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心得-SCI论文收录心得与技巧

合集下载

成功发表SCI论文总结的心得分享

成功发表SCI论文总结的心得分享

成功发表SCI论文总结的心得分享一、论文写之前做好准备工作。

收集好文献资料,特别是一些高水平期刊且由欧美人写的论文。

挑几篇这样的文献精读,看看人家是如何对一个问题用英语描述的,并记录常用句式和词汇。

如果平时有这样习惯就再好不过了,长期积累写作时肯定是如鱼得水。

大量的阅读文献能有助于我们确定SCI写作的课题,而在确定课题之后对文献进行收集也是为了能便于之后写作SCI文章所做下的工作。

故而,阅读文献是SCI成败的第一步。

二、论文不是一蹴而就的,千万不要抱着一遍写好的心态。

一篇精彩的论文有事需要来来回回的修改加工。

每看一遍都会有提高的地方,一定要耐着性子仔细推敲。

不能闭门造车,一个人的精力和看法毕竟有局限。

完成初稿后可以找靠谱的同学或老师帮忙看看。

一般都可以获得很多好的建议,自己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也会浮出水面。

三、对于语言,如果是实在能力有限,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

对于国内科研者而言,语言是SCI论文写作的一大障碍,由于思维的不同,在写作时往往出现词不达意、描述模糊、句式混乱、累赘拖沓等现象。

而克服这些阻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同时科研者的时间和精力又是非常宝贵的,所以在语言方面寻求他人的帮助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了,这里有一个前提是文章要写得够好,不然都是白搭,因为翻译和语言润色一般都是基于原文基础之上进行的。

四、考虑发表需要用到的数据和图片设计关键性实验时,应当考虑发表要求,分好实验组,对照组以及布局。

这样可以减少重复工作的时间,以获得更完整或更漂亮的数据。

此外,也可以提前制作图片,如果实验结束之后再来整理数据制作图片,可能会耗费更多的时间。

五、提前开始写作,即使没有完整的实验数据,也可提前撰写论文。

因为背景介绍部分通常是对过去研究的简单总结,做实验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材料和方法部分的写作,这个时候作者对实验方案的记忆是最深刻的。

提前撰写这两部分内容,能更好地帮助作者写论文。

六、写作内容要表达清楚,如果一项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因为论文表达不清楚导致出版受阻,那是非常遗憾的事。

SCI投稿体会

SCI投稿体会

SCI投稿体会在SCI投稿体会科研工作者常常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上,以便与其他学者交流和分享。

而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被广泛认可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科技文献数据库之一,投稿到SCI期刊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追求和目标。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SCI投稿过程中的个人体会和经验。

1. 熟悉SCI期刊要求首先,投稿者需要对目标SCI期刊的要求进行深入了解。

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投稿指南和要求,包括论文结构、字数限制、引用格式等。

阅读并熟悉这些要求是成功投稿的第一步。

此外,还需要了解期刊的发表范围、高引用论文的特点以及审稿流程等信息,这有助于提高论文的质量和针对性,增加被接受的机会。

2. 选择合适的期刊选择合适的SCI期刊对于论文的发表至关重要。

与其盲目地追求一些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不如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和专业领域选择更加符合的期刊。

在选择期刊时,可以参考该期刊的主题范围、前几年的发表文章、审稿意见和发表速度等因素。

同时,与导师和同行的交流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他们的经验和意见对选择合适的期刊会有很大帮助。

3. 优化论文结构和内容论文的结构和内容是SCI投稿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篇优秀的论文应该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清晰的研究问题陈述、合适的方法研究设计以及有力的数据支持。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确保论文内容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此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炼性,避免使用冗长、模糊的表述方式。

