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检测(一)语文试题B卷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完整)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完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选出加点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烦躁.(zào)栖息.(qī)吮.吸(shǔn)轻举忘.动(wàng)B.锃.亮(zèng)诧.异(chà)慰藉.(jiè)妇孺.皆知(rú)C.侥.幸(jiǎo)铿锵.(qiāng)吞噬.(shì)挖心搜.胆(shōu)D.奔丧.(sāng)紧俏.(qiào)怯.懦(qù)节衣缩.食(suō)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怀古伤今喏喏连声相得益彰矫揉造作B.面面厮觑画龙点晴走投无路歇斯底里C.起程转合狼狈不堪一望无际间不容发D.李代桃僵形肖骨立大发雷霆细丝锭子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齐白石画展一开幕,绘画爱好者趋之若鹜....,争相观瞻。
B.作为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入木三分....。
C.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较真,无伤大雅。
D.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B.是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取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的大事。
C.不能只为考试而学习,更不能用应付考试的方法接近知识、吸收知识,要为完善自我而努力学习。
D.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B.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C.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D.在作文的构思过程中,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嗔.怪(chēn)攲.斜(qī)妖娆.(ráo)怏怏..不乐(yàng)B.豢.养(huàn)累赘.(zhuì)炽.热(zhì)屏.息凝神(píng)C.狭隘.(ài)坍.塌(dān)蜷.伏(quán)黄发垂髫.(táo)D.污秽.(huì)龟.裂(jūn)砾.石(lì)戛.然而止(gǎ)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笨拙题纲甘败下风铤而走险B.粗旷吞噬怨天尤人谈笑风生C.伎俩玷污虎视眈眈仗义执言D.颠覆针砭前扑后继惟妙惟肖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印度空军计划在马六甲海峡附近永久派驻苏30战斗机,这不言面喻....地证明了印度早有针对中国的不轨意图。
B.电视剧《国宝奇旅》宣传海报的设计别具匠心....——将传世名画与火车相结合,暗示了故事的主题与发生背景。
C.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反复无常,这不仅不能体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态度,也让美国主要贸易伙伴无所适从....。
D.中超联赛第4轮,山东鲁能在主场迎战贵州队的比赛中如同梦游,对鲁能的这种表现,球迷们早已司空见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美贸易之争让世界认识到,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
B.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
C.这个集团目前己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9000万元。
D.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好评,该片用纯粹、美丽、残酷的方式告诉人们青春年华十分宝贵。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人间四月天,清丽典雅地涉水而来,轻轻浅浅,让你尽展笑颜。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1)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九年级·语文上(R版)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5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展现了冬日里银装素guǒ下的西湖美景。
天空、云层、远山、湖水róng为一体,白茫茫一片,显得如此苍茫辽阔。
浩大的天地之中,人、物、事何其渺小,何其微乎其微,不禁让我们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感。
这里是在写景,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混沌.( )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而自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顺治三年张岱为躲避清兵入山,仅携带数箧书籍而行。
而祖宅所存大量书籍为清兵损毁,40年所积文物,荡然无存。
这让张岱对清兵的野蛮愤愤不已,对于当时的官场自然也不抱任何希望。
在慨叹生不逢时的同时,他披发入山,归隐山林,著书立说。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3分)银装素guǒ( ) róng( )为一体混沌.( )(2)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蜉蝣”指一种生存期极短的昆虫,“寄蜉蝣于天地”是说像蜉蝣一样寄生于天地之间。
B.“沧海一粟”是指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C.“荡然无存”中“荡然”的意思是动荡的样子,在句中是说因动荡40年所积的文物失去了。
D.“生不逢时”意思是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
在句中指张岱慨叹自己命运不好,不幸处于清朝统治下。
2.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案要完整。
”B.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C.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幛,黄梅的戏曲,婉转了世间动人的情感,武穴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试卷B卷

期末质量检测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褴褛.(lǒu)撬.开(qiào)芦荡.(dàng)觅.食(mì)B.掺.杂(chān)玄.虚(xuán)麻醉.(zuì)墨.守(mò)C.涵.养(hán)箴.育(zhēn)豢.养(quàn)怨怅.(chàng)D.恪.守(kè)恁.地(nèn)拙.病(chū)赃.物(zā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腐烂哀愁自期欺人一代天骄B.秘诀劫掠持之一恒不可名状C.灰烬困厄形消骨立鸠占鹊巢D.祭祀炊烟觥筹交错水落石出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将在中国举行,中国人民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与日俱增....B.良好的品牌形象是获得消费者青睐的不二法门。
