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TAR宽带卫星技术及应用

合集下载

IPSTAR卫星通信系统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概要

IPSTAR卫星通信系统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概要

IPSTAR 卫星通信系统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解决方案1.IP语音通信。

IP 语音通信通过 IPSTAR 卫星系统并使用总部的 VOIP 平台进行内部调度通话。

2.双向视频会议系统 (可根据用户具体需求选择设备和开通带宽。

3.单向视频监控系统 (可根据用户具体需求选择设备和开通带宽。

4.OA系统。

OA 网络协同办公系统属于集中访问服务,需要按照实际的使用带宽进行卫星资源分配。

5.Internet服务。

Internet 服务为可选服务。

基于 IPSTAR 的数据传输路由描述IP语音传输路由:石油勘探作业队伍 IP 电话终端←→IPSTAR 卫星←→IPSTAR 关口站←→总部 VOIP 平台←→PSTN双向视频会议传输路由:石油勘探作业队伍视频指挥前端←→IPSTAR 卫星←→IPSTAR 关口站←→综合视频交换机←→主会场单向视频监控传输路由:石油勘探作业队伍视频指挥前端←→IPSTAR 卫星←→IPSTAR 关口站←→综合视频交换机←→总部视频监控终端OA系统传输路由:石油勘探作业队伍←→IPSTAR 卫星←→IPSTAR 关口站←→总部 OA 服务器Internet传输路由 :石油勘探作业队伍←→IPSTAR 卫星←→IPSTAR 关口站←→Internet整体效率得到提高总之,中卫普信宽带通信有限公司的 IPSTAR 卫星通信系统可为中石油、石化及其下属企业提供卫星链路资源, 并有承载数据、语音、视频业务的全套解决方案, 使得其与对偏远地区、沙漠戈壁等地面通信传输手段无法到达的油气井勘探、生产、运输作业点之间的通信成为现实。

目前 IPSTAR 已成功为中石油下属的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服务,如大庆、长庆、四川、新疆等油田,利用现代化的卫星传输方式,突破地理位置上的限制,加快数据资料传输,提高通信效率, 促进其整体业务快速发展。

在油田野外作业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油田在野外施工现场等地有作业施工项目, 施工现场不定期移动, 需要进行视频监控,对现场的作业情况进行了解、检查、监控,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生产指挥。

卫星新技术IPSTAR宽带卫星技术及应用PPT课件

卫星新技术IPSTAR宽带卫星技术及应用PPT课件

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 FS-1300L 14 KW 约6500 kg 12年 2005年8月11日 Ariane 5
IPSTAR-1卫星的覆盖范围
轨道位置:东经119.5o 卫星容量
➢ 45 Gbps (前向25/回传20, 支持1300万用户)
➢ 以上为使用120cm天线计算 得出的标称容量
服务于中国地区的关口站有三座,分别位于北京、 上海和广州,相互之间通过地面光缆相连接
IPSTAR端站
•IPSTAR终端可与IP 兼容,可与现有的各种网络应用、
实用程序和硬件接口結合。因此,设计提供有各种不同
的终端配置选择,满足各种用户的需要。
•IPSTAR用户终端由两部分组成:
–室内单元(IDU):高性能的IPSTAR卫星调制解调器
由IPSTAR-1卫星、业务关口站和小口径天线地面 终端组成
拓扑结构:星型 关口站工作于Ka频段,端站工作于Ku频段
即关口站到终端的前向链路为Ka上行,Ku下行 终端到关口站的返向链路为Ku上行,Ka下行 由IPSTAR-1卫星完成Ka-Ku频段的交链
端站与地面宽带网络以及相互之间的业务连接和 交换由关口站完成
IPSTAR 的IPX-9200 企业系列卫星 调制解调器可安装到19”机架上, 并可方便地连接到PC 网络或其它 网络设备。坚固的设计适合苛刻 的环境、农村及大负荷应用。
–室外单元(ODU):专门为IPSTAR 室内单元进行优
化选择的室外单元系统
室内单元 (IDU):
室外单元 (ODU):
专业系列
IPSIPSTAR端站——室内单元TAR
终端:专业系列
•全新的IPX-3200(iCON)卫 星调制解调器,以最诱人的 价格保证高性能和双向连接 的轻松宽带互联网接入。 •特点:

IPTV卫星宽带VSAT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IPTV卫星宽带VSAT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IPTV卫星宽带VSAT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标题:“IPTV卫星宽带VSAT应用研究”一、研究背景和目的IPTV卫星宽带VSAT应用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广播技术,可以通过卫星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和音频服务,适用于遥远地区和临时性活动的场合。

本研究旨在深入研究IPTV卫星宽带VSAT应用的技术原理、应用场合、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为相关企业的IPTV卫星宽带VSAT应用的开发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1. IPTV卫星宽带VSAT应用的技术原理:深入研究IPTV卫星宽带VSAT的技术原理,分析其特点和优势,探讨其技术应用和发展前景。

2. IPTV卫星宽带VSAT应用场合:分析IPTV卫星宽带VSAT应用的场合和条件,探讨其适用场景和优势,为相关企业的产品开发提供定位和方向。

3. IPTV卫星宽带VSAT市场前景: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IPTV 卫星宽带VSAT在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和发展趋势,预测其未来的市场前景。

4. IPTV卫星宽带VSAT应用的开发和推广:针对IPTV卫星宽带VSAT应用的技术特点和市场需求,提出相应的开发和推广策略,为相关企业的产品推广和销售提供技术支持。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以获取全面和深入的数据和信息。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促进IPTV卫星宽带VSAT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预期成果如下:1. IPTV卫星宽带VSAT应用技术原理的深入研究报告。

2. IPTV卫星宽带VSAT应用场合的分析报告。

3. IPTV卫星宽带VSAT市场前景的分析报告。

4. IPTV卫星宽带VSAT应用的开发和推广策略的研究报告。

五、论文大纲1.引言1.1 研究背景和目的1.2 研究内容和方法1.3 论文结构和安排2. IPTV卫星宽带VSAT技术原理2.1 IPTV概述2.2 卫星宽带VSAT技术原理2.3 IPTV卫星宽带VSAT技术优势3. IPTV卫星宽带VSAT应用场合3.1 军事应用3.2 美国卫星电视公司的应用3.3 其他场合的应用4. IPTV卫星宽带VSAT市场前景4.1 行业现状4.2 市场竞争状况4.3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5. IPTV卫星宽带VSAT应用的开发和推广5.1 技术开发和应用5.2 市场推广策略6.总结与展望6.1 研究总结6.2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致谢。

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的基本特点及应用

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的基本特点及应用

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的基本特点及应用1. 引言1.1 引言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是一种为海事行业提供宽带通信服务的技术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涵盖了船舶通讯、船舶监控、船舶安全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技术特点、应用场景、技术发展趋势、卫星通信系统的优势和海事行业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全面了解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其应用。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海事行业对于通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通信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海事行业的需求,因此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应运而生。

这种系统采用卫星技术,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具有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

海事卫星通信系统还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能够保障海事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将会进一步提升其性能和功能,满足海事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海事行业将更加依赖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学习和了解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000字】2. 正文2.1 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的基本特点1. 高速传输: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拥有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可以实现海事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

2. 全球覆盖: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无论船只在何处,都可以进行联络和数据传输。

3. 高可靠性: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即使在恶劣海况下,仍能保持稳定的通信连接。

4. 多样化的服务: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包括语音通话、数据传输、视频会议等,满足海事行业的不同需求。

5. 高安全性: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保障通信内容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攻击。

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的基本特点是高速传输、全球覆盖、高可靠性、多样化的服务和高安全性,这些特点使得该系统在海事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为海事工作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基于IPSTAR卫星宽带通信技术的应用分析