在论文中展示自己的创新点和贡献是吸引审稿人和编辑的关键之一。

4. 合理回应审稿意见一旦论文被送审,接受审稿人的评审意见是很正常的。

审稿人的意见往往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完善论文的内容和结构,提高论文的质量。

在回应审稿人的意见时,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意见或建议,并且做出明确的回复。

如果需要修改论文内容,要有清晰的论据和解释来支持自己的修改。

此外,还可以在回复中提供额外的实验数据、图表和分析等,以进一步加强论文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SCI论文撰写和投稿的体会和技巧

SCI论文撰写和投稿的体会和技巧

2)本文 Title page Abstract Text (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Figure legends Tables and Figures
• 成稿以后尽量请同行专家反复修改 • 可请语言专家帮助纠正语法错误 • 勿一稿多投,很多时候有可能会送至
讨论——体现创新性 • 多方面系统阐述何以得出结果(自圆其说) • 保持和结果的一致性,也就是结果和讨论 要一一对应,前后呼应,相互衬托 • 客观,不夸大
• 摘要 • 结论 • 致谢(基金来源;未列入作者的参与者)
• 参考文献(规范、准确)
英文写作
• 不要忽视简单的拼写和语法错误 • 注意中英文表述上的差异(短句,短语,标点符
二、SCI论文的撰写
• 论文撰写的五个基本要求,即5C:
正确(correctness) 清楚(clarity) 简洁(concision) 完整(completion) 一致性(consistency)
• 基本结构 :标题、摘要、前言、方法、结
果、讨论、结论。
标题
• 勿仿中文文章,最好不用“。。。的研
材料和方法
• 是论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国内限于文章篇 •
幅对此要求不是很严格,而国外期刊对此尤其重 视,为了让他人能重复研究工作。 完整而科学 1.实验对象(临床研究有病人知情同意,通过伦 理委员会批准;动物实验符合本大学的动物管理 与动物实验的章程等 )、实验设备和试剂 2.分组和实验设计(流程图的应用) 3.相关描述:清楚,有层次感(切勿造成实验过 程混乱的印象) 4.数据的统计分析,非常重要

号) 论文初稿完成之后,一定要做检查,请同事和导 师把关是必要的。 多看文献,熟记一些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 鼓励向国外投稿(人数,版面费,审稿时间,发 表周期)

SCI论文写作心得

SCI论文写作心得

SCI论文写作心得
来源:医学论文发表——辑文编译
辑文编译小编知道有很多人总觉得,发表SCI论文就必须找一些十分有名气的或者是影响因子很高的期刊来投递。

但一般均被拒稿。

有个人也在SCI论文的发表上屡受挫败,但经过多次失败之后,也总算发表了一些论文,于是将自己在SCI论文写作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

后来做SCI论文的发表已经轻车熟路,更是比别人多了一些平常心。

那时已经能达到60天左右完全初稿,30天左右完成修改润色,虽不是最快的速度,但文章已经脑中一步步成形。

能不能取阅审稿人也已经心中有数。

其实较长的心得也看过很多,我不是喜欢写长文章的人,就给大家简单说说我这辈子发SCI 论文的全部心得:
(1)尽量不去发已经有人发过的研究,除非你做的实验有了实质有意义的突破,这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idea,我宁可不写文章多陪陪家人。

(2)国人投SCI的大难题 - 英文,笔者英文也只是一般读文章虽没有问题,但让笔者直接舍掉中文稿直接写成英文确万万做不了,这方面我多是求助于SCI论文中心帮助处理。

(3)最近几年政策原因投SCI的人是越来越多,很多杂志审稿与见刊也不是那么的快了,一般都要三四个月左右,其实文章投出去就没必要特别关注了,不要误了本职工作,每天查一次邮箱即可,一周一次催稿更是不必,很多审稿人都是义务劳动,并没有什么义务给我们插队审稿,时间紧请记得一定要下次提前。

(4)别怕返修,是我们错的地方马上补救,是我们对的地方坚持已见,好文章都是打磨出来的。

SCI论文写作和发表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最重要的是不可急躁,越是急功近利,往往便越得不偿失。

