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物态变化 热和能

合集下载

物理知识点总结热与能

物理知识点总结热与能

物理知识点总结热与能热与能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关于热与能的理解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热现象和能量转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热与能这一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其相关概念、特性和应用。

一、热与能的概念热是物质之间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是由于物质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热运动的结果。

热的传递方式一般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能是物质所具有的做功或产生热量的性质,是物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原因。

二、热与能的特性1. 热传递特性:热传递需要存在温度差,温度高的物质释放热量,温度低的物质吸收热量,从而实现热平衡。

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 能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凭空增加。

能量转化可以是物体内部的能量转化,也可以是物体之间的能量转化。

例如,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等。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系统中的表述,也被称为能量守恒原理。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了能量的转化和传递只发生在物体与环境交换热量和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内能才会发生改变。

三、热与能的应用1. 热工学应用:热工学是研究热能转化为功的学科,广泛应用于能源、工程和环境等领域。

例如,利用热能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燃烧引擎输出动力等。

2. 热力学应用: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和能量转化规律的学科,常被应用于化学反应、相变、热电偶等方面。

例如,在实验室中测量温度变化时常常使用热电偶。

3. 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是与热与能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某些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向大气层辐射的热量并再辐射到地球表面,从而使地球的温度升高。

全球变暖则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引起地球气候变化。

结语:热与能是物理学中不可或缺的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热现象和能量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物态变化、热和能 带答案

物态变化、热和能  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热和能一.选择题。

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A)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被水蒸汽烫伤比被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需要放出热量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3.在盛夏,以下方法中你认为降低室内温度的最佳做法是(C)A.打开电风扇B.关闭门窗C.向地面洒水D.打开房间内正在工作的电冰箱门4.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C)A.沸点低B.密度小C.凝固点低D.比热大5.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B)A.凝华B.升华C.熔化D.汽化6.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D)A.塑料袋仍让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7.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石蜡块上。

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8.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9.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0℃的冰没有内能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10.关于热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热机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热机效率B.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减少废气带走的大量热量可以大大提高热机效率C.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机的热值比汽油机的大D.在压缩冲程中内燃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气缸内气体的内能B.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利用水密度大的特点C.电动车的核心部件电动机属于热机的一种D.液化气是用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后存入储气罐的。

物态变化、热与能资料

物态变化、热与能资料

专题三物态、热和能知识结构第一章物态本章概述从近几年中考试题的命题来看,本章的考查重点和热点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温度、温度计的正确读数及正确使用方法。

2、六种物态变化的现象、方式、规律,能够区分六种物态变化及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

3、“白气”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将生活和自然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对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分析与解释。

从题型上看,本章的考查主要是以选择和真空的形式来考查,一般结合其他知识考查时,相对较独立。

估计下年中考涉及到本章的将会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13年的中考可能会侧重于灵活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各种生活现象,以及各种自然现象。

如水开了冒的“白气”,夏天从冰柜里拿出的来的冰棍冒“白气”,又如露、霜、雾及雪的形成。

2、温度计的读数与使用。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物态与温度考纲解读基础巩固1、物态自然界的物体大部分是以_____体、____体、_____体三种状态存在。

2.温度(1)含义: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2)摄氏温度的规定: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的温度为O℃,________的温度为100℃,在0℃和1 OO℃之间分成100等份,每1等份就是______℃.(3)单位: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4)读法:4℃读作__________,一4℃读作__________,或__________.3.温度计:(1)原理:利用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2)使用:①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认清温度计的__________.②使用时:a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____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__________.b看——不能在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__________时读数,且要等示数__________后再读数,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___.4.体温计:(1)__________离开人体读数.(2)使用前应用力将细管中水银柱——回玻璃泡.自我校对练一练(1)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一、综述热和能是初中物理中非常有趣且重要的部分,当我们谈论热,我们是在讨论物体温度的变化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周围的世界。

而当我们谈论能,我们是在谈论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能力。

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神奇的世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热与能的神秘面纱,梳理一下初中物理中关于热和能的主要知识点。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热量,热量是物体因为温差而传递的能量。

