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图表类试题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 图表(描述类、措施类、关系类)专题训练

高考政治 图表(描述类、措施类、关系类)专题训练

图表(描述类、措施类、关系类)专题训练1.(2010年高考·安徽卷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注:2009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5元。

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2010年高考·上海卷36)读图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1)图1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2)分析说明图1、图2之间的相互关系。

(3)电脑普及率将呈何种发展趋势?从不同角度举出两条理由。

(3分)3.(2009.广东高考)(18分)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某村有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摞荒。

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亩100元补偿款。

养蟹人每年净收益8万元。

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单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处无从实现。

经村委会协调,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

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若不承包,收益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收益3000元。

一年后,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

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1000元。

材料3:我国政府2008年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民生的分量越来越重。

例如,在4万亿元政府投资计划中,28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40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1)结合材料1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7分)(2)材料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3)根据以上材料,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为扩大内需提出你的建议。

(7分)4.(2008.广东高考)41.(18分)注:从贸易方式看,2007年广东省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1。

2%,加工贸易出口增长18.1%。

材料2:从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从初期的1:8.11变化至2008年4月1日的l:7.02,人民币升值幅度达13.4%。

高三政治-图表型选择题-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

高三政治-图表型选择题-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

3.下图为某产品的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从中可看出()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人民币升值引起国际市场对M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2的变动方向B.增加对M的购置补贴引起国内对M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1的变动方向C.收入预期增加引起国内对M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2的变动方向D.M的互补品降价引起国内对M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1的变动方向5.下图反映的是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图中横轴为供求量Q,纵轴为价格P,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变动的方向为D→D1,S→S1,交点E0和E1为均衡点)。

不考虑其他条件,与E0→E1反映的供求变化状况一致的是()A.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土地供应减少,引起商品房供求变动B.汽油价格上调,钢材价格上涨,引起汽车供求波动C.“单独二胎”政策放开,母婴用品的供需发生变化D.京广高铁通车,航空公司缩减航线,该线路飞机票价调整6.下图为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与企业供给结构图,从中可以看出()①我国应该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②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联系③需要通过引导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来解决供求之间的矛盾④需要通过矫正要素配置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7.下图中经济现象变化趋势的积极影响是()①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提供战略支持②拉动内需,促进市场繁荣③促进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④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下图所示为消费、投资、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

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 转变的是()①加大投资比重,增加财政收入②完善社会保障,保护消费权益③增加出口总额,优化出口结构④改革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9.下图是小华2015年的收入情况,如果2016年他仍在原岗位工作,下列具有可行性的增收举措是()①出资与弟弟合开一个小规模洗车店,以增加经营性收入②适量购买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以增加财产性收入③将驾车上班改为乘坐公交车上班,尽量减少去商店次数④向政府部门申请少量的失业保险金,以增加工资性收入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图表型选择题答案1~5 CABCA 6~9 CCCA图表型选择题解析1.【解析】横向比较看出,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下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应交税金增长放慢,财政收入增长困难。

高考政治二轮知识 经济生活图表类典型题整理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3)

高考政治二轮知识 经济生活图表类典型题整理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3)

高考政治二轮知识 经济生活图表类典型题整理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3)1.(南京二模)材料一:注:CPI 即消费者物价指数;PPI 即生产者物价指数,是用来衡量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需采购品的物价状况。

材料二:2011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强调,稳定物价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

(1)请你提取材料一中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稳定物价的必要性。

答案:(1)①图表1反映2010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1分)②图表2反映2010年消费者物价指数和生产者物价指数总体都呈上升趋势,(1分)这说明价值决定价格,生产成本增加导致价格上涨;(1分)同时两个指数变动不完全一致,(1分),说明价格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1分)③图表1、2表明物价影响消费。

(1分)(2)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2分)②是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局限性的需要。

(2分)③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生活,提升消费者信心的需要。

(2分)④是减轻生产者负担,促进生产发展的需要。

(2分)2. 材料一:2010年1-10月份我国CPI 、PPI 走势图注:CPI 即消费价格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PPI 即生产价格指数。

2010年11月,CPI 再创新高,为5.1%;PPI 为6.1%。

材料二: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949698100102104106108110图表1:2010 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变化情况图表2:2010年中国CPI 和PPI 指数变化趋势 012345678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C P I (%)P P I (%)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PPI CPI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高考政治试题研究:3道不得不看的经典图像图表题(附:答案)

高考政治试题研究:3道不得不看的经典图像图表题(附:答案)

高考政治试题研究:3道不得不看的经典图像图表题(附:答案)1、(2020全国1-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材料一图7 2013-2019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和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材料二2019年11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共有155个国家(地区)、26个国际组织、3893家企业参加,超过50万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累计意向成交额711.3亿美元。

