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ppt课件11
合集下载
《湘夫人》ppt课件

我把那外衣抛到江中去,
我把那内衣丢在澧水旁。
我在小岛上采摘杜若,
将送给远方的人儿表衷肠。
第 四 段
美好的时机不容易多次得到,
我姑且逍遥自在度时光。
第四段
写湘君离开期约地点诗的行为和心境。
采一枝芳香杜若留待以后送给“远者”,则意味
着希望犹存,思念和追求还将继续。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是劝自己把
统的源头。
楚辞开启的创作母题
香草美人——对《诗经》赋比兴手法的推进 士大夫的臣妾心理,
中国文人的文化人格的初步定型
悲秋
士不遇
忠怨——忠君爱国,
昏君形象的曲折表现
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
1、砥砺不懈、特立独 行的节操
2、在逆境中敢于坚持 真理,敢于反抗黑暗
统治的精神
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
相君对真挚爱情、美满生活
的执著追求,是否寄托着屈原对 政治理想、复兴事业的至死不渝?
相君在无可奈何情况下的
“逍遥容与”,是否融进了屈原
在人生偃蹇路途中的宽解自慰?
《九歌》中大多数诗篇都包含有神与神或
人与神相恋的情节。这些恋爱,在诗中又都呈
现会合无缘、彷徨怅惘的状态,透出对生命的
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忧伤怀疑。这里面也
在这幅清秋候人的画面上, 深秋的凉意和情感的寂寞不安 融为一体,渲染出一派难以言 说的凄迷惆怅之情,从而成为 千古传诵的名句。 ——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中国文学史》
没有见到心上人,看到的却是“袅袅兮 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的萧瑟悲凉的深秋 景色。瑟瑟秋风、浩渺的秋水、萧萧落叶使 湘君的心情更加惆怅万分。这种写法启发了 无数的后来人,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 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等。
《湘夫人》ppt课件完整版

人的忠贞形象
作品通过描绘湘夫人对丈夫的忠 贞不渝,展现了她的高尚品质和 坚定信仰,树立了忠贞的典范。
与其他人物的对比
作品中其他人物对爱情的背叛和 变心,与湘夫人的忠贞形象形成 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忠贞观
念的价值。
社会背景的反映
作品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中,忠贞 观念是受到推崇和尊重的,这也 为湘夫人的忠贞形象提供了社会
不同文化背景下爱情表达方式差异
中方表达方式
含蓄内敛,通过细微之处表达爱意,如关心、照顾、默契等。 在表达爱情时,注重委婉和谦逊,避免直接和张扬。
西方表达方式
开放直接,通过言语、行动、礼物等表达爱意,如表白、求婚、 庆祝纪念日等。在表达爱情时,注重真诚和坦率,勇于表达自 己的感受。
当代社会推广正确爱情观重要性
《楚辞》与《湘夫人》关系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相传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
《湘夫人》是《楚辞·九歌》中的一篇,因此,《楚辞》是《湘夫人》的所属文集。
《九歌》是屈原流放江南时在楚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修改而成的祭祀乐歌, 《湘夫人》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
创作背景
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秋景图,表达了主人公对逝去爱情的深深怀念和无尽哀伤。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
运用比兴手法,以自然景象的错位比喻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
通过一系列的反问句,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无法实现的痛苦。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湘夫人形象塑造
美丽动人
湘夫人被描绘为容貌绝美, 充满了女性的柔美和魅力。
忠贞不渝
作品通过描绘湘夫人对丈夫的忠 贞不渝,展现了她的高尚品质和 坚定信仰,树立了忠贞的典范。
与其他人物的对比
作品中其他人物对爱情的背叛和 变心,与湘夫人的忠贞形象形成 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忠贞观
念的价值。
社会背景的反映
作品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中,忠贞 观念是受到推崇和尊重的,这也 为湘夫人的忠贞形象提供了社会
不同文化背景下爱情表达方式差异
中方表达方式
含蓄内敛,通过细微之处表达爱意,如关心、照顾、默契等。 在表达爱情时,注重委婉和谦逊,避免直接和张扬。
西方表达方式
开放直接,通过言语、行动、礼物等表达爱意,如表白、求婚、 庆祝纪念日等。在表达爱情时,注重真诚和坦率,勇于表达自 己的感受。
当代社会推广正确爱情观重要性
《楚辞》与《湘夫人》关系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相传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
