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的推广与应用
智慧土肥——_手机里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

502023年第03期·数字乡村智慧土肥——手机里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在现代这个大互联网时代,应用智能手机实现“互联网+测土配方”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在多年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过程中,指导农民施肥,都是采用发放施肥建议卡、张贴施肥建议表,或农技员直接到农户田间指导施肥技术,以达到科学施肥、节本增效的目的。
由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较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常常遇到县乡农技员制定农作物施肥方案难、计算精准度差、印刷发放施肥建议卡烦琐、工作成本较高、指导的作物品种较少等问题。
因此,要大面积广泛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很有必要采用新的推广手段和简易的技术指导方法,这也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应用的一个关键技术难题,即如何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到户、到田块?自2005年以来,湖南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已经有十多年。
据不完全统计:国家投入在湖南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专项资金多达5亿元,全省共计采集土壤样品70万个以上,化验500万项次,组织相关农作物肥效试验10000多个,获得农作物施肥的相关技术数据近2亿个,获得了大量的土壤养分基础数据和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技术参数。
一、做法与技术1.软件系统建设 为了用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海量的技术数据,湖南省从2008年开始研究计算机计算施肥方案技术,并建立了基于“Excel”的推荐施肥系统,直至2014年由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湖南省农业信息中心、耒阳市农业局、西安田间道软件有限公司4家联合研发了湖南省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专家系统App。
该App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农业大数据和手机客户端构建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集成了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数学模型、大数据、GPS定位、移动互联和客户端技术,可在湖南省范围内针对不同农作物即时进行施肥配方计算。
该项技术2015年获“衡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以该项技术为主的“湖南省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开发及应用”项目2017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GIS技术在林业工程生产中的应用及推广邓小娟

GIS技术在林业工程生产中的应用及推广邓小娟发布时间:2021-07-27T15:11:32.88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作者:邓小娟[导读] 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同时也存在分散、复杂的特点,因此给林业工程的生产与管理增加了不少难度。
伴随科技的发展及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桂林市临桂区茶洞镇林业站摘要: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同时也存在分散、复杂的特点,因此给林业工程的生产与管理增加了不少难度。
伴随科技的发展及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技术的应用优势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可。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探讨GIS技术在林业工程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以供参考。
关键词:GIS技术;林业工程生产;应用推广GI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其基础技术为地理空间,通过应用地理模型分析提供多种空间性、动态化、实时的地理信息内容。
此外,GIS技术还整合了信息科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的学科专业内容,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技术,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对地球表层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储存、管理、处理和显示,将其应用在林业工程的生产工作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优势和意义。
1.获取森林资源信息在GIS技术的应用支持下,从事林业工程生产工作的人员可更全面地掌握地区性的森林资源信息,为后续的应用生产与推广工作奠定基础。
应用GIS技术的过程中,系统对地区森林资源的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情况进行模拟,形成绘制图,再操作应用GIS系统,可更细致地观察到地区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于是形成林种、树种、物种的分布成像被工作人员所掌握,林业部门人员则可根据这些信息数据对具体的地区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重新规划和优化树种和林种,使其与当地的种植条件相符,从而更好地建设当地的生态环境[1]。
