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考科学试卷分析总结
近些年温州科学中考分析

近些年温州科学中考分析:分值分析科学呢在温州中考中所有科目中分值是最高的。
从2013年开始,总分从200分降到180分。
选择和填空题的分值2015年则减少至100分,而相比实验探究和分析计算题的分值从60分增至80分,可以看出科学中考近些年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基本的科学素养。
而难度是一年简单一年稍难,但基础题基本占45%以上,选择题和填空题考察的比较简单,而区别度就在实验探究题和部分分析计算题上。
近几年科学中考的命题风格基本保持不变,难度适中、考察的内容共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个大的知识模块,其中物理和化学所占比重较大,生物次之,地理部分考察的内容较少。
近几年的趋势来讲,物理、化学方面所考察的比重有所减小,生物、地理方面的内容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整体来说考察的重点没有太大的变动。
考点分值分析地理部分考察的形式一般是选择题或者填空题,总占分值一般不超过10分,考查的是基本的地理知识,一般不作为重点。
生物部分含知识点较多,且大多较为基础,比如生态系统、植物科学、“新陈代谢”、“生殖与遗传”、等在四个题型中都会出现,从2011-2015年分析来看,选择题出个4-6题,而且在探究题必然会出现1-2个,占分值在9-12分,重要考点有1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或者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比如2014年28题,2012年28题,一道占分值6分,2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或者动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3酸碱性对淀粉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比如2011年30题,2013年31题,4植物生命科学、动物的新陈代谢等等。
在2015年科学试卷首次在解答题中尝试采用开放性试题第29题,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竹子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的具体过程以解释相关现象化学部分考点较多,分布广。
分值比例高,在180分中占个50-60分,化学比例升高。
如“基本反应类型”、“物质的特性”、“金属、酸碱物质性质”、“物质间转化”在四个题型中都有考察。
化学仪器的使用和实验仪器的选用和实验的操作,主要考察选择题和实验探究题中,比如2015年31题粗盐提纯,第22题金属活动性的难度比往年有所提高,分值大的在探究题和分析计算题,分值每题6-9分重点考点有“化学方程式计算”、“气体制取与检验”如二氧化碳、氧气1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在探究题和分析计算题,在2011、2012、2014、2015年都考到2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2015年33题、2014年34题 2013年28题等,3求稀盐酸、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013、2014、2015年都出现物理部分物理部分对知识点的考查很全面,教学大纲中的重点问题几乎全部涉及。
中考科学试卷分析总结

中考科学试卷分析总结关注课本注意试验今年中考的科学试卷在去年的根底上难度略有所降低,但总体保持稳定,题型、题量根本保持不变。
纵观全卷,没有消失偏题、怪题和过难题。
整卷源于课本,注意根底学问,但又不局限于根底学问的”简洁记忆;注意试验,但又不仅限于试验操作的单纯再现。
在考察根本概念和原理时,试题考察的不是简洁记忆,而是更注意考察学生的理解、运用和综合力量。
在“了解”的根底上,能够将该学问点相关的学问或情景进展联想,或能解释有关的现象,利用该学问解决有关问题,也可以对该学问进展扩展。
在学问应用时可以与其他学问点进展综合。
重科学探究的力量试卷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力量的考核,不仅关注试验根本操作(如量筒等仪器的操作),更重视对试验思想、试验设计、现象分析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考核,如:常用电表量程选择、家庭电路故障推断、打气筒壁发热缘由分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试验时变量的掌握、植物向光性试验等。
科学探究在试卷中分值比重较大。
探究的问题群一方面来源于课本试验,要求考生利用所学的学问,科学地分析原理、解释现象。
另一方面探究的问题群还更多地来源于生产、生活的实践,要求考生将所学的科学学问应用其中。
例如: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来自于课本试验;大门开闭状况指示电路的设计、测定工业用过碳酸钠的纯度、不使用电力的四轮小车的设计、自动恒温箱原理分析等问题,从不同角度,全面考察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分析与运用的力量。
重思维的创新开放学生的创新表达在对新学问的汲取与理解力量和对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方法两个方面。
如:人的身体体形与居住地纬度的关系、测定工业用过碳酸钠的纯度等,学问的背景材料看上去是新的,但学生可以依据已具备的科学方法与力量作出综合推断,进展重新组合。
试卷在课本试验的根底上还要求考生拓展思维,通过分析、比拟、归纳、演绎等方法,寻求新的解决途径。
如:利用红磷燃烧、硫燃烧、金属氧化三种不同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不使用电力的四轮小车的改良方法,用不等臂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调查表的设计等。
中考科学试卷分析

,手提鱼竿的力越
。
示例2:金属活动性
4.(2013年)将铁、铜分别放人稀硫酸中,铁表面有气泡产生.而铜表面无 明显现象.通过这一现象可以判断 A.铁的导电性比铜强 B.铁的金属话动性比铜强 C.铁的导电性比铜弱 D.铁的金属话动性比铜弱
19.(2014年)现有铬、铜和银三种金属,将金属铬和银分别放入硫酸铜 溶液中,视察到铬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银表面没有明显现象,则这三种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的是( ) A.铬>铜>银 D.铜>铬>银 C.铬>银>铜 D.银>铬>铜
