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5W 单声道高保真 D 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PA8157 产品手册说明书

PA8157是一款高保真、高效率、低EMI、免滤波、5W单声道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PA8157内部集成智能增益控制(AGC)功能,通过检测输出信号的大小智能调整系统的增益,避免了过载对于扬声器的损害,防止了音量过大时破音,提高了听觉体验。
PA8157采用了全差分免滤波PWM调制的系统架构,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其内部集成的过温保护、欠压保护、过流保护、“咔哒”杂音抑制等功能模块,给PA8157提供了更强壮的鲁棒性,使其拥有了更好的适应能力。
PA8157采用了典型的SOP_8封装。
图1.典型应用图应用蓝牙音箱便携式音响设备玩具特点免滤波D类集成(自动增益控制)AGC功能输出功率5W@2Ω(THD+N=10%,5.3V)工作电压域:2.5V~5.5V低失真THD+N=0.04%@1W,5VPOP声抑制效率最高达88%高PSRR=75dB@217Hz过流、过温、欠压保护全差分/单端输入低噪声70μVrms(GAIN=10V/V)失调电压<20mV静态电流6mA@5V关断电流<0.1μASOP_8封装图2.PA8157封装图管脚定义极限参数注1注1:超出以上所列极限参数,可能造成器件的永久损坏。
以上给出的仅是极限范围,在这样的极限条件下工作,器件的技术指标不予保证。
长期在极限条件下工作,会影响器件可靠性。
R IN=10KΩ,C IN=100nF,T A=25℃,VDD=3.8V,除非有特殊说明图3.谐波失真+噪声 Vs. 输出功率图4.谐波失真+噪声 Vs. 频率图5. 输出功率 Vs. 输入幅度图6. 增益 Vs. 频率图7. 效率 Vs. 输出功率图8. AGC触发时间图9. AGC释放时间图10. PA8157测试原理图PA8157为脉冲输出方式,如图9所示,需要在两个输出各接一个低通滤波器将开关调制频率滤除,然后测量滤波器的差分输出即可得到模拟输出信号,VOP和VON被低通过滤后的差分输出波形和相减后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A、B、AB、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Class D Audio Power Amplifier)近二十年来电子学课本上所讨论的放大器偏压(Bias)分类不外乎A类、B类、C类等放大电路,而讨论音频功率放大器仅强调A类、B类、AB类而却把D类放大器给忘掉了,事实上D类放大器早在1958年已被提出(注一),甚至还有E 类、F类、G类、H类及S类等(注二),只是这些类型的电路与D类很接近,运用机会低,所以也就很少被提及。
音频功率放大器最大目的在提供喇叭得到最大功率输出,而卫衍生与电源所供给功率不对等的关系,即所谓功率放大器的效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如表一所示:偏压分类A类AB类B类D类理想效率25% 介于A与B类之间78.5% 100%表一各類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比随着轻、薄、短、小手持电子装置的发展,诸如手机、MP3、PDA、IPOD 及LCD TV…数位家庭等,寻求一个省电的高效率音频功率放大器是必然的。
因此最近几年音频功率放大器由AB类功率放大器转以D类功率放大器为主流。
如图1所示(注三),在实际应用上D类放大效率可达90%以上远超过效率50%的AB类放大。
所以D类放大的晶体管散热可大大的缩小,很适合应用于小型化的电子产品。
圖 1 D類及AB 類效率比較A类放大器(又称甲类放大器)的特点是不论是否输入信号,其输出电路恒有电流流通,而且这种放大器通常是在特性曲线的线性围操作,如图2所示,以求放大后的信号不失真。
所以它的优点,是失真度小,信号越小传真度越高,最大的缺点是“功率效益”(Power Efficiency)低,最大只有25%,不输入信号时丝毫不降低消耗功率,极不适合做功率放大。
但因其高传真度,部分高级音响器材仍采用A类放大器。
图1图2(a)、(b)皆属A类放大器,设计时让V CE=1/2V CC,以求最大不失真围。
注意到V i不输入时仍有0.5V CC/R L的电流流过晶体管,所以晶体管需要良好的散热环境。
D类功率放大器

D类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指导老师:王全洲制作者:张满归制作时间:2010-6-201 引言一般认为,功率放大器根据其工作状态可分为5类。
即A类、AB类、B 类、C类和D类。
在音频功放领域中,C类功放是用于发射电路中,不能直接采用模拟信号输入,其余4种均可直接采用模拟音频信号输入,放大后将此信号用以推动扬声器发声。
