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昭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昭通产业发展趋势

昭通产业发展趋势

昭通产业发展趋势昭通市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滇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近年来,昭通市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而且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昭通市目前的产业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农业产业发展趋势昭通市地处云贵高原,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是农业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

因此,农业产业一直是昭通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昭通市农业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果蔬种植业的发展趋势昭通市拥有大量的果蔬种植基地,如水果种植基地、花卉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等。

随着人们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昭通市果蔬种植业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品质安全,发展有机、绿色的农业生产模式,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

2. 粮食生产的提质增效趋势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昭通市将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同时,昭通市还将加强现代化农业基地的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 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趋势昭通市将积极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产品品牌。

通过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农业产业的规模和效益。

二、制造业产业发展趋势昭通市的制造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昭通市在制造业产业发展方面的主要趋势如下:1.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昭通市将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强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高端技术和专业人才。

同时,加强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2. 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昭通市将加大对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研发创新,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昭通市的先进装备制造能力,推动产业的发展。

三、旅游业产业发展趋势昭通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实施方案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实施方案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实施方案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发展现代农业对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培养现代农业人才;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昭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一)全区蔬菜生产情况昭阳区区委、区政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把蔬菜产业列入全区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加大了发展蔬菜生产的力度和规模。

全区常年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

其中:冬早蔬菜3万亩,大春蔬菜6万亩,晚秋蔬菜6万亩。

总产量30万吨,平均单产2吨,总产值100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000万元)。

季节性种植蔬菜的菜地有5万余亩,轮作菜地10万余亩,复种指数达200%。

特色蔬菜生产格局初步形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已有一定规模,昭阳区自2004年被列为云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行动计划县区之一以来,无公害蔬菜生产意识在农民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示范基地科技入户率达90%。

全区已形成以盘河为主的山嵛菜、山辣根等特色蔬菜1000亩,以昭阳区利群蔬菜公司、昭阳区万和食品有限公司等为主的涉农企业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产地认定4.5万亩。

蔬菜大棚1104个,番茄、黄瓜、西瓜三个品种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

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有力地推进了我区蔬菜产业的发展。

从而使全区商品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到了5万亩。

全区外销蔬菜达到10万吨,蔬菜商品率达到40%。

1、设施蔬菜:近几年大棚蔬菜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到目前昭阳区共有蔬菜大棚1104个,生产的蔬菜品种主要是:黄瓜、番茄、礼品西瓜、辣椒、西葫芦等。

昭阳区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及建议

昭阳区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及建议

昭阳区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及建议
刘平润
【期刊名称】《云南农业》
【年(卷),期】2007(000)010
【摘要】昭阳区地处滇东北,是云、贵、川三省的结合部,是昭通市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昭阳坝子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11.70℃,无霜期229天,降雨量740mm,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候凉爽,最适宜喜凉、耐寒、半耐寒蔬菜的生长发育,全区适宜种植蔬菜的土地达15万余亩。

【总页数】1页(P15)
【作者】刘平润
【作者单位】昭阳区园艺技术推广所,6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3
【相关文献】
1.把蔬菜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对围场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J], 周晨玲
2.广东普宁南径镇蔬菜产业发展情况与对策建议 [J], 王泽明;李伟生;罗松涛
3.把蔬菜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对围场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J], 周晨玲
4.做强做优蔬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张文智
5.广元市朝天区高山蔬菜产业冷链物流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J], 黎莉;李永隆;苗明军;高佳;侯春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昭阳区现代农业蔬菜基地建设体会

昭阳区现代农业蔬菜基地建设体会

昭阳区现代农业蔬菜基地建设体会刘平润【摘要】@@ 2008年、2009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昭阳区得到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扶持资金两年共700万元,在苏家院乡迤那村建设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基地,通过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全区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开了头,起了步.在项目建设中,资金整合是关键,土地流转是基础,龙头企业是前提,基层党组织是保障,科技、人才和管理是重点,缺一不可.【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年(卷),期】2011(000)006【总页数】1页(P13)【作者】刘平润【作者单位】昭阳园艺技术推广所,657000【正文语种】中文2008年、2009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昭阳区得到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扶持资金两年共700万元,在苏家院乡迤那村建设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基地,通过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为全区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开了头,起了步。

