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建史课件1-绪论
《外国建筑史》课件

古希腊建筑
总结词:典雅和谐 总结词:建筑材料与技术 总结词:公共设施与神庙
详细描述:古希腊建筑风格典雅、和谐,以柱式和穹顶 为主要特征,代表了古希腊人对美和秩序的追求。
详细描述:古希腊建筑在材料和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如 使用混凝土和拱券技术,为后来的建筑发展奠定了基础 。
详细描述:古希腊建筑以公共设施和神庙为主,反映了 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古罗马建筑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宏伟壮观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古罗马建筑以其宏伟壮观著称,如罗马斗兽场 、万神庙等,展现了古罗马帝国的强:建筑材料与技术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古罗马建筑在材料和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如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和拱券技术的成熟,推动了建筑的 创新和发展。
形象特征。
生态主义建筑
总结词
生态主义建筑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流派,强调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绿 色技术来打造具有环保意识的建筑。
详细描述
生态主义建筑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常常运用绿色建筑材料和可再生能源,如 太阳能、风能等。生态主义建筑还注重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通过自然通风、采光和绿 化等手段来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健康性。同时,生态主义建筑也关注城市和地区的生态
《外国建筑史》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古代建筑史 • 中世纪建筑史 • 近现代建筑史 • 当代建筑史
01
古代建筑史
古埃及建筑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神秘壮观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古埃及建筑以其巨大的尺寸和神秘的风格而闻 名,如金字塔、神庙和墓葬建筑,反映了古埃及人对死亡 和来世的观念。
大工外建史课件

观象台
宫墙满贴彩色琉璃面砖,上部有雉堞,下部有高3米余的石板贴面。其 上雕刻着从正、侧面看起来形象完整,具有五条腿的人首翼牛像。大门处 的一对高约3.8米,它们象征智慧和力量,守护着宫殿。
卡发德庙,巴哥达东16公里,2700-2500BC, 外墙尺寸约103*74米,内院尺寸约74*59米
伊拉克 拉赛,意巴巴庙,公元前 1761年,献给太阳神,长277米
乌鲁克白庙 3000BC,建立在砖的 地台上,庙深22*17米
皇家大门 伯格祖依, 1400-1300BC
依沙卡庙,巴哥达以 东,19世纪后半叶, 平面尺寸100*67米, 砖砌
古西亚的建筑成就在于创造了以土作为基本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方法。两河流域 无石又缺木,它从夯土墙开始以至土坯砖(又称日晒砖)和烧砖,并用沥青作为粘 结材料,发展了券、拱和穹窿结构。随后又创造了可用来保护与装饰墙面的面砖与 彩色琉璃砖。这些使材料、结构、构造与建筑造型艺术有面结合的成就,不仅影响 东方并西传到小亚细亚、欧洲与北非。对后来的拜占廷建筑与伊斯兰建筑影响很大
但无轴线关系。
伊朗高原盛 产硬质彩色 石灰岩,气 候干燥炎热, 故宫中建筑 多为石梁柱 结构,外有 敞廊。百柱 厅平面为 68.6米见方, 内有柱子100 根,柱高 11.3米。接 待厅平面为 62.5米见方, 内有柱子36 根,高18.6 米,直径约 为柱高的 1/12。
入口处的石砌大台阶,宽6.7米,台阶两侧刻有朝贡行列的浮雕。
马都克神庙和巴比仑塔
伊什达门(Lshtar)是城的正门,上有用彩色琉璃砖砌成的动物形象, 并有华丽的边饰。城门西侧是有名的宽中花园,约275*183米。
大流士石窟墓(Tomb of Darius,公元 前485年)
外国建筑史绪论、古埃及建筑课件

