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专题功和功率
高考物理_专题总结与归类解析:“功和功率”典例解析

功和功率专题探究一、功的判断与计算1、判断恒力做功情况例1、用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上升,如果前后两过程的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A.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一定比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B.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比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C.两过程中拉力的功一样大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解析:因重物在竖直方向上仅受两个力作用:重力mg、拉力F.这两个力的相互关系决定了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状态.设匀加速提升重物时拉力为F1,重物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F1-mg=ma,所以有F1=m(g+a).则拉力F1所做的功W1=F1S1=122a t·m(g+a)匀速提升重物时,设拉力为F2,由平衡条件有F2=mg,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S2=v·t=at2.拉力F2所做的功W2=F2·S2=mgat2.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下拉力F1、F2分别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不难发现:一切取决于加速度a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若a>g时,12(g+a)>g,则W1>W2;若a=g时,12(g+a)=g,则W1=W2;若a<g时,12(g+a)<g,则W1<W2;选项A、B、C的结论均可能出现.故答案应选D.小结:由恒力功的定义式W=F Scosα可知:恒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只取决于力、位移、力和位移间夹角的大小,而跟物体的运动状态(加速、匀速、减速)无关.在一定的条件下,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该力做的功.拓展变式1、(2005年江苏物理,10)如图16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使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点上升至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滑块经B、C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B、E kC,图中AB=BC,则一定有()A.W1>W2B.W1<W 2C.E kB>E kCD.E kB<E kC解析:因为拉力对滑块做功的过程F大小不变而方向变化,即由N=FScosα.当S AB=S BC 时,α不断增大,W不断减少.故W1>W2,A正确,B错.在运动过程中拉力F的竖直分力Fy为变力,且不能明确与G在整个过程中的关系,所以不能明确G CB和Gc的大小关系,故CD错.答案:A小结:利用功的计算式W=F·Scosα可以定性比较变力做功的大小,C、D项的设计考查学生利用动能定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2、计算恒力做功的多少例题2、质量为M、长为L的长木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长木板最右端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如图17所示.现在长木板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使长木板从小物块底下抽出,小物块与长木板摩擦因数为μ,求把长木板抽出来所做的功.解析:此题为相关联的两物体存在相对运动,进而求功的问题.小物块与长木板是靠一对滑动摩擦力联系在一起的.分别隔离选取研究对象,均选地面为参照系,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知识,求出木板对地的位移,再根据恒力功的定义式求恒力F的功.由F=ma得m与M的各自对地的加速度分别为: a m=μg,a M=(F-μmg)/M设抽出木板所用的时间为t,则m与M在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 S m=12a m t2,S M=12a M t2并有S M=S m+L,即L=12(a M-a m)t2(对此式可从相对运动的角度加以理解)所以把长木板从小物块底下抽出来所做的功为:图17小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头脑中建立一幅清晰的动态的物理图景,为此要认真画好草图(如图18).在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作用于木块上的滑动摩擦力f 为动力,作用于木板上的滑动摩擦力f′为阻力,由于相对运动造成木板的位移恰等于物块在木板左端离开木板时的位移S m 与木板长度L 之和,而它们各自的匀加速运动均在相同时间t 内完成,再根据恒力功的定义式求出最后结果.拓展变式 2、如图19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当斜面体沿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位移X 时,求物块所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做的功和合力做的功.解析:物块受重力mg ,支持力N 和静摩擦力f ,如图19所示,物块随斜面体匀速运动合力为零,所以,N mg f mg ==cos sin θθ,.W G =0.支持力N 与s 的夹角为2πθ-(),支持力做功θθθπcos sin 2cos s mg Ns W N ·=⎪⎭⎫ ⎝⎛-=静摩擦力f 与s 的夹角为()πθ-,f 做的功=-=)cos(θπs f W f ·θθcos sin mgs -.合力F 做的功W F 是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0=++=f N G F W W W W 说明:(1)根据功的定义计算功时一定要明确力、位移和力与位移间的夹角.