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每日一技106 Revit中使用速博插件给柱子配筋时箍筋的设置技巧

合集下载

柱箍筋配筋举例

柱箍筋配筋举例

柱箍筋配筋举例一、抗剪箍筋配筋举例说明:G0.5-0.2不要考虑肯定是双肢箍,现在请睁大你的眼睛,下面是步骤:用0.5/2=0.25 , 0.2x2/2=0.2 。

现在请你拿出板钢筋配筋表:这里是重点:上面得到数据时加密区 0.25,非加密区 0.2,这个时候要对照上面的配筋表进行对比。

6-100 的面积是283,6-200 的面积是141,但是这个时侯究竟怎样比较呢?这里需要提到一点:在PKPM08 版 S-3 说明书上第81 页提到,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这也就是为什么上面在计算中为什么非加密区 0.2 要乘以 2 的原因。

乘以 2 之后就换算成了加密区间距了。

即相当于梁长 100mm 范围内箍筋面积为 0.2.那么现在比较就与 (6-200) 没有任何关系,此时的 0.2 应该与283 进行比较。

所以在此处采用的箍筋可以为6-100/200。

有朋友问假如是四肢箍呢?很简单除以四就行。

举例说明:G3.1-2.5计算如下:3.1/4=0.775, 2.5x2/4=1.25 ,这是我假定非加密区是200 的情况下计算的,那么观察配筋表,发现非加密区 200不能满足箍筋的实际情况,应该采用比 200 小的间距配筋。

那么我果断处理,“非加密区采用100 的间距”,可能大家会很矛盾,这不就是加密区吗?(注意:这个时候其实也就是将非加密区当成加密区计算,那么我们就不用换算了。

)但是在分析的时候我们当成非加密区来考虑,那么计算如下:2.5/4=0.625 ,这时候只能对照间距100 的板钢筋对照。

其结果是10-100是满足要求的。

这时候观察梁的位置,我们统一采用10-100 全长加密。

配筋文件见下图:PS1: 2010 抗规 6.3.3 条:四级抗震箍筋最小直径可选用 6,三级以上抗震才选用大于 6 的箍筋。

柱的绘制—创建及编辑建筑柱(BIM课件)

柱的绘制—创建及编辑建筑柱(BIM课件)
一、类型属性
选择“建筑”选项卡-“构建”面板-“柱” 下拉列表-“建筑柱”。
在“建筑柱”属性面板单击打开“编辑类型” 命令,即可打开“类型属性”对话框,并对 建筑柱的类型属性进行修改。
可以使用建筑柱围绕结构柱创建柱框外围模 型,并将其用于装饰应用。 建筑柱将继承 连接到的其他图元的材质。置钢筋保
护层等。
底部标高 底部偏移 顶部标高 顶部偏移 随轴网移动 房间边界
注释 标记
创建的阶段 拆除的阶段
限制条件
指定柱基准所在的标高。 默认标高是标高 1。 指定距底部标高的距离。 默认值为 0。 指定柱顶部所在的标高。 默认值为 1。 指定距顶部标高的距离。 默认值为 0。 柱随网格线移动。 确定此柱是否是房间边界。
在“类型属性”对话框,可以选择 “载入族”“复制”“重命名”。
二、实例属性
顶部标高
顶部偏移
底部标高
勾选“随轴网移动”可以将建筑柱 限制在某个轴网处。
在这种状态下,当移动轴网时,柱 或端点会在各自的轴网位置保持相 对固定。
三、附着/分离
建筑柱也可以使用“附着顶部/底部”。 可以定义附着柱端点的显示方式。
标识数据
指定柱实例的注释。 出于参照目的,将标记应用于任何柱。对于项目中的每个柱,此值必须 唯一。如果此值已被使用,Revit 会发出警告信息,但允许继续使用它。
阶段化
创建柱的阶段。 拆除柱的阶段。
一、放置建筑柱
建筑柱只能通过单击鼠标放置,不能 通过“在轴网处”功能放置。
建筑柱不能按“斜柱”放置。 建筑柱放置在轴网交点时,会自动捕
可以选择按“深度”或“高度”绘制建筑柱。 通过选择连接视图,可以将建筑柱限定在两个视图之间。 选择不连接视图,可在后方输入框中直接输入数字,确定柱高。

