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仪通讯

合集下载

光全息通讯技术ji

光全息通讯技术ji

光全息通讯资料黑白菜,左手画方IBM:2015年手机将可以进行3D全息视频通话北京时间12月24日,据国外媒体报道,每年的这个时候,IBM都会对近3000名研究者进行问卷调查,以此来得知他们对未来将要发生的大事件有什么看法。

在今年,几乎每个研究者都在期望3D全息视频通话。

从调查结果得知,全息视频通话将使用超微型投影机模块技术从手机中投射出来。

其它类似的五年内可以预见的技术还有空气驱动电池技术(将会持续十年),为收集实时交通信息数据而设计的计算机程序,家用热发生技术等等。

但是相关人士提醒,不要因此着急去购买IBM的股票。

因为在最近的四年中,IBM每年都会进行这样的调查。

在2006年的未来技术列表中包含了快速通话翻译技术,但这项技术到现在还处在研究阶段。

全息技术是实现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

该图像称作全息图。

和其他三维“图像”不一样的是,全息图提供了“视差”。

视差的存在使得观察者可以通过前后、左右和上下移动来观察图像的不同形象——好像有个真实的物体在那里一样。

这种不可思议的东西,不要以为只在科幻片中才出现,现实中已经接近完美的实现了。

从现在开始的未来十年,各大手机生产厂商就不在为手机屏幕的改进给争夺市场了。

未来的手机,将不在设屏幕。

全息图将取代手机屏幕的位置。

全息电话将使用3D全息图占用空洞的手机屏幕位置。

你可以把这个空洞屏幕当作手镯戴在手腕上。

微型摄像机将内置在空洞的表面。

想象一下,在未来的生活里,你也以用手机看3D地图,可以接电话的时候,看到女朋友的全息图,就好像她在你面前一样(虽然抱不到)。

哇!这似乎太科幻了,会有这一天的到来吗?不管怎么样,让我们期待吧!英国Northrop公司于1991年在1cm3掺铁铌酸锂晶体中存储并高保真再现了500 幅高分辨率军用车辆全息图。

1992 年,又在同样的铌酸锂晶体中存储1000 页的数字数据,并无任何错误地复制到数字计算机的存储器。

这些研究表明,全息存储具有足够的保真度,可用于数字计算机的存储。

全息视频VR通信技术

全息视频VR通信技术

“全息”(Holography)即“全部信息”,这一概念是在1947年由英国匈牙利裔物理学家丹尼斯·盖伯首次提出,他也因此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全息技术是一种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来记录物体的反射,透射光波中的振幅相位信息进而再现物体真实三维图像的技术。

它与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电子通信及人机交互等学科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广义上说,全息通信业务是高沉浸、多维度交互应用场景数据的采集、编码、传输、渲染及显示的整体应用方案,包含了从数据采集到多维度感官数据还原的整个端到端过程,是一种高沉浸式、高自然度交互的业务形态。

结合6G技术,进行扩展与挖掘可获得包括数字孪生、高质量全息、沉浸XR、新型智慧城市、全域应急通信抢险、智能工厂、网联机器人等相关全息通信场景与业务形态,体现“人-机-物-境”的完美协作。

传统光学全息:光学全息的全部过程分为信息数据采集与信息图像重构两个阶段,采集阶段相当于照相机的拍摄过程,而信息图像重构阶段相当于洗照片的过程。

数字全息:由于全息图只是对物体的物光束和参考光波进行相干叠加时产生的一些列干涉条纹进行了记录,而要得到物体的再现像,就必须对全息图进行重新处理,数字全息是利用电荷耦合器件来代替传统的光学记录材料来记录全息图,将物体的物光信息数字化记录,便于存储、数字处理以及重现。

它最早是由Goodman在1967年提出的。

计算全息:计算全息最早是由Kozma和Kelly提出,但是限于当时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足,计算全息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直到21世纪初期数码照相机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成熟才又进入了发展时期。

