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重点知识归纳(下册)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基本知识点归纳:1。
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1)外观: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由透明材料制成。
2)光学特点: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①正确看待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原来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轴。
②凸透镜越厚,它表面的弯曲程度越大,折光能力越强,其焦距越短。
3)成像规律及应用:①U〉2f: 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②U=2f: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③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投影仪④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规律简化总结:①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②成实像时:物远像近,物近像远,像近像小,像远像大。
③成虚像时:物远像远,物近像近,像近像小,像远像大。
④成实像时,像与物比较:上下,左右均相反;而成虚像时,像与物上下,左右均相同.这点与平面镜有所区别!2.光学仪器的操作1)照相机的操作:①若要扩大照相范围,就要让像变小,具体操作方法是:增大照相机与被拍照物体的距离以增大物距,同时缩短暗箱长度以减小相距.②照相机镜头上沾有少量灰尘对成像效果影响不大, 灰尘由于距离镜头太近,故它不会通过凸透镜成实像呈现在底片上。
但它会遮挡住部分射到镜头上的光,使像的亮度受到一定的影响.2)幻灯机的操作:①由于物体通过幻灯机的镜头成的是倒立的像,故幻灯片要倒插。
②若觉得屏幕上的图像太小,则应该减小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到屏幕的距离。
3)放大镜的操作:①要利用放大镜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必须保证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
若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则我们看到的就是倒立的实像了。
②如果要想将物体的像放大得更多一些,则应该稍稍增大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但要保证这个距离不能超过一倍焦距。
3。
眼睛1)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相同)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眼睑相当于照相机的快门,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2)眼睛的“调焦”与照相机的“调焦"的不同之处:为了让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像都能被底片或视网膜承接到,照相机是通过改变暗箱长度(即改变像距)来实现的;而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即改变焦距)来实现的。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章节知识点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目标了解凸透镜、凹透镜的有关名词及性质,知道如何鉴别,了解常见的几种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近视、远视的纠正方法,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会画凸、凹透镜的光路图。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凸、凹透镜光路图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章节内容第一节:透镜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
(要求会辨认)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主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如下图: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焦距越小的透镜,对光的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显。
第二节:探究——凸透镜成像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注意事项:“三心共线”: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又叫“三心等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求熟记、并理解):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 照相机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v=2ff﹤u﹤2f 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投影仪U=f 不成像0﹤u﹤f 正立、放大的虚像v﹥f 放大镜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虚像大。
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注意: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最新北师大版八级物理下册知识总结(6-8章)教学提纲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总结(6-8章)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透镜1、凸透镜和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主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光心:薄透镜的中心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形成发散光,这些发散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一点,这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虚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凹透镜的焦距。
焦距越小的透镜,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显。
3、透镜的分辨方法(1)手摸法:中间厚边缘薄的为凸透镜。
(2)聚焦法:用太阳光对着透镜照能得到细小亮斑的是凸透镜。
(3)放大法:看书上的字放大的是凸透镜。
二、凸透镜成像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2倍焦距。
3、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
4、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大于1倍焦距。
5、放大镜的使用: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
使用时应使物体尽量远离透镜,但物距不得超过一倍焦距。
6.物距越小,像越大,像距越大。
物与物距成正比,像与像距成正比。
7.焦点处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8.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三、生活中的透镜1、幻灯机与投影仪:幻灯片或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屏幕的距离为像距。
原理: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
屏幕上要成正立的像,幻灯片必须倒放。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知识考点总结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知识考点总结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基本知识点归纳:1.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1)外观: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由透明材料制成。
2)光学特点: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①正确看待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原来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轴。
②凸透镜越厚,它表面的弯曲程度越大,折光能力越强,其焦距越短。
3)成像规律及应用:①U>2f: 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②U=2f: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③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投影仪④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规律简化总结:①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②成实像时:物远像近,物近像远,像近像小,像远像大。
③成虚像时:物远像远,物近像近,像近像小,像远像大。
④成实像时,像与物比较:上下,左右均相反;而成虚像时,像与物上下,左右均相同。
这点与平面镜有所区别!2.光学仪器的操作1)照相机的操作:①若要扩大照相范围,就要让像变小,具体操作方法是:增大照相机与被拍照物体的距离以增大物距,同时缩短暗箱长度以减小相距.②照相机镜头上沾有少量灰尘对成像效果影响不大, 灰尘由于距离镜头太近,故它不会通过凸透镜成实像呈现在底片上。
但它会遮挡住部分射到镜头上的光,使像的亮度受到一定的影响。
2)幻灯机的操作:①由于物体通过幻灯机的镜头成的是倒立的像,故幻灯片要倒插。
②若觉得屏幕上的图像太小,则应该减小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到屏幕的距离。
3)放大镜的操作:①要利用放大镜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必须保证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
若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则我们看到的就是倒立的实像了。
②如果要想将物体的像放大得更多一些,则应该稍稍增大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但要保证这个距离不能超过一倍焦距。
