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季节蓄热水箱的计算机模拟分析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非供热季运行参数的试验与模拟毕业论文

河北工业大学毕业论文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系(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题目: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非供热季运行参数的试验与模拟评阅者:2015 年6 月11 日目录1 绪论 (1)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1发展背景 (1)1.1.2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2课题的研究现状 (2)1.2.1国外研究现状 (2)1.2.2国内研究现状 (3)1.3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5)1.3.1研究内容 (5)1.3.2研究方法 (6)2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非供热季简介 (7)2.1节能楼建筑概况 (7)2.2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的组成 (7)2.2.1太阳能集热器 (8)2.2.2蓄热水箱 (8)2.2.3储热地埋管小井群 (9)2.3太阳能跨季节储热非供热季系统的控制过程 (10)3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的试验分析 (10)3.1 试验过程 (10)3.1.1 试验目的 (10)3.1.2试验方案 (11)3.2集热和储热过程的温度曲线分析 (12)3.3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数据处理 (14)4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TRNSYS16模型 (19)4.1建立TRNSYS16模型的目的 (19)4.2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模型的建立 (20)4.3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模拟过程中的部件以及部件参数的设置 (21)4.4模型验证的有关计算 (23)4.4.1典型天的选择 (23)4.4.2典型天的数据计算 (24)4.4.3典型天气象数据输入及模型验证分析 (26)5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的运行策略 (28)5.1典型天的瞬时模拟 (28)5.2不同阶段典型天的运行策略 (30)5.2.1 初期典型天的运行策略 (30)5.2.2 中期典型天的运行策略 (33)5.2.3 末期典型天的运行策略 (35)5.3 最佳控制策略及下一步预测 (37)5.3.1 最佳运行策略的确定 (37)5.3.2 非供热期的预测模拟 (38)全文总结 (41)参考文献 (42)致谢 (44)1 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1.1发展背景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都与之息息相关。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仿真研究

2020.16科学技术创新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仿真研究郭安柱(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71)1概述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一种成熟稳定的太阳能热利用方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箱和管道设备等几部分[1]。
近十几年来关于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研究很多,王燕俊以太阳能热泵复合热水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主要部件的数学模型并搭建了计算机仿真平台,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了主要部件的结构参数以及环境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刘剑研究了包含双储热水箱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并运用TRNSYS 软件建立了系统的动态热力学模型,系统分析了在不同的太阳辐射强度下,单位面积的集热器对应的储热水箱容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陈红兵等人基于模拟的结果,研究了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全年的运行性能以及用户用水量、控制策略对该热水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提出新的系统评价指标以及控制策略[4]。
本文针对普通的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集总参数法建立起主要部件太阳能集热器和储热水箱的数学模型,并运用TRNSYS 搭建起系统的仿真模型,重点探究了集热器面积,水箱容积和集热器安装倾角对水箱出水温度的影响。
2主要设备数学模型的建立在整个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最重要的两个热力学设备为太阳能集热器和储热水箱,前者通过集热管将太阳能转化为流体的内能,后者负责将热水储存起来,减少整个系统的波动,增强稳定性。