计算全息是一种数字全息领域的分支,这种新型的方法是利用计算机去模拟物体的光场分布,用算法去进行全息图的制作,该方法可以不依赖实物,而是基于该物体的数学描述进行全息图制作,实现了全息术从实际物体到虚拟物体的突破。

计算全息三维显示技术是近年来将全息术、光电技术及计算机高速计算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最具潜力的三维显示技术,与传统光学全息术相比具有灵活、可重复性好的特点。

【CN109451262A】一种全息视频通话方法及装置【专利】

【CN109451262A】一种全息视频通话方法及装置【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4页
CN 109451262 A
CN 109451262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1 .一种全息视频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核心网发送的全息视频通话数据; 采 用外壳数据对所述全息视频通话数据处理 ,并将处理后的 全息视频通话数据通过所 述核心网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使得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呈现具有虚拟3D外壳的全息视频。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外壳数据对所述全息视频通话数据处 理,包括: 将所述外壳数据添加至所述全息视频通话数据中的有效信息的起始位之前。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数据是根据所述核心网发送的外壳 生成指令得到的或者是预先设置的。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核心网发送的外壳更新周期信息,根据所述更新周期信息周期性地更新所述 外壳数据。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核心网发送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转动信息;判断所述转动信息是否达到阈 值; 若确定所述转动信息达到所述阈值时,更新所述外壳数据。 6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数据包括颜色参数、形状 参数、厚度参数和大小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7 .一种全息视频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视频服务器发送的包括外壳数据的全息视频通话数据; 将所述外壳数据对应的图像加载在其他数据的图像 周围 ,得到具有虚拟3D外壳的全息 视频,所述其他数据为所述全息视频通话数据中除所述外壳数据之外的数据。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数据位于所述全息视频通话数据中 的有效信息的起始位之前。 9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数据包括颜色参数、形状参数、 厚度参数和大小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10 .一种视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核心网发送的全息视频通话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采用外壳数据对所述全息视频通话数据处理; 发送单元 ,用于将处理 后的 全息视频通话数 据通过所述核心网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 , 使得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呈现具有虚拟3D外壳的全息视频。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视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外 壳数据添加至所述全息视频通话数据中的有效信息的起始位之前。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视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数据是根据所述核心网发 送的外壳生成指令得到的或者是预先设置的。 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视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服务器还包括更新单元, 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发送的外壳更新周期信息; 所述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更新周期信息周期性地更新所述外壳数据。

未来通讯全息通话的时代到来

未来通讯全息通话的时代到来

未来通讯全息通话的时代到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讯方式也在不断进行革新。

近年来,全息通话技术的兴起引起了广泛关注。

全息通话被认为是未来通讯的一大突破,它可以将人们的沟通体验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本文将介绍全息通话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影响。

一、全息通话技术的原理全息通话技术是一种将三维图像传输到远程地点并实现实时交互的通讯方式。

它利用了光波的干涉与衍射原理,通过捕捉并处理光的相位和振幅信息,将人的三维影像准确地投射到远程通话的对方。

这种技术要求高精度的扫描和计算,以确保精确还原人们的形象。

全息通话技术通过使用激光束和传感器来获取人的三维影像,并通过高速传输网络将影像数据传输到远程通话双方。

接收方的设备则通过投影和衍射技术将传输来的影像还原为全息影像,使人们可以看到对方的真实形象,仿佛面对面交流。

同时,利用音频传感器和麦克风,全息通话技术还可以实现声音的高保真传输,使通话者能够听到对方的真实声音。

二、全息通话技术的应用全息通话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许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全息通话技术可以在与远程商务会议中发挥重要作用。

传统的远程会议通常只能通过视频和音频进行交流,无法真实地还原会议现场的氛围。

而全息通话技术可以将参会人员的真实形象投射到会议室,并实现实时交互,从而提升会议的效果和参与感。

其次,全息通话技术还可以在医疗领域得到应用。

医生可以通过全息通话技术与患者进行远程诊断和治疗,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指导,提供更精准和安全的医疗服务。

除此之外,全息通话技术还可以在教育、娱乐等领域发挥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全息通话技术与远程导师进行互动学习,获得更直观、真实的教学体验。

