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动儿了解及班级处理策略
如何正确应对幼儿多动现象

如何正确应对幼儿多动现象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极为关键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孩子们会表现出一些行为特点,比如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种现象被称为”多动症”,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发展阶段,但若处理不当,也可能会成为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隐患。
作为家长或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应对幼儿的多动现象呢?认识多动行为的特点我们要了解多动行为的基本特点。
多动症通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易冲动、过度活跃等。
这些行为特点并非孩子故意这样做,而是大脑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我们需要以积极、理解的态度看待这种行为,而不是简单地认为孩子”调皮”或”学习不集中”。
创设合适的环境我们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环境。
在家中或学校,可以准备一些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玩具和活动,如积木、拼图、绘画等,给孩子足够的运动空间和时间。
也要注意控制教学任务的难度和时长,避免孩子产生厌烦或疲惫的情绪。
良好的作息时间也很重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采取有效的管教方式对于多动行为,我们更应该采取积极的管教方式。
要耐心地引导孩子集中注意力,帮助他们逐步培养专注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或竞赛,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也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增强孩子良好行为的自信。
也要学会运用合理的纪律约束,给予孩子明确的行为指引,让他们明白什么是被允许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
提供专业辅导如果孩子的多动行为严重影响到学习和生活,我们还可以考虑寻求专业辅导。
专业的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可以对孩子进行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家长和老师也要与专业人士积极配合,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多动症的困扰。
多动现象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我们应该以平和、理解的态度对待。
通过创设合适的环境、采取有效的管教方式,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辅导,相信我们一定能帮助孩子克服多动的困难,健康快乐地成长。
多动症的孩子的教学方法

多动症的孩子的教学方法嘿,咱来说说多动症孩子的教学方法哈!你想想,这些孩子就像一群活力无限的小猴子,上蹿下跳,一刻也停不下来。
那咱可得有点特别的招儿来对付他们呢!首先呢,咱得理解他们。
他们不是故意调皮捣蛋,而是控制不住自己呀!就像那脱缰的野马,得慢慢驯服。
咱得有耐心,不能动不动就发火,那可不行。
教学环境很重要哦!得给他们一个相对安静、整洁、有序的空间。
可别乱七八糟的,那会让他们更分心。
比如说,教室里的布置简单点,别弄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吸引他们注意力。
然后呢,教学方式得灵活多样。
别老是死板地讲课,那他们可听不进去。
咱可以多弄些互动的环节呀,让他们参与进来。
就像做游戏一样,这样他们才有兴趣呢!比如讲个故事,让他们来扮演角色,这多有意思呀!再就是,任务得明确简单。
别一下子给他们一堆复杂的要求,他们会懵的。
一个一个来,完成一个再给下一个。
这就好比让他们爬楼梯,得一步一步来,不能一下子就让他们蹦到楼顶去呀!还有哦,奖励机制不能少。
他们表现好了,赶紧给个小奖励,夸夸他们。
这就像给小猴子一颗甜枣,他们会更有动力的。
别小看这小小的奖励,作用可大着呢!对他们的进步,咱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哪怕只是一点点进步,也要大大的表扬。
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被看到了,会更有信心的。
咱也得注意他们的情绪哦。
这些孩子有时候可能会因为自己控制不住而懊恼、沮丧,咱得及时发现,给他们安慰和鼓励。
就像朋友一样,陪着他们一起度过难关。
咱想想,要是咱自己是个多动症的孩子,咱希望老师怎么对待咱呢?是不是也希望老师能理解咱、包容咱、帮助咱呀?所以呀,咱就得换位思考,多从他们的角度去想想。
总之呢,教多动症的孩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咱用心,肯定能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法。