在项目建设中,资金整合是关键,土地流转是基础,龙头企业是前提,基层党组织是保障,科技、人才和管理是重点,缺一不可。

1 资金整合是关键现代农业就是基础设施要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需要道路畅通,沟渠相通,水利资源配套,要旱能灌、涝能排,土地要平整,适宜机械化作业,设施要完善,要能增强对不利于蔬菜生长环境的抵御能力,要做到这些,仅仅依靠上级财政项目资金是远远不够的,昭阳区2009、2010年两年实施现代农业蔬菜基地建设必需项目资金共计700万元,但在建设过程之中仍显得力不从心。

建设现代农业蔬菜生产基地,面临着各种困难。

因此,多渠道筹集、整合资金:一是以中央奖励资金为主体,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水利、扶贫等其他涉农项目资金,集中使用,发挥整体效益,促进现代农业蔬菜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蔬菜基地。

昭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昭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昭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昭阳区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是一个适合农业发展的地区。

蔬菜产业作为昭阳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状况如何呢?首先,昭阳区的蔬菜种植面积较大。

由于昭阳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宜蔬菜生长,因此吸引了众多农民投入蔬菜种植。

据统计,目前昭阳区的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多亩,主要包括番茄、黄瓜、洋葱、胡萝卜等多个品种。

这些蔬菜种植面积的增加,为昭阳区提供了丰富的蔬菜供应。

其次,昭阳区的蔬菜品质逐步提升。

为了提高蔬菜的品质,昭阳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种植管理,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在蔬菜种植中应用现代化设备,提高了种植效率和品质。

再次,加强蔬菜品牌建设,通过认证和品牌宣传,提升了蔬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昭阳区蔬菜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昭阳区的蔬菜销售渠道逐步健全。

随着蔬菜产量的增加,销售渠道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昭阳区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社和配送企业的发展,建立蔬菜产销对接机制,提高蔬菜销售的效率和规模。

同时,昭阳区也积极发展电商渠道,将蔬菜直接销售给市场,方便消费者购买到新鲜的蔬菜。

这些销售渠道的逐步健全,使昭阳区的蔬菜销售更加便捷和高效。

综上所述,昭阳区的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良好。

通过不断改进种植技术、加强市场销售和关注可持续发展,昭阳区的蔬菜产量和品质逐步提升。

未来,昭阳区将继续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

昭通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昭通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指南部 海拔 1 700 m 以下,北部 1 100 m 以下的 金 沙江 、牛 栏 江、横 江 、洒 渔 河、洛泽 河、牛街 河 (白水江 )流域 ,简称 “三江 四河 ”的江边河谷热 区, 涵盖 11个县 (区)68个乡镇 的 13.4万 hm 耕地 ,其 中适宜发展冬早 蔬菜的面积达 2.4万 hm 。该 区域年 平均气温 15.0~21.1℃,最冷月 (1月)平均气温 4.9~ 12.2℃,年平均 降雨量 840.7~1 007.8 mm,无霜期
2010年 昭通市以 昭鲁坝 区为代 表 的温凉 型蔬菜 和 “三江四河 ”热 区为代表 的 冬早 蔬菜 外 销量达 3O 多万 t,其 中 10万 t温凉 型蔬 菜直销四川、重庆 、广 东 、福 建 、上海 等地 ,20万 t冬早 蔬菜 大 多数 销往 周边 城市及 四川、重庆 、昆明等地 。冬 早蔬 菜 以其 ‘一 早二 好 ”的优 势 发展 迅 猛 ,2010年 生 产面 积达 2.9 万 hm ,比 2009年增加 367 hm 。另外商品率较 高 的大 春蔬菜生 产面积也 在增加 ,商品率 (35%)最低 的晚秋 蔬 菜生产面 积则逐年递减 。 1.6 主要耕 作模 式 种 类 及产值
3 昭通市 蔬菜产 业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3.1 产 值低 、效 益差 2010年 昭通市 蔬 菜 667 m 产 值 605.78元 , 比
全省 平 均水 平 (1 469元 )低 863.22元 , 低 58.8%。 主 要原因一是单产低 ,2O10年昭通市蔬菜平均 667 m 产 量 不 到 1.3 t,分 别 仅 为 全 省 和 全 国的 73.5% 和 47.4% ;二是科 技支撑 能 力弱,全市专 门从事蔬 菜科 研与推广 的工作人 员不足 20人 ,加 上 重视蔬 菜 生产 工作也 就是 最近 4~5年 的事情 ,几乎没有什么技术 储 备,研 发能 力弱 ,新 品种、新 技 术 、新 设 施 的 引 进、推 更新严重滞后 ;三是商品率低 ,昭通市蔬 菜生 产按 生产季节 划分为 冬早蔬 菜 、大春蔬 菜 和秋 冬蔬 菜 ,2010年种 植面 积分 别为 2.87万 hm 、2.27 万 hm 和 3.34万 hm 。冬早蔬 菜主要用于销售 ,因 此商品率最高 可达 90% 以 上 ;大春蔬 菜一 部分用于 销 售,大 部 分用作饲料 ,商品率 在 30%左 右 ;而秋 冬蔬 菜绝大 多数 用作饲料,商品率 不到 10%。 3.2 基础 设 施薄 弱

