感:海马Sommer区的锥体细胞、小脑的Purkinje细胞、大脑皮层的第3和第5层的锥体细胞。对植物状态的患者的神经病理检查发现,皮层和丘脑广泛坏死,而脑干和脊髓仍完好。严重的缺氧影响到皮层、基底节和脑干神经核,故患者不会存活太久。

对缺氧昏迷的诊断步骤

神经监测

昏迷的患者最初需要重症治疗,以维持生命并防止并发症。对大多数的昏迷患者而言,连续的体征观察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可以明确中枢神经系统的可逆损伤程度,对预后作出恰当的预测,或在心肺功能恶化之前发现神经功能的丧失。对昏迷患者的神经系统检查包括:通过睁眼反射来确定对意识状态的评估,言语的反应,对面部、胳膊和腿有害性刺激做出的反射或作为反应的有目的运动(39);神经眼科的功能状态,可通过查瞳孔的大小和对光反射、自发性的眼球运动、眼头反射(娃娃眼)和眼前庭(冰水冷热)反射等了解;植物神经功能主要是通过呼吸方式反应出来。神经体征可以与特异解剖部位结合起来,决定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缺陷的严重程度与广泛性(见表17.2)。

意识水平

心脏停搏患者,像许多其它的无反应患者一样,如果可能,其意识状态最好用其行为觉醒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应该首先尝试用言语刺激,诱发行为性运动反应,若无反应,应该大声喊叫,轻轻摇晃。可以通过使用棉签探入鼻孔,对面部形成有害的刺激或者手指行眶上压迫。使用压舌板或钢笔,压迫每只胳膊或每条腿的远端指节间关节进行疼痛性刺激,但是压迫力度应该做到最小;不推荐使用掐皮肤或乳头的方法。睁眼反射代表网状激活系统的活动;言语反射代表半球脑功能。

运动反应

发生缺血缺氧损伤时,无运动反应,尤其伴有软弱无力和反射消失,表示严重的脑干受压;这样的情况常出现在肯定成为植物人或脑死亡的终末昏迷患者身上。伸直姿态的反应与中脑和脑桥上部的深部破坏性病变有关,但也会在发生缺氧性脑病等可逆性代谢紊乱时出现。脑功能代谢性抑制和半球脑损伤时,都会出现屈曲姿态的反应。肢体的抽回或者定位性的反应,预示患者有目的性的或主动性的行为。遵嘱活动很显然是最佳的反应,标志着意识的恢复。无刺激时,全身的或者局部的重复性运动通常是肌阵挛或癫痫发作的表现。局灶性癫痫发作,通常代表局部脑皮质的病变,但也会在全脑缺氧缺血性损伤时出现,这是因为先前的局部病变或血管病使有些区域的脑组织对于缺血具有易感性。

神经眼科检查

瞳孔的大小、对称以及对光反射应受到重视。在心脏停搏后的急性期,视乳头水肿不是颅内压变化的可靠标志。深度昏迷的患者,自发性眼球运动可能消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使

用“娃娃眼”反射和冰水冷热试验,可以确定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前庭蜗神经以及它们与脑干间传导路的完整性。

当皮层的影响被完整的脑干机能抑制后,在头部向一侧水平方向转动时,双眼会协同性地偏向对侧。这种来回活动的眼球运动,就像娃娃的头被来回晃动时眼睛的运动方式一样,是代谢性昏迷的特征。“娃娃眼”反射代表着从颈部结构、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核的本体感受性神经纤维的完整性。单侧脑干病变时,其同侧的“娃娃眼”反射消失。当“娃娃眼”反射消失时,应当进行冰水冷热试验检查。因为冰水冷热反应是在强刺激下诱发的,所以深度昏迷时,“娃娃眼”反射先于它消失。冰水冷热反应,可通过向昏迷患者的鼓室内灌注30~50 mL冰水来诱发。皮层对眼前庭通路的影响消失时,冰水会导致双眼强直性地斜向被灌注一侧。代谢性因素(例如,镇静-安眠性昏迷、苯妥英过量)和脑干结构性的病变,都会像迷路疾病一样,导致冰水冷热反应消失,但不能诱发眼球运动是严重缺氧性昏迷的体征。

昏迷患者自发的、无目的的水平眼球运动,仅能说明中脑和脑桥被盖的完整;并不表示额叶或枕叶脑皮质功能的留存。上述以及随后要描述的眼球运动,如同一种释放现象,也就是说,当脱离皮层或其它上位神经的控制后,脑干的凝视结构产生自发性运动。从我们的经验看,典型的缺氧后损伤表现为,开始为固定状态的眼球活动,继而发展成水平的来回活动。脑积水顶盖受压、丘脑出血和松果体瘤的典型特征是眼球持续向下斜视,同样,缺氧昏迷时也会出现这样的眼球活动表现。向上斜视,可能表示存在非确定性癫痫活动。缺氧昏迷患者可以出现两种双眼的间歇性下斜视,其中一种上下跳动的眼球运动障碍,常和脑桥中部的侧凝视中枢受损有关;有研究发现,心脏停搏的患者出现此眼球运动障碍,但部分患者得到恢复(40)。这种眼球运动障碍的特点是,双眼自发性向下斜视,向上运动比较慢。与此相反,全脑缺氧后更加常见的是眼球向下斜视,特点是先缓慢的向下斜视,然后快速地向上运动(41)。

深入诊断评估

神经影像

急性脑缺氧昏迷时,除非受损非常严重,否则轴位CT通常显示不出异常(见图17.1)。严重损伤的初期表现是:通常半球的灰质与白质之间的界限会变得模糊不清。持续缺氧大约48小时后,大脑、小脑皮质、尾状核、豆状核都会出现象图17.1那样的低密度影(42)。几天后,出现明显的局部梗塞、水肿以及弥漫性萎缩和局部萎缩。磁共振可能是最有助于显示典型的边缘区缺血病变和伴发的薄层坏死。前面已经提到海马的异常变化。急性期最初24

小时,磁共振的弥散加权像可比常规序列造影更好地显现基底节、小脑、大脑皮层的异常(43,44)。有研究报告称,用磁共振弥散加权像发现白质的早期异常变化(45)。传统的T2和Flair 序列可显示1-14天之间的异常变化(见图17.2)。薄层坏死会在第2-3周时的磁共振影像上清楚地显现出来,然后发展成弥漫性的萎缩(46)。对持续广泛性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即便进行最好的影像检查,经常也发现不了存在的脑组织受损,因此对这些患者,可使用神经心理评估,结合PET扫描来进一步确定受损程度(47)。

脑电图

脑电图是测试脑功能的一项灵敏指标。第8章讨论了用压缩矩阵脑电图来连续监测昏迷患者的问题。该方法,使数小时的脑电图变化被压缩成图像来表示,从而揭示其时间分布和全部电活动在频率与强度方面的时态性特征。脑电图的这些特点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评估昏迷状态,但其更主要的用途是,对昏迷患者进行长时程的监测。在动物实验中,当脑血流量下降至低于每分钟16 mL/100g时,脑电活动明显减慢;低于每分钟12 mL/100g时,脑电呈等电位状态(48)。许多研究,将复苏后脑电图的模式和频谱与神经功能的恢复联系起来,但其确凿的预测价值尚未得到公认(49)。代谢-缺氧性脑病患者的脑电图依照严重度被分为5个级别:Ⅰ级表示α波正常,但存在一些θ-δ活动;Ⅱ级表示θ-δ活动,存在一些正常的α活动;Ⅲ级表示主要是θ-δ活动,没有正常的α活动;Ⅳ级表示低电压δ活动伴有α昏迷(无反应性的α活动);Ⅴ级表示等电位。Ⅰ级预后良好,Ⅱ级和Ⅲ级尚无确定性的预测价值,Ⅳ级和Ⅴ级一向预示预后不良,罕有恢复的可能(50,51)。α昏迷可以在心脏停搏后出现,且通常预示着不良后果,但也有研究报告称,此种电活动模式缺乏预后价值(52)。脑电图显示爆发抑制,或缺乏反应提示预后不良(53)。总之,脑电图对于评价皮质功能障碍的程度以及鉴别癫痫活动的发生都有帮助。