别嫌麻烦,别嫌累,这些孩子也有他们的闪光点呀!他们可能更有创造力,更有活力呢!咱们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让他们也能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和自信。
难道不是吗?相信只要我们努力,这些孩子一定能茁壮成长,成为很棒的人!。
如何教育过动儿童

如何教育过动儿童过动儿童除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短暂无法持久或在学习时容易分心外,对于想做的、想要的事物很难以等待,立刻要满足且往往事前不会去考虑其冲动行为的结果,由于上述常见的现象,导致许多家长在教养过动儿童这件事上束手无策。
下面提供几点父母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了解事实并接受他他的过动和不专心行为来自不同的原因,且多数是从小就有的。
他无法或不知如何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他非故意不听话、捣蛋或是与你作对。
学习接受此种儿童,必要时也应让邻居或常与儿童接触的人了解儿童本身控制上的困难。
照顾过动儿童需付出较多的精神及耐心,几年的辛苦可以避免儿童在成长中及将来的一些问题。
儿童的行为难免时常会令你生气和烦恼,但经过父母适当、持续的处理,会逐渐改善。
有教养上的问题及困扰时,请与儿童心理专家讨论。
管教规则要简明易行儿童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难遵守各种规则或限制。
制定行为管教规则,但勿太繁琐,且应说明清楚,让儿童能懂。
规则应彻底执行,父母管教态度要一致。
言语指导直接简短扼要儿童注意力短暂且容易分心,因此常对成人跟他说的话未能听进去或对指示、交待他的事未能完成。
儿童违反家规时,给予简要解释。
父母指导口气宜平静缓慢、态度严肃、中肯。
反复出现不适当行为时,除了耐心解释指导或给予行为处理外,有时可利用其他方式代替言语上的指导,如以手指敲子或用眼睛看一下,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行为。
言语上避免大声叫骂、重复叮咛、口头上的强烈威胁等,这些均会增加家庭中的紧张气氛且影响父母有效的指导。
作息要能定时、培养好习惯过动儿好动行为及冲动性使得生活较难有规律且养成好习惯较困难。
培养用餐、游戏、睡觉及做功课的良好习惯。
视儿童发展上的程度与需要宜尽早开始,养成规律。
好的习惯的培养需要一段时间的耐心指导与训练,视其改善程度一步步来。
同时要训练多项会有困难,故可由最基本、最需要的习惯来开始、逐项训练。
避免参加正式严肃的场合儿童无法安静坐着,常动来动去或起来走动,喜欢说话、问问题,不理会这是什么场合。
儿童多动症怎么改善(专业文档)

儿童多动症怎么改善(专业文档)一、了解过动之名称定义1、认识过动界说过动也能称为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孩子通常会有无法集中注意力、易不安冲动、学习有困难障碍,但一般智力为正常的特徵,属于目前多见的孩童行为异常病症。
2、造成主要因素基本上,过动是因为脑损伤所引起的,所以命名为脑损伤综合症。
但曾有神经系统检查炎就时发现,大概有一半的孩童有动作略微不协调以及平衡、共济运和轮替运动等障碍。
过动孩子的行为须要父母多多关心。
3、大脑调节失衡除了上述障碍以外,却无发现瘫痪等脑损伤所致使的其馀症状,所以认为过动症不全然是脑部轻微损伤的结果,而是因为脑部轻微失去调节作用所造成。
二、过动儿常见行为表现1、多见举动模式一般而言,有过动病症的孩子,常常上课或学习时的注在意力较无法集中专一,也多让人感觉「鬼头鬼脑」,想法异常的天马行空,还会有体力与精神充沛等现象,几乎没有办法停止休息。
2、异常举止分类所以,依照上述情况分析,过动儿在活动、语言、学习、品行、社交以及情绪等各方面,都会有大大小小等问题出现,但是每个孩子的情况会略有差异,可能在某部分会有特别明显的障碍。
3、社会治安黑洞若过动儿没有尽早治疗,长大以后,会由于自我意识的控制能力较差,个性会较为冲动、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等等负面思想,所以犯罪可能性较大,还可能成为惯犯,造成国家社会的治安死角。
三、过动症造成原因解析1、形成要素多样过动症不单单只是因为一种因素而造成的病症,而是由许多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所致使的一项综合症状。
2、可能遗传成因统计罹患过动症孩童的有关血缘亲属里面,出现酒精中毒、反社会人格等等疾病的人,明显较一般的小孩还要多。
3、注意饮食问题有部分的人认为,像是食用色素等食物添加物,也是造成过动的因素;另外,也有人觉得,糖分太高的甜食、饮品与油煎高蛋白食品等一旦吃多,也会变成是引诱过动发生的原因之一。
4、其他相关原质环境污染、缺铁性贫血、不良社会境况、单亲或贫穷家庭、居住太过拥挤、家长性格变异或是其他心理障碍、溺爱过分、长期寄养于他处等,都可能是构成过动的诱因。
面对多动幼儿的教育策略

面对多动幼儿的教育策略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而多动幼儿则给教育者带来了一些独特的挑战。
所谓多动幼儿,通常表现为过度活跃、注意力不集中、冲动等行为特征。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一、理解多动幼儿的行为多动幼儿的行为并非故意为之,而是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表现。
他们可能难以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注意力,这并不代表他们调皮捣蛋或者故意不听话。
我们要以理解和包容的心态来看待他们的行为,避免过度批评和指责。
二、创造适宜的环境环境对多动幼儿的影响非常大。
