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二次考试理综试卷 (1)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二物理第二次综合考试试题 理新人教版

2021年高二物理第二次综合考试试题 理新人教版

BCO2021年高二物理第二次综合考试试题 理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B 、C 间做简谐运动,O 为平衡位置,BC 间距离为10cm , 从B 到C 运动一次的时间为1s ,则( )A .从B 到C 振子作了一次全振动 B .振动周期为2s ,振幅为5cmC .经过两次全振动,振子通过的路程是20cmD .振子从B 点开始,经3s 位移是30cm.2.右图是某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 ) A .振子的振幅为10 cm B .振子的周期为16 sC .第12s 末振子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零D .第16s 末振子的加速度最大,速度为零 3.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有波源就一定会形成机械波B.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C.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也向右迁移D.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右方的质点比左方的质点早一点振动 4.一质点以坐标原点为中心位置在y 轴上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振动在介质中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m/s ,从t =0时刻开始经过0.2s 后此质点立即停止运动,则再经过0.3s 时的波形图是下图中的( )5 -5y /cmt /m0.20.4 50.2 0.4 0.6 y /cmOx /m5 0.2 0.4 0.6 y /cmO x /m 50.2 0.4 0.6 y /cmOx /m 50.2 0.4 0.6 y /cm Ox /m5.关于波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在一个周期内,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是一个波长B. 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运动方向总是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C. 一个周期内质点通过的路程是一个波长D. 两个相邻波峰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6.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传到M 点时波形如图所示,再经0.6 s ,N 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 和频率f 为( ) A .A =1 m f =5 Hz B .A =0.5 m f =5 Hz C .A =1 m f =2.5 Hz D .A =0.5 m f =2.5 Hz7.如图所示,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20秒时的波形图,图是这列波中P 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A .=25cm/s ,向左传播 B. =50cm/s ,向左传播 C. =25cm/s ,向右传播 D. =50cm/s ,向右传播8.两列完全相同的波叠加后产生的干涉图样。

2021-2022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9页。

注意事项:1.答题前,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线;再猜告知、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D2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Fe 56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时瓶口要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C.温度对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进行的发酵影响不大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对发酵瓶进行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2.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是固体培养基B.可利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C.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D.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3.下列关于人体稳态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只能反馈抑制垂体的活动B.肾小管上皮细胞上有与抗利尿激素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C.寒冷环境中,因为产生的热量少,所以散失的也少,体温仍能维持恒定D.下丘脑受损后,人体的体温和血糖调节能力都将完全丧失4.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有计划地接种“甲流疫苗”,接种该疫苗后在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A.T细胞受刺激后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受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C.吞噬细胞受刺激后能特异性识别甲型H1N1流感病毒D.“甲流疫苗”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5.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6.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

2021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综合考试物理(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综合考试物理(理)试题 含答案

D2021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综合考试物理(理)试题 含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如图,在一根张紧的绳上挂几个单摆,其中C 、E 两个摆的摆长相等,先使C 摆振动,其余几个摆在C 摆的带动下也发生了振动,则( ) A .只有E 摆的振动周期与C 摆相同B .B 摆的频率比A 、D 、E 摆的频率小C .E 摆的振幅比A 、B 、D 摆的振幅大 D .B 摆的振幅比A 、D 、E 摆的振幅大2、一列沿x 方向传播的横波,其振幅为A ,波长为λ,某一时刻波的图象如图所示。

在该时刻,某一质点的坐标为(λ,0),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后,该质点的坐标为( )A .(5/4)λ,0B .λ ,-AC .λ,AD .(5/4)λ,A3、一束由不同频率的单色光a 、b 组成的光从空气射入某介质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折射现象。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光束b 的频率比光束a 小B .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光束a 比光束b 小C .介质对光束a 的折射率比介质对光束b 的折射率小D .若光束从介质中射向空气,则光束b 的临界角比光束a 的临界角大4、水中的空气泡看上去比较亮,对这一现象有以下不同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空气泡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而较亮 B. 空气泡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而较亮C. 从空气泡到达水中的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反射,因而较亮D. 从水中到达空气泡的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全反射,因而较亮5、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为自然数,为光波波长) ①在距双缝的路程差相等的点形成暗条纹 ②在距双缝的路程差为n 的点形成亮条纹 ③在距双缝路程差为的点形成亮条纹 ④在距双缝路程差为的点形成暗条(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6、右图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中产生的条纹图样,甲图为绿光进行实验的图样,a 为ab 甲乙a图13-3中央亮条纹,乙为换用另一种单色光进行实验的图样,为中央亮条纹,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图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长B .乙图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长C .乙图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短D .乙图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短7、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acb ,O 为圆心,c 为圆弧顶点,一束很细的平行白光束沿cO 方向射入玻璃砖,保持光的方向不变,而将玻璃砖沿顺时针方向绕O 点转动,则首先在界面ab 上发生全反射的应是白光中的( )A .红光成分,因为玻璃对红光折射率较大B .红光成分,因为玻璃对红光折射率较小C .紫光成分,因为玻璃对紫光折射率较大D .紫光成分,因为玻璃对红光折射率较小 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8、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述正确的是( ) A .质点振动频率为4 HzB .在10 s 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C .在5 s 末,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D .t =1.5 s 和t = 4.5 s 两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都是cm9、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19学年高二理综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高二理综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理科综合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是C,其中Mo是微量元素B. 脱氧核糖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C. 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外侧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D. 大肠杆菌的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2.经测定,某多肽链分子式是C21H X O Y N4S2(-SH+ -SH-→-S-S-+2H),其中含有一个二硫键(-S-S-)。

