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东营办学40年的回顾与思考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四十年学习成长之路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四十年学习成长之路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我不断学习成长的四十年。
在学习中成长,成长后又获得更多、更高级的学习机会,有促成更大的进步。
以此循环反复,四十年的学习之路使我从一名高中生,逐渐成长为淄博市专业技术人才、淄博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正高级教师、齐鲁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成为国家特殊支持计划的领军人才。
1977年我在桓台县邢家中学上高一。
参加了全县化学竞赛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作为优秀学生学校推荐我破格参加恢复高考制度后的首次高考,但因为报名时不够15周岁,尽管班主任、任课教师多次出面协调,负责报名的老师都因为我不够15周岁不让报。
直到校长亲自出面,请示县教育局后,才在最后一天下午报名成功,高考中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因为种种原因根未被录取。
1978年我作为高中应届生参加了高考,取得了322分的好成绩,这个成绩能上较好的本科,因为报志愿还是别的原因最后被录取到北镇师范专科学校数学专业学习。
我是班内最小的学生,年龄15岁,身高152cm,体重79斤,高考成绩班内第三。
1980年6月12日从北镇师专毕业分配到滨县红卫中学,这是滨县新县城的新建学校,与滨县教育局一路之隔。
在那里担任我导师的是教研组长吴大同老师,吴老师后来调回济南一直担任省实验中学的教学组长,直到退休,在这所学校我得到了吴大同等老教师的教学指导、帮助。
也得到了校长们和县教育局局长们的关心,周六、周日他们都是邀请我在他们家吃饭,也给我工作上的指导。
在红卫中学我成长依靠的是专家指导。
1982年我调到地处全国棉区一面红旗杨柳雪的滨县五中,在这所学校我有了同龄人韩焕明、信泽学等4位年轻教师,我们经常在一起谈学习、谈理想,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在滨县五中我在同伴互助中快速成长。
1982年8月我调回桓台,在桓台县索镇建国附中(今建国小学)工作一年,担任两个班的几何课、两个班的初中地理课、两个班的小学地理课。
改革开放40年 见证教育变迁

改革开放40年见证教育变迁
作者:姜乃强
来源:《教育家》 2018年第28期
40年,弹指一挥间。
1978年那场波澜壮阔的改革,为中国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中国教育的变迁提供了历史机遇。
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竞争,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跨越,到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的实施;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春雷声声,到“ 双一流”建设的如火如荼,中国教育改革大刀阔斧砥砺前行,40年改革变迁长路漫漫春风化雨。
从1978年的乍暖还寒到2018年的春暖花开,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感动,令人难以忘怀。
打开尘封的记忆,回望改革来路,本刊从本月起特别推出“ 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道,
同广大读者一道,看“ 风云人物”,忆“ 学生时代”,看“ 课程嬗变”,说“ 高考故事”……本期,我们推出了两组报道。
课程嬗变——作者王增昌,在中国教育报从事基础教育新闻采访报道20余年,曾深入80
多个城镇、数百所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采访、调研,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亲历者与参与者。
他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40年的风雨历程。
人生转折——两篇文章的主人公张伟与王增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是40年改革开放的见证人。
因为高考,他们的命运得以改变。
因为众多如同他们一样的普通人的努力与拼搏,我们的国家得以更加强盛。
改革开放,是他们和我们这个国家的命运转折点。
2023年第三季度思想汇报参考范文

2023年第三季度思想汇报参考范文2023年第三季度思想汇报参考范文我是一名中国员,而作为一个党员,应该坚决拥护中国光产党,认真贯彻学习马列主义理论。
正是按照这样的指导方针,严格要求自己,下面是本人的自我鉴定。
一、在学习现代管理知识,提高管理能力上做表率。
科学文化管理知识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现端倪,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步伐越来越快。
自已深感时不待我的紧迫,因此,能够不断学习宾馆饭店的管理知识,并不时充实到工作中去。
积极在部门推进“样板会议室”,评寻服务名星”,“每月推荐二本好书”,进行书法比赛等健康有益的活动。
二、在学习理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上做表率。
学习理论有了深度,认识水平就有高度,查摆问题和解剖问题才有力度。