我们要为他们创造一个相对安静、有序、结构化的环境。
教室里的布置要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刺激物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能够释放过剩的精力。
比如,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活动角落,里面放置一些适合他们运动和探索的玩具和器材。
建立规律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秩序也很重要,让幼儿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三、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生动有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多动幼儿的注意力。
利用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吸引人。
要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小步骤,逐步引导幼儿完成学习任务。
对于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幼儿,可以适当缩短教学时间,增加教学的频率。
还可以使用视觉提示,如图片、图表等,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多动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并始终如一地执行。
当幼儿遵守规则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当他们违反规则时,要给予适当的纠正和引导。
例如,可以通过奖励贴纸、小礼物等方式鼓励幼儿表现出良好的行为。
要教导幼儿学会等待、分享、尊重他人等社交技能,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五、关注幼儿的情绪多动幼儿可能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困惑、沮丧或焦虑。
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处理情绪。
教师如何在班级中协助过动儿(或特殊困扰学童)解析

教師如何在班級中協助過動兒(或特殊困擾學童)
石牌國小資源班整理
1.不強調過動兒是誰
2.不任意替學生加上過動兒標籤
3.可要求過動兒的桌上或抽屜內只放本節課要用的東西,以免分
心。
4.每次只呈現本次的教材或教具
5.在教室內多準備一座位,在其躁動不安時可容許其移
動座位;也可供其在個別學習(如做功課)時使用。
6.減少教室內噪音
7.過動兒的座位應靠近教師
8.當老師的小助手,提供合法的活動機會。
9.過動兒在上課時出現過動行為,應盡量用教師身體矯正法或
是正向語句引導法,避免事後責備或詢問。
10.善用行為改變技術、具體式的稱讚或責備、給予較多的緩衝時間。
11.將學習過程予以工作分析
12.教師的穿著簡單化
13.善用小組力量(小組競賽能使同組學生隨時提醒過動兒)但教師需
適當引導學生,使其能樂意和過動兒同組並協助。
14.找一較有耐心的學生當小老師坐在過動兒旁隨時指導
及提醒。
15.若過動兒已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可採適當距離的
暫時隔離。
16.教師和其他學生對過動兒的不良表現要以平穩的方
式表達自己的感受
17.適當的忽視過動兒的不當行為
18.回饋時是對事不對人
19.重視過動兒的優點而非強調缺點
20.接納錯誤、肯定進步。
幼儿园多动症儿童行为管理指导方案

幼儿园多动症儿童行为管理指导方案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其主要特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
在幼儿园阶段,多动症儿童的行为管理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需要在这个关键阶段接受有效的支持和指导,以促进其学习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多动症儿童行为管理的指导方案,对教师和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了解多动症了解多动症是有效管理多动症儿童行为的第一步。
多动症并不意味着这些孩子只是“调皮”,而是一种真实的神经发育障碍。
教师和家长应该通过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多动症的特征和影响,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孩子。
只有深刻理解多动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行为管理和支持。
二、提供结构化的环境多动症儿童对于结构化的学习环境特别需要。
在幼儿园,教室的布置和日常的活动安排都应该有一定的规律和预测性,以帮助这些孩子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教师可以为这些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和游戏计划,让他们在有序的环境中感到安全和舒适。
三、使用积极的奖励和反馈对多动症儿童来说,积极的奖励和反馈可以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教师和家长可以设立简单明确的行为目标,当孩子达到目标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肯定,这有助于激励孩子改善行为。