2.1储热水箱在水箱的建模过程中,采用了混合型水箱,这也是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常用的类型,流体在水箱内剧烈混合,整个水箱看做一个控制体,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数学模型,太阳能集热器向水箱输入的能量减去水箱中的水向负载供给的能量和热损后,即为水箱中水的内能增量。
储热水箱中具有辅助电加热设备,当晚上或者太阳辐射强度不足时启动。
储热水箱能量守恒方程为:M w C pw =dT 0dt=q mr C pw (T i -T 0)-Q 1-UA T (T 0-T p )M w 为水箱水的质量,Kg ;T 0为水箱中水的平均温度,K ;Q 1为负载中热水的放热量,J ;t 代表时间,s ;U 表示水箱与环境之间的热损系数,W/(m 2·K );A T 为水箱的外表面积,m 2;T i 分别为水箱中热水的进口温度,K ;T p 为环境温度,K 。
太阳能光热利用季节蓄热水箱供热采暖系统项目论文

跨季节蓄热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论证分析河北经贸大学跨季节蓄热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示范项目设计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朱宁王潇洋温仁新一、跨季节蓄热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定义所谓跨季节蓄热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是与短期蓄热或昼夜型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相对而言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普遍流行的小型家用太阳热水器系统以及其它类似装置就属于短期蓄热太阳能供热系统的范畴。
由于地球表面上太阳能量密度较低,且存在季节和昼夜交替变化等特点。
这就使得短期蓄热太阳能供热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从而使太阳能利用效率也变得很低。
随着能源和环保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太阳能供暖和热泵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跨季节太阳能蓄热供暖技术越来越体现其在节能和环保方面的优势。
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在春、夏、秋三季,太阳集热器采集的能量,一方面满足当日的生活热水或其他需求;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多余的热量被送入蓄热装置中储存起来。
冬季使用时,除了使用当天的太阳能以外,储存的热量经供热管网送至供热中心,然后由各个热力交换站按热量需求进行分配,并负责送至各热用户。
如果储存的热量不足以达到供热温度,可以由供热中心通过控制其它辅助热源进行热量补充。
这样一来,实现了太阳能的跨季节储存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
二、客户需求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生活热水、采暖等的需求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常规能源的短缺、价格的大幅波动和对环境保护造成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需求的满足。
在此背景下,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纷纷投入大量技术精力,派专业技术人员开拓大型太阳能集热工程和采暖工程市场。
采用太阳能供热采暖,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随着我国建筑物供热能耗不断下降及太阳能热利用产品性能日益提高,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相继建成了一些太阳能供热采暖示范项目,如北京平谷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新农村住宅、西藏拉日铁路火车站、西藏拉萨墨竹工卡县嘎则新区甲玛沟矿区宿舍楼、山东省淄博市侯庄中学、宁夏灵武智能型五连栋节能日光温室建设、四川烟草公司烟草育苗大棚、西藏扎曲河果多水电站业临时主营地等多处应用在供暖及热水。
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与数学模型

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与数学模型1.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器是最关键的部分,它用于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集热器一般采用具有较高吸收率和较低辐射率的材料,如黑色吸热涂料或有光吸收涂层的镀膜玻璃。
集热器的形状可以是平板、管式或反射式等不同形式。
2.传热管:传热管位于集热器内部,用于将集热器吸收的热能传导给水。
传热管一般采用铜或铝等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制作,通过与水接触,将热能传递给水,使其升温。
3.水箱:水箱是太阳能集热器的储热部分,它用于存储通过传热管传递过来的热水。
水箱一般由具有良好绝热性能的材料制成,以减少热量损失。
同时,水箱内还设置有热水进出口和温度传感器等部件,用于控制热水的流动和温度。
4.支架:支架是太阳能集热器的支撑结构,用于将集热器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以最大程度地接收太阳辐射。
