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夜莺之歌

合集下载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夜莺的歌声》。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本文篇幅较长,但情节生动,语言富有感染力,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语文素养培养的优秀教材。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对于战争背景和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品质。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

教育学生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的残酷和“小夜莺”的勇敢。

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朗读指导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学法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四年级语文下册夜莺课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夜莺课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夜莺课文
《夜莺的歌声》是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以下是一份可能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认识“屑、挺、拧、蘑、鬼、呻、吟、宛”8 个生字,会写“削、喂、哨、挺、斯”等14 个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 展示夜莺的图片,介绍夜莺。

- 夜莺的歌声很美,在战争中,它的歌声又有什么作用呢?引出课题。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 深入研读,理解感悟
- 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帮助游击队传递情报的?
- 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体会句子含义。

- 小夜莺面对敌人的盘问,是如何表现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4. 总结升华
-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 我们应该向小夜莺学习什么?
5. 布置作业
- 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同时,还可以通过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夜莺的歌声》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夜莺的歌声》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夜莺的歌声》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夜莺的歌声》。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掌握课文中常用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夜莺的歌声》的阅读与理解。

课文中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

课文中的句型和语法结构的掌握。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材准备:准备课文《夜莺的歌声》的文本材料。

准备生词和短语的卡片或幻灯片。

3.2 教学设施准备:准备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生词和短语。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课文朗读。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入自然环境和生物的话题,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夜莺的歌声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2 阅读理解:分组让学生朗读课文,并讨论课文内容的意思和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解释并例句运用。

4.3 口语表达:学生分组,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对话。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口语能力。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背诵课文《夜莺的歌声》。

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如写一篇关于夜莺的歌声的小短文。

5.2 评价:在课堂上进行朗读和背诵的检查。

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夜莺观察活动,如户外观察夜莺的行为和歌声。

邀请专家进行关于夜莺的讲座,增加学生对夜莺的了解。

6.2 延伸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夜莺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扩展知识面。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信息。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教案设计——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教案设计——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教案设计——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是一首美妙的歌曲,它通过描述夜莺的美妙唱声来传达对音乐的赞叹和敬仰。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通过教学设计,让孩子们更深入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夜莺的生活习性,了解其重要性;2.能够感受到歌曲传达的情感;3.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二、教学准备1.课件;2.夜莺的图片和录音;3.乐器(如手鼓、木鱼)。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学生们整齐站好,老师打鼓或敲木鱼,学生们根据声音做动作。

如打鼓就跳一下,敲木鱼就用手拍拍腿。

2.导入老师讲述夜莺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放夜莺的录音,让学生们聆听它的美妙歌声。

学生们看着夜莺的图片,感受神秘而美好的夜晚。

3.歌曲主体老师放歌曲,学生们学会跟唱歌曲的主旋律。

老师可以举起手鼓或木鱼,让学生们表现出歌曲的节奏感。

让学生们感受歌曲传递的情感,例如伤感、欢乐、安静等等。

4.综合体验老师可以安排一些小组活动,比如让学生们在小组里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夜晚。

每组制作自己的“夜晚”,并使用学习过的歌曲来表现它们的“夜晚”。

学生们可以结合歌曲的情感和自己的想象力,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出对音乐的热爱。

5.结束语教学结束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一些学生来分享他们的感受。

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评估1.学生们能否正确理解歌曲的主旋律和情感;2.学生们能否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歌曲的节奏和情感;3.学生们能否在小组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自己的身心体验来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和美妙。

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做好个人与集体的平衡,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让大家都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音乐的魅力,感受到音乐的独特之处。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夜莺的歌声》教案三篇.doc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夜莺的歌声》教案三篇.doc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夜莺的歌声》教案三篇篇一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课文首尾呼应饿写法。

3、学习生字新词。

会用“宛转”、“兴致勃勃”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相互照应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课件。

四、教学时间:二教时。

五、板书设计:夜莺的歌声起因:引敌发现主动接近巧答盘问取得信任经过:诱敌进伏击圈机智勇敢的巧妙报告敌情爱国主义精神结果:全歼敌人夜莺又叫六、教学过程:第一教时教学要求:1、初步了解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文。

1、学生自学2、检查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的每个段落概括大意。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要求:1、在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2、怎样理解课文中的几句话:(1)“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

他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

”(这个孩子是夜莺,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敌人)(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在敌人不易察觉中戏弄敌人,体现出他的聪明。

)(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体现出他的机智勇敢,镇静。

让敌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让他带路。

)3、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勇敢机智聪明活泼能干自信)4、小结。

五、作业。

第二教时教学要求:1、继续学习课文,学习小夜莺的品质及爱国的精神2、学习课文的写作特点。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学课文,思考:(1)一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了麻痹德国兵,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是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四年级语文下册《夜莺的歌声》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夜莺的歌声》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夜莺的歌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夜莺歌声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夜莺歌声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夜莺歌声的美妙。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夜莺歌声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夜莺歌声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持追求梦想的决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夜莺歌声的美妙,理解其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夜莺歌声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夜莺的歌声,引导学生关注。