....。
C.小明每年植树节都要种下一棵树,现在他家附近都是他亲手种下的桑梓..的下场。
D.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晚饭后,几个我家的亲戚一起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B.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C.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D.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下面句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成分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每每这时,(A)窗外的风,都会把阳光,搅拌成(B)五彩的微笑。
宛若吃粽子时,母亲总会(C)给我们加点糖,这是生活必备的佐料。
一如我们脸上,(D)甜甜的阳光。
的一项是(3分)()6.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汲.取(jí)阴晦.(huǐ)亵.渎(xiè)孜.孜.不倦(zī zī)B.愕.然(è)滞.碍(zhì)赦.免(shè)粗犷.(guǎng)C.惘.然(wǎng)拮据.(jù)牡蛎.(lì)煞.白(shà)D.发窘.(jiǒng)恣睢..(zìsuì)鸿鹄.(hú)一抔.黄土(bēi)2.下列字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弥足珍贵涕泗横流精血诚聚万罐家私B.媚上欺下无与伦比怒不可恶狗血喷头C.饱食终日登峰造极恃才放旷刻骨铭心D.郑重其是袖手旁观高谈阔论面面相觑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那烟雨中的北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在即将举行的校运动会上,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
C.为了防止新冠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5.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为爱挖一口井,你就找到了使自己幸福的源泉..。
②与其说梦想成就爱,不如说爱成就梦想。
③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没有人能够阻挡。
④一旦心中有爱,无论多么尘世繁杂,心灵上都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A.“源泉”是名词,“神奇”是形容词,“一口井”、“成就梦想”都是偏正短语B.“你就找到了使自己幸福的源泉。
”这个句子中,“幸福”作状语C.“与其说梦想成就爱,不如说爱成就梦想.”这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复句D.第④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繁杂”改为“繁多”6.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就是()A.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套】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套】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尽.管(jǐn)友谊.(yì)奖惩.(chéng)平.心而论(píng)B.而.且(ěr)殷.红(yān)肆虐.(nüè)相辅相承.(chéng)C.仍.然(réng)骨髓.(suǐ)挑拔.(bō)自怨自艾.(ài)D.因为.(wéi)翘.首(qiáo)脉膊.(bó)拾.级而上(shè)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凝视默契锐不可当自出心裁B.蓦然气慨雕梁画栋郑重其事C.狼籍喧哗走投无路恍然大悟D.婆娑停滞消声匿迹殚精竭虑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星光璀璨,汉字是它的基石。
B.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C.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令人流连忘返....。
D.高明的画家会在画面上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我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向法国总统及法国人民致电慰问。
B.通过5G全新技术的支撑,让未来数据可视化成为新闻生产的关键性技术。
C.《复仇者联盟4》上映7天17小时就打破了中国影史“最快破30亿”的成绩。
D.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不仅为世界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促进了亚洲各国平等对话5、下列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B.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C.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
(3)第三单元——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单元质检卷(B卷)(含解析)

(3)第三单元—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单元质检卷(B卷)【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林壑(hè)尤美饮少辄(zhé)醉B.觥(gōng)筹交错山肴野蔌(shù)C.伛偻(lóu)提携树林阴翳(yì)D.泉香而酒洌(liè)颓(tǔ)然乎其间2.下列句子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运用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洞庭湖湖光山色变化无穷,为下文具体写洞庭湖上一阴一晴景象作伏笔。
B.“衔远山,吞长江”运用比拟、对偶的修辞手法,赋予洞庭湖以生命、以气势,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C.“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把一动一静时的光影色态写得十分生动形象,给人以美感。
D.“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实写之景,渲染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登楼者的感伤之情。
