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糖尿病179例临床分析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46例临床分析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46例临床分析目的总结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诊断、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转归预后。
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收治的4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X线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预后,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46例空洞发生率高(占82.61%),痰菌阳性率高(占73.91%);病灶吸收好转率为80.43%;痰菌阴转率为71.74%;血糖控制明显下降。
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需早期诊断,采取有效的抗结核化疗的同时有效控制血糖,能到达控制结核、糖尿病的目的,这是治疗的关键。
标签:肺结核; 糖尿病; 分析/临床表现; 治疗肺结核和糖尿病都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并发肺结核的患病率要高于一般人群的3~4倍[1]。
两病并发的患病率也在增高,先患糖尿病者占37.5%,两病同发者占58.9%,糖尿病后发者3.6%[2],两病合并导致其病程发展快、临床疗效差、耐药率及复发率高,成为胸科治疗工作的研究热点问题。
笔者就本院2002年3月~2008年11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46例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两病合并的规律及临床特点。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6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均经X线胸片及痰涂片呈阳性确诊为肺结核,同时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①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②口腹血浆葡萄糖值(FBG)水平≥7.0 mmol/L;③口腹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h血糖值(2hPG)≥11.1mmol/L。
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41~65岁,平均(52.57±7.68)岁。
≤45岁3例,46~50岁12例,51~55岁18例,55~60岁11例,>60岁4例。
1.2 研究方法回顾性总结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X线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预后,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11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

11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采用随机分配法,在2014年1月——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1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结果:在112例患者中,血糖控制良好者94例(83.93%),血糖控制比较良好者11例(9.82%),血糖控制不佳者6例(5.36%),死亡1例(0.89%);肺结核治疗痊愈95例(84.82%),显效14例(12.5%),无效3例(2.68%)。
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病情严重,发展速度快。
在治疗时,要结合糖尿病和肺结核的治疗方法,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健康。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临床分析;护理体会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常因营养代谢障碍、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各种感染,使原已稳定的结核病灶重新活动,及时合理治疗糖尿病对肺结核的控制有重要意义[2]。
糖尿病患者患肺结核的几率是正常人群3~4倍,两者之间互相影响,当肺结核经正规化疗后效果不佳,病变持久不愈,临床过程反复多变时,应提高对糖尿病的警惕[2]。
临床资料显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以中老年人多见,尤以老年居多,可能与免疫功能降低有关。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预后首先取决于糖尿病是否控制,其次是结核病[3]。
因此,首先应积极控制糖尿病,再配合正规合理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这样才能使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日康复。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有112例患者,其中,男59例,女53例,年龄21~79岁,平均(51.68±12.38)岁,50岁以下33例(29.46%),50~60岁49例(43.75%),60岁以上30例(26.78%),先患有糖尿病再患有肺结核的69例(61.61%),先患有肺结核后患有糖尿病的21例(18.75%),两种疾病同时存在的22例(19.64%),患者主要表现出咳血、呼吸困难、多尿、盗汗以及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
9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9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方法收集西充县结核病防治所2007—2011年确诊的9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多有结核病症状,占83.7%;胸部x线检查病灶范围广,累及3个以上肺野占55.4%;痰菌阳性率高,初治菌阳占64.1%;痰菌阴转率偏低,初治菌阳6个月末阴转率85.9%。
结论重视糖尿病的控制有助于改善肺结核患者的预后。
对所有肺结核及糖尿病患者都应常规进行血糖和胸部x线检查。
[关键词] 结核病;肺;糖尿病[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2(b)-0035-02目前,肺结核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均有上升趋势[1],糖尿病与结核病常合并共存,二者有相互不利影响,给治疗带来困难,而两病发病的重症患者,不仅死亡率高,而且容易发展为慢性传染源,加剧结核病的流行。
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为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该文对西充县结核病防治所于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确诊并落实全程化疗管理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92例均为临床确诊病例,男61例,女31例,男女构成比例为1.97∶1。
年龄27~83岁,其中27~49岁,34例,50岁以上58例。
痰涂片菌阳性80例,占87.0%,初治71例,复治21例。
临床诊断糖尿病在前,结核病在后的有48例;诊断肺结核在前,糖尿病在后的有12例,两病同时发现32例。
1.2 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咯血、发热、乏力、胸痛、盗汗等结核病症状者77例,占83.7%;有“三多一少”典型糖尿病症状者43例,占46.7%。
1.3 辅助检查该文全部病例为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随机血糖≥11.1 mmol/l。
痰结核杆菌阳性80例,占87.0%(80/92),其中初治菌阳59例,占64.1%(59/92),占初治病例的83.1%(59/71),复治菌阳21例,占22.8%(21/92)。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6例临床分析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6例临床分析目的:分析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联合免疫调节类药物对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意义。
