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补偿模式及实践综述

合集下载

生态补偿文献综述

生态补偿文献综述

生态补偿的经济理论综述孟艾红(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摘要]本文从不同角度概括了生态补偿的内涵,并对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化研究作了综合阐述,从森林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方面归纳了国内外关于生态补偿机制实践研究的基本结论:一套广泛适用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形成需要BPP原则,即“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的有效实施;而变“输血式”补偿为“造血式”补偿、解决补偿标准问题是生态补偿机制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此基础上,用博弈分析法和离差平方法的生态补偿量分担模型来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但是只依靠这些方法还是不能很好的解决生态补偿的标准问题,不能使生态补偿标准更加精确,更加可行。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和研究建议[关键词]生态补偿;森林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离差平方法;生态补偿标准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经济,人们不惜破坏环境,结果造成全球气候升高、臭氧层破坏等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补偿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并成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及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西方发达国家对此已开展了各种生态补偿理论及实践研究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目前国际上关于生态补偿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关于生态补偿的标准更是难以确定。

本文就当前学术界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做一概述。

一、生态补偿的内涵生态补偿在当前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因此研究它的人也比较多,他们从不同方面研究生态补偿,比如矿山生态补偿,草地生态补偿,海洋生态补偿,森林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农业生态补偿等。

但由于侧重点不同及生态补偿本身的复杂性,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下面是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关于生态补偿内涵的认识。

美国生态学家Cuperus的定义,认为生态补偿是“对在发展中对生态功能和质量所造成损害的一种补助,这些补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受损地区的环境质量或者用于创建新的具有相似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的区域”。

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一、内容概览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在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对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概念和内涵;第二部分梳理了国内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的发展历程;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第四部分总结了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第五部分展望了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梳理,本文力求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提供一个全面、客观的视角。

A.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生态产品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状、问题及原因,探讨有效的价值实现路径和策略,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国际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如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协定等。

这些举措强调了生态产品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问题,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理论意义:通过对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完善生态经济学理论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实践意义: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生态产品开发利用、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方面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生态保护红线研究综述

近年来中国生态保护红线研究综述

近年来中国生态保护红线研究综述作者:何雄伟来源:《鄱阳湖学刊》2021年第04期[摘要]生态保护红线作为近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自提出以來就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取得很多有价值的成果。

文章从生态保护红线概念及其划定技术方法、类型、管控制度等方面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三个方面总结现有研究不足,指出未来生态保护红线研究的方向:系统梳理和分析生态保护红线实践的相关资料数据;进一步拓展生态保护红线的研究内容,增强多科学研究方法;全面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层面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体系研究。

[关键词]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研究综述一、引言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中国国土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生态安全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

正是鉴于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新的历史高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近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

2011年,生态保护红线正式出现在国家层面的文件中。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明确指出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树立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对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实施进行了顶层设计,勾勒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标志着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与管控的制度建设正式全面启动。