基于IPSTAR卫星宽带通信技术的应用分析
框 图。
【 关键词】ISA PT R卫星; 宽带通信 ; 多场合应用; 分析与探讨 【 中图分类号】T 97 . N 2 2 【 文献标识码】B
1 IS A P T R卫星宽 带通信技术简述
通信系 统 , 收 速 率 与 回传 速 率 分 别 达 到 4 M i s和 接 bt / 2M i s提供包括 语音 、 据 、 议 电视 、 bt 。 / 数 会 互联 网宽带接
从而有效地避 开了地面网络基础设 4 b / , 5G i s是传统通信卫星容量的 2 3 t 0~ 0倍 , 而有效 降 提供 高速互联 网服务 , 从
链路容量灵活 低 了单位带宽卫 星容量 的使用成本 , 可以更经济地为用户 施的限制 。根据独享或共享需求分配带宽 ,
适应数据流量突发状况 , 带宽 资源不但得 到充分利 提供宽带接人和通信服务。 目前 , 中卫普信宽带通信有 限 可变 , 同时也形成 了个人用户理想 的宽带接 人方案 J开辟 , 公 司( B N) C S 是中国卫通通信集 团公 司旗 下独家经 营 I— 用 , P
SA T R宽带卫 星的专业公司 。
和丰富了中小单 位 、 公共互 联 网用户 ( 热点 ) 如 以及 多用
IS A P T R卫 星宽带 通信 系统 由 IS A P T R卫 星 、 业务 关 户单元 ( U) MD 宽带接人 的新途径 。应用示例见 图 1 。 口站和小 口径天线 地面终端 组成 , 是一 个完全 基 于 I P技 术 的宽带卫 星通信广播系统 , 采用星状拓扑结构 。业务关 口站与端站分别 工作 于 K 频 段和 K a u频段 , 口站 到终 关

图 2 I S A 系统 T PT R V回程 与 S G 应 用 示例 N 一 叼> I

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的基本特点及应用

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的基本特点及应用

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的基本特点及应用1. 引言1.1 引言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的发展,标志着海洋领域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

随着海事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需求的增加,传统通信系统在满足需求方面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而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的出现,为繁琐的海洋通信工作提供了更加高效、稳定、安全的通信手段。

海事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其对通信技术的要求更高,比如在恶劣海洋环境下的通信保障、远程海域的数据传输、海上作业的实时监控等。

而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的基本特点是其具有高速、稳定、全球覆盖的通信能力,能够有效应对海事行业的需求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的基本特点以及其在船舶通信、渔业监控、沿海保障和海洋资源勘探等应用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技术在海洋行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趋势。

【2000字】2. 正文2.1 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的基本特点一、高速传输能力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具有高速传输能力,能够实现海事通信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

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海事信息的实时传输,提高海事应答和处理的效率。

二、全球覆盖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具有全球覆盖的特点,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海事通信和监控。

无论船舶身处何处,都可以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与岸上指挥中心进行联系,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应对。

三、高度可靠性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具有高度可靠性,可以在恶劣海况下仍能保持稳定的通信连接。

这为海事行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确保海上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安全。

四、多样化应用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可用于多种应用领域,如船舶通信、渔业监控、沿海保障和海洋资源勘探等。

通过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实现更多功能和服务,满足海事行业的多样化需求。

五、信息加密保障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还具有信息加密保障的特点,可以确保海事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有效防止信息被非法获取和篡改,保障海事通信的安全性。

iPSTAR通信卫星简介

iPSTAR通信卫星简介

新一代通信卫星iPSTAR北京时间2005年8月11日,欧洲阿里亚娜-5G运载火箭将一颗名为iPSTAR的泰国通信卫星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的地球轨道。

iPSTAR又叫THAICOM4,可译为“因特网卫星”或“泰国通信卫星-4”,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通信卫星。

这颗泰国的通信卫星由美国劳拉公司(Loral)研制,采用LS-1300S卫星平台,载有114台转发器,功率为15千瓦,设计寿命12年,重量约6.5吨,比2004年7月18日也是由阿里亚娜-5G运载火箭发射的当时全球最重的通信卫星——加拿大阿尼克-F2(ANIK-F2,6吨)重半吨,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高性能宽带卫星,可为亚太地区14个国家的多家企业和商业客户提供多层次的宽带业务。

它定点在东经120度赤道上空,天线直径75~120厘米,主要用于电视信号转播和网络传输。

可提供直接到桌面的因特网通信等服务,包括为亚洲和澳大利亚用户提供新型多媒体服务和数据服务,尤其是向印度ITI公司提供宽带卫星服务。

这颗卫星也是世界第一颗新型宽带通信卫星,传输速度为40Gbps 以上,采用了蜂窝多点波束等独特技术,等效于1000个以上常规的36兆赫兹编码和调制转发器,其带宽容量差不多相当于目前在亚洲地区服务的所有通信卫星容量的总和,即相当于20多个传统卫星。

