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淆词辨析中的构组原则及其实施方案——以韩语背景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为例

合集下载

韩国学生习得汉韩同形词的偏误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

韩国学生习得汉韩同形词的偏误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

韩国学生习得汉韩同形词的偏误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韩国学生习得汉韩同形词的偏误原因及教学建议。

首先介绍了同形词的定义与特点,然后分析了韩国学生在习得同形词时可能出现的偏误原因,包括语音、语义和语用的混淆以及习惯性语言习得模式。

最后提出了针对这些偏误的教学建议。

研究认为,针对韩国学生特定的语言背景和学习特点,可以通过增加语言实践机会、强化语音、语义和语用的区分训练等方式进行教学。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内容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提高韩国学生习得汉韩同形词的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韩国学生, 汉韩同形词, 偏误原因分析, 教学建议, 语音, 语义, 语用, 习得模式, 研究局限性, 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经常会出现对汉韩同形词的错误使用,这种现象在语言学习中较为常见。

由于汉韩同形词在形式上相似,但在语意上有所区别,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偏误。

对于韩国学生习得汉韩同形词的偏误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有效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困难,提高其汉语学习的水平。

在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他们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母语习得模式、语音、语义和语用的差异、学习方法等。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学生对汉韩同形词的认知和运用,导致了偏误的产生。

有必要对这些偏误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单词的使用规范。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找出韩国学生习得汉韩同形词偏误的根源,为汉语教学提供更科学、更系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对语言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的关注,为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韩国学生习得汉韩同形词的偏误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通过对同形词的定义与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韩国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发生的偏误。

汉语程度副词习得偏误刍议——以韩国学习者为例

汉语程度副词习得偏误刍议——以韩国学习者为例

2017.05在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虽然总量不大,但使用频率较高,是学习汉语时易出现偏误的内容之一。

程度副词使用偏误常见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韩国学习者的口语和书面表达中。

为了揭示造成上述偏误的原因,本文对北京大学CCL 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以下简称“语料库”)中的相关语料进行统计,并结合关于程度副词教学的问卷调查结果,探究韩国学习者汉语程度副词习得状况和相应的纠偏策略。

一、偏误类型1.错用混淆程度副词有“个性强于共性”的特点,学习者如果只掌握程度副词的大致词类特征,而对词语之间表义和句法功能的差异不甚了解,便容易混淆和误用某些用法相近的程度副词。

语料库中此类偏误的数量最多,约占总量的40%。

(1)因为这个楼的住费比学校宿舍很便宜……(2)虽然我家不太富裕,但你们给我极为大的贡献。

(3)我的父亲虽然没有什么伟大的,没有什么财产,没有什么知识,只是个平凡的人,但我真尊敬他。

(4)现在的小孩儿的父亲们都没有十分的时间照顾孩子。

以上偏误呈现出两类不同的情况。

一类是程度副词之间的混淆,如例(1)将绝对程度副词“很”误用于“比”字句中;例(2)中修饰形容词中心语“大”的,应是单音节词“极”,而非双音节程度副词“极为”。

另一类是将程度副词错用为其他词类。

如例(3)将表示语气的副词“真”错用为表示强调的程度副词;例(4)将程度副词“十分”误用为修饰名词中心语“时间”的形容词。

2.搭配不当此类偏误主要与程度副词在句法序列中的搭配成分和共现结构有关。

韩国学习者此类偏误的数量较多,约占偏误总量的20%。

(5)我也哭了,非常反省我自己,我这么大,为什么不了解父母的心?(6)我看在中国抽烟比在韩国抽烟比较自由自在的。

(7)学习啦,交朋友啦,我最近挺忙着呢。

(8)关于这样的法律有人说汉语程度副词习得偏误刍议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季薇——以韩国学习者为例70DOI:10.16412/ki.1001-8476.2017.14.034ywjszxk@这是太过分的法律,有人说这是太恰当的法律,对我来说这是恰当的。