本题重力与位移夹角2π ,不做功,支持力与位移夹角为2ππθ-〈()做正功,摩擦力与位移夹角为2ππθ-〉()做负功.一个力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做负功要具体分析,不能笼统地说,如本题支持力做正功.(2)合力的功一般用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来求,因为功是标量,求代数和较简单.如果先求合力再求功,本题合力为零,合力功也为零.二、功率的计算与判断1、判断功率变化情况例3、.如图20所示,轻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拴一小球,拉起小球使绳水平伸直,然后无初速度释放,小球从开始运动到绳为竖直的过程中小球重力的瞬时功率的变化情况是图18图19(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解析:如图21所示,在水平位置A 处,由于小球的速度v a =0,因此此时小球重力的功率P a =mgv a =0.在绳竖直时的B 处,小球的速度v b 与重力方向垂直,此时小球重力的功率P b =mgv b cos90°=0.当小球在A 、B 之间任何位置C 时,小球的速度不为零,而且速度方向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所以小球重力的功率P c =mgcos (90°-α)v c >0.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小球从A 处开始下落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先由零开始增大,然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答案:C变式拓展3、一个物体从光滑斜面上滑下,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做功的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不变,重力做功的功率也不变B.重力做功的功率在下滑过程中不断增大C.重力做功的功率等于重力和下滑速度的乘积D.重力做功的功率小于重力和下滑速度的乘积解析:本题考查对功率的概念的理解,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当物体沿着光滑的斜面滑下时,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的,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则物体的重力的功率也就不断地变大,A 错误,B 正确.又根据功率的公式P=Fvcosα,物体在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重力的瞬时功率的表达式为:P=Fvcosα=mg·v·cosα,其中,α为重力与速度v 的方向的图20图21 图21夹角,很明显,重力做功的功率小于重力和下滑速度的乘积,C 错误,D 正确. 答案:BD2、图像问题分析例4.(2006山东滨州模拟,7)以恒定功率P 、初速度v 0冲上倾角一定的斜坡时,汽车受到的阻力恒定不变,则汽车上坡过程中的vt 图象不可能是图22中的( )图22解析:本题考查汽车以恒定功率行驶时的运动分析,汽车的功率是不变的,汽车的牵引力也是不变的.当汽车冲上斜坡时,根据公式P=Fv ,如果汽车受到的沿斜面方向的合外力等于零,则汽车将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有可能是 B.如果汽车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向上,则随着速度的不断增加,汽车所受的牵引力逐渐减小,合外力也将逐渐减小,则汽车将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合外力等于零时,则再做匀速直线运动,C 是有可能的.如果汽车的初速度比较大,刚冲上斜坡时,汽车所受的合外力斜向下,则汽车将做减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再做匀速运动,D 是有可能的.根据P=Fv ,只要汽车的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汽车的牵引力就发生变化,汽车的加速度就发生变化,汽车不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是不可能的,本题的答案为A.答案:A3、功率的计算例5、如图23所示,质量为2kg 的木块在倾角θ=370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sin 370=0.6,cos 370=0.8,g =10m/s 2).求:(1) 前2秒内重力做的功;(2) 前2秒内重力的平均功率;(3) 2秒末重力的瞬时功率.解析:计算平均功率,应先计算该段时间内重力所做的功,然后根据平均功率的公式W P t=求解;计算瞬时功率要用公式P =FVcosθ求解,为此要先计算2秒末的瞬时速度以及速度和该力方向间的夹角. (1)木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sin cos 42F mg mg a m m θμθ-===合m/s 2 370 图23前2秒内木块的位移:12s at=2=4m,所以,重力在前2秒内做的功为:W=mgsinθ·s=48J;(2)重力在前2秒内的平均功率为:WPt==482W=24W;(3) 木块2秒末速度:v=at=4m/s,重力在前2秒末的瞬时功率为:P=mgsingθ·v=2×10×0.6×4W=48W.点评:计算功率时要分清要求的是瞬时功率还是平均功率,若是瞬时功率,一定要注意速度和力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举一反三4、质量2kg的物体,受到24N竖直向上的拉力,由静止开始运动,求5秒内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5秒内拉力的平均功率和5秒末拉力的瞬时功率.( g=10 m/s2)答案:600J;120W;240W5、设汽车行驶时所受阻力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如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时,其发动机功率为P,则汽车以速度2v匀速行驶时, 其发动机功率为( )A.2PB.4PC.8PD.