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的测量与应用讲义(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6.2密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6.2密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4. 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密度公式,那么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呢?在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一定时,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这意味着,对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质量和体积下,密度是保持不变的。这个结论大家在课后可以深入思考一下,也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5. 密度的测量
同学们,学习了密度的计算方法后,我们如何测量物体的密度呢?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测量质量可以使用天平,测量体积可以使用量筒或者水位法等。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精度和误差的问题,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得到准确的密度值。
4. 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在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一定时,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5. 密度的测量:利用密度公式,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6.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密度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核心素养目标
1. 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并理解密度的概念,学会使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7. 小结与作业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密度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密度相关的知识。谢谢大家!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学生们掌握了密度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他们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密度问题。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们能够理解密度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实验方法测量物体的密度。
4. 创新与实践:学生们通过实验和问题驱动的学习,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密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测量物体的密度等。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能够提出新的观点和问题,并进行实证性的探究,提高了创新和实践能力。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题 课型
实验
主备人
课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学期第 课时 本单元第 3 课时
日期
复备人
审核人
1.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
知识目标 3.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
学 习 目 标
块的体积。
实验: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
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
组 设计实 验方
面上的用具对照检查。
案、设计实验数
学生介绍:量筒和量杯, mL是体积单位“毫升” 的符号, 1mL=1cm3。 学生观察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学生观察图 7- 6、图 7- 7 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 样读出液体和体积?看样测固体的体积?
是个谜.然而在神农架发现的类似人的神
奇大脚印为野人的存 在提供了新的证
据. 如图 10-21 所示,请在下列可供选择
的仪器中选择适当的器材测出图中野人脚
交流与提示 :可 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 杯法” 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 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 筒中, 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 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 取石块溢出的水量, 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 再分若干次 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 多次读取数据, 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 体积。
各 小 组 在 实验 方 案的基 础上
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进行实验
( 2)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
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 钩码先浸没在水中, 记下此时量筒中水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密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质量的单位;天平的使用.难点: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

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生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新课教学1.建立密度的概念(1)实验:用天平测出木块和石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测出木块和石块的体积。

数据如下:(2)分析数据A. 木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B. 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C. 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石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从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A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B .密度公式:ρ=m/V ;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C .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 3);克/厘米3(g/cm 3) 1g/c m 3=1000kg/m 3=103kg/m 3(4)例题:一铁块质量是1.97吨,体积是0.25米3,铁块密度多大?已知:m=1.97t=1.97×103kg;V=0.25m 3求:ρ 解:3333/109.725.01097.1m kg m kgV m ⨯=⨯==ρ答:铁块的密度是7.9×103kg/m 32.密度物理意义水的密度是1.0×103kg/m 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2 密度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2 密度

6.2密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4.通过对密度知识的探究与测量培养学生谨慎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5.通过密度知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乐于探究日常现象中物理道理的科学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7.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点】1.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公式。

【教学难点】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公式的理解。

【教学步骤】【自主学习案】想想议议:(1)怎样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的?(2)怎样知道矿石是什么物质的?(3)怎样知道一卷细铜线的长度?【课堂导学案】一、讲授新课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想想议议:根据经验回答下列问题:①铁块的体积越大,它的质量越__大__。

②木块的体积越大,它的质量越__大__。

③体积相同的铁块与木块相比较,__铁__的质量大。

(2)想想做做: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它们的质量相同吗?关于称量的结果,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能提出什么问题?2.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问题与猜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吗?(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进行实验:学生利用手头的器材进行实验,并记录好相关数据,注意分工协作。

分析论证:根据记录的数据描出铝块和木块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成正比的关系。

小结:(1)对同种物质来说,质量跟体积成正比;(2)对同种物质来说,质量跟体积之比不变,它跟质量和体积无关;(3)对不同的物质来说,质量跟体积之比一般不同。

[配套K12]2018-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密度的测量与应用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配套K12]2018-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密度的测量与应用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密度的测量与应用(讲义)一、知识点睛1.密度测量的基本原理;误差分析:分析误差时一般从测量过程中质量和体积是否准确入手,如果质量测量准确,体积测量偏小,会使密度的测量值偏;如果体积测量准确,质量测量偏大,会使密度的测量值偏。

2.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①常规测量方法(公式法)②使用密度计3.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①鉴别物质②检查产品的质量和浓度……二、精讲精练【板块一】固体密度的测量与误差分析1.价格昂贵的“寿山田黄冻石”是石中精品,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寿山石的密度。

在调节天平时,发现分度盘上的指针偏向右侧,如图甲所示。

没有调好天平,就用它来测寿山石的质量,用量筒测量它的体积。

根据下图所示,则寿山石的密度是g/cm3,这个值比真实值偏。

2.娟娟的妈妈在商场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娟娟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金=19.3×103kg/m3)。

