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弥尔顿简介共27页文档
约翰弥尔顿(中英)简介讲解

JOHN MILTON
“When I was yet a child, no childish play To me was pleasing; all my mind was set serious to learn and know, and thence to do what might be public good; myself I thought born to that end, born to promote all truth, all righteous things.”
• 思想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也 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
Milton’s Quotes
2.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
• 上天堂尽职,不如下地狱独裁。
Milton’s Quotes
3.The childhood shows the man, as mornin神之假面舞会》(the masque Comus, 1634年)
《论出版自由》(Areopagitica:A Speech for the Liberty of Unlicensed Printing,1644 年)
《失乐园》(Paradise Lost,1667年)
弥尔顿一生三次结婚,第一位太太小他17岁,第二 位小他20岁,第三位小他30岁。婚姻中有多次磕绊, 他曾多次写一些论述离婚的小册子。1644年,因为
这类小册子,再次被国会招去质询,恼怒之际,慷 慨陈辞,诞生言论出版史上里程碑式的文献—— 《论出版自由》。但这次充满激情和思辨的演讲在
当时并未引起太大反响,出版许可制度在半个世纪
约翰米尔顿

约翰米尔顿约翰米尔顿(John Milton) 1608-1674Major works:(1) Paradise Lost.失乐园(2) Paradise Regained. 复乐园(3) Samson Agonistes.力士参孙约翰.弥尔顿,伟大的诗人,革命文豪。
很多文学批评家都认为,英国诗人中除了莎士比亚之外,当首推弥尔顿。
他生于伦敦,在剑桥大学的克莱斯特学院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便开始专心于诗歌创作。
1632年至1638年五年间,弥尔顿辞去了政府部门的工作,住到他父亲郊外的别墅中,整日整夜的阅读,他几乎看全了当时所有英语、希腊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作品。
在这段时期弥尔顿写作了《酒神之假面舞会》等一些作品。
1632年至1637年期间,弥尔顿几乎读遍了当时所有英语,希腊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的作品。
1638年,弥尔顿去欧洲旅行,他在意大利停留了大部分时间。
由于英国动荡的宗教局面弥尔顿提前回国,他所写的一些小册子被歪曲,他本人也被烙上了激进分子的烙印。
1642年,弥尔顿与玛利·普威尔结婚,新娘只有十七岁。
六个星期后,无法处理好新婚生活的玛利回到了她父母家,弥尔顿写信要求离婚。
但最终他们和解了,玛利为弥尔顿生下了四个孩子,其中的一个孩子生下没多久就夭折了。
1651年,弥尔顿原本就衰弱的视力变得更坏,他彻底失明了。
玛利死后,弥尔顿再婚,几个月后,这位新妻子因为难产而死。
弥尔顿的第三任妻子是伊丽莎白·明萨尔,这段婚姻维持的较长也较幸福。
1639年,由于英国动荡的宗教和政治形势,弥尔顿于翌年回国,准备投身于即将爆发的英国革命。
弥尔顿随后写出一系列政论文,支持清教徒的革命。
1649年他担任克伦威尔派的弥尔顿曾在其国务会议中任拉丁文秘书。
他先后写了《为英国人声辩》,《再为英国人声辩》两篇檄文,为”弑君“正名,成功地反击了欧洲的保皇派,自己也因此声望大增。
由于过度疲劳,弥尔顿于1652年双目失明,他随即辞去了公职,但从未停止为革命呐喊,在复辟前两个月还发表了《建立共和国的捷径》一文。
约翰-弥尔顿John-Milton的简介ppt

1644年《论出版自由》的封面
失乐园 复乐园 力士参孙
Religion
Main points for studying Milton ~~~~~~~~~~~~~~~~~~~~~~~~
1. Milton is one of the very few truly great English writers who is also a prominent figure in politics, and who is both a great poet and an important prose writer. The two most essential things to be remembered about him are his Puritanism 清教信仰 and his republicanism 共和主 义理想.
148
Milton is a Puritan • A member of a group of English Protestants who in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 advocated strict religious discipline along with simplification of the ceremonies and creeds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清教徒:兴起于16和17世纪的 英国新教徒一派的成员,主张严格的 宗教原则和英国教堂的仪式及教义的 从简
• 死亡是打开永久宫殿的金钥匙 。
THE END
• 上天堂尽职,不如下地狱独裁。
Milton’s Quotes
The childhood shows the man, as morning shows the day.
JohnMilton,约翰弥尔顿PPT课件

