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读书交流教案

合集下载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教案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教案

聊聊《草房子》——《草房子》阅读交流课东坪镇萸江学校闵小玲【教学目标】1、认真读完全书,感知书中的人物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开展个性阅读与合作阅读,通过“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师生交流读后感受。

3、感受《草房子》的人性之美,感悟成长的美丽,品味小说的文学魅力。

【教学重难点】1、把握全书内容,感知人物特点。

2、学习三种阅读策略。

3、从文中的主要人物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的故事中,交流感受和体会,感受成长的美丽。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教师提问:同学们,曹文轩的《草房子》你们都看完了吗?(生答)2、那老师要来检查一下大家看书的情况。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完成。

)3、教师小结,引入本课:聊聊阅读、聊聊《草房子》。

二、聊聊文中人物,学习阅读策略一。

1、教师提问:同学们,拿到一本新书,你们是如何阅读的?(生答)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个更好阅读方法,你们想知道吗?3、在学习第一个阅读策略以前老师像和你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课件出示人物描述,学生以抢答形式来回答)4、让学生说说文中其他人物,引导学生思考人物之间的关系。

5、课件出示人物关系表,让学生拿出教师发的表格填写,教师巡视指导。

6、请一名学生展示所填表格,讲解人物关系。

7、师小结,引出阅读策略一:构建人物关系。

三、聊聊人物的特点,学习阅读策略二。

1、说一说:你最喜欢谁?(学生自由说)2、考一考,用事实来说话。

外表最有特点的是谁?最与众不同的是谁?最固执的是谁?最淘气的是谁?最有孝心的是谁?4、出示桑桑图片,集体分析桑桑的特点。

集体完成桑桑性格分析的表格。

5、总结阅读策略:分析人物特点。

6、分组讨论陆鹤、杜小康、纸月、细马的性格特点,完成表格。

7、集体展示。

四、聊聊成长,感受成长中的苦难,与成长的美丽。

1、根据学生所填表格,教师谈话引入:成长中必须经历苦难。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的人物是如何在苦难中成长的。

3、教师小结,出示诗歌:成长的美丽。

《草房子》教案

《草房子》教案

《草房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房子》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对生命的诠释。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感。

2. 难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引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共鸣。

- 教师提问:你们的童年是什么样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或者记忆?- 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经历和感受。

- 教师引出《草房子》这本书,简单介绍其内容和背景。

2. 阅读与思考(10分钟)- 学生自行阅读《草房子》的部分章节,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小说中最让你感动的场景是什么?- 你对哪个角色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你从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3.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4. 全班交流(10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和提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理解。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草房子》的主题和情感。

-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深入思考。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学生对《草房子》这本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通过自行阅读、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等环节,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主题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我也通过提问和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由于时间限制,有些学生没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小组的讨论不够深入和全面,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指导。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案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案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草房子》,了解作者、背景及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主动交流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草房子》概述a. 作者介绍:曹文轩及其作品b. 故事背景:了解作品所描绘的时代背景及地域特点c. 故事梗概:掌握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及其发展脉络2.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a. 主要人物:桑桑、纸月、温幼玉等b. 人物特点:分析人物性格、动机、成长变化等c. 人物关系:梳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及情感纠葛3. 第三章:情节解读a. 重要事件:挑选作品中的重要事件进行分析b. 事件意义:探讨事件对人物成长及故事发展的影响c. 情节安排:欣赏作者在情节安排上的巧妙构思4. 第四章:环境描写欣赏a. 自然环境:欣赏作品中的自然风光描绘b. 社会环境: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风貌及民俗风情c. 环境与人物:分析环境对人物性格、命运的影响5. 第五章:主题探讨a. 人性光辉:挖掘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b. 道德观念:探讨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及价值取向c. 现实意义:联系现实生活,思考作品对自身的启示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事件进行深入剖析。

3.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联系实际,思考作品的意义。

4.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量及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2. 课堂发言:评价学生的表达及思考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及对作品的分析能力。

五、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一节阅读交流课,共计15周。

2. 每节课前,学生需预习相关章节,做好阅读笔记。

3.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章节回顾:让学生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记忆。