无法确定答案:C4、实际应用例6、健身用的“跑步机”如图24所示,质量为m的运动员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运动员用力向后蹬皮带,皮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f.使皮带以速度v匀速向后运动,则在此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4A.人脚对皮带的摩擦力是皮带运动的动力B.人对皮带不做功C.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mgvD.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v解析:运动员踩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用力向后蹬皮带时,运动员的鞋与皮带间有静摩擦力的作用,人受的静摩擦力沿皮带斜向上,而皮带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沿着皮带斜向下,对皮带的运动起推动作用,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P=Fv=fv,所以A、D正确,B 、C 错误.5、某同学进行体能训练,用100秒跑上20米高的高楼,试估算他登楼的平均功率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A .10W B.100W C.1000W D.10000W50kg.则有:P =501020100mgh t ⨯⨯=W=100W只要对质量大小有比较符合实际的估计,计算出100秒内所做的功,然后代入平均功率公式即可解决此题.例7、 正常人心脏在一次搏动中泵出血液70 mL ,推动血液流动的平均压强为1.6×104 Pa ,设心脏主动脉的内径约为2.5 cm ,每分钟搏动75次,求:(1)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平均功率是多大?(2)血液从心脏流出的平均速度是多大?1)设心脏每次推动血液前进的位移为l ,血液受到心脏的压力为F ,由压强公式F=p 0S 可知:心脏起搏一次对血液做功为W 0=Fl=p 0Sl=p 0V 0,V 0是心脏跳动一次输送血液的体积. W=np 0V 0=75×1.6×104×70×10-6 J=84 J ,P=6084=t W W=1.4 W. (2)每分钟心脏输出血量为:V=nV 0=75×70×10-6 m 3=5.25×10-3 m 3心脏主动脉横截面积S 为: S=πr 2=3.14×(1.25×10-2)2 m 2=4.9×10-4 m 2 所以v=60109.41025.543⨯⨯⨯=•=--t S V t l m/s=0.18 m/s.1)1.4 W (2)0.18 m/s物理原理,并且能够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我们需要的、简化了的物理模型,再来求解题目.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迁移、运用,以及培养我们分析、综合的能力.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把这个联系实际的、研究对象不明确的实例,抽象为我们熟悉的、简单的物理模型.变式训练6、人的心脏每跳一次大约输送8×10-5 m 3的血液,正常人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的平均值约为1.5×104 Pa ,心跳约每分钟70次.请据此估测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为多少. 解析:人的心脏每次跳动时,对外输送血液,压力对外做功,心跳一次做功的多少等于压力和压力作用位移的乘积.依据心跳约每分钟70次这个条件,可以求出每心跳一次所用的时间,这样就可以依据功率的计算公式估测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为多少.答案:人的心脏每跳一次输送的血液看作长为L 、截面积为S 的液柱,则心脏每跳动一次,需做功W=FL=pSL=pΔV ,心跳每分钟70次,则心脏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t nW =1.4 W. 三、易错点解析1、 不注意区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例8. 一架起重机,要求它在内将质量为的货物由静止竖直向上加速提升,则起重机的额定输出功率至少应多大?解析:货物的加速度设起重机对货物的拉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起重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不能小于它在提起货物时所需的最大输出功率。
高考功和功率知识点总结

高考功和功率知识点总结一、功的定义和计算1. 功的定义:物体受力使其产生了位移,称为力对物体作了功,简称功,记作 W。
2. 功的计算公式:如果力和位移方向相同,功为正值;如果力和位移方向相反,功为负值。
力和位移的夹角为θ时,计算公式为W = F × s × cosθ。
3. 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1焦耳等于1牛·米。
4. 例子:当一个力为10牛的物体受到作用力沿水平方向运动了5米,且力和位移方向相同,则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W = 10N × 5m = 50J。
二、功率的定义和计算1. 功率的定义:物体做功的速度叫做功率,简称功率,记作 P。
2. 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作的功。
当力和速度方向相同,功率为正值;当力和速度方向相反,功率为负值。
计算公式为 P = W / t,其中 W 表示作的总功,t 表示所用的时间。
3. 功率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1瓦特等于1焦耳/秒。
4. 例子:一个人推一个100千克的物体50米需要5秒钟,其功率为 P = W / t = 100J / 5s = 20W。
三、功和功率的关系和应用1. 功率是描述做功的效率的物理量,功率越大,做功的效率越高。
2. 例子:打钉子时,用重锤手锤比用轻锤手锤更省力,因为重锤手锤的功率更大。
用功率大的机器或设备可以更快地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 坡道或斜面上的重物在运动时所做的功,等于其重力分量与位移的乘积,与运动速度无关,因此,只要用适当的轻力,小段时间内就能确保较大的功率。
四、其他相关知识点1. 机械功:机械功可以是由各种力一起作用共同产生,也可以是由某一力产生的,均为机械功。
2. 功的耗损:机械臂车抓起重物上楼时做的力的功减去其所损耗的能量为功的耗损。