因此,平时注重对马列主义书籍及论述文章的收集和学习,仅收集“三讲”“_”的剪报文章就达60多篇,并将有关文章应用到部门的政治学习中去,能认识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生价值的科学认识与理性把握,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
三、关心群众生活,履行“_”做表率。
坚持_,归根结底就是要统一体现在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只有亲近群众,植根群众,了解群众,造福群众,才能真正代表群众。
因此,能结合部门实际,有计划对家距大厦较远的员工进行家访。
平时关心群众疾苦,对生病在家的员工进行慰问,对个别家景困难的员工还能给予力所能及作的经济帮助。
对大厦员工遇到的法律上的难题也能进行耐心解答。
四、在工作态度,作风纪律上做表率。
作为一名部门经理,时刻不忘组织的信任,对待工作勤勤恳恳,每天能早到、晚走,带头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对领导交办工作都能积极踏实的做好。
敢于阐明自已的观点,为人正直,作风正派,能把自已置于领导和群众的监督之下,不以手中的权力为个人谋私利,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是中国的优秀党,是引领全国走向富强的优秀组织,而我作为其中的一员,一定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坚持不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23年第三季度思想汇报参考范文时光荏苒,光阴似箭,_年在繁忙的工作中已然过去。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始建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所属院系。
石油工程学院秉承“关爱学生、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教育理念,坚持“学术立院、人才强院、文化兴院”发展思路,围绕“强化传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特色和优势、大力发展海洋工程、开拓新能源领域”的学科发展战略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以创新引领学术,以研究带动教学,以成果服务社会,奋力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
半个多世纪来,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万余名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工程技术专家和战略企业家,如以杨华为代表的战略企业家;以高德利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以“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秦文贵为代表的英模人物,以及一批以“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入选者马搏为代表的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
学院拥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油气工程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石油工程连续八年列为A++专业,排名国内第一。
建有非常规油气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17个,石油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代表的国家级教学平台5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3个,“111国家创新引智基地”2个。
近三年获国家科技成果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2项,年均到位研究经费超过1.7亿元,所在工程学学科进入ESI 全球排名前1‰。
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5年在90%以上。
2018年,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学院举办第117期“与教授有约”活动学院举办“五个一工程”党员主体教育活动2019届毕业生党员出征仪式。
胜利油田优良传统教育体会

胜利油田优良传统教育体会
一、背景介绍
1.1 胜利油田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1.2 胜利油田的重要性和影响
二、胜利油田的优良传统
2.1 传统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2.2 胜利油田的优良传统教育的来源和形成
2.3 胜利油田优良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三、胜利油田优良传统教育的意义
3.1 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2 对团队合作的促进作用
3.3 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四、胜利油田优良传统教育的实践和经验
4.1 传承和弘扬优良传统的方法和途径
4.2 胜利油田优良传统教育的成功案例
4.3 胜利油田优良传统教育的问题和挑战
五、结论
5.1 胜利油田优良传统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
5.2 推广和应用优良传统教育的建议
5.3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参考文献
1.张三. 胜利油田的历史与发展[M]. 中国石油出版社, 2005.
