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

合集下载

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

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

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摘要]:变电运行工作中加强变电设备的管理以及减少变电事故的发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并且对于变电运行中产生的安全问题要及时解决,同时还要对变电设备进行检修以有效排查变电故障,以保证变电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本文根据笔者从事多年的变电运行管理经验对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且提出了故障排除措施,以供同人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设备检修故障排除中图分类号:td611+.2 文献标识码:td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9- 0034 -01一、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1.加强变电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要从提高变电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抓起。

那么该如何加强变电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呢?首先,要在思想上提升变电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而且单位要对积极进去的人员给予定期培训,该培训要分阶段、分层次且要结合单位的条件以及人员的个人水平来实施。

其次,公司领导要对职工的工作情况详细了解,同时还要引导职工对个人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且对职工在岗期间发生的变电运行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给予及时的解决,教育职工从中吸取教训加强自身修养与品行。

最后,变电运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变电所运行管理规章,要不断的提高个人的变电运行管理技术水平,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并且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好各种电器事故,以确保变电设备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行。

2.将安全规章制度及责任落到实处单位应该采取相应的宣传措施将相关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可以通过职工思想培训的方式对职工的安全意识进行教育,也可以采取张贴宣传安全的板报、播放变电事故安全录像或者是通过发放事故快报和安全简报等方式来增强职工对自身责任的认识,或者对变电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活动和安全形势召开相关的信息讨论会,通过现阶段变电运行中产生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来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以利于增强变电运行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3.要完善变电技术和变电设备的管理3.1完善变电技术的管理为了提高职工对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意识,变电所应该为思想上积极进取的职工定期开展技术讲座,组织职工进行安全管理培训班,通过增强变电职员的变电技术使其能够对所管辖范围之内的变电设备运行熟练掌握,并且对于变电设备的现场布置、变电系统的连接、变电系统的结构以及操作原理和性能等方面达到得心应手的水平,还能够对变电设备实施简单的维护以及保养,以保障变电设备能够长期安全的运行。

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变电运行维护是电力行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存在一些常见问题。

以下是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对策。

问题一:设备故障在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设备故障是一个常见问题。

设备故障可能导致停电、电压浮动或者设备损坏,需要及时解决。

解决对策:1.建立完善的预防维修和故障处理机制,定期检查设备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2.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安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问题二:运行安全隐患变电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火灾、触电、短路等。

安全隐患可能严重影响变电运行维护的安全性。

解决对策: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3.安装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设备,增强变电站的安全性能。

问题三:人员素质不高变电运行维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但是有时候人员素质不高,可能会导致操作不规范,或者技术问题无法解决。

解决对策:1.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确保能够胜任各种操作和维护工作。

2.建立技术交流平台,促进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参加行业培训和专业技术考试,提高人员的专业证书和资质,并对优秀人员给予奖励,激励其提高素质。

问题四:环境污染变电站的运行会产生一些废气、废水和噪音,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对身体健康和大气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对策:1.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定期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和治理,确保排放符合标准。

3.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提醒员工正确处理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问题五:成本控制变电运行维护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成本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解决对策:1.合理规划资源投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预算,确保不浪费资源。

变电运行中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变电运行中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变电运行中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变电站已经成为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变电运行中常常会发生各种故障,如过电流、短路等。

这些故障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给电力系统带来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变电运行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1. 过电压故障过电压故障又称为过电压保护,是指变压器内部或外部出现短暂的电气冲击,导致电压变化过大,无法维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过电压故障往往是由于某些事件造成的,例如雷击、开合闸操作时电流突变等。

处理方法:(1)停止自动开关和保护,手动切断电源。

(2)通过检查各开关和设备的状态,找出导致过电压的原因。

(3)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2. 短路故障短路故障是指电力设备内部或外部出现直接路径,导致电流突变,进而引起电力系统设备的受损。