外向型易混淆词辨析词典的编纂原则与体例设想

外向型易混淆词辨析词典的编纂原则与体例设想

三、配例设计的实践应用
总之,易混淆词辨析词典的配例设计是词典编纂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 过准确、典型、实用和可读性强的配例设计,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易混淆词汇的区别和用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准确性。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易混淆 词辨析词典的配例设计研究和实践应用,不断探索和创新,为语言学习者提供更 好的学习资源和服务。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易混淆词辨析词典是语言学习者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对比和区分意义相近或 形态相似的词汇,帮助学习者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并使用语言。为了提高词典 的实用性和学习效率,配例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次演示将就易混淆词辨析 词典的配例设计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配例设计的原则
一、配例设计的原则
二、配例设计的方法
4、图解法: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词汇或短语,可以使用图解的方式来解释其 含义和用法。例如,对于英语中的现在完成时态,可以通过时间轴和箭头等方式 来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三、配例设计的实践应用
三、配例设计的实践应用
在易混淆词辨析词典的实际编写过程中,配例设计需要结合词典编纂的实际 情况和目标用户的需求来进行调整和完善。首先,需要根据目标用户的需求来确 定词典的规模、内容和难度等级。然后,针对每个被辨析词汇的不同用法和含义, 选择适当的配例设计方法来编写配例。最后,需要对词典进行审核和校对,确保 配例的准确性和典型性。
二、编纂原则
2、深度:对于每个易混淆词汇,词典应提供深入浅出的解释和辨析,帮助学 习者充分理解其含义和用法。此外,还可以添加相关的文化背景和例句,以增强 学习者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编纂原则
3、准确性:确保词典内容的准确性是编纂外向型易混淆词辨析词典的基本原 则。为此,我们需要严谨的编纂流程和扎实的学术基础,并及时更新词典内容以 反映最新的语言变化。

韩国学生汉语词汇偏误分析研究述略

韩国学生汉语词汇偏误分析研究述略

韩国学生汉语词汇偏误分析研究述略一、内容概要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关注。

韩国作为一个与中国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国家,汉语在韩国的学习和应用也日益普及。

然而由于母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词汇偏误现象。

本文旨在通过对韩国学生汉语词汇偏误的分析研究,揭示其产生的原因,为提高韩国学生的汉语水平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对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出现的词汇偏误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包括音形偏误、义项偏误、搭配偏误等。

然后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些词汇偏误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母语对汉语的干扰、汉语语音特点与韩语差异、汉字结构与意义的关系等。

接下来本文探讨了这些词汇偏误对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包括:影响词汇记忆、影响阅读理解能力、影响写作表达能力等。

针对这些词汇偏误,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以帮助韩国学生克服词汇偏误,提高汉语水平。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语言之一,越来越受到韩国学生的关注。

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词汇方面的困难。

然而由于母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产生词汇偏误。

这些偏误可能会影响他们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从而降低他们在汉语学习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因此对韩国学生汉语词汇偏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研究韩国学生汉语词汇偏误有助于揭示语言习得的规律,通过对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出现的词汇偏误进行分析,可以为其他非中文母语国家的学生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

同时这也有助于丰富和拓展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体系,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其次研究韩国学生汉语词汇偏误对于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词汇偏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语音偏误。

这些偏误主要体现在音节的发音、声调的使用和语音规律的掌握上。

下面将对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进行分析。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常常出现音节发音错误的情况。

他们可能会将汉语中的某些音与韩语中的音进行混淆,导致发音不准确。

韩语中没有“zh”和“ch”这两个音,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会将这两个音用韩语的相关音替代。

韩国学生还可能存在将汉语中的鼻音与塞音混淆的问题,导致发音上的偏误。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也容易出现声调使用错误的情况。

在汉语中,声调是区分词义的重要特征,但韩国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未能准确地区分和使用不同的声调。

他们可能会将一声和四声混淆,导致词义上的歧义。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常常没有掌握好轻声的使用,导致在实际交流中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也存在语音规律掌握上的偏误。