可为用户提供上行链接速度4Mbps,下行速度2Mbps的数据服务。

配备的7个天线,可以提供112个Ku和Ka频段的地区或定点广播。

iPSTAR卫星既可以作为向因特网服务供应商(ISP)提供接入光纤网的因特网骨干接入手段,也能向用户提供可与有线和ADSL相媲美的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宽带因特网服务。

能够有效地为整个亚太地区的个人和公司用户提供低成本的用户终端和带宽,将是ADSL、有线和固定无线等其他地面宽带的有力竞争者,具有覆盖区域广、组网迅速和服务灵活的优势。

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的iPSTAR卫星是一个区域通信卫星系统,波段为Ku(84个点波束、3个赋形波束和7个区域广播波束)和Ka (18个馈源波束和网关)混合频段,具有较高的链路容量的Ku频段,比较适合于亚太地区用户通过较小尺寸的用户天线使用。

基于IPSTAR的卫星通信在输电线路的应用研究

基于IPSTAR的卫星通信在输电线路的应用研究

基于IPSTAR的卫星通信在输电线路的应用研究摘要:针对输电线路现场抢险抢修应急通信及电力施工现场可视化管控视频传输的难题,提出基于IPSTAR卫星终端的集成通信方式,采用TDMA无线接入作为关键技术,使输电线路现场应急通信不受环境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较好的解决输电线路紧急突发应急抢险视频传输随时实时高速双向互动的通信需求,大大提高输电线路应急现场数据传输的宽带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现场与指挥调度中心信息双向互动。

关键词:IPSTAR视频传输TDMA无线接入一体化通信可视化管控1.引言目前输电线路现场的数据通信较多采用现有无线公网(GPRS/CDMA/3G)作为传输手段,但由于电力高压输电走廊多数处于偏远地区,公网信号覆盖普遍较差,使得很多输电线路电力现场的数据传输很不可靠,受到公网覆盖的较大限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目前大部分电力输电线路走廊地区无线公网的数据带宽还比较低,视频传输比较困难。

基于输电线路现场抢险抢修及电力现场施工可视化管控的需求,尤其是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如:特大台风或强烈地震等)、输电线路出现紧急突发情况下,迫切需要把现场的视频实时传输到指挥调度中心,便于及时了解现场实情、决策调度指挥,但是现有的传统的通信手段包括公网覆盖及带宽均不能满足输电线路抢险及可视化管控对于传输实时高清视频的需求。

IPSTAR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具备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采用KA+KU复合传输技术及频率多重覆用技术与完全基于IP的传输技术的有机结合,作为数据通信传输手段,具有建设成本低、安装使用快速方便、宽带化、安全性好的优势,而且不受地理位置和环境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地的实现宽带数据的接入,可以提供包括因特网宽带接入、话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在内的双向互动通信,可以有效解决地面网络覆盖不到的盲点地区的宽带业务需求,这一优势特别适合于输电线路现场抢险、抢修应急通信及电力可视化管控的应用需求。