其中D类功放比较特殊,它只有两种状态,即通、断。
因此,它不能直接放大模拟音频信号,而需要把模拟信号经“脉宽调制”变换后再放大。
外行曾把此种具有“开关”方式的放大,称为“数字放大器”,事实上,这种放大器还不是真正意义的数字放大器,它仅仅使用PWM调制,即用采样器的脉宽来模拟信号幅度。
这种放大器没有量化和PCM编码,信号是不可恢复的。
传统D类的PWM调制,信号精度完全依赖于脉宽精度,大功率下的脉宽精度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必须研究真正意义的数字功放,即全(纯)数字功率放大器。
数字功放是新一代高保真的功放系统,它将数字信号进行功率转换后,通过滤波器直接转换为音频信号,没有任何模拟放大的功率转换过程。
CD唱机(或DVD机)、DAT(数字录音机)、PCM(脉冲编码调制录音机)都可作为数字音源,用光纤和同轴电缆口直接输出到数字功放。
此外,数字功放也具备模拟音频输入接口,可适应现有模拟音源。
国外对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领域进行了二三十年的研究。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研制出8bit的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1983年,国外提出了D类(数字)PWM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结构。
但是这些功放仅能实现低位D/A功率转换,若要实现16bit、44.1KHz采样的功率放大器。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DSP)和音频数字压缩技术的结合、新型离散功率器件及其应用的发展,使开发实用化的16bit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成为可能。
国内外一些从事数字信号处理的技术人员,专门研究音频数字编码技术,在不损伤音频信号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压缩数据库。
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将末级功放开关频率由没有压缩数据时的约2.8GHz减至小于1MHz,从而降低了对开关功放管的要求。
A、B、AB、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A、B、AB、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d类功放D类功放指的是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有时也称为数字功放)。
通过控制开关单元的ON/OFF,驱动扬声器的放大器称D类放大器。
D类放大器首次提出于1958年,近些年已逐渐流行起来。
已经问世多年,与一般的线性AB类功放电路相比,D类功放有效率高、体积小等特点。
发展历程D类功放芯片在音响领域里人们一直坚守着A类功放的阵地。
认为A类功放声音最为清新透明,具有很高的保真度。
但是,A类功放的低效率和高损耗却是它无法克服的先天顽疾。
B类功放虽然效率提高很多,但实际效率仅为50%左右,在小型便携式音响设备如汽车功放、笔记本电脑音频系统和专业超大功率功放场合,仍感效率偏低不能令人满意。
所以,效率极高的D类功放,因其符合绿色革命的潮流正受着各方面的重视。
由于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原来用分立元件制作的很复杂的调制电路,现在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价格上均已不成问题。
而且近年来数字音响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D类功放与数字音响有很多相通之处,进一步显示出D类功放的发展优势。
D类功放是放大元件处于开关工作状态的一种放大模式。
无信号输入时放大器处于截止状态,不耗电。
工作时,靠输入信号让晶体管进入饱和状态,晶体管相当于一个接通的开关,把电源与负载直接接通。
理想晶体管因为没有饱和压降而不耗电,实际上晶体管总会有很小的饱和压降而消耗部分电能。
这种耗电只与管子的特性有关,而与信号输出的大小无关,所以特别有利于超大功率的场合。
在理想情况下,D类功放的效率为100%,B类功放的效率为78.5%,A类功放的效率才50%或25%(按负载方式而定)。
D类功放实际上具有开关功能,早期仅用于继电器和电机等执行元件的开关控制电路中。
然而,开关功能(也就是产生数字信号的功能)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用与Hi-Fi音频放大的道路却日益畅通。
