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的专业术语
自行车的各部分专业术语

自行车的各部分专业术语
自行车的各部分专业术语如下:
1. 车架:自行车的主体结构,支撑其他部件。
2. 前叉:连接车架和前轮,起到转向和缓冲的作用。
3. 把手:用于控制自行车的方向。
4. 鞍座:供骑行者乘坐的部分。
5. 脚踏:骑行者用来驱动自行车的部件。
6. 曲柄:连接脚踏和中轴的部件。
7. 链条:连接曲柄和后轮,传递动力的部件。
8. 飞轮:安装在后轮上,通过与链条的啮合来传递动力。
9. 刹车:用于控制自行车的速度和停止。
10. 前叉碗组:连接前叉和车架的部件,允许前叉转向。
11. 轮组:包括前轮和后轮,由轮圈、辐条和花鼓组成。
12. 内胎:安装在轮圈内,用于保持气压并提供缓冲。
13. 外胎:包裹在内胎外面,提供摩擦力和抓地力。
14. 变速系统:用于调整自行车的速度,包括前变速器和后变速器。
15. 中轴:连接曲柄和车架的部件,传递动力。
16. 碗组盖:安装在前叉碗组上,保护内部零件。
17. 刹车线:连接刹车把手和刹车器的钢丝。
18. 变速线:连接变速把手和变速器的钢丝。
19. 座杆:连接鞍座和车架的部件,可调节高度。
20. 把立:连接把手和前叉的部件,可调节角度。
这只是自行车各部分的一些常见专业术语,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部件和术语,具体取决于自行车的类型和品牌。
如果你对特定的自行车部件或术语有更多的疑问,可以提供更具体的信息,我将尽力为你解答。
自行车XC、AM、FR、DH、EFR、DS、DJ、4X的区别

DJ (Dirt jump):也就是土坡腾越了,表演性的玩法,对车的要求类似DS,硬尾,对头管强度要求高。避震行程100MM左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X(Mountain Cross,4X racing):这是一种崭新的骑行风格。4个车手比赛下山,类似BMX,首先撞线者胜。这些车辆可能是拥有3至4寸后减震的全减震车辆,也可能是硬尾的车辆。而且车架非常的结实。前后都有导链器。前叉较松弛,车架后叉较短,中轴位置较低,都是为了更好的操控和加速。
Enduro(All Mountain,AM):全山地自行车。这样的车比XC自行车重很多,重量一般在14公斤到16公斤之间。它们拥有更长的减震,通常是使用150mm前后减震,中高端车辆还可以调节减震的行程。来自Freeride骑行运动所开发出来的减震器,使这种车辆可以和XC一样上山,下山。
自行车XC、AM、FR、DH、EFR、DS、DJ、4X的区别
Cross Country(XC):越野自行车。绕圈赛专用车用。因骑乘里程长,需耗损最多体力,故设计取向轻巧,越野赛中主要是赢在爬坡之上,而不是在下坡,为了追求更有效率的姿势,在骑乘时,把手比较低。选择比较窄的车胎。为了取得更快的速度,轮胎中间的胎纹尽量的减少,只保留位于外胎边缘的颗粒以增加转弯的抓地能力。这样的山地车通常是使用80-100mm的减震前叉或者后减震,并且重量合适。为达到轻量化的目的,车架和配件通常使用重量轻的材料制造。所以XC自行车也通常比其他自行车要脆弱。前后的减震器使用气压为介质,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减少重量。一些型号的XC自行车没有减震,而是使用硬叉,在尽可能轻量的情况下,也更加依赖车手的技术来对抗复杂的地形。XC自行车的重量通常是9公斤至14公斤。XC骑行是最普遍的一种自行车骑行运动。典型的XC地形一般被认为是爬山多于下山,并且不包括任何的特技。
自行车专有名词解释大全

