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食品安全审核2009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第12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γ-氨基丁酸、初乳碱性蛋白、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甘油酯、植物乳杆菌(菌株号ST-Ⅲ)、杜仲籽油为新资源食品。

上述6种新资源食品用于食品生产加工时,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

特此公告。

附件: 6种新资源食品目录.doc二○○九年九月二十七日附件6种新资源食品目录一、γ-氨基丁酸二、初乳碱性蛋白三、共轭亚油酸中文名称共轭亚油酸英文名称Conjugated Linoleic Acid主要成分共轭亚油酸(C18:2),(主要的异构体为9c,11t和10t,12c的异构体)基本信息来源:红花籽油主要成分的结构式:9c,11t10t,12c(c顺式结构,t反式结构)分子式:C18H32O2分子量:280.44生产工艺简述以食品级的红花籽油为原料,通过共轭化反应将其中的亚油酸转化成共轭亚油酸。

食用量< 6克/天质量要求性状无色至淡黄色清澈、透明油状液体共轭亚油酸含量700-800 mg/g (w/w)78%-84%(气相,面积百分比)共轭亚油酸C18:2(9c,11t和10t,12c异构体)油酸C18:1 c9 10%-20%(气相,面积百分比)棕榈酸C16:0 <4%(气相,面积百分比)四、共轭亚油酸甘油酯中文名称共轭亚油酸甘油酯英文名称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Glycerides主要成分共轭亚油酸甘油三酯基本信息来源:红花籽油主要成分的结构式:(其中R是共轭亚油酸C18:2 9c,11t或10t,12c异构体,c顺式结构,t反式结构)生产工艺简述以食品级的红花籽油为原料,通过共轭化反应将其中的亚油酸转化成共轭亚油酸。

然后以食品级脂肪酶为催化剂,将共轭亚油酸脂肪酸与甘油进行酯化,生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

食用量< 6克/天质量要求性状无色至淡黄色清澈、透明油状液体共轭亚油酸甘油三酯含量77%-83%共轭亚油酸甘油二酯含量17%-23%共轭亚油酸单甘酯含量<1%五、植物乳杆菌(菌株号ST-Ⅲ)。

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1号――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新品种等-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1号

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1号――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新品种等-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1号

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1号――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新品种等正文:---------------------------------------------------------------------------------------------------------------------------------------------------- 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1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件所列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酶制剂、食品用香料新品种、扩大使用范围及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以及修改后的甲基纤维素质量规格。

特此公告。

附件: 1.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新品种2.食品用酶制剂新品种3.食品用香料新品种4.扩大使用范围及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5.扩大使用范围及使用量的食品营养强化剂6.修改后的甲基纤维素质量规格二○○九年七月二十二日附件1: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新品种一、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决明胶名称:决明胶 cassia gum功能:增稠剂1.决明胶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分类最大使用量/(g/kg)01.02发酵乳2.501.05.01稀奶油2.501.07以乳为主要配料的即食风味甜点或其预制产品(不包括冰淇淋和调味酸奶)2.503.01冰淇淋类2.506.03.02小麦粉制品3.006.07方便米面制品2.507.0焙烤食品2.508.03.05肉灌肠类1.512.10.02半固体复合调味料2.512.10.03液体复合调味料2.514.07乳酸菌饮料2.52.生产工艺以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或Cassia tora)植物的种子胚乳为原料,用化学萃取的方法加工而成的一种胶体,主要含半乳甘露聚糖,即包含甘露糖线性主链和半乳糖侧链的聚合物。