2.集成通信方案2.1一体化通信架构一体化通信设计方案总体架构采用三层的集成结构,第一层是无线接入层,采用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实现2-5Km的非视距的远距离视频接入;第二层是基带层,采用MODEM技术实现,实现数字视频信号的调制;第三层是射频传输层,采用卫星射频传输技术发送到IPSTAR卫星上进行转发和远程传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 家庭 中小企业
IPSTAR
热点
三重播放 视频: 直播电视、互动电视、视频点播 音频 : 电话、视频电话等
Page 28
宽带接入
直接IP内容广播 直接 内容广播 单向接收 家庭接入 单向接收宽带视频内容 电话拨号或ADSL回传
•PSTN •企业总部 企业总部
•Internet骨干网 骨干网 •内容提供商 内容提供商
即关口站到终端的前向链路为Ka上行,Ku下行 终端到关口站的返向链路为Ku上行,Ka下行 由IPSTAR-1卫星完成Ka-Ku频段的交链
端站与地面宽带网络以及相互之间的业务连接和 交换由关口站完成
Page 7
IPSTAR系统网络结构
Ka频段 用户数据中心
Ku频段
Internet 骨干网
PSTN
Page 8
• • • • •
USB 2.0 100-240V 交流供电 VoIP 视频会议 热点和WLAN IP专网 IP2TV
Page 18
18
IPSTAR室外单元
天线
0.84 米、1.2 米、1.8 米
上变频模块(BUC)
0.25 瓦、1 瓦、 2瓦
LNB 馈源
Page 19
IPSTAR可搬移天线
Page 20
IPSTAR-1卫星
制造商: 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 卫星型号: FS-1300L 卫星功率: 14 KW 发射重量: 约6500 kg 设计寿命: 12年 发射时间: 2005年8月11日 运载火箭: Ariane 5
Page 10
IPSTAR-1卫星的覆盖范围
轨道位置:东经119.5o 卫星容量
关键技术参数
前向链路: 前向链路 TDM-OFDM
• 每个OFDM 载波可复合最多16 个 3.375MHz的通道 • 用户接口速率: 按照需要最高可 达8.9 Mbps • 前向载波(Outbound)速率:最高 达139 Mbps IPSTAR-1卫星 卫星
回传链路: 回传链路 MF-TDMA
Page 25
IPSTAR系统的综合优势(二)
系统容量大
IPSTAR系统可提供中国地区使用的容量达12Gbps,是目前可提供 中国使用的其它传统卫星容量的总和
卫星资源成本低
IPSATR卫星的单位带宽容量的成本远低于传统卫星
终端设备成本低
IPSTAR系统是针对消费者市场而设计,目标终端数量将达数百万, 这足以将用户终端的设备价格降到最低
专业系列
Page 15
IPSTAR终端:专业系列
• 高性能的卫星终端:
• • • • 下载速度最高达 4 Mbps 上传速度最高达 2 Mbps IP转发,支持多PC环境 支持TCP加速,GRE 隧道协议
• 灵活的接口: • Ethernet 10/100 BaseT (RJ45)



USB 2.0 100-240V 交流供电 -12V 直流供电(可选)
NB
红公司总部的卫 星终端工作站
红公司端站与总 部之间的信息仅 在其之间传递
Page 30
农村电话
语音系列
ATA 2-8 ports
IPSTAR 关口站
IP PABX 话音网关 预付费计 费系统 软交换
PSTN
Page 31
视频会议
实时组播节目
分支机构
中心教室教师
IPSTAR 关口站
IPSTAR 或地面专线 公司总部
Page 5
天地一体的综合业务平台-IPSTAR
IPSTAR 系 统 , 是 一 座 建 立 在 大 容 量 多 波 束 的 IPSTAR-1卫星基础上的天基宽带卫星通信网络 IPSTAR-1卫星总容量达45Gbps,是一颗传统通 信卫星容量的20-30倍 IPSATR-1卫星的单位带宽容量的成本远低于传 统卫星 IPSTAR系统具有充分的比较优势
Page 4
地面通信也不是万能的
虽然地面通信网络容量大、价格低廉,但也存在 着一些问题:
不能无缝覆盖 对于全国性电路需求,由于分属不同的运营商,协调 难度大 在点多面广的情况下,综合费用高 末梢电路可靠性较差,发生阻断时恢复时间长
以上地面网络的不足正是卫星通信的长处,卫星 通信可以作为地面通信必要的补充和延伸 卫星通信是不可或缺的通信方式
卫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广 播 电 视 领 域 --- 电 视 和 电 台 节 目 广 播 、 新 闻 采 集 (SNG)、节目分发、节目交换 电信领域---IDR业务、话音通信、数据传输、Internet 宽带接入、寻呼联网 金融领域---银行结算、股票交易及行情发布、地面网 络备份 教育领域---远程教育 专用通信网---Intranet联网、企业信息网络互联、数据 采集、生产遥控/遥测、电视会议 ……
IPSTAR中国业务网络组成
Page 21
IPSTAR系统采用的新技术
空间段
采用“蜂窝状”多点波束覆盖,有效提高了带宽和频率的利用率 动态功率管理系统可根据天气的变化优化每个波束的功率输出, 从而提高星上载荷功率的利用率,并保持良好的链路可用度
地面段
新的编码和调制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信道的传输效率(达到 2.4-3.5bps/Hz),降低了地面设备对功率的需求(可以使用更 小的天线和功放,从而降低了硬件成本),提高了卫星链路的可 用度 动态带宽管理(DLA)技术能动态地调整带宽(调制或编码方式) 以满足天气条件的变化,从而保证链路的高可用性
Page 17
IPSTAR性能介绍 IPSTAR性能介绍
• 高性能的卫星终端:
• • • • 下载速度最高达 4 Mbps 上传速度最高达 2 Mbps IP转发,支持多PC环境 支持TCP加速,GRE 隧道协议
• 灵活的接口: • Ethernet 10/100 BaseT (RJ45)