(2)随着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反应,C装置增加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
示例5:电学计算题
三、彰显学科思想, 重视探究能力
提出科学问题 进行猜想和假设
科学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22.(2015年)运用酸、碱、盐的性质可以解决工业生产中的许多问题。 (2)某工厂向含有AgNO3、Cu(NO3)2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Zn)
以回收金属,充分反应后,得到的金属组成可能有哪几种情况? 。
示例3:牛顿第一定律
示例4:方程式的计算
34、(2014年)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10克食 用纯碱样品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进行如图甲实验,实验 前后,均需往装置中缓慢通一会儿氮气。(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
23.(2014年)某品牌胶棉拖把的主要结构如图甲 所示,使用前将棉头浸泡于水中吸水,再向后拉动 “拉手”,使之绕O点转动,胶棉夹将棉头中多余水 分挤出.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初三毕业中考科学真题试卷含详解

科学卷I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如图为某学校开展的逃生演习画面,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序跑向操场。
据图可知,此次演习针对的是()A.寒潮B.火灾C.台风D.泥石流2.厚朴为《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中药(如图),其树皮、花和种子皆可入药。
厚朴属于()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3.古人通过往铜中加入锡(Sn)熔合制成青铜器。
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9,质子数为50。
则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69B.119C.69D.504.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某次电表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其示数为()A.6.0VB.6.0AC.1.20VD.1.20AScCl)可用于制造高性能合金,氯化钪中Cl的化合价为1-,则Sc的化合价为()5.氯化航(3A.3-B.1-C.1+D.3+6.如图为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流动沙丘,影响它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生物B.冰川C.流水D.风力7.三碘化氮(3NI )轻轻一碰就产生紫色蒸气,常用于特效表演。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NI =N +3I ↑↑。
该反应属于()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8.如图为某款玻璃清洁器,由两块各含磁铁的清洁片构成。
使用时,两块清洁片总是隔着玻璃合在一起移动,这是因为()A.异名磁极相互排斥B.异名磁极相互吸引C.同名磁极相互排斥D.同名磁极相互吸引9.如图为某同学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的某一操作。
其目的是()A.移动装片B.更换目镜C.切换物镜D.调节亮度10.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 B.C. D.11.近期,部分国家登革热病例呈上升趋势,需加强防疫。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
下列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A.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B.将患者进行隔离治疗C.清理积水改善环境卫生D.涂驱蚊药以防蚊子叮咬12.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蜡烛的像成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就能观察到“蜡烛在水中燃烧”(如图甲)。
温州市中考科学试卷权威评析

温州市2019年中考科学试卷权威评析温州市2019年中考科学试卷权威评析温州市中考科学命题组重视基础关注生活温州市中考科学命题组温州网讯2019年温州市中考科学试卷以重视基础、关注生活、凸显探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指导思想,以课程标准和省考试说明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在三维目标方面的达成度。
整卷图文并茂,阅读量适中,具有较好的难度梯度。
试题表达科学、清晰,问题指向明确,便于学生阅读和答题。
试题能较好地体现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初中课程改革、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兼顾高中招生的功能,引导学生主动活泼学习,全面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思想。
一、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能力立意为较好地体现义务教育学业考试的性质,全卷突出对学科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的考查,做到重点知识与技能重点考,并重视在新的情境中考查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重视考查核心的知识与技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日常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保证,必然成为学业考试的重要内容。
本卷在各种题型中都涉及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如试题中涉及了运动和力的知识、物质分类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生态系统、光合作用、传染病等知识、气体的制取与性质、电路分析、相关的计算技能等。