26寸:【规】多指胎内径为559mm的山地轮胎规格。我们最常见的一种轮胎规格,也被大量用于城市车、长途 车。(另外,比较少见的650C(571)、650B(584)等规格也可以被称为26寸) 27.5寸:【规】特指胎内径为584mm的山地轮胎规格。演变自650B。是一种新兴的山地车规格 28寸:【规】指胎内径为622mm或635mm的城市车、长途车轮胎规格。前者和700C在轮胎内径上兼容,是欧美主 流的自行车胎规格。后者常见于国内的28大杠 29er:【规】指胎内径为622mm的山地轮胎规格。演变自700C或28寸(622) 305:【规】常见的16寸规格轮组,搭配粗胎接近16寸。常被大行等折叠车采用 349:【规】较为少见的16寸规格轮组,搭配细胎为标准16寸。最著名的采用349的车是Brompton、Tikit 355:【规】18寸规格轮组。搭配粗胎接近18寸。最著名的采用355的车是Birdy。内胎、前叉和车架与349的有 一定的通用性 369:【规】17寸规格轮组。搭配细胎为标准17寸。主要见于AM经典车型,且逐渐被406取代 3B1A:【昵】【品】四个著名的折叠车品牌birdy,bikefriday,brompton,alex moulton,由于名字的头一 个字母3个为B1个为A,故合称3B1A 406:【规】常见的20寸规格轮组,搭配粗胎接近20寸。这是折叠车最常见的轮径规格 410:【简】【型】大行14寸低碳钢架单速折叠车BAT410(以前叫BT410)的简称 412:【简】【型】大行14寸铝架单速折叠车BYA412的简称,大行最流行的车之一,被很多车友拿来打造超轻 代步车
山地自行车入门知识

山地自行车入门知识
1、山地自行车:山地自行车,英文名Mountain Bike,其又称为MTB,它是在单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完成的一种车型,便于在崎岖不平、弯曲抽屉、坡地升降中安全出行。
2、山地自行车主要部件:山地自行车由座架、链条、齿盘、把手、飞轮、脚踏板、叉头、车把、轮胎等部件组成。
3、山地自行车的使用方法:首先,检查自行车的主要部件,确保它们的完整,然后确认好脚踏板的高度,夹紧齿盘和链条,最后,适当调节车把的高度,好能够更舒服的骑乘。
4、山地自行车的养护方法:首先,定期检查自行车的主要部件;其次,清洁车架和车轮,定期调整车把及齿盘,以确保健康安全,最后,为山地自行车加入抗锈剂,以防止机件受到沙子里面的侵蚀。
自行车运动之“山地车相关知识--什么是XC、AM、FR、DH、EFR、DS、DJ、4X”

自行车运动之“山地车相关知识--什么是XC、AM、FR、DH、EFR、DS、DJ、4X”Cross Country(XC):越野自行车。
绕圈赛专用车,因骑乘里程长,需耗损最多体力,故设计取向轻巧,越野赛中主要是赢在爬坡之上,而不是在下坡,为了追求更有效率的姿势,在骑乘时,把手比较低。
选择比较窄的车胎。
为了取得更快的速度,轮胎中间的胎纹尽量的减少,只保留位于外胎边缘的颗粒以增加转弯的抓地能力。
这样的山地车通常是使用80-100mm的减震前叉或者后减震,并且重量合适。
为达到轻量化的目的,车架和配件通常使用重量轻的材料制造。
所以XC 自行车也通常比其他自行车要脆弱。
前后的减震器使用气压为介质,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减少重量。
一些型号的XC自行车没有减震,而是使用硬叉,在尽可能轻量的情况下,也更加依赖车手的技术来对抗复杂的地形。
XC自行车的重量通常是9公斤至14公斤。
XC骑行是最普遍的一种自行车骑行运动。
典型的XC地形一般被认为是爬山多于下山,并且不包括任何的特技。
Enduro(All Mountain,AM):全山地自行车。
这样的车比XC自行车重很多,重量一般在14公斤到16公斤之间。
它们拥有更长的减震,通常是使用150mm前后减震,中高端车辆还可以调节减震的行程。
来自Freeride骑行运动所开发出来的减震器,使这种车辆可以和XC 一样上山,下山。
Freeride(FR):自由骑行山地车。
此种车辆和Enduro(AM)有相似之处。
但不强调轻量的需求,而是更加看重减震的效果。
算是DH和XC的综合版。
FR自行车趋向于更长更好的减震,8寸或者更长的后减震都是很正常的配置。
它的零件设计以强度为标准,因此整车重量更高。
FR自行车比其他自行车更加”万能“。
然而在爬山或者低速时,由于头管角度问题,整车的灵活性下降。
FR车架的角度甚至大于DH 自行车。
这样提高了越过小障碍物的能力。
FR自行车提供了越过自然地形障碍物所需要的角度。
骑行 术语

骑行术语骑行术语骑行是一项受欢迎的户外运动,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欣赏风景,探索新的地方。
