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通络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6例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进展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进展探讨
西 医 结 合 方法 治 疗 ,效 果 显著 。
3 讨

原 发性 高 血 压 是 以体循 环 动 脉 压 持 续 升 高 为 主要 表 现 的
全身性慢性疾病 。其基本病变是全身细、小动脉硬化 ,常引起
心 、脑 、肾及 眼 底 病 变 并 造成 严 重 后 果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治疗 的 目的 是 降低 血 压 ,使 血 压 降 至 正 常 范 围 ;防止 或 减 少 心脑 血管
a t y et n i ee e t f d cn , u lor d c h i ee e t f se n me i ie n i p r sv f c me ii e b t s u et esd f c so we tr d cn . h e o a e
【 y r 】 Hy etn inme iiee aa r ; Ke wo ds p re so dcn n lp i TCM ; aa rl l En lp i
e e t ert wa 9 %; y tl l d p esr , i tl lo r s r inf a t e rae P 00 ) Af rt a n fT M, f c v a s8 . i e 4 S s i bo rsu e d s i bo d pe s e s i c nl d ce sd( < .5; t e t to C oc o aoc u g i y e r me smpo m rv d( < . ) C n ls n T et g h p r n in me i n n l r e i e rt eme i n , o ny e h n ete y tmsi p o e P 00 . o c i : rai y et s dc ee a pi i t tgai dc e n t l n a c h 5 uo n e o i a ln h n v i o

平肝通腑化痰开窍方治疗脑出血45例

平肝通腑化痰开窍方治疗脑出血45例
2 [2 ]
陕西中医 2008 年第 29 卷第 2 期 加味八珍汤, 每日 1 剂。 服药 1 周后头晕明显减轻, 4 周后头晕消失 , 血压正常。 讨 论 气血亏虚型高血压病在老年患者中并不 少见。 多因年老体衰 , 脾胃虚弱, 不能健运水谷, 生化气 血, 以致气血两虚, 气虚则清阳不展, 血虚则脑失所虚 , 从而发生眩晕 [3, 4 ]。治疗原则以补气养血 , 健运脾胃为 主, 药用加味八珍汤。 方中选用党参、 白术、 茯苓、 炙甘 草即四君子汤补气健脾。 脾为后天之本 , 健脾则气血化 生有源。 脑为髓海, 髓属肾中精气所化生,“精血同源” , 血虚则精亦虚 , 予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即四物汤补血 生精。 脾虚肝旺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 故加用甘平柔 润的天麻入肝经, 平熄肝风, 兼有祛痰作用 , 一举两得。 因脾虚失运, 聚湿生痰,《丹溪心法 头眩》 中指出 “无 痰则不作眩” 。 《金匮要略》 曰:“心下有支饮 , 其人苦冒 眩, 泽泻汤主之” 。加用泽泻利水渗湿, 水湿除, 则冒眩 止,《中国医学大辞典》 谓泽泻有使清气上升而除头目
[ 1 ] 孙亨玲主 编 . 今日高血 压 [M ]. 北 京: 中国医 药科技
注: 经 ς 检验 , ς = 4. 10, P < 0. 05。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对照组有 2 例出现嗜 睡, 3 例出现头晕加重。 典型病例 患者张某, 女 , 62 岁。 2006 年 1 月 20 日初诊。 诉头晕反复发作 1 年余, 血压波动在 140~ 150�90 ~ 95mm Hg, 未予重视及未服用任何药物治疗。 近一个月来 , 头晕发作频繁 , 每因劳累则明显加重, 伴 神疲乏力。 就诊时患者面色苍白 , 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 查血压为 150�90mm H g。中医诊断: 眩晕 ( 气血亏虚) ; 西医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病 1 级 ( 低危组) 。 治疗予口服

