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风水宝地庐陵周公墓

合集下载

湛江有一个风水宝地,经济发达盛产美女,曾属高州府管辖

湛江有一个风水宝地,经济发达盛产美女,曾属高州府管辖

湛江有一个风水宝地,经济发达盛产美女,曾属高州府管辖刚写好这个标题的时候,我拿给飞鸟哥看,让他猜是哪个地方,他脱口而出“吴川”,然而这次他说错了,答案是廉江。

吴川虽然也曾属高州府,但从地理环境来说,廉江山水多,更符合“风水宝地”的特征。

至于美女,倒是有“梅菉姑姐安铺妹”的说法,两者齐名,但美女是靠江河水滋养起来的,九洲江流域滋润的廉江美女人数显然多过吴川的鉴江流域。

现代化的廉江市区湛江,是一个七拼八凑的地区,以法属广州湾为核心,将雷州府、高州府、廉州府的部分地区凑到一起,成为了目前的湛江市,多种族群、多种语言、多种文化在湛江地区兼容共存。

现在还算少的了,上个世纪50年代,湛江所辖区域包括阳江、阳春、茂名、信宜、电白、吴川、化县、廉江、遂溪、海康、徐闻、雷东、东兴、钦县、合浦、灵山、北海及湛江市16个县2个市。

这个时期湛江版图达到最大,俗称“大专区”,七拼八凑达到上限。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继吴川之外,湛江另一个特色的“拼盘地区”——廉江。

明清时候,广东省分为上六府和下四府。

上六府为广州府、肇庆府、惠州府、潮州府、韶州府、南雄州府;下四府为高州府、廉州府、雷州府、琼州府(观为海南省)。

那么,你是不是认为廉江因为属于廉州府才有这个名?然而并不是。

历史真相是:廉州府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海、钦州及合浦、浦北、防城、灵山等市县地区,一直到1912年才废除。

廉州府的名字来源于合浦的一个镇——廉州镇,它也是廉州府的州府。

而湛江地区的廉江1368年(明洪武元年)属化州府,1374年(洪武七年)属化州,1376年(洪武九年)属高州府。

清朝属高州府。

1912年(民国元年)至3年,属高州道。

1914年(民国3年),改石城县为廉江县,属高州道。

1920年(民国9年),废除道制,仍属高州善后处。

这样看来,廉江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州府,跟廉州府虽然很近,但并不被其管辖(或许有很小一部分属廉州府)。

廉州府辖区并非现廉江地区那么廉江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那是在唐玄宗天宝元年,以濂江河(九洲江的支流)取名,将石城县易名为濂江县。

遂溪孔子庙所有景点介绍

遂溪孔子庙所有景点介绍

遂溪孔子庙是一个集文化、历史、艺术和旅游为一体的景点,以下是其所有景点的详细介绍:
1.孔庙主体建筑群:这是遂溪孔子庙的核心区域,包括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东西庑、儒家讲堂等建筑。

这些建筑以儒家文化为主题,展示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游客可以欣赏到色彩艳丽的油画、身穿汉服的人物形象以及精美的石雕和木雕工艺。

2.孔庙园林区:在孔庙的周围,有一个美丽的园林区。

这里有假山、池塘、小桥流水等景观,让人感受到一种幽静雅致的气氛。

游客可以在这里散步、观景和休息。

3.红军长征路:这是一条崎岖的山路,是模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程而建的旅游景点。

游客可以沿着这条山路走下去,体验一下中国革命历史的艰辛与伟大。

4.娱乐活动区:这里有儿童游乐设施和水上娱乐设施,游客可以在这里与家人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

5.文化体验区:这里有一些文化体验项目,如写毛笔字、画国画等,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6.旅游纪念品商店:在遂溪孔子庙内和周边,有许多旅游纪念品商店,出售各种与儒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纪念品和手工艺品。

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一些特别的礼物或纪念品。

总的来说,遂溪孔子庙是一个集文化、历史、艺术和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景点。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积淀,同时也可以享受到旅游的乐趣和放松身心。

