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的又一曲挽歌——读齐诺瓦·阿切比的《神箭》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工招聘笔试真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工招聘笔试真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A.白居易B.李白【答案】:A2.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
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这告诉我们()A.矛盾是对立统一的B.时间与空间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运动的。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答案】:A3.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A.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B.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C.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答案】:B4.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是通过()A.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B.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C.延长工作日实现的1/ 14D.增加本企业的劳动强度实现的【答案】:B5.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职业道德的提高与个人利益无关B.职业道德的养成只能靠教化C.职业道德与人格无关D.职业道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的道德素质【答案】:D6.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文保密等级?()A.机密B.秘密C.保密D.绝密【答案】:C7.公共利益指()。
A.群体利益中具有公共性和普遍性的利益B.集体利益C.国家利益D.群体利益【答案】:A8.《红楼梦》中四大家族分别指贾,史,(),薛。
A.林B.王C.赵D.李【答案】:B9.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2/ 14A.耄耋B.不惑之年C.期颐D.杖朝之年【答案】:C10.在北方,人们常用地窖来储存粮食和蔬菜,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要将地窖的通风口打开一段时间,这么做最主要是因为()。
A.地窖里有大量的二氧化碳B.地窖内太冷了C.地窖里有大量的氧气D.地窖里有大量的二氧化氮【答案】:A11.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基尼系数的数值就越低。
【K12学习】高二语文《箭与歌》知识点复习

高二语文《箭与歌》知识点复习【原文欣赏】《箭与歌》且放一箭射入空,落入尘世无所踪。
逃离视线风一阵,无处寻觅轨迹同。
奏歌一曲为天颂,飘入尘世无所踪。
何人眼锐光如束,寻得歌声航向重。
久之偶遇橡树上,铮箭锋锐利如初。
歌声婉转始至终,如得旧友是梦中。
英文版:TheArrowandtheSong ——HenrywadsworthLongfellow Ishotanarrowintotheair, ItfelltoearthIknewnotwhere; Forsoswiftlyitflewthesight, couldnotfollowitinitsflight. Ibreathedasongintotheair,ItfelltoearthIknewnotwhere;Forwhohasthesightsokeenandstrong,Thatcanfollowtheflightofasong.Long,longafterwardsinanoak,Ifoundthearrowstillunbroke;Andthesong,frombeginningtoend,Ifoundagainintheheartofafriend.简介:《箭与歌》是美国诗人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所作,主要作品有《生命颂》、《伊凡吉琳》等。
在他辞世之际,全世界的人都视他为美国最伟大的诗人。
背景:《箭与歌》歌颂了友谊的地久天长,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
这首诗看似意思浅显,其实内容深刻;看似信手拈来,其实匠心独运。
练习题:(1)这首抒情短诗的主题是什么?答案:歌颂浓厚的友谊。
在付出中我们得到朋友,品尝友谊的快乐。
(2)第一节写“箭”,第二节写“歌”,两者之间有何关系?答案:表面上似无关联,其实是以箭作为歌的喻体,诗人描绘出某种相似;歌也像箭那样飞逝了,再也见不到踪迹。
(3)试分析这首短诗的构思特色。