❖ 创作、学习和旅行岁月 ❖ 1632年至1638年五年间,弥尔顿辞去了政府部门
的工作,住到他父亲郊外的别墅中,整日整夜的 阅读,他几乎看全了当时所有英语、希腊语、拉 丁语和意大利语作品。在这段时期弥尔顿写作了 《酒神之假面舞会》等一些作品。1638年,弥尔 顿去欧洲旅行,他在意大利停留了大部分时间。 访问过当时已被囚禁的伽利略,并同意大利人文 主义者有所交往。由于英国动荡的宗教局面弥尔 顿提前回国,他所写的一些小册子被歪曲,他本 人也被烙上了激进分子的烙印。
❖ 《复乐园》(Paradise Regained,1671年)
❖ 《力士参孙》(Samson Agonistes,1671 年)
1644年《论出版自由》的封面 失乐园
复乐园
力士参孙
❖ 内容简介
❖ 《失乐园》(Paradise Lost)
以史诗一般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 诗中叛逆之神撒旦,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 地狱,却毫不屈服,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 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 禁吃的分辨善恶的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 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 园。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 界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极重要的作品。
John Milton
小组成员:
John Milton(1608-1674)
约翰·弥尔顿(英语:John Milton,1608年12月9日- 1674年11月8日),英国诗人, 思想家。英吉利共和国时期曾 出任公务员。因其史诗《失乐 园》和反对书报审查制的《论 出版自由》而闻图亚特王朝 相伴而行,他的诗歌创作和政治观点 伴随英国革命而发展,当1674年已经 失明的弥尔顿去世时,弥尔顿依然没 有放弃自己的政治选择,并且他的观 点在此后广泛影响了整个欧洲的政治 和宗教信仰。
约翰弥尔顿

• Did I request thee, Maker, from my clay /To mould me Man? did I solicit thee /From darkness to promote me, or here place In this delicious garden? • 造物主啊,难道我曾要求你/用泥土把我造 成人吗?难道我/曾恳求你把我从黑暗中提 升出来吗? • 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an sever in heaven. • 宁为地狱王,不做天堂臣。 • the mind is its own place, and in itself, can make heaven of hell, and a hell of heaven. • 境由心生,心之所向,意识可以把地狱造就 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折腾成地狱。
• 《失乐园》是一部气势恢弘的史 失乐园》 诗式作品。全诗由12部诗篇组成 诗式作品。全诗由12部诗篇组成 12 讲述了基督教《圣经》 ,讲述了基督教《圣经》中撒旦 化身为蛇,引诱亚当夏娃( 化身为蛇,引诱亚当夏娃(人类 的始祖)违背上帝意旨, 的始祖)违背上帝意旨,最后失 去上帝的恩宠, 去上帝的恩宠,被逐出天堂乐园 的故事。 的故事。反应了人类由于理性不 意志薄弱,经不起考验, 强,意志薄弱,经不起考验,暗 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捕入狱,但 1660年王政复辟,弥尔顿被捕入狱, 年王政复辟 很快被释放, 很快被释放,从此开始了他第三时期的 创作, 创作,先后完成了最著名的以圣经故事 为题材的三部长篇诗作《失乐园》 为题材的三部长篇诗作《失乐园》( Paradise Lost, 1667)、《复乐园》( 1667)、 复乐园》 )、《 Paradise Regained, 1671)和《力士参 1671) 1671)。 )。他 孙》(Samson Agonistes, 1671)。他 的最后一部作品《力士参孙》 的最后一部作品《力士参孙》,描写了 主人公在失明后思想、精神上的升华, 主人公在失明后思想、精神上的升华, 则在一定程度上映照了弥尔顿自己的一 生。弥尔顿的作品反映了王政复辟后弥 尔顿内心的痛苦以及对资产阶级革命始 终不渝的态度,文体雄伟庄严。 终不渝的态度,文体雄伟庄严。
约翰弥尔顿(JohnMilton)PPT课件