(二)重视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好地结合温州地方特色,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挖掘生活中的科学。
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社会实践问题是科学的本质和价值。
如PM2.5、碘盐、洗发液、电蚊拍等,都设置了生活情境,运用科学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
2023 温州 中考 科学 解析

2023 温州中考科学解析一、科学解析的重要性1.科学解析是对学生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科学解析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考试的命题规律和出题思路,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准备,从而提高考试的应对能力和得分水平。
2.科学解析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和总结,通过解析学生在中考中的表现,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教学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温州中考科学解析的特点1.针对性强:温州中考的科学解析主要针对温州地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中考命题特点进行分析和解读,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考试内容和命题趋势。
2.多角度全面:科学解析包括对知识点、考点、命题规律、解题技巧等多个方面的分析和解读,力求做到全面且有针对性。
三、温州中考科学解析的内容1.知识点解析:对中考常考知识点的深入解读,包括知识点的定义、相关性、解题思路等方面的内容。
2.考点解析:对中考经常涉及的考点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考点的命题规律、出题频率、解题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3.命题规律解析:对近几年温州中考科学试卷的命题规律和趋势进行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命题特点。
4.解题技巧解析:对解题过程中常用的技巧和方法进行介绍和讲解,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四、温州中考科学解析带给学生的益处1.帮助学生精准复习:科学解析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中考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复习计划,提高复习效率。
2.增强应试能力:通过解析中考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抗压能力,增强应试信心。
3.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科学解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思考和理解知识点和考点,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五、如何进行温州中考科学解析1.认真研读历年中考真题和命题要点,总结出命题规律和变化趋势。
2.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解析计划和方案,确保解析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调整解析方向和重点,确保解析效果。
温州中考自然科学试卷分析PPT优选课件

2020/10/18
22
29.小亮、小明二位同学对游泳池内水显蓝色产生 好奇,想探知原因。他们用一个洗净的可乐瓶盛满 一瓶“蓝色水”,带到实验室做了3个实验,记录如 下。请你将表格中“▲”处内容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 置上。
难度值:0.58(0.63 0.53)
区分度0.96(0.95 0.98)
2020/10/18
26
132
分值比重 (%)
72
0.3~0.39
11
44
22
0.2~0.29
3
12
6
<0.2
0
0
0
合计
2020/10/18
40
200
100
21
样本成绩分布
频数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0-49 50-69 70-89 90-109 110-129 130-149 150-169 170-189 190-199 成绩段
县(市、区) 市直 瓯海 龙湾 洞头
平均分
139
139.2
147.1
114.2
119.3
129.7
118.8
124.4
139.7
114.7
119.1
139.2
4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3 2004 2005 2003 2004 2005 2003 2004
2020/10/18
2005
县(市、区) 瑞安 永嘉 苍南 泰顺
平均分 115.7 113.5 129.6 115.0 112.4 125.7 111.0
112 124.2 107.0 109.2
5
115.0
2023科学中考卷解读评析

2023科学中考卷解读评析2023年科学中考卷是一份涵盖了多个学科知识点的考试卷,旨在评估学生在科学领域的综合能力。
通过对这份试卷的解读评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考试的主要内容和考点,以及学生在科学领域中的表现和问题。
在本次科学中考卷中,涉及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点。
试卷主要分为选择题和解答题两部分,通过这种方式旨在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选择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例如,在物理学科中,考生需要了解能量、力和运动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化学学科中,考生需要熟悉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和化学键等内容。
在生物学科中,考生需要了解细胞、遗传和生态等基本概念。
通过选择题,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展示自己的科学素养和运用能力。