遂溪旅游景点

遂溪旅游景点

遂溪旅游景点【遂溪孔子文化城】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207国道与农林路交叉口。

孔子文化城以恢宏大气著称,是中国新建成的最大儒家文化旅游区。

区里的主建筑孔庙与山东曲阜古文庙、云南建水古文庙并称中国三大孔庙。

据《遂溪县志·学宫》记载,遂溪孔庙,原名学宫,始建于南宋,经历朝修葺改造,具有较大规模。

遂溪孔庙始建朝代之久远,规模之大,为中国第二大孔子庙。

相传孔庙中的孔子塑像头部乃山东曲阜按御旨塑成送来遂溪的,这足以说明当年遂溪孔庙的建造,既获朝廷许可,又与曲阜有缘。

遂溪孔庙是遂溪深厚历史的见证文物,也是遂溪先辈智慧的结晶。

【遂溪县人民抗法斗争团练总部旧址】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黄略镇黄略村。

遂溪人民抗法团练总部旧址位于遂溪县黄略镇黄略村的王氏公祠,为三进四合院式建筑。

包括遂溪人民抗法斗争上林寺誓师旧址、南柳人民抗法誓师旧址、抗法斗争麻章营部旧址以及遂溪人民抗法团练总部旧址,它在抗法斗争中起着重要作用。

【玥珑湖景区】位于广东湛江市遂溪县207国道附近。

玥珑湖休闲康养小镇,总规划用地10000亩。

小镇拥有约2000亩原生态湖泊,约1300亩风情农庄(规划中),约1000亩候鸟湿地,约8公里环湖绿道,充分利用项目湖、泉、林等生态场地元素,叠加娱乐、休闲、养生功能,打造全季度康养度假胜地。

【螺岗小镇】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茶亭。

螺岗小镇属于湛江遂溪岭北,螺岗岭分南北两峰,海拔分别为220、233米,位于广东省湛江市西南25公里、遂溪县城南15公里处207国道旁,北自岭北镇南药场起,往南一直到迈坦附近,东自岭北圩起,往西至螺岗岭西麓,分布在岭北、城月、洋青三镇和雷州林业局,面积约1000亩,其中水果种植和园地800亩,特产手信街、餐厅、别墅客栈占地200亩。

遂溪孔圣山说明文

遂溪孔圣山说明文

遂溪孔圣山说明文
遂溪孔圣山是位于广东省遂溪县的一座著名的山峰,也是中国孔教的发源地之一。

它因峰势险峻、风光秀丽而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遂溪孔圣山位于遂溪县城西北部,地势高峻,山势雄伟壮观。

山顶上有一座古老的孔庙,是供奉孔子的神圣场所。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遂溪县城的美景,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宛如一幅壮丽的画卷。

每年的春秋两季,遂溪孔圣山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孔仪式,吸引了众多的孔教信徒和游客前来参与。

人们手持鲜花和香炉,虔诚地向孔子祈祷,祈求智慧和幸福。

这个时候,山上的庙宇里充满了香烟和祈祷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除了孔庙,遂溪孔圣山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

比如,孔圣山下的一座古老的桥梁,名为“孔桥”。

这座桥梁建于唐代,是连接山脚和山顶的重要通道。

桥上的石碑上刻着“孔桥”两个大字,字迹依旧清晰可见,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遂溪孔圣山还有一片茂密的森林,被誉为“遂溪的绿肺”。

这里的气候湿润,植被繁茂,森林中有各种珍稀的动植物。

在这片森林里漫步,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生机。

遂溪孔圣山是一个融合了宗教、历史和自然的综合性旅游景点。


不仅是孔子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也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峰。

无论是对历史文化的追求,还是对大自然的向往,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满足。

因此,遂溪孔圣山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成为了遂溪县的一张亮丽名片。

遂溪孔圣山景点介绍

遂溪孔圣山景点介绍

遂溪孔圣山景点介绍遂溪孔圣山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城南约3公里处,是一座集佛教文化、大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名山。