3.性状灰白色干燥、可自由流动的粉末。

从食品安全问题看2009年我国《食品安全法》实施

从食品安全问题看2009年我国《食品安全法》实施

从食品安全问题看2009年我国《食品安全法》实施作者:周巍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06期摘要本文立足于我国10年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对我国《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加工行业有毒物质作者简介:周巍,南京政治学院二系九队。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2-265-02一、评析我国10年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食品安全的重大事故频发,就国内而言,2008年年末,中国多家奶粉产品被曝光在其品牌中含有三聚氰胺有毒物质后,翌年2月9日,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李克强、回良玉、王岐山三位副总理分别担任主任及副主任之职,协同15位部长共同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和部署、统筹指导食品安全工作,提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政治举措,督促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度等。

食品安全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话题。

据笔者统计,自2001年至2009年食品安全问题重大事件的盘点中,包括有2001年金华“毒瓜子“、“毒狗肉”,2002年金华假白糖、长春假鸭血“,2003年1月烟台发现“染色五香花生米”,12月广东海鲜加工厂使用双氧水加工鱼翅,12月的“工业橙”事件及“毒海带”事件,2004年沈阳查处的化学物质残留超标蔬菜、劣质奶粉问题,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2006年的“人造蜂蜜“事件,南京的“口水油”事件,2008年震惊全国的“日本毒饺子”事件和三聚氰胺奶粉问题,2009年的4月14日“毒餐具“事件。

看到以上长长的一串食品安全问题,触目惊心。

2010年6月17日的《法制日报》上刊登了一组数据,在2009年我国的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的检测中,虽然合格率均达到了96%以上,农产品整体质量较高,安全可靠。

但是,我们现有的40多万家的食品生产加工类企业,超过40%没有任何证照,无照经营。

ISO TS 22002-1 2009

ISO TS 22002-1 2009

食品安全的前提方案海乐培训2014年5月21日目录⏹4、建筑和建筑物布局⏹5、工作场所和厂房布局⏹6、公共设施-空气、水和能源⏹7、废弃物处理⏹8、设备适宜性、清洗和维护⏹9、采购材料的管理⏹10、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11、清洗和消毒⏹12、虫害控制⏹13、人员卫生和员工设施⏹14、返工⏹15、产品召回⏹16、仓储⏹17、产品信息/消费者意识⏹18、食品防护、生物预警和生物恐怖4建筑和建筑物布局4.1总要求建筑物的设计、构造和保持应适用于要进行的加工活动、考虑和控制与操作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及车间周围可能的污染源。