在西方人的语汇中,没有“建筑空 间”这一概念。对建筑的这种认识,延 续并指导西方建筑达2000年之久,成了 西方建筑文化的传统和教义。
外国建筑史绪论、古埃及建筑
外国建筑史绪论、古埃及建筑
外国建筑史绪论、古埃及建筑
第一讲 古埃及建筑
外国建筑史绪论、古埃及建筑
学习目标
了解奴隶制社会时期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建筑的发展情况;并熟 悉各个地域建筑的发展特征和代表性的建筑,进而对奴隶制社会建筑 的起源和发展方向有更深刻的意识。
学习要求
外国建筑史绪论、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建筑概述
☆地理环境对建筑特点的影响
直到现代建筑开始之后,有机建筑的 创始人、“举世公认的二十世纪的一位伟大 的建筑师、艺术家和思想家”赖特 1941年提 出:“内部空间是建筑的主体,房间本身应 显露出来,否则建筑物就缺乏现代感。” “正是老子,在耶苏之前五百年,首先声称 房屋的实在不是四片墙和屋顶,而是在于内 部空间,这个思想完全是异教徒的,是古典 的所有关于房屋的观念的颠倒。只要你接受 这样的概念,古典主义建筑就必然被否定。” (《赖特》40页)
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绪论、古埃及建筑
绪论
外国建筑史绪论、古埃及建筑
序
WHAT——建筑史是什么? WHY——为什么要学习建筑史? HOW—— 如何学习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绪论、古埃及建筑
一、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历史?
什么是“建筑”,作几十个定义恐怕也难结束,我们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可以这么说:
建筑是人为的人类生活空间; 为保障人类生息、躲避灾害之用而创造的空间; 为满足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空间; 建筑包括内部空间外与国建外筑史绪部论、空古埃间及建筑,但外部空间不只是建
外国建筑史PPT课件

3、古代希腊的建筑
古希腊建筑按其文化历史的发展分为四 个时期。
(1)荷马文化时期 (2)古风文化时期 (3)古典文化时期 (4)希腊文化时期
16
(1)荷马文化时期 其建筑今已无存。
17
(2)古风文化时期
其建筑遗迹以石砌神庙为主。神庙是古 希腊建筑史中最重要的类型,也是古希 腊留给后世的重要文化遗产。公元前6世 纪,神庙定型为围廊式。以后人们认识 到柱子在造型中起的关键作用,逐渐产 生了希腊三柱式。
卡纳克•阿蒙神庙——主神殿内石柱如林,仅以 中部与两房屋面高差所形成的高侧窗采光
10
(3)新王国时期
现存的建筑有庙宇、石窟庙、石窟墓与 住宅。
11
阿布辛贝勒•阿蒙神大石窟庙
古埃及石窟建筑中的杰出代表,全部凿岩而成,正面 门前有四尊国王拉美西斯三世的巨大雕像,高20米。
12
(4)晚期 建筑规模不大,但设计与施
建筑从诞生之日 孕育着艺术装 饰的萌发 。
5
二、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筑
1、古埃及建筑 2、古代西亚洲建筑 3、古代希腊的建筑 4、古代罗马建筑
6
1、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早期建筑材料是土坯与芦苇,以 后重要建筑常用石料。为了防热,墙和 屋顶做得很厚,窗洞小而少。
古埃及建筑按国家历史分四个时期: (1)古王国时期 (2)中王国时期 (3)新王国时期 (4)晚期
31
三、封建制国家建筑
这一时期,建筑业迅速发展,出现了拜 占庭建筑、罗马风建筑、哥特建筑。
32
1、拜占廷建筑
特别是在拱、券、穹隆方面、小料厚缝 的砌筑方法使它们形式灵活多样。
33
圣索非亚教堂
拜占庭建筑最光辉 的代表是君士坦丁 堡的圣索菲亚大教 堂,是东正教的中 心教堂。是拜占庭 帝国极盛时代的纪 念碑。圣索菲亚教 堂是集中式的,东 西长77.0米,南北 长71.0米。布局属 于以穹隆覆盖的巴 西利卡式。
中外城建史

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一篇古代部分绪论一、城市的起源1、在原始社会,随着农业的出现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逐渐产生了原始的固定的居民点;2、最早的城市是人类社会在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商业、手工业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3、出现在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社会过渡到时期;4、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二、城市概念的变迁1、城与廓、市与井的区别城廓——城郭:城墙城郭之别: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内之为城,外之为郭2、城市的原始定义:防御功能、商品交换的职能、固定的居民点3、城市社会时期城市定义的延伸城市的原始职能、一级法律实体、精神寓意4、现代城市的定义:*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以非农业活动为主*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一定地域中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要求相对集中*城市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及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共同的社会需要而进行各方面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有继承和延续文化传统的使命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一、原始居民点的特点:1、选址原则:(1)择高而居,都位于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
(2)临近自然水源,一般均靠近河湖水面。
(3)村落周围必须有一定范围的适宜农业生产的平原或小盆地。
2、布局特征:(1)规模普遍较大。
原始的居民点都是成群的房屋及穴居的组合,一般规模较大。
(2)村落平面形状复杂多样。
以方形、长方形居多,也有一些圆形的。
(3)功能分区。
分区较为简单,首先有住宅区与墓葬区之分,还有手工业区(一般为制陶器,相应有窑地)。
城内没有“市”,商业贸易尚未形成。
4)建筑布局。
为适应当时部落的生活方式,聚落的中心是氏族成员集合的大房子(即公共建筑),周围环绕着小的住所,其门往往都朝着大房子。
(5)防御设施。
如壕沟、夯土墙、石墙。
二、中国城市的形成我国城市是在原始社会群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大概在夏朝后期已基本形成(约公元前17世纪左右)河南偃师市二里头村古城——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城市商朝城市实例(公元前6—11世纪)河南偃师市乡沟商城总体布局:宫城居中、三套城墙、追求方正开创了以后历代都城多道城墙和宫城局中的先河。
外国建筑史(pt 82页精品)