当我们把一个热的物体和一个冷的物体放在一起时,热量会从热的物体流向冷的物体,这就是热传递的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学习到温度、热量和物质状态之间的关系。

接着我们要了解能量,能量是物体运动和变化的能力。

无论是我们日常看到的瀑布从高处流下,还是汽车发动机发出动力,背后都是能量的转化和传递。

在物理中我们会学习到各种各样的能量形式,如热能、动能、电能等,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然后我们会接触到热和能的转换,例如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会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再比如太阳能板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些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例子,通过学习我们会明白这些转换背后的物理原理。

我们还要了解热和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从气候变化到能源利用,从工业生产到家庭生活,热和能无处不在。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还能学会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奇妙的物理世界吧!1. 介绍物理中热和能的重要性物理作为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其中的热和能知识点可是个重头戏。

说到热和能,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息息相关。

想象一下寒冷的冬天里,我们烤火取暖,那不就是热能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吗?或者夏天我们用电扇吹来凉风,那也是电能转化成了机械能,给我们带来了舒适。

所以热和能在物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说到热我们自然会想到温度,温度的高低决定了物体的冷热程度,而热量则是物体温度变化的幕后推手。

当我们说某个物体很热时,其实是因为它内部的粒子运动得很激烈,这就是热能的体现。

八年级上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物态变化热传递:当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会发生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并持续到两者冷热程度相同为止。

1.温度单位:,我们把定义为零度,把定义为一百度。

2.温度计内的常用液体:,,。

原理:。

3.温度计种类:①寒暑表②实验用温度计③体温计:35℃~42℃,分度值:0.1℃(内部液体为水银)。

4.温度计使用方法:“选”:“看”:“放”:“读”:“记”:例如:某同学准备用温度计来测量热水的温度,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A.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B.用手试一下热水,估计热水的温度;C.检查所用温度计,认清它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D.设计实验记录表格;E.记下估计的温度值;F.记下用温度汁测量的温度值;G.比较测量值和估计值的差别,形成对的初步印象;H.整理仪器。

正确的实验次序应该是:。

5.不准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的对比计算:例题一:有一支温度计,表面刻有150格均匀的刻度。

将该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到第30格处;将它放到通常情况的沸水中,液面上升到第80格处。

则:(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2)第100格处表示的温度是多少?(3)该温度计的刻度范围是多少?例题二: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当实际温度为0℃时,它的示数为-5℃,当实际温度为100℃时,它的示数为105℃,求:(1)当实际温度为多少时,它的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2)实际温度为35℃时,它的示数是多少?(3)当温度计示数为80℃时,实际温度是多少?5.物态变化:物质以,,三种形式存在,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其间伴随一个吸收或放出热量的物理过程。

6.水的化身:霜,雪,雹是固态;雨,露,雾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

7.熔化与凝固(1)固体分为。

有熔点,没有熔点。

(2)晶体有,非晶体有。

(3)熔化:,熔化需要。

(4)晶体熔化过程中,非晶体的温度。

(5)凝固:,凝固需要。

(6)晶体凝固过程中,非晶体的温度。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热和能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热和能

一、本节知识【知识点一】物态变化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

⑵ 继续吸热。

② 凝固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凝固点。

⑵ 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① 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初三物理总复习-热学

初三物理总复习-热学

初中物理总复习――热学热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八年级第4章《物态变化》、九年级第16章《热和能》和第17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热现象 物态变化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将___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度温度 规定 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份为1℃将___的温度定为100度原理:根据液体的____性质 (若液体受冷凝固后将不能使用)使用前:要观察___和___值使用使用时:(1)玻璃泡要完全浸入待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__和__,(2)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仍要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___相平。

几种温度计对比: 物 态 变 化熔点和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熔化和凝固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__体具有一定的熔点,__体没有一定的熔点晶体熔化条件:(1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物态变化 蒸发 因吸热而具有致冷作用汽化两种方式 条件: (1)达到沸点汽化和液化 沸腾 (2)不断吸热特点:温度不变,但仍需吸热液化的两种方法:___和___ 例子:(1)剥开冰棍冒出的“白气”(2)液化石油气升华和凝华 常见例子:(1)在北方冬天里冰冻的衣服干了(升华)(2)用“干冰”保鲜、人工降雨(升华) (3)冬天早晨瓦上的霜或下的雪(凝华) ▲注:早晨的雾、露(液化)考点1:温度计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例1】、如图1所示四种测量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为( )【变式练习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右图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 为 ℃和 ℃;其中 图是体温计,体温计的量 程是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