在骑行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特定的术语,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术语的含义。
1. 自行车(Bicycle):骑行的工具,由车架、车轮、刹车、变速器等部件组成,有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如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等。
2. 脚踏(Pedal):骑行时用脚踩动自行车踏板的动作,通过脚踏可以给自行车提供动力。
3. 骑行服(Cycling jersey):专门设计用于骑行的服装,通常是紧身的,有助于减少空气阻力,提高骑行效率。
4. 骑行鞋(Cycling shoes):专门设计用于骑行的鞋子,鞋底通常有硬质材料,可以将脚踏的力量更有效地传递到踏板上。
5. 车把(Handlebar):连接在车架上的用于控制方向的部件,骑行时通过车把可以改变前轮的方向。
6. 刹车(Brake):用于减速或停车的装置,通常分为前刹车和后刹车,通过手柄或脚踏来操作。
7. 变速器(Gear):用于改变自行车齿轮比,提供不同的速度选择,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骑行强度。
8. 骑行姿势(Cycling posture):骑行时的身体姿势,通常有三种,分别是平坐姿、弯腰姿和下蹲姿,不同的姿势适用于不同的骑行目的和路况。
9. 装备(Equipment):骑行时所需的各种装备,如头盔、手套、水壶、骑行包等,这些装备可以提高骑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10. 骑行路线(Cycling route):规划好的骑行路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路线,如山地骑行、公路骑行等。
11. 骑行速度(Cycling speed):骑行时的速度,通常用千米/小时或英里/小时来表示,骑行速度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和路况来调整。
12. 骑行距离(Cycling distance):骑行的总路程,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条件来确定,可以是几公里到几百公里不等。
13. 骑行团(Cycling group):一群一起骑行的人,可以是朋友、家人或者是加入的骑行俱乐部,与骑行团一起骑行可以增加乐趣和安全性。
山地自行车比赛词汇

山地自行车比赛词汇山地自行车比赛词汇:山地自行车比赛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刺激的运动项目,吸引了众多自行车爱好者的参与。
在山地自行车比赛中,选手们需要驾驶着专业的山地自行车,在崎岖不平的山地路段上迅速穿梭,经历各种障碍和挑战。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与山地自行车比赛相关的词汇。
1. 赛道(Track)赛道是指比赛的路线和道路,通常设立在山地、丛林或山间等环境中。
赛道设计需要考虑路况的复杂性和难度,以增加比赛的挑战性。
2. 地形(Terrain)地形是指赛道所经过的地势和地貌,包括山脉、丘陵、河流等。
不同的地形对选手的技术和体能要求不同,影响着比赛的难度和风险。
3. 上坡(Climb)上坡是指赛道中的上升路段,选手需要用力踩踏踏板,克服重力和阻力,向上攀登。
上坡是比赛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选手具备良好的爬坡能力。
4. 下坡(Descent)下坡是指赛道中的下降路段,选手可以迅速下坡,利用重力的作用加速。
下坡需要选手掌握平衡和操控技巧,以应对高速下坡时的各种挑战。
5. 技术区(Technical section)技术区是指赛道中难度较高、需要技术娴熟的路段。
比如狭窄的岩石路径、陡峭的下坡、曲折的弯道等,选手需要灵活应对,保持车身稳定和速度控制。