李平教授祛瘀化痰法治疗原发性高血

李平教授祛瘀化痰法治疗原发性高血

李平教授祛瘀化痰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经验张自强1,2,李思琪1,赵佳慧3,李赛赛1,李园园1,李 平2摘要: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综合征,简称高血压,属于中医 眩晕 眩运 肝风 等范畴㊂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患病人数越来越多,如何做好高血压的防控与治疗至关重要㊂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眩晕;痰瘀互结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2.23.039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㊁致残率较高㊂近30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是心血管疾病的首位危险因素[1]㊂西医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式为药物治疗联合生活方式干预,虽然在降低血压㊁保护心血管方面给病人带来了较大的改善,但是药物使用频繁㊁服用种类繁多㊁长期服用药物及停药后疗效易反弹㊂中医方面通过对病人情绪的调整㊁整体的改善,具有治疗后不易复发的优点,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广阔的前景和独特的优势㊂李平教授从事心血管疾病研究30余年,对高血压的治疗有独到见解,现结合李平教授在临床中治愈的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人1例分析如下㊂1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1.1 古代医家对高血压的认识 古代无高血压的病名,国家根据病人症状㊁证候等方面的特点将高血压归于 眩晕 风眩 眩运 肝阳 肝风 等范畴㊂首载于‘黄帝内经“,称之为 眩冒 ㊂对于眩晕是如何产生的,不同医家有不同的认识㊂如‘素问㊃至真要大论“中云: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㊂ ‘灵枢㊃海论“云: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㊂ ‘灵枢㊃卫气“云: 上虚则眩㊂ 内经认为眩晕主要与肝有关,而又相关于髓海不足㊁体虚不适等因素㊂到了汉代张仲景时期,古人对眩晕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㊂‘金匮要略“载: 心下有痰饮 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认为眩晕的发生和痰饮有密切的关系㊂及至明清,李用粹‘证治汇补㊃上窍门㊃眩晕“言: 以肝上连目系而应于风,故眩为肝风,然亦有因火㊁因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960852)作者单位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100029);3.北京市昌平区中医院通信作者 李平,E -mail :******************引用信息 张自强,李思琪,赵佳慧,等.李平教授祛瘀化痰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经验[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23):4404-4406.痰㊁因虚㊁因暑㊁因湿者 ,认为风㊁火㊁痰㊁虚㊁暑㊁湿是导致眩晕的6种因素㊂虞抟‘医学正传“首次提出: 血瘀致眩 说,认为瘀血可以导致眩晕,而‘医宗金鉴“也记载了这一观点: 瘀血停滞 神迷眩远㊂ 结合历代医家的阐述,眩晕的病因病机无外乎脏腑气血衰弱,邪气内中于人,后发为痰饮㊁水湿㊁肝风等因素,或壅塞脉道,或上扰清窍,发为眩晕,这是古代医家对眩晕最普遍的认识,后虽有发展,但并未列入重心㊂1.2 现代医家对高血压的认识 现代医家对高血压有着较为复杂的认识㊂焦欣等[2]对邓铁涛等62位名老中医临床治疗高血压的医案文献进行整理,发现高血压的主要病机依然以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为主,但主要病理因素已由古代的肝风㊁痰湿转变为痰浊㊁瘀血,兼有火热㊁阳亢等因素,其余病因占比较低㊂周忠民等[3]认为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肝郁脾虚导致气机升降异常㊂王敏等[4]认为高血压是以肾虚为本,肝风为标,脾为致病之源㊂邓旭光[5]认为高血压病机为阴阳失调㊁痰瘀互结,认为高血压病早期以阴阳失调为主,中期以痰瘀互结为重,后期则痰瘀胶结㊂李青鸟[6]则认为高血压病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