考点2:熔化和凝固 【例2】、下列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不同的固体熔点不同 (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 (C)同种晶体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D)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例3】、松香在熔化过程中( )(A)温度不变,放出热量 (B)温度不变,吸收热量 (C)温度升高,吸收热量 (D)温度降低,放出热量【变式练习2】图1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热和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初中物理科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将介绍热和能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热的本质:热是由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不断运动和碰撞而产生的一种能量。

物体温度的高低反映了其中微观粒子平均运动的快慢程度。

2.热的传递方式:热的传递方式主要有传导、传热和辐射三种方式。

-传导:热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振动传递,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介质。

-传热:热通过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中的对流和对流体与物体接触面的传热,适用于气体和液体介质。

-辐射:热通过真空或介质中的电磁波传递,不需要介质的存在,适用于任何介质和真空。

3.热的测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热的单位是焦耳(J),常用的子单位有千焦(kJ),焦耳的定义是单位质量物体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

二、能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能的种类:能主要分为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多种形式。

-机械能:物体的运动能和位置能的总和,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热能:物体内部由于微观粒子的不断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电能:电荷间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能,包括静电能和动电能。

-化学能:物质分子间由于化学反应而储存的能量。

-核能:原子核内部的能量,包括核聚变和核裂变两种方式。

2.能的守恒定律:能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一条重要的基本定律,指的是在封闭系统中,能量总量是不变的,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不能被创造或销毁。

3.能的转化和转运:能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化,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进行能量转化和转运。

三、热和能的应用:1.暖房与制冷:热传导、传热和辐射的原理用于加热和制冷技术的应用,如使用暖气、空调等。

2.能源利用:利用不同形式的能源,如化石能源(煤、油、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为人类提供能量。

3.温度测量:利用物质的热膨胀性质和热敏性质可以测量物体的温度,如温度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态变化
一、温度计
1
2、摄氏温度的规定:0℃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100℃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3、常用温度计的使用:
⑴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⑵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
⑶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⑷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拿出被测液体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4、体温计:测量人体体温。

二、物态变化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1、各物态变华定义: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在液体的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沸腾: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进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液化方式:;(2)压缩体积(加压)。

升华:物质从变成气态的过程。

(在任意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凝华:物质从变成固态的过程。

2、晶体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

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气流速度。

4、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

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5、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6、水的沸腾实验:
结论:(1)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2)水沸腾前,气泡上升,由大变小;
水沸腾后,气泡上升,由小变大,上升到液面破裂。

原因:水沸腾前,水的下部比上部温度高,高温气泡上升时遇冷液化,逐渐变小;
水沸腾时,水的上、下部温度相同,高温气泡在底部压强大,逐渐上升时压强变小,
体积变大。

7、水的特殊性质
(1)水结冰后体积增大;
(2)水在4℃时密度最大,体积最小;在4℃以下继续冷却以至结冰的过程中,体积变大,对流现象停止,这使江河湖海在冬天结冰时,从上表面开始结冰,而底层的水则仍然保持4℃的温度不变,可使水中的动、植物不会被冻死。

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
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
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④存在状态。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

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6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解释事例:图15.2-5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

图15.2-5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
而不是温度。

比热容
1、比热容:
⑴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⑵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

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只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

⑷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
量为4.2×103J
2、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
3、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Q吸=Q放
热机
(一)热值
1、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单位:J/kg
3、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4、公式:Q=qm(q为热值)。

5、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热值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6、炉子的效率:
①定义: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②公式:η=Q有效/ Q总= cm(t-t0)/ qm′
(三)内能的利用
1、热机: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

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内燃机:将燃料燃烧移至机器内部燃烧,转化为内能且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内燃机。

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3、内燃机大概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公式:η=W有用/ Q总= W有用/qm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1)使燃料充分燃烧;(2)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3)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1、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六、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