建筑物应构造坚固,不会给产品带来危害。

注:例如屋顶需无渗漏并可排雨。

4.2环境应考虑来自当地环境中的可能污染源。

潜在的有害物质能够进入产品的区域不宜从事食品生产。

应定期评审可能的污染物防范措施有效性。

4.3生产企业的选址厂区的边界应清晰标志。

应控制厂区的入口。

厂区内应保持秩序。

植被应得到照管或拔除。

道路、场地和停车厂应排水通畅,防止积水,并予保持。

5工作场所和厂房布局5.1总要求内部布局应设计、建造和维护以有助于良好卫生和制造操作。

原料、产品和人员的流动,以及设备的布局应在设计上确保避免交叉污染。

5.2内部设计、布局和流动方式建筑物应提供充足的空间,并确保原料、产品和人员顺利通过,同时确保原料与加工区域物理隔离。

注:物理隔离的例子可包括墙、屏障、隔离物或足够的距离以降低风险。

用于物料传递的通道应尽量降低外来异物和虫害的进入。

5.3内部结构和装置加工区域的墙和地板应便于清洗或清洁,与加工和产品危害相适宜。

建筑材料应耐清洁。

墙和地板的连接处和角落应便于清洁。

注:建议加工区的墙和地板交接处为弧形。

地板应避免存水。

在湿加工区域的地板应密封并设有排水。

排水设施应装防虫设施,并覆盖。

天花板和位于高处的装置应尽可能减少灰尘和冷凝物的积累。

如有对外开的窗、通风孔或风扇,应装防虫纱窗。

对外开的门,不用时应关闭或进行遮蔽。

1999-2009年国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回顾

1999-2009年国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回顾

21、2006年4月30日,齐二药亮菌甲素注射液造成了多名患者临床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导致肾功能衰竭),经调查原因系齐二药购买药用辅料丙二醇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产时,购入了假冒的丙二醇。
22、2005年8月16日,“维维”牌天山雪活性乳饮料在上海被检测酵母菌数超标24倍。
23、2005年7月5日,三鹿被查出超前标注生产日期的酸牛奶,三鹿方面表示,产品生产日期标注不存在任何问题,而是因为企业管理上的一些疏忽。
26、2005年5月26日,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在浙江被抽检出碘含量超标。这一事件使雀巢该品牌奶粉在全国范围的撤柜。
27、2005年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检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从16日开始,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这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19、2006年5月28日,石家庄第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葡萄糖氯化钠(生理盐水)药液内含有可见异物,导致浙江省中医院中九名患者输液后出现异常反应,
20、2006年4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禁止奥美定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决定。奥美定是国内惟一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产品,其用于注射隆胸。该产品的审批过程一路绿灯,先批后检,临床7个月即上市。近10年来,我国有近30万人使用了这种产品。
30、2004年5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期“龙口粉丝掺假有术”节目揭露,部分正规粉丝生产商为降低成本,在生产中掺入粟米淀粉,并加入了可能致癌的碳酸氢铵化肥、氨水用于增白。
31、2004年“陈化粮”事件曝光,全国10多个省市粮油批发市场发现有国家粮库淘汰的发霉米,含有可致肝癌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试验显示其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仅为24周。

2009年第119号公告PPT

2009年第119号公告PPT
1
2 3 4 5 6 7
企业应保持资质的一致性
企业应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企业应建立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企业应建立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企业应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企业生产加工食品的标识标注内容应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 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企业应建立销售台帐
三、基本情况
119号公告,6章45条; 437号文,6章39条。
主要内容相近,119号公告规定更丰富,437 号文突出特别要求。
四、两项重要内容
(一)突出强调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 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食品安全负责
食品安全年度
监督管理计划
二、法律依据
119号公告,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特别规定
437号文,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乳品条例、特别规定
─ 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公布,2009年6月1日实施;
─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2009年7月20日公布,同时实施;
─ 乳品条例, 2008年10月9日公布,同时实施。
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为企业落
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工作提供保障。 第六条 监督检查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科学公正 公开透明
程序合法
便民高效
第二章 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119号公告和437号文,14条。
生产企业14个方面主体责任。
第二章 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七日
关于两个“规定”的相关情况
一、出台背景
二、法律依据
三、基本情况
四、两项重要内容
一、出台背景
119号公告和437号文,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

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

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

字。被检查单位对检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签署异议。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就监督检查结论向 本单位汇报。
被检查单位拒绝签字的,由监督检查人员书面记录后存档。 第三十条 需要当地人民政府或者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监督检查工作的,质量技术监 督部门应当提出工作建议,并以书面形式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告知相关部门。
第四章 监督检查结果处理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企业违反有关法律法
变化的,应按规定报告; (三)食品生产许可证载明的企业名称应与营业执照一致。 第八条 企业应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一)企业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建立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向
供货者索取许可证复印件(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可的)和与购进批次产品 相适应的合格证明文件;
(二)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企业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自行 检验或委托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为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工 作提供保障。
第六条 监督检查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公开透明、程序合法、便民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 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第七条 企业应保持资质的一致性。 (一)企业实际生产食品的场所、生产食品的范围等应与食品生产许可证书内容一致; (二)企业在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发生
(四)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 数量等;
(五)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包括必要的半成品检验 记录、温度控制、车间洁净度控制等;
(六)企业生产现场,应避免人流、物流交叉污染,避免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 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现场人员应进行卫生防护,不应使用回收食品等。