要知道它所付出的能量为机械臂所作的正功减去其所损耗的能量。
综上所述,功和功率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物理量,它们描述了物体做功的过程和效率。
高考物理 功和功率

根据力和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
根据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判断
常用于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做功的判断
常用于变力做功的判断
2.计算功的方法
(1)恒力做的功:直接用W=Fl cos α计算。 (2)合外力做的功 方法一:先求合外力F合,再用W合=F合 l cos α求功。 方法二:先求各个分力做的功W1、W2、W3、…,再应用W合=W1+W2+W3+ …,求合外力做的功。
功率的理解与计算
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① 比值 。 2.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② 快慢 。 3.公式
W (1)定义式:P=③ t 。P为时间t内的④ 平均功率 。
(2)推论式:P=⑤ Fv co
栏目索引
1.(2017甘肃白银模拟)如图所示,小物块甲从竖直固定的 光滑圆弧轨 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轨道半径为R,圆弧底端切线水平。小物块乙从高为 R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D )
f
考点一
栏目索引
方法技巧
1.求解恒力做功的流程
2.求解恒力做功的两个注意 (1)恒力做功的大小只与F、l、α这三个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还受其他 力、物体运动的速度、加速度等其他因素无关,也与物体运动的路径 无关。 (2)F与l必须具有同时性,即l必须是力F作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
考点二
栏目索引
考点二
A.Wa最小 C.Wa>Wc B.Wd最大 D.四种情况一样大
答案 D 四种情况下,恒力F的大小和方向、物体甲移动的位移均相
同,由W=Fl cos θ可知,四种情况下力F对物体甲做功相同,D项正确。
考点一
栏目索引
1.判断力是否做功及做正、负功的方法
高考物理专题——功 功率和功能关系

第1讲功功率和功能关系专题复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高考命题方向1.本讲内容主要是复习功和功率的分析与计算、动能定理以及力学中的功能关系应用。
2.熟练应用动能定理进行分析和推理。
1.物理观念:主要是对功和功率的概念理解;对功能关系的理解。
2.科学推理:应用动能定理和力学中的功能关系分析和解决问题。
高考强调以生活中的实例为背景,强化对做功和功率概念的理解,在多过程运动情景中运用动能定理分析和推理。
命题方向主要围绕功和功率、动能定理的应用以及对功能关系的理解。
一、几种力做功的特点1.重力、弹簧弹力、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2.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单个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2)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转移,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相互作用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且总为负值。
在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相互摩擦的物体间不仅有机械能的转移,还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内能的量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
(3)摩擦生热是指滑动摩擦生热,静摩擦不会生热。
二、几个重要的功能关系1.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减少量,即W G=-ΔE p。
2.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减少量,即W弹=-ΔE p。
3.合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即W=ΔE k。
4.重力(或系统内弹力)之外的其他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即W其他=ΔE。
5.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功是系统内能改变的量度,即Q=F f x相对。
三、功和功率的求解1.功的求解:W=Fl cos α用于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可以用动能定理或者图象法来求解。
2.功率的求解:可以用定义式P=Wt来求解,如果力是恒力,可以用P=F v cos α来求解。
四、动能定理的应用技巧若运动包括几个不同的过程,可以全程或者分过程应用动能定理。
题型一功和功率1.几种力做功(1)重力、弹簧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功与位移有关,与路径无关。
2024年高考物理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6功和功率第01期

专题6 功和功率一.选择题1.(2024江苏泰州12月联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实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报道称新一代高速列车牵引功率达9000kW,持续运行速度为350km/h,则新一代高速列车从北京开到杭州全长约为1300km,则列车在动力上耗电约为()A.3.3×103kW·hB.3.3×104kW·hC.3.3×105kW·hD.3.3×106kW·h【参考答案】B2.【济宁模拟】一汽车在水平平直路面上,从静止起先以恒定功率P运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不变,汽车最终做匀速运动。