3.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2分)A.一碧万顷(一片)长烟一空(全)B.政通人和(通达)北通巫峡(连通)C.南极潇湘(到达)此乐何极(尽头)D.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4.下面加粗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珍羞(害羞)不胜寒(经受不住)B.直万钱(直接)冰塞川(堵塞)C.济沧海(渡)弃置身(丢弃,放在一边)D.万木春(春天)把酒(执,持)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古今词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2分)A.薄暮冥冥B.山间之四时也C.是日更定矣D.暂凭杯酒长精神6.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溪深而鱼肥C.①宴酣之乐②属予作文以记之D.①问其姓氏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7.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与“亭”结缘,不但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还留下许多联语佳句。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佝偻..作态(niúní)..(gōu lóu)瞥.见(piě)自惭形秽.(huì)忸怩B亵渎.(dú)矫.揉造作(jiāo)箴.言(zhēn)给予..(jǐyǔ)C强.聒不舍(qiǎng)矗.立(chù)惊骇.(hài)泥泞.(nìng)D箱箧.(qiè)恪.守(kè)自吹自擂.(lěi)游弋.(y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断章取意形销骨立剪影李代桃僵B理致易明间不容发宽佑彬彬有礼C 旁骛不可名状濡养俯拾即是D秘诀治裁眼花缭乱可望而不可及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创新表达,用电视语言彰显了中国典籍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B.每天读一点好书,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C.随着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掀起了报道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热潮。
D.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行动,规定粉丝群体网络行为,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
4.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022年5月4日凌晨,中国科考队向着珠峰峰顶挺进。
科考设备沉重,天气瞬息万变....,高海拔造成缺氧……困难络绎不绝....的....。
但是科考队员们胸有成竹....,不惧困难,最终在人迹罕至峰顶圆满完成了综合科考任务。
A.瞬息万变B.络绎不绝C.胸有成竹D.人迹罕至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的力量来自哪里呢☐主要是来自博物馆丰富多彩的藏品☐自然标本、考古遗物、艺术珍品、革命文物不同类型的藏品记录着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多元信息,蕴含着提升审美水平、厚植家国情怀、促进文明交流等多种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检测(一)语文试题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B.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C.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助脱贫典型。
D.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
2 . 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污涩(sè)蹒跚(pán)倏地(shū)假寐(mèi)B.怂恿(sǒng)伫立(zhù)斑斓(lán)缀行(zhuì)C.虐待(nǜe)窗棂(líng)怪诞(dàn)红菱(líng)D.蜷伏(quán)迷惘(wǎng)麝香(shè)高踞(jù)3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凄然营生唯唯连声B.尖酸膝盖声名狼藉C.颓唐戒心豁然贯同D.琐屑斟酌坚持不懈4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
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9年在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
B.《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曹汉平,是东北作家群的杰出代表。
C.《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以一篇新诗《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
作品有诗集《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D.《最后一课》作者法国的都德,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其代表作有《小东西》等。
5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愧怍(zuò)拮据屏气凝神(bǐng)莫名其妙B.商酌(zhuó)聪慧栩栩如生(xǔ)手不释卷C.鄙薄(báo)热忱拈轻怕重(niān)重峦叠障D.梧桐(wú)桑梓前瞻后顾(zhān)自出心裁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朱永新①阅读力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概念。
在国际上,包括中小学生的指标性评价中,阅读能力一直是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
可以说,阅读力与“智商”“情商”“财商”等概念一样,也是现代人特别需要提升的能力。
从更大层次上看,阅读力不仅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也是社会整体的阅读水平,因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竞争力。
②阅读力就是精神力。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很难从精神上得到更多智慧的滋养。
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阅读是一种精神生活,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力,这影响到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实现。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阅读都是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
③阅读力就是凝聚力。
共读共写,一起交流,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和思想,拥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这样的文化共同体,让一片土地上的人们不会成为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下的陌生人。
所以,阅读力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一个阅读率低下、阅读力不足的民族,难以在当下世界立足,也难以引领人类的明天。
④阅读力就是竞争力。
我很喜欢《朗读手册》一书里的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
”对于个体来说,阅读是学习的工具,而学习是成功的途径。