诱发电位

与脑电图不同,诱发电位不受意识状态的影响,可以提供有关某感觉系统功能障碍的部位以及严重程度的信息(见第8章)。多数研究指出:如果全脑性缺血后双侧体感皮层反应均消失,其病死率可高达98%(54-57)。在病程中能保持正常反射的患者预后良好,但有可能要承受永久性的神经系统后遗症(59)。在一项研究中,体感诱发电位正常者的存活率为74%(55);其它研究强调,短潜伏期体感电位在评估昏迷患者的预后时仍优于运动诱发电位(58)。有一项研究对30例成功实施心脏复苏的患者,超早期地使用了短潜伏期体感电位

检查(60)。对患者在复苏后最初3小时的研究发现,12人出现皮层反应,其中的8人在10天内恢复了意识,而在没有皮层反应的患者中,没有意识恢复或存活的病例。

为了实用的目的,当需要其它的依据评估缺氧昏迷患者的预后时,我们有时会在复苏后的24-72小时内使用短潜伏期体感电位。当双侧的皮层反应均未引出时,体感电位检查最有助于说明预后很差。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以提示昏迷患者存在脑干功能障碍,但在患者因缺氧昏迷时,体感诱发电位更有用。所有单元的协同性潜伏期增大,与后颅窝的进行性缺血和脑灌注压下降的发生相一致。由半球性水肿或占位造成的脑干功能的紊乱,通常表现为波Ⅱ、Ⅳ、Ⅴ的消失,而波Ⅰ存留。虽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s)通常不会因外界因素而改变,但会因低温、麻醉药和巴比妥类药物发生不实的改变,而最终消失(63)。

心脏停搏后昏迷的治疗

心脏停搏后昏迷患者的临床治疗应包括:恰当的心肺功能恢复以防止发生进一步的脑损伤,但是还没有简单,且有效的可以逆转缺氧损伤的延迟治疗手段。不过,近期的证据提示,神经病理性异常改变,可在缺血缺氧发生后的数小时至数天持续演变;另外,已经认定某些能决定脑损伤程度的因素。低温使脑能量需求下降,在发生缺氧情况时可以防止或者减轻脑损伤,尤其是在缺氧发生之前就预先运用低温治疗更是如此(65,66)。与此相反,高血糖(67)、脑组织乳酸中毒、钙平衡的丧失、高颅压和过度的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像出现癫痫发作时)等会加重脑的缺血性损伤(68)。

低温

针对心脏停搏的新近临床试验资料证实,低温治疗在改善存活率和神经功能结果两方面都有帮助。在一项多中心随机试验中,室颤停搏后的273名患者被成功复苏。上述他们当中,有些患者既接受的是标准治疗的疗法,有的又接受的是了目标核心温度为32℃-~34℃的24小时低温治疗。低温组136名患者中,有75人(55%)存活下来,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或留有中度残疾;而对照组中137名患者中,有54人(32%)如此。另一项近期的试验,将院外发生的心脏停搏存活者,随机分为目标核心温度为33℃的12小时低温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70)。低温组43名患者中,有21人(49%)存活,恢复良好状态,而对照组34名患者中有9人(26%)如此。

两项研究都得出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支持心脏停搏情况下使用低温治疗。研究中,

为达到低温效果,使用了外源性的降温,如冰袋和冰毯;并且常规对患者行肌肉松弛和镇静疗法以防止寒战反应。许多中心,都根据这些数据在对心脏停搏存活者的治疗中采纳了低温治疗规程。表17.3可作为神经重症低温治疗规程的示范,即将问世的血管内降温设备可令我们能更加准确地控制核心温度。迄今为止,低温是针对心脏停搏后神经恢复方面唯一被证明有效的治疗手段。

高血糖

全脑缺血发生前,人为造成高血糖的动物比正常血糖水平的动物脑损伤的程度严重,该观察发现说明,血液和脑中葡萄糖浓度是决定缺血性脑损伤程度的重要因素(67)。已有假设认为,高血糖无氧酵解时,严重的脑组织乳酸酸中毒加剧脑细胞的不可逆损伤。临床研究也已发现血糖浓度与心脏停搏和卒中后脑损伤的严重度有关(71),所以目前谨慎的做法是,在心脏停搏后即刻限制含葡萄糖溶液的输入。

颅内压升高

心脏停搏后颅内压升高的出现几率尚未确定,但估计会高达30%。脑血肿代表缺氧损伤已达很严重的程度,所以有人质疑,当发生脑血肿时采取激进治疗是否有价值(见第3章)。我们倾向于上述观点,只是偶尔才会进行控制颅内压的治疗。

在实践中,我们仅对CT显示脑血肿的少数年轻患者,以及有相对预后良好临床征象的其他患者使用颅内压监侧。尚不清楚,降低颅内压的激进治疗是否对此类患者的恢复有帮助,但是至少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避免引起颅内压升高的医源性错误中,对颅内压升高的激进治疗最好是在直接颅内压监测的指导下进行(见第3章)。通常缺氧后水肿对传统治疗方式的反应很差,但颅内压测量治疗对于某些特定的病例可能有效,尤其是前面所说的年轻患者以及溺水的儿童;这些患者即使颅内压显著增高,预后仍可很好。多数颅内压超过30 mmHg 的患者都存在出现继发性损伤以及脑疝的风险(72,73)。

皮质醇

尚未能证明皮质醇对于心脏停搏后昏迷的患者有治疗意义,另外皮质醇会升高血清中葡萄糖,这样在理论上会加重脑缺血的损伤。目前对于心脏停搏患者,甚至CT显示有脑肿胀的患者,不推荐使用皮质醇。

巴比妥

对于动物,巴比妥类麻醉药可以降低脑的代谢需求,在缺血性损伤发生前或发生后即刻给药,对于脑有保护作用(12,75)。然而在一项对心脏停搏后患者的基准性临床研究中,给予一次负荷剂量的硫喷妥,对于停搏患者的预后没有改善(76)。考虑到这些阴性结果以及巴比妥类药有导致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的倾向,所以不推荐使用此类药物治疗心脏停搏的患者。

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在心脏停搏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尚未确定(77)。尼莫地平对于大脑中动脉阻塞的大鼠模型有改善脑血流量和减轻脑水肿的作用(78)。在一项针对520例心脏停搏后昏迷患者评估钙内流阻断药利多氟嗪的实验中,未能证明该阻滞剂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所以钙拮抗剂的应用未作为常规。

癫痫发作

脑缺血后,过度的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会导致大脑尤其在海马区的阵发性放电,放电从心脏停搏的几分钟后开始,并能持续几个小时。重复性的放电会发展成临床可见的癫痫发作,需要马上被抑制以防止出现进一步的损伤。包括癫痫持续状态和肌阵挛的癫痫发作常出现在脑缺氧后。在一项研究中,大约40%的心脏停搏幸存者存在癫痫发作或肌阵挛等后遗症。已经发现缺氧性脑病后的癫痫持续状态和肌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与预后不良和持续神志不清有关联(80,81)。另外,不伴有躯体运动表现的脑电图型癫痫持续状态,也预示着不良预后。