她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帮娟娟回答下面三个问题:①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②“适量的水”的含义是。

③若测量完成后,娟娟发现所用的砝码磨损了,那么她测得的密度值比饰品的实际密度偏。

3.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①他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右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g。

②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cm3。

③矿石的密度是kg/m3,从图A 到图B 的操作引起体积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6.2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6.2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密度
密度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物理概念,是在学习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
是在已有知识质量和体积的基础上运用比值定义法、通过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
托盘天平、砝码、铝块、直
、明确我们要测量的物理量。

、正确的绘制表格。

必做优化设计相关内容
选做课后练习题
课堂检测
1、有一枚第十一届亚运会纪念币,它的质量为16 .1g,体积为1 .8dm3,试求制成这枚纪念币的金属密度,是何种金属?
2、用天平称得一捆细铜丝的质量是445克,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立方米,这捆细铜丝的体积是多少?。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
用油的密度:ρ 油 =
������油 ������
= 40cm3=0. 85 g/cm3 =0. 85×103 kg/m3。
(3)向小瓶B中倒满水
34g
答案:(1)先将游码调到0刻度线处 (2)34 (4)0.85×103
名师点评 此题考查了密度测量方法的灵活应用,属于创新题型,要熟练掌握 天平的调节、量筒的读数以及等量替代法的应用。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题 如图,量筒的量程是 体积是 cm3。
,分度值是
,物体的
解析:(1)如图所示,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50 mL,即量筒的量程是 0~50 mL; (2)如图,量筒每10 mL分10个小格,每小格1 mL,即分度值是1 mL; (3)V石=V总-V水=40 mL-20 mL=20 mL=20 cm3。 答案:0~50 mL 1 mL 20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二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 ρ = 1.原理: ������ 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盐水、细线、石块、水。 3.实验步骤: (1)测量盐水密度
步骤 1 2 3 操 作 调节天平, 测量烧杯和盐水的质量 m1 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 记下盐水的体积 V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m2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材新知精讲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一 密度与温度 ������ 1.密度与温度: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根据 ρ=������ 可知:温 度升高时,物体的体积变大,密度减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2.密度与状态: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会发生变化,密度 也会改变。如水结冰,体积会变大。 3.水的反常膨胀:实验证明,对0 ℃的水加热到4 ℃ 时,其体积不但 不增大,反而缩小。

2018版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

2018版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2)根据液面的位置正确读数,读数时不能将量筒用手拿起要适当估读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为单位标度的,分度值是则读出的液体的体积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点拨:题图所示的量筒靠近筒口的最大刻度为“50”,附近标有“量筒每个小格代表2 mL,表明该量筒的分度值为固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测液体的体积——直接测量法:将液体倒入量筒,根据液面的位置直接读取液体的体积如测量不规则读出体积细长针刺入被测物体并用力将其压入注意:测不规则的易溶于水的固体体积时,可以用其他物质代替水,如面粉.细沙等.【例】如图所示,用排水法测量石块的体积,则石块的体积是cm3.答案:12点拨:由图可知,石块排开水的体积是乙图量筒中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去甲图中水的体积,即V 3-24 cm3=12 cm3.石=36 cm=.量筒.细线.石块.水.烧杯.由量筒口慢慢将石块浸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根据公式计算石块的密度ρ==..填“左”或“右”测金属块的体积.小明把金属块放到盛有5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后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请你依据给出的密度表确定,组成金属块的金属可能是.几种物质的密度(kg/m3)铅11.4×103质量为54 g=,==2.7 g/cm103=.==.==.但由于从量筒向烧杯倒液体时不可能全部倒出(1)小梦用调好的天平按图中甲盐水的密度是kg/m实验步骤你所持的观点是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盐水的体积V=100 mL, ===1.11k g/mV1是没有必要的====0.8依据图中的数据填入下表的空格中m1点拨:本题考查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处理数据.对实验进行评估的能力.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平衡螺母移动方向与指针偏向正好相反.读物体的质量时把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的质量.解题时注意看清各物理量的单位.考点3:缺少天平或量筒的密度测量【例3】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顺序如图甲所示.(1)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 g;(2)由三次测量结果可知,水的质量m水= g,酱油的体积V酱油= cm3;(3)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酱油的密度ρ酱油≈kg/m3.答案:(1)47.4 (2)30;30 (3)1.11×103点拨:水的质量m水=44 g-14 g=30 g,水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也等于酱油的体积,即V酱油=V水===30 cm3,酱油的质量m酱油=47.4 g-14 g=33.4 g,所以酱油的密度ρ酱油==≈1.11 g/cm3.该实验实际上应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即水的体积与被测液体的体积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的测量与应用(讲义)
一、知识点睛
1.密度测量的基本原理;
误差分析:
分析误差时一般从测量过程中质量和体积是否准确入手,如果质量测量准确,体积测量偏小,会使密度的测量值偏;
如果体积测量准确,质量测量偏大,会使密度的测量值偏。