汽车运动速度的倒数1v与加速度a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 0B .阻力大小为02PvC .汽车的质量为002Pa v D .汽车的质量为00Pa v【参考答案】AD3.【郑州2025届质量检测】如图所示,不行伸长的轻绳通过定滑轮将物块甲、乙(均可视为质点)连接,物块甲套在固定的竖直光滑杆上,用外力使两物块静止,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37°,然后撤去外力,甲、乙两物块从静上起先无初速释放,物块甲能上升到最高点Q ,己知Q 点与滑轮上缘O 在同一水平线上,甲、乙两物块质量分别为m 、M ,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不计滑轮的大小和摩擦。
设物块甲上升到最高点Q 时加速度为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3mB .M =2mC .a =0D .a =g 【参考答案】BD【名师解析】当甲上升到最高点时,甲和乙的速度均为零,此时设甲上升的高度为h ,则乙下降的高度为,由能量关系可知,则M=2m,选项B正确,A错误;甲在最高点时,竖直方向只受重力作用,则a=g,选项C错误,D正确。
高三物理总复习 功和功率

物理总复习:功和功率【知识网络】【考点梳理】 考点一、功 1、功的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缺一不可。
3、功的物理意义: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能量的转化跟做功密切相关,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公式(1)当恒力F 的方向与位移l 的方向一致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 Fl =。
(2)当恒力F 的方向与位移l 的方向成某一角度α时,力F 物体所做的功为cos W Fl α=.即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的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5、功是标量,但有正负功的单位由力的单位和位移的单位决定。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
要点诠释: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
这两种说法在意义上是相同的。
例如竖直向上抛出的球,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对球做了-6J 的功,可以说成球克服重力做了6J 的功。
由cos W Fl α=,可以看出:①当α=0时,cos 1α=,即W Fl =,力对物体做正功; ②当090α<<时,0cos 1α<<,力对物体做正功。
①②两种情况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③当90α=时,力与位移垂直,cos 0α= 0W =,即力对物体不做功,即外界和物体间无能量交换;④当90180α<<时,cos 0α<,力对物体做负功,也称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⑤当cos 180α=时,cos 1α=-,此时W Fl =-,即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位移的方向完全相反,是物体运动的阻力。
④⑤两种情况都是物体对外界做功。
6、合力的功 要点诠释:(1)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即123+W W W W =++⋅⋅⋅合(2)也可先求合外力,再求合外力的功;先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力F 合,再由cos W F l α=合合求解,但应注意α应为合力与位移l 的夹角,F 合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

高中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功和功率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不仅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也是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关键。
下面咱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两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功1、功的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简单来说,功等于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用公式表示就是:W = Fs (其中 W 表示功,F 表示力,s 表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要注意的是,如果力和移动的距离方向相互垂直,那么这个力就不做功。
2、功的正负功是有正负之分的。
当力对物体做正功时,意味着力促使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能量增加。
比如,一个水平向右的力推动一个物体向右移动,这个力做的就是正功。
当力对物体做负功时,相当于力阻碍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能量减少。
比如,一个水平向左的力阻碍一个向右运动的物体,这个力做的就是负功。
正功和负功的判断,主要看力和位移的夹角。
当夹角在 0°到 90°之间时,力做正功;当夹角在 90°到 180°之间时,力做负功;当夹角等于90°时,力不做功。
3、常见的力做功情况(1)重力做功重力做功只与物体的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比如,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不管它是直线下落还是曲线下落,重力做的功都只取决于下落的高度差。
(2)摩擦力做功摩擦力做功的情况比较复杂。
静摩擦力做功的情况相对较少,而动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
例如,一个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摩擦力做负功,会使物体的动能减少。
(3)弹力做功对于弹簧的弹力,当弹簧从伸长或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时,弹力做功。