SCI论文发表心得体会

SCI论文发表心得体会

SCI论文发表心得体会关于写作顺序先打好框架然后再添血肉。

首先处理好所有的数据,包括做好表格,图形等,然后按顺序插到word中,再去填写文字。

不要写到中间了才发现某些数据还没处理好,这样会打断思路。

写作的过程中不要因为一个单词或者一句话写不出来而纠缠不休,不会的或者是拿不准的先用中文代替,保证思路连贯!如果写作过程中突发灵感,必须赶紧用中文在文章中任何方便的地方先记录下来,否则很和可能不到5分钟就忘记了。

关于英语英文要避免低级错误和中国式英语,例如句子前后单复数是否统一、时态是否一致、词组搭配是否恰当等,这些错误只要认真就一定可以避免。

英语功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但也并非无捷径可循,例如对于有些自己写出来的又不敢确定语法正确与否的句子可以把它粘贴到“google学术”中搜索一下,你很容易发现自己的说法是否得体,因为我们不是写诗歌,如果“google”中没有这样的说法或相近的说法,答案只有一个:你错了!解决的办法很简单,输入几个关键词,临摹欧美作者的句法(当然不是整句copy),不要嫌麻烦,自己要用心积累,多背一些经典的科技句型(几十个足够了),长此以往,语言肯定不会成为论文的障碍!关于introduction(1)高度重视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是决定成败的至关重要一部分,刚入行的作者并不太在意introduction,而是注重实验呀讨论呀等内容,喜欢将内容堆砌在introduction里凑数,写出来的东西要么词不达意,要么逻混乱。

这样的introduction只能是被拒稿。

反复品读大腕们的经典文章,研究introduction中的每句话,考虑一下他为什么这么说,品读语句中间的逻辑关系。

自己写完后,一定要以读者的身份去反复品读,看看你是否表达出了想表达的意思,或者你的每句话、每个单词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去掉了它是否还能表达意图。