2.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①常规测量方法(公式法)
②使用密度计
3.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①鉴别物质
②检查产品的质量和浓度
……
二、精讲精练
【板块一】固体密度的测量与误差分析
1.价格昂贵的“寿山田黄冻石”是石中精品,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
块寿山石的密度。

在调节天平时,发现分度盘上的指针偏向右侧,如图甲所示。

没有调好天平,就用它来测寿山石的质量,用量筒测量它的体积。

根据下图所示,则寿山石的密度是g/cm3,这个值比真实值偏。

2.娟娟的妈妈在商场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娟娟特别想知道这个饰
品是否是纯金的(金=19.3×103kg/m3)。

她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
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

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
置平衡。

请你帮娟娟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①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②“适量的水”的含义是。

③若测量完成后,娟娟发现所用的砝码磨损了,那么她测得的密度值
比饰品的实际密度偏。

3.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①他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
游码的位置如右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

②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
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cm3。

③矿石的密度是kg/m3,从图A 到图B 的操作引起体
积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小明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ρ的水测一石块密度:
(1)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记为m。

(2)小明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1;
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放置;
C.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
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总质量m2。

请你指出测量石块体积操作中的一个错误之处:。

第 3 题图

4
题图
( 3 ) 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
,石块密度为。

(错误操作已更正)
【板块二】液体密度的测量与误差分析
5. 下面是某次用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的数据记录表。

(1)请根据记录数据填好表格中的空格。

A .把盐水倒进量筒,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
B .用天平测出容器的质量;
C .把盐水倒进容器,用天平测出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
D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如果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是按上述的 A ,B ,C ,D 顺序,则测出的盐水的密度会 实际盐水的密度(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如果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是按上述的 B ,
C , A ,
D 顺序,则测出的盐水的密度会 实际盐水的密度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要减少实验误差,正确的实验
操作顺序应是。

6. 小华同学用调好的天平按图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 根据图中
数据可以知道,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
g ,体积是
mL ,盐水
的密度是 k g/m 3。

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同组的小雨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 其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
(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 (3)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

对上述实验步骤你的观点是( )
A.能测出盐水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B.测出盐水的密度偏小,不可取
C.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7.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冰的密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丽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就可以估测积雪的密度。

(已知冰的密度)
A.积雪的厚度B.脚印的面积
C.脚印的深度D.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板块三】密度的应用
8.小明在实验室做实验需要量取 80g 的酒精,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用
两种方法帮助小明解决这一问题。

(已知酒精的密度为 0.8×103kg/m3)可选用不同器材,写下你的操作步骤。

9.一般物体都是热胀冷缩的,一位同学在研究水的性质时,取一些水放
在可直接测量液体体积和温度的容器中,给水缓缓加热,获取容器中水的以下数据:
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可以初步得到什么结论?
10.一把汤匙的质量是84g,体积是8cm3,则根据如下密度表,可以知
11.铁的密度为 7.9×103kg/m3,一个铁球质量是 60kg,体积为
10dm3,则下列关于这个铁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个铁球是实心的 B.这个铁球
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约是2.41dm3 C.这个铁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的体积约是4.26dm3 D.无法判断
12.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
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

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害物质的气体()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三、回顾与思考
【参考答案】一、知识点睛
1.
m
,大,大V
二、精讲精练
1.2.63,小
2.①ABEDC
②既能使饰品完全浸没,浸没后饰品和水的总体积又不会超过量筒的量程
③大
3.①175.6;②80;③2.2×103,偏大,偏小
4.(2)大杯中的液面没有到达溢水位
(3)m2 m

m
m2 m1
5.(1)54,1.08×103
(2)小于,大于,CABD 6.
111,100,1.11×103,C
7.小于,D
8.方法一:
器材:托盘天平、烧杯实验
步骤
①在左盘放入烧杯,通过在右盘添加砝码和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②在右盘继续添加 80 克砝码;
③往左盘的烧杯中缓缓倒入酒精,直到天平平衡。

方法二

器材:量筒实
验步骤:
①根据酒精的密度可以算出 80g 酒精的体积为 100mL;
②使用量筒量取 100mL 的酒精。

9.水在 0~4℃之间是热缩冷胀的,在 4℃以上是热胀冷缩的。

10.A
11.B
12.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