(2)讨论: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夜莺的歌声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夜莺歌声的美妙。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对夜莺歌声的理解和感受。

4. 创造性地表现夜莺歌声:(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夜莺歌声。

(2)学生可以采用绘画、写作、表演等方式,展示自己对夜莺歌声的理解。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化对夜莺歌声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夜莺的歌声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夜莺的歌声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夜莺的歌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夜莺的特点及其歌声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夜莺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关注生态环境。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好事物,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了解夜莺的特点及其歌声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夜莺的特点及其歌声的魅力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夜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课文朗读录音(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夜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夜莺的了解。

(3)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对夜莺特点及其歌声的描述。

3.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夜莺的特点及其歌声的魅力。

(2)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拓展活动:(1)学生模仿夜莺的歌声,感受其美妙。

(2)学生绘画或制作夜莺的手工作品。

(3)学生表演夜莺的歌声,增强体验。

5. 总结与反思:(1)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鼓励优秀表现。

(3)提醒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美好事物,珍惜自然资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表演等,评估学生的积极性。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优秀5篇)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优秀5篇)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优秀5篇)夜莺的歌声说课稿篇一《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是“战争与和平”专题,教材内容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男孩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课文结构清楚,文字浅显,情节引人入胜,从中可以体会出夜莺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对于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次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法上,我将以读促讲,以读悟情。

初读要求学生把课文读通、读熟、读懂;品读时让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关键句,反复读,读出轻与重,快与慢,虚与实,让理性的语言伴随感性的形象,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灵,从“小夜莺”的精神品质中受到熏陶感染。

在学法上,我将尽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回忆问题,引入主题1、上节课我们留下了两个问题,还记得是什么问题吗?在德国军官眼里,夜莺是一个()的孩子。

在我们眼里,夜莺是一个()的孩子。

2、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咱们先要走近小夜莺,了解小夜莺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了解了这些,上面两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合作学习,感受品质。

你认为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找出来在小组内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1、小组合作,找出第一部分中描写小夜莺机智、勇敢的语句,看是从哪些方面去描写了小夜莺?并体会一下它的作用。

(师提示:因为这篇课文很长,所以在读有关句子的时候,说出是哪一页的哪一段。

以便让其他同学很快的找到。

)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挺多,也就是这些句子体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品质。

要引导学生从写法、含义多文面去深入理解。

(1)“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师:为什么要把敌人比做野兽?是啊,走进沉寂的小村庄,透过弥漫的硝烟,我们看到:原本美丽的房子,此时(变成黑色的瓦砾);原本苍翠的树木,此时(变成焦木);原本安居乐业的人们,此时(家破人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说课稿夜莺之歌
教材简析:
《夜莺之歌》一文叙述了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自称夜莺的男孩子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说教学目标:
《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被安排在第七单元,本单元的课文均以战争为主题,课文内容有古代,有现代;有中国,有外国选材广泛,内容丰富。

单元的重点是:深入理解人物典型的言行、心理及环境等细节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品质的作用,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阅读中要体会景色描写烘托主题的作用。

根据要求,结合本课特点,渗透品词析句,定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小夜莺的机智和勇敢主要通过学生抓住词句分析)
3、学习小夜莺热爱祖国的品质。

说教学重难点:
引导通过对小夜莺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分析小夜莺的形象,从而感受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过程:
介绍背景:这是一篇外国作品,主要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故事,苏联的卫国战争就是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
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

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新的阶段,后来苏联军队经过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大会战,歼灭了德军主力,根本扭转了战局,转入反攻。

1944年,苏联发起总反攻,全部收复沦陷的土地,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

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争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一.初读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运用自学方法来学习课文,首先请自由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

(课文的教学目标要求: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尤其要进行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理解个别词语的含意。

课堂上,要更注重在文章中学习到的读书方法的运用。


二.再读
跳读课文,思考:
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课上,要更注重阅读方法的运用,注意抓住重难点词语分析)
三.细读
小组读,思考:[--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说课稿]
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主要抓住几个句子和词语的分析:)
如语言上:A怎么会就剩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鹧鸪,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一个!
B人?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C怎么会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那里有个磨房,我常到磨坊附近的坝上去钓鱼。

那儿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
提示:1、小孩回答法国兵的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2、带路时小孩有哪些言行?体会到什么?
主要抓(唱、叫、甩、打、弯、拾、踢)
3、游击队员怎么知道敌人情况的?说明什么?(抓住语句体会)
四、总结,布置作业。

是啊!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不光在苏联,在世界每个地方,都有爱国的小英雄的存在,大家请看:文中的小童同样是一个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人,那么同学们,大家还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呢?
作业:请大家下课后搜集更多的这样的故事。

积累下来。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让学生搜集故事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写读后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实现课堂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