构造柱箍筋设置要求

构造柱箍筋设置要求

构造柱箍筋设置要求
构造柱箍筋设置是建筑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建筑物
结构的牢固程度和安全性。其设置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箍筋的数量和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柱子在承受荷载时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2.箍筋的间距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以确保箍筋有效地固
定混凝土,防止混凝土的开裂或剪切。

3.箍筋的弯曲和连接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规范,保证构造柱的
稳定性和安全性。

4.箍筋的布置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遵循精确的构造要求
和工艺规范。

总之,合理的构造柱箍筋设置是建筑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循的一项
要求,只有通过科学的设置方案和优质的施工工艺,才能保证建筑结
构的牢固和安全。

柱钢筋箍筋间距规范

柱钢筋箍筋间距规范

柱钢筋箍筋间距规范一、箍筋间距,不同的构造有不同的要求。

1、以独立墩柱作为支撑的板,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其间距不应大于1/3板厚。

箍筋应采用闭合式,并箍住架立钢筋;2、钢筋混凝土梁中,应设置直径不小于8mm且不小于1/4主钢筋直径的箍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梁高的1/2且不大于400mm;3、当所箍钢筋为按受力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不应大于所箍钢筋直径的15倍,且不应大于400mm。

在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范围内的箍筋间距,当绑扎搭接钢筋受拉时不应大于主钢筋直径的5倍,且不大于100mm;4、当搭接钢筋受压时不应大于主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大于200mm.在支座中心向跨径方向长度相当于不小于一倍梁高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5、近梁端第一根箍筋应设置在距端面一个混凝土保护层距离处,梁与梁或梁与柱的交界范围内可不设箍筋;靠近交接面的一根箍筋,其与交接面的距离不宜大于50mm。

6、配有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箍筋应做成闭合式,其直径不应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1/4,且不小于8mm。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15倍、不大于构件短边尺寸并不大于400mm。

7、盖梁截面内应设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

8、柱式墩台的柱身间设置横系梁时,横系梁四角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6mm的纵向钢筋,并设直径不小于8mm的箍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横系梁的短边尺寸或400mm。

二、箍筋1、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筋骨架的钢筋。

分单肢箍筋、开口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圆形箍筋等。

2、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 ≦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

3、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

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柱箍筋绑扎的正确方法

柱箍筋绑扎的正确方法

标题:柱箍筋绑扎的正确方法
咱们盖房子,就像搭积木,一块块往上码。

不过呢,这积木可不简单,得讲究点技巧,尤其是那些钢筋水泥柱,箍筋的绑扎可不能马虎。

今儿咱就来聊聊怎么正确给柱子穿上“腰带”——也就是那箍筋。

首先得搞清楚,箍筋不是随便绕两圈就得了,它的作用就像是人的腰带一样,让柱子更稳固,不乱晃悠。

所以啊,第一步就是得量体裁衣,根据柱子的直径和设计要求来选材料,别弄个大胖子穿小号裤子,那就不合适了。

说到绑扎,你得这么干:先得把箍筋套在柱子上,记得要平整,别歪歪扭扭的。

然后呢,用扎丝固定,这扎丝得够结实,不然就跟没绑似的。

扎的时候,要注意手法,一般都是一圈圈地缠绕,每一圈都要扎得牢牢的,交叉的地方多绕两圈,确保不会松脱。

别忘了,绑扎过程中要时不时检查一下,看看箍筋的位置是不是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别这边高那边低的,那就难看了。

还有啊,箍筋的间距也很重要,得按照图纸上来,不能自己想当然。

有些新手可能会犯的错误,比如扎得太紧或太松。

太紧了呢,会影响柱子的受力;太松了呢,又起不到箍筋应有的作用。

所以,这松紧得适中,就好比你系鞋带一样,不松不紧,刚刚好。

总之啊,柱箍筋绑扎虽说是个技术活儿,但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注意这些细节,就能干得漂漂亮亮的。

基础柱箍筋的布置

基础柱箍筋的布置

基础柱箍筋的布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箍筋间距: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同时也不应小于100mm。