装饰丰富——彩画、陶钉、 石板、琉璃砖等
山岳台—— 土坯或夯土建造的多层高台建筑
代表作——乌尔山岳台 又译为观象台、庙塔。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天体、观测 星象而建的多层塔式建筑。如在乌尔的山岳台高约21米。
宫殿——土坯或夯土建造、装饰豪华
二、社会、政治原因
奴隶主的产生 中央皇权制度的形成 宗教、祭祀阶层为政权服务
三、自然、地理原因
尼罗河深刻影响着古埃及的文化和建筑 充足的灌溉
——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 河流和峡谷
——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材料 大自然景观
——培养了审美和构思观念 同河流斗争
——锻炼了组织和技术能力
四、主要技术能力
建筑繁荣昌盛期。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公元前1世纪,希腊文化传播到西
亚、北非,并同当地传统相结合。
五、古代希腊的社会和政治情况
建筑成就的取得是政治斗争和社会进步的结果
1.以农业为主的城邦 世袭特权、落后保守
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
历史中的建筑、建筑中的历史 除中国以外的各国建筑的历史
古代历史中以欧洲建筑为主 近、现代史中以欧、美建筑为主
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
研究对象
建筑的发展过程和人类创造建筑的过程
主要任务
讲述和阐释各时期建筑的产生、变化和衰亡
世界主要文明发源地(四大河流)
古代埃及——尼罗河文化(约公元前4千年左右) 古代中东——两河文化(约公元前4千年左右) 古代中国——黄河文化(约公元前3千年左右) 古代印度——印度河文化(约公元前3千年左右)
第四章:古代希腊的建筑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古代的希腊建筑开拓了 欧洲建筑的先河。
外国建筑史课件资料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三、古王国时期——金字塔的演变
(公元前3200-前2130年)
1、金字塔的传说 :埃及神话与金字塔的来历 2、金字塔的形成:死后永生的信念决定了金字塔的形成
(1)、法老为保证他的肉体不死,以模拟的形式再现他生前在世的种种生活情景。 (2)、为了使法老的灵魂不被惊扰,为了满足法老日益膨胀的权力炫耀,金字塔 经历了由砖——石,由小——大的演变历程,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由金字塔——石 窟墓。 3、金字塔的演化: (1)、多层金字塔 昭赛尔金字塔和乃伯特卡陵墓比较,进步: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 佛光寺大殿殿堂构架示意
斗拱
《营造法式》中八铺作双抄三下昂斗拱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圆明园“正大光明”布局
巴黎圣母院西立面
Notre Dame,1163-1235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REFERENCE
1 外国古代部分
《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 《外国古建筑20讲》 《世界建筑史丛书》 《世界建筑艺术史》 《世界建筑史丛书》
课本 罗小未 陈志华 译丛 (英)帕瑞克`纽金斯
2 外国近现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
《外国近代建筑史》
课本
《20世纪西方建筑史》
把祭祀厅堂从高台基顶上移到塔前,使多层台基向上耸起,发展为形体单纯纪 念碑。
金字塔本身排除了仿木构的痕迹,更适合石材的特性。 祭祀厅堂和附属建筑物还没有摆脱仿木痕迹。 建筑群空间处理有了进步。 (2)、吉萨金字塔群: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 找到了完全适合石材特点的形成与风格,形成了纪念性建筑物的典型风格。 祭祀厅堂和附属物采用了完全适合石材特点的简洁几何体,同金字塔风格统一 完整。 体现着卓越的施工技术。
外国建筑史(精品)