20世纪60年代,设计人员开始研究D类功放用于音频的放大技术,70年代Bose公司就开始生产D类汽车功放。
音频功率放大器(D类)

4 5
5 6 6
6 6 7 7
2 .2 . 1 D 类 放 大 器 工 作 原 理 2 .2 .2 模 拟 脉 宽 调 制
2 .2 .3 数 字 脉 宽 调 制
8 8
9
2. 3 D 类 功放 的输 出级
11
2.4 免 除 滤 波 器 设 计 技 术
第三 章 D 类 音 频放 大 器 的设 计 因素 3. 1 合 适 的功 率 管 尺 寸 3.2 保 护 电路 3.3 絲 3.4 电磁 干扰 禾 口 布局
目
? W 弓唁
Ab strac t
录
1
2
3
1. 1 音频放大器背景
3
1.2 D 类 音频 功 率 放 大 器 的 发 展 动 态 1.3 主 要 研 究 内容 及 指 标
1.4 论 文 组 织 结 构 第二章 功 率放大器原理 2. 1 功率放大器种类
2 . 1. 1 A 类 放 大 器 2 . 1.2 B 类 放 大 器 2 . 1.3 A B 类 放 大 器 2 .2 D 类 放 大 器
class D am plifi er con sists of an op erational am p lifier, a com p arator, a tri-an gular g en erator, a
pow er output stage and the protection ci rcui ts. T he class-D am plifi er has been verifi ed i n
高 效 率 90% , 谐 波 失真 小 于 10% , 64 阶音 量 调 制 。
关 键 词 :D 类 功 率 放 大 器 ,无 滤 波 器 ,脉 宽调 制 ,功 率 输 出级 。
d类纯后级功放

d类纯后级功放
D类纯后级功放是一种高效、高保真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它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能够提供高达90%以上的转换效率和接近1的功率因数。
与传统的A、B、AB类功放相比,D类功放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更低的能耗和更小的体积,因此在家庭音响、汽车音响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D类纯后级功放的主要特点是:
1. 高效率:由于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类功放能够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从而避免了传统模拟放大器中的失真和能量浪费问题,提高了放大器的效率。
2. 低功耗:由于D类功放的工作频率比传统的A、B、AB类功放高得多,因此其功耗也相应降低了很多。
这使得D类功放在使用相同电源的情况下可以提供更高的输出功率。
3. 小体积:由于D类功放的设计相对简单,没有像传统放大器那样的变压器、电容器等元件,因此其体积相对较小,便于安装和使用。
音频D类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毕设

音质要求
特别高
较高
较高
一般
不高
较高
一般
较高
极高
功率要求
几百毫瓦
小于1W
几瓦
几瓦
几瓦
十几瓦
几瓦
几瓦
大于 20W
D类放大器的全球市场前景
2003年增长200%,至$84Million 2006年达到$350M 2010将达$1080M 终将完全取代AB类
结论
D 类放大器在音频放大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前景都是非常乐观的,它所独具的高效的优势(理论上可达100%)大大的满足了低功耗便携式应用如手机、MP3、对讲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等对电池寿命、电路板空间以及 EMI 兼容性的苛刻要求;对 D 类放大器的基本设计原理及其最新的技术发展有一个基本理解,将有助于设计者为具体应用选择合适的放大器,并正确权衡某些功能特性的优势和劣势。
B类放大器-失真较大,静点工作电流最小,效率较高
D类放大器-不是工作点的不同,而是工作原理完全不同的新型放大器,也有人称之为数字放大器
各类放大器的简单比较
电路一:由两个N沟道MOS管组成的半桥推挽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电路二:D类功放设计
本文的主要工作
电路一:推挽功放原理及设计
电路正面
电路反面
实验电路
功放正面
功放反面
D类放大器的应用汇总
产品要求
Mp3MP4播放机
手机PDA
便携式DVDTV
PC
对讲机
汽车音响
台式机音箱
电视机
音响功放
电池寿命
十分短
很短
短
短
短
长
长
长
长
空间大小
十分有限
NS4150B 单声道 D 类音频功率放大器说明书