及时的反馈也很重要,要让孩子清楚自己的表现,并帮助他们建立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四、提供个性化支持多动症儿童的行为管理需要个性化的支持。
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行为管理方案和支持措施。
这包括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情绪管理技巧和社交技能培养等方面。
只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才能更好地帮助这些孩子克服困难,提高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五、合作家校共育幼儿园多动症儿童行为管理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紧密合作。
教师应及时与家长沟通孩子的行为表现和需求,共同制定行为管理策略和方案。
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支持措施,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总结回顾:在幼儿园多动症儿童行为管理中,了解多动症、提供结构化环境、使用积极奖励和反馈、提供个性化支持,以及家校合作共育是至关重要的。
班有过动儿之班级管理策略与经验分享

关注过动儿06的心理健康
与成长
提供心理辅导与支持
设立专门的心 理辅导团队, 为过动儿提供 个性化的心理 辅导和支持。
定期开展心理 健康讲座和活 动,提高过动 儿及其家长对 心理健康的认 识和重视。
建立心理辅导 档案,记录过 动儿的心理变 化和辅导进展, 以便更好地制 定个性化的辅 导计划。
与家长、教师 等密切合作, 共同关注过动 儿的心理健康 与成长,形成 良好的教育合 力。
学习困难: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任性的特点,过动儿在学习上可能会遇到困难
过动儿对班级的影响
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儿容易分心,影响课堂秩序 多动行为:过动儿难以安静,影响其他同学学习 冲动行为:过动儿容易冲动,导致意外伤害或冲突 学习困难:过动儿的学习能力较弱,需要特殊教育支持
正确认识过动儿的需求
了解过动儿的行为特征,如注 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等。
过动儿班级管理策略 与经验分享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添加标题
Part Two
添加标题
Part Three
添加标题
Part Four
添加标题
Part Five
添加标题
Part Six
添加标题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了解过动儿特征与影响
过动儿的行为特点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难以专注于一件事情 冲动任性: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容易冲动行事 活动过度:身体和情绪都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难以安静下来
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定义:将学习与 游戏结合,让学 生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学习知识, 提高学习兴趣和 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診斷標準
注意力缺損要在下列症狀中出現六種以上, 而且這些症狀已有六個月以上的歷史。
(1)經常對事物的細微末節掉以輕心。做功課 時、 遊戲時或其他活動時,經常出現無心的錯誤。
(2)經常對工作、功課或遊戲無法保持注意。 (3)常別人對他說話時,經常看似無法聽進去。 (4)經常無法完成指定的功課、遊戲或日常事務。
(1)經常坐立不安,手足無措; 勉強坐在椅子上也 是不斷扭動身體。
(2)在教室中或是其他需要靜坐的地方,會經常 離開座位。
(3)經常跑來跑去,爬上爬下。 (4)無法安靜地遊戲或是從事休閒活動。
(5)就如身上帶一個馬達,時時都在轉動。 (6)口無遮攔,早上一覺醒來就講個沒完。 (7)在教室中,老師的問題還沒有說清楚,孩子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原因
環境的因素 外在的環境刺激因素和大人的教養方法不當易 使ADHD更為明顯。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處理
藥物的治療 行為處理的策略 社會技能的訓練與情緒的疏導 家庭的輔導 注意力的訓練 飲食的控制 補充微量元素及鋅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處理
藥物的治療 a-利他能(神經興奮劑) 4小時短效 b-專司達(神經興奮劑) 長效型,8小時或12小時 c-思銳atomoxetine(非中樞神經興奮劑) 藥物療效可長達24小時。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處理
職能治療訓練