癫痫持续状态,会导致永久性的脑缺氧损伤,需要马上予以关注(见第20章)。全身性惊厥治疗的初期,可以静脉给予地西泮,可至总剂量10 mg。有些癫痫发作和肌阵挛的患者,可以用丙戊酸盐治疗,静脉给药,负荷剂量20~30 mg/kg,每分钟最大输液速度3~6 mg/kg。此药的确切负荷剂量尚不清楚,但按上述剂量和速度给药,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可以达到治疗剂量水平。此外,还可选择苯妥英,通过静脉以15~20 mg/kg的负荷剂量,按每分钟不超过50 mg的速度给予。若癫痫持续状态仍得不到缓解,可静脉给予20 mg/kg的苯巴比妥,但持续的惊厥可能需要静脉滴入苯巴比妥的全身麻醉。对于和癫痫持续状态并不一致的全身性惊厥病例,尤其是脑电图证明存在持续性痫灶的病例,可应用苯妥英治疗。

肌阵挛对于抗惊厥药治疗通常没有反应,尤其是当存在非组织性的突发性脑电活动时,

在此情况时,我们按照间断剂量给予苯二氮卓类药治疗。

对缺氧昏迷的预后预测

临床研究试图预测,哪些患者预后良好,而哪些将存留有严重的脑损伤。在早前的研究中,Bell和Hodgson(83)称,心脏停搏后发生延迟性昏迷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他们同时指出,持续超过3天的昏迷患者几乎没有完全恢复的可能。Willoughby和Leach(84)称,即使是心脏停搏1小时后出现非意识性运动反应,也预示智力水平恢复不良。Snyder的小组发现(85-88):肌阵挛或癫痫发作的昏迷患者不会痊愈,而且随着脑干反射异常现象的增加,生存的几率逐渐减少。所有这些研究,并没有将诸多体征与预后结合起来进行相关性分析,而且他们研究对象的数量比较少。Earnest(89,90)对超过100例心脏停搏后出院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的治疗结果进行了追踪研究,他指出,瞳孔光反射、眼脑反射、对于疼痛的意识性运动的丧失,都与恢复程度的下降有关联。Earnest仅对4个征象的初期观察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不能作为全面进行预后预测的手段;但是其分析证实,入院时的神经体征与远期的恢复情况没有相关性。有研究人员对逾10年来收集到的院外心脏停搏后昏迷患者的图表信息进行了回顾性分析(91),分析显示,几乎一半的患者,因为5个临床变量中的其中1个变量而无法进行评估。五个变量几乎都集中在患者是否从昏迷中苏醒过,而不是集中在神经功能状态。回顾性的设计、数据的遗失以及对预后不良患者的确定存在比较高的误差率等因素都影响了该研究的结论。

当前多数的临床预后是根据Levy和Caronna(92,93)的研究结论做出的。其临床资料来自非创伤性昏迷超过6小时的210例患者,其中包括150例心脏停搏昏迷的患者。临床检查分别在发病后的第1、3、7、14天完成,在第1、3、6、12个月时进行了功能恢复的评估,并且把恢复程度分为五级:(a)未恢复(昏迷直至死亡);(b)植物状态(无意识的苏醒状态);(c)重度残疾(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照料的有意识状态);(d)中度残疾(可生活独立,但残留有神经功能缺失);(f)恢复良好,即恢复到原先的功能水平。该实验通过观察证实了大多数患者恢复良好是在短时间内出现的这一临床印象。在前3天内,210例中共有25人重新恢复了意识,但到2周时,这个数字只上升到了28人。第一天时,表现为植物状态的有47人,其中只有3人曾恢复到自理的状态。一周后,仍为昏迷的只有17例,仅有1人曾恢复意识。恢复意识的46例(22%)患者中,仅26人(13%)达到中度残疾或恢复良好。病死率非常高,64%的患者在一周内死亡,90%的患者在一年内死亡。

没有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或缺氧后的癫痫发作与预后有关联。特异性的神经征象与预

后有关系,这为预测恢复的可能提供了基础(见图17.3)。特异性的脑干活动丧失,意味着预后不良。最初检查时,丧失瞳孔光反射的52例患者无一恢复;在最初检查时,丧失角膜反射的71例患者中仅有3人恢复,而且在第一天就没有角膜反射的患者都没有恢复意识。

未来对神经组织损伤在生化方面评估的重要进展,将成为临床研究的辅助手段。磁共振波谱分析,能够测定脑局部的乳酸,并有研究显示其与患者恢复有关(94)。组织损伤的血清标志物同样可以测定,例如,有研究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损伤之间存在相关性,患者复苏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高预示持续性昏迷和死亡(95)。

致谢

作者们为能够使用前一版的部分章节内容对Maise和Caronna医生表示感谢。

表17.1心脏停搏后的神经综合征

短期昏迷后的中枢神经系统一过性功能缺失(<12小时)

病理无损伤或散在的缺血神经元

临床短时间的意识不清,继而出现顺行性遗忘症

预后迅速,彻底恢复;迟发性加重(极少)

昏迷后持续局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缺失(>12小时)

大脑综合征

病理皮质的局灶或多灶性梗死,尤其在边缘区

临床健忘

痴呆

双臂或四肢轻度瘫痪

皮层盲,视觉性失认症

也可能出现:癫痫发作、肌阵挛(急性状态);共济失调、意向性肌阵挛、震颤(性)麻痹(慢性阶段)

预后缓慢,常不彻底,恢复

脊髓综合征(可以单独出现或伴有大脑综合征)

病理脊髓的局灶性或多灶性梗死,尤其在低位胸段(此处与文中不符)的边缘区临床下肢软瘫

尿潴留

温、痛觉丧失

存留有触觉与位置觉

预后不能恢复或恢复不彻底

全脑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意识丧失没有恢复)

单独的半球破坏

病理皮质的薄层坏死

临床植物状态(清醒但无意识)

预后在植物状态下持续生存

脑死亡

病理皮质+脑干±脊髓的坏死

临床没有皮层活动的证据,没有脑干反射,纯脊髓来源的反射可能长期存在预后数日内系统性的死亡

表17.2脑功能水平与临床征象之间的关系

结构功能临床征象

大脑皮层意识性行为言语(包括任何声音)

有目的的运动

自发的

从嘱

疼痛刺激的

脑干感觉性传导路睡眠-觉醒周期睁眼

(网状激活系统)自发的

从嘱

疼痛刺激的

脑干运动性传导路反射性的肢体运动屈曲姿态(去皮层状态)

伸直姿态(去脑状态)

中脑动眼神经支配睫状肌和确定的眼外肌瞳孔反射

脑桥上部

三叉神经面和角膜的感觉角膜反射-感觉性

面神经面肌的神经支配角膜反射-运动性

眨眼

痛苦的表情

脑桥下部[严重质疑原书有误,应为Ⅷ]

Ⅶ脑神经(前庭神经部分)反射性眼球运动娃娃眼

通过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冷热反应

外展神经与脑干传导路相连

延髓自主性呼吸维持血压呼吸和血压不需要机械性

或化学性的支持

脊髓原始的保护性反射肌腱深反射

巴宾斯基反射

表17.3 心脏停搏后低温治疗规程

入组标准

1.年龄≥18

2.女性要大于50岁或妊娠试验阴性

3.心脏停搏后恢复正常节律(初始节律为室颤、无脉搏性室速;如具备其他条件、恢复为

正常节律的无脉搏性心电活动也可以被确认入组)

