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诚信教育面面观

合集下载

诚信立人,守信践诺:诚信教育在中学阶段的实施

诚信立人,守信践诺:诚信教育在中学阶段的实施

诚信立人,守信践诺:诚信教育在中学阶段的实施在人类社会中,诚信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它是社会交往中的基本准则,也是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

而对于中学生来说,诚信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中学阶段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学校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诚信的意识,培养他们守信践诺的品格。

1. 诚信意识的培养中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都在不断发展。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诚信,为什么诚信重要,诚信的价值所在等问题。

可以通过讲座、演讲、班会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到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 诚信规范的建立除了培养诚信意识外,学校还应该通过建立相关的规范,明确对学生的要求和标准。

比如在考试中,规定禁止抄袭、舞弊等行为;在学习中,规定不能抄袭他人作业等。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学生的行为,维护学校的学术规范和学风。

3. 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诚信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诚信的理解和认识。

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诚信实践活动,比如演讲比赛、作文比赛、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诚信的重要性,增强对诚信的认同感。

4. 诚信教育的评价与奖励机制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学校还可以建立评价和奖励机制,对那些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

可以通过发放奖状、加分、制定荣誉称号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和价值。

同时,也要对违反诚信规范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惩罚,让他们意识到诚信不可假借。

综上所述,诚信教育在中学阶段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诚信的意识,培养他们守信践诺的品格,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有在诚信的指引下,学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人才。

中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与对策

中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与对策

中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与对策诚信是道德修养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品质。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学生自身的素质缺失,中学生诚信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学生诚信教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中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中学生诚信教育问题1. 学习成绩造假目前一些中学生为了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不惜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

他们会抄袭同学的作业,抄袭互联网资料,甚至利用各种作弊器材在考试中作弊。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损害了自己的人格和道德。

2. 缺乏学术诚信一些中学生在学术上也存在着缺乏诚信的问题。

他们会在论文和作品中抄袭他人的观点和结论,不注明出处,以此来取得好的成绩和荣誉。

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更是对自己学术道德的严重伤害。

一些中学生在生活中也存在着缺乏社会诚信的问题。

他们可能会撒谎、欺骗他人,不守规矩,甚至偷窃和欺凌他人。

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他人的利益,还会给自己的未来带来隐患。

中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成绩造假、缺乏学术诚信和缺乏社会诚信等方面。

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学生的道德底线和社会责任感,也影响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社会的公平公正。

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

1. 建立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学校是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要建立起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

学校要加强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学校要完善成绩管理制度,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杜绝成绩造假的现象。

学校还要建立学术诚信教育制度,指导中学生正确引用、参考和创新知识,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2. 加强师生互动,促进自主学习教师是中学生的引路人,在诚信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学教师要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不诚信行为。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倡勤奋求学和真诚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律意识,从源头上杜绝不诚信的行为。

中学生诚信教育学习心得范文

中学生诚信教育学习心得范文

中学生诚信教育学习心得范文中学生诚信教育学习心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行为观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中学的一名中学生,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充满着诚信教育氛围的场合上与大家分享我的学习心得。

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美德,也是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培养和坚持的重要品质。

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更是一种行为准则。

在学校学习生活中,我深深认识到了诚信的重要性,也深刻体验到了诚信的力量。

首先,诚信是学习的基石。

作为中学生,学习是我们最主要的任务。

而诚信是学习的基本要求。

只有坚持诚实守信的学习态度,我们才能够真正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诚实守信,从不抄袭、作弊等违反考场纪律的行为。

我知道,抄袭作弊虽然能够获得一时的好处,但却会使自己失去对知识的真正的掌握,长此以往,我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惰和依赖。

而且,一旦被发现作弊,就会给自己的声誉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始终坚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坚决杜绝一切不正当手段,真正做到诚实守信。

其次,诚信是人格力量的表现。

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不仅有课堂上的学习,还有与同学之间的交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必修课。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诚信。

我始终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与同学们保持真诚、友善的关系。

每当有同学遇到困难,我总是会伸出援手,给予帮助。

我知道,只有以诚信为基础的友谊,才能够长久、稳固地存在。

通过与同学们的交往,我也获得了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我变得更加开朗、自信,也更加成熟。

因此,诚实守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人格力量的表现。

第三,诚信是成功的基础。

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竞赛和考试。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考试。

