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语文下册复习质量监测试题

合集下载

厦门市2011届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及答案(3月份)

厦门市2011届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及答案(3月份)

福建省厦门市2011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3月份)语文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固时俗之工巧兮,。

(屈原《离骚》)(2)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3)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4) ,此时无声胜有声。

(自居易《琵琶行》)(5)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参考答案】(1)偭规矩而改错(2)而无车马喧(3)烟光凝而暮山紫(4)别有幽愁暗恨生(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6)烽火扬州路(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其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

”“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

”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

愿往事之。

”秦子异人质于赵,处于聊城。

故往说之曰:“子傒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

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身为粪土。

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

吾为子使秦,必来请子。

”乃说秦王后弟阳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君之门下无不居高尊位,太子门下无贵者。

君之存藏珍珠宝玉,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

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

说有可以—切而使君富贵千万岁,其宁于太山四维,必无危亡之患矣。

”阳泉君避席,请闻其说。

不韦曰:“王年高矣,王后无子,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

王一日山陵崩,子傒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

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得归。

王后诚请而立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

”阳泉君曰:“然。

”入说王后,王后乃请赵而归之。

赵未之遣,不韦说赵曰:“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

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以留计,是抱空质也。

普通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普通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黄集伟“博客语文”一般只说私事儿,不说公事儿。

这也就是说,当博客恢复了全国人民写日记的优良传统后,老中少文青、愤青、白领间的交流又有了一个新渠道,而较之被好事者称为“博客元年”的2003,2004年的博客语文已渐次成为集时尚、写作、社会交际、信息分享的一个新舞台。

它对一个都市年轻人的影响还不只是一夜之间忽然拥有了无数本公开的日记、公开的情书、公开的私生活细节展销会那么简单。

形象地说,一个有博客的人已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语文logo”,自此,尽管每天星星还是那天星星,但那个越是上不去越想上、再困再累也要“更新”的夜晚却被完全“刷新”。

一般而言,“博客语文”大致由“正文语文”、“留言语文”、“链接语文”三部分组成。

近五六年间,应对“读图时代”、“影像文化”冲击,报人出版人筋疲力尽,有关纯文字信息传播方式必将崩盘的危言耸听也日渐真切,在如此语境中,展示个人文字魅力的无穷高手忽以博客方式风起云涌,也真是一个结结实实的意外。

个人博客是一个长于展示私密的空间、一个提供多向互动的平台不错,可其实,它更是一间个人语文写作实验室,一场引发鲜花或臭鸡蛋的语文写作研讨会……在这里,比内容表述更重要的,是博客主人的独唱以及由“留言语文”、“链接语文”所组成的语文大合唱。

有一个网友在留言中写:“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发骚”……这句肺腑之言刚好道出了博客语文中独唱、合唱交替混杂、混乱、混沌、混合的真实情景,生动莫名,真切莫名。

从本质上说,“博客语文”是一种自恋的语文,炫技的语文,一种较少佩戴面具的语文,一种任性撒娇与率性直陈兼容杂糅的语文。

一个自称“颓废”的博客说他已“颓废得露出骨头”,而另外一个博客说她的写小说的用意在于“用文字向文字脱帽”;一个阅读别人博客上瘾的博客说她自己坚持每日花大量时间阅读他人博客,无非是“我在偷看她在不在偷看”,而另一个读完“连载小说”的博客则留言说:“我对你的故事吐痰”……在如此率性、个性、任性的表述中,海量新鲜的语文几乎每分每秒都在诞生。

福建省福州市2011届高三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版

福建省福州市2011届高三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版

高中毕业班语文练习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6分)(1)民生各有所乐兮 (2)守拙归园田 (3)天涯若比邻(4)无案牍之劳形 (5)盈虚者如彼 (6)梧桐更兼细雨(每处1分)2. (3分)A(亲自)3. (3分) D (①赞美韩荆州有周公那样的作风②赞美韩荆州的德行与文才⑥赞美韩荆州对贤士真诚相待)4. (3分)C(本文虽是干谒之作,但作者并没有露出卑屈之态,而是对自己的才能充满自信。