《草房子》教案

《草房子》教案

《草房子》教案教案名称:《草房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草房子》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掌握故事情节,概括作品主题。

(3)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

(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真善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尊重差异,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激发对文学的热爱,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草房子》是我国著名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在一个小山村,一群孩子在草房子里成长的故事。

作品通过描绘孩子们的生活,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和童年时光的纯真。

2. 教学重点:(1)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理解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内涵。

(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草房子》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与讨论:(1)学生自主阅读作品,了解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概括作品主题。

3. 分析与鉴赏:(1)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如人物描写、场景设置等。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真善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内涵。

5. 总结与拓展:(1)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总结教学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3. 学生道德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4. 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及积极的人生态度。

草房子导读交流课教案

草房子导读交流课教案

草房子导读交流课教案第一篇:草房子导读交流课教案苦难与成长——《草房子》课外阅读指导方案【教材分析】《草房子》是曹文轩继《山羊不吃天堂草》之后又一部扛鼎力作。

这部优秀的少年长篇小说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

作品沿袭了曹文轩一贯的厚重、质朴的写作风格,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在今天这样浮躁的社会、冷漠的世态中,它能真正感动所有的孩子,让他们回归精神的家园。

【学生分析】对于今天衣食无忧的孩子来说,缺少人生的历练,使他们的性格产生了这样那样的缺陷。

面对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他们更多的表现出的是对他人的漠视和对人生的无谓。

而《草房子》为他们搭建起的精神殿堂,能真正唤醒他们心底的人文情怀,使他们的心变得柔软起来,让他们真正学会感动。

【设计理念】“成长”与“苦难”是曹文轩写作的两大主题,也是现在的孩子最需要但也缺少的。

《草房子》一书感情真挚,情感细腻,书中的的孩子们都在各自的苦难中成长着,在生活的磨砺,暴风雨的洗礼中学会了坚强,毅力与责任。

于是,我从苦难与成长的主题切入,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魅力,体悟作品中对生命的诠释。

【教学目标】1、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书中的人物,感受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内在魅力。

2、赏析精彩片段,培养学生对语言艺术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3、感受《草房子》表现出的真善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作品中人物形象,感受作品诗一般的语言,感受作品的内在魅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从人物性格、作品的语言等角度去赏析文学作品。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阅读《草房子》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出作者:1、同学们,每个学期,老师都会推荐一部作品,我们师生一块,在同一时间,阅读同一本书,然后交流彼此的读书感受。

我们曾经一起读了《上下五千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草房子》读书交流会2 教案

《草房子》读书交流会2 教案
护学校,豆角为学校财产落水去世.
学生朗读
墓前,是一大片艾,它们笔直地挺着,在田野上吹来的风中摇响着叶子,终日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
预设:学生发现艾地的象征意义,作者用艾草比喻秦大奶奶,
最初有自行车,有皮带,有四季的衣服,戴口罩,家中有钱.
后来穷困潦倒,无法上学.偷拿课本想要自学;在芦苇荡里艰难地养鸭子,养鸭失败在学校门口摆摊.
(1)我来考考你们,咱们先进行一个游戏热身,竞猜人物.
课件出示描写人物的话,请同学竞猜。
(1)、得了鼠疮,经历了死一样的痛苦(桑桑)(2)、从小没有父母,身世离奇,被人欺负(纸月)(3)、过继到邱二爷家,经历了洪水后家毁人亡痛苦(细马)(4)、因为秃头,自尊受损,在抗争后被人冷落,后证明自己(秃鹤)(5)、因家庭变故,辍学放鸭,在孤独中经受磨炼。(杜小康)(6)、有一副好嗓子,漂亮且心灵美,最终所托非人(白雀)(7)喜欢吹笛子,最终有情人没能终成眷属(蒋一轮)(8)为了土地和油麻地小学“战争”,为了救南瓜落水。(秦大奶奶)
思考是无止境的,班级读书会能不能通过实践在“整体内容的把握与局部语言的品味的结合”、“读与写的结合”、“围绕书的讨论与后续活动的结合”这些命题上有进一步地开拓,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一直思考下去的。
出示标题:
读有所悟,悟有所获。
六、 总结感动,回归唯美。(2分钟)
师小结:听着同学们精彩的发言,我们的交流会也不知不觉地接近了尾声。曹文轩所写的《草房子》以唯美的语言悄悄地打动了我们的心。带给我们无限的感动。
六、好书推荐:(2分钟)师:曹文轩佳作还有许多许多。本学期我们的第二本推荐阅读书目《山羊不吃天堂草》,也是一部令人百读不厌好书。
(1)交流故事情节,
(2)杜小康最初的生活什么样?后来呢?举例子说一说