另外,看看是否有思维跳跃,前后相连的两句话必须有逻辑性,如果读下来不通顺,一定要加以修改,不要心存侥幸,一定要让别人读起来很舒服,不能让人狐疑。

SCI论文发表十大技巧2

SCI论文发表十大技巧2

SCI论文发表十大技巧21、SCI 论文没那么难要熟悉你的专业,实验方法。

要尊重结果,实事求是面对结果。

下笔之前多看看文献,尤其是国外近期文献。

相信只要是正确实验得来的结果都是可以解释的,是可以发表的。

对于初写者,「抄写」不可避免,妙在「抄写」技巧。

同类性质的研究文章,撰写格式大同小异,所以,格式可以「照抄」。

常用句型可灵活「抄」用。

有些描述性、结论性的句子在读懂的情况下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总结。

但千万不可照抄未读懂的原句,否则,小则笑话百出,大则断送文章前程。

尽量使用你熟悉的词汇。

不要故意使用华丽、少用或罕见词汇。

要舍得投入精力和时间。

文章写成后,一定要请导师、老板、共同作者或者同事审阅。

如果在语言方面没有把握可以联系US Top Ten Editing公司进行母语润色哦。

2、如何投稿论文投向哪份杂志其实还是有学问的。

一般视课题的新颖及创造性、实验结果的完整及可靠性和论文写作质量而定。

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1 年以上)等,最好先投比你的目标杂志更高的杂志。

这些杂志要么直接拒稿,要么送审后退稿(极少数直接收稿)。

前者一般不到一周完成,后者1-2 个月。

所以即使拒稿,你不会有任何损失,反而有可能收到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

如果你没有时间等,想让论文一次中的,又不愿「下嫁」你的大作,那么就要费心选择了。

首先要正确判断你文章的内容及水平,在从资料库查找相关专业的杂志。

再根据杂志刊名,杂志内容,IF 及年发表量等选择。

3、如何选择审稿人许多杂志编辑希望你推荐3-4 名审稿人,并很可能向你推荐的审稿人发审稿邀请。

所以推荐审稿人还是有学问的。

建议:推荐国外发过与你结果、结论相似文章的作者。

推荐你论文中曾引用论文的作者。

推荐你或你老板认识的同专业的教授、副教授。

在国际有些影响的国内学者也可以,这些学者在国内不一定是「牛」人,但深受国外学术界尊重。

4、关于撤稿有作者投稿后因种种原因需要撤稿,但又担心编辑不高兴,甚至会被打入黑名单。

SCI论文撰写、投稿的技巧与经验

SCI论文撰写、投稿的技巧与经验

(4)花大力气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国SCI论文和引述偏少,除了基础研究水平的限制,语言的障碍不容忽视。每一位基础研究工作者必须把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作为一个艰巨的任务。中国科技大学胡友秋教授总是把审稿人的英文修改和自己的原稿中被修改的部分单独抄在本子上一一对照,细心琢磨并背下来,一点一滴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他寄往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常被审稿人称为well-written。美国国家太阳天文台有一个内部审稿制度,目的是保证论文的正确性,对研究也有相互影响和砥砺的好处;未经内部审稿的论文不能寄给杂志。资深太阳物理学家Sara,Martin建议找一些可作为范例的论文精读,学习怎样组织和写出好英语;她特别提到已故著名天体物理学家Zwaan的论文可作范文。论文初稿完后定要检查拼写,避免简单的拼写错误;对英文写作无把握者,请英文好的同事或国外同行把把英文关是必要的。为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水平,建议对研究生开设英语写作课程。
影响力以论文被引频率来衡量。引用频率已被科学界公认是衡量特定研究价值的最为客观公正的方法。在1961-1971年间,SCI一般作者平均引用频率约50次,而同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引用率为222次,并且SCI中某学科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作者获该学科诺贝尔奖的情形也多次发生。高水平的论文不仅具有原创性,还具有影响力,必须对他人的研究有所帮助,并由此推动科学发展。
(3)特别重视论文题目、摘要、图表和结论:
每位作者都有阅读大量论文的经验。读者阅读论文的习惯一般是先浏览目录,对题目有兴趣才愿翻到有关论文;题目有兴趣的论文,读者又先读论文摘要;如果对摘要还有兴趣,接着会去看论文图表,因为图表往往最清楚地反映了论文结果。看过图表之后,如还有兴趣,会读论文的结论。通常只有少数读者会读论文的全文。作者应当清晰地知道,论文的题目将被数以千计的读者读到。对题目的每一个字都要审慎地选择,用最少的词语最确切反映论文的内容。

沃登编辑—sci论文科研的心得体会

沃登编辑—sci论文科研的心得体会

沃登编辑—sci论文科研的心得体会沃登编辑:专业SCI论文服务品牌|SCI生物医学论文翻译|润色|修改|投稿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一)1.一半时间做实验,一半时间看文献:千万不能把时间全部消耗在实验台上。

看文献、看书、看别人的操作、听别人的经验、研究别人的思路,边做边思考。

要学会比较,不要盲从。

否则,会被一些小小的问题困扰许久。

2.准备越充分,实验越顺利: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

前期的知识储备、文献储备、材料准备、方法准备可以避免手忙脚乱,充分的预实验使你充满信心。

一步一个脚印,就不必“从头再来” 。

最不能容忍的是在开始的几步偷懒,造成后面总有一些无法排除的障碍。

3.记录真实详尽:人总是有一点虚荣心的。

只把成功的步骤或漂亮的结果记到实验记录里,是很多人的做法。

殊不知,许多宝贵经验和意外发现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

客观、真实、详尽的记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4.不要为老板省钱:效率为先。

整天算计着省钱,一旦用了不可靠的东西,只会浪费时间,遭受打击,到头来一分钱也省不了。

5.把握心理优势:做过实验的人都经历过失败和挫折。

有些失败应当在预实验阶段发生,你这时能坦然接受。

假如不做预实验,在正式的实验中遇到,你的挫折感就很明显。

假如你因为赶时间而误操作,你会沮丧。

假如你能因为目前心浮气燥而果断地放一放,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假如你早上进入实验室之前还不知道今天要干什么,你最好想好了再去。