《湘夫人》是《楚辞·九歌》中的一篇,因此,《楚辞》是《湘夫人》的所属文集。
《九歌》是屈原流放江南时在楚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修改而成的祭祀乐歌, 《湘夫人》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
创作背景
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秋景图,表达了主人公对逝去爱情的深深怀念和无尽哀伤。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
运用比兴手法,以自然景象的错位比喻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
通过一系列的反问句,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无法实现的痛苦。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湘夫人形象塑造
美丽动人
湘夫人被描绘为容貌绝美, 充满了女性的柔美和魅力。
忠贞不渝
《湘夫人屈原》课件

插入视频、音频 等多媒体元素, 增加课堂趣味性
利用互动工具, 如投票、问答等, 提高学生参与度
制作课件时注意 色彩搭配,避免 过于花哨,影响 学生注意力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代表作品:《离骚》、《九歌》、 《天问》等
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之父”, 对中国文学、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湘夫人屈原的 诗歌内容
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主题:湘夫人与屈原的爱情故事 情感:对湘夫人的思念和怀念 情感:对楚国的忠诚和热爱 情感:对现实的无奈和悲愤
诗歌的意象和象征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韵律:采用五言诗的形式,每句五 个字,节奏感强
押韵:采用押韵的方式,使诗歌更 加优美动听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节奏:采用平仄交替的韵律,读起 来朗朗上口
重复:采用重复的手法,使诗歌更 加富有节奏感
诗歌的修辞和表达方式
比喻:用比喻 手法描绘人物
和景物,如 “湘夫人”、
“屈原”等
屈原的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典 范,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湘夫人屈原的 现代意义
湘夫人屈原对现代人的启示
坚持理想:屈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畏艰难险阻,对现代人有启示作用。
热爱祖国:屈原热爱祖国,对国家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现代人有启示作用。
追求真理:屈原追求真理,对现代人有启示作用。 勇于创新:屈原勇于创新,对现代人有启示作用。
湘夫人屈原PPT 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壹贰叁肆伍陆
添 和湘 诗湘 艺湘 文湘 现湘
加 屈夫 歌夫 术夫 化夫 代夫
湘夫人ppt课件

故事的冲突与高潮
冲突
舜帝迟迟未归,湘夫人的思念与等待引发了内心的矛盾与挣 扎。
高潮
舜帝归来时,发现湘夫人已死,他悲痛欲绝,两人的爱情悲 剧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与同情。
故事的结局与启示
结局
舜帝为了纪念湘夫人,将她封为湘江女神,每逢水神节,人们都会祭祀她,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是伟大而神圣的,但命运的无常与无法抗拒也是人世间的一大悲剧。同时, 人们应该珍视生命和爱情,追求幸福和美好。
文学形象的塑造
湘夫人的形象被塑造为美丽、善良、聪明、勇敢的女性形象,成为后世文学作 品中经常出现的形象之一。
02
湘夫人的故事情节
故事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湘夫人是古代湘江地区的一位美丽女子,传说因为爱上了舜帝而陷入深深的思念 与等待中。
发展
湘夫人等待舜帝归来,但未果,她的思念与日俱增,最后投湘江自尽,成为湘江 女神。
03
湘夫人的角色形象
湘夫人的外貌特征
身材苗条,皮肤白皙
湘夫人具有苗条的身材和白皙的皮肤,展现出她的优雅和婀娜。
眼睛明亮,眉毛细长
她的眼睛明亮有神,眉毛细长而弯曲,展现出她的聪明和温柔。
长发披肩,衣着华丽
湘夫人的长发披肩,通常穿着华丽的衣裳,展现出她的美丽和优雅 。
湘夫人的性格特点
01
02
03
聪明智慧
文学作品
湘夫人相关的文学作品也起到了传 播和传承的作用,如小说、散文、 诗歌等,使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湘夫 人文化。
湘夫人故事的改编与创新
影视作品
湘夫人故事被改编成多部影视作 品,这些作品通过不同的艺术形 式展现了湘夫人的魅力,进一步
扩大了其影响力。
湘夫人完整版PPT课件

象充满了浪漫主义和象征意义。
02
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湘夫人
除了《楚辞》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文学作品也描绘了湘夫人的形象。这
些作品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手法,展现了湘夫人的多面性和丰富内涵。
03
湘夫人在文学中的地位