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考

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考
二 、我 国森 林 生 态 效 益 补 偿 制 度 存 在 的 问题
《 中央财政 森 林 生 态 效 益 补 偿 基 金 管 理 办 法 》 明确规定 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的使用 、管理等 ,
并进一步确定 和调整 了生 态补偿 的范 围与 标准 。从 总体上说 ,我 国现行森林 生态 效益 补偿制 度在 保护
生态 文 明 具 有 重 大 意 义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 20 0 4年 建 立森 林 生 态 效益 补 偿 制 度 开 始 到 2 1 年 ,中央 8 1号文件 在提 到加 强生态 建设 若 02 个
干政 策意见中 ,共有 6个 1号 文件提 到 建立 和完 善 生态效 益补偿制度 。其 中,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关 于推 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 设 的若 干意见 ( 0 6年 1 文 20 号
2 1 年 第 7期 02
●改 革 之窗
完 善 我 国 森 林 生 态 效 益 补 偿 制 度 的 思 考
。 中国林 业物资总公 司 苏秋红
摘 要 :概述 了中国森林 生态效益补偿研 究的发展 历程和 总体状 况,通过对 森林 生态效益补偿 制度 的 回顾 、补偿 现状 的描 述 ,综述相关文献分析 了森林 生态效益补偿 制度存在 的一 些问题 ,并提 出了相应 的建议 。 关键 词 :森 林 生 态效 益 生 态补 偿
中图分 类 号 :F 2 . 2 362
森林不仅有 经济效 益 ,还 具有 极 为重 要 的生态 效益 。森林生态效 益补 偿就 是对森 林生 态 环境本 身 的补偿 ,对个人 或 区域 保护森 林 生态环 境 的行 为进 行 补偿 ,对具有重 要生 态环境 价值 的 区域或 对象 的 保 护性 投入 。森林 生态 效益补 偿制 度是 通过 运用 经 济 、法 律等手段来 调整 森林生 态保 护利 益相 关者 间 的权利 义务关 系的制度 设计 。为确保 生 态安 全和 改 善森林 生态环境 ,许 多 国家都 建立 了森林 生 态效 益 补偿制 度。我国虽然 也建 立 了森林生 态 效益 补偿 制 度 ,但是 随着 经济 的发展 和社 会 的进 步 ,现行 补偿 制度 的缺 陷 日渐 凸现 ,因此 ,有 必要 根据 中国的 国 情 、林情和 国外森林 生态效 益补偿 制度 的成功经验 , 进一步完善我 国的森林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 我 国森林生态效 益补偿制度建立和完善 , 从 18 9 9年提出建立森林生态效 益补偿基 金制度 起 ,我 国开 始 了 森林 生 态有 偿 使用 的探 索 与尝 试 。 经历 了 1 年的探讨 、协调和政策制定过程 ,到 2 0 1 01 年在全 国 1 个 省 ( )试 点 、补偿 资 金 1 1 区 0亿 元 、 补偿 面 积 2亿 亩 ,标 志着 贯 彻 执 行 《 林 法 》 和 森 《 森林 法实施 条 例》 迈 出 了具有 实 质性 的一 步。根 据 《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关 于加快林业 发展 的决 定》 的 要求和三年 的试点 ,20 04年我 国正式 建立 了森林 生 态效益补偿制 度 ,并 在全 国范 围 内推 广 ,补 偿 资金 2 0亿元 ,补偿面积 4亿 亩。同时 ,中央森林 生态 效 益补偿基金 的 实施 ,带 动 和推 进 了 全 国各 省 ( 、 区 市)地 方森林 生态效益 补偿 基 金 的建 立 ,加 快 了公 益林 业投资 体 制 与 国家 公共 财 政体 制 的有机 衔 接 。 据统计 ,全国 已有 2 个 省 ( 、市)建立 了省级森 8 区 林 生态效益补偿 基金 制度 。建 立森林 生 态效 益补 偿 基金 制度 ,是党 中央 、国务 院 加强 我 国生态 建设 的 重大举措 ,体现 了中 国政 府在 经济社 会 发展 中的战 略思 考和现实 选择 ,对 于加 快发 展现 代林 业 ,推 进

中国式环境规制政策演进及其经济效应综述与展望

中国式环境规制政策演进及其经济效应综述与展望

中国式环境规制政策演进及其经济效应综述与展望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中国式环境规制政策的演进过程及其经济效应进行全面的综述与展望。

环境规制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政府干预手段,在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于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中国环境规制政策的演进历程,分析其在不同阶段的特点与变化,并探讨这些政策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将对未来的环境规制政策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环境规制政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还将对文章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分析框架进行说明,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我们将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式环境规制政策的演进历程中国环境规制政策的演进历程大致可分为起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转型发展三个阶段。

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环境规制政策体系日趋完善,环境规制工具不断创新。

在环境规制政策起步阶段,中国主要以收取排污费的形式对企业进行环境规制,通过经济激励手段促使企业减少污染排放。

然而,这一阶段的环境规制政策存在诸多不足,如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监管不严格等问题,导致环境规制效果不佳。

进入制度创新阶段,中国开始尝试采用更加多元化的环境规制工具,如环保税、绿色信贷、环保补贴等。

这些新型环境规制工具的实施,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投入,推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