NS4150B 3.0W单声道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1特性●工作电压范围:3.0V~5.0V●输出功率:2.8W(5V/4Ω,THD=10%)●0.1%THD(0.5W/3.6V)●高达88%的效率●高PSRR:-80dB(217Hz)●无需滤波器Class-D结构●优异的全带宽EMI抑制能力●优异的“上电,掉电”噪声抑制●低静态电流:4mA(3.6V电源、No load)●过流保护、过热保护、欠压保护●MSOP8封装2应用范围●平板电脑●行车记录仪●蓝牙音箱3说明NS4150B是一款超低EMI、无需滤波器3W单声道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NS4150B采用先进的技术,在全带宽范围内极大地降低了EMI干扰,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其他部件的影响。
NS4150B内置过流保护、过热保护及欠压保护功能,有效地保护芯片在异常工作状况下不被损坏。
并且利用扩频技术充分优化全新电路设计,高达90%的效率更加适合于便携式音频产品。
NS4150B无需滤波器的PWM调制结构及增益内置方式减少了外部元件、PCB面积和系统成本。
NS4150B提供MSOP8封装,额定的工作温度范围为-40℃至85℃。
4典型应用电路5管脚配置MSOP-8的管脚图如下图所示:注:超过上述极限工作参数范围可能导致芯片永久性的损坏。
长时间暴露在上述任何极限条件下可能会影响芯片的可靠性和寿命。
7电气特性工作条件(除非特别说明):T=25℃,VDD=4.8V。
8典型特性曲线下列特性曲线中,除非指定条件,T=25℃。
9应用说明9.1芯片基本结构描述NS4150B是一款超低EMI、无需滤波器3W单声道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在5V电源下,能够向4Ω负载提供3W的功率,并具有高达90%的效率。
NS4150B采用先进的技术,在全带宽范围内极大地降低了EMI干扰,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其他部件的影响。
NS4150B无需滤波器的PWM调制结构及增益内置方式减少了外部元件数目、PCB面积和系统成本,利用扩展频谱技术充分优化全新电路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2)第一章引言 (4)第二章音响的基础知识 (5)1、声音的基本特性 (5)2、音响的结构及参数 (5)3、放大器的技术指标 (5)第三章放大器的简介 (8)1、放大器的种类 (6)(1)A类放大器 (6)(2)B类放大器 (6)(3)C类功率放大器 (7)(4)D类功率放大器 (7)2、 D类功率放大器的原理 (8)第四章 D类放大器的设计 (10)1、一般D类功率放大器的组成情况和分类 (10)2、各单元电路的作用介绍 (10)(1)前置放大器 (10)(2)脉冲宽度调制(PWM)电路 (11)(3)三角波发生器 (11)(4)驱动控制电路 (12)(5)H桥式功率放大电路(功率输出电路) (12)(6)输出低通滤波器 (13)(7)负反馈电路 (14)(8)电平指示电路 (15)(9)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供电电源 (15)3、部分电路的结构 (17)(1)死区校正和全桥驱动 (17)(2)自举 (17)(3)全桥结构 (18)第五章 D类功率放大器的单元电路设计 (20)1前置放大电路 (20)2三角波产生电路 (20)3脉冲调制电路 (21)4驱动控制电路 (22)5功率输出电路 (22)6滤波器电路 (23)7电平指示电路(音量显示电路) (23)8供电电源电路 (24)第六章 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整体电路结构及结论 (25)结论 (26)参考文献 (28)附录 (29)摘要近几十年来在音频领域中,A类,B类,AB类音频功率放大器(额定输出功率)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其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过程:所用器件从电子管,晶体管到集成电路过程;电路组成从单管到推挽过程;电路形式从变压器到OTL,OCL,BTL 形式过程。
其最基本类型是模拟音频功率放大器,它的最大缺点是效率太低。
A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最高工作效率为50%,B 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最高工作效率为78.5%,AB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效率则介于两者之间。