古代埃及——尼罗河文化(约公元前4千年左右)
(约公元前4千年左右) 古代中国——黄河文化 (约公元前3千年左右) 古代印度——印度河文化(约公元前3千年左右)
《中、外历史年代对照表》
古代埃及: 公元前32世纪— 前3世纪 (远古) 两河流域: 公元前30世纪— 前60世纪 (远古) 克里特文化: 公元前2000年 (上古) 迈锡尼文化: 公元前1500年 (上古) 多利亚时期: 公元前1200年 (上古) 荷 马 时 代: 公元前900年 (上古) 古代希腊: 公元前800年 (中古) 古代雅典: 公元前600年 (中古) 古代罗马: 公元前500年 (中古) 古罗马共和:公元前300年 (中古) 古罗马帝国:公元前30年 (中古) 古罗马分裂:公元4世纪中 (中古) 早期基督教:公元5世纪——10世纪
代)
秦王朝(赢): 公元前221年 — 前206年 西汉王朝(刘): 公元前202年 — 公元9年 东汉王朝(刘): 公元25年 — 220年 三国时期: 184年 — 265年 西东两晋(司马):265年 — 420年 五胡十六国: 420年 — 581年 隋王朝(杨): 420年 — 581年 唐王朝(李): 618年 — 907年 五代十国时期 : 907年 — 960年 北宋、辽(赵): 960年 — 1127年 南宋、金(赵): 1127年— 1276年 元王朝时期(辽):1271年— 1386年 明王朝时期(朱):1368年— 1683年 清王朝时期(金):1636年— 1911年 中华民国时期: 1911年—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公元前770年 — 前221年 (中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建筑与艺术的关系 5.建筑与技术的关系
2.建筑的三个基本要求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罗马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在 《建筑十书》( Vitruvius,DeArchitectura Libri Decem )中, 明确地指出过,建筑应具备三个基本要求,即:适用、坚固、 美观。 • 梁思成 先生在《建筑创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建 筑学报》 1961 年第 7 期),曾对适用、经济、美观的问题做 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适用’是首要的要求,因为归 根 到底,那是建造房屋最主要的目的。这里面当然也包括了‘坚 固‘ 的要求,因为‘坚固’的标准首先要按‘适用’的要求而定。 ‘经济 ‘……它是一个以最少的财力、物力、人力、时间为最大多数 人 取得最大限度的‘适用'(以及美观)的问题,……”。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课程目的
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
指导设计工作
绪 论
一、公共建筑的分类
建筑是场所、同时是功能载体
• 建筑分类: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 • 公共建筑的类型
文教建筑、医疗建筑、交通建筑、体育源自筑 商业建筑、办公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 纪念建筑、景观建筑
二、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主要内容:
——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环境背景特色、功能关系分析、 体形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择、造型艺术创作等问题。 ——处理好功能、技术、经济和艺术等方面的关系 。 其中正确的创作思想和方法,恰当地处理好功能、技 术、经济和艺术等方面的关系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同时也 是做好公共建筑设计的基础。 这门课程将着重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力 求运用一般性的原则,阐明公共建筑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 性的问题,从中了解到公共建筑设计中的一般原则和方 法,从而获得指导实践、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公共建筑设计中的若干概念及辨证关系:
1.正确理解建筑的含义 a.什么是建筑?
人造的空间环境——功能使用要求和精神感受要求 • 著名建筑大师赖特 (F.L.Wright) 认为:建筑是用结构 来表达思想科学性的艺术。在这里建筑首先被定义为一种艺术 形式,同时强调是受科学技术因素所制约的艺术。
b.建筑的本质
•
3.建筑与功能的关系
• 在建筑中,功能一般表现为建筑的内容,而空间则体现为 建筑的形式,因此功能与空间的关系可以用哲学上“内容与形 式”的辨证统一原理来加以解释,一方面功能决定着空间的形 式,另一方面,空间的形式又对功能具有反作用。 公共建筑功能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为: a 、功能分区 b 、人流疏散 c 、空间组成 d 、室内外环境的关系
• • 建筑最原始的、本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建筑的空间性。 “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
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其用意就在于强调出建筑对于人来说,真正具有价值的 不是围成建筑的实体的外壳,而是当中“无”的部分,即空间 本 身。各种物质材料如门、窗、墙体、屋顶等以及建造方法,都 不是建筑的真正目的,而是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建筑的目 的在于空间。这可以从人们对建筑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加 以求证: • • 物质方面的需求 精神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