在柱子的角部,箍筋应沿柱子的四个角进行加密,以增加柱子
的承载能力。

2.箍筋直径:箍筋直径应根据柱子的截面尺寸和所需承载的剪力
进行确定,但不应小于8mm。

同时,对于大直径的柱子,宜采
用复合箍筋。

3.钢筋布置:箍筋的布置应考虑钢筋的间距、直径和数量,并确
保在梁和柱的交叉区域内,梁和柱的钢筋不应相互压紧或交叉,以避免破坏箍筋的受力性能。

4.混凝土保护层:箍筋应满足混凝土保护层的要求,以确保混凝
土能够有效地保护钢筋不受腐蚀和破坏。

5.连接方式:当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方式连接箍筋时,应确保连
接方式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同时应进行相应的试验和
检验,以确保连接质量可靠。

总的来说,基础柱箍筋的布置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柱子的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框架柱箍筋配置注意事项

框架柱箍筋配置注意事项

各位结构工程师:一般情况下框架柱加密区的箍筋间距都是100mm,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都是200mm,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柱竖向钢筋直径不要小于20mm,否则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采用200mm就要违规!这个问题容易忽略,请大家重视。

《高规》6.4.8 抗震设计时,柱箍筋设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3 柱非加密区的箍筋,其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加密区的一半;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且一、二级不应大于10倍纵向钢筋直径,三、四级不应大于15倍纵向钢筋直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4.18 在箍筋加密区外,箍筋的体积配筋率不宜小于加密区配筋率的一半;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对三、四级抗震等级,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5d,此处,d为纵向钢筋直径。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9 柱的箍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4 柱箍筋非加密区的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柱箍筋非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加密区的50%。

2)箍筋间距,一、二级框架柱不应大于10倍纵向钢筋直径,三、四级框架柱不应大于15倍纵向钢筋直径。

说明revit结构柱钢筋的创建的步骤

说明revit结构柱钢筋的创建的步骤

说明revit结构柱钢筋的创建的步骤Revit结构柱钢筋的创建步骤Revit是一款用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建筑设计和构造工具,可以支持用户在模型中创建各种不同类型的构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在Revit中创建结构柱钢筋的步骤,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这一功能。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开始创建结构柱钢筋之前,需要确保已经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 创建结构柱:在Revit中,首先需要创建一个结构柱,作为钢筋的基础。

可以通过选择“结构”选项卡中的“构件”工具来创建柱子。

根据项目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柱类型,如矩形、圆形、多边形等。

2. 设置工作平面:创建柱子后,需要设置工作平面以便更好地调整钢筋的位置和形状。

可以选择“视图”选项卡中的“立面”或“平面”工具来设置所需的工作平面。

3. 创建构造柱网格:在柱子上创建构造柱网格是创建钢筋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选择“结构”选项卡中的“柱网格”工具,在柱子上绘制网格线。

可以设定网格的间距和交点的位置,以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

第二步:添加柱顶钢筋一般来说,柱子通常需要在柱顶部位添加钢筋。

下面将介绍如何在Revit 中创建柱顶钢筋。

1. 进入钢筋编辑模式:在绘制完构造柱网格后,需要进入钢筋编辑模式以添加钢筋。

可以通过选择“结构”选项卡中的“编辑道具”工具来进入编辑模式。

2. 添加钢筋:在编辑模式下,选择“添加钢筋”工具,然后选择所需的钢筋类型,如箍筋、纵筋等。

然后在柱顶部位点击鼠标以添加钢筋。

可以通过修改钢筋的长度、位置和曲线等参数,来满足特定的设计要求。

3. 设置钢筋属性:通过选择钢筋元素并在属性框中进行设置,可以进一步调整钢筋的材料、尺寸和偏移等属性。

这些属性的值将直接影响钢筋的构造和设计。

第三步:添加柱身钢筋除了在柱顶部位添加钢筋外,有时需要在柱身部位添加钢筋,以提供更好的结构支撑。

下面将介绍如何在Revit中创建柱身钢筋。

1. 进入钢筋编辑模式:同样地,需要进入钢筋编辑模式以添加柱身钢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