同时,中国政府还加强了对环境规制政策的监管力度,提高了政策的执行效率和效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日益紧迫,中国环境规制政策进入了转型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环境规制政策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推动环境规制政策与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浅析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浅析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2 森林 生态 效益 补偿 现状
根 据财 政 部 和 国 家林 业 局 联 合 发 布 的 《 央 中 财 政森 林 生态 效 益 补偿 基 金 管 理 办 法》 ( 农 字 财
[07 2 0 ]7号 ) 的规 定 ,生 态 效 益 补 偿 的对 象 是 承 担公 益林 保 护 管 理 的 单 位 或 公 益 林 经 营 者 和 所 有
种 用途 林 。
我 国对森 林生 态效 益补 偿 的研 究 始 于 2 0世 纪
根据 《 重点 公益林 区划界 定 办法 》,截 至 20 06 年 ,在 全 国近 2 8 .7亿 h 林 地 中 ( 含 台湾 省 ) m 不 ,
经各 地 区划界 定并 由国家林 业局 会 同财政 部 核查认 定 的重点 公 益 林 面 积 10 .4亿 h m ,占全 国林 地 面
3 1 理论 研 究滞后 .
森林 生 态补偿 的涵义 、理 论依 据和 补偿标 准 的
积 的 3 . 3 。2 0 63 % 0 7年 ,财政 部对部 分 省提 出的漏 划 问题予 以认 可 。 目前 ,全 国重 点公 益林 实 际认定 面积 达 到 10 2亿 h .5 m ,约 占 全 国 林 地 总 面 积
的 3. % [ 。 72 2 1
8 0年代 初期 。2 0 0 1年 国家 林 业 局 和 财 政 部联 合 颁
益林 ,并 由地 方 进行 补偿 。 2 1 公益林 的 区域 分布 .
森林 具有 涵养 水源 、保 持水 土 、调节 气候 、保
护生 物多 样性 、保 护和 美化 环境 、防风 固沙 、防灾 减灾 等 巨大 的生态 效益 。然 而 ,森林 生态 效益 由于
其 本 身具有 无形 性 、多效 性 、外 部性 、公 共产 品特 性 以及 受益 主体 的广 泛性 和模 糊性 等诸 多 特征 ,其 本 身 的生 态 价 值 往 往 得 不 到 实 现 ¨ ,因此 建 立 森 J 林 生态 补偿 机制 是其 效益 持续 发挥 和不 断增 强 的必

我国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综述

我国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综述

出现高峰。 目前 随着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 生态补偿仍是研究 热点 , 由最初 的政 策机 制 研究 逐 步地 向补偿 标准 定量 化过
下发展 。20 年 1 05 2月国务 院颁 布的《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 加强环境保护的 决定》 20 、0 6年发布 的 《 中华 人 民共 和国 国
略, 即补偿基金完善 阶段 、 补偿基金与生态税 双轨并行阶段 、 生态税独立运行阶段。 李文华等人( 0 7 提 出以直接投入 、 20 ) 机会成本和森林生 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效益作为生态补偿标准的依据 。 现阶段我 国森林生 态公 益林 补偿标 准为 7 5元/ , 主 要是根据 国家财政能力进行 的“ 助” 补 。所 以 , 李文华教授还 提 出森林生态补偿应依 靠 国家及 各地 的财政能 力分阶段逐 步提高补 偿标准 , 根据 地域特 点 、 种 、 林 造林方式等 , 结合地
第2 3卷第 1 期
我 国 生 态 补 偿 标 准 研 究 综 述
杨 国 霞
( 山东师 范大学 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济南 2 0 1 ) 5 04 摘 要: 最近几十年来 , 随着生态环境的 日益恶化 , 人们 不断寻求各种途径 来解 决生态 问题。生 态补偿成 为 了 研 究热点 , 生态补偿标准更是研 究中的重点。 系统 阐述生态补偿 的 内涵 , 目前我 国生态补 偿标 准研 究进展 , 讨论 我 国生态补偿 标准 中的不足 之处 , 对研 究提 出新见解 。
费或对保护资源环 境 的行 为进 行补偿 。狭义 的生态 补偿仅 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补偿 。 指对生态功能 的补偿 , 通过制度手 段解 决好生 态投资者 的合 2 2 矿产 资源生 态补偿 . 理 回报 , 激励人们从 事生 态保 护从 而为社会提供生态效益。 矿产资源补偿方面 , 张智 玲 、 王华 东 (9 7 从 资源价值 19 ) 任勇等 (0 6 认为 , 20 ) 较科 学并 符合政策性要求 的生态补 论、 外部 不经 济论 、 偿原则 及边 际机会 成本理论 等方面对 补 偿机制的内涵可 以表述为 : 态补偿 机 制是 为改善 、 生 维护 和 矿产资源开发 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收费 的理论依据作了研究 。 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调整 相关 利益者 因保护或破坏生态 任勇 (0 6 认为 , 20) 对于矿产开发导致外部不经 济性进行 环境活 动产生 的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 分配关系 , 以内化相 一是恢复和治理那些 开发 关 活动产生 的外部成 本为原 则 的一种具 有经 济激励 特征 的 补偿 的相关政策依据有两个含义 : 者无法治理和恢复 的, 或者是历史上形成 的大规模 生态景 观 制度。 破坏及其生态功能 的成本 ; 二是矿产资源 开发对 当地居 民生 2 我 国生 态 补 偿 标 准 研 究 进 展 我国生态补偿研究起步相对较 晚 , 始于 18 ,90年 9 0年 19