汉语拼音系统中有一些特殊的发音规律,例如舌尖音和舌叶音的发音规律,但韩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完全掌握这些规律,导致发音上的错误。

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往往将韩语的语音特点带入到汉语学习中,导致发音上的偏误。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主要体现在音节的发音、声调的使用和语音规律的掌握上。

针对这些偏误,教师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对常见音节的发音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加强对声调的区分和使用的训练,以及帮助学生掌握汉语语音规律等。

只有这样,韩国学生才能在汉语学习中提高语音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韩国学习者使用“简单、容易、轻易”的偏误研究

韩国学习者使用“简单、容易、轻易”的偏误研究

韩国学习者使用“简单、容易、轻易”的偏误研究摘要:本文以韩国学习者极易混淆的三个词“简单”、“容易”、“轻易”为研究对象,基于中介语语料库和问卷调查的真实数据,对韩国学习者的混用倾向、易混淆点、偏误原因及如何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一线进行了探讨。

“简单、容易”“容易、轻易”是混用率最高的两组双向互混词语,词形、语义、语用上的相似性和特异性是产生误用偏误的根本原因,词典、教材呈现方法及内容的缺陷对学习者也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探索性地从辨析方法、丰富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简单,容易,轻易,混用,词语辨析,搭配1 引言在一线汉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韩国留学生在使用“简单、容易”、“轻易”时经常发生混淆,说出一些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

张博(2007)提出“易混淆词”的概念并将易混淆词分为7类1。

“简单、容易、轻易”属于理性意义基本相同、且后两者有一相同语素“易”的类型,这类双音节易混淆词关系很近,外国学习者很难把握其间细微的差别,共同语义的语素更加大了区分的难度。

目前区分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的易混淆词研究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尝试探讨韩国学习者使用“简单、容易、轻易”的偏误情况及产生偏误的原因,希望能丰富易混淆词的研究,为汉语学习者辨析易混淆词提供帮助,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及改善教材、词典的编写提供参考。

2 基于语料库的偏误情况分析本文以中介语语料2为基础,考察学习者使用“简单”、“容易”、“轻易”的偏误情况。

鲁健骥(1994)认为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偏误可分为四大类,分别是遗漏偏误、误加偏误、误代偏误和错序偏误。

本文在参考该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偏误语料的具体情况,将偏误分为三大类,即词语混用偏误、词语遗漏偏误和词语误加偏误。

通过对语料的深入分析,笔者发现词语混用是最显著的偏误类型,在52条偏误用例中,共有40例词语混用偏误,占总偏误句的76.9%。

其中,“容易”的混用偏误句最多,高达25条。

易混淆词语辨析歌及话题作文六大绝招

易混淆词语辨析歌及话题作文六大绝招

易混淆词语辨析歌及话题作文六大绝招
易混淆词语辨析歌及话题作文六大绝招
判断无误用必定,客观趋势用必然。

情理必要用必须,客观需求用必需。

从未有过用不曾,以前有过用曾经。

没有害处用不妨,程度范围用不过。

控制不了用不禁,忍受不了用不堪。

从今以后用从此,过去至今用从来。

确实如此用诚然,情理如此用当然。

基本估计用大抵,比例很大用大多。

情况估计用大概,数量猜测用大约。

总括一般用大凡,主要情况用大致。

毫无顾忌用大肆,竭尽全力用大力。

情况突变用陡然,果断决定用断然。

1、取一个好标题,有诗意的,或化用古诗名言、流行歌词,借用经典广告语、俗语等等。

5、写出真情实感,将故事编的像真的一样;不要动不动就是死呀活呀的,违背常情常理;
2020年高考作文技巧。

以韩国为例谈 “ 国别化” 语学习词典编纂的构思

以韩国为例谈 “ 国别化” 语学习词典编纂的构思

以韩国为例谈“国别化”双语学习词典编纂的构思(韩)甘瑞瑗提 要本文主要从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解”和“表达”的交际视角出发,提出一部有实用价值的双语学习词典的编纂与研究必须“国别化”,而且必须在中介语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词语的语义、语法、语用和跨文化交际的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这样才能使双语学习词典真正个性化起来,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真正专业化起来。