孔圣山是该地区的重要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朝拜。

一、历史介绍:孔圣山早在唐代就已经成为了摩崖石刻重要的文化中心,占地面积超过800亩,保存完好,不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里还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背景,在唐代因为唐僧取经而名沐阳山,在明代因“刺江寇”黄巢而改名孔圣山。

二、景点介绍:1.孔子灵境孔子灵境是孔子画像所在的地方,墙上挂着孔子的画像,或者是文字描写孔子捉鱼的故事。

同时,这里还设有比划讲解孔子故事的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文化渊源和孔子思想。

2.石刻花圃石刻花圃是一处风景如画的花园,有四季不同的花卉和草木,让游客在嬉戏玩耍的同时,欣赏自然风光。

这里的岩石上雕刻有唐、宋、明代的文字和图案,是一处地下书院。

3.大佛殿大佛殿是孔圣山最为重要的建筑物之一,尤以大姑娘殿内的玉佛为最,被誉为广东三大玉佛之首。

殿内还有千手观音像,辟邪尊神像等等,让游客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庄严与神秘。

4.麻将河麻将河因其形状似一片麻将而得名,周围莎草茵茵,沿途山壁峭直,山势磅礴,景色秀丽。

河岸两旁还有各种特色餐馆,供游客品尝当地特色美食。

三、旅游概况:孔圣山每年都有众多游客前来观光,饱览山水风光,品尝美食文化。

山上景点众多,游客可选择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进行自由安排,既可以在山上参观古迹,了解历史文化,也可以在山麓采购当地特色美食。

以上就是遂溪孔圣山的景点介绍,希望这篇文章对各位游客有所帮助。

孔圣山融佛教文化、大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于一体,是游客不容错过的旅游胜地。

卜巢村状元及第牌匾的由来-林益炳20170106

卜巢村状元及第牌匾的由来-林益炳20170106

卜巢村“状元及第”匾额的由来卜巢村位于遂溪县建新镇,东至湛江市区20公里、北距遂溪县城25公里。

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原生态古村。

据村中族谱记载,始祖林景元曾任琼州路同知,宋末元初年间择福地卜巢安家落户、繁衍生息,长子德毓留居母村,次子德泽迁居霞山菉塘,后又分居塘菉、林屋、石头等村。

林氏宗祠位于村子东南面,前临碧海,后枕青山,大门两侧,石鼓对峙。

走进门楼,抬头仰望,正方高悬林召棠赠匾“状元及第”,匾额上自右向左竖书:道光三年癸未科状元及第一甲第一名。

道光三年癸未科状元乃吴川霞街的林召棠,他为何赠送“状元及第”匾额给卜巢村呢?这须从九牧林氏说起。

九牧林氏,源远流长。

林氏太始祖是比干,其父亲为商朝商匡王文丁;始祖为林坚,拜为大夫、三监,封博陵郡公。

东晋初年,晋安林始祖禄公入闽,传至唐代,十六世裔孙林披(生于733年)的九子俱为刺史,世称“唐九牧”。

唐九牧长房林苇的长孙林逢生四子:可贞、可仁、可宾、可征,卜巢村始祖林景元为可贞派下,霞街村始祖林永为可征派下。

也就是说,林逢是卜巢、霞街两村的共同祖先。

1765年,卜巢景元十七世宗子林廷枢(1717~1789年)复赴秋闱,在广州双桂书院获得林氏“赐姓受命之初”史料;该年又前往吴川霞街,诚邀进士林闱阶为新修《卜巢林氏族谱》作序(自度宋之末,永祖官琼而家吴,景祖官琼而家遂,两邑相错,人文并发,其光一线,相绳家声,世济其美,千百年只一家……裔孙庠生廷枢独收拾于文典散失之余,采访于老成凋谢之日,重修族谱)。

1766年,林廷枢又参考霞街族谱,纂成卜巢林氏族谱卷首,使世世子孙知其本之所自出者大,而源之所由来者长也。

林闱阶,霞街始祖林永十七世宗裔孙,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丙子科举人,二十二年丁丑科连捷进士,丙戌(1766年)入京谋职,丁亥(1767年)出任山西灵石县知县。