6. 障碍(Obstacle)障碍是指赛道中设置的人工或自然的障碍物,如树根、石头、沟壑等。
选手需要跨越或绕过这些障碍,保持速度和平衡,不会被拦截或摔倒。
7. 竞速(Sprint)竞速是比赛中的一个环节,选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快通过一段平坦路段。
这是一个考验速度和爆发力的阶段,选手需要快速踩踏踏板,迅速冲刺。
8. 起跑线(Start line)起跑线是比赛开始的地点,选手在起跑线上准备就绪,等待比赛开始的信号。
起跑线标志着比赛的正式开始,选手需要迅速出发,争取领先位置。
9. 终点线(Finish line)终点线是比赛的结束线,选手需要在终点线前最先到达,才能获得比赛的胜利。
山地车用语

山地车用语1Bicycle 自行车Tire 轮胎Rim 轮圈Saddle 坐垫Seat post 座杆Seat post clamp 座杆束子Rear brake 后刹车Front brake 前刹车Seat stay 后上叉Chain stay 后下叉Seat tube 座管Top tube 上管Down tube 下管Freewheel / cassette Sprockets 飞轮Rear Ends/Dropouts 后叉端Derailleur Cable 变速导线Rear Derailleur 后变速器Chain 链条Pedal 脚踏Front Derailleur 前变速器个人追逐赛 individual race冲刺能力 ability to sprint个人公路赛 individual road race2制动杀带 anchor wire室内赛车场 indoor cycle track上坡 ascent团体追逐赛 team pursuit race雨披装备 a rain cape furnishes自行车竞赛 cycle racing沥青柏油路 asphalt road内圈跑道 inner track沥青跑道 asphalt track号码牌 number plate**地点 assembing place公开赛 open event轴 axle起点线 starting line车轴断裂 axle fracture团体赛 team race倒蹬 back-pedal弯道 curve非终点直道 back straight圈 lap滚珠 ball赛车场 track滚珠轴承 ball bearing脚蹬 treadle弯道冲刺 bank dash倾斜的 banked倾斜(场地跑道) banking车铃 bicycle ball Aluminium Alloy换车 bicycle change车架 bicycle frame车锁,一种轮锁 bicycle lock,a wheel lock 3自行车领先赛 bicycle-paced racr 自行车气筒 bicycle pump自行车竞赛 bicycle-racingRear suspension 后避震Decals 贴标Chainwheel&cranks 大齿盘及曲柄Valve 汽门嘴Spoke 钢丝Nipple 铜头Front fork end 前叉端Hubs 花鼓Quick release 快拆杆Front fork 前叉Brake cable 刹车导线Front crown 前叉肩盖Brake cable housing 刹车导线Brake lever 刹车握把Bar end 小手把(副把手)Grip/tape 握把套Head tube 头管Handlebar 车手Derailleur lever 变速杆Stem 竖管Head parts 车头碗组Kickstand 停车柱Chain cover 链盖Pump 打气筒Mudguard 挡泥板Water bottle 水壶Lock 锁Basket 篮子4Bell 钤Head Light 前灯Back mirror 后照镜Reflector 反光片Luggage Carrier 货架字母顺序中文词意字母顺序中文词意Aaheadset Stem 车把立 airless Tires 实心轮胎alloy 合金 aluminum 铝ATB "All Terrain Bicycle"(A pass term for mountain bike)山地车 Axle 轴axle set 轴套BBasket 车筐 