最大的错误是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记住,屡教不改者不适合做实验。

我做科研的几点体会(二)1.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先看导师既往发表的文章,再看师兄师姐答辩的论文:看前者知道大方向(实际上应当在考他的研究生之前看过),看后者知道那些可以借鉴。

3.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4.如果接师兄师姐的工作往下做,一定要看其实验记录:前人的结果不一定可信!5.两手准备:设计课题要为了阐明问题,即不论结果为阳性或阴性,都能写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I论文收录心得与技巧做为研究生,不可否认SCI论文在大家心目的地位,三年的硕士,或者再三年的博士,我们一直开为之奋斗着,痛苦着,快乐着.而一些诸如submit,under review,reject,minor revision or major revision的字眼则时刻牵动着我们那脆弱而且不自信的心.当稿件投出以后,想必你也像我一样每天不停的刷新邮件,而最害怕的莫过于看到"I regret to have to inform you that......."这样的消息了.回想自己的点滴,以及最近小小的成功,我觉得我有必要,也有义务向各位朋友们分享.硕博连读的第三年,具体说来是2008年初,我的两篇SCI论文先后被接收了,下面我想回忆一下两篇论文投稿以及被接收的过程.第一篇:杂志:Talanta(2.8分)Received at Editorial Office: 18-SEP-2007Article revised: 15-JAN-2008Article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18-JAN-2008专业:生物分析化学类说起这篇文章,可是让我痛苦了一整年,实验很多,做的很辛苦,数据相对繁多,由于这是我第一篇文章,写作方面也是摸石头过河,逐句的模仿.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仔细研读了该领域的大约100篇文献,对别人写的好的句子,类似的句子都做了标记,在写作的过程中想起要表达什么意思的时候马上随时翻阅,这样下来,每天写一小段,有时候甚至每天就写那么几小句,大约一个月后,我发现一篇包含abstract,intrduction,experiment,results and discussion初稿居然完成了.初稿完成后,放了大约个把星期不管,接着做其他的实验,待一个星期过后再来研读,发现文章写的错误百出,句子连贯性,逻辑性,以及整篇文章的通读性都很差,于是又是仔细研读别人的论文,学习再学习,每天读一点,回头看看自己的文章,再改一点,又是将近个把月,一篇有模有样的初稿出现了,这时候我迫不极待的想把文章投出去了,于是放了两三天后,写了个cover letter,花了一晚上时间(想必应该也有人花一整个晚上在Elsevier 投稿系统上的痛苦经历吧),把稿件投向了一个本领域的分析杂志.稿件投出去大概半个月,收到了主编的信,主编认为我能回答他的问题,以及按他的意见修改就可能出版.可能是经验欠缺,我在收到信后的一个星期,就把修改稿返回了过去,对其中的提到的不足和问题我只是在文章中引用了其他一些文献和做了自己的说明,显然,这样的举动在主编和认为是很不认真的,过了一个月后,收到了Final Decision,那就是拒绝了.Dear ***,> On behalf of the editor handling your manuscript, I am writing to you in reference to your manuscript entitled:************I regret to have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manuscript is not suitable for publication in ***. This decision has been reached in light of the comments made by the referees. The detailed remarks are appended below.Reviewers' comments:> Reviewer 1: "*************" seemed to contain sufficient material for publication purpose. However, unfortunately, the authors did not address sufficiently what are the main advantages of this particular detection technique over previously reported ones.*************Overall, the English language proved to be insufficient for publication purposeand needs to be revised. Specific care should be taken with regards to prepositions since it can alter the meaning of a statementEditor:> Unfortunately, the reviewer has recommended against publication of this work in ***. In examining the reviewer's specific comments, I note that some of the comments mirror those that I made when the manuscript was initially submitted. In particular, the reviewer indicates that the authors have still not made a convincing case for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over earlier techniques. Given these considerations, I must regrettably recommend rejection of this manuscript.就因为没有用心写出文章的优点来,就这样被毙掉了,感到非常痛心,教训深刻!接下来,我又挑选了一个杂志,我自认为应该很容易中,因为我在那个杂志上看到有类似的文章,且我自认为内容还不如我的好.可是两本杂志属于不同的出版集团,引用文献的格式完全不同,又痛苦的花了一个晚上把文献格式改了过来,这种工作就和做针线活差不多,睁着眼睛在看,你不能急,一急就郁闷的不得了.