GIS技术应用下还能确保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了解森林面积的变化情况,及时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尽早保护森林资源,为林业工程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浅谈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762023.11浅谈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对策陈勇胜(湖南省祁东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湖南 祁东 421600)1 基层农技推广形势1.1 农技推广主体变化近年来,我地区农技推广的主体有了明显变化,传统农技推广模式已显得不合时宜,涉农企业、经济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民合作组织等一系列多元推广主体的加入,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实践证明,在实际的推广工作中,这些主体承担的责任、发挥的作用各有不同,部分组织机构虽然是以盈利为目的,但从客观上来看仍然为基层农技推广带来了极大的助力,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各项技术的实践应用提供了积极的助力,帮助诸多农户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标。
1.2 农技推广客体变化基层农技推广客体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劳动力方面。
近年来,尽管农业经济迅猛发展,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仍然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在城市化建设的影响下,广大青壮年农户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偏低,很多青壮年村民选择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工,这种现象给基层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农村中务农的人员多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这无形中增大了农技推广的难度。
此外,在政策环境的影响下,土地流转规模日益扩大,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
1.3 农技推广内容变化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基层农技推广的主要内容相较于过去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栽培技术占农技推广内容的比例有所下降,一系列新型农技推广内容不断涌现,如抗灾救灾、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节约、农业机械化、农情监测预警、信息服务、农资配送等,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针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做好培训工作,使其专业素质满足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
2 基层农技推广现存问题2.1 缺乏完善的资金保障机制在测土配方施肥、新农民培训、高产创业等一系列支农项目的支持下,我县农技推广经费相对充足、稳定,但结合农技推广实际情况可知,一旦这些项目结束,我县农技推广工作又会再次陷入资金不足的局面。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对科学施肥工作高度关注
1996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考察河南农业时指出: “我国化肥有效利用率只有30%,远远低于发达 我国化肥有效利用率只有30% 我国化肥有效利用率只有30%, 国家,如果不改变这种高耗低效的生产方式, 国家,如果不改变这种高耗低效的生产方式,在 资源投入方面,我们将难以为继。在这个问题上, 资源投入方面,我们将难以为继。在这个问题上, 我们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和紧迫感。” 我们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和紧迫感。 1999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批 示:“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指导农民科学、 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 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 指导农民科学、 经济、合理施肥,既可以节约开支,降低成本, 经济、合理施肥,既可以节约开支,降低成本, 提高耕地产出率;又有利于改良土壤, 提高耕地产出率;又有利于改良土壤,保护地力 和环境,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和环境,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增加农 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应当作为农业科技革命 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 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
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基础
基本概念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肥料田间试验、土壤测 试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 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 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 的施用品种、数量、施肥(即养分归还学说)。 养分补偿学说(即养分归还学说)。该学说是测
理论基础之二
同等重要律。 同等重要律。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农
作物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的,缺一不可,缺 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作物就会 出现缺素症状,而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 结实、甚至会死亡,导致减产或绝收。例 如作物对铜的需要量很少,但小麦缺铜就 会出现不孕小穗。
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汇总统计功能介绍

选择集汇总注意事项(使用要求) :
– 同县级数据汇总注意事项。 – 只有激活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并在耕地资源管理 单元图上选取部分单元后才能使用选择集汇总功 能。 – 选择集汇总中指数法是指县内地力等级,行标法 是指农业部地力等级
系统自动定位到当前工作 空间所属的行政单位 选择地类范围
选择等级体系 按照自己的需求 选择合适的汇总 选择汇总上报所 方式 指定的单位量纲
什么是SQL查询?
用户把若干个查询条件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 合起来,系统按照你给出的查询条件(组)把 符合要求的数据筛选出来。