林召棠之父雨屏,童时跟从叔祖林闱阶学习诗文,乾隆庚寅辛卯两中副榜,选授东安(云浮)教谕。

遂溪县芦荻坑村历史人文

遂溪县芦荻坑村历史人文

遂溪县芦荻坑村历史人文芦荻坑村,位于黄略镇的东北部,距离镇政府约5公里,面积约6平方公里,始建于明朝万历年(据族谱记载),由始祖秋涯公从花都客游至遂溪经几番选址后定居而形成。

据传说,村前村后两小溪边,长满茂盛的芦苇,故起名芦获坑村。

该村属台地平原,村前(即村东面)有小溪叫面前坑小溪,长年泉水清澈见底,以前一年四季村民都在小溪洗衣服、洗牛草,村小孩都在小溪中抓鱼摸虾,村后(即村西面)有边坑小溪,溪水长年叮咚。

现村南面有广湛高铁、688县道。

村北有广湛高速,雷州青年运河支流经过。

闻名附近的乌蛇岭就在村的北面。

现居村民只一姓氏,林氏,传说中有几个姓氏居住。

因某原因陆续向外搬迁,其间也有林姓部分人向外搬迁。

现逢清明或祭祖都有已外迁部份林姓兄弟回来参加。

至2015年底,有户籍人口1822人,实居住人口有2600人,80岁以上人口60人,年长者96岁(女)。

村民均汉族,广府民系使用粤方言,有港湾同胞约50人。

芦荻坑村属亚热带海洋气候,高温多雨。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花生、薯类、豆类。

养殖业有猪、牛、羊、鸡、鸭。

村民收入来源以农业收入、养殖业收入、出门务工、经商。

贵金属矿有金矿位于乌蛇岭周围。

村有小部分硬底化、已通水、已通电、通网络。

芦荻坑村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鬼子节、中秋节、冬节。

春节是个辞旧迎新的日子,虽定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不止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廿四起,村民开始忙着扫尘补屋、办年货,除夕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放鞭炮、拜祀祖先、众神,迎财神拜年、发利事等。

文化楼:为了提高和丰富村民的文化素质生活,让村民有个休闲活动场所,经村民代表、村民小组决定由村出资和村民捐资兴建面成文化楼建于2014年,位于村中心位置,坐北向南,建后面积360平方米,混凝土结构,一楼作村民休闲活动场所,二楼作村民小组办公中央两篮球架和东面的休闲健身器材由湛江市体育局2016年所捐赠。

水井水塔:属省级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扶持项目。

周公与周婆的传说

周公与周婆的传说

周公与周婆的传说(本文由李世标仅对天堂山生态旅游景区提供历史文化)编写:覃波/卓尚坤相传在很久很久的时候,一个廖姓的家族几百年来,从没有出现什么大官巨贾,他们认为一定是自己的祖先墓葬风水不好,计划找一个风水好的地方重建祖坟。

于是,找来一位地理大师为其寻找墓葬的好穴位。

地理大师就从十万大山的龙脉一路追踪到云开大山,再从云开大山追至到两座大山。

一座抛出的龙脉延至安义。

另一座大山抛出的龙脉延至龙城县,那里是一个皇龙出海的风水宝地,日后都是以出武将为主的。

地理大师便为廖姓选择到这里的一块宝地,廖家按照地理大师的要求,选好黄道吉日,为他的先祖重新举办隆重的迁墓重葬仪式。

说来也奇怪,这迁墓重葬仪式开始后,竟然使远在京城的周朝皇宫里的金銮殿的警钟连响三下,皇帝(名周文王、称周公)大臣等都为之震惊。

皇帝立即急召国师、各路术士、巫师询问是什么原因。

各路术士、巫师根据声音传来的方向预测和判断,向皇上禀明:“南方一隅将会出一天子”。

皇上听罢龙颜大恕,于是立即下旨,命国师密查此事。

国师广布眼线,终于获知此事在永业发生的,发现这里来龙威猛,龙气聚集,立即向皇上回报这里的情况。

皇上为了不让永业这个地方出个高官达人与自己抗衡,就命国师派人用黑狗的鲜血把廖家的坟头全部喷洒了一遍,皇龙出海的宝地从此就被破解了,后来真的没有出天子了。

从此以后,皇帝经常和国师提起这事,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地位,国师亲自再次来到了永业察看情况,发现两座形似一公一母的山峰相对而立的山峰,原来黄龙出海的龙脉是在这两座山峰发出来的,回去立即到皇宫向皇上禀报。