支架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以便于集热器的调节和定位。
1.热收益模型:热收益模型用于描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收益情况。
该模型通常基于太阳辐射强度、集热器的吸收率、集热面积和环境温度等参数,通过数学公式计算出集热器的热收益、能量转化效率等指标。
这有助于评估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效应以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产热能力。
2.能量平衡模型:能量平衡模型用于描述太阳能集热器内部的能量传递和热平衡状态。
该模型通常基于热传导、对流、辐射等热传导方式,通过建立能量守恒方程和热传导方程,计算出集热器内部各部分的温度分布和热量传递过程。
这有助于优化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设计和改进传热效果。
综上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包括集热器、传热管、水箱和支架等部分。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太阳能集热器能够高效地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同时,太阳能集热器的数学模型可以描述其工作原理和热效应,有助于评估和改进集热器的性能。
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计算机模拟

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计算机模拟
太阳能热利用原理是指利用太阳能的热能部分,将其转换为能够供暖、加热水或产生电力
等热能应用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吸收、传热、储热和利用等几个重要环节。
具体来说,太阳能热利用是通过太阳辐射能以光能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然后通过太阳能热集热
器的吸收面来吸收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热能。
集热器的吸收面通常是黑色的,能有效吸收太
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集热器内部有介质(如水或空气),阳光照射后,介质的温度升高,进而产生热能。
太阳能热利用的计算机模拟则是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太阳能热系统进行分析
和优化设计。
它可以模拟太阳能热集热器的光热性能、传热特性和储热效果等,预测系统的热
能输出和效率。
计算机模拟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太阳能热系统的物理特性和工作原理,建立数学方程描述系统的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过程。
2. 离散化:将数学模型离散化为差分或有限元等形式,以便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值计算。
离散化
通常包括将空间划分为小网格,并在每个网格点上计算能量平衡方程。
3. 求解方程组:利用数值方法求解离散化的方程组,得到系统的温度分布和热能输出等信息。
4. 优化设计:通过改变系统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或操作参数等,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提
高系统的热能输出和效率。
5. 分析结果:通过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评估系统的性能并进行结果分析,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
参考。
总的来说,计算机模拟为太阳能热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工具,可以预测系统的性能,指导设计和
优化,提高太阳能热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动态模拟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动态模拟太阳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是指通过吸收太阳能并进行转换,将其用于供暖、热水和空调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了解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动态模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一、动态模拟的意义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器、热储罐、热泵等组成,其工作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热负荷需求等。
通过动态模拟,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优化系统设计和控制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二、动态模拟的方法1. 基于物理模型的动态模拟基于物理模型的动态模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它以系统的物理特性和能量传递机制为基础,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
该方法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太阳辐射、热传递、负荷变化等,并结合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时域或频域的计算。
