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失物招领
12.失物招领

(3)指导朗读
2.读5——8小节,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3.交流不能解决的问题。
4.看图启发想象,说话。
如果你是其中一位丢垃圾的同学,当唐老师举起塑料袋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
小明想:
4.“失物”为什么加上引号?
5.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睁得大大的听得专心
3.反馈: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可指导学生简单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
三、师生共同读课文1——4自然段
1.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2.指名读课文1——4小节。
教师重点指导读好:“听得可专心了”要有抑扬感和唐老师严肃的语气。_
10
环节三:
交流展示
四、语言训练
1.很大很大很多很多很()很()
班级
一(2)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间
3.26
课题
12.《失物招领》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三维表述):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其中会写“同、工、专、才、级、队”6个生字,能积累文中出现的一些词,如“很大很大、很多很多、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睁得大大的、听得专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把文中不同的语气读出来。
教学反思
这节课导入以简短的“失物招领”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使学生的读有针对性,我再适时的板书帮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最后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又有助于知识的内化。
3
板书设计
12、失物招领
老师学生
严肃睁大眼睛
1212 失物招领排版

12失物招领教学目标: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用具:卡片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播放录音,揭示课题同学们,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了,大家注意听,播音员说了什么?(播放录音:同学们,刚才张爷爷捡到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失物招领(练读课题,注意读准“失”的音。
)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质疑)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作个记号,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4、练读生字,巩固字音。
◆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做“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和词语。
三、自主发现,自由交流1、小组合作学习。
A、学习任务:◆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
◆对小伙伴的回答给予评价。
B、合作方式: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任务学习、交流。
C、汇报交流。
(以下的交流要根据学生的提问,随机选择相应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讨论、朗读。
)◆当学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时,学生自主交流,朗读第六自然段。
◆当学生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谁?”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练读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
◆当学生提出“同学们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
(同学们确确实实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东西,四十双眼睛怎么样?四十张小嘴怎么样?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怎么样?)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
•◆当学生提出“同学们怎么样认领失物?”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启发想像,假如你就是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你当时会想些什么。
小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失物招领

依然犹存。这里还有大禹的足迹,王禅的履痕,孙思邈写《千金要方》居住的山洞,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房舍的旧址。淇河两岸,古墓成群,地下宝藏,价值连城。辛村遗址, 大赉店遗址,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天然太极图,青崖绝石窟,白蛇洞,白龙庙,双塔寺,鸡冠山,这些历史遗存,稀世可观,奇妙绝伦。。 教育加盟 / 。 对于这一类原因,建议平时多跟读正确的材料,例如各种新闻广播(news broadcast),来达到纠正发音和练习听力的双重效果。此外,在平时做练习时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发音与标准 发音有出入的词记下来并强化训练,以后不再有类似错误(mistakes)。英语词汇量(vocabulary)不够,所以想要提高雅思听力速度,要背诵单词了很多考生有这样的经历,单词听到了,
理解了,是写不出来。这是因为单词的形体和读音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联系(stable connection)。对于这种情况,一是要在平时记单词的时候
大声朗读(注意读音的质量),通过综合刺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稳固印象(expression);二是平时练习时多搜集此类听得懂但写不出的词,进行强化训练(training). 古代的淇河两岸,不仅风光旖旎,且繁华热闹。茶楼酒肆,遍布淇滨,笙箫歌舞,昼夜不绝。写诗作赋,蔚然成风,历史文化,绚丽多彩。《诗经》中描写淇河风貌的诗篇,
有四十首,涉及淇河一带的诗句,有一百多篇。“毖彼泉水,亦流于淇;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翟翟竹竿,以钓于淇;淇水悠悠,桧楫松舟;有狐绥绥,在彼淇侧……”每首诗句, 不离淇字。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历代文人墨客,名家大师,诸如李白、杜甫、王维、高适、宋之问、陈子昂等二十八位文豪大家,曾先后来淇河观光游玩,留下墨迹。如李
12《失物招领》

12《失物招领》引言失物招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公共服务,目的是帮助失主找回遗失的物品。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越来越忙碌,很容易忘记或遗失物品。
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失物招领系统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失物招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失物招领系统。
失物招领的重要性失物招领对社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对于失主而言,丢失贵重物品可能会导致心理和经济上的损失。
通过失物招领服务,失主有机会找回遗失的物品,减轻了他们的损失和痛苦。
其次,对于寻找失主的人而言,他们有权利将物品归还给失主。
失物招领服务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归还物品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失物招领系统1. 创建一个统一的失物招领平台为了提高失物招领的效率,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非常重要。
这个平台可以是一个在线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序,供人们提交失物和寻物的信息。
失主可以在平台上发布他们丢失物品的描述,包括物品的特征、丢失地点和时间等信息。
寻找失主的人也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找到物品的信息。
通过统一的平台,失物招领的信息可以被集中管理,方便失主和寻找者之间的联系。
2. 提供便捷的联系方式在失物招领平台上,提供便捷的联系方式非常重要。
失主和寻找者都需要能够及时地联系到对方,以便进行物品的归还。
在失物招领平台上,可以要求用户填写自己的电话号码或电子邮件地址。
这样,失主和寻找者之间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进行联系。
3. 加强宣传和推广为了提高失物招领的知名度和效果,必须加强宣传和推广。
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新闻媒体和校园广播等渠道,宣传失物招领的重要性,并提醒大家关注失物招领平台的存在。
同时,也可以与学校、企业和社区合作,共同推广失物招领服务,增加宣传的覆盖面。
4. 定期清理和归档失物信息为了确保失物招领系统的高效运行,定期清理和归档失物信息非常重要。
已找到归还物品的信息可以移到归档文件夹,以便维护清洁和整洁的平台。
同时,也可以对失物信息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哪些物品容易丢失和被找回,以便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失物招领