短路故障常常发生在高压线路和配电系统中,其危害性较大。

处理方法:(1)立即采取停电措施,保护设备安全。

(2)检查造成短路的原因,尽快找到故障点。

(3)修复故障点,重现电力系统。

3. 负载过载故障负载过载故障是指在负载电流过大时,设备的漏电保护器会跳闸,造成设备的自动停机。

负载过载故障多发生在发电机和变压器上。

处理方法:(1)查找过载的原因,判断是否是设备过载或是负载过大。

(2)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设备容量或减少负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缺相故障缺相故障是指三相电压中的一相出现短暂中断,造成供电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

缺相故障经常发生在电路接头处或配电柜中。

处理方法:(1)检查配电柜中的接线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

(2)检查变压器输出端的插头和插座是否松动,是否有接触不良问题。

(3)及时更换损坏的电气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设备击穿故障设备击穿故障是指高压设备中的绝缘失效,从而导致放电和击穿而引起设备故障。

设备击穿故障发生后,需要进行检修或更换受损的设备。

处理方法:(1)停电,确保现场人员的安全。

(2)根据设备的维护手册,制定相应的检修方案。

2024年变电运行的故障与安全管理

2024年变电运行的故障与安全管理

2024年变电运行的故障与安全管理在2032年,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将高压电能转换成低压电能,并在电网中进行输送和分配。

然而,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和安全问题,这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和供电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变电站的故障管理和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一、变电站故障管理1. 故障诊断与定位:变电站故障诊断与定位是解决故障问题的关键。

在2024年,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故障诊断和定位可以更加精确和快速地进行。

变电站可以配备故障监测系统和智能终端设备,实时监测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并记录相关参数。

当系统出现异常时,可以通过故障诊断系统进行自动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故障处理与修复:变电站故障处理和修复是确保变电站正常运行的必要步骤。

在2024年,变电站可以配备远程操作设备和自动化装置,实现自动切换和重启。

同时,变电站应建立故障处理和修复的标准和流程,确保责任分工清晰,快速响应和恢复电网供电。

3. 故障记录和分析:故障记录和分析是对变电站运行情况的重要评估和改进依据。

在2024年,变电站可以配备故障记录系统和数据库,实时记录和存储变电站的故障事件和处理过程。

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发现潜在的故障模式和原因,并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二、变电站安全管理1. 设备维护和检修:设备维护和检修是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2024年,变电站可以采用定期巡检和在线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和潜在问题。

同时,变电站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和检修计划,并强化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培训,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2. 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是变电站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24年,变电站应定期开展员工安全培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应变能力。

同时,可以借助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模拟和培训员工面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提高变电站的应急响应能力。

2024年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三篇)

2024年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三篇)

2024年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

变电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设备检修和故障排除应严格按照程序,找出原因,采取应对措施。

文章就变电运行的安全保证、设备检修和故障排除进行分析,以供同人参考。

一、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一)强化变电操作员的专业素质根据变电运行实际工作的经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以个人主动提高为主,单位组织培训为辅,分层次、结合实际来进行。

同时,教育和引导职工学会善于总结、善于吸取教训、加强个人修养。

变电运行人员要认真贯彻变电所运行管理制度,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处理各种电气事故的能力,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并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认真执行各种规程制度,控制工作中的危险点,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落实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思想培训教育,用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事故快报、安全简报等手段和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通过量化、细化,使各项工作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

指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个岗位都有一套完备的责任制和奖罚细则,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激发运行人员安全工作责任心。

(三)完善技术管理变电所应组织培训班,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使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连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备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四)强化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一,加强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主要包括:(1)认真做好设备选型工作,选用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2)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确保设备各项功能全面、实用;(3)加强对安装调试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把好验收关,防止由于施工质量、设备本身接线错误引起的事故。

变电运行的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分析

变电运行的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分析

变电运行的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分析黄浩董振国(江西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江西南昌330000)应用科技脯要]对变电运行的故障进4-i-&时的排除,是保证变电正常运行的重鼾段。