而考试是否诚信,关系着一个人的学业成果和未来前途。

我从小就树立了正确的考试态度,从不欺骗自己和他人。

考试时,我从不抄袭、作弊等不诚实行为。

我知道,只有依靠自己的实力去参加考试,才能够真正的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中学生诚信班会综合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

中学生诚信班会综合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

中学生诚信班会:综合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
中学生诚信主题班会教育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 介绍诚信的重要性:首先,老师可以向学生们介绍诚信的定义和含义,强调它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可以举一些正面的例子,比如诚实守信、遵守承诺的行为,以及不诚信、失信的后果,让学生们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 分享诚信的故事:老师可以分享一些关于诚信的故事,比如商鞅立木、曾子杀猪、郭沫若的诚实等。

这些故事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诚信的含义,并且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小组讨论:老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和看法。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加深对诚信的理解。

4. 互动游戏和活动: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游戏和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诚信。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诚信小游戏,或者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诚信和不诚信的行为,让学生们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

5. 强调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老师可以强调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让学生们明确知道不诚信的行为会受到惩罚,比如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等。

同时,也要让学生们知道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

6.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老师可以向学生们强调家庭教育对诚信的重要性。

家长作为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诚信意识,树立榜样,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监督。

总之,中学生诚信主题班会教育需要多种形式的综合教育,注重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也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共同推进诚信教育的深入开展。

中学生诚信问题与教育对策

中学生诚信问题与教育对策

中学生诚信问题与教育对策中学生诚信问题是一个严重的教育问题,其涉及到学生的道德观念、学习态度和行为规范等方面。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教育对策以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行为水平。

我们应该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营造诚信的氛围。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诚信主题的活动,如诚信宣讲、诚信故事分享等,让学生了解诚信的重要性。

学校还可以设立诚信墙、评选诚信班级等活动,激励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我们应该加强诚信教育的引导。

学校应该制定诚信教育的教学计划,将诚信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诚信的内涵和作用。

学校还可以组织诚信教育的专题讲座,邀请专家教授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诚信教育。

我们还可以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关注中学生的诚信问题,共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加诚信教育的座谈会,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

我们还可以通过制定诚信规定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诚信考核制度,将诚信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

对于违反诚信的学生,学校应该及时给予惩戒,以起到警示作用。

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诚信主题的竞赛来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学校可以组织诚信知识竞赛、诚信作文比赛等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诚信知识,养成诚信的好习惯。

中学生诚信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本身都应该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积极参与诚信教育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行为水平,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中学生。

中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与对策

中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与对策

中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与对策近年来,中学生诚信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诚信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而诚信问题也成为其教育中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诚信教育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一、中学生诚信教育问题在现代社会,诚信的价值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

中学生中存在着一些诚信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诚信问题。

近年来,有关学校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问题屡见不鲜。

一些中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觉,抄袭他人作业、抄袭网络资料成为了一种习惯。

2. 诚信观念淡化。

一些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出对待承诺不负责任的态度,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信任,面对困难时更是不择手段。

3. 道德意识淡化。

一些中学生在社交圈中表现出追求实力和地位的心态,甚至在一些场合下表现出不择手段的行为。

4. 家庭教育缺失。

一些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缺乏对诚信的教育和引导,也成为了诚信教育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针对中学生诚信教育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手段,促进中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1. 增强社会教育。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对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学校应制定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学术规范,加强学术诚信教育,让学生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家庭应延伸教育孩子的观念,引导孩子对诚信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示范。

社会也应对中学生诚信进行正面引导,严厉打击学术不端等行为。

2. 提高学生自觉性。

中学生应该加强自律,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自主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杜绝抄袭、作弊等不端行为。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观念。

3. 加强激励机制。

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竞赛、科研实践和创新项目,增加学生对诚信学习的认可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 提升家庭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家校联合会等形式,加强家庭对于诚信教育的参与和支持。

鼓励家长与学校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学生诚信教育的深入开展。

中学生诚信问题与教育对策

中学生诚信问题与教育对策

中学生诚信问题与教育对策中学生诚信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不诚实、不守规矩的行为,这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发展,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

针对中学生诚信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育对策。

加强诚信教育。

中学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关键时期,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素质。

学校可以开设诚信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诚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通过诚信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建立完善的考试监督制度。

考试作为中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中学生的诚信问题尤为重要。

学校应建立起科学、严格的考试监督制度,确保考试的公平和公正。

要加强对考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作弊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让学生知道作弊行为将会受到严厉惩罚。