我们要研究某个乡镇(仪征市陈集镇) 的速效钾含量情况( “速效钾>100” ),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对于既要满足“速效钾>100”,又要满 足“乡名称=’ 陈集镇’ ”的要求,简单查 询就显得无能为力了,那么只能使用SQL 查询。
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软件功能介绍(一)
? 如何查看这些数据?
数据浏览
主要内容
数据查询
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 查看自己想看的数据?
主要内容
系统中的数据都正确 么?
?
数 据 审 查
主要内容
行政单位面积汇总
土壤类型面积汇总
数据汇总
系统中的原始数据我能 汇总成各种报表么?
统计面积量纲:
– 分为:亩、公顷、万公顷 – 面积量纲只是统计上报所使用的单位,和原始数 据所使用的单位不相干。
县级汇总和选择集汇总在操作上几乎一致, 唯一不同的地方是选择集汇总必须先打开“耕地 资源管理单元图”,并且在图上选择了部分数据。 实际应用中,选择集汇总也是一个很有用 的工具,省级应用中可以对“里下河地区”、 “环太湖流域”进行统计汇总,县级应用中则可 以针对部分地区进行汇总。比如:仪征市划分为 “丘陵地区”和“沿江平原区”,沿江平原由朴 席镇、真州镇、新集镇和新城镇组成,下面就演 示一下怎么对“沿江平原区”进行按行政单位面 积汇总。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林业局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林业局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6.07•【文号】林科发〔2017〕46号•【施行日期】2017.06.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林业局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林科发〔2017〕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长白山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28号)精神,加快推动林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按照全国林业科技创新大会和《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林科发〔2016〕132号)要求,我局组织编制了《国家林业局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见附件)。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附件:国家林业局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国家林业局2017年6月7日附件国家林业局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28号)精神,加快推动林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支撑林业生态建设、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林业扶贫富民为主线,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林业行业特点的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完善产学研紧密结合、多主体协同推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强化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为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测土配方施肥县域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系统收集历史土壤养分数据,运用统 计方法分析不同时间段内土壤养分的 增减情况,绘制变化趋势图,帮助用 户了解土壤养分状况的演变。
作物产量与施肥量关系分析
总结词
研究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详细描述
系统收集作物产量和施肥量的数据,运用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为 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03 测土配方推荐
土壤检测数据录入
01
02
03
土壤类型
土壤pH值
有机质含量
记录土壤的种类,如黄土、红壤、 砂质土等,以便了解土壤的肥力 状况和适宜种植的作物。
测量土壤的酸碱度,为配方施肥 提供依据,确保土壤的酸碱平衡。
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判断 土壤的肥沃程度,为制定施肥方 案提供参考。
配方推荐算法
施肥配方推荐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 需肥规律,推荐适宜的施 肥配方,满足作物生长所 需营养。
施肥任务分配
任务下达与分解
将施肥计划细化分解,下达至各乡镇、村级单 位,明确各级任务和责任。
资源整合与调配
整合县域内肥料、机械等资源,合理调配,确 保施肥任务顺利实施。
监督与考核
对施肥任务进行全程监督,定期考核,确保施肥任务按计划完成。
该系统通过整合土壤测试、作物需求、肥料配比等多方面数 据,为农户和农业技术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以 实现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目标。
系统目标
01
02
03
04
提高施肥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减少化肥滥用和浪费。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促进农业 可持续发展。
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 收入。
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技术推广应用及成效——以汾阳市为例

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技术推广应用及成效——以汾阳市为
例
张晓玲
【期刊名称】《农业开发与装备》
【年(卷),期】2022()12
【摘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是利用中央财政资金推广的一项重要项目。
多年来,汾阳市致力于发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普及,认真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
项目,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应用“测、配、产、供、施”技术路线,坚持“增产、经济、环保”施肥的理念,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提高了技术到位率和覆
盖率,解决了不合理施肥和过量施肥问题,不断提升了科学施肥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总页数】2页(P233-234)
