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合集下载

《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原文翻译与赏析

《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原文翻译与赏析

《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原文翻译与赏析导读: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王澜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

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

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

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

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

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

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注释】①避地溢江,书于新亭:宋宁嘉定十四年,金兵围蕲州,知州李诚之与司理权通判事赵与等坚守。

终因援兵迁延不进,致使二十五天后城陷。

李自杀身亡,家属皆赴水死。

赵只身逃出,写了一本《辛巳泣蕲录》,详述事实经过,本词亦见于此书。

王澜因避蕲州失陷之灾,而移居溢江(在今江苏南京市),在新亭(即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上写了本词。

②白云:元朝人以白云喻亲友。

③江口:蕲水在蕲州城流入长江的地方。

④金沙:即金沙湖,在州东十里,又名东湖。

此代指蕲州。

杜宇: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死后化作鹃鸟,每年春耕时节,子鹃鸟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因呼鹃鸟为杜鹃。

一说因通于其相之妻,惭而亡去,其魂化作鹃鸟,后因称杜鹃为“杜宇”。

【写作背景】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二月,金兵围蕲州。

知州李诚之和司理权通判事等坚守。

由于援兵迂延不进,致使二十五天后城陷。

金兵大肆屠杀,掠夺一空。

李诚之自杀,家属皆赴水死。

司理权通判事只身逃出,写了一本《辛巳泣蕲录》,详述事实经过。

这首词见于述古堂抄本《辛巳泣蕲录》。

题目说明作者因避灾祸,而移居溢江,在新亭上写了这首词。

作者所避灾祸,即指蕲州失陷事。

“溢江”,地名,在今江苏南京市。

“新亭”,即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

【鉴赏一】这是一篇怀乡之作。

上片直抒乡愁。

作者家乡被金兵大肆屠杀,掠夺一空,自己逃难在外,想起家乡便痛心疾首,黯然神伤。

起首以“凭高远望”发端,看到的只是白云茫茫,一片缥缈,对家乡刻苦的思念使他日夜思归,但家乡已为敌人所占,有家难回,白白辜负了子规殷勤地劝告“不如归去”。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都有哪些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都有哪些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都有哪些在日常的学习或工作当中,大家多多少少会接触到古诗词吧。

端午节古诗呢?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描写端午节的诗句都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都有哪些【一】端午感兴宋·文天祥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乙卯重五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都有哪些【二】已酉端午明·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感兴宋·文天祥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宋·黄庭坚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都有哪些【三】同州端午唐·殷尧藩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和中甫端午韵不依次宋·文天祥黄茅古道外,羸马发南州。

有客嗤齐鲁,何人念楚囚。

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

手把菖莆看,黑头非所求。

五日(选一)唐·陈子龙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都有哪些【四】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午日观竞渡明·边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表示伤心欲绝的诗句

表示伤心欲绝的诗句

表示伤心欲绝的诗句导读:1、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边贡《午日观竞渡》2、一点愁心入翠眉。

——晏几道《南乡子·花落未须悲》3、纵行遍天涯,梦魂惯处,就恋旧亭榭。

——文廷式《摸鱼儿》4、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李商隐《夕阳楼》5、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6、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7、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曹雪芹《咏白海棠》8、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李商隐《辛未七夕》9、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10、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11、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聂胜琼《鹧鸪天·别情》12、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13、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14、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李益《上汝州郡楼》15、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

——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16、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选自《葬花吟》17、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杜甫《羌村三首·其三》18、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黄景仁《绮怀》19、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

——韩元吉《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20、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周邦彦《兰陵王》21、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22、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玉楼春》23、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

——李贺《塞下曲》24、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元稹《得乐天书》25、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陈德武《水龙吟·东南第一名州》2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词翻译及赏析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词翻译及赏析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词翻译及赏析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词翻译及赏析《长沙过贾谊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怀古诗。

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全诗意境悲凉,真挚感人,堪称唐人七律中的精品。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词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唐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释】:①谪宦:官吏被贬职流放。

②栖迟:居留。

③楚客:指贾谊,也指后来游楚的人。

④寒林:秋天的树林。

⑤汉文:指汉文帝。

⑥有道:英明有才干。

⑦思犹薄:指汉文帝始终不重用贾谊。

⑧ 湘水:湘江,流经湖南。

⑨寂寂:寂寞冷清。

⑩摇落:指秋寒叶落。

【译文】:栖息长沙贬谪三年,千秋万代,您留给了楚地游客无穷的哀怨。

野草蔓生的故宅,难寻您当年踪迹;夕晖斜照的'树林,只见秋色寒烟。

汉文帝号称有道,还这么寡恩屈才;湘江水悠悠无情,怎理解凭吊情怀!草木凋零,江山寂寞,叹息您为何流落天涯?【赏析】:诗是作者赴潘州贬所,路过长沙时所作。

首联明写贾谊,暗喻自身贬谪。

颔联写古宅萧条冷落的景色,一派黯然景象。

颈联写贾谊见疏,当年凭吊屈原,隐约联系自己而今凭吊贾谊。

尾联抒发自己放逐天涯的哀婉叹喟。

全诗语言含蓄蕴藉,感情哀楚动人,运典无痕,议论有致。

诗人联系与贾谊遭贬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

满腹牢骚,对历来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将自己和贾谊融为一体。

创作背景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

第一次迁谪在唐肃宗至德三年(758)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大历十二年(777)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