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
以随机数字表法对56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纳入患者28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注射液辅助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案下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26/2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发热症状平均缓解时间为(10.3±2.6)d,咳嗽咳痰症状平均缓解时间为(16.9±2.7)d,胸闷症状平均缓解时间为(13.5±2.1)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结核化疗以及皮下注射胰岛素常规治疗基础之上联合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注射液辅助治疗可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缩短相关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轻微,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标签:肺结核;糖尿病;疗效肺结核以及糖尿病均为临床常见、高发疾病。
既往报道中认为:长期高血糖会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减退,成为肺结核感染高危人群[1]。
有资料中显示:糖尿病新发肺结核患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00.0%~500.0%[2-4]。
由于患者在高血糖状态下多容易造成免疫功能受损,因此常规肺结核化疗方案干预价值不够理想。
为弥补该局限性,近来有报道中提出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联合应用免疫调节类药物干预,以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改善治疗效果的全新观点。
为分析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联合免疫调节类药物对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意义,本研究中纳入病例来源为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时间为2014年2月-2015年12月,共56例,经随机分组后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差异,并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结核合并糖尿病56例临床分析

结核合并糖尿病56例临床分析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探讨两病之间的相互影响。
方法:对5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56例患者中,血糖控制达标45例(80.4%),血糖控制不良9例(16.1%),2例失访。
疗程结束时痊愈36例(66.7%),好转16例(29.6%),未愈2例(3.7%),未愈者均为血糖控制差的患者。
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确诊肺结核,早治疗是避免肺结核快速进展恶化的前提;治疗肺结核糖尿病的患者,控制好血糖是治疗肺结核成败的关键。
标签:肺结核;糖尿病;血糖肺结核病与糖尿病均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肺结核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约占2%。
当两病合并存在时其病程进展快、疗效差、耐药率和复发率高,给治疗带来困难。
现对2005年10月~2008年1月间收治5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予以综合分析。
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6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30~76岁,<40岁5例,40~49岁22例,50~59岁18例,≥160岁11例。
初治50例,复治6例。
先发现肺结核后发现糖尿病15例(26.8%),先发现糖尿病后发现肺结核24例(42.9%),两病同时发现17例(30.3%)。
1.2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均符合1998年WHO新的诊断及分型标准;糖尿病的严重程度,按空腹血糖<8.4 mmol/L为轻度,8.4~14.0 mmol/L为中度。
14.0 mmol/L以上为重度。
肺结核诊断依据临床症状、痰菌检查及x线胸片确诊,分型采用1999年结核病分类标准;X线胸片肺部病变严重程度按病变占1个肺叶为轻度,占2个肺叶为中度,3个肺叶及以上者为重度分类。
1.3临床表现咳嗽、咳痰19例,低热13例,盗汗18例,咯血10例,有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14例,肺部哕音17例。
还有末梢神经炎8例,继发性白内障6例,糖尿病肾病5例,酮症酸中毒1例。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0例临床分析

行分析如下。
1资料 与 方 法
11 . 一般 资料 所选 病例为我科 2 0 0 7年 1月~ 0 0年 4月收治 的 21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 患者共 5 例 。其 中男 3 例 , 1 例; O 6 女 4 年龄 2 一 O
医学信息 2 1 0 月第 2 卷第 8 M d a I o a o . u . 0 0 V 12 . o 00年 8 3 期 e i ln r t n A g 2 1. o 3 N . c fm i . 8
肺结 核 合并糖 尿 病 5 例 临床 分析 0
邢 增 柏
( 南省 文 昌 市人 民 医院 , 南 文 昌 5 1 例 , 3 咳嗽咳痰 3 例 , 9 咯血 l 例 , 2 例 , 9 消瘦 O
7 7岁 , 平均 5 5岁 , 0岁者 2 <5 O例 ( % )≥ 5 4 O , 0岁者 3 0例 (0 ) 6% ;
3 对有糖尿病患者 , . 2 如出现 呼吸道症状 、 结核中毒症状 和 ( ) 或 体重
减轻 , 或给予正规糖尿病治疗时血糖控制不佳以及给 予合理抗感染 治疗时症状不 好转甚至恶化 , 就应警惕并发肺 结核 , 及时摄胸 片以
饮食 可适 当放宽; 抗结核治疗 根据初 治 、 复治及药敏试验结 果和” 早 期、 联合 、 适量 、 规律 、 全程 ” 的治疗原则合理组织抗痨方案正规抗痨
,
者糖尿病 的诊断符合 WH O诊断分型标准及 19 年 1 99 O月我国糖尿 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 准… 中 1 2 , 型 4 例 。 , 其 型 例 2 8 人院时空腹血
关 键 词 : 结核 : 尿 病 : 疗 肺 糖 治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护理诊断与问题
01
营养失调
与糖尿病导致的代谢异常和肺 结核引起的消耗有关。护理措 施包括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食物,补
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02
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结核导致的肺部病变有关 。护理措施包括协助患者取舒 适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给
予吸氧等呼吸支持措施。
03
焦虑/抑郁
与长期患病、治疗副作用及心 理压力有关。护理措施包括提 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表达情 感,介绍成功案例以增强信心
用。
03
并发症发生情况
记录患者是否出现肺部感染、 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评估护 理在减少并发症发生方面的效
果。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肺部感染预防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定期 进行肺部听诊和呼吸功能锻炼,以减少肺部感染的风险。
酮症酸中毒预防与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和尿酮体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和饮食计划,避免酮症酸中毒的发生。一旦出现酮症酸中 毒,应立即采取补液、纠酸等治疗措施。