GB-T 19630.2-2009 有机产品 第2部分加工

GB-T 19630.2-2009 有机产品 第2部分加工

GB-T 1963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中国国家标准化治理委员会前言GB/T19630《有机产品》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生产——第2部分:加工——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第4部分:治理体系本部分为GB/T19630《有机产品》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提出。

有机产品第2部分:加工1 范畴GB/T 19630的本部分规定了有机加工的通用规范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以GB/T 19630.1生产的未加工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及包装、储藏和运输的全过程,包括食品、饲料和纺织品。

EU/NOP涉及饲料认证,EU中涉及发酵剂认证,GB中未包括,EU/NOP中不涉及纺织品,鉴于目前市场需求,建议保留GB中有机纺织品标准,增加饲料标准。

本部分有机纺织品的适用范畴为各种天然纤维材料的制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963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舞按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4287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16764 配合饲料企业卫生规范GB/T18885 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GB/T19630.1 有机产品第1部分: 生产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19630的本部分。

3.1食品food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然而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6.1)3.2饲料feed饲料,是指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饲料,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商资料公司名称:工厂地址:审核日期:评分总结类别得分加权比重加权后分数1.0 虫鼠害控制 15%2.0 清洁卫生 15%3.0 操作及设施 15%4.0 良好的操作规范(GMP)15%5.0 产品保护 20%6.0 产品回收和产品安全 20%100%总分:自动失效项条款号内容审核员结论:本次审核通过()是()否审核员签名:供应商代表签名:以下适用于不进行质量系统审核的供应商供应商资料公司名称:工厂地址:审核日期:评分总结类别得分加权比重加权后分数1.0 虫鼠害控制 13%2.0 清洁卫生 13%3.0 操作及设施 13%4.0 良好的操作规范(GMP)13%5.0 产品保护 17%6.0 产品回收和产品安全 17%7.0 成品、原料和包装材料14%的追溯和控制100%总分:自动失效项条款号内容审核员:本次审核通过()是()否审核员签名:供应商代表签名:供应商资料公司名称:工厂地址:审核日期:审核员:供应商代表:1.0 虫鼠害控制 得分备注1.1 制定书面的虫鼠害防治计划。

虫鼠害防治员有执照,上了保险,有许可证书 ()20()15 ()6 ()01.2 使用食品加工厂允许使用的杀虫剂;使用和混合程序、安全资料(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s)和杀虫剂标签已归档。

所有的杀虫剂都有正确的标签,并得到妥善的保管 ()15()10 ()5 ()01.3有最近的PCO(虫鼠害防治人员)作业报告,包括使用记录()10()7 ()3 ()01.4有虫鼠害活动趋势的报告以及相应的纠正措施()5 ()3 ()1 ()01.5 厂房内部没有虫鼠害活动的迹像 ()10()7()3 ()0 1.6 厂房外部没有虫鼠害活动的迹象 ()10()7()3 ()01.7 所有虫鼠害防治器材的放置不会对产品、原料、包装材料或设备造成污染()10()7 ()3 ()01.8 足够的虫鼠害防治器材数目,摆放位置有效(厂房内) ()10()7 ()3 ()01.9 足够的虫鼠害防治器材数目,摆放位置有效,诱饵站安全且不易损坏(厂房外) ()10()7 ()3 ()0应得分数100实际分数2.0 清洁卫生 得分备注2.1 制定总体卫生程序,规定了清洗程序和操作步骤以避免交叉污染 ()20()15()6 ()02.2制定清洁消毒操作人员的培训程序()15()10()5 ()02.3 使用食品工厂许可使用的清洗和消毒用化学制品,有产品标签和安全使用说明书(MSDS) ()10()7 ()3 ()02.4 清洁设备及化学制品得到妥善保存 ()10 ()7()3 ()02.5 清洁剂及消毒剂的浓度和使用符合卫生程序规定()10 ()7 ()3 ()02.6 有每天(或适当时候)生产开机前的检查记录,包括察看设备是否经过清洁和消毒(必要时需要拆开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方法明显有效()15()10()5 ()02.7 对与食品接触的设备表面进行采样检测,以监测清洁及/或消毒程序的效果 ()10()7 ()3 ()0 ()N/A2.8 能够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10()7()3 ()0应得分数100实际分数3.0 操作及设施 得分备注3.1 制定设备维修食品安全程序,保存记录()10()7 ()3 ()03.2 建立卫生月检查程序(包括生产区域、非生产区域及厂区地面),保存检查记录 ()5 ()3 ()1 ()03.3 厂房内部环境卫生,冷藏库、冷加工生产区域和冻库的除霉和除霜满足可接受标准()10()7 ()3 ()03.4 厂房外部环境卫生满足可接受标准()5 ()3()1 ()03.5 已竣工的设备维修、建筑物维修,墙壁、地板、天花板维修等项目中没有使用临时的修理材料。