但是无论A类,B类还是AB类音频功率放大器,当它们的输出功率小于额定输出功率时,效率就会明显降低,播放动态的语言,音乐时平均工作效率只有30%左右。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低就意味着工作时有相当多的电能转化成热能,也就是说,这些类型的音频功率放大器要有足够大的散热器。
因此A类,B类,AB类音频功率放大器效率低,体积大,并不是人们理想中的音频功率放大器。
在本文中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器件受一高频脉宽调制信号(PEM)的控制,使其工作在开关状态,理论上其效率可以达到100%,但其不足之出在于会产生高频干扰及噪声,但是若精心设计低通滤波器及合理的选择元器件参数,其音质噪声完全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文中具体论述了一种基于晶体管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组成与实现方法。
关键词: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PWM调制器;H桥功率放大器电路。
第一章引言全球音视频领域数字化的浪潮以及人们对音视频节能环保的要求,迫使人们尽快研究开发高效,节能,数字化的音频功率放大器。
它应该具有工作效率高,便于与其他数字设备相连接的特点。
模拟功率放大器通过采用优质的元件,复杂的补偿电路,深负反馈,使失真变的很小,但大功率和高效率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
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是PWM型功率放大器,它工作于开关状态下,符合上述的要求。
传统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工作时,直接对模拟信号进行放大,工作期间必须工作于线性放大区,功率耗散较大,虽然采用推挽输出,减小了功率器件的承受功率,但在较大功率情况下,仍然对功率器件构成极大威胁,功率输出受到限制。
此外,模拟功率放大器还存在以下的缺点:电路复杂,成本高。
常常需要设计复杂的补偿电路和过流,过压,过热等保护电路,体积较大,电路复杂。
效率低,输出功率不可能做的很大。
D类开关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基于PWM模式:将音频信号与采样频率比较,经过自然采样,得到脉冲宽度与音频信号幅度成正比例变化的PWM波,然后经过驱动电路,加到功率MOS的栅极,控制功率器件的开关,实现放大,将放大的PWM信号送入滤波器,则还原为音频信号。
D类功率放大器工作于开关状态,理论效率可达100%,实际的运用也可达80%以上。
功率器件的耗散功率小,产生热量少,可以大大减小散热器的尺寸,连续输出功率很容易达到数百瓦。
功率MOS 有自我保护电路,可以大大简化保护电路,而且不会引入非线形失真。
对于高电感的扬声设备,在设计电路的时候,是可以省去低通滤波器(LPF ),这样可以大大的节省体积和花费。
而且有更高的保真度,这一点,在国外的5V D 类音频功率放大器中已经得到了运用,如:TEXAS 公司的TPA2002D2。
近几年,国际上加紧了对D 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研究与开发,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几家著名的研究机构及公司已经试验性地向市场提供了D 类音频功率放大器评估模块及技术。
这一技术一经问世立即显示出其高效,节能,数字化的显著特点,引起了科研,教学,电子工业,商业界的特别关注。
不久的将来,D 类音频功率放大器必然取代传统的模拟音频功率放大器。
第二章 音响的基础知识1 声音的基本特性音量:它与声波的物理量“振幅”有关,声波的振幅大,人耳就感觉声音响,音量大,反之,则声音轻,音量小,音量的大小是人耳听音的主观感觉。
音调: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声调的高低与声音的物理量“频率”对应。
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 —20KHz 称之为可听声,低于20Hz 称为次声,高于20KHz 称为超声,人耳对3KHz —4KHz 的声音最为敏感。
音色:又叫做音品或音质,它是由声音的波形决定的,电子管功率放大器的偶次谐波多,奇次谐波少,声音柔美,甜润,晶体管功放奇次谐波多,声音冷艳,清丽。
2 音响的结构及参数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前置放大器承担控制任务为主,对各种节目源信号进行选择和处理,对微弱信号将其放大到0.5—1V ,进行各种音质控制,以美化音色。