4、合力做功合力做的功等于各个分力做功的代数和。
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可以分别计算每个力做的功,然后相加得到合力做的功。
二、功率1、功率的定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用公式表示为:P = W / t (其中 P 表示功率,W 表示功,t 表示做功所用的时间)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1 瓦特= 1 焦耳/秒。
功和功率高三复习知识点

功和功率高三复习知识点在物理学中,功和功率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概念。
它们是描述物体运动和能量转化的重要量。
本文将从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高三学生复习功和功率的知识点。
1. 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功是描述物体运动时所做的功率乘以时间的量。
它表示了物体通过力的作用而进行的能量转化。
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功:功 = 力 ×移动距离× cosθ其中,力是物体所受的作用力,移动距离是物体的位移,θ是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这个公式表明,只有力在物体的运动方向上才会对物体进行有意义的功。
2.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功率是描述物体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它表示了物体转化能量的速度。
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功率:功率 = 功 / 时间其中,功是物体所做的功,时间是物体所用的时间。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即每秒所做功的单位。
3. 功和功率的应用功和功率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3.1 机械功当我们举起一个重物时,我们所施加的力会对它进行功。
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所做的功。
而功率则表示了我们施加力的速度,即我们用多少时间来完成这个动作。
3.2 电功和电功率在电路中,电流经过电阻时会产生热量。
根据热效应原理,我们可以计算出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表示了电流通过电阻所转化的能量,而电功率则表示了单位时间内电流转化能量的速度。
3.3 光学功在光学领域,我们可以通过光学仪器对光进行物理性质的测量。
例如,透镜的焦距可以通过光的折射原理进行测量。
在这些实验中,我们可以将入射光束对物体进行光学功的计算,并计算出与之对应的光学功率。
4. 功和功率的学习方法学习功和功率的知识点可以采取以下方法:4.1 理解公式理解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掌握公式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和单位,能够将问题转化为代入公式计算的形式,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答。
4.2 进行数学推导通过数学推导,可以从基本公式中推导出其他相关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8 功和功率(测)【满分:11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 1和F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力F 1对物体做功4J ,力F 2对物体做功3J ,则力F 1与F 2的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 )A .7JB .5JC .3.5JD . 1J【答案】A【解析】功是标量,标量相加减遵循算术加减法,故总功为7J ,A 正确。
【名师点睛】因为功是标量,求标量的和,几个量直接相加即可.2.人用手托着质量为m 的小苹果,从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运动,前进距离L 后,速度为v (物体与手始终相对静止),物体与手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对苹果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B .苹果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μC .手对苹果做的功为212mv D .苹果对手不做功 【答案】C 选项D 错误;故选C .【名师点睛】考查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功的的应用,注意物体在手的作用下运动,是静摩擦力,但不一定是最大静摩擦力,而只有是最大静摩擦力时,才能是μmg ,此处是易错点;讨论某一个力是否做功要看这个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3.水平路面上的汽车以恒定功率P 做加速运动,所受阻力恒定,经过时间t ,汽车的速度刚好达到最大,在t 时间内: ( )A .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汽车加速度越来越大C .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PtD .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小于Pt【答案】D【名师点睛】此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以及功率、动能定理的应用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会根据物体的受力判断物体的运动规律,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到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4.假设摩托艇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正比于它的速率平方。