于是乎,又是一翻上传的痛苦经历,可是,不到两天,不幸又降临了,居然认为我的稿件不适合该杂志,说白了,就是不想要嘛.Dear Dr***,I am writing to you on behalf of Editor ****.We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 is unable to accept your manuscript *******, Manuscript No. ABC-00938-2007 for publication in *****.In view of the limited number of pages available to us each year to cover the entire field of 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its instrumental advances and its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we can only publish a selection of the papers submitted to our journal.We are sorry not to be able to send you better news.这个时候,什么情绪都有了,有时候想,是不是自己的工作还没有够的上档次?是不是文章真的写的很差,因为还没有接收过SCI论文,所以这个时候的自信心真的是非常的差,后来干脆把文章晾在了一边.心情平静下来了又想,花了这么多心思做的东西,是不可能放弃的,况且当初在选这个题目的时候就认为这个工作还是有一定意思和意义的.于是,我根据之前审稿人的意思,又补充了一些实验,在写作上也丰富了一些.过了一个多月,我又开始了新的冲击.这一次,显然,努力得到回报了.Dear professor ***,> We have received expert review of your manuscript. You will see that revision of your manuscript is advised, and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for improving the manuscript and it's impact. If you are prepared to undertake the work required, I would be pleased to consider the paper for publication in Talanta.> For your guidance, reviewers' comments are appended below.Reviewers' comments:> Overall, this is a paper that deserves to be published, but requires revision.(有这一句就够了,当时心情超好,无法形容)象下面这样的意见,也是非常中肯的,感谢审稿人,感谢编辑,感谢CCTV!General comments:> The English used in this paper requires major revision. I do not underestimate the challengeof writing a scientific paper in a language that is not the native tongue. However, the science is currently being complicated by the grammar of the paper. In particular, single/plural conflicts and changes of (and inappropriate use of) tenses (see especially section 2.5 where the middle third of the text switches to the present tense). Improving the paper in this way would ensure that the reader can focus upon the science1. The discussions throughout the manuscript is superficial, thus thorough and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s are required in the section of "Results and Discussion".> 2. Conclusion should not be a duplication of the Abstract.当然,也提出了其他的不少意见,这次我可是对待的相当认真,其中有一条审稿意见我不太明白,为此我在某专业论文上发贴和别人讨论了一个多星期.修改了个把月,上传,第三天,刷新邮件,收到来信如下:Dear professor ***,> I am pleased to confirm that your paper "******" has been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Talanta.> With kind regards,接下来讲讲我的第二篇Journal title: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3.48分)Received at Editorial Office: 23-DEC-2007Article revised: 29-JAN-2008Article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30-JAN-2008实际上,在第一篇文章的辗转经历中,第二篇文章的实验已经在进行并且写作了,有了第一次的经历,第二篇文章在写作上显然轻松了许多,考虑到还有不多久快要放寒假,因此我在考虑把稿件要么投一个审稿周期长点的杂志,那么在假期中就不需要为稿件操心了,要么就投一个快点的杂志,干脆在放假前就搞定,最后经过权衡,我选择了后者.2007年12月18日晚,稿件上传,19日,收到回信,还以为是拒了,吓一跳,原来是文章长了,要缩短.>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Dear professor ***,> This paper is too long for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which aims to publish short, urgent communications (see Guide for Authors). Please either submit it elsewhere as a full paper or shorten it to Communication Length and resubmit.