引起脏腑组织的供血不良所致㊂现代医家对高血压的病机认识仍不离脏腑阴阳,气机升降的总纲㊂而在病因上许多医家的认识仍停留在肝风内动㊁痰饮水湿的观点㊂但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在高血压的致病因素中,痰浊和瘀血已经占据了主要原因㊂韩学杰等[7]通过对北京阜外医院500余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证型调查,发现痰瘀互结的病人占比最高,且多具有舌苔白腻或黄腻㊁舌质暗红㊁脉弦滑的特点㊂王丽颖等[8]对1508例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候分布进行调查,发现痰瘀互结病人的比例高达59.68%,远高于其他证型㊂刘聪等[9]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痰浊血瘀已演变为高血压的重要病因,并自拟化痰活血降压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㊂本团队在长期的临床研究中发现,高血压已呈相对复杂化的特点,传统观点认为的外邪㊁虚症和单一的㊃4044㊃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O N C A R D I O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D e c e m b e r 2022 V o l .20 N o .23病理因素已无法全面地概括高血压的病因病机,必须抓住主证,溯本求源,再结合现代社会生活的背景正确地认识高血压㊂现代社会人群饮食不节㊁肆食油腻㊁作息颠倒㊁情志失调,极易损伤脾胃,聚湿生痰,积久化热而损伤脉络,产生瘀血,最终导致脉道不通,血瘀脉胀而产生高血压㊂所以,李平教授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痰浊血瘀的存在,并且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㊂2李平教授对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的认识2.1病因病机:脾胃受损,痰瘀互结现代人饮食不节,肆食油腻,易损伤脾胃,聚湿生痰㊂‘杂病源流犀烛㊃痰饮源流“曰: 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 ㊂痰浊在脾胃会缠流宛转,壅滞气机,使其升清降浊的作用降低;在脑窍又会蒙蔽清窍,令人意识不清,最终导致眩晕的产生㊂瘀血为痰浊的病理产物,但其在眩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不亚于痰浊㊂血为气之母,瘀血的形成必然会影响气机的运行,气机郁滞,又可引起全身血液运行的不畅,血行瘀阻,血液不能上荣官窍,发为眩晕㊂现代研究多将脉络与高血压联系起来,血管内皮损伤与高血压发病与病情有着重要关系,瘀血由于其病理状态的原因,必将升高血液黏稠度,损伤脉络,增大脉络运行阻力,进而导致高血压㊂瘀血本身是痰浊的病理产物,但疾病日久,痰瘀驳结,互为病理因素,驳结日久,使病情加重㊂2.2痰浊瘀血产生的原因2.2.1痰浊脾为生痰之源㊂‘医学从众录“: 脾土不及,气虚不运,食少化而生痰㊂ ‘诸病源候论“: 劳伤之人,脾胃虚弱,不能克削水浆,故为痰饮也㊂ ‘证治准绳“: 脾虚不分清浊,停留津液而痰生㊂ 脾在痰饮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脾失健运,水湿内生,聚湿生痰,流于四肢㊂后痰饮停滞日久,失于运化,损伤组织,则化为痰浊㊂导致脾失健运的原因:①肝木乘脾,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肝气不舒,容易克制脾土;②饮食不节,现代人肆食油腻,肥甘厚味,冷热无度,进食无规,极易损伤脾胃,积热生浊;③肾精亏虚,肾精亏虚,无以滋养脏腑,则会导致脏腑生理功能减退,脾气受损,最终脾失健运,聚湿生浊㊂2.2.2瘀血瘀血的成因比较复杂,或内伤劳倦,或跌扑损伤,或利刃所刺,或饮食不节等㊂但高血压瘀血的成因主要与痰浊相关,较少与其他因素相关㊂痰浊为热,耗伤津液,营阴内耗,损伤脉络,脉络瘀滞,产生瘀血㊂其次,脾为湿困,气机阻滞,气为血帅,气不行则血不畅,最终可能导致瘀血的产生㊂此外,中医素有津血同源的说法㊂‘灵枢㊃决气“: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说明了两者相互转化的关系㊂两者同属饮食运化的水谷精微,在生理上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参与周身体液调节,而痰浊为病理之津[10],病理之津化生瘀血㊂2.3治疗2.3.1善健脾脾为生痰之源,脾胃不健则痰浊难消,痰浊不消则瘀滞内增㊂李平教授常用温胆汤化裁改善病人脾胃功能㊂此方兼具健脾㊁化痰㊁除湿的功效,用于脾胃痰浊内生者疗效显著㊂服药后病人常出现饮食增多㊁头晕减轻㊁大便顺畅㊁睡眠好转的现象,这是病人痰浊减少,脉络通畅的表现㊂用方取法轻巧,使用剂量通常不大㊂常用剂量为:姜半夏6g,陈皮10g,竹茹15g,茯苓15g,麸炒枳壳10g㊂因病人长期脾虚,若骤消骤降,必将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身体不适,需循序渐进,步步为营㊂若热像明显者须加黄连,合成黄连温胆汤清化热痰;若情绪烦躁,焦虑抑郁者,须加石菖蒲㊁郁金㊁首乌藤合成经验方 