而在娱乐领域,人们可以通过全息通话技术与偶像明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提升娱乐体验和参与感。

三、全息通话技术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全息通话技术的普及将对未来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全息通话技术将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

全息通信

全息通信

全息术全息术在全息术中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

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

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故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

全息照片可分为振幅型(又叫吸收型)和位相型两大类,它们按照与被记录时的曝光量相对应的方式分别改变照明光波的振幅或位相。

如果根据干涉条纹的间距和感光膜层厚度的相对大小来划分,则有薄型(二维型或平面型)和厚型(三维型或体积型)两类全息照片。

在厚型全息照片中,按拍摄时物光束与参考光束是否在感光膜的同侧入射,分为透射型全息照片和反射型全息照片。

如按记录全息图时光路布局的不同分类,有同轴型全息图和离轴型全息图。

全息术全息术的原理适用于各种形式的波动,如X射线、微波、声波、电子波等。

只要这些波动在形成干涉花样时具有足够的相干性即可。

光学全息术可望在立体电影、电视、展览、显微术、干涉度量学、投影光刻、军事侦察监视、水下探测、金属内部探测、保存珍贵的历史文物、艺术品、信息存储、遥感,研究和记录物理状态变化极快的瞬时现象、瞬时过程(如爆炸和燃烧)等各个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又称全息照相术。

记录波动干扰的振幅和位相分布以及随后使之重现的技术。

广泛地用作三维光学的成像,也可用于声波(见声全息)和射频波。

“全息”是由希腊字"holos"变来的,意即完全的信息──不仅包括光的振幅信息还包括位相信息。

发展简史1947年D.伽柏从事提高电子显微镜分辨本领的工作。

受W.L.布喇格在X射线金属学方面工作及F.泽尔尼克的关于引入相干背景来显示位相的工作的启发,伽柏提出了全息术的设想以提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本领。

未来通信全息投影与无线电技术的革命

未来通信全息投影与无线电技术的革命

未来通信全息投影与无线电技术的革命随着科技的发展,通信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进化。

未来通信技术将会经历革命性的变化,其中包括全息投影与无线电技术的应用。

这两项技术的革命将改变我们的通信方式,带来更便捷、高效的通信体验。

一、全息投影技术的应用全息投影技术是利用光、电等物理原理实现的一种特殊投影技术。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实现真实、逼真的三维影像呈现。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通信中使用全息投影技术,使远程会议、教育、医疗等领域更加智能、便捷。

在未来的通信中,全息投影技术可以实现更加丰富的沟通方式。

例如,在远程会议中,与传统的视频通话相比,全息投影技术可以让与会者感觉彼此仿佛就在同一空间内,增强了会议的互动性和真实感。

同时,全息投影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教育领域,通过实时的全息投影,学生们可以与远距离的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医疗行业也将受益于全息投影技术,医生可以通过全息投影技术进行远程诊断和手术指导,为全球范围内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无线电技术的应用无线电技术是目前通信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技术,未来无线电技术的革命将会带来更高效、更稳定的通信体验。

随着5G技术的发展,无线电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改进。

5G技术将能够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这将为通信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的无线电技术将朝着更智能、更自主的方向发展。

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使得设备能够自动选择最佳的通信频段和速率,提供更加稳定和高效的通信连接。

同时,无线电技术也将进一步整合到多种设备中,如智能家居、车联网等,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构建更加智能化的生活环境。

三、全息投影与无线电技术的结合未来通信的革命将会同时涵盖全息投影技术和无线电技术的应用。

通过将全息投影技术与无线电技术相结合,我们可以实现更加沉浸式的通信体验。

例如,在未来的智能手机中,我们可以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将通信呈现在用户眼前。

通过全息投影技术,用户可以直接在空中展示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摆脱传统屏幕的限制,获得更加丰富的交互方式。

全息通信的可能形式

全息通信的可能形式

全息通信的可能形式(一)3D全息投影3D全息投影是一种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是一种无需配戴眼镜的3D技术,观众可以看到立体的虚拟人物。