)5.(6分)(1)(希望)君侯您不因为自己的富贵而对他们骄傲,也不因为他们寒贱而轻忽他们。

(3分。

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以”“忽”译对各给1分)(2)有的由于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为操行清白受您赏识。

(3分。

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或”“见”译对各给1分)6.(6分)(1)《西楼》主要写雨前景,《城南》则写雨中景和雨后景。

(2分)(2))对比。

(1分)暴雨过后,昔日绚丽似锦的桃李经受不住暴雨袭击的考验,已经零落殆尽;而惟有青草,不仅未被摧毁,反而翠绿欲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诗人通过雨后桃李与青草的对比,烘托出青草的顽强生命力。

(3分)7.(5分)C.E(C. 这是关羽斩颜良后,对曹操说的夸耀张飞的一番话 E.这是觉民逃婚后,高老太爷生气中说的)8.(5分)(1)甘果瓦的办法是:利用乞丐王国里的人都很疼爱爱斯梅拉达这一点,鼓动乞丐王国去攻打圣母院(1分),趁加西莫多抵抗乞丐的时候,伙同克洛德前去骗取爱斯梅拉达的信任。

(2分)最终爱斯梅拉达被他们从修道院的侧门带出,落入军警手中,被绞死。

(2分)(2)第一次是觉得落花不论在何处都不干净,只有埋在土里,日久随土化了,才干净;(2分)第二次葬花是因为前一天和贾宝玉发生了误会,(1分)借葬花以抒发自己的寄人篱下的苦楚、青春易逝的伤感。

(2分)(二) (6分)9.(1)A(3分)(2)(3分)孟子表现出强烈的自尊自强精神和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独立。

他认为,君子不能因外在的环境而改变自我的道义准则。

201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详解

201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详解

201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一、古代诗歌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2)云销雨霁,。

(王勃《滕王阁序》)(3),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5)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6)香远益清,。

(周敦颐《爱莲说》)【答案】(1)欲辨已忘言(2)彩彻区明(3)连峰去天不盈尺(4)小楼昨夜又东风(5)渺沧海之一粟(6)亭亭净植(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给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书杭检讨遗事【清】洪亮吉杭检讨名世骏,钱塘人,少举于乡。

乾隆元年,以鸿博科官翰林院检讨。

杭检讨,名世骏,钱塘人。

年轻时乡试中举。

乾隆元年,凭鸿博科考(成功)在翰林院任检讨之职。

先生性伉爽①,能面责人过,同官皆严惮之。

乾隆中叶,上思得直言及通达治体者,特设阳城马周科②试翰林等官,先生预焉。

先生性格刚直豪爽,能当面责备他人过错,同僚都畏惧他。

乾隆中期,皇上想得到能说正直话和通晓治国之道的人,特设阳城马周科考,选取正直的御史翰林等官员。

先生参加了考试。

日未中,已得数千言,语过戆直,未又言满洲人官督抚者过多,触上怒,抵其卷于地者再,已复取视之。

太阳没到正中,(先生)已经写好了几千个字,言语过于刚直,最后又写道:“满洲人做督抚的过多。

” (此话)触怒(了)皇上, (皇上)两次把他的卷子扔到地上,随后,又拿来看。

时先生试毕,意得甚,方趋同官寓邸食,忽内传片纸出,言罪且不测。

同官恐,促先生急归。

先生笑曰,“即罪当伏法,有都市在,必不污君一片地也,何恐?”寻得旨放归。

当时先生答考完毕,很得意,刚要到同僚寓所吃饭,突然廷内传出纸片,说他获罪将有不测。

同僚很害怕,催促先生马上回家。

先生笑着说,“就算是犯了罪应当伏法,都城中有集市(刑场)在,一定不会弄脏你们的一片地,你们怕什么呢?”不久得到圣旨,(他)被释放回去。

2011届高三语文下册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试题

2011届高三语文下册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试题

绵阳市高中2011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 B(A.屏.除bǐng 挑.灯tiǎo C. 附着.zhuó踮.起脚diǎn D.倒.装句dào)2. A(B节.骨眼 C.宣.泄长.此以往 D. 蛛丝马.迹)3. C(“进而”表递进,此处没有递进意味,应该是转折关系,改为“可是”或“却”为宜。