对变电运行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

可有效减少变电运行故障的几率。

本文对变电运行经常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分析总结,给出了排除方法。

并对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和意见。

洪键词]变电运行;故障排除;安全管理变电运行位于整个供电网安全的最前方,是电能进出的关口,是整个电网安全运行的保证。

严格对待变电运行工作,对变电运行采用恰当的安全管理,及时排除变电运行的故障,是整个供电网的安全运行,社会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1变电运行的故障排除1.1线路跳闸故障发生线路跳闸以后,应立即对保护动作情况进行检查,根据保护回路图,对故障线路进行检查。

检查范围为从线路C T至线路出口。

如果该范围内没有异常情况,再对跳闸的开关进行重点检查,检查消弧线圈、三相拐臂和开关位置指示器的状况。

如果开关为弹簧机构,要对弹簧储能进行检查,看其是否正常,如果开关为电磁机构,则要对其动力保险接触f青况进行检查,如果开关为液压机构,要对其压力状况进行详细检查。

上述项目经检查无异常,并确定检查保护信号已经复归后,方可进行强送电。

下图为保护回路图:末堑过涟儡爹10kV结襁过麓缀护10辨知麓赡辑鼹貉燕挠矗12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母线故障、开关误动、越级跳闸是引起主变低压开关跳闸的主要原因。

通过进一步的对二次侧和~次设备的检查,可以分析判断出主变低压开关跳闸究竟是由何种原因引起。

通过检查保护动作情况以及对设备进行检查,可初步判断主变f匮压侧过流保护动作。

在检查保护时,要同时检查主变和线路的保护。

如果出现只有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那么可能是母线故障或者线路故障。

如果出现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的同时,伴有线路保护动作,并目线路开关没有跳闸,那么可以认定是线路故障。

如果出现开关跳闸没有保护掉牌,要对是否出现开关自由脱扣、直流是否发生两点接地进行检查。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策略和故障排除方法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策略和故障排除方法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策略和故障排除方法摘要:为了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本文将对变电站运行的安全管理策略进行分析与阐述,并分析变电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与排除方法,以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促进变电稳定运行。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故障排除变电运行是整个供电网安全的基础保障部分,是进出电能的关口,也是确保整个电网安全运行的根本。

因此,加强对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及时发现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为供电网安全运行、社会生产正常进行的提供了有力保证。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1.1加强设备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气运行设备从出厂到投入使用,会不断老化,且安全隐患威胁变电运行。

因此,在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过程中,重视设备管理和避免发生设备事故是确保变电稳定运行的基本内容。

(1)做好基建时期的设备管理工作首先,性用功能良好的电气设备,是安全运行的物质保障,因此需做好基本的设备选型工作;其次,做好设备的出厂试验与监管工作,保障投入使用的设备各方面功能齐全、实用;再次,完善设备的安装调试,严把验收关,避免由于施工失误或者设备自身接线错误而造成的事故。

(2)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与维护一方面,做好运行设备的监盘管理,分析设备表计、光字、信号、音响等出现的异常情况,尤其针对瞬间异常现象,更不容忽略。

在巡视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电气设备的异常状况,则充分分析设备的颜色、声音、气味、振动及稳定性等变化,查明可能产生问题的原因;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特殊设备的巡查工作,并缩短巡查时间间隔。

已经出现异常的设备,则做好重点监察,掌握运行规律,并对同类设备进行监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密切观察设备恢复后的运行状况。

1.2建立健全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可根据规章制度规范操作,实现变电运行的“零事故”目标。

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操作的危险点,如果忽略了对这些危险点的重视与防范,再加上安全管理不到位,极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或威胁人身安全。

变电运行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变电运行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变电运行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变电运行是电网运行中的重要环节,它将电力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直接影响电力供应的质量和稳定性。

变电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下面将详细介绍变电运行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

问题一:设备老化和故障频发随着变电站设备的使用时间增长,设备老化和故障频发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设备老化会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增加故障的概率,进而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

措施: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为了解决设备老化和故障频发问题,首先需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测和维修,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还需及时更新老化的设备,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问题二:变电运行过载随着电力负荷的增加,变电运行中常常会出现过载的情况,即电网输送的电力超过设备能力。