现代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现代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 aySho o te hnogPoic l o mteo C C J a  ̄2 ,h a Pr col fh adn r ni m i P ,i n2 Y1C i ) t S v aC t f e n 5 n
Ab c : e a s te rpd c n u t n o . uo n n i n n e p r d o uc c n mi e e p n hn , n io me t f t B c u e o h i o s mp o frs l  ̄a d e vr me t n t e i fq ik e o c d v l me ti C ia e vrn na f a i eo o i h o o o n l
谐 社会 和科学 发展 观 念 已成 为 我 国 2 世 纪 的 时代 需 1 要 。为 了更 好地 改善 生 态 环境 , 态 补偿 的理论 与 实 生
践 应运 而生 。
认识、 改造、 尊重和服从 的辩证统一过程。但从世界发
达 国家 的发展历史 看 , 态环 境 的 严重 破 坏 已成 为 经 生
标准 等生态补偿机制问题。 关键词 : 生态补偿 ; 资源与环境 ; 综述
中 图分 类 号 : 7 . X11 4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5 112 l)5 47 4 10 —84 (OOO —04 —0
WA NG G e—fn as R sa c mn r a o fM o e n E oo y Co e s t n e e r h S ma i f n o zi d r c lg mp n a o i
现 代 生 态 补 偿 研 究 综 述
王格 芳
(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 山东 济南 212 ) 50 1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 补 偿模 式 的基 础 上 , 分析 了我 国生 态 补偿 3 Oa实践 的经 验 及教 训 , 结 了我 国 生 态 补 偿 中存 在 问题 。参 考 总

些 国家在 生 态补 偿 方 面 的 有 效做 法 , 出政 府 在 健 全 生 态 补 偿 机 制 和 推 进 管 理 体 制 创 新 方 面 需要 采 取 的 提
生 态 补 偿 的 制 度 需 求 的 增 加 , 实 践 中 自发 形 成 的 补 在 偿 个 案 的 大 量 涌 现 , 态 补 偿 问 题 已经 成 为 多 个 学 科 生
偿 模式 , 这一模 式也 是 一种 比较 容易 推 动 和实 施 的补 偿 方式 。我 国政府 生态补偿 的实践 始 于 2 0世纪 8 0年
第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期
徐 永 田 : 国 生 态利、 模 式及 实践 综述 我 偿
6 9
补 偿 项 目 ,0 0年 1月 , 央 2号 文 件 和 国 务 院 西 部 20 中
过 高 ; 一 方 面 由 于 行 政 机 制 的 低 效 率 、 偿 过 程 中可 另 补
补 偿 问题 进 行 了 大 量 的 理 论 研 究 和 实 践 探 索 , 得 了 取
在不 同尺度上 的 t 3益恶 化 和扩 展 , 中央政 府 通 过执 行
大 规 模 的 、 国 性 的 流 域 生 态 补 偿 项 目对 流 域 生 态 环 全
许 多研究 成果 。 生态 补偿 的直接 原 因是 生 态 系统 的外 部 性 , 行 进 生 态补偿 是更合理 利用 和保护生 态系统 资源 的必经之
税 费改革等 多种手 段 , 对生 态 服 务者 进 行 合理 补偿 的

