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我能行!》新型导学学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我能行”》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我能行”》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我能行”》学案新人教版扬起自信的风帆《“我能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懂得自信的含义及表现;了解自信和自负、自卑的区别,以及它们与成功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讲演)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个上高三的女孩,她的成绩一般,为了不走专科,暑假过后,开学半个多月,女孩的爸爸、妈妈从百里之外赶到县城中学,根据孩子的天赋,商量一番后,决定让女儿改学艺术。
在这之前,这个女孩从没学过绘画,面对艺术班至少都有一年学画的功底的同学,孩子没有犹豫,她说,“我能行!”孩子只身提前到哈市“大画室”学习了,她不分白天黑夜地泡在画室里。
三个月后,参加了国家艺术类考试,获得了一所省外,多所省内高校的艺术证书。
高考后,她被哈尔滨师范大学壁画系录取了,成了一名本科生。
创造了奇迹的女孩的爸爸就是站在你们面前的政治老师……二、活动探究(一)自信一族活动一:让学生拿出一张大白纸,至少举出三个以上的实例(不局限在学习方面)__“我能行!”(设计意图:通过对自己的成功经历点滴的回顾,唤起学生内心对自己肯定的感受,在情感上体会“我能行!”)感悟:1、横向方面从学生自身经验出发,探究“我能行!”2、纵向方面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过去”、“现在”、“将来”“我能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能力,都是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自信是开发金矿的工具。
活动1、什么是自信?(定/含义)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2、自信的表现?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3、区别自信、自负、自卑(三者的特点产生原因特点态度结果自信追求的目标是真实的,不会同别人过不去。
实事求是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缺点。
成功自负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达不到。
政治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1.2.1“我能行”导学案

政治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1.2.1“我能行”导学案年级七年级学科政治主备人参与人课型新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
了解自信与自卑、自负的区别。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对自我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
重点自信的含义及表现。
难点自信、自负和自卑的区别。
教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学习过程利用课前时间,将学案要求学习掌握的要点进行初步的学习、了解和分析,梳理知识结构,并收集一则关于自尊者达观的故事,并做好讲故事的准备。
要求: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细读课文P18-22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边读、边划、边记。
重点内容要用“_____”划下来,用“()”标出关键词,遇到不明白的划“?”。
首先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同桌或小组同学互相讨论,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交给在后教环节中帮助解决。
1、把许多“我能行”的经历归纳起来,就是在思想上“我能行”,行为上“我能行”,情感上“我能行”。
这种“我能行”的态度,就是。
2、归纳:什么是“自信”?3、完成课本p20的表格内容,归纳出自信者的特点:4、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自信自负自卑5、自信为我们搭起了一个的平台,使我们可以、地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使我们保持,从容地享受生活的。
把自学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我们一同探讨)(一)、组内交流展示: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成果,分析探讨不懂的问题。
2、收集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全班交流探讨。
(二)、班级交流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以“新知初探”的内容为线索,选派代表向全班做汇报发言。
1、写一写:“我能行”(课本P19)。
2、“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和“看自己豆腐渣,看别人一朵花”都是不对的,请分析错误的原因。
六、拓展延伸:连线题①小欣常对别人说的话太敏感自信②小刚以为自己是人人都羡慕的好学生③小张从来不敢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的看法自负④小红经常问同桌:“我的成绩比你好,老师为什么总是表扬你?⑤刘翔在赛场上总是以百倍的信心战胜自我,赢得胜利自卑课堂小结训练与检测1.马谡未能守住街亭的原因在于他()A.骄傲自负 B.自信 C.自尊 D.被大材小用2.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七年级政治下册《我能行》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我能行》导学案人教版第二课第一框“我能行对应的课标内容.客观的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2.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对自我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
在分析自己优缺点的过程之中,培养学生悦纳自我的愉悦心态。
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信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做客观的评价。
能够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负,不自卑。
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信。
知识目标: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了解自信与自卑的区别。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对自己的评价要么过高要么过低,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对待,以致于形成自负或自卑的心理障碍。
而认识上的偏差带来行动上的偏颇,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出现狂妄、偏激、虚荣、焦虑、害怕困难、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识及作出恰当的评价,增强自己的自信。
学生只有树立了自信之后才会获得成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