当时皇上正和皇妃在花园赏花,国师禀报时说这两座顶峰上常有薄雾环绕,空气清新,绿意盎然,更是令人赏心悦目,远看一座山峰就像是一位稳重、慈祥的男子。

眺望另一山峰,也有几分像婀娜多姿的美女,显得楚楚动人、美丽无比,令人遐想联翩,这两座山像夫妻常年相守相望。

皇妃在旁一听,心想,这两座山没名字,又像夫妻常年相守相望,便向皇上说:这两座山没有名字,不如一座以周公的名字叫周公顶,另一座叫周婆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遂溪:风水宝地庐陵周公墓
湛江讯(记者周马恩)提起周公,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联想到商周时期的周文王。

然而,在湛江也有一位周公,他的名字叫周复,乃是雷州半岛周氏的开基祖。

5月3日,记者特意来到位于遂溪县岭北镇调丰村龙节岭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庐陵周公墓。

据了解,庐陵周公墓始建于元代初,系本地官员古墓葬。

墓主周复,字希圣,原籍江西庐陵(今指吉安)。

南宋末年(1275年)来雷任知军,元初改称知路。

宋灭元兴,复公不甘为元效命,弃官遁迹遂溪,卜居调丰周宅园,生息繁衍,开基立族,为庐陵来雷周氏始祖。

卒后,葬英里社猫弄村后龙节岭。

尽管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历史的沧桑也可窥见一斑,但墓前碑碣镌刻的“庐陵周公”四个朱红色的大字依然醒目无比。

在其左侧,是其嫡配陈太安人墓,右侧有明处士周公墓及一无名墓。

而墓的四周有围栏及石壁,墓前两侧各置一尊造型古朴的石雕卧虎。

坟场四周森林密护,山环水绕,地脉奇异,殊美无比,堪称风水宝地。

该墓表由青石构成,以宋官仪制石筑高舆华盖。

形制独特,呈轿形,故又称石轿墓。

墓体长225厘米,宽93厘米,高159厘米,共为七层。

底层饰莲花瓣纹,第二层饰花草瑞兽纹,第四层左右两侧为四柱三格,格内刻有长方形、斜方形及金钱纹花窗饰,第六层饰卷草纹,第七层为轿顶形,顶端饰一圆形轿珠,以四瓣花衬托,出四脊至四角上翘。

如此造型独特与造工细腻,这样的墓葬在广东省内亦属罕见。

庐陵周公墓,又称“老虎墓”,乃风水学上所讲的蟹地。

相传周公曾找两处风水宝地,问夫人:“你是要富贵,还是要三斗六粟?”夫人答:“我要三斗六粟!”于是,周公笑然,选择此蟹地。

此地山色秀美,幽静肃穆;三山点缀,回龙望祖。

每年清明期间,周氏后人都从四面八方赶来,瞻仰拜祭始祖,表达对先祖的怀念,世代不忘自己的“根”。

但是,由于清明祭拜杀生过重,加上墓前泉水月池已遭破坏,前方树木过茂遮住视野与聚气,并已影响到此穴风水宝地的作用。

第十八代后裔、清代进士周植曾指出:“吾祖弃官而卒于元定鼎之后,若题宋字则非时,若题元字则不忍,惟明著庐陵不忘其本而曰庐陵周公。

”至清初,周氏已成为雷郡名族世家。

2010年5月10日,庐陵周公墓被列入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并按规定划定了庐陵周公墓的重点保护范围和一般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据不完全统计,周氏后裔散居于雷、琼及海外等地,而雷州半岛姓周的村庄就达300多条,人口十多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