2. 基于仿真软件的动态模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仿真软件的动态模拟成为了一种便捷的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仿真软件,如TRNSYS、EnergyPlus等,可以建立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模型,并进行动态模拟。
仿真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可以进行参数优化、方案对比和性能评估等。
三、动态模拟的关键技术1. 太阳辐射的模拟太阳辐射是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中的重要能源源泉,准确模拟太阳辐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
可以利用气象数据、太阳轨迹模型等方法,对太阳辐射进行模拟,并结合系统的集热器特性,计算出吸收的太阳能量。
2. 热传递的模拟热传递是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中的核心过程,对于热储罐、热泵等组件的热传递进行准确模拟能够揭示系统的热性能。
可以利用热传导、对流、辐射等传热模型,结合系统的结构和工况条件,计算出热传递的效果和损失情况。
3. 控制策略的优化动态模拟不仅可以用于系统的性能分析,还可以用于控制策略的优化。
通过模拟不同的控制方案,比如温度调节、流量控制等,可以评估不同策略的效果,选择最佳的控制方式,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太阳能供热系统储热水箱散热机理分析研究

中 图分 类 号 :K 1 . T 5 35
文献标志码 : A
太 阳 能供 热 系 统 储 热 水 箱 散 热 机 理 分 析 研 究
张 森 , 程伟 良, 孙东红 , 晓文 梁
( 华北 电力 大学 能 源与动 力 工程 学院 , 北京 12 0 ) 0 2 6
Ana y i n H e tDispa i n M e ha s fW a e o a e Ta n S l r lsso a s i to c nim O t rSt r g nk i o a
叠 一
Cl er y ean En g
第2卷第 1 6 期
21 0 0年 1 月
电网与清洁能源
P w r yt n l nE e y o e s m adCe n r S e a g
V0 |6 No. l2 1
Jn 2 1 a. 0 0
文章 编 号 :64 3 1 ( 0 0 0 — 0 3 0 17 — 84 2 1 ) 1 0 7 — 4
H e tng S t m a i yse
ZHANG e CHENG e-la S n, W i ing, UN n —h n S Do g o g,LI ANG a — l Xi o wel
(ol e f n r n o e nier g N a hn l tcPw r nvr t B in 0 2 6 C ia C lg eg a dP w r gnei , o hC iaEe r o e iesy e i 12 0 , hn ) e oE y E n ci U i, j g
ifue e o h n l nc s nt ehe t ispai a d si t ono t ewae t n whie h fh t ra k, l t ehu iiy m d t o olh s l t nfu n e fs i a il i l e c , S tc n be n ge td i t e n r a te O i a e lc e n o h m l cr u tn e . The ec c ai n nd a ay i e ul o i ic msa c s s a ulto sa l ssr s t pr vdea l n s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1. 引言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热能,再通过热发电机组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可用于供电、供热等领域。
为了提高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建模与仿真技术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2.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基本结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一般由太阳能收集子系统、热能转换子系统和电能转化子系统组成。
太阳能收集子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和传热介质,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热能转换子系统通过热发电机组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能转化子系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输出。
3.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建模方法为了对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一般采用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物理模型基于系统的物理原理建立,可以描述系统的能量传递和转换过程。
数学模型则通过数学方程对物理模型进行精确描述,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计算。
4. 太阳能收集子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太阳能收集子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的热量传递模型和传热介质的流动模型。