昭通市农作物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昭通市农作物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农艺学现代农业科技 2021 年第 6 期昭通市农作物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尹雪1阮荣辉2**余其灿3欧阳莉4杜楠5作者简介尹雪(1983—),女,云南宣威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通信作者收稿日期2020-09-30('昭通市土壤肥料工作站,云南昭通657000;2昭通市种子管理站,云南昭通657000;3昭通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云南昭通657000;4 昭通 市农业科学院 云南昭通 657000;5昭通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心,云南昭通657000)摘要农作物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作物生产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

本文介绍了昭通市农作物种业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目标及发展对策,以期为当地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遥关键词农作物种业;现状;问题;目标;对策;云南昭通中图分类号S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1)06-0052-02DOI : 10.3969/j.issn. 1007-5739.2021.06.022农作物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产 业。

加快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是保障农作物用种安 全及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是转变农作物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增收增效的重大举措。

本文针对昭通市农作物种业现状,根 据云南省农作物种业政策,分析了昭通市农作物种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农作物种业发展目标和对策。

1昭通市农作物种业现状1.1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取得新突破2016—2019年,昭通市共审定农作物新品种19个,引试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03个;累计推广完成推广杂 交玉米84.05万hm 2、杂交水稻&68万hm 2、马铃薯良种72.79万hm 2(脱毒马铃薯良种41.60万hm 2)、小麦良种12.25万hm 2;完成杂交玉米制种1 500 hm 2、杂交水稻制种433.33 hm 2、脱毒种薯扩繁4.592万hm 2;更换新品种12.22万hm 2(杂交玉米&52万hm 2 ,水稻 1.47万hm 2 ,小麦2.23万hm 2);玉米、水稻、小麦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了 99.13%,95.08%,88.51% ,为全市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概况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张丽琴钟利梁明泰李石开龚亚菊摘要:云南利用特殊的地理和气候优势条件,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尤其是反季节蔬菜生产。

经过30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冬春和夏秋反季外销蔬菜生产基地。

本文就云南省蔬菜产业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就未来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云南蔬菜产业现状建议一、蔬菜产业现状1.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大云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蔬菜主产区,也是全国南菜北运的基地之一。

“十五”以来,蔬菜产业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2009年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050万亩,产量1440 万吨,产值195亿元,分别比2002年的670万亩、800万吨、70亿元增加57%、80%、178%。

年均增长%、%和%。

蔬菜产业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占种植业的比重在20%以上,蔬菜产业成为继烟草之后的第二大农业主导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2.蔬菜外销量逐年增加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境内蔬菜产地海拔高度各异,有适合发展冬春早菜和夏秋反季节蔬菜的各种生态环境,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云南蔬菜的外销量(含销往省外和出口国外)逐年增加。

据统计,云南省蔬菜外销量占生产量的%,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冬春和夏秋两个反季节外销蔬菜生产基地。

目前云南省供港澳蔬菜数量和基地备案面积均居全国第一位,供港澳蔬菜数量占港澳市场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中国重要蔬菜出口基地。

云南外销蔬菜已辐射国内20多个省(市、区),并出口到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外销蔬菜已成为云南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每年向北方供应400多万吨蔬菜,以冬春反季蔬菜为主,主要菜种包括:番茄、辣椒、洋葱、菜豆、豇豆、黄瓜、茄子、蒜苔、鲜食玉米、西葫芦、菜豌豆等种类,约占云南外销蔬菜总量的50%以上,蔬菜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山东、河北、山西、天津、辽宁、内蒙、青海、上海、江苏等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昭通市昭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作者:秦明凤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24期摘要分析昭通市昭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生产存在的困难和制约因素,提出蔬菜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促进昭阳区蔬菜产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蔬菜产业;现状;制约因素;对策;云南昭通;昭阳区中图分类号 S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4-0099-02昭通市昭阳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生产优质夏秋蔬菜的最适宜区气候区。