进博会设置装备、食品、医药、健康、服务等展区,与大众品质生活的消费密切相关:从新抗癌药到智能化的医疗设备,从体现绿色概念的护肤品到高科技垃圾粉碎机,从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到有助于创建“养老型城市”的康养产品等,集中反映了当前消费的新热点、新趋势。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4分)(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消费变化对我国生产将产生的重要影响。

(10分)参考答案:(1)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我国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1)消费的强劲势头,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结构的优化,带动生产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使产品质量提升;消费的新热点、新趋势,激发生产供给改革与技术创新,促进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和成长。

2、(河北卷-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2019年,RCEP15个成员国总人口达22.7亿,国内生产总值达26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约30%。

RCEP的签署将使成员国之间的货物贸易最终零关税产品数整体上超过90%,服务贸易和投资总体开放水平显著提高,意味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形成一体化大市场。

下面两图反映了2019年我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之间货物贸易往来的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1)解读图中我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信息。

近三年来政治学科高考图表题汇总

近三年来政治学科高考图表题汇总

2020年高考政治1.(12浙江卷)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量过剩”问题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材料一运用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中的表和图指出钢铁行业的现状。

(7分)2.(12山东卷)材料一图7为2001年和2011年中国出口商品情况图。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3.(12北京卷)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1)读图12,描述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在各阶段变化的基本特点。

(6分)4.(12上海卷)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对外贸易取得巨大成就,现已成为世界出口第一大国和进口第二大国。

下图是2005年至2011年中国货物进口与出口总额统计资料。

(1)上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4分)5.材料一:(1)图6、图7反映了那些经济信息?(6分)6.(2013 浙江卷40)材料一: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年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亿元)GDP(万亿元)20062566 3003 21.620084490 4616 31.42016654 7062 40.22012- 10242 50.8注:①我国每万元GDP 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 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8分)7.材料一 表3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表3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R &D 经费支出(亿元) 4616 5802 7063 868710240 国内生产总值(GDP )(亿元)314045340903 401513 473104 519322 R&D经费支出占GDP 的比重 1.471.701.761.841.97年份项目(%)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8.图2 1996-2010年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变化情况图注:1.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绘制;2.居民收入分配份额为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重。

高考政治图表题选择题专项训练

高考政治图表题选择题专项训练

图表题演练1.2017年7月7日,马云的无人超市正式落户杭州,24小时营业,没有一个员工。

无人超市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降低人力成本,未来无人零售店将给传统便利店带来巨大冲击,无人超市将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无人超市的出现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的是2.右图表示传统能源汽车的数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Q为数量,纵轴P为价格,D1为变动前需求曲线,D2、D3为变动后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以下描述正确的是①国家发布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传统能源汽车的需求量会从D1向D2移动②国家推广共享单车和新能源汽车,传统能源汽车的均衡价格从E1向E3移动③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获重大突破,传统能源汽车的需求量会从D1向D3移动④国际油价上涨拉高国内汽油价格,传统能源汽车的均衡价格从E1向E2移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来3.下图为2019年6月1日至8月30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走势。

根据走势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人民币汇率走高,人民币升值②有利于降低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费用③美元汇率走高,美元升值④有利于美国公民到中国留学和旅游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2019年6月10日至6月19日,财政部发行储蓄国债(电子式),其中3年期的票面利率为3.85%。

一年按360天计算,利息计算见下表:时间利息结算不满6个月不计利息满6个月不满24个月扣除180天利息满24个月不满36个月扣除90天利息居民小王购买该期国债10万元,持有国债时间是两年半,其本息约为A.108662元B.109625元C.111550元D.111863元5.下图表示某商品供求关系变化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为均衡点。

下列能导致均衡点发生E向E1变化的是①国际原油产量超预期增长,经济下滑影响石油需求(该商品为石油)②为维护粮食安全,我国政府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该商品为粮食)③高铁新开通里程增加,选择民航出行的乘客减少(该商品为机票)④钢铁投资规模增加,住房和铁路等建设投资减少(该商品为钢铁)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6.小彭同学发现父亲开车时经常无故鸣笛,他查阅了相关资料(见下表)。

高考政治图表题专项训练

高考政治图表题专项训练

高考政治图表题专项训练解题思路:(1)三看:一看图表标题;二看图表内容;三看图表的图例、注释。

(2)两比较:在看图表内容时要比较:一是横向比较(即是不同年份、不同区域);二是纵向比较。

遵循纵比比变化、横比比联系(差距)的解题规则,从比较中得出结论,找出数据中体现的规律或共同点,直接得出“图表之间的共同点、不同点、相互关系、内在联系、问题的原因”之类的答案要点。

同时,图表中有的年份具有特殊意义,如“1978年”表明改革开放以来,“1992年”表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答题时若不能揭示这种含义,往往会被扣分。