连夏宁心方 清热化痰㊁宁心安神,改善病人烦躁㊁焦虑症状;若病人饮食积滞较重,喜食脂肉者须加炒山楂,消脂化浊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病人痰浊热毒的增重,精神压力的增加,单用温胆汤的疗效较差,实际临床中李平教授常加黄连㊁石菖蒲㊁郁金㊁首乌藤合成经验方 连夏宁心方 作为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的基础方,而非直接以温胆汤进行加减㊂2.3.2巧通络高血压本质上是脉络不通,运行不畅导致的㊂痰瘀是高血压生成的主要原因,但最终两者将归结于脉道㊁血行之中,阻塞运行,导致眩晕㊂所以脉络是高血压治疗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㊂李平教授常在化痰祛瘀的基础上使用丝瓜络15~30g,此物活血通络,通经下乳,是疏通脉络的经典中药㊂若瘀滞较重者,可将丝瓜络替换成地龙15g或烫水蛭6g㊂但不可使用全蝎㊁蜈蚣之品,因全蝎㊁蜈蚣为搜风通络,高血压为痰瘀阻络,强行使用恐无疗效㊂2.3.3散化瘀瘀滞是高血压的共同特征,现代医家越来越多地将高血压与瘀滞结合起来,并探讨其病因病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㊂瘀滞形成的原因有多种,而痰瘀互结型高血压之 瘀滞 主要与脾胃相关㊂但其治疗却不可单独从脾胃入手,必须益以新的化瘀通络之品,否则痰瘀日久,不可除也㊂化痰以连夏宁心方化裁,瘀滞应该根据其部位及 表象 治疗㊂对于瘀阻上焦如冠心病病人,可加当归㊁红花,取桃红四物汤之意;对于中焦瘀阻舌象紫暗,舌下脉络瘀滞者,可用三七活血化瘀;对于瘀阻下焦如胞宫类病症,可用仲景方剂 桂枝茯苓丸 缓消瘀血癥块㊂㊃5044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年12月第20卷第23期3验案举隅病人,女,41岁,于2020年9月17日首诊㊂主诉:高血压13年,头晕3个月㊂现病史:2004年发现高血压,最高达170/105mmHg(1mmHg=0.133 kPa),首次于安贞医院就诊,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每天5mg㊁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每天80/5mg治疗,效果不佳㊂病人近3个月每于下午头晕,今日病情加重遂来就诊㊂现症见:下午头晕,伴头胀,饮食可,大小便可,眠差多梦㊂既往史:糖尿病,未规律服药,2006年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有肝血管瘤㊂个人及家族史:喜食油腻,月经量少,色黑,经前1周汗出,父母均有高血压㊂中医四诊:面色红,精神可,烦躁,舌红,苔白厚腻,舌下脉络瘀滞,脉沉弦㊂西医诊断:高血压2级㊂中医诊断:眩晕(痰瘀互结证)㊂治以清热化痰,祛瘀通络,方以连夏宁心方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处方:桂枝10g,茯苓15g,牡丹皮10g,桃仁10g,白芍15g,竹茹15g,陈皮10g,姜半夏6g,胆南星10g,石菖蒲10g,郁金15g㊂7剂颗粒剂,饭后冲服,每日2次㊂2020年9月23日二诊:中午偶有头晕,发作频率㊁次数较前减少,情绪改善㊂血压控制在125~140/65~81mmHg,门诊血压:128/82mmHg㊂睡眠时间延长,做梦次数减少,饮食㊁大小便如常㊂面色红,精神可,舌质红,苔白腻,舌下脉络瘀滞情况改善,脉沉滑㊂效不更方,继服7剂㊂2020年11月5日三诊:病人因事务出京,未能规律就诊㊂出京期间坚持服药1月余,中午仍偶有头晕,饭后心慌,血压控制在106~124/66~85mmHg,饮食㊁大小便如常,眠香㊂面色黄,情绪基本正常,舌淡胖,苔薄白腻,有齿痕,舌下脉络清晰,脉滑㊂病人脾气本虚,且长期服用清热化痰类药物损伤正气,心气不足故饭后心慌;痰瘀渐除后本症现象,脾胃虚弱,故舌淡胖,兼有齿痕;痰浊未尽,故苔仍腻,且偶有头晕㊂故本次以健脾化湿,除痰补虚为主㊂更方:石菖蒲10g,郁金15g,党参10g,茯苓15g,麸炒白术10g,陈皮10g,葛根15g,生山楂15g㊂7剂颗粒剂,饭后冲服,每日2次㊂本次就诊后病人未再前来,半年后随访:自述已无大碍,血压控制良好,头晕已除,睡眠良好,情绪平稳㊂按:病人为中青年女性,患病时间较久,父母均有高血压,有遗传病史㊂病人在就诊过程中未述自己有低血钾㊁心动过速等症状,可排除醛固酮增多症㊁嗜铬细胞瘤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病人病情已久,非突然起病,且无蛋白尿㊁血尿等肾实质性病变症状,可排除肾血管性高血压及肾实质性高血压㊂结合病人的饮食㊁精神状态等可以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㊂现代人饮食不节,过嗜烟酒,极易损伤脾胃,聚湿生痰,化瘀阻络,导致眩晕㊂如今,痰瘀互结型高血压已经在现代证型中占据了较高比例,这位病人就是典型的痰瘀互结型高血压㊂李平教授从本症入手,深入挖掘高血压病人的内在病因,通过调理脾胃的方法化痰祛瘀,祛除病理因素,故收效理想㊂李平教授在临床中常以 