Batteries 蓄电池Bells 车铃 Bottom Bracket(BB) 中轴Brake 刹车CCables 控制线 Chain 链条Chainwheels 链轮 children's bicycles 童车crankset 大齿盘 cassette Sprockets 飞轮cartridge Headset 车头碗组 complete bikes 整车DDerailleur 后拨变速器 disc-Brake 碟刹Eelectric bicycle 电动自行车Ffolding bicycles 折叠自行车 frames 车架freewheels 飞轮 front 前Fork 前叉Ggrips 把套5Hhandelbar 横把 helmets 头盔hub 花鼓Llocks 车锁Mmud guards 挡泥板 mirrors 反光镜Ppedals 脚踏板Rracing bicycles 赛车 rear 后rim 车圈Ssaddle 鞍座 seatpost 座管shift cables 变速线 shift leverset 变速把spokes 辐条 steel balls 钢珠Suspension 避震Ttire 车胎 Titanium/Aluminum/Steel 钛合金/铝合金/钢VV-brake V型刹车Wwheel 车轮自行车英文缩写的含义1、MTB:山地车XC--Cross Country:普通越野车(通常为越野车)说明:有些弹跳,相对较小的冲击功能重点:50%下坡,50%爬坡XC Racing :竞赛越野6说明:包含长坡的有骑乘技巧难度的竞赛路道,功能重点:30%下坡,70%爬坡,英文里也有称为:Aggressive XDS--Dual Slalom :速降对抗赛车(也有译为:回双人转对抗赛)说明:也有成为飞包车,和近来流行的街攀车比较相似,都是前软叉,硬车架,只是在结构有细微变化,另外轮胎等细节部分作了更适合街道的改进DH--Down Hill:速降车说明:刻意挑战、俯冲速度、高度落差及强烈冲击的下坡赛道,踩踏功能完全是陪衬,功能重点:100%下坡,0%上坡,英文分类里也成为:COMP.DH或ExtremeFR - Free Ride:自由骑说明:针对崎岖不平的自由骑地形,进阶级林道,持续遭遇跳跃及相对程度冲击的激烈模式,功能重点:60%下坡,40%爬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越野XC(Cross Country)50%上坡、50%下坡:用于普通的山地越野,也是山地车中最轻便最实用的车型,因强度适中,可以追求轻量化。
2.双人竞速DS(Dual Slalom)70%上坡、30%下坡:适合竞赛级的高强度越野,但造价过高,都在万元左右。
3.自由骑FR (Free Ride)40%上坡、60%下坡:野地丛林里玩,也可以飞台阶,高强度要求,部分装备接近DH。
4.飞跃DJ (Dirt Jumping)30%上坡、70%下坡:飞土包的车,腾越空中,需要很重的高强度车架,前*也不便宜。
5.速降DH (Down Hill)0%上坡、100%下坡:从山顶以60公里/时的速度冲下,拥有巨长的双肩前*,超高强度要求,一般造价在3-5万元左右,重心后移,不适合爬坡;又因重量过重,不适合一般的骑行越野。
山地车部件及选购1.车架一部山地车是否骑的舒适,是否轻巧易控,能承受多高的强度,能用多长的时间,能否升级等,关键就是看车架了。
车架大致分为两种:硬车架、全避震车架。
硬车架:骑起来更省力,更轻巧,价格低廉,500左右的架子就不错了。
全避震车架:更舒适,过颠簸的山路时不用减速,不过骑起来有懈力,不适合长途,价格较高,尤其是选择一款优秀的后避震器,价格跟车架价格不相上下了。
2.前叉前叉是山地车中科技含量较高的部件,硬前叉的山地车已经不多见了,现在基本都是带避震器的前叉。
全世界有几家厂的前叉不错:Suntour(三拓)、DDN、RockShox、Marzocchi(马祖奇)、Manitou、FOX……其中前四个厂的叉子有1000元的普及型号叉,而后两种较少见,且价格太高,即使普及型的叉也接近2000元,新车友难以承受,买了也难以发挥其功效。
前叉的介质种类:⑴、弹簧叉:最低档的叉,没有阻尼。
特点:便宜, 300元就能买个不错的。
⑵、阻力胶:以阻力胶为介质,没有阻尼。