答案:诗人以同样的结构,同样的语气叙述箭与歌的特点,并以此构成比喻关系,化抽象为具体。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第二单元测试卷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第二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翡.翠(fēi)蜜饯.(jiàn)掺.和(cān)B.敦.厚(dūn)机杼.(zhù)娴.熟(xián)C.演绎.(yì)吞噬.(shì)褴褛.(lǒu)D.藤蔓.(màn)剔.除(yì)倾覆.(fù)2.下列各组多音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正:正月正好正襟危坐B.咽:吞咽咽气细嚼慢咽C.薄:浅薄薄片尖嘴薄舌D.脉:山脉脉络含情脉脉3.与朋友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能看出朋友的善恶,才能认清谁是真正的朋友,这真是()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二、填空题4.默写(1),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2)河汉清且浅,。
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3)中庭地白树栖鸦,。
(《十五夜望月》)(4)百川东到海,?少壮不努力,!(《长歌行》)三、判断题回顾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对的在()里打“√”,错的在()里打“×”5.读名著时,要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 ) 6.《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
( )7.写文章时,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能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 )8.《寒食》的作者是唐代的韩翩,寒食节,通常在清明节后的第105天,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 )四、语言表达9.城隍庙戏台基石上的砖雕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缩句)10.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请写在横线上(1)建筑上雕刻蝙蝠:(2)中秋节吃月饼:11.读句子,想想加点部分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杭锦后旗事业编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打印版】 - 事业单位真题

杭锦后旗事业编招聘201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打印版】-事业单位真题1: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项目的长期资本指期限在()以上的投资。
单项选择题一年两年三年四年2:古往今来,没有一场真正的根本性变革,不是大大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真正的根本性变革”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否有推动作用?()单项选择题怎能会有怎能没有可能会有可能没有3:中国社会中的个体首先是天然地生活在一个他自己不能选择的网络中。
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成功与失败总是嵌入在他的社会网络中而难以独享。
这就是说,他在没有打算拥有社会网络的时候,别人在道义上就是他的潜在资源,而无论他愿意与否,他本身也是别人的可利用者。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单项选择题社会网络对中国人的重要性中国人都生活在网络世界中国的民间潜在资源中国的社团的发展基础4:19世纪的一项重大发明导致制蜡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也使得照明成为了普通老百姓的现实。
在19世纪的早期和中期,人类发现了利用碱和硫酸提炼动物脂的工艺,其产品硬脂比没有提炼的动物硬脂更加坚硬,燃烧时间也更长。
这一发明创造意味着人类可以生产出点燃时无太多烟尘和太臭气体的脂蜡。
下列关于19世纪人类发明了硬脂产品以后的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蜡燃烧时没有太多烟尘蜡燃烧时散发出香味蜡没有达到普通使用蜡燃烧时间不长5:《卡门》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的、可贵的。
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
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罕见刻意独特蓄意稀有不断新奇坚持6: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________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②谈到决赛对手时,教练说:“这将________是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
挽歌一曲侬为谁 读叶兆言的《半边营》

挽歌一曲侬为谁读叶兆言的《半边营》
许海娟
【期刊名称】《现代中文学刊》
【年(卷),期】1995(000)004
【摘要】《半边营》里的男人枉担了男子的虚名,一个个没有多少真正男子汉该有的东西,充其量算是男人中的末流,不提也罢。
倒是里面的几个女人颇有可圈可点之处,且让我慢慢道来。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许海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传统民俗文化的又一曲挽歌——读齐诺瓦·阿切比的《神箭》 [J], 桑俊
2.一曲农民起义的哀歌和挽歌——读长篇小说《八德谣》 [J], 胡牧