云南省将昭阳区规划为全省冷凉蔬菜基地之一,但商品蔬菜规模小,蔬菜种植效益未能发挥,产业发展较为困难。

1 昭通市昭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1.1 产业基地发展情况全区蔬菜播种面积2.6万hm2,全年蔬菜总产量78万 t,总产值4.5亿元。

其中:冬早蔬菜2 333.33 hm2,大春蔬菜种植7 333.33 hm2,晚秋蔬菜1.63万hm2。

露地蔬菜主要种植的种类有20多个,其中种植面积逾66.67 hm2的有叶菜类、花菜类、瓜类、萝卜类、茄果类、葱蒜类、菜用豆类等,尤其大白菜、甘蓝、西芹、大蒜等蔬菜是占有外地市场的主要商品蔬菜。

晚秋蔬菜主要是发展畜牧业,商品率较低。

产业布局:城郊三城办事处重点稳定发展666.67 hm2高效绿叶菜生产,丰富品种,保障本地蔬菜供给。

近郊扩大早熟夏菜生产,远郊扩大无公害外销蔬菜种植面积,稳步发展商品蔬菜基地,以旧圃镇和永丰镇为主发展莲藕种植466.67 hm2,冬春水果豌豆种植1 200 hm2。

1.2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昭阳区近年来从事蔬菜的企业有昭通明晖农产品有限公司、昭阳区利群蔬菜有限公司、云南荷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昭通市睿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昭通优迈农业有限公司、昭通圣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

但发展蔬菜基地和销售情况较为艰难,生产效益不明显,带动农户的效果和带动能力有限。

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昭阳区响当当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昭阳区秋满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昭阳区九狮种植专业合作社、昭阳区汝生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0余个,种植规模都不大,还有待于扶持合作社发展壮大,才能真正发挥其带动作用。

全区蔬菜加工企业缺乏,招商引资困难,外地企业不愿入驻,配套设施不能满足外销蔬菜要求。

1.3 产业园区建设情况1.3.1 设施蔬菜建设情况。

近几年来,大棚蔬菜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目前昭阳区共有蔬菜大棚2 000多个,面积66.67 hm2以上,生产的蔬菜种类主要有黄瓜、番茄、礼品西瓜、辣椒、西葫芦等,平均收入可达15万元/hm2。

1.3.2 现代农业蔬菜基地建设情况。

2009年、2010年2年共完成中央财政及中央奖励资金共投入700万元项目资金,昭阳区整合地方资金逾1 400万元,在苏家院乡迤那村建设现代农业蔬菜生产基地核心示范样板133.33 hm2,2013年争取的中央财政投资400万元、企业投资500万元在乐居镇乐居村建设现代农业蔬菜示范园,于2014年11月完工。

蔬菜新品种引种试验栽培取得突破,辣椒、大白菜等新品种面积逾2 000 hm2,蔬菜的配套栽培技术、蔬菜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名优特新蔬菜新品种的引进示范、主要蔬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以及粮菜间套作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等取得阶段性成果;设施栽培、配方施肥、膜下暗灌、工厂化育苗、生物液肥施用等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推广无公害种植新技术、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和无公害施肥技术和漂浮育苗技术等,为昭阳区蔬菜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强有力的保障。

1.3.3 荷花庄园建设情况。

近年来,通过引种、试种,莲藕在昭阳区种植规模逐步扩大,引进外来企业,鼓励本地莲藕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产业,在永丰镇绿荫由云南荷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点建设配套设施,2016年1—5月投入资金800万元正在建设完善中。

1.4 科技兴农情况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集中培训230人,开展季节性培训每年5 000人次。

1.5 市场建设情况昭阳区蔬菜营销队伍目前尚处在初级阶段,营销队伍的活动基本上是自发的,且缺乏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蔬菜外销没有稳定的市场。

在区内仅有1家综合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满足不了产业发展需要。

1.6 品牌创建情况1.6.1 注册品牌。

在品牌建设方面还较为落后,目前昭阳区利群蔬菜公司注册了“昭农源”商标,云南明晖麒圣实业有限公司(昭通明晖农产品有限公司)注册了“乌蒙情缘”商标。

1.6.2 标准化生产情况。

昭阳区自2004年被列为云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行动计划县区之一以来,通过农业局各站所的努力,通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逾3 333.33 hm2。