只有具有了很强的针对性,才能够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与价值。

本文还提出双语学习词典编纂的语料结构模块,以及强调双语学习词典的编纂与研究必须是在操双语(L x+L y)的对L x或L y教学的专家和学者的共同参与下来进行,才能有效地发挥词典的针对性,保证词典释义的准确性。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国别化 学习词典 理解 表达一、引言如何更好地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一直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者和语言工作者所关心的重要课题。

综观现存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各种必备资源,除教材的立体化、动态化外,首先就是有关教学用和课外阅读用的工具书不够完备,这在对汉字圈国家汉语教学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

据2004年5月4日北京国家留学生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报告,2002年底在华留学生人数已达85,829名,留学生来自175个国家,其中韩国留学生有36,093名,占第一位;其次是日本和美国。

这说明了对汉字圈国家(韩国、日本)汉语教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者刻不容缓的任务和使命,“国别化”的对外汉语教学也已成了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国别化”工具书的充分准备,因为只有将必备的“国别化”工具书完善起来,才能顺应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部优质与完备的“国别化”双语学习工具书,是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15以韩国为例谈“国别化”双语学习词典编纂的构思利器。

再说,韩国与中国一衣带水,是隔海相望的近邻,在地理位置上占了交流的先机。

事实也证明,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以及在韩学习汉语的学生在数量上都占汉语学习者之冠,加之韩国学生对汉字认知的特殊知识背景,因此对韩国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工具书———学习词典的编纂研究就更显得意义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 ,其混 淆关 系如 图 1 所示 :
本 研究基 于 对 韩语 背 景学 习 者汉 语 词 语 混 淆 情 况 的考 察 ,提 出辨 析 易混 淆 词 时构 组 的原 则 和
可供参 考 的构 组方案 。
1 构 组 原 则 .
图1 :命 时 名词 间 的混 淆
易混淆 词 辨 析 中 的构 组 应 以学 习者 的实 际 在 对外汉 语 课 堂教 学 及 易 混 淆 词 辨 析 词 典
[ 基金项 目]教 育部 重点 研究 基地 重 大项 目 “ 同母语 背景 的汉 语学 习者 词语 混淆 分布 特征 及其 成 因研 究” 不
(0 9J 70 0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20 JD 40 5 ;“ ① 论文写作 过程 中得到导师张博教授悉心指导 ,谨致谢忱 。 ② 箭头一指 向当用词 ,+ -一为双向误用。
混淆情况为依据。“ 词语的异同可以体现在词义
系统 、相关 义 位 、句 法 功 能 、搭 配 关 系 及 语 境
限制 等诸 多 方 面 ,而 第 二 语 言 学 习 者对 相 关 词
编写 中 ,是 将 这 些 词 置 于 一 组 辨 析 ,还 是 两 两