3.一曲美的挽歌--读《颜料坊的孩子》 [J], 曹丽芳
4.一曲美的挽歌——读《颜料坊的孩子》 [J], 曹丽芳
5.《艳歌》一曲荡气回肠——读叶兆言《艳歌》 [J], 白玉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年临汾曲沃县教育系统毕业生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2023年临汾曲沃县教育系统毕业生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下列教学策略中,不属于个别化教学的教学策略是()。
A.计算机辅助教学B.合作学习C.掌握学习D.程序教学【答案】:B2.《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答案】:B3.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A.自我认识B.自我控制C.自我指导D.自我学习【答案】:B4.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受人落后”,教师在团队合作中,最好首先做到()。
1/ 15A.严以律己,以诚待人B.谦虚为怀、戒骄戒躁C.凡是不要先出头D.相互帮助通力合作【答案】:B5.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策略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认知策略,二是元认知策略,三是()。
A.计划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调节策略D.组织策略【答案】:B6.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可塑性是由()提供的。
A.环境B.遗传素质C.社会D.学校教育【答案】:B7.教师、学生合法权益集中体现是()。
A.教育行政部门合法权益B.社区的合法权益C.学校合法权益D.学校领导的合法权益【答案】:C8.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称为()。
A.问题情境B.原型2/ 15C.原型启发D.问题对象【答案】:B9.认为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善良的感情”、“善良的判断”、“善良的意志”的思想家是()。
A.乌申斯基B.卢梭C.第斯多惠D.洛克【答案】:B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考试C.上课D.练习复习【答案】:C11.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
A.《教育心理学大纲》B.《大教学论》C.《教育心理学》D.《人是教育的对象》【答案】:D12.视觉想象的学习策略属于()。
2021-2022学年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万紫千红总是春”“霜叶红于二月花”“日出江花红胜火”“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些诗句中对“红”的描绘,抒发了人们对光、对火、对亮的崇拜与向往。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原始社会中的红色壁画,以及古今中国绘画中都大量运用层次丰富的红色,表达着人们对“红”这种色彩的钟爱与重视。
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甚至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史前时代对生命和鲜血的敬畏、对火和太阳的崇拜,使得先民赋予“红”超人的神性与力量,红色因此被建构了吉祥如意的文化原型。
在民间,从钟馗的红色大袍到婚嫁的红礼服,从新春佳节家家户户悬挂的红灯笼到红红的春联,无不展现着红色祥瑞喜庆的文化内涵。
中国画历来讲究用色彩来完成对意境的描绘,与我国古典诗词相辅相成。
古人很早便以“丹青”指代传统绘画,丹即朱砂,在众多色彩中,红色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颜色,也是最为重要的色系之一。
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里,有一幅很有名的帛画,画面右上方就是一个红色的太阳。
被后人尊为“画祖”的顾恺之,其名作《女史箴图》中有一部分画面描绘了家庭的天伦之乐,图画上三个孩子和父母的衣服上都用了鲜艳的红色,显得吉祥喜庆。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早在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时,就开始运用青绿重着山水,用泥金描绘山脚,用赭石填染树干,房子建筑部分则使用艳丽的红色,描绘出明媚的春光和游人在山水中纵情游乐的神态。
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画中,人物的服装和饰品都点缀了红色。
五代顾宏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身着鲜艳夺目大红袍的人是状元郎,显示了他的荣耀与尊贵。
山水画家蓝瑛的《白云红树图》中,红叶如火,正是秋天最美的景色,白云相绕,青山红树,艳而不俗。
红是一种颜色,也是中国人的精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近现代绘画中一代代艺术家用画笔描绘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之下艰苦奋斗、创造辉煌伟业的不朽篇章。
民歌《召树屯(节选)》原文及赏析