连夏宁心方 作为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的基本方,本方清热化痰,宁心安神㊂在前期的临床试验已证实连夏宁心方对痰热互结型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等疗效较好[11],对同证型的心律失常病人也有多例治疗经验[12]㊂根据中医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的原则,将连夏宁心方运用到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人中,清化热痰,并根据病人上中下三焦部位及舌㊁脉表现,辨证选取合适的化瘀通络药物或成方,对病人的血脉进行良好的疏通,取得了较好疗效㊂4小结对高血压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古人单纯的病理产物上,无论是 无痰不作眩 亦或是 无虚不作眩 都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再通过先人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结论㊂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㊁饮食结构㊁精神压力等与古人都相差甚远,故不可一概而论㊂应该紧紧遵循仲景辨证施治的原则 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方符合中医人的本色㊂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痰浊㊁血瘀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病理产物,而痰的病理性质多为热,瘀多由痰生,故应清热化痰,祛瘀通络,同时注重对脾脏的养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生痰之源,获得良好效果㊂参考文献:[1]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6):521-528.[2]焦欣,蔺晓源,雍苏南.基于名老中医经验的高血压病病名㊁病因㊁病机㊁证型研究[J].中医药信息,2020,37(4):31-35.[3]周忠民,赵重学.高血压的中医病机探讨[J].陕西中医,2008,29(2):193-195.[4]王敏,李恩庆.从肝风脾湿肾虚探讨高血压病的病机[J].四川中医,2009,27(9):32-33.[5]邓旭光.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的思路与方法[J].中医杂志,2000,41(2):113-115.[6]李青鸟.原发性高血压病病因之我见[J].光明中医,2000,15(1):8-11.[7]韩学杰,朱妍,陈捷,等.原发性高血压病痰瘀互结㊁毒损心络中医证类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6):453-455.[8]王丽颖,李元,李娜,等.1508例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调查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2):1960-1963.[9]刘聪,王作顺.化痰活血降压汤治疗痰浊血瘀型轻㊁中度高血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9,35(9):8-10.[10]李鑫,赵爱光,杨金祖,等.基于 津液 及 痰饮 理论探讨黏蛋白5AC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J].辽宁中医杂志,2020,47(8):51-54.[11]于晓晗,王一非,戴方圆,等.以连夏宁心颗粒为代表的清热化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4(5):707-711.[12]马良梅,朱国东,赵利,等.李平教授清心化痰法治疗功能性室性心律失常经验[J].环球中医药,2017,10(3):313-315.(收稿日期:2021-05-15)(本文编辑邹丽)㊃6044㊃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O N C A R D I O-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D e c e m b e r2022 V o l.20 N o.23。