教学重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自信的含义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区分自信、自负、自卑三者之间的不同表现。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对比法教学设计理念通过创设情境、协作、会话,实现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
注重体现启发式教学的精神,注重教学方法的“体验化”、“主体化”,注重教法学法的统一。
使学生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学以致用。
教、学、练案内容学法指导一、测试导入,明确目标。
(5m)、自信心小测试。
2、明确学习目标:(1)理解自信的含义与表现。
(2)正确区分自信与自负、自卑。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7m)、自学一:阅读P18——P20,完成问题(1)—(3):(1)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也是一种()。
一句“我能行”,体现了()、()的态度。
思想品德人教七年级下册《“我能行!”》教案1

《“我能行!”》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正确认识自己,克服自负、自卑的心理,树立自信的生活态度。
知识与能力目标:1.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2.了解自信与自卑、自负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2.能够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卑、不自负。
教学重点:1、自信的含义。
2、通过不断的体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自信一族英国前首相威廉·皮特还是一个孩子时,就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就一番伟业。
在成长过程中,无论他身在何处,无论他做些什么,不管是在上学、工作还是娱乐,他都从未放弃过对自己的信心,不断地告诉自己应该成功,应该出人头地。
这种自信的观念在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生根发芽,并鼓励着他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地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前进。
22岁那年,他就进入了国会;第二年,他就当上了财政大臣;到25岁时,他已经坐上了英国首相的宝座。
凭着一股要成功的信念,威廉·皮特完成了自己的飞跃。
请问:同学们,威廉·皮特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学生:因为他自信。
教师:的确,正是由于他自信的信念促使他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相信自己行,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
一句“我能行”,体现的是我们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态度。
每一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
那么,自信等不等于自以为是呢?它和自负、自卑有什么样的区别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材料分析:材料一: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据说他在一次过阿尔卑斯山时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
”的确,他率兵一度降服大半个欧洲,使法国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地发展,但他的自负使之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日益强烈,终于发动了以争霸、掠夺和奴役别国为目的的侵略战争,正是这份自负使他有了最后滑铁卢战役的失败,被流放而死在了圣赫勒拿岛。
请问:材料一中的拿破仑的表现是自信吗?结果如何?学生回答。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我能行》学案

第一单元 第二课《我能行》学习目标:1、 明白自信的含义和表现;明白得自信、自卑、自大的区别和关系。
2、 通过讨论、合作学习,体验我能行,学会正确的评判自己,能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卑、不自大,树立自信的生活态度。
(学法指导:一、通读教材,梳理基础知识,完成念书指南,并在书上做好标注二、将自主学习中显现的疑点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时刻5分钟并独立完成)阅读教材17---22页,完成以下几个问题,请勾画并补充在书上1、 自信的含义和表现别离是什么?对咱们产生如何的阻碍?2、 自大的人有什么特点?其结果如何?3、 自卑产生的要紧缘故是什么?会产生如何的阻碍?4、 归纳自信、自大、自卑的区别。
1、 完成19页中的空格,小组展现,体验自信。
2、 二、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材22页的演出,讨论并体验自信、自大、自卑的区别。
本框讲的关键词是什么?讲了哪几个问题?(请你归纳并拟出知识网络,并熟记)(单项选择题)一、展望2021年伦敦奥运会,我国竞走运动员刘虹说:“我相信我能够站在伦敦奥运会的赛场上。
目前,我的最大对手依旧是俄罗斯队手。
可是,在方才终止的世锦赛上,我的成绩比金牌得主卡尼斯金娜仅慢了18秒,大大减少了两人的差距。
同时,我也在多次竞赛中感觉到,她的竞技状态在下降。
因此,关于伦敦奥运会我十分有信心,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夺取金牌!”这说明刘虹()A 是个很自大的人 B 相信自己的实力,瞧不起对手C 想入非非,因为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D 相信自己的实力,充满自信二、“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这句名言告知咱们要想取得成功,必需具有的心理品质是()A 自大B 自信C 自卑D 自负。
我能行 导学案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一框我能行科目:思想品德年级:七年级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了解自信与自卑和自负的区别,以及它们与成功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分组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自信的生活态度。
培养悦纳自我的愉快心态。
树立和增强自信。
【学习重点】自信的含义和表现。
【学习难点】自卑和自负是自信的误区。
【自主学习】仔细阅读课本18页——22页,并填空。
一、自信一族1.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也是一种。
2.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
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1.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追求的目标。
2.自卑的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
3.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评价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4. 为我们搭起了一个人生的平台,使我们可以主动、积极地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使我们保持,从容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合作探究】1、活动:夸夸我自己说说你感触最深的“我能行”。