4.复苏后在疼痛刺激时无睁眼的持续性昏迷(不需要等待期)

5.不管是自主的,还是液体或升压药作用下的收缩压可以维持在≥90 mmHg(不使用主动

脉球囊泵)

6.知道心脏停搏的时间(不包括不知道“倒下地上”多长时间的患者)

排除标准

1.存在另一个可致昏迷的原因(如,药物过量、癫痫持续状态)

2.妊娠

3.心脏停搏前存在着已知的终末期疾病

4.已知业已存在的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

5.复苏时间没有上限;但是最好是心脏停搏后的1小时内

6.已经用无需气管插管编码标示的患者和复苏抢救但未曾气管插管的患者

治疗规程(尽可能快地达到33 ℃目标温度)

1.降温要迅速。对于院外的心脏停搏患者,急诊科主治医师将决定是否参照本规程救治。

住院患者出现心脏停搏时,由危重症监护病房负责完全停搏患者的住院医师决定是否执行此规程

2.药物松弛肌肉之前,进行神经系统评分。评估期间不要延误低温治疗的启动

3.立即在腋窝下、贴近颈部、躯干和肢体上等部位放置冰袋

4.如果可能,应留置带温度探头的Forley导尿管;否则应使用直肠或鼓膜式温度探头(照

此顺序)

5.应使用两张冰毯,一张铺在身下,一张盖在身上

6.呼吸机的加热器应关闭

7.室内的恒温空调要关闭

8.给予咪达唑仑2~6 mg/h,芬太尼25~75 μg/h

9.当开始镇静治疗后,给予维库溴铵冲击剂量0.1 mg/Kg,然后开始静脉滴注1 mg/h。逐

步滴加0~5 mg/h,以维持1/4的肌颤搐水平

10.当患者血糖>180 mg/dL时,应静点胰岛素,应有每日的阿司匹林治疗,应在升压药和/

或亚硝酸酯的作用下来维持血压,以及应用任何必要的抗心律失常药治疗

11.患者可以接受其它的心脏干预措施,必要时包括溶栓、抗凝和紧急心脏导管等,低温

治疗应与这些干预手段同时进行

12.当患者体温达到33 ℃后(膀胱、直肠、鼓膜),必要时,移去冰袋和冰毯保持患者体

温在33 ℃

13.降温启动24小时后,开始被动性的复温(并非达到目标温度后的24小时):

a.将室内恒温空调设定到正常

b.开启呼吸机的加热器

c.关闭冰毯

d.可以盖普通的毯子

e.除非被动性复温后12小时体温未达36℃,否则不使用空气加热毯

肌肉松弛后镇静的治疗方法在复温过程当中或复温后应根据肌颤和其它危重症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停用

根据Hypothermia 。。。。。。。。。。。。。。。。。549-556和Bernard SA…………………………....557-563改写。

图17.1心脏停搏后24小时的轴位CT显示,双侧半球性广泛梗塞,包括大脑前动脉、双侧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边缘区。大脑前动脉供血区亦存在梗塞,这证实大脑的缺血性损伤并非总是与分水岭血流区相一致

图17.2磁共振Flair序列证实边缘区的缺血改变。

图17.3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征象。(摘自Levy。。。。。。。。。。。。。。。。。。。。。。。。。。1420-1426,业已授权。)

参考文献(从略)

译者张国斌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治疗方法 导语:很多人对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这种情况还不是很了解,的确,这种疾病的发病率现在还不是很高,但是也有和别人出现了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症状表 很多人对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这种情况还不是很了解,的确,这种疾病的发病率现在还不是很高,但是也有和别人出现了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症状表现,这种疾病尽早治疗非常重要,可能我们大家对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治疗方法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治疗方法吧。 1.轻度脑病因为不留下后遗症通常不需要治疗,中重度脑病的治疗疗程也取决于治疗的效果和患儿的表现,对于没有神经系统异常症状和体征的婴儿不需要连续几个月的静脉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对于有脑损伤后遗症表现的婴儿,例如表现为智力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的婴儿,也应该以康复训练治疗为主,而营养脑细胞药物的疗效不能确定,这在国际上也是有争议的,因此治疗的重点应该放在康复上。 2.孩子若好出身、易惊,可能是缺钙早期表现或是神经系统兴奋的表现。多晒太阳或是服用维生素D软胶丸促进钙吸收预防佝偻病,近期可来医院给孩子做一个系统检查,毕竟有缺氧的病史,不能大意,我们到时结合孩子的表现,根据具体情况看是需要定期随访还是需要治疗,要是发育迟缓,应用营养脑细胞药物只是一方面,还需要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到时挂儿童保健科的号就可以了。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治疗方法,大家都可以按照以上的方法尽快治愈我们出现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情况,大家一定要尽快进行治疗,不能耽误病情治疗的黄金阶段,对于我们的康复会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脑缺血损伤及药物的干预作用答案

脑缺血损伤及药物的干预作用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脑缺血病理损伤的病理机制是e A.离子平衡紊乱 B.细胞内钙超载 C.脑组织炎性损伤 D.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 E.以上均是 2.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途径,如一些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Bcl-x),将存活或凋亡信号从胞外传递到胞内,再通过特定的信号途径,调控细胞凋亡进程。(a ) A.正确 B.错误 3.脑缺血急性期,通过诱发和促进炎症、细胞毒性反应及多种凋亡途径 加剧损伤;后期则发挥保护性作用。( a) A.正确 B.错误 4.S100B蛋白:高浓度特异地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细胞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细胞出现水肿、变性和坏死,脑脊液和血浆中 S100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成为缺血性脑损伤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a) A.正确 B.错误 5.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抑制剂是a

A.银杏苦内酯B B.阿斯匹林 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D.水蛭素 E.肝素 6.白细胞介素IL-3:(d ) A.正常时脑内只少量表达IL-1β,缺血后表达明显增加,高浓度的 IL-1β 参与了神经元损伤以及白细胞的粘附和浸润B.缺血后脑内IL-6表达明显增加,其作用是诱导缺血区B细胞、 T细胞分化,增强免疫反应,引起缺血性脑损伤C.脑缺血后IL-8表达增加,在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炎性损伤中起枢纽作用。D.在脑缺血中主要发挥神经保护作用E.能有效地抑制T细胞、B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从而抑制免疫应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7.血管性痴呆药物有效性的评价指标是d A.脑梗塞范围减少 B.肌张力增强 C.脑水肿减轻 D.记忆能力增强 E.平衡能力增强 8.血管性痴呆在欧洲和美国等国家是仅次于AD的第二位最常见的痴呆原因,患病率在0.9%和3.0%之间,约占痴呆的10%-50%。我国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约为 1.1%-3.0%。( a) A.正确 B.错误 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补阳还五汤包含有( abcd)