【作者】张晓玲
【作者单位】山西省吕梁市农业农村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徽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效显著
2.两亿元补贴测土配方施肥——2005年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出台
3.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确保河南粮食连年丰产——我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补贴项目综述4.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促进农民增收节支——环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效显著5.孟州市认真贯彻省2005~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验收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祁东县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的推广与应用作者:谢品福伍小元李民锋谭格林来源:《林业与生态》2016年第04期湖南自2039年5月开始,为了科学利用林地,使有限的林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的建立及推广应用工程。
祁东县积极响应并按要求高标准建立了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并大力加以推广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祁东县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的建立林地测土配方的概念。
林地测土配方就是根据林地土壤的种类、物理化学特性、肥力状况为林农造林选择树种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林农科学造林,提高生产效率。
1、祁东县林地土壤类型。
祁东县林地土壤类型主要包括红壤、第四纪红色粘土、红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紫色土、潮土、黄壤、黄棕壤。
2、祁东县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建立的方法。
根据祁东县1982年土地资源详查、“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数据整合林地小班99115个,并对小班立地因子,土壤肥力因子,适生树种进行修正和匹配,并补充乡土树种和栽培技术,为全县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储备了详细的第一手材料。
2010年4月初到2010年11月底,祁东县组织技术人员对森林资源数据库中立地因子和土壤肥力因子进行了内外核查工作,抽调技术骨干100余名,分为23个核查小组和1个质量检查验收小组,分别负责全县23个乡镇(场)即23个工作区的外业核查工作,内业数据录入,土壤样本的采集;土壤样本送省林科院有关单位检测,返回信息对数据库一一进行核对,质量检查验收组严把质量关。
将全县23个乡镇(场)875个村(居)委会,以村(居)委会为单位从森林资源数据库中,打印输出各村外业核查工作手图,立地因子及肥力因子表,并将图表以村(居)委会为单位统一装订成册。
“十·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全县共计有土地面积18.7万公顷,总计34739个小班,其中林地总面积7.7万公顷,计32311个小班;非林地面积11.07万公顷,计2428个小班。
通过与县农业局取得联系,收集了上世纪80年代初全县第Ⅱ次土壤普查成果,整理出林业用地土壤肥力因子的有关数据资料。
具体操作方法是:(1)全面核查系统基础数据。
全县初次共核查小班32311个,核查、补充完成率为100%,新增区划小班1674个,新增5.2%。
(2)核查与修正肥力组成因子。
Ⅱ次土壤普查测定了162个土壤种类,林业用地82个;采集土壤样品16696份,其中林业用地1095份。
全部涵盖了由板页岩、紫色页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第四世纪红色粘土、冲积母质等七大母岩母质发育形成的薄、中、厚的林业土壤剖面点1095个,完全满足本次核查工作的肥力因子核查要求。
掌握了解土壤普查30年来的肥力因子变化,我们对全县82个土壤种类按母岩母质类型权重数量,在近原土样剖面检测点重新进行采样34个送科研单位检测土壤肥力,与原记载数据比较分析后形成了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
(3)选择和配置适生树种。
全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17.9℃,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6.7℃,年日照数1573.7小时,无霜期285天,年平均降雨量1517.5-890.1毫米,良好的气候条件为森林生长发育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全县成土母质多样,形成的土壤深厚肥沃,为多种林木生长创造了优厚的土壤条件。
全县乔灌木树种有85科,231属,488种。
我们对海拔750米以下的红壤,筛选了光皮树、池杉、中国板栗、檫树、樟树、福建柏、红豆杉、红榉、红锥、火炬松、湿地松、金银花、马尾松、毛竹、杉木、湿地松、四川桤木、油茶、银杏、锥栗、臭椿、黄荆、苦楝、枣树、柿树、梨、猕猴桃、李、桃、柑桔、茶叶等适植树种。
对海拔750米~950米的黄壤地带筛选了杉木、马尾松、毛竹、柳杉、槠栲类、樟树、马桑、黄荆、山苍子、楠木、油桐等适植树种。
对海拔950米以上的黄棕壤地带筛选了华山松、黄山松、柳杉、金钱松、红豆杉、马尾松、山苍子、黄荆、马桑等适造树种。
对湘江两岸和落排洲及祁水白水两岸筛选了垂柳、苦楝、枫杨、青皮竹、麻竹,水竹、池杉、落羽杉、水杉、桉树等适植树种。
对石灰岩发育成的石灰土壤地带筛选了光皮树、马桑、银杏、枣树、柏木、刺槐、苦楝、枫香等适植树种。
对紫色页岩发育而成的紫色土壤地带筛选了栾树、光皮树、银杏、黄荆、苦楝、马桑、盐肤木、金银花、枣树、苦楝、枫香、刺槐、乌桕、女贞等适植树种。
对冲积母质发育而成的潮土土壤地带筛选了光皮树、池杉、水杉、毛竹、湿地松、枫香、樟树、银杏等适植树种。
(4)严把质量关。
先是自查,后是省里核查。
自查面积10333公顷,占核查面积13.5%,检查小班6050个,其中达到合格标准的5990个,合格率99%。
数据录入电脑与更新合格率98%以上。
核查由省林业厅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对全县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基础数据进行核验,已于2011年1月全面通过了验收。
(5)年度维护。
在系统应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并把林政资源系统、林权体制改革系统和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三网合一,共整合林地小班99115个。
2015年12月又参照省林业厅系统修改软件逐个进行筛选,把系统中所有不合理因子成份全部修正。