并且,学校应加大对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创新力度,减少对死记硬背的依赖,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从而减少作弊的诱因。

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在培养孩子诚信意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加强家校之间的互动交流。

通过家庭教育,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诚实守信的品质,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教育他们知道什么是对是错。

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家校合作的活动,如家长会、亲子运动会等,增强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共同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中学生诚信问题的产生,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有关。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开设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等,使学生感受到诚信的快乐和价值。

学校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和思考,减少因对成绩的焦虑而导致的作弊行为。

加强社会监督和惩罚力度。

中学生诚信问题不仅仅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

诚信教育心得体会中学(3篇)

诚信教育心得体会中学(3篇)

第1篇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有幸参加了学校举办的诚信教育讲座,这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对诚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诚信的含义诚信,即诚实守信。

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人格魅力。

一个诚信的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人正直,受人尊敬。

二、诚信的重要性1. 诚信是立身之本。

一个没有诚信的人,难以在社会立足。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的基石,只有诚信,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2. 诚信是事业成功的保障。

在现代社会,诚信已成为企业、组织和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个诚信的企业,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一个诚信的个人,能够获得他人的支持与帮助,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3.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一个诚信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社会风气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三、诚信教育的重要性1. 诚信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诚信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正直善良的品质。

2. 诚信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诚信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诚信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

诚信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四、诚信教育心得体会1. 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通过参加诚信教育讲座,我深刻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明白了诚信对个人、企业、社会的重要意义。

2. 树立诚信意识。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要时刻保持诚信,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3. 落实诚信行动。

我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守时、守信、守纪,以实际行动践行诚信。

4. 传播诚信理念。

我要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诚信理念,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共同营造一个诚信的社会氛围。

5. 培养诚信品质。

我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的诚信品质,努力做到诚实守信、正直善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校园诚信教育面面观
摘要:毋庸讳言,在当今政界,表里不一、虚报成绩、欺上瞒下者有之;在当今商界,见利忘义、偷税漏税、造假卖假者有之;在当今学界,弄虚作假、考试舞弊、出卖假证者有之。

因此,探讨中学校园诚信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诚信教育便是我完成本文的初衷。

关键词:缺失分析认识策略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人们普通赞誉的一种美德。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也指人的思想与行动应当一致,诚实无欺,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说到做到。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2004年2月制定和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
意见》也强调了对未成年人进行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的确,我们只有把诚信作为完善人格来追求、来体验,才能自觉地启发诚信意识,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诚信社会的建立,一方面需要依靠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另一方面更要依靠诚信道德的教化。

德治是法治的基础,学校是德育的前沿阵地,所以,对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园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缺乏诚信的不良风气迅速蔓延到学校,校园诚信缺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学习失诚信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意即对待学习必须诚实、谦虚、不耻下问。

古今中外,凡学业有成者,无一不是如此。

然而,现在一些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作业抄袭应付,更有甚者请人代做作业;涂改成绩单,以虚假的成绩蒙骗家长;冒充家长,在各种汇报单上签署家长姓名,欺骗师长。

2、考试失诚信
学校每次进行大规模考试,监考老师都要宣读考生守则。

特别是每年的中考、高考,监考老师都要将课桌反转,将考生各种资料、书包截留在考场外,同一考场相邻考生分别使用ab答卷,两名监考老师一前一后虎视眈眈,连考生上厕所也由专人全程伴随,有条件的考点甚至安装闭路电视、手机狗等,对考生及监考老师进行监视。

总之,凡能防考试作弊的措施都被极尽所能地采用。

这些做法被一些教育主管部门作为落实考试公平竞争的经验予以推广,对极少数有舞弊动机的考生或监考老师的确起到了有效的抑制作用。

然而,这些做法的背后却反映了考试组织者对广大教师、考生的不信任和不尊重。

相反的,上海一些学校实行的“无人监考”是对考试制度的一种较好的尝试。

3、生活失诚信
一些学生在生活中讲假话,以学校为由,骗取家庭钱物,用于上网吧、打游戏机、吃零食;做错事、犯纪律,不敢面对现实,隐瞒事实真相,编造谎言,拒不承认错误;路上捡到钱物,不主动上交或寻找失主,据为己有……
4、学校和班级管理失诚信
一些学校平时校园环境“脏、乱、差”,每逢上级部门领导来校检查工作,则动员全校师生甚至停课进行大扫除。