A.作壁上观:壁,壁垒,古时军营四周的围墙。

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比喻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B.揭盖子:比喻揭露矛盾或问题。

D.品质:①指人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②东西的质量。

此处取第二个意思。

4. D(A.成分残缺,删除“以后”和“使得”。

B.表意不明,“成都和重庆的绝大部分二级城市”有歧义,“其”指代什么,也不明确。

C.关联词语不搭配,将“只要”改成“如果”,以便和后面的“那么”搭配;成分赘余,去掉“于”。

)二、(9分,每小题3分)5. B(“将一层极薄的金属膜盖至一层塑料之上”并不需要借助离子束。

)6. D(A.“一起领导完成”的说法缺少依据,只是研究小组的该项研究所依据的实验由前昆士兰大学博士生安德鲁·斯蒂芬森进行。

B.“广泛运用离子束技术来测试半导体”性能比上个世纪80年代更早。

C.强加因果。

)7. D(A.“具备金属的全部功能”中的“全部”错。

B.“取代现有导体材料”中的“取代”错。

C.“可以制造出完全不导电的塑料”中的“可以”错,首段中为“有可能...制造出”,第⑤段中也有“理论上”一词)三、(9分,每小题3分)8. B(以……为意、把……放在心上)9. C(助词,“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不译。

A.代词,…的人/代词,这样 B.连词,如果/动词,像。

D.介词,趁着/介词,凭着、靠着)10. A(张鉴的父亲是张裔,张裔靠祖上恩荫补了供奉官的缺。

)第Ⅱ卷(共120分)四、(23分)11.(10分)(1)淳化年间,盗贼在西蜀起事,王继恩讨伐平定他们,然而管理军队没有政令,他的下属仗着功劳而凶暴强横。

山东省济宁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

山东省济宁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

山东省济宁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湮.没/咽.喉要道阿.谀/刚正不阿.脊椎./椎.心泣血B.休憩./杞.人忧天削.皮/削.足适履场.院/逢场.作戏C.埋.怨/埋.头苦干假.装/久假.不归露.面/崭露.头角D.攻讦./捷.报频传轻便./便.宜行事惊诧./叱.咤风云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安分渡难关长治久安万事俱备B.伏法大姆指貌合神离顾名思义C.博弈候车室出其不意精兵减政D.通谍抄近路和言悦色艰苦备尝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说民生问题是“命脉”,腐败就是“毒瘤”。

一方面,我们党要解决好群众的民生问题,取得广泛的支持拥护,另一方面必须下大力气铲除毒瘤,永葆自身青春活力。

B.在我们眼里,像“股神”巴菲特这样的人住在高档别墅里天经地义,但这位世界第二富豪却住在一所靠马路的、没有院落的、在整个社区中属于最差、最朴素的房子里。

C.和老“海归”们相比,80后、90后小“海归”不再具有明显的就业优势,“海带”(归国待业)的增加与“海豚”(归国后窝在家里)的出现,更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

2011届高三语文下册第三次联考试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1届高三语文下册第三次联考试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1届高三语文下册第三次联考试检测试题及答案江苏省徐、淮、连、宿201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讲评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内讧/一哄而散裨益/纵横捭阖橘子/波诡云谲 B. 辟邪/开天辟地商贾/余勇可贾蹊跷/独辟蹊径 C. 泄露/崭露头角勾当/长歌当哭脊椎/椎心泣血 D. 拙劣/咄咄怪事佚事/卷帙浩繁赝品/义愤填膺【答案】选D A项读音分别为hòn��/hòn��bì/bǎi jú/jué B项读音分别为bì/pì �括�/�括�qī/xī C项读音分别为lòu/lù dàn��/ dàn��zhuī/chuí D 项读音分别为zhuō/duōyì/zhìyàn/yī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石破天惊的变化。

身为炎黄子孙,我们真切地感受着这些变化,并常常为之振奋。

B.关于房租上涨的问题,出租者和租房者的看法模棱两可,社会上也议论纷纷,住建部负责人则认为还是由供求矛盾引起的。

C.本次展览涵盖京津画派李可染、海派吴昌硕等五大画派“掌门人”以及诸名家的作品,幅幅水墨淋漓,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D.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答案】选C A项“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应改为“翻天覆地”。