全息投影方式多年前已经在技术上实现,同显示屏上显示的2D或3D视频略有不同,通过全息投影的方式重新呈现出来,是真实人物的全息投影。

下面加拿大皇后大学的3D全息投影产品便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加拿大皇后大学人类媒体实验室研究员研发成功的“TeleHuman”3D全息投影设备。

这款设备开发本意就是用3D全息影像来代替现有的平面视频会议,使得人人之间的交互变得生动有趣形象。

这个设备系统由一个1.8米高的内置3D 投影机圆筒和6个安装在圆筒顶部的Kinect组成,通过摄像头和电脑计算制作成3D全息影像呈现在圆筒上。

这个圆筒拥有360°视角,参与视频会议的人可以环绕圆筒行走,看到说话者身体的前方和后方。

我们可以想见一下,如果将这种形式用到多方交流和群组会议中,是不是类似下图呈现的方式,每个与会人员都要单独投影出来才能全角度的交互。

但全息投影容易受介质的影响,虽然能够全方位的角度去观察,得到了更好的交互体验。

但仍和自然交流的体验有一定差距。

当然也有通过空气介质或更隐形的介质来进行全息投影,形式更接近真实的交流。

例如思科总裁演讲以及霍金在悉尼大剧院的全息亮相,就是通过思科的网真视频会议系统实现的。

活动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自然是霍金通过3D全息投影出现在舞台上,与观众实时互动,而实现这一背后技术正是思科网真。

此次大会,思科与悉尼歌剧院及新南威尔士大学“Big Questions”研究院合作,提供了DVEtelepresence全息投影技术,实现了霍金穿越重洋,“出现”在众人面前。

上面的图景看起来和未来全息通信很相近了,但其实上面的两个实例中只是单向直播全息影像。

也就是霍金在远端是没有看到主持人和会场的全息景象的,而只是普通的视频图像,因为霍金博士的全息影像是通过四周遍布的全息摄录器材拍摄合成的,而会场里则没有类似的设备。

全息通信技术原理与方法

全息通信技术原理与方法

全息通信技术原理与方法一、引言全息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全息技术实现的远程通信方式,它可以在不同地点的人们之间传输三维全息影像和声音,实现身临其境的沟通体验。

本文将介绍全息通信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二、全息图原理全息图是一种记录了物体的干涉图样的光学记录介质,它可以还原出物体的三维图像。

全息通信技术利用全息图实现远程通信。

其原理是通过将发送方的物体进行全息记录,然后将记录的全息图传输到接收方,接收方通过照射全息图,就可以还原出发送方的物体的三维图像。

三、全息通信的方法1. 全息图的制备全息图的制备是全息通信的第一步。

制备全息图通常需要使用激光光源、物体、光学元件和全息记录介质。

首先,将激光光源照射到物体上,然后将经过物体反射或透射的光与一个参考光束进行干涉,干涉形成的干涉图样就是全息图的记录。

最后,将记录的全息图保存在全息记录介质上。

2. 全息图的传输全息图的传输是全息通信的关键环节。

传输可以通过光纤、无线电波或卫星等方式进行。

在传输过程中,需要保持全息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接收方能够准确还原出全息图。

3. 全息图的再现接收方在接收到全息图后,需要使用激光或其他合适的光源对全息图进行照射,以还原出发送方的物体的三维图像。

还原出的图像可以通过透视或其他方式进行观察,实现远程通信的效果。

四、全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全息通信技术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远程会议全息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远程会议,与传统的视频会议相比,全息通信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立体的会议体验,增强会议参与者之间的沟通效果。

2. 远程医疗全息通信技术可以在医疗领域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远程会诊,医生可以通过全息通信技术观察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并提供远程指导。

3. 远程教育全息通信技术可以在教育领域实现远程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全息通信技术向远程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可以获得更加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4. 艺术展览全息通信技术可以用于艺术展览,艺术家可以将自己的作品通过全息通信技术展示给观众,观众可以获得更加逼真的观展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