特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过阻力胶用三年左右会老化,需要换。
⑶、油簧叉:以弹簧(coil)为回弹介质,以油为阻尼。
特点:最重,但是最结实。
弹簧用起来比较润,对小震动反应灵敏,一般半年换一次避震油,怎么拆叉换油?⑷、油气叉:以空气(air)为回弹介质,以震油为阻尼。
特点:比油簧叉轻,但结实度有所降低。
(也不至于低到哪儿去,普通越野足够了。
)半年打一次气,车行都会提供专门的气筒免费打,单独买也可以,带气压表200元左右。
以空气为介质的好处是重量更轻点,可以在高速越野中保护骑行者的手腕部位,不过对小震动反应不太灵敏。
前叉的工作顺序应该是:遇到障碍物——前叉被压缩——到了极点——被回弹到原来长度(回弹的速度受阻尼的影响)——弹跳系统工作结束。
3.制动系统制动系统包括刹车、刹把、刹车线。
山地车用两种刹车:[V刹]、[碟刹],而普通自行车的[吊刹]不常见。
V刹:力量很大,因为是靠摩擦轮圈制动,所以轮圈一定要调整到位,且不容易形变。
碟刹:比起V刹,更不容易把轮胎抱死,高速行驶的时候,抱死很危险,会导致侧滑。
碟刹的价格很贵,好点的都在千元左右,V刹400元能买相当好的了。
碟刹又分两种:油压碟刹和线拉碟刹,油压碟刹靠油去压刹车片,获得巨大的刹车力,这种刹车在速降车上很常见;线拉碟刹靠手指的力量去制动,其实用在XC上绰绰有余了。
4.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包括牙盘、中轴、链条、飞轮。
牙盘:3个齿轮,都知道吧,FSA的不错,便宜实惠的买个TV 的一百多,或者仿闪电的牙盘,几十元。
中轴:有梅花孔中轴和方孔中轴两种,长度也有所不同,必须依照梅花孔或方孔的牙盘购买。
链条:这个是个易耗品,断链条是经常的,骑长途的话,一定要带好备用的哟,免得在青藏路上灰溜溜的搭便车。
飞轮:这个要选择了,有8飞24速的,有9飞27速的。
长期以来的误区认为,档越多,用得也越多。
其实车手是不会把所有档用遍的,80%的时间只用一个档,但这个档一定是最适应车手蹬踏力度和频率的。
由此可见,档数越多的变速系统,车手选择适合自己的档位就越精确。
27速的比24速的多3个档,让车手有更多的选择。
5.变速系统变速系统包括变速指拨、前拨、后拨、变速线。
变速器,国内最常见的两个牌子,一是喜马诺Shimano,二是SRAM。
喜马诺占领中国市场很多年,新兴的SRAM在性价比上的确优越一些,比如SRAM-7.0变速系统就是针对Shimano-XT设计的,但是价格便宜一半。
还有要注意的是,Shimano跟SRAM有的零件不兼容,最好不要混用。
指拨:分两种,一是剪刀变速器,二是转把变速器,转把变速器变档时来得更快,有的人有钟爱剪刀变速器,因人而异了。
Shimano的变速器大多是剪刀的,SRAM的转把变速器很有名。
还有一种是联体手变,把指拨和刹车的闸把做成一体的了,这样的好处是具有极高的兼容性和美观,不足之处是,万一闸把坏了指拨没坏,还是得全部一起换。
前拨:钱多的往XT上走,钱少的用alivio。
SRAM的很不错,比较实惠后拨:个人认为比前拨重要些,建议装比前拨高一档次的家伙。
比如Shimano的LX、XT系列,SRAM-7.0等,结实耐用。
钱少的就装Shimano alivio。
变速线:同刹车线。
附:Shimano的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 XTR, XT, LX, Deroe, Alivio,Acera,Altus,TourneySRAM的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XO、9.0、7.0, SX4, SX56.车轮车轮包括车圈、钢线、前后车轴、外胎、内胎。
车圈:山地车应选用双层圈。
因为双层圈比单层圈更结实,更能经受恶劣地势对单车性能的考验。
车圈又分为:刀圈和工型圈。
刀圈优点是抗纵向的冲击强,再大的强度也不会发生圆周变形,而横向的变形是很好调整的;刀圈还能减小空气阻力,适合业余车手和训练使用。
缺点是重,不适合爬坡。
工型圈抗横向的冲击能力强些。
钢线: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横截面是圆形;另一种横截面是扁的,能减少正面的风阻。