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O2N)、天冬氨酸(C4H7O4N)、丙氨酸(C3H7O2N)、亮氨酸(C6H13O2N)、半胱氨酸(C3H7O2NS)。

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多肽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分别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和亮氨酸B. 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6C. 该多肽形成过程中至少需要4种tRNAD. 该多肽中H原子数和O原子数分别是32和53.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化学结构的差异只是R基团的不同B.某些化学物质可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蛋白质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D.“检测生物组织巾的蛋向质”需同时加入双缩脲试剂A和B4.植物吸收含氮的离子,主要用于合成()A.淀粉和蛋白质 B.蔗糖和氨基酸C.蛋白质和核酸 D.葡萄糖和纤维素5.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乙曲线在b时无氧呼吸最强B.氧浓度为d时该器官的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C.图中甲曲线表示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D.若甲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b时消耗了A mol的葡萄糖,则乙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b时消耗的葡萄糖为A/2 mol6.家猫的有尾和无尾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每次无尾猫与无尾猫的杂交实验,子代雌雄猫都有1/3有尾、2/3无尾。

高二理综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目标版

高二理综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目标版

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为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Ⅰ卷(选择题,共126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题,每题6分,共7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B.限制酶和DNA连接酶都能识别特定的碱基序列,是两种常用工具酶C.干扰素是动物或人体细胞受到细菌侵染时产生的一种糖蛋白D.cDNA一般可以用于基因工程,但不能用于生物基因组测序2.以下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其中甲和乙分别表示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组分别是AA和BB。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①过程一般可以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B.该过程获得的杂种植株一定含有两亲本细胞的遗传物质C.过程②的诱导方法有离心、振动、电激、聚乙二醇及灭活的病毒D.该过程中产生的愈伤组织可以用于微型繁殖和制备单克隆抗体3.如图所示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优质玉米的过程。

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B→E过程中细胞全能性的高低发生了改变B.C试管中形成的是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C.A植株和F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不相同D.培养出的F植株能够稳定遗传4.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羊合成并由乳腺分泌抗体,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②DNA连接酶把目的基因与载体黏性末端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③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依据④受精卵是理想的受体细胞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下图表示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发生和成熟的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一般不能发生基因重组B.受精前精子准备为变形,卵子准备为发展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合子形成后可以观察到3个极体在其外侧D.精子发生过程是在睾丸中,卵子发生的发生过程是在卵巢中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的标志是获得杂种细胞B.“生物导弹”是指单克隆抗体C.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屏障的产生依次为卵细胞膜反应和透明带反应D.卵裂发生在受精作用后,囊胚与桑椹胚相比,细胞数目较多7、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8、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

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集宁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理综试题本试卷满分300分,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26 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6分,共78分。

)1、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用含有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基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A、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大B、线粒体的生命活动比较旺盛C、高尔基体的膜面积不变,膜成分有更新D、放射性依次出现在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中2、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B、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C、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3、以下是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一些理解,正确的是()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B、隔离是形成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D、协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4、A和a为控制果蝇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该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B、精原细胞C、初级卵母细胞D、卵原细胞5、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吸收的葡萄糖来自下列细胞外液中的()A、血浆B、淋巴C、组织液D、以上都可以6、用纯合二倍体高秆抗锈病(DDTT)水稻品种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水稻品种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

下列叙述正确()A、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C、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各占5/8、1/4D、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的比例为2/37、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

【省级联考】云南省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省级联考】云南省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省级联考】云南省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全真演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医用防病毒口罩的熔喷布经过驻极处理可增加静电吸附作用,某驻极处理后的口罩可以简化为下图均匀带正电竖直绝缘板。

一颗有一定质量的飞行带电颗粒在重力和静电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轨迹如图所示。

忽略空气阻力,关于该颗粒的电势能与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B.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C.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D.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第(2)题如图所示,在原点O处有一个波源,从时刻位于波源处的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正方向做简谐运动,振幅为4cm,产生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向传播。