湘夫人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形象,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她的形象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还为人们提供了对自然、爱情和
她对爱情的坚守和执着, 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度和坚 贞不屈的品格。
柔情似水
她性格温柔体贴,善解人 意,对爱人关怀备至,展 现出女性特有的柔情。
其他人物形象描绘
湘君
作为湘夫人的丈夫,他被塑造成英 俊潇洒、威武霸气的男神形象,与 湘夫人形成鲜明对比。
侍女们
她们是湘夫人的贴身侍女,形象各 异,有的娇俏可人,有的端庄娴静, 共同衬托出湘夫人的高贵气质。
特色
诗歌语言优美、生动,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同时, 诗歌还具有浓郁的楚地文化特色和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了奇幻的神话色彩和强 烈的个人情感。
03
人物形象分析
湘夫人形象塑造
01
02
03
美丽动人
湘夫人被描绘为一位容颜 绝美、气质高雅的女神, 她的美貌和神韵给人们留 下深刻印象。
忠贞不渝
05
艺术成就评价
《九歌·湘夫人》在楚辞中的地位和影响
1 2
丰富了楚辞的题材内容 《九歌·湘夫人》作为楚辞中的一部分,丰富了楚 辞的题材内容,展现了楚地独特的文化和风情。
对楚辞艺术手法的贡献 该作品在楚辞中运用了象征、比兴等艺术手法, 对楚辞的艺术表现方式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九歌·湘夫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后世文 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 富的创作素材和艺术灵感。
湘夫人ppt11 人教课标版

湘君湘夫人 图
明· 文徵明
课文赏 析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帝子:天帝之子。因舜妃是帝尧之女,故称。 眇眇:向远看的样子。愁予:使我发愁。
湘夫人将要降临北洲上,放眼远眺呵使 我分外惆怅。
他到来时湘夫人已经离开了。他望穿秋水 也不见对方影子,心中忧伤万分。“目眇眇 兮愁予”中的“愁”顿时在此环境中触发。
这几句是说,我登上那长满白薠的水边高地,放 眼向四处眺望,急切地盼望着能追寻到她的身影。就 这样我等啊,盼啊,一直等到夜幕降临。这说明湘君 对爱情、对幸福是多么样的挚着。然而这种希望的等 待,却是一种痛苦。等待的时间愈长,痛苦就愈强烈 ,因而心情也就愈变愈坏。先是忧愁,继而悲伤,最 后懊恼异常。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 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 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 在树上。我们知道鸟本来应该停在树上,而鱼网则应 在水中。为什么男主人公会这么想呢?他们的约会肯 定被耽搁了,肯定不能如期见面了。我们可以想象出 这里水神内心的失望和困惑。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凉爽的秋风阵阵吹来, 洞庭湖波浪翻涌树叶飘旋。
举目四望 到处都不见帝 子的踪影,只 有那阵阵秋风 轻轻掠过,在 洞庭湖畔荡起 层层波纹,把 树上的黄叶吹 得纷纷飘落。
“袅袅”:是形容秋风长而缓的样子。两个形 容词迭在一起善于状物,读起来有一种时间推移感 、动态感。“波”:动词,指水波荡漾。“下”: 动词,树叶飘落。这后两句写景使我们想象出:秋 风缓缓吹动,湖水娓娓起波,树叶纷纷下落的生动 景象。
解题
《湘夫人》是《楚辞· 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一 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 君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湘 君、湘夫人这对神祗(祗zhī,敬也)反映了原始初民 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 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 上就是“剧坛”或“文坛”。以《湘君》和《湘夫人》为 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 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 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
湘夫人ppt11

湘君从幻想中醒过来,回想着那美好的余香,心 里就更加思念湘夫人了,于是他就把自己的衣袖、单 衣抛向湘夫人经常出没的湘江、醴水。这主要是作为 一种精神寄托,同时也可能包含着一种希望湘夫人能 看到这些东西的想法。但仅是这样做湘君还感到做的 不够,于是他又拔取了这个约会地点的香草,做个纪 念,以待将来送给湘夫人。也许这里面包含着这样一 个心思,那就是将来可以借用这些干枯了的香草,去 向湘夫人诉说这次赴约不遇的痛苦。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好机会、好时运是不能一下 子得到的,好事多磨嘛!还是让自己放宽心胸,逍逍 遥遥从容自在的,慢慢的等待着吧!这是写湘君无可 奈何临离开约会地点时,自我解脱、自我安慰的旷达 态度。
《离骚》与《诗经》
的“国风”并称为“风