措施:提高变电站容量为了解决变电运行过载问题,首先需要提高变电站的容量,增加设备的负荷能力。

可以通过优化运行管理,合理调度和平衡电力负荷,避免发生过载情况。

必要时,还可以考虑扩建变电站,增加供电能力。

问题三:电网安全问题变电运行是电网运行中的关键环节,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变电站的设备存在遭受天气灾害、动物触碰等因素的风险,以及存在电力突发故障导致的安全隐患。

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为了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需要加强对变电站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监控,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还需实施天气灾害、动物触碰等风险的防范措施,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提前预防和处理电力突发故障。

问题四:电网电压不稳定变电运行中,电网电压不稳定现象较为常见,可能会导致用户用电质量下降,甚至对设备产生不良影响。

措施:优化电网调度和稳定控制为了解决电网电压不稳定的问题,需要优化电网的调度和稳定控制,合理安排电力负荷和发电计划,保证供需平衡。

还需加强电网设备的监测和调控,及时处理电网电压波动问题,保证用户用电的质量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
作者:李会涛
来源:《电子世界》2013年第06期
【摘要】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

变电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设备检修和故障排除应严格按照程序,找出原因,采取应对措施。

文章就变电运行的安全保证、设备检修和故障排除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保证;设备检修;故障排除
1.引言
在各类事故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的主观大意是主要因素,同时也会知道,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为了搞好安全生产,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要加强专业人员的素质以及保证安全的各种技术措施的有效落实。

2.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
(1)强化变电操作员的专业素质
根据变电运行实际工作的经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以个人主动提高为主,单位组织培训为辅,分层次、结合实际来进行。

同时,教育和引导职工学会善于总结、善于吸取教训、加强个人修养。

变电运行人员要认真贯彻变电所运行管理制度,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处理各种电气事故的能力,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并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认真执行各种规程制度,控制工作中的危险点,避免事故的发生。

(2)落实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
加强思想培训教育,用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事故快报、安全简报等手段和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通过量化、细化,使各项工作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

指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个岗位都有一套完备的责任制和奖罚细则,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激发运行人员安全工作责任心。

(3)完善技术管理
变电所应组织培训班,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使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连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备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4)强化设备管理
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一,加强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主要包括:1)认真做好设备选型工作,选用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2)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确保设备各项功能全面、实用;3)加强对安装调试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把好验收关,防止由于施工质量、设备本身接线错误引起的事故。

第二,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加强运行监督检查,认真对表计、信号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巡视检查中发现电气设备异常时,要充分利用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进行辨析;要合理安排设备的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对已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

第三,要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修试计划,定期消除设备的隐患;同时要把好设备修试后的质量验收关,加强操作机构、保护接线、压板位置、整定值的检查,防止由于修试不当引起的设备事故。

3.设备检修时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1)停电
检修设备停电,应把各方面的电源断开(任何运行中的星形接线设备的中性点应视为带电设备)。

禁止在只经断路器断开电源或只经换流器闭锁隔离电源的设备上工作。

应拉开隔离开关,手车开关应拉至试验或检修位置,应使各方面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若无法观察到停电设备的断开点,应有能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电气和机械等指示。

(2)验电
要检修的电器设备和线路停电后,在装设接地线之前必须进行验电,通过验电可以明显地验证停电设备是否确实无电压,以防发生带电装设地线或带电合接地刀闸或误人带电间隔等恶性事故发生,验电时应在检修设备进出线处两侧各相应分别验电。

高压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若因电压高,没有专用验电器时,可用绝缘棒代替,依据绝缘棒有无火花和放电声来判断。

(3)装设接地线
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或戴绝缘手套。

装设接地线应由两人进行,用接地隔离开关接地也必须有监护人在场;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再接导体端,连接接触要良好。