脑缺氧缺血时少突胶质细胞损伤的机制

清除率是碱性尿时的!"#倍$尿流量大时对美金胺的清除率高%提示应用美金胺时$尽量避免能够改变尿液&’值的一些饮食习惯$ 可更好发挥其治疗效应$而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鉴于美金胺作为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药物已 在欧洲广泛应用),余年$罕见副作用报道()-+$ 同时$美金胺作为低亲和力的非竞争性./01受体拮抗剂$又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因此$对今后作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无疑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但目前对美金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仅限于成年动物实验和成人的临床实验$有关美金胺对新生动物脑缺氧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毒副作用$尚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美金胺在新生动物脑缺氧缺血损伤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关美金胺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必将有所突破% ( 参考文献+()+ 122345678$9:;65<267=$/>22670$?@A B C ./0176:6&D E 7:;474:D 675F 4D 5E G 4G H I J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小鼠模型详细步骤及说明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小鼠模型详细步骤及说明原型物种人 来源低氧导致的脑损伤 模式动物品系SPF级Balb/c 小鼠,雄性,6~8周 实验分组随机分组: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药物组,每组15只实验周期4~6w 建模方法将实验动物置于可视恒压舱内,并持续注入流量为5L/min的低氧气体(8%O2及92%N2),每次90min。每周干预1~3次,干预周期为3周。 应用疾病模型 模型评价 Morris水迷宫实验所有组别,于12周龄时,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试验分为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 1. 定位航行实验:小鼠连续接受5天的训练,每天4次,每次时间间隔 30min,记录下小鼠从4个入水点和入水并找到平台所需要的时间,即逃避潜伏期。4次潜伏期的平均成绩作为当日的最终结果进入到最后统计。 2. 空间探索实验:实验的第6天,撤去平台,从距离平台的最远端入水后,将小鼠放入水中,记录下30s内小鼠的游泳轨迹,并观察分析小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以及它的穿越平台的次数。

行为学结束后,将各组小鼠摘取全脑,冰上剥去小脑,放入4%多聚甲醛中固定,用于病理学检测。 1. 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海马区和皮层去Aβ淀粉样斑块染色情况。光学显微镜下,计数6个视野下每组小鼠同一部位的阳性斑块数量,作统计分析。 2. Thiolain S染色 石蜡白片用Tholain S荧光染料染色,染色检测海马区以及皮层区Aβ淀粉样斑块(绿色荧光)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计数6个视野下每组小鼠同一部位的阳性斑块数量,作统计分析。 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

缺氧诱导因子-1与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研究进展

缺氧诱导因子-1与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研究进展 摘要: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缺氧感受因子。它作为一种转录调节因子,在脑缺血缺氧状态下,可激活100多种缺氧反应性基因表达,对脑缺血缺氧后微血管的再生、神经元的能量代谢、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的调控起到重要作用。但最近又发现,HIF-1是介导脑缺血缺氧后炎症损伤的关键因子,同时参与脑缺血缺氧后神经元的迟发性死亡。对近5年来国内外HIF-1与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脑缺氧缺血性损伤;缺氧反应性基因 1 HIF-1的结构特征及基因定位 HIF-1于1992年由Semenza在缺氧诱导的Hep3B细胞核提取物中发现[1]。它包括120kD的亚基和91-94kD的β亚基,主要以异源二聚体形式存在,二者均属碱性螺旋-环-螺旋-Per-ARNT-Sim(bHLH-PAS)超家族成员,β亚基为组成型表达。HIF-1 的N 端具有bHLH和PAS区域,bHLH 区和DNA 结合,PAS 区则与HIF-1 形成二聚体,共同构成HIF-1 的DNA 结合结构域(DNA-binding domain,DBD)。HIF-1 C端的2个转录激活区域,分别称为氨基端反式激活区(trans-activation domain-N,TAD-N) 和羧基端反式激活区(trans-activation domain-C,TAD-C)。TAD-C具有募集p300 /CBP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的作用,从而激活靶基因的转录。在常氧状态下,该区天门冬酰胺803的羟基化抑制其转录活性,2个转录激活区域之间为抑制结构域,能降低HIF-1的转录活性[4-6]。HIF-l 基因定位于人的14号染色体q21-24区,鼠的12号染色体上,而HIF-1β基因定位于人的1号染色体q21区,鼠的3号染色体上。 2 HIF-1转录活性的调节 在生理状态下,FIH-1(factor inhibiting HIF-1)可以使TAD-C的天门冬酰胺803羟基化,该过程可以阻止HIF-1 与转录共活化因子的结合,但并不影响HIF-1α的稳定性。FIH-1是O2依赖性羟化酶,低氧、铁螯合剂可以降低它的活性,但它的转录不受氧浓度的影响[7]。研究表明,HIF-1 相关位点氨基酸残基的磷酸化也可以调节转录活性,MAPK通路、PI3K信号通路在这一过程中起明显作用。有文献报道ERK、P38激酶在体外可以磷酸化HIF-1 /HIF-2,使用ERK、p38激酶的抑制剂可以降低HIF-1 的转录活性,这一过程可能是由于磷酸化的HIF-1 与HIF-1 具有更高的亲和性[8];细胞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tumor Necrosis Factor,TNF、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2,IGF-1/2)介导的磷酸化级联反应也可以影响HIF-1 的转录活性[9]。小分子泛素样修饰物(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可以同时作用于HIF-1 与HIF-1,降低HIF-1的转录活性。在缺氧状态下一氧化氮(NO)可以维持PDHs(prolyl hydroxylase domains)的稳定性,加强HIF-1 的PDHs依赖性降解途径,也有研究表明,NO亚硝基化HIF-1 半胱氨酸800可以提高HIF-1 与转录共激活因子的

关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治疗

关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治疗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它由多种机制共同参与,如炎性反应,钙离子超载,自由基的过度形成,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等。各个环节,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促进CIRI后脑梗死灶的形成及神经功能的破坏。本文,我们将从CIRI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两方面进行阐述。 标签:CIRI;发病机制;药物研究 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致残原因。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它在脑血管病中的发病概率最高。患者脑缺血持续一段时间后,虽然供血量恢复,但功能尚未恢复,且并发严重的脑机能障碍,称为CIRI。CIRI具有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多样等特点。CIRI不仅危害患者生命及健康,还会给社会及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现今,该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1,2]。故而,研究及探讨疾病的病因及药物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此进行综述。 1疾病的发病机制 1.1自由基自由基损伤脑组织多发于缺血再灌注期[3]。①氧自由基氧自由基过多,可造成核酸、蛋白质及脂质的过氧化,破坏机体膜结构,增加膜结构的通透性,促进核酸断裂、线粒体变性及蛋白质降解。氧自由基过多,还可诱导RNA,DNA,氨基酸等物质交联,减低物质活性。缺血时,机体内源性的抗氧化系统常无显著改变,而脂质过氧化物将显著上升,致使机体氧化、过氧化失衡。再灌注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促使脂质过氧化过程继续,加重细胞的损伤。②NO自由基它在CIRI发病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及神经毒性。过量的NO自由基可与超氧阴离子结合,促进DNA氧化,抑制其修复,损伤线粒体,促进机体细胞凋亡。 1.2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EAA)EAA是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4,5]。脑缺血时,EAA对脑细胞产生毒性作用。EAA是CIRI的重要环节。EAA 包括天冬氨酸及谷氨酸等。脑缺血时,谷氨酸起主要作用。大量谷氨酸激活AMPA 谷氨酸受体,继而激活了磷脂酰肌醇(与Gq蛋白耦联)的信号转导系统,致使细胞的通透性改变,Cl-和Na+大量进入脑细胞,随之,水也被动性的进入细胞,造成脑水肿,最终诱导脑细胞凋亡。 1.3钙离子超载脑缺血时,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细胞内缺乏ATP,钙离子泵功能失调,钙离子外流减低。谷氨酸大量释放,NMDA受体被激活,致使钙离子内流。细胞无氧代谢,使产H+增加,促进Na+内流,细胞内高浓度的Na+,激活Ca2+/ Na+交换蛋白,进一步加重钙离子内流。细胞内离子的不均衡分布,将破坏脑细胞防御体系[6,7]。①细胞内Ca2+浓度过高,Ca2+积聚于线粒体,损伤线粒体膜,抑制ATP的合成,继而导致能量合成障碍。②Ca2+可激活C和A2,促进磷脂分解,产生白三烯、前列腺素等,对脑细胞产生毒性作用。③Ca2+含量过高,使钙调蛋白含量增加,继而促进弹性蛋白酶、5-羟色胺释放,致使脑