热量传递模型考虑太阳辐射的入射角度、光照强度等因素,计算集热器的吸收热量。
传热介质的流动模型考虑传热介质在集热管路中的流动速度、压力等参数,计算传热介质的温度分布。
5. 热能转换子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热能转换子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主要包括热发电机组的热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
热力学模型根据热发电机组的工作流程建立,考虑热发电机组的燃烧过程、烟气排放等因素,计算热发电机组的热效率和排放物的含量。
动力学模型考虑热发电机组的运行特性,计算热发电机组的转速、功率等参数。
6. 电能转化子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电能转化子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主要包括发电机的电磁模型和电力系统的传输模型。
发电机的电磁模型考虑发电机的结构、磁场分布等因素,计算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电力系统的传输模型考虑电力系统的线路参数、负载特性等因素,计算电能的传输损耗和功率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季节蓄热水箱
的计算机模拟分析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孙峙峰
BAC冷却系统(大连)有限公司徐飞
摘要:本文建立了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季节蓄热水箱的热力学模型,编写了计算软件,调用气象数据库,以北京地区为例,模拟了季节蓄热水箱在非采暖期逐时的水温变化,计算出不同季节蓄热水箱容量与太阳能集热器面积比例下的水箱最高温度。
经过计算机的模拟计算并对比分析,得出北京地区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季节蓄热水箱容积与集热器面积的比例(V(m3)/A(㎡))在1.5~2的范围内较为合理,为设计中确定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中季节蓄热水箱容量的大小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太阳能供热采暖,蓄热水箱容积,集热器面积,计算机模拟
0 引言
随着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发展,我国北方地区将建设越来越多的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
我国北方冬季寒冷,采暖期间太阳辐射强度相对较低;夏季炎热,太阳辐射强度较强。
为解决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夏季太阳能供热过剩、冬季太阳能供热不足的问题,在系统中设立太阳能季节蓄热水箱,夏季储存过剩的太阳能,在冬季供给系统进行供热采暖。
本文建立了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季节蓄热水箱的热力学模型,编写了计算软件,调用北京地区的气象数据库,以北京地区为例,模拟了季节蓄热水箱在非采暖季逐时的水温变化,计算出不同蓄热水箱容量与太阳能集热器面积比例下的水箱最高温度。
经过模拟计算并分析对比,得出北京地区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季节蓄热水箱容积与集热器面积的比例(V(m3)/A(㎡))在 1.6~2.0的范围内较为合理,为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设计中确定蓄热水箱容量的大小提供了借鉴。
1建立模型
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中太阳能集热系统供热能力的设计是根据采暖期耗热量指标确定的。
因而在非采暖期大部分时间太阳能集热系统可以向蓄热水箱储存太阳能。
太阳能集热、蓄热的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
北京的采暖期从当年的11月15日开始,到次年的3月15日结束。
本模型的目的就是要模拟从3月16日至11月14日期间的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蓄热水箱的水温变化。
从而确定太阳能蓄热系统的季节蓄热水箱容积与集热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之间的最佳配比。
图1:太阳能集热、蓄热系统图
a
蓄热水箱计算模块图
图2:太阳能季节蓄热水箱计算模块图
在非采暖期,太阳能集热器优先保证供热水箱的热需求,多余的热量进入蓄热水箱储存下来。
由于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的选择是根据采暖期供热量的值确定的,因此,非采暖期太阳能集热器供给供热水箱的热量远大于供热水箱的需求量。
为计算方便,假定太阳能集热器在非采暖期获得热量的50%进入到蓄热水箱。
太阳能季节蓄热水箱计算模块如图2所示,蓄热水箱的保温性能为固定参数,蓄热水箱的初始温度为北京的供水温度,为固定参数;蓄热水箱的几何尺寸确定蓄热水箱的容量,为输入参数;北京地区典型年逐时太阳辐射强度和典型年逐时环境温度为气象参数,从气象数据库中调入。
非采暖期蓄热水箱的逐时温度为输出参数。
季节蓄热水箱得热量模型及相关参数确定
蓄热水箱得热量用公式(1)计算:
))(
)(1(5.02210G
t t G a G
t t a I A Q k
a
k k
a
k c k -⋅⋅--⋅
--⋅⋅=ηη入 (1)
式中:
k Q 入——k 时刻内蓄热水箱的输入热量,单位:MJ ;
A ——太阳能集热器采光面积,单位:㎡;输入量;
I ——单位小时内太阳能辐射量,单位:MJ ;气象数据库调入;