• • 应用:
链路可靠性高
IPSTAR系统采用了星上动态功率管理和动态带宽管理等新技术,解 决Ka和Ku波段卫星通信降雨衰耗大的问题,使IPSTAR系统的链路 可靠性和传输性能得到了最大的保证
系统安全性高
IPSTAR系统采用Ka+Ku频段空间交链技术和跳频技术,可有效防止 不法信号对卫星的干扰,较完全开放的传统卫星有更高的安全性
服务于中国地区的关口站有三座,分别位于北京、 上海和广州,相互之间通过地面光缆相连接
Page 14
IPSTAR用户终端(UT)
IPSTAR 用户终端设备包括:
室内单元 (IDU): 高性能的 IPSTAR卫星Modem 室外单元 (ODU): 室外单元系统为IPSTAR室内单元 的使用作了特别的优化
Page 26
IPSTAR系统能做什么?
IPSTAR系统是一座完全基于IP包交换技术的天 基宽带通信系统,业务能力上具有普适性 IPSTAR系统可提供包括语音、数据、会议电视、 互联网宽带接入、信息和视频广播等在内的综合 业务
Page 27
IPSTAR应用概览
政府/企业 专网 农村信息化 电话/上网 远程教育 远程医疗 应急通信 专线电路 地面电路备份/移 动中继 视频会议 新闻采集
将推翻人们脑海中卫星通信“昂贵”的观念 充分发挥了卫星通信的”无处不在、业务开通灵活便 捷”等优势
Page 6
IPSTAR系统概览
IPSTAR系统是一个完全基于IP技术的宽带卫星 通信广播系统 由IPSTAR-1卫星、业务关口站和小口径天线地 面终端组成 拓扑结构:星型 关口站工作于Ka频段,端站工作于Ku频段
Page 22
调制和编码率的自适应调整
调制编码自适应技术可以带来更高的传输 吞吐量和更高的链路可用度
雨衰导致的Es/No 或 C/N 变化
自适应调整的 调制和编码率
传统固定的 调制和编码率
Page 23
动态带宽管理(DLA)的工作过程
设置 2 dB的余量 同步恢复
QPSK 0.835
QPSK 0.793 QPSK 0.660 QPSK 0.495
Page 32
边远学校
卫星新闻采集-视频回传
支持传输新闻剪辑、照片和新闻报道等文件,上传速度可 达2Mbps 2 支持MPEG4 、 Windows Media 9 等压缩视频格式,降低带 MPEG4 MPEG 宽消耗 支持广播质量的MPEG4视频流直播,最大速度可达2Mbps MPEG4 MPEG 2 支持实时双向互动和视频会议,现场记者和中心记者之间 可进行实时互动交流 支持互联网、电子邮件、VoIP、VPN VoIP、 IP的应用 VoIP VPN等其他基于IP IP
家庭宽带接入 包括电话、视频内容, 使用双向终端 NOC Data Center 办公室宽带接入
IPSTAR关口站 关口站
企业网宽带接入 商业网点宽带接入 热点、学校、咖啡馆等 社区宽带接入
Page 29
企业专网应用(采用GRE隧道协议)
绿公司端站与总部 之间的信息仅在其 之间传递
绿公司总部的卫 星终端工作站
• 多频的2.11 MHz通道最高支持 4 Mbps/通道 • 用户接口速率:按照需要最高 可达4 Mbps
IPSTAR 关口站 NOC, Data Center, Network Ka波段天线 8.1m Ka 7.6m Ku波段天线 (广播波束) Ku
Page 9
IPSTAR 用户终端 天线:84,120,180 cm 84,120,180 BUC:0.25, BUC:0.25, 1, 2W
Page 3
卫星应用的现状(二)
由于地面通信网络的完善,卫星通信遭遇的竞争 越来越激烈 在大容量、低价格的光纤通信网络的冲击下:
原大量通过卫星传输的IDR、数据专线、电话等业务 逐渐萎缩 宽带接入等新兴应用,由于价格因素,不能进入家庭 等大众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