种 方式 。 目前我 国生态补 偿实 践 中经 常采用 政府补
和环境 经济 学对公 共物 品的研 究 。但 只 是在 近 2 , 0a 生态 系统服务 功能 和生态效 益补偿 问题才逐 渐得 到大
量 的研究 , 别是 19 特 9 2年里 约 环发 大会 以来 , 随着 对
路 , 其 充 分 的社 会 合 理 性 和 经 济 合 理 性 。 我 国 目前 有
境 服务进 行 国家购买 和 补偿 , 以恢 复 主要 河 流 盆地 的
环境, 包括 退耕还 林 还草 项 目、 然林 保 护 工程 、 津 天 京 风 沙源治 理工程 、 三北 及 长 江 中下 游地 区等 重点 防 护
学 者关注 的重要研 究课题 。 目前我 国实践 中的生态补 偿模 式 主要 有政府 补偿模 式 和市场补偿 模式 。
1 1 政 府 补偿 模 式 及 实 践 .
政府补 偿是在 国 家行 政权 力 的强 制和 保 障 下 , 由
中央或地方 政府通 过 财政 补 贴 、 策扶 持 、 目投资 、 政 项
我 国 生 态 补 偿 模 式 及 实 践 综 述
徐 永 田
( 中国矿 业大 学( 京 ) 管理 学 院 , 京 1 0 8 ) 北 北 0 0 3
摘要 : 为研 究我 国生 态补 偿 的 实施 效 果 , 介 绍 我 国 目前 采 用 的两 种 基 本 生 态补 偿 模 式 , 在 即政 府 补 偿 模 式 和 市
收 稿 日期 :0 0—0 21 4一O 7
退耕 还林还草 项 目中 , 在 坡耕 地 上 种植 树 木 的 对 农 户进行 种粮 、 苗和管 理补贴 , 目前 我 国涉及范 围 种 是 最广、 公众 参与程 度最 高 的生 态 建设 工 程 及政 府 生 态
作者简介: 永田, , 徐 男 高级 工 程 师 , 士 , 硕 主要 从 事 水 库 管理 工作 。E—m i yx @ m r gv c a :t l u w .o.n
具 体措 施 , 即依 法 管 理 、 织健 全 的管 理 体 系 , 组 实行 科 学 的 生 态补 偿 标 准 及 多元化 融 资 渠道 , 完善 补 偿 方 案 , 并
这 些措 施 是 取 得 生 态 补 偿 最 大效 益 的保 障 。


词 : 态补 偿 ;补偿 模 式 ;经验 总结 ;政 策 建 议 生 文 献 标 志码 :A
林 工 程 、 生 动 植 物 保 护 及 自然 保 护 区 建 设 工 程 、 点 野 重
已在 不 同层面 、 同地 区率 先 开展 了生 态补偿 的尝试 。 不
地 区速生 丰产用材 林基地 建设 工程 等大型环 境补偿项
目。
l 我 国 生态 补偿 模 式 及 实践
生 态 补 偿 模 式 的 设 计 与 选 择 是 一 项 复 杂 的 系 统 工 程 , 关 利 益 主 体 众 多 、 响 复 杂 、 及 面 广 , 国 内外 相 影 涉 是
第4 2卷 第 1 1期
2 0 1 年 6 月 1
人 民 长 江
Ya g z Ri e n te vr
Vo . 2, .1 1 4 No 1
Jn , u e
2 1 0 1
文 章 编 号 :0 1—4 7 2 1 ) 1—0 6 10 1 9( 0 1 1 0 8—0 6
中 图法 分 类 号 :X1 1 7
生态 补偿模式 是 以保 护生 态环境 和可持续 利用生 态 系统服务 为 目的 , 根据 生态 系统服务 价值 、 态保护 生 成本 、 发展 机会成本 , 调节 相关利 益者关 系的制 度安排 和模 式设计 。 生态补偿 的理 论渊 源可 以追 溯 到 A. . 古等 对 C庇 社会 成本与 私人成 本之 间 差异 的分 析 , 首 倡 给具 有 其 正外 部性 的活动 以补贴 , 以及 随后 出现 的福 利 经济 学
代初 , 在需求 的驱动 下 , 实践 先 于理论 研 究 , 先 在 国 率
家 、 、 市 、 镇 和 流 域 等 不 同层 次 展 开 。 省 县 村 2 0世 纪 9 0年 代 以来 , 于 全 国 范 围 内 流 域 环 境 由
共 同探讨 的 问题 。人们 从不 同学科 和不 同角 度对生 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