c η——集热系统的热损失,无量纲; 0η、1a 、2a ——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参数;
k t ——k 时刻内蓄热水箱的平均温度,单位:℃;
k
a
t ——k 时刻内环境的平均温度,单位:℃; G ——k 时刻内平均太阳辐照度,单位:W /㎡;
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性能参数取某种型号的平板型集热器参数,集热器倾角按照等于北京地区的纬度计算,集热系统损失取10%。
季节蓄热水箱失热量模型
季节蓄热水箱一般都设计在地下,以尽可能地减少热损失。
本文以蓄热水箱的顶部距地面1m 计算。
蓄热水箱四周及底部热损失用公式(2)计算:
)(K A A A A A 1543211土壤失)++++=(t t Q k - (2)
式中:
1失Q ——蓄热水箱四周及底部热损失,单位,J ;
A 1、A 2、A 3、A 4——蓄热水箱四周的表面积,单位,㎡; A 5——蓄热水箱底部的表面积,单位,㎡;
土壤t ——北京地区地下土壤温度,单位,℃;用公式(3)计算:
]})365(2[3652cos{])365(
exp[5
.05.0土壤
土壤土壤a T T a z t t t s n am m ππππ
--⋅--= (3)
式中:
m t ——北京地表全年平均温度,单位:℃; am t ——地下土壤温度的周期性波幅,单位:℃; n T ——从年初到蓄热开始的日期; s T ——最低地表温度对应的日期;
z ——土壤深度,单位:m ;
土壤a ——土壤的热扩散率,单位:㎡/d ;
1K ——蓄热水箱四周及底部的传热系数,单位,W/(㎡.K);用公式(4)计算:
土壤层
土壤层
保温层保温层钢板钢板+
+λδλδλδ=11K (4) 式中:
钢板δ、保温层δ、土壤层δ——蓄热水箱钢板、保温层、土壤层的厚度,单位,m ;
钢板λ、保温层λ、土壤层λ——蓄热水箱钢板、保温层、土壤层的导热系数,单位,:J/(m.s.K);
蓄热水箱顶部热损失用公式(5)计算:
)(K A 261a k k t t Q -=失 (5)
式中:
2失Q ——蓄热水箱顶部热损失,单位,J ;
A 6——蓄热水箱顶部的表面积,单位,㎡;
2K ——蓄热水箱顶部的传热系数,单位,W/(㎡.K);用公式(6)计算:
1
111h K ++++土壤层顶部土壤层空气层空气层保温层保温层钢板钢板λδλδλδλδ= (6) 式中:
空气层δ、土壤层δ——蓄热水箱内上部空气层、蓄热水箱顶部土壤层的厚度,单位,m ;
空气层λ、——蓄热水箱内空气层的导热系数,单位,
:J/(m.s.K); 1h ——地面与空气的换热系数,单位,W/(㎡.K);
蓄热水箱总的热损失用公式(7)计算:
21失失失+=Q Q Q (7)
式中:
失Q ——蓄热水箱总的热损失,单位,J ;
K+1时刻蓄热水箱的水温用公式(8)计算:
水
失入-Vc Q Q T T
k
k ρ)
(1
+
=+ (8)
式中:
1+k T ——K+1时刻蓄热水箱的水温,单位,℃;
ρ——温度为k T 时的水的密度,单位:kg/m 3;
V ——蓄热水箱的容水体积,单位:m 3;取水箱体积的90%;
水c ——温度为k T 时的水的热容,单位:kJ/(kg.K);
蓄热水箱材质取0.5%碳素钢,厚度取20mm ,保温层取超细玻璃棉毡,厚度取50 mm ;蓄热水箱底部的空气层厚度为水箱高度的10%。
蓄热水箱上部的土壤层厚度取1m ,蓄热水箱周围和底部的土壤层厚度取5m 。
土壤的导热系数按照粉质粘土计算。
2 模拟结果分析
太阳能供热采暖季节蓄热水箱的计算界面如图3所示,北京地区1㎡集热器采光面积对应不同季节蓄热水箱容量时,在非采暖期蓄热水箱水温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
1、北京地区1㎡集热器采光面积所对应的季节蓄热水箱的容积为0.6m 3
时,季节蓄热水箱在非采暖期所能达到的温度为81.4℃,蓄热水箱的最高温度偏高,此时水箱的热损失较多,蓄热水箱的容积偏小;
2、北京地区1㎡集热器采光面积所对应的季节蓄热水箱的容积为2.4m 3
时,季节蓄热水箱在非采暖期所能达到的温度为54.7℃,蓄热水箱的最高温度偏低,此时水箱的热损失虽然较小,但是蓄热水箱的容积偏大;季节蓄热水箱投资偏大,
图3: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季节蓄热水箱计算
界面图
图4: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季节蓄热水箱计算结果
对比图
3、北京地区1㎡集热器采光面积所对应的季节蓄热水箱的容积为1.8m 3
时,季节蓄热水箱在非采暖期所能达到的温度为61.4℃,蓄热水箱的最高温度适中,此时蓄热水箱的容积也适中,季节蓄热水箱投资较为合理。
3结论
通过上述的分析表明,北京地区季节蓄热水箱的容积为1.6~2.0m3每集热器采光面积时,季节蓄热水箱在非采暖期的最高水温在63.9~59.3℃之间,蓄热温度适中,初投资较为合理,推荐北京地区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季节蓄热水箱容积与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的比例(V(m3)/A(㎡))在1.6~2.0的范围内较为合理。
【参考文献】
[1] 陶文铨. 数值传热学(第二版).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 沈维道等.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平板型太阳集热器热性能测试方法. GB/T 4271-2000
[4] 真空管太阳集热器. GB/T 17581-1998
[5] 赵军曲航等. 跨季节蓄热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的仿真分析{[J]. 太阳能学报,2008:214-219
[6] Werner Weiss, Solar Heating Systems for Houses, A Design Handbook For Solar Combisystems. Published by
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 June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