车轴:又称花鼓。
用碟刹的朋友,应该选择碟刹车轴,因为碟刹片是固定在碟刹轴上的;用V刹的朋友,可以用普通轴,如果以后想升级到碟刹,可先装碟刹轴。
车轴分为[培林]轴和[珠档]轴。
建议买培林轴,滚珠坏了,可以更换。
外胎: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骑手在特定路面对车的操控。
不同的胎纹适应不同的路面。
胎纹越平,阻力越小,速度越快,在平地上的摩擦力越强。
光头胎,适合城市里平整的水泥路。
胎纹越凸,阻力越大,速度越慢,在山地上的摩擦力越强。
内胎:属于易耗品。
2;山地车的分类:DH、FR、XC等...逛单车论坛经常会遇到DH、FR等缩写词,会感觉很陌生,其实这些是关于山地自行车的分类的缩略语(严格说是对山地车的玩法的分类),刚才找到了详细的解说,原文见这里。
山地车玩法大致可分为自然山地骑行和场地骑行两大类。
这两类中又可以按照强度也就是激烈程度和风险性的大小分类。
自然山地骑行也就是在基本是完全自然的山地环境中玩。
当然这也不绝对,随便举个特例就是森林BIKE PARK,老外在树林里用木头搭架子玩的,应该属于FR(Free ride 自由骑)。
自然山地骑行。
这种环境的骑行按强度大小从低到高可以分为: XC(Cross country)> AM (All mountain) > FR (Free ride) > DH (Down hill) > EFR (Free ride Extreme)1、XC(Cross country),地形相对平坦,上,下坡比例均等,避免落差地形。
对车的轻量化要求较高,而对坚固程度要求较低,一般以硬尾为代表。
软尾的占小部分。
避震行程一般不超过100MM。
2、AM (All mountain),最近新兴的概念。
涵盖了TRAIL,ENDURO,但范围更广,涉及更高的强度。
地形较XC恶劣,下坡比例稍多,但要避免大落差地形(具体怎么算大,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认为AM车型只要车手技术许可,在山路上下个七十公分是没有问题的。
)。
对车的坚固程度要求高一点,也要兼顾轻量化,以软尾为主。
避震行程一般在130MM 左右。
3、FR (Free ride),顾名思义,就是随心所欲啦。
地形比较恶劣,以下坡为主,有大落差地形,危险系数比较高。
对车的坚固程度要求高,整车重量比较重,组车以强度为第一原则,兼顾轻量。
软尾。
(硬尾FR只是个说法而已,没有什么硬尾能够真正FR的。
)避震行程在130-150MM左右。
4、DH (Down hill),一般称作速降。
地形非常崎岖,基本全是下坡,有大落差地形,腾空较多,需要车手有很好的预判。
传动系统只为加速使用。
危险系数高,要求车子非常坚固,整车以强度为第一原则,软尾。
避震行程在170MM左右。
(.243有硬尾DH架子,不过那纯属个别疯子使用。
)5、EFR (Free ride Extreme),极限自由骑,以RED BULL RAMPAGE为代表。
坠山,飞越,玩命为主。
要求车子异常坚固,整车除了强度还是强度,软尾。
避震行程200MM左右。
场地骑行。
它又包括泥地和硬地两类。
泥地包括:DS(Dual slalom),4X,DJ(Dirt jump)。
1、DS(Dual slalom),一般在天然的下坡路线上,进行修整和改造,成为DS赛道。
分为两道,由两人同时出发比赛。
赛道一般全下坡,以弯道为主,无大落差地形。
对车的坚固程度要求较高,兼顾轻量化,硬尾,软尾都有。
避震行程130MM左右。
2、4X,场地类似越野摩托场地,有上,下坡,小抛台,多人同时出发,不分赛道。
硬尾为主,对车的要求类似DS,但要求更轻,可以适当牺牲强度。
避震行程130MM左右。
3、DJ (Dirt jump),也就是土坡腾越了,表演性的玩法,对车的要求类似DS,硬尾,对头管强度要求高。
避震行程100MM左右硬地包括:Urban,Bike park。
1、Urban,就是街式,以城市为舞台的表演性玩法,对车的要求类似DS,硬尾为主,避震行程100MM左右。
2、Bike park,自行车极限公园,有各种U台,练技巧的好地方,表演性玩法,对车的要求类似Ur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