2.李四. 胜利油田优良传统教育的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 2010.。
东营市第二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一、二等奖获奖名单

特等奖(1项)论文(1项)001低碳经济与东营方略作者:解晓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知识》 2011年7月一等奖(11项)著作类(6项)002发展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作者:刘裕民(中共东营市委党校)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1.6003合作竞争—国家石油公司的博弈作者:黄昶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5004 三元工作法作者:张义泉(东营市科协)人民出版社 2011.12005 课程与教学的专业实践探索与研究作者:季俊昌(东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12006新编英语语言学教程作者:戴瑞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建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安昌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褚世峰(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戴蕾(英国爱丁堡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11.11007中共东营市委党校志作者:赵福恩(中共东营市委党校)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11.6课题类(3项)008加快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对策研究作者:黄秉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杨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周德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李治国(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娄金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社科规划办评定结项 2011.9009黄河三角洲区域性金融市场构建与发展研究作者:韩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王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王爱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刘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孟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通过鉴定 2011.12010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关于建设学习型法院的调研作者:吴锦标(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郑少锋(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张焕强(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牛金臣(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陈立田(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结项 2011.12论文类(2项)011引导学习: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有效策略作者:孙传文(东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1.10012完善国际合作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作者:刘少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志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淡心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成人教育》 2011.2二等奖(61项)著作类(17)013 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作者:田国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赵有明(东营市人民检察院)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1.8014 黄河三角洲城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模式研究作者:高素香(东营职业学院)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7015当代特殊教育学校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作者:李瑞江(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王丽(平度市郑州路小学)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90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以文化多样化视角作者:张红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017 学校教育生活的重建作者:张广利(东营市育才学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5018 新编财务管理(第四版)作者:赵咏梅(东营职业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6019 心灵的成熟作者:朱福先(东营区第三中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11.1020 先秦杂家研究作者:潘俊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1.2021并购交易特征、股权结构与市场绩效研究—基于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作者:刘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4022 神仙世界与法律规则—法律人读《西游记》作者:张学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1.7023 恐怖艺术论纲作者:沈壮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0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展趋势研究作者:原丽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11.11025 欧洲主义还是大西洋主义?