骚”。 “风”、“骚”是 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 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
统的源头。
《九歌》
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歌的形式创作的一 组清新优美的抒情诗。 《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 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 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王逸《九歌序》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秋水的绝唱
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
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白薠”:草名,“登白薠”就是登上了长满白 薠的水边、草地,这当然是为了向更远的地方观望。 “骋望”:纵目眺望。“佳”,佳人,指湘夫人。“ 期”,约定。“夕张”就是傍晚陈设而布置。意思是 两个人约定好了,傍晚时张设罗帐相会。“萃”:本 意是草木丛生的样子,这里用作动词,聚集的意思。 “蘋”:水草名。“罾”:鱼网。这两句说 “鸟儿 聚集在水草中,鱼网张在树上”,都是不正常现象。 所以两句中都用一个“何”字,将陈述句变成了疑问 句。这两句是写湘君的心理活动,是湘君心中假想的 现象。用以比况湘君赴约不遇的尴尬处境,从这里可 以窥视到湘君当时的懊恼心情。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 (共16张PPT)

请以“不可怀疑的屈原Leabharlann 为话题,写300字左右 的文段。
一家之言
• 这首诗细腻地表现了诗人对湘夫人由企盼,到幻
觉,到失望的凄楚情感历程。 • 那些来自水中的香花香草满溢着纸卷,杜若、辛 夷、荷、芷……让读者环绕在香氛和灵异构成的 神秘奇异的世界里。
《湘夫人》这首诗隐喻了诗人不被楚怀王所知,不
能返回朝廷的不幸遭遇。
作业
•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精彩语言辑录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苟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这样的屈原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 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 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 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 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 雄,不畏强暴。
名句默写
• 1、 , 六宫粉黛无颜色。 2、 , 惊破霓裳羽衣曲。 • 3、春风桃李花开夜, 。 • 4、玉容寂寞泪阑干, 。 5、 , 。天长地久有时 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 请对照注释,为不懂的字 词注音。 · 请谈谈初读的感受。
熟知字音
渚(zhǔ)
眇(miǎo)薠(fán)
澧(lǐ)
罾(zēng) 澨(shì )潺
屈原当时正被楚王流放在荒蛮的沅、湘一带, 处境艰难,心情忧伤,但仍然时时挂念国事,执 著理想,期盼楚王能回心转意。 从湘君期约难遇、可望难即的悲剧情景,我们 可以联想到屈原一再被楚王疏远、流放的遭遇。湘 君在沅江、澧水两岸徘徊、追寻的身影,叠印着屈 原“行吟江畔”的“上下求索”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骚》与《诗经》 离骚》 诗经》 的“国风”并称为“风 国风”并称为“ 骚”。 “风”、“骚”是中 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 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 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 头。
湘 妃竹
据传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湘君就是传说中尧、 据传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湘君就是传说中尧、舜、禹中 的舜。 死在苍梧, 的舜。他到九嶷山惩戒恶龙 ,死在苍梧,他的妃子是尧的两个女儿 (娥皇、女英 ,到南方寻找舜,走到洞庭湖附近,听说舜已死,二人 娥皇、 娥皇 女英),到南方寻找舜,走到洞庭湖附近,听说舜已死, 抱头痛哭起来,一直哭了九天九夜 眼睛流干了,哭出血泪来, 一直哭了九天九夜, 抱头痛哭起来 一直哭了九天九夜,眼睛流干了,哭出血泪来, 最后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最后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湘夫人将要降临北洲上, 湘夫人将要降临北洲上, 放眼远眺呵使我分外惆怅。 放眼远眺呵使我分外惆怅。 秋风阵阵,柔弱细长, 秋风阵阵,柔弱细长, 洞庭波涌,落叶飘扬。 洞庭波涌,落叶飘扬。 登上长满白薠的高地放眼望。 登上长满白薠的高地放眼望。 我与佳人约会,一直忙得月昏黄。 我与佳人约会,一直忙得月昏黄。 鸟儿啊为何聚集在苹草边? 鸟儿啊为何聚集在苹草边? 鱼网啊为何挂到树枝上? 鱼网啊为何挂到树枝上?