门和所有通向外部的通道/管道都有防虫害设施()5 ()3 ()1 ()03.6 仓储区离墙留有45cm 的检查通道()5 ()3()1 ()03.7 走道、固定楼梯和传送带均采取了防护措施,以防止可能对食品和包装材料造成的污染 ()10()7 ()3 ()03.8 建立并实施玻璃和易碎品或硬塑料管制程序。

对灯具和其他易碎物品采取屏蔽保护措施,防止可能对产品造成的污染 ()10()7 ()3 ()03.9 休息区、更衣室、洗手间和洗涤间保持干净整齐()5 ()3 ()1 ()03.10 整个工厂通风良好、无异味或空气中不含可能给食品造成污染的物质()5 ()3 ()1 ()03.11 妥善保养并正确存放铲车和电池()5 ()3()1 ()0()NA3.12 与食品接触区域只使用食品级的润滑剂()5 ()3 ()1 ()03.13 所有容器均有正确的标签()10 ()7()3 ()03.14 任何地方都没有可能引起食品或包装材料污染的危险品()10 ()7()3 ()0应得分数100实际分数4.0 良好的操作规范(GMP)得分备注4.1 制定了GMP程序, GMP示意图张贴在适用的区域 ()10 ()7 ()3 ()04.2 至少每月进行一次GMP自我评估,有相应的纠正措施 ()10 ()7 ()3 ()04.3 员工遵守GMP’s ()20()15()6 ()0 4.4 制定工作服着装规定 ()10 ()7()3 ()0 4.5 个人物品存放处远离加工区域 ()10 ()7()3 ()0 4.6 不存在由于员工的疾病而导致的污染()10 ()04.7 有足够的可供使用的洗手设施 ()10 ()7()3 ()0 4.8 适当地张贴洗手步骤示意图 ()5 ()3()1 ()04.9 工作区井然有序,工具及加工用品均妥善储存 ()10 ()7 ()3 ()04.10 实验室设施和实验员操作满足实验室良好操作规范(GLP),所有的实验员能正确理解GLP。