肺结核与糖尿病的相互影响
糖尿病增加肺结核风险
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和代谢紊 乱,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且感染 后病情往往较重。
肺结核影响糖尿病控制
治疗相互影响
肺结核和糖尿病的治疗药物可能存在 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例如,某些抗结核药物可能导致血糖 升高或降低。
肺结核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和应激状 态,导致血糖波动和难以控制。
其他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针对可能出现的低血糖、高血压等并发症,制定相应的预 防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安全。
康复指导与随访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 搭配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保证营养均衡。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48例的临床分析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48例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方法总结本院收治的4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空洞发生率高、痰检阳性率高、病灶涉及范围较广。
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有效控制血糖以及采取有效的抗结核治疗,能达到控制结核和糖尿病的目的。
标签:肺结核;糖尿病;临床特点;治疗在我国,糖尿病和肺结核的发病率均较高,并且临床上两病并存的患病率也在增高,两病合并会导致其病程发展快,临床疗效差,耐药率和复发率增加。
现将我科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48例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两病合并的临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8例患者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均经过X线胸片、胸部CT及痰涂片检查诊断为肺结核,同时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确诊为Ⅰ型糖尿病,48例患者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为40~86岁,平均年龄为65岁,40~50岁6例、51~60岁9例、61~70歲19例、71~80岁13例、>81岁1例。
1.2临床表现咳嗽、咳痰,35例,发热24例,盗汗20例,咯血5例,胸闷、胸痛7例,气短、气急4例,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者14例。
1.3胸部X线改变本组病例中病变范围累及1~2个肺野18例,累及3~4个肺野20例,5个肺野以上10例,有空洞形成者26例,以浸润病变为主32例,干酪性肺炎1例。
1.4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轻度增高(7.1~8.0mmol/L)10例、中度增高(8.0~14mmoL/L)30例、重度增高(>14 mmol/L)8例,痰检阳性患者37例。
2 结果所有的患者给予抗结核治疗及控制血糖,其中抗结核治疗的原则是坚持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以及按照国家规定的抗结核方案:3HRZE/6HR,合并其他细菌感染者予以抗感染处理。
对于控制血糖,轻度糖尿病患者主要给予适当控制饮食,而中度、重度糖尿病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降糖药及使用胰岛素,以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本文中48例患者病灶吸收率达到90%,痰菌阴转率达到8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179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是结核病的相关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是结核病的易感者,而结核病又是诱发、加重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的重要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临床上两病并发较为常见。
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起病较急、病变广泛传染性强,病情发展快,治病效果差。
为更好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对收治的179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肺结核3 119例。
其中合并糖尿病179例,男性患者109例,女性患者7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66例,复治肺结核患者113例,Ⅰ型糖尿病109例,Ⅱ糖尿病169例,年龄18~87岁。
1.2 方法诊断方法:痰涂片找抗酸杆菌3次,镜下300个视野1~9条抗酸杆菌即为菌阳病例。
胸部X线根据标准评价疗效,糖尿病的诊断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应用常规治疗及复治耐药患者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疗程1年。
2 结果
8年中我科收治的肺结核患者3 119例中,合并糖尿病179例(5.73%),以Ⅱ糖尿病为主,年龄以中老年者居多。
病灶范围在两个肺野以上者:139例(77.65%),其中干酪病灶为主伴空洞89例(64.03%),痰菌阳性103例(57.54%),血糖控制主要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使血糖控制在8~9 mmol/L。
经治疗后有效率86.7%,3例因糖尿病合并症而死亡。
3 讨论
糖尿病易患肺结核,其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5倍。
从临床分析看,两病的发病顺序一般认为是:糖尿病先于肺结核患者占70%~85%左右;两者同时发病者占20%~35%左右;糖尿病源于肺结核者占5%~10%左右。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对肺结核的影响主要如下。
3.1 糖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组织内含糖量也增高,有利于结核菌的生长繁殖。
高血糖抑制白细胞吞噬能力。
3.2 脂肪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由于脂肪代谢紊乱,血中三酰甘油增多,而其水解产物之一甘油作为主要碳源有利于结核菌的生长。
3.3 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蛋白质代谢紊乱,体内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加速,从而影响免疫球蛋白,包括特异性抗体生成减少,补体水平低下,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减弱。
结核病对糖尿病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因素。
3.3.1 结核病发热等中毒症状,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可使隐性糖尿病发展为临床糖尿病,或加重原有糖尿病。
3.3.2 一些抗结核药物可影响糖代谢或影响降糖药物发挥作用,从而影响
糖尿病控制。
3.3.3 一些抗结核药物加重糖尿病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糖尿患者易患肺结核,并且结核病灶发展快,病灶广泛以干酪渗出为主,易合并干酪空洞,复治患者多,是两病相互影响互相促使两病加重,造成恶性循环,但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血糖;笔者认为肺结核患者主要应以胰岛素为主,胰岛素能尽快控制血糖,纠正糖代谢紊乱,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等;血糖控制好,则结核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痰菌阳转快。
停用抗结核药品后糖尿病也易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