B项“模棱两可”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

应改为“莫衷一是”。

C 项“美不胜收”意为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使用是恰当的。

D项“无可厚非”意为不能过分责备。

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汕头市2011届高三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汕头市2011届高三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汕头市2011届高三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基础试题01-19 1736汕头市2011届高三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共24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炽热/诚挚汹涌/吟诵湖泊/血泊B.威慑/罪孽市侩/荟萃折扣/折本C.揪心/抓阄栈道/饯行差错/出差D.鞭笞/踏实塑料/追溯畜牧/耕畜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种种迹象表明,房产税试点似乎确已箭在弦上。

从旷日持久的舆论呼吁,到破除重重障碍终于即将试点实施,背后所经历过的种种利益博弈不难想象。

对个人房产恢复征收房产税,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价值不言而喻。

倘若主要是基于财政增收角度来设计房产税政策,其税负公平性与调控的效果无疑都会受到影响。

在这一点上,试点地区的房产税实施细则,且让我们侧目而视。

A.箭在弦上 B.旷日持久 C.不言而喻 D.侧目而视3.下面语段中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①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能够引起中央高度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种内部矛盾凸显。

②在长期追求地方发展和财富增值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管理者混合了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界限,模糊了民众用法律捍卫基本权利与维稳的内涵。

③“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就是用法治解决矛盾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与正义。

④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从根本上说也是能否实现当前提倡的“包容性增长”的问题。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不同的社会思想,对作家的创作倾向有着显然不同的影响,试看唐代李白、杜甫和王维的诗作就能明白。

李白除了接受过一定的儒家思想影响外,。

道家思想的积极方面使他的诗歌充满了蔑视权贵、渴望自由的精神;。

出身于“奉儒守官”之家的杜甫的诗歌中,“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2011年高考复习质量监测试题(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孝”作为日常行为规范,几千年来被赋予了强烈的象征涵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法律与政治是紧密纠缠的共生体,从未像西方社会那样在权利框架下充分剥离。

因此,通过对“父子—君臣”这一隐喻关系的不断自我确证,个体在家庭中的品行,变成了考察社会角色与政治素质的根本依据。

汉代选拔与培养官员的重要途径就是“举孝底”,即二十万户中每年推举一位公认为孝顺父母、行为廉正者由朝廷直接任命为官吏。

这种以德取士、以德治国的系统,直到清代仍是吏治的重要方面。

显然,作为家庭伦理规范的“孝”,已作为政治考核标准直接介入了社会生活,实际上是国家层面上“忠”的异质同构体。

多少功臣名将失宠后,往往以“不孝”之名获罪杀身。

“孝”在周代以前主要是指对逝去的先人进行祭祀与守制。

周以后随着儒家的兴起,侍奉活人的社会议题渐渐压倒了供奉死人的宗教议题。

从现实利益上说,对逝者的守制与对老者的奉养,都要浪费大量劳动力,并不符合资源最优化配置的自然原则。

然而,这种“不经济”的行为却恰恰体现了文明的力量,即宣告一种基于“反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个体高度独立,包括从家族和家庭依赖关系中的解放。

这使代际成员的长期共处失去强制性,公共教育、全日工作和社会化福利体系,最终切断了原有的“反哺”链条,于是出现越来越多失去回报的“空巢老人”。

由于时间上的快节奏和空间上的流动性,年轻人的自我认同更多来自社会角色尤其是职业角色,家庭日益远离作为国家缩影和权力纽带的含义。

这使“孝”作为一种崇高的政治话语迅速崩溃,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利益话语和情感话语。

将“孝”解释为功利性的交易似乎有“庸俗社会学”之嫌,因此有人试图寻求更自然的心理依据,把它归结为人类的某种普遍情感。

但是,如果没有内在的敬畏与顺从,奉养老人就与豢养宠物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也就是说,仅仅根据强烈的审美感情——“爱”,并不必然导致“孝”的行为。

另一方面,当我们讴歌伟大无私的母爱时,往往忘记了野兽的护崽之情比人类更绝对、强烈和直接,它们会为保护幼崽而自不量力地攻击任何目标,不会想什么养儿防老的问题。

因此,坦然承认“孝”的功利基础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对“孝”进行道貌岸然地掩耳盗铃和无限绑架。