脑缺血与脑保护研究进展

脑缺血损伤与脑保护研究进展 一、概念: 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的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器官的损伤反而加重的现象称 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 1955年Sewell报道,结扎狗冠脉后,如突然解除结扎恢复血流,部分动 物立即发生室颤而死亡。 1968年Ames率先报道了脑IRI 1972年Flore 肾IRI 1978年Modry 肺IRI 1981年Greenberg 肠IRI 休克治疗、心肺脑复苏、心绞痛冠脉解痉、心脑血管栓塞再通、心肺旁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外科烧伤植皮、脏器和肢体移植、压脉带休克,急性呼吸 窘迫综合征、挤压综合征等,也均与再灌注损伤有关。 2.脑保护与脑复苏:脑复苏是指脑受缺血缺氧损害后采取治疗措施以减轻中枢神经功 能障碍的措施;而脑保护是在脑缺血损伤发生前给予的保护措施,二者是不同的概 念,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 二、脑缺血损伤的产生原因和病理生理变化: (一)有关的解剖和生理知识 正常人的颅腔容积几乎不可改变,它是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的容积之和,其中任一容积增加均会引起颅内压升高。 正常的脑血流供应是脑功能保持正常以及结构完整的首要条件。脑是高级神经中枢,重量只占体重的2 ~3 %,但脑的耗氧量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0 ~ 25 %。脑血液供应十分丰富,安静时心脏每搏输出量的1/5进入人脑,但脑组织的氧及A TP的储备很少,脑所需能量的85 ~ 95 %来自葡萄糖的有氧代谢,所以大脑尤其是皮层对缺氧的耐受性非常差。一旦脑组织完全阻断血流,6秒钟内神经元代谢受影响,10 ~ 15秒内意识丧失,2分钟脑电活动停止,几分钟内能量和离子平衡紊乱,

科普 婴儿脑损伤和缺氧缺血性脑病分类

婴儿脑损伤和缺氧缺血性脑病分类 早期婴儿脑损伤是指1岁以前,产前产后由于外环境影响而发生的脑组织伤害。脑组织损害的程度主要不决定于伤害的原因(如宫内窒息、缺氧、感染、中毒和机械性损伤),而是伤害发生在什么样的发育时期。临床表现为脑性瘫痪、智力缺陷和癫痫。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新生儿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积水性无脑畸形,先天性脑穿通畸形,婴儿硬膜下水瘤,蛛网膜囊肿等。 一、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疾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颅内出血。早产儿的颅内出血发生率很高,多为脑的生发层出血,继发脑室内出血和脑实质内出血。一般发生于早产儿生后28天之内。 足月婴儿颅内出血原因是产伤和缺氧缺血性损害。产伤引起颅内出血,按出血部位分,以硬膜下出血最多,以下依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基底池出血。分娩时,胎头通过产道,额枕部受到突然的压力,作用在小脑幕和大脑镰的后部,继而引起静脉撕裂,形成硬膜下血肿。 二、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全部脑组织因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害。常见原因有:长时间严重的低血压、心跳骤停后复苏、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中毒。早产儿可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早产儿体重越小,发生本病的机会越多,孪生的早产儿又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发生本病的机会也多。 早产儿脑缺氧缺血性损害不仅表现为脑室旁白质软化,还表现脑室内或脑室旁生发层出血。 足月婴儿,围产期有过窒息,可以有特征性的CT表现。窒息后24~48小时内可以发生严重的弥漫性脑水肿。CT表现弥漫性脑实质密度减低,但是小脑、脑干和基底神经节可保留相对较高密度,而大脑半球密度显著减低。几天以后发生出血性脑皮质坏死,继而出现钙化,最后表现重度脑萎缩。 三、无脑性脑积水畸形或水脑畸形(Hydranencephaly) 本病是胎儿大脑已经形成以后,发生颈内动脉闭塞,以后脑组织萎缩,变成一种边缘性的膜样结构,脑组织全被脑脊液代替。但脑干、小脑、大脑颞叶、枕叶和大脑镰不受影响。若头围较小,CT诊断本病比较容易。如头颅明显增大,则与脑积水不易鉴别。但是脑积水一般表现进行性头围增加,而本病相对是静止的,没有头围增加。脑积水血管造影表现变细但仍存在的血管,鞘内注射造影剂,侧裂内有造影剂充盈,而水脑畸形则不具备这些表现。 四、先天性脑穿通畸形(孔洞脑,Congenital porencephaly)

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

广州医学院2009级硕士学位论文 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Prognosis Factors Research In Adult Patients 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专业名称:神经病学 研究方向:脑血管病 学位申请人:林哲聪 导师:高聪教授 广州医学院·广州 2012年5月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5) 前言 (9) 第一部分成人HI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2) 临床资料与方法 (12) 结果 (15) 第二部分成人HIE患者脑功能监测及临床预后的评价意义 (18) 临床资料与方法 (19) 结果 (20) 讨论 (26) 结论 (33) 展望 (34) 英文缩写 (35) 附图 (36) 参考文献 (39) 致谢 (43)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44)

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 研究生:林哲聪 导师:高聪教授 专业:神经病学 广州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广州市昌岗东路250号(510260) 中文摘要 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是心肺复苏术抢救成功后极其严重的并发症,可造成患者致命性的伤害,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尽管脑复苏在心肺复苏指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仍无较好的治疗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治疗。亚低温治疗是目前被认为的最有可能用于成人HIE特别是中、重度HIE的治疗方法,但亚低温的实施必须在一定的时间窗(事件发生后6小时内)内进行,因此寻找能够辅助早期临床诊断成人HIE尤其是中、重度成人HIE的敏感指标具有重大意义。经颅彩色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动态脑电图(Active Electroencephogram AEE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BAE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适用于重症患者的脑功能监测手段,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HIE并判断其严重程度,然而国内尚未在成人HIE应用中进行相关研究。 脑血流动力学异常与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受损是缺血缺氧性脑病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心跳、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后的昏迷患者 (脑弥漫性缺血缺氧性损害 )很难通过临床表现评估病情和判断其临床预后,根据心脏停搏时间、呼吸停止和昏迷持续时间的判断亦并非精确可靠。另外,患者在进行多功能心电监护、呼吸机辅助治疗或氧治疗、药物治疗或液体维持时,不方便搬动甚至不能离开重症病房,CT和 MRI等影像学检查因此受到限制。而TCD、动态脑电图及BAEP作为脑功能重要的监测与评估技术,对缺血缺氧性脑功能损害极其敏感 ,床旁操作