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

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

(一)【辨证】肝郁化火上炎。

玄参钩藤汤。

元参21克,生地15克,白芍12克,麦冬10克,夏枯草15克,钩藤15克,菊花10克,丹参15克,泽泻10克,生山楂10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0天为1疗程。

【出处】傅云江方。

【辨证】瘀热。

【治法】化瘀清热。

【方名】化瘀清散汤。

【组成】柴胡10克,葛根15克,丹参15克,杭菊15克,桑枝15克,丹皮12克,赤芍10克,红花12 克,地龙12克,薄荷6克。

【用法】黄芪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草决明 24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 6克,白术9克,甘草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五)【辨证】肝火上扰清空。

【治法】平肝清热,通络止痛。

【方名】清肝汤。

【组成】川芎15克,川牛膝15克,地骨皮15克,菊花20克,地龙10克,夏枯草30克,玉米须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龚志贤方。

(六)【治法】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缓急解痉。

【方名】三草汤。

【组成】 【用法】 【出处】 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益母草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刘渡舟方。

【辨证】 阴虚阳亢。

【治法】 滋阴平肝。

【方名】 【组成】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李润民方。

(四)【辨证】 气虚痰浊阻滞。

【治法】 益气化痰。

【方名】 赭决九味汤。

【组成】【辨证】【治法】【方名】肝肾阴虚,阴虚阳亢。

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莲椹汤。

莲须12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组成】煎),生牡蛎30克(先煎)。

【用法】12 克, 山药15克,牛膝15克,龟板30克(先【出处】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邓铁涛方。

(七)【辨证】【治法】【方名】【组成】肾阴阳两虚。

平肝滋肾潜阳。

脾肾双补汤。

桑寄生30克,玉米须30克,生龙骨30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首乌24克,川芎9克,淫羊藿9克,杜仲9克。

化痰通络汤

化痰通络汤

化痰通络汤
【方名】化痰通络汤
【处方】法半夏(10g)、橘红(10g)、枳壳(10g)、川芎(10g)、红花(10g)、远志(10g)、石菖蒲(10g)、茯神(15g)、党参(15g)、丹参(15g)、炙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15天为1疗程。

【适用病症】用于化痰祛湿、活血通络。

冠心病心绞痛(痰浊内阻型),症状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气短、形体肥胖、身重乏力、纳呆、苔厚腻、脉弦滑。

【方义】本方症多因嗜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而致水湿失运,蓄化为痰浊脂膜;心脾气化失调,气血运行受阻,痰瘀交结,心脉痹阻所致胸痛、胸闷诸症。

方中用法半夏、橘红、茯苓、枳实化痰祛湿,丹参、川芎、红花活血行瘀;石菖蒲、远志交通心肾,党参、甘草补气健脾以增强运化之力,有助于祛除痰湿之邪。

诸药合用,标本兼治,痰浊化,瘀血散,脉络通则诸症除。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有镇咳、祛痰及镇吐作用。

橘红主含挥发油,其煎剂使蛙心收缩力增强,输出量增加,扩张冠状动脉,有降血压作用。

枳壳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可使动物的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有健胃作用。

川芎对动物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降低小鼠的耗氧量。

红花煎剂可使心脏收缩和扩张增加,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

石菖蒲所含挥发油有镇静作用。

党参、甘草均有强心作用。

川芎、丹参均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

气虚甚者党参易红参10g;兼有阴虚者党参易西洋参6g;心绞痛发作时,加用硝酸甘油片或冠心苏合丸。

6位知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各显神通!

6位知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各显神通!

6位知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各显神通!1.调络饮(王乐善)【组成】桑寄生15g 生地15g 丹皮15g 白芍15g 黄芩15g 菊花15g 夏枯草30g 杜仲15g 牛膝15g 桑枝15g 桂枝15g 生石决明30g 甘草15g【功效】调和脉络,降压清眩。

【主治】缓进型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

症见头晕目眩,甚则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恼怒而加剧,脉象弦数有力,严重时手足麻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牛膝补肝益肾,引血下行;生石决明镇逆潜阳;寄生、杜仲补肝益肾;生地以平血逆;丹皮、白芍凉血活血,生血和脉;黄芩养阴清热;菊花治头目眩晕;夏枯草补肝血,除虚烦;桑枝、桂枝调营通脉,以防偏风;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有补肝肾,平肝阳,降血逆,调血脉之效,使阴平阳秘,血脉调和,而适用于缓进型高血压病。

【加减】手足麻木加黄芪30g,桂枝15g。

【点评】缓进型高血压亦称良性高血压,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近半数病人可无症状,血压增高常在体格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得发现,少数病人则在突然发生脑血管意外时发现,由此可见本病与肝阳上亢,血气上逆相关,即与“血脉”直接相关。