剑桥岁月
1625年进入剑桥大学,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学 者,弥尔顿在剑桥大学的克莱斯特学院完成他的学 士学位和1632年硕士学位后,便开始专心于诗歌 写作。
响,出版许可制度在半个世纪后才在英国叫停。不过, 由于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弥尔顿的思想逐渐被 世人认识并受到推崇。《论出版自由》被译为多种文字, 流传开来。
8
影响及评价
弥尔顿首先是一位文学家,在诗歌创作上有杰出贡献。
同时,作为一位思想家,他的《论出版自由》成为言 论出版史上自由主义的里程碑,和后来密尔的《论自 由》一道,被视为报刊出版自由理论的经典文献。但 需要说明的是,《论出版自由》1644年获许出版,流 传不广,影响不大,直到1778年才第一次再版。不过, 由于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弥尔顿的思想逐渐 被世人认识并受到推崇。《论出版自由》被译为多种 文字,流传开来。由此确立的言论自由基石:“观点 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影响一直持续至 今。
但“但弥尔顿本人就是一名书报检查官,对那些发表
他不能容忍的主张之人进行镇压。”
9
代表作品一览
《酒神之假面舞会》(the masque Comus,1634 年)
《论出版自由》(Areopagitica:A Speech for the Liberty of Unlicensed Printing,1644年)
And that one talent which is death to hide,
约翰.弥尔顿(John_Milton)

The poem starts with the speaker, Milton, reflecting upon his blindness and how God expects him to make full use of his ability as a writer, if he cannot even see the paper on which he writes. The talent of the poet is useless now that he is losing his sight , even though he wishes to serve God with his writing now more than ever. After stating this problem, he wonders if God wants him to do smaller tasks since he can no longer see light or use his talent. Milton own patience answers his question as foolish: that God does not need man to do work for Him and those obedient to Him bear his mild yoke. Patience continues to tell Milton that God is being continuously served by thousands of people and the natural world. Most importantly Milton understands that waiting can be its own kind of service. When expressing this, Milton expresses it in a tone of depression and frustration.
弥尔顿简介:

弥尔顿简介: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英国诗人、政论家,民主斗士,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六大诗人之一。
弥尔顿是清教徒文学的代表,他的一生都在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而奋斗,代表作《失乐园》与荷马的《荷马史诗》、阿利盖利·但丁的《神曲》并称为西方三大诗歌。
1608年12月的一天,莎士比亚还在创作他伟大的戏剧作品,英国另外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伦敦呱呱坠地了。
他就是约翰·弥尔顿。
弥尔顿的父亲是一位法律文书,家境较为殷实。
他父亲虽然是清教徒,但并不像当时其他的清教徒那样呆板,他喜欢音乐,也引导弥尔顿喜爱上音乐。
他还爱书如命,而年轻的弥尔顿打小就同父亲一样爱好书籍。
弥尔顿的父亲还专门为他聘请了私人教师,弥尔顿刚满十岁时,就能写出一些不错的诗歌。
那时弥尔顿就经常学至深夜,这对他以后的身体影响极坏。
12岁时,父亲便把弥尔顿送到当时伦敦一所名叫圣保罗的著名男子学校念书,15岁时进入剑桥大学深造。
年轻的弥尔顿面相英俊,但为人骄傲,思想独立,据称当时已被认为是剑桥大学最出色的学者。
弥尔顿原本打算入英国教会做牧师。
但当时国教徒和清教徒之间的冲突激化,而弥尔顿是一个清教徒。
正是在这个时候,一些清教徒开始到普利茅次去传教,若干年后,清教徒中的一部分人在新英格兰的塞勒姆和波士顿开始殖民定居。
完成大学学业以后,弥尔顿放弃了入英国教会做牧师的想法,曾有一段时间,他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反复思考之下,他坚信自己天生就应该做诗人。
他在父亲离伦敦约20英里的霍尔顿乡村庄园生活了将近5年,为了日后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开始努力地写诗和读书。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他写下了大量的短诗,其中《快乐的人》抒发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沉思的人》对深思冥想进行了描写,《列西达斯》歌颂一位被淹死的朋友,《科马斯》则展现了一次化妆舞会。
但不久,他对这种安静的田园生活开始感到厌倦。
他渴望外面更精彩的世界。
于是,他带着父亲给他的钱,踏上了去法国、瑞士、意大利的旅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