作者:杨晓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7026 “四位一体”生产方式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作者:王振华(东营职业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4027 临河村志作者:王曰华(利津县史志办)李守华(临河小学)盖树春(东营港开发区)刘善发(东营经济开发区)李殿清(陈庄镇临河村)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2011.11028东营市城乡规划志作者:东营市城乡规划局中华书局 2011.6029 红色印记-东营市革命遗址概览作者:中共市委党史研究室东营市文广新局 2011.8课题类(11)030 关于提升东营在区域发展中战略地位的研究报告作者:李寿凯(中共市委政研室)何宏强(中共市委政研室)苟军民(中共市委政研室)李颖(中共市委政研室)领导批示 2011.4031 油田企业应用类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作者:杜吉家(胜利油田经济开发研究院)王跃平(东营市油地校结合办)高天辉(胜利油田经济开发研究院)胜利油田技术发展处评定结项 2011.12032 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作者:东营市政协课题组(东营市政协)通过鉴定 2011.12033 全市农民增收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作者:陈东方(中共市委政研室)赵华峰(中共市委政研室)领导批示 2011.9034 山东省能源-经济-环境协调与增长方式研究作者:李雷鸣(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解忠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王信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刘丙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社科规划办评定结项 2011.8035 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东营市人才问题研究作者:司江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王晓(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通过鉴定 2011.12036 油田企业战略预算管理研究作者:刘福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赵振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评定结项 2011.7037 关于加快广饶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作者:尹国柱(中共广饶县委党校)许灵红(中共广饶县委党校)任其军(中共广饶县委党校)领导批示 2011.8038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课堂互动型教学模式与实践研究作者:高欣华(广饶县一中)韩勇(广饶县一中)刘永锋(广饶县一中)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结项 2011.1039 新形势下东营市农村基层党的建设问题研究作者:崔佃江(中共广饶县委党校)张玉红(中共广饶县委党校)尹国柱(中共广饶县委党校)许灵红(中共广饶县委党校)山东省委党校评定结项 2011.2040 新时期资源型城市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垦利县为例作者:侯传伦(中共垦利县委党校)孙应臣(中共垦利县委党校)苟坤秀(中共垦利县委党校)吕忠敏(中共垦利县委党校)中共山东省委党校评定结项 2011.3论文类(33)041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作者:张志国(中共东营市委党校)《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2011.2042 区域文化对黄三角开发建设的影响及其对策作者:董文兵(中共东营市委党校)《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1.1043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90年回顾与展望作者:李寿峰(中共东营市委党校)《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2011.6044 东营市构建多元化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研究作者:王铭霞(中共东营市委党校)徐三朋(中共东营市委党校)《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1.7045 东营市未利用地资源开发原则及措施研究作者:付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崔翔宇(东营市招商局)孙勇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黄河口社会科学》 2011.12046 新课程背景下开展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作者:杨守菊(东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苟卓芬(东营市实验中学)《中学生物教学》 2011.8047 关于加强税收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作者:李彰颖(市国际税收研究会)《黄河口社会科学》 2011.2048 形式与实质的融合—公司登记案件的审查标准作者:张晓丽(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山东审判》 2011.10049 浅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的职后培训作者:朱金芳(东营职业学院)李维金(东营职业学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7050 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作者:王伟(东营职业学院)《长江大学学报》 2011.8051 大学生的第四类情感及其教育对策作者:李永莲(东营职业学院)《济宁学院学报》 2011.8052 建党九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作者:盖玉娥(东营市社科联)《商业文化》 2011.9053 我国石油工业国际竞争力比较与对策作者:何松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王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李宏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科技与经济》 