温馨提示:①你当时面对的是什么困难?②你是怎么想的在?怎么做的?③结果怎样?④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鼓励同学们大胆在班内展示自己。
2、对照课本图片P20观察自信者的风采,然后思考:(1)选定几个你认为很有自信的人,说出他们在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方面的特点。
(2)在脑海中想象他们自信的神态,并在内心体验,与小组同学交流你体验后的感受。
【课堂检测】《学练优》10-11页 选择题1、7、8、9、10、11; 材料题12【课堂小结】想一想,这节课有哪些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自信一族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自信的定义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走出自信的误区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和力量“我能行”。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课 第1框 我能行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扬起自信的风帆课题第一框《我能行》主备一、学习目标:1、会背自信的含义,知道自信的表现。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负、自卑表现3、辨清自信、自负、自卑的区别和联系二、学习重点:自信、自负、自卑的区别和联系三、学习难点:自信、自负、自卑的区别和联系四、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17----22页的内容2、把自己认为的重点画出来3、把自己认为是疑难的问题标识出来4、完成导学稿的自主预习题五、自主预习:1、我能行就是在上相信我能行,表现我能行,体验我能行。
2、自信就是人对的确信。
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事,实现所追求的。
3.“我能行”三个字,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
当它成为一种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悄然沉入人们心底的时侯,我们就真正的。
自尊的认识最看重自己的。
4、自负不同于自信,就在于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
5、生活中许多人缺乏应有的自信,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身的,从而产生。
6、自卑与自负都是的误区。
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身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只有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也能看到自己的。
五、合作探究:1、什么是自信?自信者有哪些表现?说出几个大家公认的自信的人。
2、.自负、自卑和自信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六、课堂检测:1、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和俄罗斯女排实力相当,比赛十分扣人心弦,最终中国队获得冠军。
在很多程度上讲,这种体育比赛往往是两个队()A.各项技术的较量B.能力的较量C.体力的较量D.自信心的较量2、爱迪生晚年变得骄傲自恃,甚至对手下人说:“不要向我建议什么,任何高明的建议也超越不了我的思维。
”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什么重大发明。
这说明()①骄兵必败②真正自信的人,从不怕别人批评③自负的人,等待他的将是不幸的结局④要自信,不要自负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3、自负不同于自信,就在于()A.自负的人没有目标B.自负的人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不可能达到C.自负的人不相信自身的潜力D.自负者没有依据事实4、下列属于自卑表现的有()①小明在课堂上不敢站起来发言,因为怕同学笑话自己的普通话不好②刘华在参加课堂分组讨论的时候,总是谦虚地听同学发表意见③王波不敢和李铭赛跑,因为李铭比他高④曾科在日记里写道:我实在没勇气和信心超过周光,他可是年级第一名呀。
我能行导学案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1 “我能行!”一、学习目标1、“我能行”在思想上、情感上、行为上的表现。
2、什么是自负和自卑?3、学会如何区分自信、自负、自卑。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理解自信的含义。
2、学习难点:了解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
三、学法指导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
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
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
四、教具准备:班班通课件五、课前预习部分1、自信的含义?(了解即可)2、自信的表现?(理解并识记)3、我们走出自信的误区?(理解)六、课堂研讨部分1、阅读教材18--19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罗丹为什么能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2)把你的“我能行”填在空格内?2、阅读教材19--20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说说你感触最深的“我能行”?(2)谈谈材料中几个自信者在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方面的特点?3、阅读教材21页的表格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青蛙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2)你怎样看待青蛙的行为?七、课堂交流展示部分1、分组分别展示预习部分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第二部分展示内容是课堂研讨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八、总结归纳拓展提升1、请同学们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相互点评。
2、材料:杨杰是一名七年级学生。
他胆子很小,老师提问时,从不举手。
虽然老师提出的许多问题他都会回答,但他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唯恐回答错了会遭到别人的嘲笑,他现在很苦恼。
假如你是杨杰的朋友,你会建议他从哪几方面矫正自己?九、达标检测1.节日来临,老师让几个学生负责布置节庆会场,并问:“行吗?”学生响亮地回答:“行,我们能行!”这是一种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我能行”,三个字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当他成为一种信念,随着是时间的推移,悄然沉入我们心底的时候,我们就真正长大了。
4、准备一条喜欢的有关自信的名言警句,做成卡片,当做自己的座右铭
选择题:
1、自信的人,往往()
A、确信自身力量B、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追求目标C、在思想上不相信“我能行”D、不听别人的见解,很自负
如果有,你有自卑或自负的时候吗?你有信心克服它们吗?