《草房子》交流课教学设计(合集5篇)

《草房子》交流课教学设计(合集5篇)

《草房子》交流课教学设计(合集5篇)第一篇:《草房子》交流课教学设计《草房子》读书会活动设计活动目标: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引领学生在品悟人物成长历程的过程中,感受作品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受到精神上的洗礼。

3、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活动准备:1、学生课前独立逐章阅读完《草房子》全书。

2、制作《草房子》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诵读童谣,导入文本。

2、板书:《草房子》二、回顾文本,交流感受1、说梗概我们已经读完了这本书,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2、谈感受读完这本书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呢?3、聊人物(1)梳理人物说一说:这本书中都有哪些人物?(2)猜测人物1、小游戏:猜猜他是谁2、学生猜出人物后,相机交流: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了解。

三、精彩再现,品悟主题(一)聚焦人物,感悟成长过渡:在这本书中,有几位和我们大家同龄的少年,他们在经历了挫折和磨难之后,迅速成长。

请大家快速打开记忆的闸门,想一想他们都是谁?1、关注秃鹤:(1)在秃鹤的成长过程中,他发生了哪些性格或心理上的变化?学生讨论交流并填写学习单。

(2)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秃鹤一次次地发生改变呢?学生交流,相机出示精彩片断:从这些片断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秃鹤?(3)出示: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为什么说秃鹤是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4)师小结2、关注桑桑、细马、杜小康:(1)桑桑,细马,杜小康这几个人物成长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事件是什么?在事件的前后他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学生交流(二)总结升华,链接生活1、总结升华。

2、链接生活:了解了秃鹤,杜小康、细马、桑桑的成长故事后,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你应该怎么做呢?(三)交流点拨,方法提示同学们,我们今天围绕着“成长”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我们还可以围绕其他的话题,比如:作者的写作风格,人物的性格特点等等展开交流,来分享我们的阅读感受。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教案及反思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理解《草房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1.2 教学内容:(1)第一章:桑桑的草房子(2)第二章:纸月的故事(3)第三章:细马的生日(4)第四章:秃鹤的愿望(5)第五章:杜小康的梦想1.3 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2)问题引导: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

(3)角色扮演: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草房子》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题:成长、友谊、梦想。

2.2 章节阅读与讨论:(1)学生自主阅读每个章节,了解故事情节。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2.3 课堂互动:(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情景再现。

(3)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三、教学评价3.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

3.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笔记、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四、教学反思4.1 教师总结课堂上的亮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2 学生反思自己在阅读和交流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4.3 针对学生的反馈,教师调整教学计划,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课后作业(1)阅读《草房子》的章节,了解故事的发展。

(2)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3)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内容,积极参与课堂交流。

六、教案设计6.1 教学目标:(1)深化对《草房子》中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2)通过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走进草房子,收藏美好
1、我们先来温习一下作者对草房子的一段描写。

(幻灯片出示这段文字)
2、谁愿意来给大家朗读这段文字?
3、这就是油麻地的草房子,在你的心中,它们是普通的草房子吗?你认为它怎么样的草房子呢?
4、草房子如诗如画,作者的文字也如诗一般充满魅力,让我们将这份美好收藏于心吧。

二、聚焦人物,品味感动
1.在这些美丽的草房子里,生活着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

现在我们就到油麻地小学去寻访这些可爱的人。

(课件)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朋友?看谁知道的最多。

2.我来考考大家对他们的熟悉程度。

我从书中裁剪了一些文字片断,请仔细听我读,你们在感受作者语言魅力的同时,迅速判断出文字描写的是书中的哪个人物?男生和女生比比看谁猜得准,但是要等我念完才能举手。

3、这么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中,最能打动你,让你难以忘怀的是谁?(板书:桑桑、秃鹤、纸月、杜小康······)
全班交流:
桑桑
(1)我想桑桑的调皮捣蛋、异想天开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在油麻地可是出了名的,谁来举例说说桑桑的调皮往事?
(2)调皮的桑桑给油麻地的师生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从乐。