时,平衡位置坐标为的质点P开始运动,此时波源质点的振动位移为2cm,对该简谐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最大波长为36mB.该列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为C.周期可能为6sD.周期为可能第(3)题如图,实线表示某固定场源点电荷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虚线为一正离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P点运动到Q点的轨迹,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A.场源点电荷带正电B.正离子在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Q点的加速度C.正离子在P点的速度小于在Q点的速度D.正离子在P点的电势能大于在Q点的电势能第(4)题某行星的密度为地球的,半径为地球的,那么在此行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在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之比为( )A.4∶1B.1∶4C.6∶1D.1∶6第(5)题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A、B两质点间距为,B、C两质点的平衡位置间距为,时质点C恰好向下通过平衡位置,则该波的最小波速为()A.B.C.D.第(6)题近年来,人们在探索月球、火星的同时,开始关注金星,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从太阳向外的第二颗行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如图所示。

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普宁华侨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理综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u 64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定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研究显示,台湾乳白蚁粪便具有一种特殊的功效,即其所含有的起保护作用的细菌能阻止能杀死乳白蚁的真菌的入侵.下列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三种生物都存在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对台湾乳白蚁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菌的遗传物质是裸露的DNAC.台湾乳白蚁在咀嚼木材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D.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都含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2.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体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3.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是细胞的能源物质,不参与细胞识别B.脂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C.DNA分子中有氢键,有些RNA分子中也会形成氢键D.人体活细胞中因为含有糖类较多,所以氢原子数量最多4.下列四项是对有关混合液在适宜条件下发生反应后的现象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5.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6.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人体细胞正常分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细胞核数量的改变B.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一定发生改变C.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细胞中不能合成酪氨酸酶,黑色素无法合成D.植物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故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春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第二次考试试卷理科综合命题人:景小进李德靓凌联胜审题人:谢秋贻李大君黎雄2015-11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1.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①④⑤⑦B.①②③⑦C.③④⑤⑦D.②③⑥⑦2.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

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部分过程。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②刺激X→①→下丘脑→②→胰岛A细胞是激素调节③该激素为胰高血糖素,图中靶细胞主要指肝脏细胞④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下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甲、乙、丙依次是(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B.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肾小球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D.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肾小管4.如果茎的a侧生长素在曲线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 )A.在OA段范围内B.在BC段范围内C.在BD段范围内D.在BA段范围内5.对某地的麻雀种群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了50只麻雀,将这些麻雀腿上套上标志环并放掉,数日后又捕获麻雀40只,其中有标志环的为5只。

请计算该地麻雀大约有( )A.2000只B.400只C.200只D.500只6.弗莱明发现,在细菌培养基中偶然出现的青霉菌周围,没有细菌生长,经持续的研究,他分离出了青霉素。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青霉菌与其他细菌(以金色葡萄球菌为例)之间关系的是 ( )A.①图,b表示青霉菌B.②图,a表示青霉菌C.③图,a表示青霉菌D.④图,b表示青霉菌7.关于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水稀释10倍后,pH=4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H+)和c(OH-)均减少C.加入醋酸钠晶体后,溶液的pH增大D.加入等体积pH=11的NaOH溶液后,溶液呈中性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右图装置测定中和热B.将同浓度的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分别滴入H2O2中,滴入FeCl3溶液的H2O2更快产生气泡。

不能得出结论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Fe3+>Cu2+C.研究H+浓度对该平衡:Cr2O72- + H2O2CrO42-+2H+的影响,往5mL 0.1mol/L K2CrO4溶液加入5mL 0.1mol/L的稀硫酸D.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9.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醋酸溶液中,下列各示意图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NaOH滴加量温度ANaOH滴加量pHBNaOH滴加量导电能力CNaOH滴加量D浓度NaOHCH3COOH10.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g)+3H2(g) 2NH3(g) △H=-92.4 kJ/mol。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N2H2NH3① 1 3 0 放出热量a kJ② 2 3 0 放出热量b kJ③ 2 6 0 放出热量c kJ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出热量关系:a < b < 92.4 B.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③ D .N2的转化率:②>①>③11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 + O3(g)N2O5(g) + 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A B C 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0~3s内,反应速率为v(O2)=0.3mol·L-1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达平衡时,仅改变x,则x为c(O2)12. 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①②③④0.1mol/L NaOH溶液pH = 11NaOH溶液0.1mol/LCH3COOH溶液pH = 3CH3CO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水电离出H+的浓度c(H+) :①>③B.将④加蒸馏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时,所得溶液的pH=5C.①与③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为a, ②与④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为b.则a>bD.1ml③和100ml④分别与足量金属镁反应,产生的H2一样多13. 下面是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的图像,其中图像和实验结论表达均正确的是( )。