拆接地线顺序则与此相反。

(4)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
为了防止工作人员走错位置,误合断路器及隔离开关而造成事故,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若线路有人工作,应在线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
示牌;在部分停电设备上工作时与未停电设备之间小于安全距离者,应装设临时遮拦。

在临时遮拦上应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在工作地点处悬挂“在此工作”的标示牌;在工作人员上下用的铁架或梯子上,应悬挂“从此上下”的标示牌;在临近其他可能误登的架构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4.跳闸故障分析
(1)10kV(35kv)线路跳闸
线路跳闸后,应检查保护动作情况,检查故障线路检查范围从线路CT至线路出口。

若没有异常再重点检查跳闸开关,检查消弧线圈状况,检查三相拐臂和开关位置指示器;如开关为电磁机构,还要检查开关动力保险接触是否良好,如为弹簧机构要检查弹簧储能是否正常,如为液压机构要检查压力是否正常。

检查所有项目均无异常方能强送电(强送前前要检查保护掉牌是否已复归)。

(2)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
主变低压开关跳闸有三种情况:母线故障、越级跳闸(保护拒动和开关拒动)、开关误动。

具体是哪一种情况要通过对二次侧和一次设备检查来分析判断。

当主变(一般为三卷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可通过检查保护动作情况和对所内设备的检查进行初步的判断。

检查保护时,不仅要检查主变的保护还要检查线路的保护。

1)只有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

首先,应排除主变低压侧开关误动和线路故障开关拒动这两种故障。

那么,到底是母线故障还是线路故障因保护拒越级呢?要通过对设备的检查进行判断。

检查二次设备时,重点检查所有设备的保护压板是否有漏投的;检查线路开关操作直流保险是否有熔断的。

检查一次设备,重点检查所内的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区,即从主变低压侧主CT至母线,至所有母线连接的设备,再至线路出口。

2)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同时伴有线路保护动作。

主变保护和线路保护同时动作,线路开关又没有跳闸,通常断定是线路故障。

因此,在巡视设备时,除对故障线路CT至线路出口重点检查外,还要对线路进行检查。

只有确认主变低压侧CT至线路CT无异常,方可判断为线路故障开关拒动。

开关拒动故障的处理较为简单,隔故障点拉开拒动开关的两侧刀闸,恢复其他设备送电,最后用旁路开关代送即可。

3)没有保护掉牌。

若开关跳闸没有保护掉牌,须检查设备故障是因保护动作而没发信号。

还是因直流发生两点接地使开关跳闸,或者是开关自由脱扣。

(3)主变三侧开关跳闸
主变三侧开关跳闸原因:1)主变内部故障;2)主变差动区故障;3)主变低压侧母线故障因故障侧主开关拒动或低压侧过流保护拒动而造成越级;4)主变低压侧母线所连接线路发
生故障,因本线路保护拒动或是保护动作而开关拒动,同时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拒动或是主开关拒动造成二级越级。

具体故障原因应通过对保护掉牌和一次设备进行检查来分析判断。

1)瓦斯保护动作。

如果是瓦斯保护动作,可以断定是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或二次回路故障,重点检查变压器本身有无着火、变形;检查压力释放阀是否动作、喷油;检查呼吸器是否喷油;检查二次回路有无短路、接地等。

2)差动保护动作。

如果是差动保护动作,一次设备的检查范围为主变三侧主CT间(差动区),包括主变压器。

差动保护能反映主变内部线圈匝间、相间短路(如果是内部故障,还常伴有轻瓦斯或重瓦斯保护动作),因此,当差动保护动作后,应对主变做细致检查,包括油色、油位、瓦斯继电器、套管等。

如果瓦斯继电器内有气体还要取气,根据气体的颜色及可燃性判断故障性质;如果检查结果是主变和差动区都无异常,可以判断为保护误动。

5.结语
变电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设备检修和故障排除应严格按照程序,找出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DL/T969变电站运行导则.
[2]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号.
[3]变电站管理规范.国家电网生[2006]512号.
[4]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
作者简介:李会涛(1983—),男,助理工程师,保定供电公司副值班员,主要从事变电运行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