通过了番茄、黄瓜、西瓜、甘蓝、大白菜、辣椒、西葫芦、黄瓜、芫荽等38个品种的无公害产品认证。

2013年、2014年、2015年农业部蔬菜标准化创建项目分别在苏家院迤那村和乐居镇乐居村、永丰镇绿荫村实施,对蔬菜标准化生产的示范起到良好效果。

2 昭阳区蔬菜生产存在的困难和制约因素一是交通、运输条件限制。

昭阳区与云南的通海、嵩明等地相比,蔬菜运输到沿海地区费用较高,降低了竞争优势。

二是没有形成规模。

产销不协调,落后于其他地区,经济效益低。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目前渔洞水库南北干渠建成通水和基地区域内中小型水库星罗棋布,但缺乏沟渠、道路、抗旱塘、涵、坝等资金投入,基础设施不配套,没有长流水,无法保证蔬菜及时灌水,是制约蔬菜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1-2]。

另外,推广体系不健全,缺乏种苗园和必要的良种繁育体系、加工储藏条件差、缺乏包装能力等。

四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

缺乏加工型企业,难以带动产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农民担心卖不出去。

五是技术力量薄弱。

科技推广投入不足,试验示范没经费,不能有效解决,十字花科的根肿病,制约着产业的扩大,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六是组织化程度低。

蔬菜产销协会发展滞后,导致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千家万户的生产者无法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对接。

七是适宜商品蔬菜种植的基地,基础设施较差,农民科学种菜的水平较低,科技普及较慢,外销蔬菜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如必需的泡沫包装箱都没有。

八是高品质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风险较大,投资回报较慢,资金压力较大,没有有效资产作为银行抵押,贷款难。

九是产值较低,制约产业发展。

蔬菜种植受气候、市场、人力等影响较大,目前,产值在4.5万元/hm2左右,遇到市场行情不好时,还不够生产物资成本。

因此,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管理不到位,产品质量差,影响销售,从而影响发展。

3 昭阳区蔬菜生产发展的对策3.1 确定发展思路立足昭阳区实际,以保障市场供应、确保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全力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产业的加工增值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蔬菜产业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增长点。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3.2 因地制宜、准确定位,明确产业发展原则昭阳区蔬菜产业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技支撑、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政府按照蔬菜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主要发展目标,给予全方位支持。

企业主体:企业的经营活动,合作社的生产活动要以企业和农户为主体,自主完成,政府既不插手包揽、也不行政干预。

科技支撑: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管理手段,确保产品品质及质量安全。

市场运作:合作社在收购蔬菜时,要坚持优质优价,让生产优质蔬菜的农户得到更好的效益,激发农户种植新品种、改进管理方式、提高产品品质。

只有实现菜农和销售商双赢,产业发展才有活力。

蔬菜品种的结构性调整也要适应市场需求,以提高产出效益为原则[3]。

3.3 强化职能,加强蔬菜产业扶持政府重基地建设、发展环境,协调解决政策及有关方面关系;科研单位重技术攻关;企业严格按《公司法》《合同法》运行,政府按其性质和实效实行“以奖代补”,以真正实现优势互补,政企分开,相得益彰。

财政设立蔬菜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蔬菜试验示范、技术培训、标准化建设、产地认证、技术推广等工作,加大对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对新建大棚给予适当补贴,对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大户、合作社加大扶持,以发放贴息贷款的方式,激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创办科技示范园。

3.4 抓示范、扶龙头实施蔬菜产业化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有效途径。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快组建以资产为纽带的大型蔬菜产销龙头,是实施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首先政府要组织专家机构评估制定的综合发展规划、政府要起到规划、布局、调控的作用。

利用政府几十年发展农业抓示范的成果经验,选择和培养各级示范户和龙头业主,充当其某种模式或项目的领头羊。

本着先易后难、由小到大、整合发展的原则,尽快带活一片,以利益共同体形成加工龙头、市场龙头、贸易龙头、信息产业龙头,政府对龙头企业要实质性扶持,如以奖代补、贴息贷款、减免工商税、价格补贴等。

同时创办各种大小不同的协会组织,让其在政府和企业间发挥特殊的作用[4-5]。

3.5 整合资源,夯实基础设施按照“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田园化、生态化”的标准建设蔬菜基地,以吸引企业到昭阳区发展基地[6]。

4 参考文献[1] 刘慧琴.泸水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2):8.[2] 李明艳,李姣姣,郑鹏飞,等.浅析文山州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3):10-11.[3] 杨进新.浅谈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0):4.[4] 张忠斌.安达市蔬菜产业发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21):79-80.[5] 李薇,张晶莹.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与对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303-307.[6] 张真和,陈青云,高丽红,等.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上)[J].蔬菜,2010(5):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