九歌·湘 夫人
屈原
屈原
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 战国末期楚国人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 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 楚辞, 开创了新诗体 楚辞 《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 诗经》的表现形式, 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 年 被列为世界“ 名人” 名人”之一
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 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 怀念湘君啊无法讲。 怀念湘君啊无法讲。 心思恍惚,望穿秋水, 心思恍惚,望穿秋水, 只见那洞庭水慢慢流淌。 只见那洞庭水慢慢流淌。
第 二 段
第二段
写湘夫人怀念湘君的心理活动。 写湘夫人怀念湘君的心理活动。
野麋寻食,为何来到庭院? 野麋寻食,为何来到庭院? 蛟龙游戏,为何来到浅滩? 蛟龙游戏,为何来到浅滩? 清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 清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 傍晚我渡大江西岸旁。 傍晚我渡大江西岸旁。 听说佳人召唤我, 听说佳人召唤我, 我将快速飞驰与你同往。 我将快速飞驰与你同往。 把我们的房屋建造在水中, 把我们的房屋建造在水中, 又将荷花叶子苫在房顶上; 又将荷花叶子苫在房顶上; 用荪草饰墙,紫贝饰坛, 用荪草饰墙,紫贝饰坛, 撒布香椒,充满整个中堂; 撒布香椒,充满整个中堂;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 瑟瑟秋风、浩渺的秋水、 瑟瑟秋风、浩渺的秋水、萧萧落叶使湘君的心 情更加惆怅万分。 情更加惆怅万分。 这种写法启发了无数的后来人,如杜甫的“无 这种写法启发了无数的后来人,如杜甫的“ 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晏殊的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等等。 等等。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一、拟人化的自然神形象(写的是神界的爱情生 拟人化的自然神形象
活,但处处流溢着人间的现实情味——人间众多痴男 但处处流溢着人间的现实情味 人间众多痴男 怨女的投影 ) ;
二、情景交融的意境; 情景交融的意境; 的意境 三、情味悠深的语言 情味悠深的语言
《湘君》《湘夫人》 湘君》《湘夫人》 》《湘夫人
屈原
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 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 王三个时期,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 王三个时期,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 楚怀王 期——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 ——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 中国即将实现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秦国和楚国(并吴越,版图最大, 秦国和楚国(并吴越,版图最大, 人口最多) 人口最多)是左右当时局势的两个 重心,统一大业的完成, 重心,统一大业的完成,非秦即楚
楚辞
突破了四言的定格,六言、七言句式参差错落, 突破了四言的定格,六言、七言句式参差错落,自 由灵活而富于变化; 由灵活而富于变化; 诗的结构篇幅扩大了; 诗的结构篇幅扩大了 结构篇幅扩大 多用语气词“ 多用语气词“兮”字(起着表情作用,又有着调整 起着表情作用, 节奏的功能,还代替某些虚词起语法作用) 节奏的功能,还代替某些虚词起语法作用) ; 语言词汇地方色彩较浓。 语言词汇地方色彩较浓。 地方色彩较浓
帝子降兮北渚 帝子降兮北渚 蛟何为兮水裔 蛟何为兮水裔 朝弛余马江皋 朝弛 Yì Gāo Shì pǔ
水边
搴汀洲兮杜若:tīng 水中平地 洲兮杜若:
楚辞开启的创作母题
香草美人——对《诗经》赋比兴手法的推进 对 诗经》 香草美人 悲秋 士不遇 忠怨——忠君爱国, 忠君爱国, 忠怨 忠君爱国 昏君形象的曲折表现
湘水配偶神的祭歌 湘水配偶神的祭歌 配偶神 通常认为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 通常认为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 配偶神 他们彼此深深地眷恋,却不知什么原因, 他们彼此深深地眷恋,却不知什么原因,总 眷恋 是爱而无因,见而不得,只能互相幻想着对 爱而无因,见而不得, 方,无望地追寻、失望。在他们之间,永恒 无望地追寻、失望。在他们之间, 追寻 地隔着迷惘的水域。 地隔着迷惘的水域。
作为《湘君》的姊妹篇, 湘夫人》 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 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 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 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如果把这两首祭神曲联系起来看,那么这首《 如果把这两首祭神曲联系起来看,那么这首《 湘夫人》所写的情事, 湘夫人》所写的情事,正发生在湘夫人久等湘君 不至而北出湘浦、转道洞庭之时。 不至而北出湘浦、转道洞庭之时。因此当晚到的 湘君抵达约会地北渚时, 湘君抵达约会地北渚时,自然难以见到他的心上 人了。作品即由此落笔, 湘君》 人了。作品即由此落笔,与《湘君》的情节紧密 配合。 配合。 湘君》 湘君》和《湘夫人》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 湘夫人》 误差而引出的两个故事, 误差而引出的两个故事,但合起来又是一幕两情 相悦、忠贞不渝的故事。 相悦、忠贞不渝的故事。
第 一 段
袅袅兮秋风,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融情入景, 秋水的绝唱 秋水的绝唱 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 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