2011.2054 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协同机制研究作者:李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全一(吉林省社科联)《社会科学辑刊》 2011.9055 包容性增长:内涵、结构及功能作者:汝绪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界》 2011.1056 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现状及建议作者:冯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际经济合作》 2011.5057 我国体育无形资产挖掘与管理研究作者:吕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史海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价值工程》 2011.12058 来华留学教育问题与对策探析作者:栾风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万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10059 绿色项目管理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作者:田玉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1.10 060 美国和欧盟碳交易价格的法律规制及其借鉴作者:董岩(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管理现代化》 2011.8061 我国石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作者:吕肖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技术经济》 2011.9062 现代性中的市民社会作者:白春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3063 论交往理性与商谈伦理作者:汪怀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方论丛》 2011.9064 佛禅语境中齐己“十势”内涵探析作者:魏学宝(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文化研究》 2011.2065 女性乌托邦之旅作者:郭月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求索》 2011.12066 从自媒体传播看“两王”的“一夜成名”作者:李伟娟(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1.9067 突出优势做足特色全力打造高端石油装备产业基地作者:陈卫奎(东营区人民政府)《黄河三角洲研究》 2011.9068 关于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思考作者:王勇(东营区人民政府)《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1.11069 当公权触及私权—我国行政征用补偿制度探究作者:王磊(东营区人民法院)闫晓辉(东营区人民法院)《山东审判》 2011.8070 行政赔偿诉讼证据规范适用研究作者:李爱群(东营区人民法院)陈国栋(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审判》 2011.6071 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的工作对策作者:王子明(东营交通运输集团)《黄河口社会科学》 2011.8072 东营市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作者:巴兰华(山东神州建设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1.9073 应慎用宋代纸币印版拓片图—兼谈历史试题与教科书的关系作者:王爱军(垦利县教学研究室)《历史教学》 2011.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佚名
【期刊名称】《北京教育:德育》
【年(卷),期】2019(000)002
【摘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市昌平区,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1997年,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0年6月,学校成立研究生院;2006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总页数】2页(P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8
【相关文献】
1.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双主体”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工程师学院为例 [J], 雍太军;曾溅辉;詹健;伊璨
2.高校美育中传统文化体验式教育的探索——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 [J], 李玲
3.中国近代地质史话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学论坛"交流报告 [J], 刘瑞珣;童亨茂
4.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 郝龙帅;刘梦頔;张瑛媛
5.石油工程本科全英文留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本科全英文留学专业为例 [J], 隋微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石化成立40周年企业文化故事

中国石化成立40周年企业文化故事中国石化成立40周年企业文化故事1. 前言作为国有石油石化企业,中国石化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生命力"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稳步壮大业务板块,积极推进能源转型,全面大力推动创新发展。
今天,中国石化已发展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崛起、人民幸福的代表。
2. 初创时期1970年,我国国防工业科学研究院成立了国内第一座炼油厂——长庆炼油厂。
随后,中国石化成立,开始了其宏大蓝图的构建。
中国石化初创时期,面临着国内外多重困难和挑战,但拼搏拼杀的中国石化人,依然奋勇前行,不断开辟新路、创新发展。
3. 转型升级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石化也开始向着国际化、多元化、专业化和高端化四个方面转型升级。