所有的溶剂、试剂和化学药品的接收、制备和保管满足GLP要求 ()5 ()3 ()1()0 ()N/A应得分数100实际分数5.0 产品保护 得分备注5.1 已制定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程序和HACCP培训计划 ()10 ()7 ()3 ()05.2 建立HACCP计划的年度复审程序,记录并存档纠正行动以供复核 ()5 ()3 ()1 ()05.3 根据HACCP文件规程对CCP点进行监控,采取适当的纠正行动并保存记录()10 ()7 ()3 ()05.4员工熟悉他们所在的工作区域内的CCP点以及相应监控标准,了解当发生问题时如何采取正确的纠正措施()10 ()7 ()3 ()05.5 确保采取了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10 ()7()3 ()0 5.6 没发现实际存在的或潜在的产品被掺杂/污染的现象()15 ()0 5.7 年度水质报告已归档 ()5 ()3()1()05.8 当水/冰作为原料或与食品原料接触时,工厂制定了防止水/冰中异物污染的程序()5 ()3 ()1 ()0 ()N/A5.9 有异物控制措施,并对控制措施进行评估,保证运作正常()15 ()10()5 ()05.10 建立有效的产品和设备温度控制测量方法 ()5 ()3 ()1 ()0 ()N/A5.11 食品过敏源控制有效()10()3()0应得分数100实际分数6.0 产品回收和产品安全 分数备注6.1 制定书面的产品回收程序 ()15 ()10()5 ()06.2 保存产品回收责任人联系表 ()10 ()7()3 ()06.3 建立模拟回收程序 ()10 ()7()3 ()06.4 供应商每年进行内部模拟回收 ()15 ()10()5 ()06.5 审核员确认供应商能在2小时内确定、追溯和100%找到某个原料所涉及的模拟回收产品至第一个外部客户()15 ()10 ()5 ()06.6 建立食品工厂安全保卫程序 ()15 ()10()5 ()06.7 建立年度食品工厂安全保卫自审程序,审核记录应包含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10 ()7 ()3 ()06.8 有确保产品和设备安全的检查方法()10 ()7()3 ()0应得分数100实际分数以下适用于不进行质量系统审核的供应商7.0 成品、原料和包装材料的追溯和控制分数备注7.1 建立批号确定程序,建立对所有原料,包装材料以及成品的追溯系统()15 ()10()5 ()07.2 对成品、包装材料和原料批号进行了正确的标识以确保具有可追溯性()15 ()10()5 ()07.3 保存所有原料和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质量要求 ()15 ()10()5 ()07.4 制定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检查、批准和处理的程序 ()15 ()10()5 ()07.5 工厂实验室检验结果或COA证明,所有接收的原材料均来自于合格供应商并满足标准要求; 保存了所有供应商的担保书 ()20 ()15 ()6 ()07.6 对所有原料和包装材料供应商建立了审核、批准、管理程序 ()10 ()7 ()3 ()07.7 跟踪所有原料和包装材料供应商绩效,保存审核报告和纠正措施记录()10 ()7 ()3 ()0应得分数100实际分数审核员注解,包括审核条款中没有涉及但你认为会对食品安全和质量有影响的内容等:工厂食品安全审核食品安全审核指导FOOD SAFETY AUDIT GUIDELINES(2009版)以下评估准则适用于对百胜的食品供应商进行资格批准评估和现场食品安全审核。

1.括弧内的分数(10分)代表可获得的分数2.所有的黑体字部分属于审核自动失效项。

发现自动失效,该条目将被评为“零分”。

只有标有下划线的黑体字项目才会导致审核立即失效。

审核员发现任何Yum 产品被污染的现象都可以判定审核/评估自动失效;但审核员应继续完成所有其它项目的评估,以期发现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问题。

在供应商资格批准评估中若出现“自动失效”,则该供应商将不能获得资格批准。

3.任何一个被判定为自动失效的条目,需要在审核得分表的自动失效项栏内填写。

4.若供应商的加工工艺不能完全符合以下某些审核要求,供应商需要向百胜餐饮公司R&D/QA申请“最低替代标准”。

“最低替代标准”只能针对特殊情况,由具体负责该供应商的百胜QA发出。

“最低替代标准”应由百胜QA总监签字并由QA提供给供应商。

供应商保存原件并每年更新“最低替代标准”。

最低替代标准只对有效期内的偏差有效,评估当天收到“最低替代标准”不作为当次评估的凭据,但是可以用于以后的评估。

5.评估期间不接受临时传真给工厂的文件。

6.此评估指导适用于所有提供给百胜的产品。

7.供应商所有的系统和程序必须全部落实到位才能被批准为百胜供应商。

审核员审核的目的是确认所有程序是否已经建立,即使该供应商还没有为百胜提供产品。

8.对于那些不适用的评估项目或对某些供应商不适合,可以在得分栏内注明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