王老用“调络饮”调和脉络,使血脉协调平衡,故对缓进型高血压病确有一定疗效。

【简介】王乐善,生于1912年,逝于2002年,辽宁义县人。

历任锦州铁路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外科学会主任委员。

业医70年,擅长内、外、妇、儿、针灸等科,临床上经常针药并举,每起沉疴。

原通讯地址:辽宁中医药大学院附属医院邮编:1100002.育阴潜阳降压汤(邱保国)【组成】生地20g 白芍15g 生石决明12g 生龙骨12g 怀牛膝15g 夏枯草10g 豨莶草10g 杜仲12g 罗布麻15g【功效】育阴潜阳,平肝熄风。

【主治】高血压病,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

症见头晕目眩,目胀耳呜,面潮红,急躁易怒,心烦失眠,耳鸣目涩,手足心热,舌红,苔黄或少苔,脉弦细。

化痰通络方加减联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化痰通络方加减联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化痰通络方加减联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目的觀察化痰通絡方加减联合叶酸、维生素B12 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型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为ACI二级预防提供更多的临床证据。

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HHcy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

对照组予以叶酸、维生素B12及降压、降糖、调脂及抗血小板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方加减。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测血清Hcy水平、NIHSS评分。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13%,与对照组的7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血清Hcy水平、NIHS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血清Hcy明显降低,NIHSS评分也显著降低(P<0.05)。

结论化痰通络方加减联合叶酸片及维生素B12能有效降低HHcy型ACI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从而改善ACI患者的预后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modified Huatan Tongluo Prescription combined with Folic Acid and Vitamin B12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homocysteinemia (HHcy)-type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and to provide more clinical evidence for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ACI.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HHcy-type ACI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40)and observation group (n=46).In the control group,basic treatments including Folic Acid,Vitamin B12,decompression,blood glucose reducing,lipid regulation,and anti-platelet were used,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modified Huatan Tongluo Prescription was added.The serum Hcy level,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score were tested before therapy and after 2 weeks therapy.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9.1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ccounting for 70.00% (P<0.05).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serum Hcy level and NIHSS score after 2 weeks treatment were decreased in the two groups,which were display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P<0.01).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rapy,the serum Hcy level was greatly decreased as well as the NIHSS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Huatan Tongluo Prescription combined with Folic Acid and Vitamin B12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erum Hcy level in patients with HHcy-type ACI,so as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ACI patients as well as the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Huatan Tongluo Prescription;Folic Acid;Vitamin B12;Hyperhomocysteinemia-type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人类身体健康,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负担[1]。

息风化痰通络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6例

息风化痰通络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6例
国协 和 医科 大 学 联 合 出 版社 ,9 5:0 . 19 1 6
14 疗效 标 准 .
显效 : 眩晕 及 其 伴 随症 状 消 失 。有 效 : 眩晕
[ ] 王 本 祥 .现 代 中药 药 理 学 [ 3 M】 .天 津 :天 津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
1 9 6 6—6 7, 3 . 9 9: 3 3 9 9
8 . 3 。 两 组疗 效 比 较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3 3% 差 P .5 。 3 讨 论
椎 一基 底 动 脉 供 血 不 足 多 由颈 椎 病 、 动 脉 硬 化 、 一 底 脑 椎 基 动 脉 狭 窄 、血 液 黏 稠 度 增 高 等 诸 多 因素 引 起 椎 一 底 动 脉 血 流 基 量 减 少 或 血 流 速 度 下 降 , 致 脑 于 前 庭 神 经 核 、 脑 缺 血所 致 , 导 小 其 主 要 病 变 为 椎 一基 底 动 脉 血 流 动 力 学 及 血 液 流 变性 异 常 。 本 病 属 于 中医 学 “ 眩晕 ” 畴 , 在 《 范 早 内经 》 时期 对 眩 晕 病 机 就 作 了论 述 , 为 与髓 海 不 足 、 虚 、 中等 有 关 , 《 问 ・ 真 要 认 血 邪 如 素 至
参 考 文 献