对于国家民族来说,在知识快速累积、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下,阅读力意味着对人类智慧经验的搜集、整合和应用,意味着创新能力的培养。
所以我们发现,国家越重视阅读教育,国民的阅读力就越好,整体素质就越高,国家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⑤阅读力就是幸福力。
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宁静与充实。
阅读需要专注,在知识的积累之外,也是一种精神的修行。
通过阅读感受书香,能满足人类的内在需求,使人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升华,拥有更充实、更丰盈的生活,从而增加幸福感。
书香的涵养,也能形成一个社会的氛围、一个时代的气质,让喧嚣的沉静下来,让浮躁的厚重起来。
⑥阅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
我坚定地相信: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6 . 请指出第②段所论述的分论点。
7 . 第④段引用《朗读手册》中的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8 . 文章第②③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9 . 根据全文内容,简要分析第⑥段的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6分)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
10 . 写出选段阐述的主要观点。
(2分)11 . 作者认为我们从古以来就不乏“中国的脊梁”,请你写出一个具体的事例。
(2分)12 . 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2分)A.选段重点是从正面论述,采用的是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
B.“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这一类的人们”指从古以来的中国脊梁。
C.“……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一句中的“所谓”一词,表达了作者对“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的蔑视和否定。
D.选段中作者开头说“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接下来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广泛举例,证明此观点。
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鲁迅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问题确实还是存在疑问的。
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列子曰:“色①盛者骄,力盛者奋②,未可以语道也。
敌不班白③语道,失,而况行之乎?故自奋则人莫之告。
人莫之告,则孤而无辅矣。
贤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乱。
故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④。
”(节选自《列子·说符篇》)(注)①色:指气色、血气。
②奋:此处为恃力强干。
③班白:班,通“斑”。
即“斑白”。
指老年头发花白。
④自贤:自以为贤。
意即恃仗一已的聪明和才能。
13 .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振聋发聩B.劳其筋骨任劳任怨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奸犯科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家喻户晓14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5 . 孟子的散文汪洋恣肆,气势澎湃,结合语段(甲)第一段第一句的内容分析孟子的这种语言风格。
16 . 结合两个语段,概述一个国家强大的条件有哪些?四、句子默写17 . 木兰诗(《乐府诗集》)(1)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2)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3)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夸张的手法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咸阳城东楼许浑(唐)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8 . 分析“一上高城万里愁”中“愁”的含义和作用。
19 . 《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试从内容角度赏析。
20 . 名著阅读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这首小诗出自的。
(2)这首小诗富含哲理,请你从读过的中外名著中选取一个典型人物,并叙述其经历加以印证。
六、综合性学习2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爨是东汉末年到唐朝中叶云南东北部少数民族的统称。
爨体字,中国古代稀有字体,代表云南特色,爨体字在中国缤纷多彩的书法字体中,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国汉字隶书到楷书的过渡学体,堪称中国文字演变的“活化石”,曲靖市留存的碑刻《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是研究爨文化的主要凭证。
为了让大家知晓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曲靖历史文化,响应国务院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的号召,江源学校将举办“走近爨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认识“爨”字“爨”,读音“cuàn”,云南文化史上有句名谣:“興(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用火烧”说的是“爨”学的现代写法。
“爨”的意是是:烧火做饭;灶:姓氏。
请你将爨字规范写入“田”字格中,并数一数其笔画数。
(2)走近“爨”学珠江源学校权邀请当地爨文化博物馆王馆长,于6月30日到学校礼堂,为全体师生作“爨文化知识”的专题讲座,现请你以学校名义,写一份邀请函。
(3)传播文化为了将曲靖的文化遗产推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爨文化,请你拟写一则含有“爨”字的广告词。
图一图二(4)图一的故事情节名称:图二出自课文:《》(5)看图一图二,按照例句各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我想跟随施耐庵去游览山清水秀的梁山泊。
七、作文22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个经常失意的年轻人,去向一位大师请教,大师接待他时,首先给他用温水泡了一杯茶水,年轻人没有品出茶的味道,大师于是再用开水给他泡了一杯茶水,年轻人喝了一口后立即品尝出茶的味道。
大师说,人生就如品茶,要慢慢磨炼。
请以“磨炼”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对比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2、六、综合性学习1、七、作文1、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