现在全县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准确率打100%,已经能完全满足全县广大林农科学造林的需要。
二、祁东县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的应用1、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严格奖罚制度。
县林业局成立了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小组各成员明确了职责和分工。
县林业局制定了《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组织领导、工作内容、奖罚措施等。
2、夯实了基础。
确定了林地测土配方信息员。
县林业局、乡、镇(场)林业站确定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联络员46名。
如有人员变动,随时调整。
培训了技术力量。
全县派出技术人员先后参加市、省主管部门的师资培训班。
县里也举办了8期技术培训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的建立,维护和推广应用。
培训的对象有县局机关、乡镇(场)技术人员、村组干部、造林大户和涉林企业代表共5245人次。
为使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县、乡、镇、场、村在机关、学校、城镇街道、市场、交通要道入口,重点山区等张贴悬挂标语横幅宣传,还利用“五下乡”和科技活动周等平台,就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应用的意义、查询、操作方法等向社会各界进行了广泛推介,发放技术资料6402份,并在资料后面附免费的热线及咨询专家电话号码,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群众知晓率达100%,各乡镇通过网络或辅助手段可查询率达100%,各乡镇林农使用率90%以上。
3、应用达标成效明显。
全县现已开通乡、镇(场)级林业电子政务网23个,占乡镇场总数的100%。
制作载有指示所在地行政区域内林地小班含有的17个立地、肥力因子信息的光盘,发放到23个乡、镇(场);打印纸质技术资料900份(套),发放到全县875个村(居)委会。
(含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小班到村彩色图875个村902张。
)为了进一步提高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的精度,在2010年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核查的基础上,又于2011年4月至11月组织专门班子,对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进行了维护,共维护新增小班356个,维护立地因子小班3568个,肥力因子小班6789个。
5年来,该系统已接待林农和林业大户服务性查询9896次,通过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指导造林面积8502.2公顷,应用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小班5173个,占全年造林总面积的95%以上。
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推广应用与造林挂钩。
近几年来,我们无论是退耕还林,长防林工程,“五边”造林,乃至油茶、枣子种植,还是为林农现场服务造林作业设计和制订具体实施方案,首先考虑充分利用测土配方信息系统成果,做到土壤分析,树种选择,水肥管理等与测土配方信息系统测试的数据对接。
在造林验收时,将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的应用作为重要指标。
在造林中,如果没有采用测土配方信息系统成果就不予验收,并取消造林补助和优惠政策。
5年来,全县共规划设计造林小班2890个,面积7979.9公顷,采用测土配方信息系统小班2890个,面积17979.9公顷,应用率达100%。
由于全县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推广应用措施得力,营造林生产一年一个台阶,造林数量一年比一年多,质量一年比一年好,无论是用材林还是经济林,其造林质量和林木生长量明显提高。
用材林成活率、保存率、地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大幅度地提高。
对比试验:白鹤铺镇高基村江三忠营造的湿地松示范基地,2011年1月采用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种植,选址白鹤铺镇高基村丝毛冲,基地面积13.3公顷,土壤属板页岩发育而成的红壤,土层厚,速效氮、磷、钾含量千分比为92.98‰、4.71‰、71.59‰,土壤PH值为4.5,海拔最高为245米,坡度级为斜坡,适合湿地松生长,抽样调查湿地松当年栽种成活率94%,2015年1月抽样调查:保存率90%,平均地径粗总生长量6.5厘米,平均树高总生长量2.9米。
与粮市镇粮市村王冬生用同一批湿地松苗营造的示范基地作对比:王冬生2011年1月未采用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种植湿地松,选址粮市镇粮市村小学后,基地面积13.3公顷,土壤属紫色页岩发育而成的紫色土壤,土层薄,速效氮、磷、钾含量千分比为75.06‰、2.31‰、61.51‰,土壤PH值为7.2,海拔最高为129米,坡度级为斜坡,不适合湿地松生长,抽样调查湿地松当年栽种成活率62%,2015年1月抽样调查:保存率30%,平均地径粗总生长量3.5厘米,平均树高总生长量1.1米。
上述采用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种植的湿地松与未采用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种植的湿地松同期相比:湿地松的成活率、保存率、平均地径粗总生长量和平均树高总生长量分别增长了32%、60%、46%、62%,且树的长势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病虫害较少。
经济林成活率、保存率、径、高生长量、挂果率、单位产油量等成效凸现。
对比试验:城连墟乡龙家亭村刘奇林营造的油茶示范基地,2011年1月采用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种植,选址城连墟乡龙家亭村棉花皂,基地面积20公顷,土壤属砂岩发育而成的红壤,土层厚,速效氮、磷、钾含量千分比分别为61.55‰,1.43‰,35.88‰,土壤PH值为4.8,海拔最高为203米,坡度级为斜坡,适合油茶生长,抽样调查当年栽种成活率92%,2014年秋抽样调查:保存率90%,平均地经粗总生长量4厘米,平均树高总生长量1.7米,平均冠幅1.4米,平均挂果率85%,667平方米平均产油2.6公斤。
与白地市镇东方红村卢由庚用同一批苗子营造的油茶苗示范基地作对比:卢由庚2011年1月未采用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种植,选址白地市镇东方红村碧冲,基地面积20公顷,土壤属紫色页岩发育而成的紫色土,土层薄,速效氮、磷、钾含量千分比分别为80.55‰,O.85‰,61.22‰,土壤PH值为4.8,海拔最高为167米,坡度级为斜坡,不适合油茶生长,抽样调查油茶当年栽种成活率58%,2014年秋抽样调查:保存率50%,平均地径粗总生长量2.5厘米,平均树高总生长量0.9米,平均冠幅0.7米,平均挂果率42%,667平方米平均产油1.1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