理论与事实相结合,不能脱离图表,空发议论,堆砌教材原理观点,也不能照抄照搬图表的数据或材料而无理论分析,务必运用教材观点作答;要注意辩证分析,有些图表题所列项目,往往是成绩与问题同在(喜、忧),考生作答时必须一分为二。

1、(18分)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2001年-2005年广东省能源消费变动状况。

增长速度材料2:2001年一2005年广东省人均GDP变动情况材料3:广东省单位GDP能耗变动状况注:吨标准煤/万元是国际通用的能耗指标。

问题:(1)材料1、材料2和材料3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2)材料l、材料2和材料3之间有什么联系?(5分)(3)材料2和材料3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7分)2.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年,为此,某校高三学生围绕着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开展了探究活动。

同学们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几个材料,并根据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同学们走访李老师所做的记录:3.(18分)运用《经济生活》课程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78年以来广东省GDP 增长情况 (单位:亿元)注:广东经济总量继1998年超过新加坡、2003年超过香港之后,2007年超越台湾。

材料2:2000-2007年广东省各区域GDP 占全省的比例(%)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19781990200020032007材料3:2008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做好今后五年工作,必须围绕一个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省实现宽裕型小康,山区和东西两翼实现跨越式发展,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高考政治选择题中的图表题

高考政治选择题中的图表题

专题一:生活与消费2010年高考1、(2010高考·北京卷35)2002-2009年人民幣對歐元的年平均匯率(人民幣元/100歐元)不考慮其他因素,圖9中匯率變化產生的影響是①2002年至2004年,中國出口到法國的紡織品更具競爭力了②2002至2004年,德國出口到中國的機械設備變得便宜了③2008至2009年,中國企業赴歐元區國家投資設廠更有利④2008至2009年,法國學生来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减少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以及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回答此题,关键是读懂图表,提取有效信息。

2002-2004年人民币对欧元汇率降低,人民币贬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①正确,排除②;2008-2009年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相同数量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欧元,所以中国企业赴欧元区投资设厂更有利,法国学生来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增多,③正确,④错误2、(2010高考·广东卷24)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D3、(2010年高考·山东卷19)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6所示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解析】B 本题以坐标形式考查考生对商品的替代品与互补品的理解,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几年来高考的常考题型,难度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政治图表类材料分析题专项训练
班级姓名
【解题攻略】
(1)审题方法:用的方法。

一比,找,通常表述为。

二比,找,通常表述为。

三比,找或。

一到从到。

(2)答题口诀
围绕六个关键词形成答案。

【试题训练】
2.(2013年高考文综浙江卷第40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材料一: 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
材料二: 2006-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微颗粒)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8分)
1.答:①材料一反映了,2006-2012年我国在GDP总量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科研经费投入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增额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3分)
②材料二反映了,2006-2012年我国每万元GDP能耗和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下降,(2分)但是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1分)说明我国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形势不容乐观。

(2分)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量过剩“问题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材料一表 2007-2011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率及进口铁矿石价格
图 2007-2011年我国钢铁产业粗钢产量及行业集中度
注:①行业集中度以钢铁行业前十大企业粗钢产量占行业总产量的比率来衡量;
②《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行业集中度指导目标为60%。

(1)根据材料一中的表和图指出钢铁行业的现状。

(8分)
2.答:①材料一中的表表明,2007—2011年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率总体下降,(1分)进口铁矿石价格总体上升,(1分)我国钢铁行业成本上涨,生存压力加大。

(1分)
②材料一的图表明, 2007—2011 年间,我国钢铁产业粗钢产量不断增加,行业集中度逐年增长,(2分)但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目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1分)这说明我国钢铁行业仍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行业结构优化升级。

(2分)
近年来,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一些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农民工。

“用工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材料二表4不同地区农民工月均收入及增幅
图14 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单位:%)
(1)分别指出表4、图14中的经济信息。

(8分)
3.答:①表4显示,2008—2009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均呈上涨趋势;(1分)东部地区民工工资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增幅低于中西部。

(2分)
②图14表明,2008—2009年农民工在中西部地区、省内就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东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省外呈下降趋势。

(2分)东部地区吸纳了全国外出农民工的绝大部分,但2009年的比例下滑。

(1分)这表明由于收入增幅变化等因素,东部地区面临不同程度的“用工荒”。

(2分)
2013年1月31日,新华社全文播放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三农问题再次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

材料一
第40题图 2008—2012年Z省城乡居民收入及其增速对比
(1)材料一中表和图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8分)
4.答:①表显示:2000—2012年,W市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重下降,而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增加。

(2分)W市农民家庭收入结构改善。

(1分)
②图反映:2008-2012年Z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但二者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分)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速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2分)说明该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