解答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题目往往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和解释。
例如,在物理学科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关于力的作用、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等问题,需要学生通过运用相关的公式和概念进行解答。
在化学学科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有关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性质等问题,需要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推理。
在生物学科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有关遗传变异和生态平衡等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分析和解释进行解答。
通过对2023科学中考卷的解读和评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科学领域的表现和问题。
一方面,学生在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上表现出了较好的水平,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选择题。
另一方面,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仍有一定的欠缺。
一些解答题目需要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学习,确保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
此外,还可以组织科学实验和科学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试卷结构与特点
2 知识点分布情况
3
趋势及预测
1 试卷结构与特点
考试题型分布
试卷结构
考试内容分布
物理 84分 化学 52分
物理 69分 化学 59分
物理 77分 化学 66分
试卷结构
c 37分 a 93分
b 70分
考试要求分布
c 33分
b 65分
a 102分
表述力的作用效果b 22.(2012年)2012年中华龙舟大赛温州站比赛将于10月在我市举行。 (1)在力的作用下龙舟由静止变为运动,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 (2)比赛时,运动员会消耗能量。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由哪一类营养物质 提供的? ▲ 。 (3)并排快速前进的两艘龙舟之间距离不能太近,否则容易发生碰撞,其 原因是龙舟之间水的流速变大,导致压强变 ▲ 。 (4)比赛时,运动员整齐的动作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神经调节 的基本方式是 ▲ 。
11简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1.物质的构 没有明确
成
考点
2.质量的测 量
12实
3.物质的密 12实、13
度
实
4.物质的比 热
没有考点
5.熔化与凝 10简、12
固
简、13选
6.汽化与液 化
1.5
7.物理性质 10实、13 与化学性质 选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
1.新生命的 诞生
2.1
第二章运动和力
第三章对环境的察觉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
(二)考查基本技能
18.(2012年)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 时,发现物像变模糊了,此时应( )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移动装片
D.更换装片
18.(2013年)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 发现视野太暗,为增加视野亮度,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
2 知识点分布情况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二章观察生物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
1.科学并不 神秘
1.生物与非 生物
11选
1.地球的形状 和内部结构
13选
2.走进科学 实验室
2.细胞
12简、13 2.地球仪和地
选
图
1.2
3.科学观察
七 上 4.科学测量
5.科学探究
涉及基本 仪器的使 用及实验 基本技能 ,科学探 究。
灭蚊网 灯
(第19题图)
S2
S1
S1
灭蚊网 灯
灭蚊网 灯
灯 S2 S1 S2
灭蚊网
灭蚊网
S1
灯
S2
19.(2013年)信用卡刷卡时,其表面的小磁体经过刷卡机的缝隙,线圈中会 产生电流。此过程主要涉及的知识是( ) A.电磁感应 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C.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D.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32.(2012年)科学兴趣小组了解到植物的茎具有背离地面向上生长的特性,查阅资料发现玉 米幼苗能在黑暗中生长较长时间,是一种比较好的实验材料。于是他们利用玉米幼苗、大纸板 箱等器材进行实验,以验证玉米的茎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请你按照下表中的实验方案设计要 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四 步骤五
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分
16.(2013年)高氯酸是已知酸中最强的酸。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高氯酸加热到92℃以上会 发生爆炸,其化学方程式为:4HClO4==2Cl2 +7O2 +2H2O,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灯的功率/瓦 灯功率的平方数
25
625
40
1600
60
3600
100
10000
250
62500
屏上影子离灯距离/米 屏上影子离灯距离的平方数
1
1
1.26
1.6
1.55
2.4
2
4
3.16
10
(1)
步骤一、二的结果,可以支持哪个猜想?__▲__。