人的感恩之情并非与生俱来,其前提是要有“恩”可感;而当情感内化为道德习惯时,便拥有了难以抗拒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所以,说到底,“孝”不仅是一种光荣的美德,而且应当是一笔自由的交易和一份愉快的感情。

(节选自《当孝道遇上法律》)1.下列关于“孝”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父子—君臣”的隐喻关系存在着联系。

B.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孝”的侧重点经历了由社会议题向宗教议题的转变。

C.现实中,“孝”体现了资源最优化配置的自然原则与文明力量之间的差别。

D.现代社会的“孝”已非崇高的政治话语,而是一种利益话语和情感话语。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汉代“举孝廉”表明,“孝”作为政治考核标准直接介入了社会生活,并由家庭伦理规定范变成了以德取士、以德治国的系统。

B.作为一种“不经济”的守制和奉养行为,曾经基于“反哺”机制而确立的“孝”,包含着对晚辈自身生活“方便性”的牺牲。

C.如果没有对长辈内在的敬畏与顺从,而仅仅出于“爱”这种强烈的审美感情,奉养老人就与豢养宠物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D.与野兽具有比人类更绝对、强烈和直接的护崽之情相比,我们应该坦然承认“孝”的功利基础,否则可能对“孝”作出曲解。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西方社会的道德、法律与政治做到了在权利框架下充分剥离,这使个体在家庭中的品行,没有变成考察社会角色与政治素质的根本依据。

B.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忠”的异质同构体,“不孝”即“不忠”,这是失宠的功臣名将被以“不孝”的罪名杀害的原因之一。

C.现代社会中的个体高度独立,而公共教育、全日工作和社会化福利系最终切断了“反哺”链条,使失去回报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D.感恩之情并非与生俱来,当“孝”被视为一笔自由的交易和一份愉快的感情时,它就会被内化为道德习惯并拥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张亮,郑州荥阳人也。

外敦厚而内怀诡诈,人莫之知。

大业末,李密略地荥、汴,亮杖策从之,未被任用。

属军中有谋反者,亮告之,密以为至诚,署骠骑将军,会王世充陷郑州,亮不得之官,孤军无援,遂亡命于共城山泽。

后房玄龄以亮倜傥有智谋,荐之于太宗,渐蒙顾遇。

贞观七年,进亮金紫光禄大夫,行相州大都督长史。

亮所莅之职,潜遣左右伺察善恶,发擿奸隐,抑豪强而恤贫弱,故所在见称。

初,亮之在州也,弃其本妻,更娶李氏。

李骄妒特甚,亮宠惮之。

李尤好左道,所至巫觋盈门,又干预政事,由是亮之声称渐损。

太宗将伐高丽,以亮为沧海道行军大总管,管率舟师。

自东莱渡海,袭沙卑城,破之,俘男女数千口。

进兵顿于建安城下,营垒未固,士卒多樵牧。

贼众奄至,军中惶骇。

亮素怯懦,无计策,但踞胡床,直视而无所言,将士见之,翻以亮为有胆气。

其副总管张金树等乃鸣鼓令士众击贼,破之。

太宗知其无将帅材而不之责。

有方术人程公颖者,亮亲信之。

初,在相州,阴召公颖谓曰:“相州形胜之地,人言不出数年有王者起,公以为何如?”公颖知其有异志,因言亮卧似龙形,必当大贵。

又有公孙常者,颇擅文辞,尤与亮善。

二十年,有陕人常德玄告其事,并言亮有义儿五百人。

太宗遣法官按之,公颖及常证其罪,亮曰:“此二人畏死见诬耳。

”又自陈佐命之旧,冀有宽贷。

太宗谓侍臣曰:“亮有义儿五百,畜养此辈,将何为也?正欲反耳。

”命百僚议其狱,多言亮当诛,唯将作少匠李道裕言亮反形未具,明其无罪。

太宗既盛怒,竟斩于市,籍没其家。

(删节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九》)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密以为至诚至:达到。