如果摩托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变为原来的8倍,则摩托艇的最大速率变为原来的: ( )A .4倍B .2倍C .3倍D .2倍【答案】B【解析】设阻力为f ,由题知:2f k v =;速度最大时,牵引力等于阻力,则有2P Fv fv v v k ===•.所以摩托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变为原来的8倍,则摩托艇的最大速率变为原来的2倍。
故选项B 正确,选项ACD 错误。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首先摩托艇的阻力大小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2f k v =;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速度最大,此时牵引力F 与阻力f 相等:即2F f k v ==;而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 Fv =,据此分析判断。
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外力作用下,斜面以加速度a 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加速运动,运动中物体m 与斜面体相对静止.则关于斜面对m 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支持力一定做正功B .摩擦力一定做正功C .摩擦力可能不做功D .摩擦力可能做负功【答案】B【解析】由功的计算公式W Fxcos α=可知,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与位移的方向夹角小于90︒,支持力一定做正功;故选项A 正确;而摩擦力是否存在需要讨论:当加速度较小时,摩擦力f F 沿斜面向上,即a gtan θ<,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做负功; 当加速度较大时,摩擦力f F 沿斜面向下,即a gtan θ>,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做正功; 当a gtan θ=时,摩擦力不存在,不做功;综上所述,B 是错误的,选项CD 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灵活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使小物体和斜面体一起向左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水平向左,支持力N F 垂直斜面向上,而摩擦力f F 方向需要讨论,然后结合功的计算公式W Fxcos α=进行分析判断正负功。
6.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 =0时其速度为1 m/s 。
从此刻开始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面作用F ,力F 和滑块的速度v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a 和图b 所示。
设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力F 对滑块做的功分别为W 1、W 2、W 3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 .123W W W <<B .123W W W == C .132W W W <<D .123W W W =<【答案】A【名师点睛】根据功的公式W FL =可知,知道F 的大小,再求得各自时间段内物体的位移即可求得力F 做功的多少。
7.一架自动扶梯以恒定速率v 1运送乘客上同一层楼,某乘客第一次站在扶梯上不动,第二次以相对于扶梯的速率υ2沿扶梯匀速上走。
两次扶梯运客牵引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 1和W 2,牵引力的功率分别为P 1和P 2,则: ( )A .W 1<W 2,P 1<P 2B .W 1<W 2,P 1=P 2C .W 1=W 2,P 1<P 2D .W 1>W 2,P 1=P 2【答案】D【解析】两种情况下,电梯的牵引力都是相同的,但是由于第二次以相对于扶梯的速率2v 沿扶梯匀速上走,在牵引力方向上发生的位移肯定小于第一次,所以根据公式W Fs =可得12W W >,两种情况下牵引力相同,电梯的速率恒定,故根据公式P Fv =可得12P P =,故D 正确.【名师点睛】功等于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两种情况力的大小相同,但对扶梯作用力的作用点的移动距离不同,故两次扶梯运客所做的功不同;两种情况力的大小相同,对扶梯作用力的作用点的移动速度一定,故牵引力的功率相同。
8.质量为m =2kg 的物体沿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t =0时刻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 ,如图甲所示,此后物体的v-t 图像如图乙所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210/g m s ,则: ( )A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B .10s 末恒力F 的功率为6WC .10s 末物体恰好回到计时起点位置D .10s 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34J【答案】D【名师点睛】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需要掌握三点,一、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看运动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只要考虑速度的正负是否发生变化,二、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三、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坐标轴上方表示正方向位移,在坐标轴下方表示负方向位移。