课题:12失物招领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
取题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为“失物”,那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教师可紧紧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0-53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
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
第一课时
课题:12失物招领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
取题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为“失物”,那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教师可紧紧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0-53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积累词句,感悟引号的特殊用法。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教具准备】课件、生子卡。
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优点】
【不足】
【再设计】。
12《失物招领》—栗楼小学—乔农

一年级下册第 12 课《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学校:栗楼小学教师姓名:乔农教学目标:一、日积月累(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失、级、同、观、围、工、专、准、备、队、才、请、双、各”14个生字(1)常规识字:①比一比:失—先格-各-备②换一换:现-观堆-准伟-围③加一加:又-双青-请(2)趣味识字:组词记忆:同学;一年级量词:一双手一双鞋队:站队的时候后面的人只能看到前面的耳朵(3)易读错字:“才”是平舌音,“准、专、失、双”是翘舌音。
(4)多音字:观[guān] 看,察看:~看。
道观。
[guàn] 道教的庙宇:白云~。
(5)应会写字:“同、工、专、才、级、队”6个字。
1)写正确:同、工、专、才、级、队①学生观察,找出易写错的笔画。
②书写指导:“专”字第三笔是竖折撇,不能拆为两笔;“级”字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捺。
2)写美观:按规律分类指导书写:有在什①出示生字,观察字形结构规律。
②交流并明确:“同”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上包下),被包围部分要往上写;“专”字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点;“才”字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一点,竖要写在竖中线右边一点;“队”字的指导应把重点放在双耳旁的写法上,要强调“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人”字的撇留出空间;(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认真、准点、少先队、难题、先进、备课、失去、各自(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二、理解运用(一)了解词意1.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理解“很大很大、很多很多”,照样子再说出一些这样的词语。
理解“专心”,用“专心”说一句话。
2.了解词意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表演理解“专心”(二)重点问题:课文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三)仿写句子(或造句)训练:①“植物园很大很大”—__________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树木很多很多—__________很多很多。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语文下册《12失物招领》教案

初次培养学生总结课文的能力。
作业设计
找一找:找一找在校园里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它们扔到垃圾箱。
板
书
设
计
11失 物 招 领
找回自己的垃圾
爱护环境
课
后
记
教
学
过
程
活 动
过 程
活 动 方 式
设 计
意 图
教 师
学 生
一、复习
二、朗读感悟:
三、实践活动
1、检查预习,比比谁读得正确。
2、改错读,教师教读学生读错的句子。
3、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想边议论:到底有没有同学有没有丢失东西?
4、教师范读。
找“失物”。找一找在校园里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它们扔到垃圾箱。
学生开火车读,一人读一段,前一人如果读错了,后一人把此段再读一遍。
学生读完后,学生互相评价。
学生再读,自由读,练习读地流利、有感情,注意轻声。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完后,选代表全班汇报。
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选择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读。
把这篇课文讲的一件事回家讲给父母听。
学生回家行动并写写过程。
学生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2、教师相机指导;
3、鼓励学生根据字形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
4、出示词语卡片;
1、范写,指导学生观察;重点指导:专、才
2、巡视检查;
3、师生共同评价。
看课题,提出问题;
齐读课题。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
读准翘舌音和后鼻音;
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
练习运用词语,如:准备:
我准备送还鸟蛋
小松鼠准备种松树。
小学一年级语文12失物招领

一、课时总设计
年级
一(4)
课题
识字一
课时
2
设计者
执教者
执教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
目标
继续培养初次阅读时边读课文边把自己觉得难的地方做记号,多读几遍的习惯。
情感
目标
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2、反馈预设(1)后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导正确朗读。
3、反馈预设(2)后学习课文第一到第三自然段。
1、指名上来抽字卡,并要大声读给大家听,一起指正(可以进行组间比赛,提升紧张感,每组叫到的人数应一样)。
2、请刚才持卡的同学,拿着卡自由流动,用手中的卡叫另外组的同学读,最好能组词,不会读的站起来,比比哪组站起来的人数少。
10、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11、自荐读,比比谁读得更生动(从语音、语气、表情等方面评价)。
12、各自读课文,要求:
完整、仔细,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读。努力读出自己的最佳样子。
13、反馈(选一两个段落即可)。
1.想一想,说一说在你们集体出游的活动中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2.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1、摘果子,巩固字词。
2、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
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这节课继续学习《失物招领》,请小朋友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学生自渎课文:
1、出示第四自然段。
2、指名读这一段,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