脑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脑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柳挺,尹金鹏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 【摘要】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50以上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本文从缺血后脑内免疫反应、基因表达、血管活性因子等方面综述了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脑缺血;病理生理 高血压引起的脑小动脉硬化,高血脂引起的颈动脉和脑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引起的脑的微循环障碍,都可造成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缺血的发生与发展,使脑产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使认知功能下降,痴呆产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一直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重要课题,多年来人们对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学说为解释脑缺血机制奠定了基础。 1.脑组织病理学改变 脑缺血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包括皮质萎缩、皮质和海马神经元变性、白质疏松、胶质细胞增生和毛细血管床的改变等。NiJW等[1]报道,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essel occlusion,2VO)后1个月,除部分大鼠皮质和纹状体有一些小梗死灶外,皮质和海马并无大体结构和光镜下神经元脱失改变;4个月时,可见海马CAI区神经元变性,伴胶质细胞活化;7个月后,可观察到明显的神经元脱失和广泛的变性和皮质萎缩。有报道认为[2],神经元的脱失与细胞凋亡有关,白质的变化包括小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增生活化,少突胶质细胞减少和白质疏松等。Bennett SA 等[3]用 Western印迹法观察到,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术后25周,皮质和海马AB物质沉积增加,且与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由神经元向胞外转移有关,说明在无其他致病因子存在时,慢性脑缺血本身即可引发APP 裂解成AB片段,导致细胞外淀粉样蛋白沉积,从而产生一些类似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disease,AD)的病理改变。 2. 与脑内免疫反应的关系 刘之荣等[4]研究了2VO模型对脑内免疫细胞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月缺血区内,小胶质细胞被广泛活化,形态多异,白细胞和T细胞大量入侵缺血区脑实质。这些细胞的活动以皮层明显;海马和白质次之;在血管周围和梗死区显著;在缺血区半暗带,这些细胞高度集聚,说明这些细胞的活动与慢性脑灌注不足致脑损害高度相关。李露斯等 [5]观察,2VO术后1个月,皮层、海马和白质有白细胞和T细胞的浸润;2~4月,浸润的白细胞和T细胞减少,认为慢性脑灌注不足,引起免疫细胞的活动,从而促进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 3. 脑缺血后基因表达[6] 灌注梯度不仅决定半暗带,还决定脑缺血后基因表达的方式,即灌注水平不同。基因表达的方式也不一样。分析原位杂交放射自显影法检测到的基因表达、放射自显影法LCBF及组织梗死三者之间的关系显示,缺血的程度决定基因表达的时间、空间分布运用DNA微对列技术,筛查了缺血后数千基因的表达方式。MCAO 2h,再灌注3h后,有两大类基因表达:已知受缺血缺氧调节的基因和最近认为可能与缺血缺氧有关的基因缺血缺氧反应性基因中,有28种表达上调,6种下调,包括有即早期基因、热体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抗氧化酶、营养因子及介导RNA代谢、炎症、细胞信号的基因。新的缺氧缺血相关基因中,

缺氧缺血性脑病及治疗

缺氧缺血性脑病及治疗 什么是缺氧缺血性脑病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脑缺氧或缺血而形成的脑损伤,主要表现为意识状态及肌张力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可分为轻、中、重度。轻、中度表现为兴奋或迟钝,肌张力正常或减低。重度可有昏迷、肌张力松软、惊厥频繁等。多伴有严重的后遗症如脑瘫、癫痫、学习困难等。 围产期窒息是最主要的病因,有妊娠高血压或是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良、早产、急产等都有可能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 另外,由于该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主要还是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发现宝宝出现这种疾病,不仅要及时送医就诊,还需要家长的细心护理。 缺氧缺血性脑病症状 无论是什么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是一定的,缺氧缺血性脑病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这种疾病呢?当然了,宝宝出生时可以让医生做个全身性的检查,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下面这些症状进行判断。 1、突然高热,畏寒,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婴幼儿会出现交替出现的烦躁与嗜睡;尖声哭叫,拒绝吃母乳,容易受惊等。严重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 2、意识障碍。新生儿在出生后即出现异常神经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轻者表现为激惹或嗜睡;重者表现为意识减退、昏迷或木僵。 3、脑水肿征候是围产儿HIE的特征,前囟饱满、骨缝分离、头围增大。 4、惊厥:多见于中、重型病例,惊厥可为不典型局灶或多灶性,阵挛型和强直性肌阵挛型。 5、肌张力增加、减弱或松软。可出现癫痫。 6、原始反射异常:如拥抱反射过分活跃、减弱或消失。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 重症病例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有呼吸节律不齐、呼吸暂停、以及眼球震颤、瞳孔改变等脑干损伤表现。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治疗进展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治疗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710004) 薛荣亮 脑缺血一定时间恢复血液供应后,其功能不但未能恢复,却出现了更加严重的脑机能障碍,称之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自由基的生成、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白细胞高度聚集和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缺乏等有关。 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缺血中心区死亡以细胞坏死为主,目前认识的比较清楚,即脑缺血后5-7分钟内,细胞能量耗竭,K+通道受阻,膜电位降低,神经末梢释放谷氨酸,通过兴奋谷氨酸受体(包括NMDA 、AMPA和KA受体)致使细胞膜上的Ca2+通道开放,引起Ca2+超载,高Ca2+可激活NOS,使NO和氧自由基的形成增加,引发脂质过氧化,引起膜结构和DNA的损伤;Ca2+还可活化各种酶类,加剧细胞损伤和能量障碍,引发缺血级联反应,结果细胞水肿、细胞膜破裂,细胞内酶和炎性介质释放,引起细胞坏死。 近年来认识到半暗带区域于再灌注数天后出现了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DND常出现在缺血再灌注后2-4日,主要发生在海马、纹状体及皮质区域,DND需要数日时间、有新蛋白质合成的、需要消耗能量的、为无水肿的细胞自杀过程,称之为细胞凋亡(PCD)。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既包括急性细胞坏死也包括细胞凋亡,对于DND的确切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及保护措施简述如下: 1.基因活化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出现大量基因表达,大约有374种基因出现变化,绝大多数基因与凋亡有关,其中57种基因的蛋白表达是缺血前的1.7倍,而34种基因的表达量出现下降,均发生在4小时到72小时, 包括蛋白质合成,基因突变,促凋亡基因,抑凋亡基因和损伤反应基因变化等,这些基因的相互作用最终决定了DND的发生。 2.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是指EAA受体活化而引起的神经元死亡,是脑缺血性损伤的重要触发物和介导物。EAA可活化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触发缺血后致炎基因表达。CA1区神经细胞分布着大量的EAA受体,而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分布很小,这就为缺血后的兴奋性毒性提供了基础。另外,CA1区较CA3区对缺血损伤敏感是由于其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类型不同,CA1区以NMDA受体为主,CA3区以KA受体为主,而KA受体对缺血敏感性较差,可能是造成DND发生的重要原因。 3.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 脑缺血再灌注期间产生大量自由基。其有害作用可概括为:①作用于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②诱导DNA、RNA、多糖和氨基酸等大分子物质交联,交联后的大分子则失去原来的活性或功能降低。③促使多糖分子聚合和降解。自由基可广泛攻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神经膜与血管,引发脂质过氧化瀑布效应(oxygen burst),蛋白质变性,多核苷酸链断裂,碱基重新修饰,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破坏,膜的通透性、离子转运、膜屏障功能均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细胞死亡。自由基还能导致EAA释放增加,促使脑缺血后DND发生。 4.热休克蛋白表达紊乱 热休克蛋白是在多种应激原的作用下生成的分子量为7-200KD的蛋白大家族,但研究的较多的是HSP70,有报道称CA1区神经细胞能表达大量的Hsp70mRNA,而脑缺血再灌注后CA1神经细胞Hsp70表达受到严重抑制。此外,Hsp70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并不只出现在预处理之后,许多其它基因的表达水平也相继发生变化。 目前相继有证据发现脑缺血后HSP60 、HSP10、HSP40、HSC70 、hsc70, hsp90, hsp105和trkB均可被诱导产生。 5.线粒体功能障碍 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mRNA的表达紊乱可造成细胞能量产生进行性降低,ATP合成障碍,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再灌注早期免疫反应性减弱,其中在海马CA1区最明显。线