> For Communication Length please observe the following formula:> Total number of words + 200 x (No of figures + No of tables) < 3000.> Your paper currently contains 2929 words and 4 figures. According to the formula above, this is the equivalent of 3729 words, which is too long for this journal.> Yours sincerely,> R. Compton> Editor in Chief>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Physical and Theoretical Chemistry Laboratory> South Parks Road> Oxford> OX1 3QZ> UK按照要求,仔仔细细的缩短,又顺便修改润色了一翻,花了一个星期,在西方的圣诞节的前一天,我把稿件发了出去,当时西方正在放假,可想而知,稿件躺在里面毫无动静,大约到了元月8日,我觉得也应该放假归来了吧,可怎么还没有给我的稿件那怕是分配一个稿件号呢?因为这个杂志向来速度是很快的,通常一个月内完成从稿件接受到接收的过程.于是,我写了封信给编辑:Dear professor R. ComptonWe have shorten our manuscript entitled "*********" to communication length and resubmitted it to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on 23 December 2007, but have not, as yet, receive the assigned manuscript number. We fear that the manuscript may have been lost and should be grateful if you would let us know whether or not you have received it. If not, we will send our manuscript again. Thank you in advance for your help.Best regards,第二天,回复了,并且马上分配了稿件号,果然上班了,可能是假期归来,身心疲惫吧.做编辑也不容易.这样半个多月的某天早晨,已经放假了,可是大雪封路,回不了家啊,干脆在床上睡懒觉,师姐的一个电话把我叫醒了,说让我查查邮件,文章要修改,10天之内完成.打开电脑,一个喜庆的邮件展现在我面前.>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Dear professor ***,> We will be pleased to accept your manuscript after revision in the light of the enclosed referee's comments provided they can be attended to within 10 days.> Please submit a letter fully detailing your response to each point raised by the referee along with your revised manuscript.> Yours sincerely,> R. Compton> Editor in Chief>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Reviewers' comments:> Reviewer #1:> The authors of this manuscript reported a new application of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 method in assaying telomerase activity. In this work, the magnetic beads-based TRAP-ECL assay was found to be a rapid and very sensitive (c.a. 100 fold increase in sensitivity) method to detect telomerase activity in tumor cells,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TRAP method. This is an important work for the developed novel TRAP-ECL assay may become a first line assay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cancer. Additionally, the paper was organized and presented well, and literatures were cited adequately. I recommend publication after minor revisions.> Additional Comments:> 1. A previous important work by Miao and Bard (Anal. Chem. 2004, 76, 5379-5386) on magnetic beads-based ECL for DNA detection should be cited.> 2. The words "?about 100 fold lower than that ?" (page 6, line2) should be changed to "?about 100 fold higher than that ?".审稿人很认同我的工作,小小的修改,哪要10天,个把小时就可以完成啊.就这样很快的完成了修改,第二天就接到了录用通知.心里那是相当的高兴的.小小的总结:1英文写作:两篇文章全部是由我一个人操刀写成,期间除了第一篇文章找一位老师改了几个句子,能够得到发表,说明最终英文的写作还是达标了.我的心得那就是模仿,没错,看别人怎么写,再套用,说实话,我们自己写的句子有几句能信的过呢?说到模仿,那也必须阅读过大量的文献,当你写作卡住的时候,你得想得到我在哪里看到过类似的句子才行.我前后看过的文献大概有200篇左右.2投稿杂志的选择:从我的经历来看,显然并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想法为信条,有时候你认为好的,适合的杂志显然并不适合你,当然,这不一定是你的文章不适合某某杂志,更可信的理由是你的稿件恰好不适合某个审稿人的胃口.3非常认真的对待审稿人的意见:尽可能详细的回答审稿人的问题,那怕是你自己认为都写的有点罗嗦了都没关系.审稿人是有感情的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