你们是不是从桑桑身上也看到了我们班某位同学的身影呢?
(3)桑桑那么调皮捣蛋,可是他却赢得了油麻地所有人及我们同学的喜爱,这又是为什么呢?你能不能举例说明?(热心、善良、有爱心、仗义、勇敢、坚强……)
(5) 老师想推荐大家读一读两段文字。

P268、
(6)这是桑桑生病前还是生病后的内心世界?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你感受到了什么?桑桑得知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他抱怨命运对他的不公吗?他憎恨这个世界吗?他心底更多的是对这个世界的爱和善意。

这样一个少年,他面对死亡表现出来的优雅和悲壮,的确让我们肃然起敬。

教师小结:你们知道吗?当我读到桑桑的病有救之后,我的眼睛情不自禁地湿润了。

我太喜欢桑桑了,喜欢他的顽皮可爱、活力四射,喜欢他善良的心地和他的同情心。

桑桑在成长,拥有健康、快乐、朋友,他是一个幸福的人,我希望能拥有他这样的学生。

秃鹤
(1说完桑桑,书中还有一个人物我们不能不提,他是全书第一个出场的,他就是?(2)秃鹤在你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怎么看待他的?
(3)秃鹤强烈的自尊和倔强来自于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脑袋,作者对他的光头做了特别传神的描写,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语言的幽默诙谐。

指名读
(4)说真的,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顶着这么一颗打了蜡一般的光头确实让人挺受不了,但是在第一章最后一句话,作者却这样说:“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海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5)是的,秃鹤倔强的外表下也有一颗善良上进、热爱集体的心,这样一个活得有尊严的孩子,一个战胜自我的勇者,毫无疑问就是一个最英俊的少年,来,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吧。

杜小康
(1)书中还有一个人物也让我深深记住了他,他就是杜小康。

我觉得对杜小康,仅仅用喜欢一词来表达还不够,他让我钦佩。

这是红门(二)章节中桑乔校长说的一句话:“日后,
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课件出示)请问孩子们,阅人无数的桑校长为何如此看好杜小康?
(2)是啊,曾经那么优越的杜小康,在经历了坎坷的命运后,走出了孤独和困境,小小年纪就勇敢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他的经历令人心酸,又令人欣慰。

我也相信,假以时日,这个聪明而坚定的少年必成大器。

(除了刚才我们解读的这三个重要人物,你还喜欢哪个人物?他什么地方打动了你?
同学们,草房子塑造了这么多形形色色个性鲜明的人物,你认为他们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吗?(共性:善良、坚强、懂得爱,不断成长·······)
三、小结:这本书的背景是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也许我们永远不会经历那些人事变迁,生离死别,但是从这些孩子和老师身上,从他们在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默默温馨中,我们感动着、收获着,他们在成长,我们也随着一同成长,这就是文学作品对我们心灵的陶冶和净化。

四、感悟情怀,温暖心灵
1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读者的你,你会如何评价《草房子》呢?你想对《草房子》的作者、作品或书中的人物说些什么呢?请思考一下,在你的书签上来个真情告白,等会我们再交流。

2、学生交流。

3、美丽的文字,感人的故事,温馨的细节,一部《草房子》就像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们在享受之余感受到了人世间最珍贵的真善美,亲人之爱、朋友之情、同学之谊,苦难中的悲天悯人,绝境时的永不放弃,这就是人文情怀,拥有它,世界才是最美好的。

4、孩子们,我们今天的读书交流会可以帮助大家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但是,要记住“好书不厌百回读”,希望同学们课后把《草房子》好好地再读一遍,你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五、推而广之,作品推荐
1、《草房子》作者曹文轩叔叔还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如《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红瓦》等,(出示书,学校图书室有,可以借阅)同学们如果感兴趣可以继续阅读。

2、最后,送给同学们几句话,齐读:
阅读,成就人生。

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是书香能致远。

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希望你们铭记在心,从今天起,我们都来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