B.贼众奄至奄:突然。

C.翻以亮为有胆气翻:反而。

D.命百僚议其狱狱:罪案。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明张亮“内怀诡诈”的一组是(3分)()①亮告之②潜遣左右伺察善恶③直视而无所言④阴召公颖谓曰⑤公颖及常证其罪⑥此二人畏死见诬耳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亮代理相州大都督长史时颇有政绩。

他暗地派人探察好坏人,揭发检举奸邪和隐情,做到了抑制豪强和抚恤贫弱,受到人们称赞。

B.李氏的恶劣品行给张亮的声誉带来了损害。

李氏骄横妒忌,不仅喜欢邪门道,还和很多男女巫师一起干涉和参与张亮的政事。

C.张亮没有统军作战的才能。

征讨高丽与敌人交战时,张亮临阵对部队惊慌混乱的局面不知所措,是张金树等人指挥军队打败了敌人。

D.太宗没有宽恕张亮谋反的行为。

常德玄告发张亮后,太宗认定张亮蓄养五百义子就是为了谋反,最终处死了张亮并没收了他的家产。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后房玄龄以亮倜傥有智谋,荐之于太宗,渐蒙顾遇。

答:(2)相州形胜之地,人言不出数年有王者起,公以为何如?答:(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江晴(清)郑燮[注]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注]郑燮,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8.结合全诗,简述“吐出望江楼”中“吐”字的妙处。

(5分)9.这首诗在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登斯楼也,,,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2)千嶂里,。

浊酒一桥梁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3),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海葬尹全生蔚兰的海,蔚兰的天,蔚兰的海和天的尽头,耸立着白得发亮的云山;白得发亮的云山下面,泊着一叶蓝灰色的帆。

是该撒网的水域了。

海沉默着,船上的五个人也都沉默着。

三个年迈的渔夫铁青着脸,在船舱里无声地抽烟;阿根和鸽子坐在船板上,互相用眼睛传递着惶惑。

这次出海本来就不是打鱼,而是一场阴谋。

主谋是鸽子爷。

鸽子是他五十岁那年捡来的。

捡来了鸽子就没了鳏夫的孤独,却也捡来了数不清的艰辛。

他用老渔夫多咸味儿的血汗养育他的心肝。

为了鸽子少一声啼哭多一个笑脸加一件新衣,他曾被雷电的金鞭抽下大海,曾被黑鲨的尾鳍砍断肋骨……鸽子十九岁了,是条美人鱼呢!通风透亮的日子总浸透了苍老的欢笑。

可是,他渐渐发现鸽子再不像只小猫,整天围着他洒娇,却与阿根那小子粘乎上了!鸽子的变化使他目眩使他恐慌。

十九年了,他还从没想到过鸽子是会飞的。

鸽子要是飞了,日子还叫什么日子?而且,他眼里的阿根哪点能同鸽子比呢?而且,阿根又姓魏!为此,他告诫,他劝说,他恳求……然而一切都是徒劳,鸽子总是羞红着脸说:“爷爷,这事您别管。

”阿根这狗崽子,真把我鸽子的心勾去了!这哪儿成这哪儿成!鸽子爷终于请来了老二、老三合计对策。

在荒僻渔村的古老的小屋里,掩起门窗,点起蜡烛,倒上大碗烈酒,喝得眼睛血红。

“那狗崽子,要掏我的心那!”鸽子爷抹去两行浊泪。

“咱姓于,任他们成了,不是…喂鱼‟么?”老二眼里燃着愤怒和恐慌。

“拆!”老三一拳砸在桌子上。

三个同胞兄弟捧着酒碗策化了一个险恶的阴谋: 让阿根相帮出海捕鱼,到深海逼他中断与鸽子的往来;他若是不从就朝海里推了,喂鱼!如果一旦事发蹲监砍头,三个老兄弟一同摔碎酒碗一同低吼:“值!”……宁静的海天,静穆的云帆。

鸽子爷长长喷出一口浓烟,那烟仿佛是从正生火的炉灶里涌出来的: “阿根,你小子下来。

”阿根仓皇不安地走进船舱,盯着鸽子爷的脚尖;鸽子轻手轻脚地跟进来,盯着阿根的脚跟。

海上骤然风起,船晃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