加强理解分析能力,深刻理解自信含义和表现。
巩固延伸
1、以小组为单位,自编一个反映自卑者、自负者与自信者在同一事情上不同表现的节目,并现场表演出来。(以一次考试为例:假设即将考试了,自卑、自信、自负的同学在回家的路上各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请表演出他们的表情和神态。)
过程与方法
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弄清自信的含义,讨论自信、自负、自卑三者之间的不同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自信的含义
教学难点
区分自信、自负、自卑三者之间的不同表现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对比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流程
内容
备课札记
自主学习
导入新课:故事:一场特别的出乎预料的比赛
2、“谁最大”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青蛙悲剧根源是
A、谦虚B、自强C、自卑D、自负
3、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观点是()
A、“我不行”“我不敢”是自负的表现
B、“我不行”“我不敢”是自卑的表现
C、“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人生的考验”是自信的表现
D、“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人生的考验”是自我欺骗的表现
4、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身材不高,打球的自然条件很一般。但是她凭着刻苦的训练,形成了以“怪”和“狠”为特点的技术风格。每次上场比赛,她都有一股让对手感到心寒的“霸气”,这种“霸气”是()
5.材料二:
可是,后来王海波在大学里,却遇到一个又一个失败,竞选学生会主席失败,参加书法比赛失败,与同学关系出现问题,参加运动会的失利,使他的心理严重失衡,导致成绩急剧下降……海波开始怀疑自己,认为自己其实什么都不行。
请问:进入大学后马某还相信自己吗?他表现出来的还是自信吗?这种心理有什么特点?
6.讨论思考:自负、自卑与自信相比有何不同?
思考:自信的表现
3材料一:王海波进入大学后发现同学的分数都没有自己高,就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最好的,就开始开始瞧不起别人,连教授老师也不放在眼里。
请问: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进入大学后马某还相信自己吗?他表现出来的还是自信吗?这种心理有什么特点?
4.阅读教材第21页的“动物举行比‘大’竞赛”,你怎样看待青蛙的行为?
A.狂妄自大的表现B.充满自信的表现
C.藐视对手的表现D.一种不提倡的比赛风格
5、龟兔赛跑后,乌龟自以为自己真的跑得很快,一定要和兔子再比赛一次,结果,乌龟被远远的抛在后面。乌龟的行为是()
A.对自己没做过的事不敢尝试
B.自尊心的表现
C.过高地估计自己
D.自尊心过强
6、仔细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右边Leabharlann 漫画分别反映了3、说说你感触最深的“我能行”。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交流展示
1小组派代表回答
2小组派代表回答
3小组讨论回答
检查自主学习效果
探究突破
1什么是“自信”呢?
2、古往今来,自信而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同学们能举出一些自信者的事例或名言警句吗?
3、阅读教材第20页“自信者的风采”,你想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吗?让我们先观察一下自信者的风采,在你的生活中,你所知道、了解的人中,有没有很自信的人,大家想一下,他们言谈、举止、为人处事上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
北林区兴福一中“导学·合作·探究”导学学案
课题:“我能行”主备人:燕子参与人:时间:10.28地点:电教室需要课时:1学年:初二学科:政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自信的含义和表现,了解自信与自卑、自负的区别,以及它们与成功的关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能够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卑、不自负
1、学生阅读教材第18页“罗丹塑像”的故事并思考,在众口一词的批评与反对意见面前,罗丹为什么能够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假设你自己在那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
2、罗丹有罗丹的“我能行”,你一定也有你的“我能行”。你的“我能行”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写出你的“我能行”,说出你的“我能行”。小提示:“我能行”可从学习、生活、体育、文艺、人际关系、特长等方面找。
两只狗的什么心态?
(2)为什么它们会产生不同的心态?
(3)这幅漫画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深化理解,内化为品质
板书设计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超越自负
我能行----自信
(表现)告别自卑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