功率放大器,承担放大义务,是将前置放大器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推动扬声器发声。
有电压放大和电流放大之分,要求是宏亮而不失真。
3 放大器的技术指标(1) 额定功率音响放大器输出失真度小于某一数值(γ<1%)的最大功率成为额定功率,表达式:LR U P 200=,0U 为负载两端的最大不失真电压,L R 为额定负载阻抗。
(2) 测量条件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1KHz ,电压U i =20mV 的正弦信号。
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接额定负载电阻R L (代替扬声器),输入端接U i ,逐渐增大输入电压U i ,直到U o 的波形刚好不出现失真,此时对应的输出电压为最大输出电压。
测量后应迅速减小U i ,以免损坏功率放大器。
(3) 频率响应放大器的电压增益相对于中音频f 0(1KHz )的电压增益下降3dB 时所对应的低音音频f L 和高音音频f H 称为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测量条件如下:调节音量控制器使输出电压约为最大输出电压的50%,输入端接音调控制器,使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从20Hz —20KHz (保持i U =20mV 不变)测量负载电阻上对应的输出电压0U 。
(4) 输入灵敏度使音响放大器输入额定功率时所需要的输入电压(有效值)成为灵敏度。
(5) 噪声电压使输入为零时,输出负载L R 上的电压称为噪声电压。
测量:使输入端对地短路,音量电位器为最大值,用示波器观察输出负载L R 的电压波形,用交流电压表测量其有效值。
第三章 放大器简介1 放大器的种类功率放大器按照信号导通角,可分为:A ,B ,C 和AB 类四类,其情况简述如下:(1) A 类放大器我们省略电路的构造直接从特性曲线来讨论工作状态,见图3-1中左边为晶体管输入特性,固定置偏所形成的工作点在Q 点,当正弦音频信号输入时,其幅度未超出线形范围,集电极工作状态处于截止区和饱和点之内,集电极电流为完整的全周导通的正弦波,此时导通角为180度,(导通角是以最小值至最大值之间占全周的部分来计算,全周导通时为180度)。
这种放大状态失真度较小,但是,当无交流输入时,有约一半幅度(Q 点)的直流电流,其损耗为CC CO V I *,故效率是最低的,低于50%,所以这种A 类功率放大器仅用于很小功率的收音机,助听器中,也有用也高级的Hi —Fi 功率放大器中。
图3-1 A 类音频功率放大器,在输入信号最大时,为了晶体管不截止,而设定V B(2) B 类放大器t图3-2 B 类音频功率放大器,晶体管截止极限设定V B如图3-2所示,静态置偏为Q 点,处于截止点上,因此信号输入时,只有半周导通(导通角为90度)。
集电极输出半个正弦波。
这种状态失真度就很大了,所以一般乙类放大器都用双管做成推挽式,每个管子工作半周构成完整的正弦波以减少失真。
乙类状态的最大优点是无信号时原则上没有直流电流,因而没有直流功率损耗,效率超过50%,但是由于曲线起始端的非线形,常将推挽放大器的两管均少量正向置偏,其导通角大于半周,故效率不能做得很高达60%~70%,工作介于AB 类之间,故又称为AB 类功率放大器。
其情况如图3-3,图3-4。
图3-3 SEPP图3-4 AB 类和B 类放大器(3) C 类功率放大器情况如图3-5,图3-5 C 类放大器,仅不要导通时间设置VB静态置偏点在截止点之下,当信号输入时只有超过偏置点部分的管子才能导通,IbVb Q效率更高,但由于失真过大,难用于音频功放,一般多用于高频功放做为陪频器使用,集电极电流呈脉冲状,谐波丰富,再用高Q 电路调谐于二次谐波输出完整波形的倍频正弦波。
(4) D 类功率放大器以上各类放大器介绍可知,影响放大器效率的基本因素是无信号时的工作电流,所形成的直流功率损耗。
无信号时电流愈大则直流损耗越大,效率越低。
为此,要提高效率则应降低工作点,使无信号输入时,也没有直流损耗。
但是,信号导通角逾小波形的失真则愈大,输出信号中谐波成分增加,这两个要求是相矛盾的。
如果输入波形其他边沿很陡峭,降低工作点后,对导通角影响很小,那么失真劣化不大而效率又可以得到提高。
波形陡峭的极端状态时输入信号为矩形波,这种波形,无论偏置如何变化,由于前后边沿是垂直升降的,导通状态都不会发生变化,这样就诞生了工作于脉冲放大状态的D 类功率放大器。
D 类放大器工作于开关状态,无信号输入时无电流,而导通时,没有直流损耗。
事实上由于关断时器件尚有微小漏电流,而导通时器件并没有完全短路,尚有一定的管压降,故存在较少直流损耗,效率不能达到100%,实际效率在80%~90%,是实用放大器中效率最高的。
正是由于D 类放大器的效率高,100瓦输出的设备,直流功耗就十几瓦,故散热器就几个平方厘米,连电路板都可以做的很小,大大减小了体积和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