l 5・ 60
() 2 眩晕 由脑 干 、 脑 、 瘤 及 眼耳 疾 病 所 致 者 。 小 脑 13 治疗方法 . 两 组 均 予 天 麻 素 注 射 液 0 6 溶 于 5 葡 萄 糖 .g %
注 射 液 2 0 L 合 并 糖 尿病 者 改用 0 9 氯 化钠 注射 液或 木糖 醇 5m ( .% 2 0 L 静 滴 , 日 1 。治 疗 组 在 此 基 础 上 加 用 息 风 化 痰 通 络 5m ) 每 次 汤 , 物 组 成 为 天 麻 1 g炒 白术 1g 法 半 夏 1g 茯 苓 1 g泽 泻 药 0, 0, 0, 0, 1g 丹参 3 g 葛 根 3 g 三 七 3 , 骨 3 g 牡 蛎 3 g 山楂 1g 0, 0, 0, g龙 0, 0,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D p e a t r m e n t fT o r a d  ̄ t w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w i n e , Ai r l i eH n e a l t h C e n t e r , C h i n a S o u t h e r n A i r l i es n , B e i j i n g B r a n c h , 呦叻 1 0 1 3 1 4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H u a t a n T o n g l u o d e c o c t i o n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p i r m a r y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 Me t h o d s 9 2
可靠 。
关键 词 :化痰 通络 方 ;原发 性 高血压 ;中 医药疗 法 ;眩晕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5 . 1 1 . 0 1 2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5 ) 一 1 1 - 0 0 2 3 — 0 2
第 1 3卷 第 1 1期 ・总 第 2 1 1 期 2 0 1 5 年 6 月 ・上 半 月 刊
◎寸
郭鸿雁 张
远 D U C A I 程 O N O 教 F C H I 育  ̄ .

1 0 1 3 1 8 )
化痰通络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4 6 例
( 1 辽 宁省 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市 中医院 干诊科 ,沈 阳 1 1 0 0 0 4 ;2 南 方航 空北 京分 公 司航 卫 室中 医科 ,北 京
pa t i e n t s wi t h p r i ma r y h y p e  ̄e n s i o n we r e r a n d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r e a t me nt g r o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e a c h g r o u p h a d 4 6 c a s e s . The c o n- t r o l ro g up wa s g i v e n o r a l Be nn e r P ur y t a b l e t s .Ba s e d o n t h e c o n t r o l ro g u p,t h e t r e a t me n t ro g u p t o o k Hu a t a n T o n g l u o d e c o c t i o n.Af t e r 4 we e k s o f c o n t i n u o u s t r e a t me n t ,t h e c h a n g e o f s y s t o l i c p r e s s ur e ,d i a s t o l i c p r e s s u r e ,t o t l a c ho l e s t e r o l a n d t r i a c y l g l y c e r o l s o f t h e t wo g r o u p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t r e a t me n t .Re s ul t s Th e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t h e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t h e t r e a t me n t ro g u p we r e b e t t e r t h a n t h o s e o f t he
G UoHo n g y a n I , Z H ANqHu e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0 m如 S h e n y a n g C i t y H o s p i t a l fT o r a d  ̄ t l b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S h e n y a n g 1 1 0 0 0 4 C h i n  ̄ "

要 : 目的 观 察化 痰 通络 方 治 疗原发 性 高血压 的 临床 疗效 。 方法 沈 阳 市 中医 院 门诊 及住 院原发 性 高血 压 患者9 2 例 ,均 符合 入 组标 准 ,随机 分 为2 组 ,治疗 组和 对 照组 ,各 4 6 例 ,对 照 组给 予 口服 贝 那普利 片治 疗 ,治疗 组在 此 基础 上 加 用化 痰 通络 方 治 疗 。持 续 治疗4 周后 ,比较 两组 患者 治疗前 后 收 缩压 、舒 张 压及 总胆 固醇 、三酰 甘 油 变化情 况 。结 果 治疗 组各 项 指标 改善 情 况 均 优 于对 照组 ,差 异均 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 尸 <0 . 0 5 ) 。结论 化 痰通 络方 对原 发性 高血 压 疗效确 切 , 同时具有 降低 血脂 功 能 ,且 安全
Hu a t a n T on g l u o De c o c t i o n i n t h e Tr e a t me n t o f P r i ma r y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f or 4 6 C a s e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