中国石化先后实现了从产品单一化向产品结构多元化发展的转型;实现从传统油气资源领域向海外资源市场、高分子材料、新能源、环保/清洁能源领域延伸发展的转型;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资产效益优化、资产质量提升、市场占有率提高的转型。
这些转型成果的取得,为中国石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发展成就自成立以来,中国石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全员素质教育、培养用人创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中国石化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等方面卓有成效,形成了一套"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开放包容、品牌引领"的企业文化。
5. 必胜信念中国石化人以"背水一战,化危为机"为座右铭,将企业的利益与个人利益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崛起与人民幸福的追求中来。
他们深深守护着社会责任,以创新、拼搏、实干的韧劲,构建起世界一流的能源企业。
6. 未来展望未来,中国石化将继续致力于推进协同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探索新能源、推进绿色发展,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同时,中国石化也将不断深化改革,提高企业治理、推进乡村振兴等工作,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人民幸福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 和破坏 , 不得 不 中断 招收新生 。 16 99年 1 0月下 旬 至 1 1月上 旬 , 用 两周 的 时 仅 间, 学校就 从北京 搬 迁到 了山东 东 营¨9, 名 为华 ] 改 7
东石 油学 院 。在 这一时 期 , 由于 极 “ ” 左 思想 的干扰 破坏 以及学 校搬迁 等原 因 , 学校 师资大 量流散 , 仪器
美好 的明天 。
一
之 内大部分师 生员 工 就从 北 京搬 迁 到 了东营 , 有 没
足够 的教 室 和 宿 舍 , 家 就 自 己动 手 投 入 到 建 造 大
、
东营 办学 4 的简要 回顾 0年
“ 干打 垒” 土坯 房 ) ( 的艰 苦创 业 劳 动之 中。大 家 同
心 同德 , 苦干 实干 , 日日夜夜 , 加班加 点 , 于建成 了 终
一
中国石油 大学 的前 身 是 15 9 3年在 北 京 建 立 的
北 京石油 学院 。学 校从 她诞 生 的第一 天 起 , 与新 就 中国 的石 油工业 密不 可 分地 联 系 在一 起 , 伴 随着 并
中国社会 的变革 和石油工 业 的发 展 , 困难 中成长 , 在
个“ 干打垒 ” 的华东石 油学 院。
[ 中图分类号]692 [ G4.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1 3 59 ( 0 )5 06 一 0 ) 6 — 55 2 9 0 — 05 (4 7 O
20 0 9年 1 1月 , 国石 油 大 学 将 迎来 在 东 营办 中 学4 0周 年 这 一 难 以 令 人 忘 怀 的 历 史 时 刻 。4 O年 来, 中国石 油大学 就像一 只涅 架的凤凰 , 在一 片盐碱 荒 滩上挣扎 、 更生 , 于 度过 了最 艰难 的岁 月 , 焕 终 并 发 出勃勃生 机 。如今 , 校 已经 是 一所 具 有 较 大办 学 油学 院 经 过 15 - 1 5 9 3 9 6年 的 创 建 时 期 和 15 — 97 16 的全 面建设 时期 , “ 革 ” 发 前 , 9 6年 在 文 爆 已经成 为一所具 有相 当规模 、 备 比较齐 全 的 5年 制 高 等 设 学 校 。16 因“ 9 6年 文革 ” 的爆 发 , 学校 遭 到 了严 重摧
职 员工发 扬 北 京 石 油学 院时 期 的优 良传 统 :艰 苦 “ 创业 , 困难 条 件 下 开始 工 作 和学 习”1 , 即 为 在 - ll 立 j
Hale Waihona Puke [ 作者简介 】全兆岐(9 0一) 男, 14 , 山西汾阳人 , 中国石油大学校务委 员会 副主任 , 中国石 油大 学( 东) 长, 原 华 校 教授 , 博
设备 和 图书大量 丢损 , 技文化 交流 阻塞 , 科 教学 实验
工为能有今天的面貌和取得的成绩感到 自豪 , 还可 以使学 校 的广大 师生员工鉴 往知来 , 弘扬精 神 , 承 继
。
设备简陋 , 生活条件极差。学校处于十分 困难 的境 地。但是 , 具有艰苦创业传统的全校教职员工 , 虽然
身负 错误路线 所造 成的压 力 , 然能够顾 全大局 , 仍 努
力工 作 , 投入 了艰苦 的建校 劳动 。 当时 , 学校在 两周
传统 , 而进 一步 明确办学 指导思想 , 从 在教 育观念 和 教育思 想上 寻求 科 学 发展 , 断 提 高学 校 的育 人 质 不
量, 以扎 实 的工作业绩 , 迎接 中 国石 油大学更 加光 明
学规模 、 办学层次体系完备 、 学科专业较全、 理工管 文兼 具 的综 合性 工 科 大学 , 为 国 家 “ 1 成 2 1工 程 ” 重 点 建设和 国 家重 点 支持 开展 “ 势 学 科 创 新平 台 ” 优 建设 的高等 学校之 一 。回顾 总结学 校所 经历 的曲折
发展 路程 , 仅可 以使 中国石 油 大 学广 大 的 师生 员 不
“ 干打垒” 的华东石油学院的建成 , 为广大师生
员工最起 码 的生存创造 了条件 。刚 刚安顿 下来 的教
在 曲折 中前 进 , 出 了一 条艰苦奋 斗 、 业敬业 的办 走 创 学 之路 。在党 中央 和 国务 院的 亲切 关 怀 下 , 北京 石
[ 收稿 日期 ] 0 90 .1 2 0 -83
士生导师。
・
6 6・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 学版 )
20 09年 1 0月
学 校 的招 生 、 学 、 开 上课 作 准 备 。没 有合 适 的教材 ,
第2 5卷
第 5期
Vo. 5 N . 12 o 5
中国石 油大 学东 营 办学 4 O年 的 回顾 与思 考
仝 兆 岐
( 中国石油大学 学校 办公 室, 山东 东营 2 76 ) 50 1
[ 摘
要 ]中国石 油 大学在 东营 4 0年 的办 学 实践 中, 大人 经过艰 苦奋 斗 , 石 取得 了辉 煌 的
成就: 如今 , 学校具有较强的办学整体 实力, 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 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学校具有 较 强的科研 实力, 尤其重要 的是 学校积 淀 了宝贵 的精 神财 富 。回顾 在 东营办 学 4 0年 的历 程 , 可
以得 到如 下重要 的启示 : 学校培 养的人 才应 有 为 国家战 略发 展服 务 的 思想 , 当坚持 不懈 地对 应 学生进 行 四种教 育。今后 , 学校 应 当紧 紧抓住 国 内外提 供 的历 史性 发展 机遇 , 解放 思 想 , 变观 转 念, 不断深化 改革 , 创造 中国石 油大 学更 美好 的 明天。 [ 关键词 ]2 l工程 ; 油特 色 ; 学发展 ; l 石 科 素质教 育 ; 实事 求是 ; 苦奋 斗 艰
20 0 9年 l 0月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Ju a o hn n esyo e o u E io f oi c ne ) orl f iaU i ri f t l m( dtno Sc l i cs n C v t Pre i aSe
0c. oo t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