A .①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正反应ΔH<0B .②是在平衡体系的溶液中溶入少量KCl 晶体后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C .③是在有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的平衡过程图像,a 是使用催化剂时的曲线D .④是一定条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 的容器中逐渐加入B 时的图像,压强p 1>p 214.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F ,如果保持它们所带的电量不变,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一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变为( )A.F/4B.F/2C. FD. F/6 15.下面关于电场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一定较大 B .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较密C .匀强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大小仅与两点间的距离有关D .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点处场强为零16.如图,虚线表示某电场的等势面,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 运动到B 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

粒子在A 、B 点的加速度分别为a A 、a B ,电势能分别为EP A 、EP 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粒子带正电,a A >aB ,EP A >EP B B .粒子带负电,a A >a B ,EP A <EP BC .粒子带正电,a A <a B ,EP A >EP BD .粒子带负电,a A <a B ,EP A <EP B17.关于导体的电阻,说法正确的是( )A .s l R ρ=是电阻的定义式 B .电阻率表征了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长度决定,与温度无关C .电阻率ρ与导体的长度L 和横截面积S 有关D .电阻率ρ很大的导体,电阻可以很小18.在如右上图所示向电路中,当变阻器R3的滑动头P由a端向b端移动时(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二、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18分。

)19.电池A和B的电动势分别为εA和εB,内阻分别为r A和r B,若这两个电池分别向同一电阻R供电时,这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同;若电池A、B分别向另一个阻值比R大的电阻供电时的电功率分别为P A、P B.已知εA>εB,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电池内阻r A>r B B.电池内阻r A<r BC.电功率P A>P B D.电功率P A<P B20.如图所示的U-I图象中,I是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象,Ⅱ是某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象,当该电源向该电阻供电时,电阻上消耗的功率和电源的效率分别为()A.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为4 W B.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为2 WC.电源的效率为 33.3% D.电源的效率为 66.7%21.关于电功和焦耳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纯电阻电路中,计算电功可用公式W=I2RtB.在非纯电阻电路中,计算电功可用公式W= I2RtC.在非纯电阻电路中,计算焦耳热用Q= I2RtD.在纯电阻电路中,计算焦耳热不可以用Q=UIt三、实验题(每空2分,电路图、连线图每个2分,共20分。

)22.在“测定某电阻丝的电阻率”实验中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如图所示,则电阻丝的直径是________ mm.②用多用表的欧姆挡粗测电阻丝的阻值,已知此电阻丝的阻值约为20 kΩ,下面给出的操作步骤中,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写相应的字母)a.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档调零旋钮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档的零刻度,而后断开两表笔b.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丝的两端,读出阻值后,断开两表笔c.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的“×1 k”档d.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交流500 V档,并拔出两表笔③若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精确测量此电阻丝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下列可供选用的器材:电压表V(量3 V,内阻约50 kΩ)5.004.003.002.00 1.00 甲 电流表A1(量程200 μA ,内阻约200 Ω) 电流表A2(量程5 mA ,内阻约20 Ω) 电流表A3(量程0.6 A ,内阻约1 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值500 Ω)电源E(电动势4.5 V ,内阻约0.2 Ω) 开关S 导线a .在所提供的电流表中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代号).b .在虚线框中画出测电阻的实验电路.④根据测得的电阻丝的长度、直径和阻值,即可求出该电阻丝的电阻率. 这样测到的电阻值R 测与真实值R 真比较R 测 R 真。

(填“<”、“>”或“=”) 23、 如图甲是某电器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有实验小组想用伏安法验证该伏安特性曲线,已有符合实验要求的电压表V (内阻约为10k Ω);滑动变阻器R ;直流电源E (电动势6V ,内阻不计);开关S 和导线若干,另有电流表A1(量程0~50mA ,内阻约为50Ω)、电流表A2(量程0~300mA ,内阻约为10Ω)可供选择.①从图像可判断该元件的电阻随温度的增大而 , ②电流表应选用 (填A1或 A2).③图乙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部分电路,请完成余下电路的连接. ④请完成主要实验的步骤:A 、连接好实验电路,把变阻器的滑动片调到 (A 或B 端);B 、闭合开关, ,使通过元件的电流从小到大变化,读出数据.四.计算题、(每题21分,共42分)24.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12V , 电阻R 1=10 Ω, 标有“9V ,5.4W ”字样的电动机线圈电阻R 2=5 Ω.当开关S 断开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1 A; 当开关S 闭合后, 电动机能正常运转起来。

求:(1)电源的内阻r ;– +– 6 元件 AB 乙(2)电动机正常运转时,它的发热功率P1和输出功率P2;(3)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