民歌《召树屯(节选)》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民歌《召树屯(节选)》原文及赏析【导语】:十追赶这一天,他走到一条河边,河水象一条黑布,蜿蜒在森林中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的土地还归邻人 , 但没想 到引起 族人 的 巨大 不满 , 族人 违
基金项 目: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 目“ 尼 日利亚 民俗 小说研究 ” ( 2 0 1 3 y O 3 4 ) ; 长 江大学人 文社科基 金项 g l “ 佐拉 ・
尼尔 ・ 赫斯顿 民俗小说 研究 ” ( 2 0 1 2 c s y O 1 1 )
以及武力镇压 的过程。鲜活多姿 的非洲 民俗生 活 、 穷 途末路
亲 的敏锐 和勇敢 。在他 生活的时代 , 白人首次 出现在 他们 的 视野里 , 白人带来 了和他们 的传统宗教远不一样 的信仰 , “ 那 位 白人离 开 自己的家园来 找我们 , 我们并没有请他来 拜访我 们, 他既不是我们的亲人 , 也不是 我们 的亲家 。我 们既 没有
望儿 子能够学 到那位 白人 的智慧 , 从而达 到“ 师夷长 技 以制 夷” 的 目的 。但 身为大祭司的他送儿子去学习异教的做法引 起 了族人 的强 烈不 满 , 特别是那些一直 以来对他怀有 敌意 的 死对头 。他们多次在 氏族大会上 出言挑衅 , 对他进行 人身攻 击, 但伊 祖鲁认为大祭司应该勇敢地面对 , 默默承受这一 切。
摘
“
一
要: 《 神 箭》 是 尼 日利亚作 家齐诺 瓦 ・阿切 比“ 尼 日利亚四部 曲” 中的第三部 。小说 继续 了《 崩溃》 的主题 ,
切都 崩溃 了, 价值 已再难持 守 , 世界上 到 处弥 漫着混乱 ” , 它以冷静 的笔 触描 写 了白人传教 士在 非洲 的罪 恶行
径, 特 别是 其在非洲土著 内部制造矛盾 的手 法以及 武力镇 压的过 程 , 以此 来展现英 国殖民者进入 非洲前后 的社会现 实, 并揭示 出传统文化和 民族英雄在殖 民文化 的入侵 中分崩 离析 的真 实原 因。
优鲁神大 祭司 , 伊祖鲁有着远胜于他 同为大祭 司的祖 父和父
阿切 比的 “ 尼 日利 亚 四部 曲” 分别 是 《 崩 溃》( T h i n g s F a l l
a p a n ) 、 《 动荡》 ( N o L o n g e r a t E a s e ) 、 《 神箭 》 ( A r r o w o f G o d ) 、 《 人民公仆》 ( A Ma n fP o e o p l e ) ) , 于1 9 6 4年 出版 。小 说继续 了《 崩溃》 的主题 : “ 一切都 崩溃 了, 价值 已再难 持守 , 世界上 到处 弥漫着混乱 。 ” 小说 以冷静 的笔触描 写 了白人传教 士在 非洲 的罪恶行径 , 特别是其在 非洲 土著 内部制造矛盾 的手法
一
也没有拿走 他 的妻 子。我 们没 有做 任何 对 不起 他 的事 情。
但他还是来 了 , 来找我们 的麻烦 。 ” 作 为优鲁神 的大 祭司 , 伊 祖鲁有着 自己的思考 和分析 , 他认为 : “ 那位 白人带着强大 的 理论和征服之心而来 , 这里的人就有必要了解 白人之神 的情
况。 ” 因此他决定送他 的三儿子奥都 克去学 习新 的仪轨 , 他 希
关键词 : 齐诺 瓦 ・阿切 比; 《 神箭》 ; 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 : 1 1 0 6 .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8 3 6 ( 2 0 1 5 ) 0 1 - 0 1 0 1 - 0 3
《 神箭》 ( A r r o w o fG o d ) 是尼 日利亚作家齐诺 瓦 ・ 阿切 比
偷他 的山羊 , 也没有偷他的家禽 , 我们 既没有拿 走他 的家 园 ,
的民族悲剧英 雄 、 大举 入侵 的英 国殖 民者 , 小 说 以冷静 的笔 调——呈 现在 读者面前 , 让 人深刻 感受 到“ 一 切坚 固 的东西 都烟 消云散 了 , 一切神圣 的东西都被亵 渎了” , 而坚守 民族文 化 的英雄 “ 竭尽变穷 , 则 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 , 安得不与之 共命而 同尽 ? ”
、
传 统民俗文化背景下 的悲剧 英雄 : 从 奥孔克沃
到文化环 境 中成长起 来 , 一生努
力恪守传统 民俗文化的清规戒律 , 重视 践行 民俗文化 传统价
值观念 的民间英雄 , 但 由于社会 的变迁 , 时代 的发展 , 以及他
性格 的多乖 , 而屡遭传统 民俗 文化 的制约 和惩 罚 , 最 终 为捍
在乌姆阿若 和邻村 奥 克帕瑞 的 土地 争端 上 , 伊祖 鲁 秉持 公
正、 公平 的态 度 , 劝族人放弃与邻人 的争端 , 将本来就 属于邻
卫传统 民俗 文化 而死 , 但 却不 为传 统 民俗 文化 所 容。 ” _ l 如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0 — 1 6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7 8 3 6 . 2 0 1 5 . 0 1 . 0 4 8
传 统 民俗 文化 的又一 曲挽 歌
读齐诺 瓦 ・ 阿切 比的《 神箭》
桑 俊
( 长江大学 文学院 , 湖北 荆州 4 3 4 0 2 3 )
2 0 1 5年 1月 第3 4卷 第 1期
黑龙江教 育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C o l l e g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J a n . 2 0 1 5
Vo 1 . 34 No. 1
果说 《 崩溃》 的主人公奥孔克 沃是这样 一个笃 信传统 民俗文
( C h i n u a A c h e b e ) 的“ 尼 日利 亚 四部 曲” 中的第 三部 ( 齐诺 瓦
・
化, 为之束缚和献身 的悲剧形象 , 那 么《 神箭》 中的主人 公伊
祖鲁则和他有 异曲同工 之处 : 作为乌姆阿若六个村子 组成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