对进 行辨析 ? 目前 通 行 的 近 义 词 辨 析 词 典 没
( ) 虽 然 不懂 歌 词 的 意 思 ,但歌 的 节 奏给 6 我们韩 国人 一份 感激之 情 。 ( 感动 )
义产生的。 如表达 “ 亲身见过、 l 动l 做过或遭受
过” 当用 “ 历 ” ② 经 ,而 韩语 背 景学 习者 常 误 用
“ 验” “ 经 , 经验 一 经 历 ” 在 “ 历 ” 的 动词 义 经
(. .北京语 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北京 10 8 ) 12 00 3
[ 关键词 】对 外汉语教学 ;词语辨析 ;易混淆词 ;构组
[ 摘 要 】在 L 习者 的汉语表达中 ,有些词语 间的混淆关 系很复杂 ,需要对 其进行合理 的切分 、构 2学 组 ,以方便 辨析 。本文提 出构组应遵循 四个原则 :1 在同一义 位上混淆 的词语宜 同组 ;2 ) )在 同一 用法上 混淆的词语宜同组 ;3 )在不同义位 和用法 上混淆 的词语不 宜同组 ;4)为避 免不必要 的重复 可适 当并 组。 根据这些构组原则 ,本文还针对多种复杂而典型 的混淆情况提出可供参考 的构组方案 。
多个 易混淆 词 并 合 辨 析 ,有 的则 倾 向 于分 解 为 两 两一对 分 别 辨 析 。但 不 论 并 合 辨 析 还 是 分解 辨 析 ,都 会 面 临 一 些 问题 :并合 辨 析 有 时很 难 说 清多个 词语 之 间的 异 同 ,且 由于信 息量 过大 , 不便 于学 习者 把 握 ;分 解 辨 析 则 可 能 导 致 不 必 要 的重 复 过 多 ,也 不便 于 学 习者 全 面 了解 交 相
[ 中图分类号 ]H 9 ;H 3 15 1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7 8 7 (0 0 4—05 0 64— 14 2 1 )0 0 6- 7
汉语 中介语 “ 混 淆 词 ” 指 的是 “ 在 中 易 站 介语 的立 场 、着 眼 于 目的语 理解 和使 用 中 的 词
5 6
付 娜,韩] 叹 : 混 词 析中 构 原 及 实 方 一 以 语 景 习 汉 易 遵 [ 申 京 易 淆 辨 的 组 则 其 施 案 韩 背 学 者 语 混
多因素 可大致分 为语 义 和用 法两 类①。根据 对 韩
语 背景 学 习者 大 量 易 混 淆 词 的 调 查 分 析 和 辨 析 尝试 ,我们 认 为 ,易 混 淆 词 应 根 据 造 成 其 混 淆 的语义 和用法 的异 同来 构 组 ,具 体 需 遵 循 以下
四个原 则 :
位 构 组 ,则 需 综 合 考 察 相 关 的 易 混 淆 词 。如 “ 激动一 感 动 ” “ 、 感激 一 感 动”、 “ 人一 一 感 感
动 ” :
( ) 在 那样 的情 况 下 ,您尽 量 帮助 我 ,所 5 以我 激动 了 ( 动 ) 感
1 1 在 同一义位 上 混淆 的词语 宜 同组 . 有些 易混 淆 词 是 由于 学 习者 分 辨 不 清 其 意
有提 出 明确 的 构 组 原 则 ,学 界 也 未 对 此 进 行 过 专题讨 论 。从 构 组 策 略看 ,有 的词 典 倾 向 于将
的混 淆通 常却 只集 中 于某 些 特 定 方 面 或 某 一 点 上 ” ( 博 ,20 ) 张 0 8 。造 成学 习者 词语 混 淆 的诸
[ 收稿 日期 ]2 1 0 0 0— 7—1 6 [ 作者简介 ]付娜 (9 3一) 18 ,女 ,山东菏泽人 ,北京语 言大学博 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 向为现代汉语词 汇及对 外汉语词汇教学 ;申叹京 (9 9一) 17 ,女 ,韩 国庆南马山人 ,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 向为对外汉语词 汇教学及 韩汉词汇对 比。
( ) 可是 它不是 不好 的 ,有 的歌 非 常好 听 , 7
歌词也 感 动 。( 人 ) 感
混 淆 的词 语之 间 的细 微差 异 。为 解决 这些 难题 ,
语混 淆现 象并 根 据 混 淆 的普 遍 程 度 归 纳 出 来 的
词语 类 聚” ( 博 ,2 0 ) 张 0 7 。有 些 词语 间 的混 淆
关 系很复 杂 。例 如 ,陈姗 珊 (00)考 察 发 现 21
韩国学习者使用命 时名词时形成 了 7对易混淆
2 1 第 4期 0 0年
No 4 2 l . OO
华文教 学 与研究
T oL t d e CS S u is
总第 4 0期
S 岫 No4 .0
易 混 淆 词 辨 析 中 的构 组 原 则 及 其 实 施 方 案①
— —
以韩语 背景 学 习者 汉语 易混 淆词 为例
付 娜 韩 ] 申吱京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