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 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b
(2) 现有一盏200瓦的灯,放在屏右侧距离屏___▲___米处,屏上的影子“浓淡程度”会与左
(二)利用情境考查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26.(2011年)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制作了如图所示 的简易棉花糖机。取少量蔗糖置于侧壁扎有几排小孔的易 拉罐内,闭合开关,电动机带动易拉罐转动,并用酒精灯 对易拉罐底部进行加热
(1)加热过程中,蔗糖颗粒变成液态糖浆,糖浆从易拉罐侧壁的小孔中被甩出后, 由于糖浆具有 ▲ 继续前进;遇冷变成丝状糖絮,用筷子收集到棉花糖。 (2)上述制取棉花糖的整个过程中,蔗糖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 (3)小明发现在操作过程中因无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导致不能调节易拉罐 的转速,从而影响糖浆变成糖絮的效果。请你针对电路装置提出一条可行的改 进措施: ▲ 。
控制杆
14.(2010年)航空航天材料中的重要金属钛(Ti)可以用Ti02与Si反应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Ti02+Si=Si02+Ti,则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
A .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4.(2012年)如图是表示物质间发生的一种化学反应模型示意图,图中“
22.(2013年)温州水上台阁是一种观赏用的龙舟。
(1)台阁的龙头龙尾是由楠木精雕细琢而成。雕刻过程中,楠木发生的变化是
▲ 变化。
(2)用桨划水时,桨在力的作用下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桨可以看做
▲ 。(填一种简单机械名称)
(3)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在龙舟比赛中,如果以划行的龙舟为参 照物,岸上的房屋是 ▲ 的。
18.(2011年)如图为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顺 时针摇动手柄时,横梁上升。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7. (2012年)如图是一种泡沫灭火器局部示 意图,当按压控制杆时,控制杆绕点O转动,可 打开阀门。灭火器的控制杆相当于简单机械中 的
▲。 22.(2013年)用桨划水时,桨在力的作用下绕 着一个固定点转动,可以将桨看作 ▲ 。 (填一种简单机械名称)
侧25瓦灯的影子“浓淡程度”相同。 (结果精确到0.01)
依据某一属性进行有计划地观察;由不同的 角度或方法进行一系列比较和测量观察;能 针对变量的性质,采取合适的测量策略 c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灯的功率”和“屏上影子离灯距离”哪个因素对影子“浓淡程度”
影响更大?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运用文字、符号、图表、模型、公式等 解释并概括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c
没有考点 3.地球的绕日 运动
4. 月相
2.7 2.8 12选
5.植物生殖 方式的多 10选 样性
5.二力平衡 的条件
11选、12简 5.光的反射
Hale Waihona Puke 、13简和折射10~12 选、13 简
5.日食和月食
2.9
6.细菌和真 菌的繁殖
2.4
6.摩擦力
11、12简
6.透镜和视 觉
2.5
6.太阳系
13简
7.压强
结论。
结论
针对探究目的和已有条 件,确定相关实验原理 ,列出探究实验所使用 的相关材料、仪器、设 备等,设计相关实验方 案c
32.(2013年)人从灯下经过,会在地上投下影子.影子是光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后,在其背 面形成的暗区.当光照强度不同时,影子(暗区)与周围亮区的明暗对比程度会发生变化, 因此人会感觉影子有“浓淡”之别.影子的“浓淡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存在怎样的关系 呢?小明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灯的功率存在一定关系. 猜想二:可能与影子离灯的距离存在一定关系。 猜想三:可能与人离灯的距离存在一定关系。 实脸方法:在水平桌面上竖立一个不透明的白屏,在屏两侧等距离的位置各固定一根同样的 木棒,在屏的两侧各点亮一盏灯,通过一定的方法同时观察屏上的木棒形成的影子的“浓淡 程度”。调节一盏灯的位置,当两侧屏上的影子“浓淡程度”一样时,记录灯的功率和灯到 屏的距离,分析相关数据,寻找规律· 具休实验如下: 步骤一:在屏两侧距屏1 米处各点亮一盏25 瓦灯,观察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相同. 步骤二:将右侧25 瓦灯换成40 瓦灯,观察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不同. 步骤三:保持左侧25 瓦灯的位置不变,移动右侧40 瓦灯,直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 一样时,记录相关数据。 步骤四:将右侧的灯依次换成60瓦、100瓦、250 瓦,重复步骤三.实验结果如下:
(4)2013年5月,一只规模较大的水上台阁沉入塘河。打捞人员利用多个气囊使
台阁浮出水面。一个气囊的体积约为30米3,河水的密度约为1×103千克/
米3,则一个气囊浸没在河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 牛。(g取10牛/
千克)
直接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或公式的 变形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b
三、突出实验探究,彰显学科特色
对所提出的问题、研究的 内容、观察到的事物作有
(1)每个作品均做3次实验,并取其平均值的目的是 ▲ 。条理的、科学性的概述b (2)分析图甲可得出的结论是 ▲ 。 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结论b (3)观察图乙发现,锥角对火箭发射高度影响不大,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 。
能说明反常结果和证据的不可靠,或解释证据是否充分支持结论 c
3.生物体的 结构层次
4.常见的动 物
5.常见的植 物
11选
3.组成地壳的 1.3 岩石
12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