成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像学特点【原创】

成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像学特点【原创】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I)一般多发生于新生儿,由于其脑组织发育不成熟、对缺血耐受能力差所致。成人中也可发生HII,主要原因多为心脏骤停,窒息,溺水等。那么成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特点有哪些呢? 影像学特点 在颅脑平扫CT发现脑实质肿胀,脑沟变浅、消失,灰白质分界不清,脑脊液腔呈高密度,类似蛛网膜下腔出血信号。丘脑和小脑密度相对较高,这种“反转”征象一般与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不良相关。MRI图像上的征象证实了颅脑缺血缺氧性损伤,弥漫性弥散受限,大脑皮层和基底节区T2呈明显高信号。 鉴别诊断: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外伤性脑水肿;中毒性/代谢性病变;后部可逆性脑病;克雅氏病;急性脑梗死。 诊断: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I)。患者被证实曾试图饮用过量药物自杀,发现时呼吸停止,遂行心肺复苏抢救。

病理生理学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由一系列导致脑血流量减低的病因引起,如心脏骤停,脑血管疾病,窒息,溺水等。下列因素会首先导致脑缺氧,最终造成脑缺血:①机体呼吸方式由有氧呼吸转换为无氧呼吸,大量乳酸生成、堆积;②脑缺血缺氧造成钠钾ATP酶活性下降,兴奋性氨基酸大量释放,突触后神经元过渡兴奋而损伤; ③当能量不足时,神经细胞最终发生凋亡。 脑实质易受损区分为:①轻到中度:分水岭梗死。②重度:灰质(反映与谷氨酸受体的浓度最高的地区,谷氨酸的兴奋毒性最敏感),包括海马,小脑,大脑皮层,丘脑,和基底节区。 年龄因素:未发育成熟的脑组织对缺血最敏感;中年脑组织对缺血最耐受。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较大患儿首选。可见弥漫性脑水肿,脑室变小,灰质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不清,双侧基底节密度减低。反转征和白小脑征可见于成人并提示预后不良。

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表现。本症不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并且是新生儿期后病残儿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一、病因: 围产期窒息是本症的主要病因。凡是造成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使血氧浓度降低者均可造成窒息。由宫内窒息引起者占50%;娩出过程中窒息占40%;先天疾病所致者占10%。 (一)母亲因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大出血、心肺疾病、严重贫血或休克等。 (二)胎盘异常: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功能不良或结构异常等。 (三)胎儿因素: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过期产、先天畸型等。 (四)脐带血液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颈等。 (五)分娩过程因素:如滞产、急产、胎位异常,手术或应用麻醉药等。 (六)新生儿疾病:如反复呼吸暂停、RDS、心动过缓、重症心力衰竭、休克及红细胞增多症等。 二、临床症状 (一)多为足月适于胎龄儿、具有明显宫内窘迫史或产时窒息史(Apgar评分1分钟<3,5分钟<6,经抢救10分钟后始有自主呼吸,或需用气管内插管正压呼吸2分钟以上者)。 (二)意识障碍是本症的重要表现。生后即出现异常神经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轻型仅有激惹或嗜睡;重型意识减退、昏迷或木僵。 (三)脑水肿征候是围产儿HIE的特征,前囟饱满、骨缝分离、头围增大。 (四)惊厥:多见于中、重型病例,惊厥可为不典型局灶或多灶性,阵挛型和强直性肌阵挛型。发作次数不等,多在生后24小时发作,24小时以内发作者后遗症发病率明显增加。 (五)肌张力增加、减弱或松软。可出现癫痫。 (六)原始反射异常:如拥抱反射过分活跃、减弱或消失。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 重症病例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有呼吸节律不齐、呼吸暂停、以及眼球震颤、瞳孔改变等脑干损伤表现。 HIE的临床症状以意识状态、肌张力变化和惊厥最重要,是区别脑病严重程度和后遗症的主要指标。 三、治疗: 治疗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改善已经受损害神经元的代谢功能;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应予以控制惊厥、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血流和脑细胞代谢等特殊治疗。 (一)一般治疗: ①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器。 ②纠正低血压:保证充分的脑血流灌注,常用多巴胺每分钟5-10μg/kg, 静脉滴注。 ③供给足够的葡萄糖以满足脑组织能量代谢需要:可按每分钟6-8mg/kg 给予。

[论文]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保护综述

[论文]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保护综述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治疗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710004 薛荣亮 脑缺血一定时间恢复血液供应后,其功能不但未能恢复,却出现了更加严重的脑机能障碍,称之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自由基的生成、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白细胞高度聚集和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缺乏等有关。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缺血中心区死亡以细胞坏死为主,目前认识的比较清楚,即 +脑缺血后5-7分钟内,细胞能量耗竭,K通道受阻,膜电位降低,神经末梢释放谷氨酸,通过兴奋谷氨酸受体(包括NMDA 、AMPA和KA 2+2+2+受体)致使细胞膜上的Ca通道开放,引起Ca超载,高Ca可激活NOS,使NO和氧自由基的形成增加,引发脂质过氧化,引起膜结构和 2+DNA的损伤;Ca还可活化各种酶类,加剧细胞损伤和能量障碍,引发缺血级联反应,结果细胞水肿、细胞膜破裂,细胞内酶和炎性介质释放,引起细胞坏死。 近年来认识到半暗带区域于再灌注数天后出现了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DND 常出现在缺血再灌注后2-4日,主要发生在海马、纹状体及皮质区域,DND需要数日时间、有新蛋白质合成的、需要消耗能量的、为无水肿的细胞自杀过程,称之为细胞凋亡(PCD)。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既包括急性细胞坏死也包括细胞凋亡,对于DND的确切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及保护措施简述如下: 1(基因活化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出现大量基因表达,大约有374种基因出现变化,绝大多数基因与凋亡有关,其中57种基因的蛋白表达是缺血前的 1.7倍,而34种基因的表达量出现下降,均发生在4小时到 72小时, 包括蛋白质合成,基因突变,促凋亡基因,抑凋亡基因和损伤反应基因变化等,这些基因的相互作用最终决定了DND的发生。 2(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是指EAA受体活化而引起的神经元死亡,是脑缺血性损伤的重要触发物和介导物。EAA可活化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触发缺血后致炎基因表达。CA1区神经细胞分布着大量的EAA受体,而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分布很小,这就为缺血后的兴奋性毒性提供了基础。另外,CA1区较CA3区对缺血损伤敏感是由于其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类型不同,CA1区以NMDA受体为主,CA3区以KA受体为主,而KA受体对缺血敏感性较差,可能是造成DND发生的重要原因。 3(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 脑缺血再灌注期间产生大量自由基。其有害作用可概括为:? 作用于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 诱导DNA、RNA、多糖和氨基酸等大分子物质交联,交联后的大分子则失去原来的活性或功能降低。? 促使多糖分子聚合和降解。自由基可广泛攻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神经膜与血管,引发脂质过氧化瀑布效应(oxygen burst),蛋白质变性,多核苷酸链断裂,碱基重新修饰,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破坏,膜的通透性、离子转运、膜屏障功能均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细胞死亡。自由基还能导致EAA释放增加,促使脑缺血后DND发生。 4(热休克蛋白表达紊乱 热休克蛋白是在多种应激原的作用下生成的分子量为7-200KD的蛋白大家族,但研究的较多的是HSP70,有报道称CA1区神经细胞能表达大量的Hsp70mRNA,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