一些学校违反教育法规,利用假期搞有偿补课,上级来人检查时组织学生迅速“撤退”,检查过后又让学生“涛声依旧”。

一些老师为了上一堂能被评为“优秀”的公开课,之前在班级反复排练,有的还事先安排好学生发言的内容和顺序。

据报载:福州某中学一名英语老师开公开课,上的是一节有关水果单词的教学。

课前反复排练,上课时自然是课堂气氛很好,学生自觉轮流说出各种水果单词。

正当听课老师在议论纷纷时,一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今天‘香蕉’请假没来,要不要继续?”此时教室一片寂静……校园诚信每况愈下。

二、校园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
校园诚信缺失的问题已引起上至中央,下至每个家庭的普遍重视,要及时、彻底矫正中学生诚信缺失的行为,我们必须认真探究其产生的原因。

1、商品经济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加剧,一部分
人不讲职业道德,购物中短斤少两,假烟假酒等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尔虞我诈,欠债不还;政府机关的某些办事机构及干部假政绩,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屡见报端。

中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所见所闻,无不影响着年轻的群体。

学生耳闻目睹的这些现状与所受的诚信教育格格不入,彷徨之中,他们更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他们学会了虚伪、奸诈……又如,时下学生家长给老师送礼的现象已屡见不鲜,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为了答谢老师,但不排除部分家长希望以这种“感情投资”来换取老师对其子女的“额外照顾”,这种社会上的“处世哲学”引入校园的做法,一方面玷污了师生灵魂,使教师的人格在学生面前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这类家长的子女在校享有“特权”,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阻碍了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2、家庭中的不规范的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现在的中学生一代,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父母亲视之为掌上明珠。

有的父母亲等长辈的空头支票、信口开河的不兑现许诺,在子女面前宣扬社会上的消极面等,均会给子女留下深深的印记。

如一个忙于生意的父亲,期末考前,许诺儿子在考上好成绩后,送儿子一台掌上电脑,但当儿子取得优异成绩时,父亲却“翻供”,拒不兑现,使儿子感到父亲欺骗了他,以后,他也以同样的方式(假成绩单)蒙了父亲。

3、应试教育的负面效应
目前我们虽实行课程改革,但尚未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阴影,应试教育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他们会考试,却不会做人。

在成绩优秀的学生当中,不乏少数欺骗老师者、弄虚作假、言行不一者、缺乏社会公德者……曾有人按德才水平把学生比作教育的四类不同产品:有德有才是合格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

“危险品”多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不难想像,缺乏诚信道德的他们走上社会,从政则不能取信于民;经商则不能童叟无欺;交友则不能讲信明义;自立则不能言行统一。

4、文化市场上的污染无时不在侵蚀着中学生的心灵
电视、电影里的虚拟夸张的故事情节、铺天盖地的虚假商品广告,一路畅行无阻的盗版音像制品和书籍……
另外,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力度的不足,也是造成中学生诚信缺失的一个原因。

三、加强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策略
1、重建校园诚信氛围。

首先,学校的诚信教育应从规范日常行为入手,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如教育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认真做好值日卫生工作,爱护校园环境;教学生说真话,办实事,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做受人信任的人。

其次,树立教师诚信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要规范。

教师的言行正是学生效仿的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以诚信之心做光明正大的事,以诚信之心做胸怀坦荡之人,这无异于无声的春雨。

再次,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

如让学生到诚信商店购物、调查不法商贩的短斤少两现象,拒绝盗版光盘和书籍。

最后,可以尝试诚信教材进课堂,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讲座、报告会的形式,也可以开展学生对诚信问题的辩论会。

2、健全家庭、学校、社会诚信教育系统。

良好的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紧密配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里森说:“帮助孩子的最佳途径就是帮助父母。

”父母有悖诚信的一言一行往往会使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诚信教育前功尽弃,即造成“5+2<0”的可悲后果。

只有教师、学生、家长互讲诚信,才能健全家庭、学校、社会诚信教育系统。

最后,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塑造个人诚信形象,从现在做起,倡导校园诚信风气。

做一个严于律已,遵规守纪,以德立身,明礼诚信的公民,推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深入实施,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讲诚信得益,不讲诚信受损”的校园氛围,促进诚信他律机制建设和校园诚信文化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