写景如画,仿佛一幅秋风图, 写景如画,仿佛一幅秋风图,湘湖 一幅秋风图 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见 以可见之 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见之 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 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 不可见之袅袅秋风 写风而有画意。 写风而有画意。 凄清杳茫的秋景, 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 而惆怅的意境。 而惆怅的意境。
屈原
但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 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以 及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 嫉妒, 及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 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疏远。 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屈原并不因此而放弃政治主张 和伟大理想,写出了著名长诗《 和伟大理想,写出了著名长诗《离 等价值很高的、 骚》等价值很高的、影响很大的不 朽作品。 朽作品。 当秦兵攻破楚都消息传出后,他大失所望, 当秦兵攻破楚都消息传出后,他大失所望,悲 愤投汨罗江,以身殉国,这天正是五月初五。 愤投汨罗江,以身殉国,这天正是五月初五。
众 人 皆 醉 而 我 醒 。 独
举 世 混 浊 而 我 清 , 独
路 吾 将 上 下 而 索 。 求 漫 漫 其 修 兮 , 远
《九歌》 九歌》
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歌的形式创作的一 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歌的形式创作的一 楚国民间祭歌的形式创作的 组清新优美的抒情诗 清新优美的抒情诗 《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 九歌》 屈原之所作也。 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 郢之邑, 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 信鬼而好祠 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王逸《九歌序》 王逸《九歌序》 王逸
屈原与龙舟赛
楚辞
指楚地的歌辞 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的一种具有 “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 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 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 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 楚地的乐曲和民歌( 越人歌》 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 乐曲和民歌 “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湘君、 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 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 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 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 神人恋爱”的构想。楚国民间文艺, 神人恋爱”的构想。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 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以《湘君》和 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 文坛” 湘君》 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 《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 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 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 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 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他 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 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反 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
“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 九歌” 九歌 曲的名称。 楚辞》 九歌》 曲的名称。《楚辞》的《九歌》, 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 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 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 太一》、《云中君》、《湘君》、 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湘夫人》、《大司命》、《少司 东君》 河伯》 命》、《东君》、《河伯》、《山 国殇》 礼魂》 鬼》、《国殇》、《礼魂》。 国殇》一篇, 《国殇》一篇,悼念和颂赞为楚 国而战死的将士;多数篇章, 国而战死的将士;多数篇章, 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 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 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哀伤。 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