9.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同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 0分别水平、竖直向下、竖直向上、斜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飞行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同B .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均相同C .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小球做功相同D .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答案】AC【名师点睛】在小球被平抛、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斜抛的过程中,都只受重力作用,所以加速度都相同;在分析重力做功时,掌握重力做功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与实际路径无关这个特点就能解答有关问题;瞬时功率只能用Fv P =计算,而平均功率的计算即可用t W P =,也可用Fv P =(v 表示平均速度)。
10.某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匀加速启动,最后做匀速运动.已知汽车的质量为m ,额定功率为p ,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1v ,匀速运动的速度为m v ,所受阻力为f .下图是反映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及加速度、牵引力和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ABC【解析】汽车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达到额定功率时,匀加速结束,然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直至最后运动运动.开始匀加速时:F f ma -=,设匀加速刚结束时速度为1v ,有:1P Fv =额,最后匀速时F f =,故m F Fv =额,由以上各式解得:匀加速的末速度为:1P v f ma=+,最后匀速速度为:2P v f =,在v-t 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汽车开始加速度不变,后来逐渐减小,最终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开始汽车功率逐渐增加,P Fv Fat ==,故为过原点直线,后来功率恒定,故B 正确;汽车牵引力开始大小不变,然后逐渐减小,最后牵引力等于阻力,故C 正确;汽车运动过程中开始加速度不变,后来加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加速度为零,故D 错误.【名师点睛】汽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P=Fv 可知汽车功率逐渐增大,当达到额定功率时,随着速度的增大,牵引力将减小,汽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汽车开始匀速运动,明确了整个汽车启动过程,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1.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 ,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m f 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 )A 、10t -时间内F 的功率逐渐增大,B 、2t 时刻物块A 的加速度最大C 、2t 时刻后物块A 做反向运动D 、3t 时刻物块A 的动能最大【答案】BD【名师点睛】根据图象找出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要掌握图象题的解题思路;当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开始运动;当物体受到的合力最大时,物体的加速度最大;由动能定理可知,物体拉力做功最多时,物体获得的动能最大。
12.质量分别为m 1、m 2的A 、B 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受到大小相同的水平力F 的作用,各自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 0,撤去A 物体的外力F ;经过4t 0,撤去B 物体的外力F .两物体运动的v ﹣t 关系如图所示,则A 、B 两物体: ( )A .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之比为5:12B .在匀加速运动阶段,合外力做功之比为4:1C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为1:2D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5:3【答案】AC 02022v f t m =④,由③④得245f F =,所以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之比为 512:,故A 正确;合外力做功减速阶段两图象的斜率相等,故加速度相等,而此时ag μ=,故摩擦系数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知,质量之比等于摩擦力之比为5:12,在匀加速运动阶段,合外力做功之比为等于末动能之比,为222122111 21:52:15:3222m v m v =⨯⨯=,故B 错误;根据图象面积表示位移知AB 两物体的位移之比为6:5,由W Fs =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5×6):(12×5)=1:2,故C 正确;由W P t=知平均功率之比为5:6,故D 错误。
【名师点睛】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需要掌握三点,一、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看运动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只要考虑速度的正负是否发生变化,二、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三、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坐标轴上方表示正方向位移,在坐标轴下方表示负方向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