3.眼睛1)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相同)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眼睑相当于照相机的快门,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第六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基本概念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符号:O ):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焦点(符号: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焦距(符号: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名称又名实物形状光学符号性质凸透镜会聚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透镜光学作图(特殊光路)(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异侧虚焦点。
(3)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对着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2、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例2: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②③④)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4、凸透镜成像规律(具体见下表):物距像的性质物、像与透镜的位置像距光屏能否接收到应用备注u 正立还是倒立放大还是缩小实像还是虚像vu>2f 倒立缩小实像异侧f<v<2f能照相机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一倍焦距分虚实)⑵u=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分大小)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当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当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变大。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DOC范文整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知识点总
结
一、透镜
原理: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
形状:中央较厚、边缘较薄。
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几个光学名词: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经凸透镜会聚的点。
焦距: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光心:凸透镜的中心。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探究目的:探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的关系。
探究结论: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圆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与圆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生活中的透镜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它形成一个放大的像。
投影仪上还安装有一个平面镜,它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射向天花板的光投射在墙面或屏幕上。
四、眼睛和眼镜
主要结构:有角膜、瞳孔、晶状体、睫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
视物原理: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通往大脑的神经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点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透镜1、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透镜叫凸透镜,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透镜叫凹透镜。
主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光心:薄透镜的_____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_____。
2、凸透镜对光有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作用。
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凸透镜有_____个焦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
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__________主光轴射出。
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形成发散光,这些发散光的__________线会聚一点,这点叫做凹透镜的________,虚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凹透镜的焦距。
3、焦距_____的透镜,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显。
4、透镜的分辨方法(1)触摸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聚焦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放大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凸透镜成像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_______________像,像距在_______________之间。
应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_______________像,像距_______________。
3、当物距在____________________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 知识总结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初二物理第六章知识总结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六章知识总结1.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三条特殊光线2. (1)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像的正倒像的大小像的虚实应用u>2f 2f>v>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测焦距2f>u>f v>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投影仪u=f ————————平行光源u<f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2)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虚像【典型例题】(一)要理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例1. 如图中各“方框”中都有一个光学器件,这个光学器件使射入“方框”的光线方向在射出时发生了改变,请根据两条不同的光线射入和射出“方框”时的方向,把适当的光学器件放入框中,并完成光路.(填1个元件)(a)(b)(c)(d)分析与解答:这一类问题:(1)首先根据入射和出射光线判断里面是透镜还是面镜。
在上面图中,显然只有第(d)图是填平面镜.(2)对于透镜来说,将出射光与原来比较,如果是会聚的,则填入凸透镜,如果是发散的,填入凹透镜.(3)完成光路,可先将对应的光线相连,如单箭头与单箭头光线正向或反向延长,找到镜子所在的位置.答案:如图说明:凸透镜对光束有会聚作用,是指折射光线的方向比入射光线的方向“收拢”了。
显然不是指经透镜折射的光线是否相交来判定。
经凸透镜折射的光线可能是平行光束,也可能是会聚光束或发散光束。
例 2. 为什么从圆形玻璃鱼缸的上方看水显得浅?从旁边看鱼显得大?把鱼缸放在阳光下,为什么鱼缸的影子里有个较亮的光斑?分析与解答:从鱼缸上方看鱼缸,鱼缸底上的光通过水射向空气发生了折射,故看起来显得浅;从旁边看,凸形的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金鱼游到鱼缸边附近时,处在这个凸透镜的焦点之内,凸透镜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我们实际上看到了金鱼的放大的虚像,鱼缸在太阳光下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会聚点处形成一个较大的光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品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一、透镜
原理: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
形状:中央较厚、边缘较薄。
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几个光学名词:
(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焦点(云):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经凸透镜会聚的点。
(3)焦距(枣):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4)光心(韵):凸透镜的中心。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探究目的:探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的关系。
探究结论:
(1)当物体位于凸透镜圆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与圆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生活中的透镜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它形成一个放大的像。
投影仪上还安装有一个平面镜,它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射向天花板的光投射在墙面或屏幕上。
四、眼睛和眼镜
主要结构:有角膜、瞳孔、晶状体、睫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
视物原理: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通往大脑的神经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