从诗中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此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赛龙舟诗词

赛龙舟诗词

赛龙舟诗词午日观竞渡〔明代〕边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六幺令·天中节〔宋代〕苏轼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唐代〕李群玉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

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

灵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

绿草斜烟日暮时,笛声幽远愁江鬼。

竞渡歌〔唐代〕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过弋阳观竞渡〔宋代〕杨万里急鼓繁钲动地呼,碧琉璃上两龙趋。

一声翻倒冯夷国,千载凄凉楚大夫。

银椀锦标誇胜捷,画桡绣臂照江湖。

三年端年真虚过,奇观初逢慰道涂。

夔州竹枝歌九首〔宋代〕范成大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看来。

云安酒浓麴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三篇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三篇

【导语】龙⾈飞逝在⽔⾯上,伴着那⼀声声呼喝的⼝号声,随着粽⼦遗漏的丝丝⾹味,端午就这样来到了我们的⾝边。

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有关端午节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参考。

【篇⼀】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臂,⼩符斜挂绿云鬟。

佳⼈相见⼀千年。

译⽂: 微微⼩汗湿透了碧⾊的细绢,明⽇端午节⽤芳兰草沐浴。

流⾹酒般的浴⽔、油腻布满⼤晴的江⾯。

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臂上,⼩⼩的符篆(或⾚灵符)斜挂在⽿下的⿊⾊发髻上。

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头偕⽼。

《和端午》 [宋]张⽾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去讵能还。

国亡⾝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译⽂: 龙⾈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去千载哪⾥还能回还啊? 国破⾝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世间了! 《端午三⾸》 [宋]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居⼠,试向艾⼈成祝呵。

忠⾔不⽤竟沉死,留得⽂章星⽃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译⽂: 都说作是为了赠汨罗江,作为当今的快乐⼜奈何。

我曾经听说对⽊雕神像祈求幸福,试着向艾⼈祝福啊! 明明是忠⾔,却不被楚王采纳,最后落得个沉江⽽死的下场,但是留下的⽂章却像星星⼀样永垂不朽。

再倒⼀杯昌歜酒?为屈原⽽击节歌唱吧! 每年端午节都会下⾬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

我想要找⼈谈谈这些⼼事,去玩只有屋舍南北的鹁鸠。

《⼩重⼭·端午》 [元]舒頔 碧艾⾹蒲处处忙。

谁家⼉共⼥,庆端阳。

细缠五⾊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解,树转午阴凉。

译⽂: 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准备过端午节?五⾊丝带缠绕着⼿臂唱歌跳舞。

我内⼼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过去的事不要评论衡量,屈原忠义⽓节,可与⽇⽉相⽐。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屈原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屈原

端午节的古诗屈原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屈原又到端午节,家家乐陶陶。

粽子开口笑,满院香气绕。

龙舟竞驰骋,鼓点声震天。

佳肴齐备上,九州俱欢颜。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端午节的`古诗屈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竞渡歌》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3、《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5、《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6、《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8、《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的意思_全诗赏析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的意思_全诗赏析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出自明代边贡的《午日观竞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

从古到今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

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注释
①午日:端午节这天。

②骇:惊骇。

③木兰舟:这里指龙舟。

④青汉:云霄。

⑤殷:震动。

⑥终古:从古至今。

⑦暇日:空闲。

⑧高会:指端午节会船竞渡。

【赏析】
《午日观竞渡》是明代边贡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丝丝闲愁。

首联是写端午节人们观看赛龙舟的场景。

表现了端午节时期热闹的场面。

颔联全面描写了龙舟的装饰,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颈联进而转向了对屈原的思念。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祭念屈原。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风俗至今仍然存在。

尾联直接抒情,诵读《离骚》,吐露了诗人生活中的淡淡哀愁。

这首诗沉稳平淡,风格朴质,包含着诗人对爱国民众英雄的崇敬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出自明代边贡的《午日观竞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1全文赏析《午日观竞渡》是明代边贡的一首七言律,这首诗从端午节期
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思念,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丝丝闲愁。

首联是写端午节人们观看赛龙舟的场景。

表现了端午节时期热闹的场面。

颔联全面描写了龙舟的装饰,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颈联进而转向了对屈原的思念。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祭念屈原。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风俗至今仍然存在。

尾联直接抒情,诵读《离骚》,吐露了诗人生活中的淡淡哀愁。

这首诗沉稳平淡,风格朴质,包含着诗人对爱国民众英雄的崇敬心情。

1全文翻译及注释全文翻译
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