a-環境刺激單純化 b-強化應當注意的刺激 c-感覺統合訓練 d-遊戲過程中學習自我控制降低衝動性 e-提升人際適應能力 f-引導參與活動製造愉快學習經驗 g-製造成功學習經驗,提升學習成就感 h-提升抗壓性 i-練習自我決策,培養責任感 j-提升問題解決能力 k-學習表達尤其是情感性表達 l-建立時間概念、規劃組織能力 m-其它…等。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處理
注意力的訓練
a、”老師說”的遊戲 b、尋寶的遊戲 c、閃示卡片 d、重覆觀看影片 e、韻律的兒歌 f、猜謎遊戲 g、玩紙牌和擲骰子遊戲 h、電腦的遊戲 i、社會交往的活動 j、其它
就搶著發言回答。 (8)沒有辦法等待,沒有輪流的觀念。 (9)別人談話或遊戲時,插手打攪別人的活動。
(7)~(9)屬衝動性表現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診斷標準
ADHD的症狀在七歲以前就已出現。
ADHD症狀所造成的行為問題要在兩種 以上的場合出現。
孩子的行為症狀對人際關係、功課或是 職業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有相當的妨礙。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處理
家庭的輔導
面對現實,接納孩子的缺陷 要有耐心 樂觀以對 花點時間從跟孩子的互動中,領略樂趣 提供適當的活動讓孩子的精力有發洩的機會 家中維持固定的秩序 儘量避免讓孩子過份疲勞 避免讓孩子涉足正式場合 建立家庭常規,堅持紀律 交代孩子時,說話簡潔並可作示範 運用暫停做某件事的隔離處分,或取消某種權益的方式,來管教孩子 不要使用體罰的方法來執行常規 找出方法增進孩子的自尊心和自律感 設法伸展孩子的注意力 沖淡鄰居或親友的過度反應 與孩子短暫的分離
過動兒了解及班級處理策略
職能治療師 陳燕青
過動兒了解及班級處理策略
過動兒,注意力缺損過動症ctive Disoder, ADHD)
盛行率約5%~8%,一間約30位學童班 級裡約有1~3個
大綱
注意力缺損過動症候群的診斷標準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連帶問題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原因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處理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班級處理策略 案例分享 問題與討論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處理
運動治療
運動能刺激腦幹,提供能量、熱情和動機,還能調 節腦內神經傳導物質,改變我們既定的自我概念, 穩定情緒力,增加學習力。運動本身就會分泌多巴 胺。 建議活動如:武術、體操、跆拳道、游泳、調節呼吸 健走…等。有了規律的運動,我們就能藉由刺激某些 腦部區域的神經新生,提升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的 基準值。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原因
腦部功能失常
神經傳送體 腦部網狀剌激系統 腦部發展遲緩
遺傳的因素 敏感的反應 環境的因素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原因
腦部功能失常
神經傳送體,其功能是傳送整個腦部的消息,控 制個人警覺、興奮以及語言動作。神經傳導物質 的失衡,多巴胺或者正腎上腺素濃度失衡 。
腦部網狀剌激系統(RAS),調節一個人的警覺和興 奮(喝有咖啡因的飲品是用來剌激RAS系統)、過瀘 一些雜亂的刺激訊息。
(5)經常無法把事物或活動連貫起來。 (6)經常避免或拖延一些需要費精神的活 動,如
學校功課或是動腦筋的遊戲。 (7)經常丟掉日常必需要的東西如玩具、文具、
書本簿子。 (8)外界稍有動靜就會轉移注意力。 (9)經常忘記日常的事務。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診斷標準
過動在下列症狀中要出現六種以上,而且這 些症狀已有六個月以上的歷史。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處理
行為處理的策略
剌激的控制 區別性的增強不能同時存在的行為 區別性的增強其他行為 區別性的增強低頻率的行為 暫停增強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處理
社會技能的訓練與情緒的疏導
社會技能的訓練
孩子與大人相處的社會技能 孩子與同伴相處的社會技能
情緒的疏導
使用放鬆的方法來減低ADHD孩子的緊張和衝動,如躺在海 棉墊上或其它…。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診斷標準
這些症狀的發生並非智能發展的問題、 精神分裂或其他精神症狀; 也不能用其他 情緒問題、焦慮症狀或人格差異來解釋。
有的孩子注意力缺損與過動二者兼而有 之,有的主要症狀是注意力缺損,有的 則是以過動為主要症狀。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連帶問題
學習活動 社會關係與情緒的問題 違規與少年犯罪
腦部發展遲緩,大腦前額葉成熟度不夠易出現分 神和衝動的現象。(前額葉主管思考與行為,到青 少年階段才會發展完全成熟)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原因
遺傳的因素
注意力缺損與過動的原因
敏感的反應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超過七成以上,有過敏的 問題,而這些過敏以慢性食物過敏原居多,功 能性醫學的慢性食物過敏檢測方面的研究統計, 牛奶(包含起斯與優格)、蛋及小麥,是過敏 的前三名,食物中的色素、味精、糖份、人工 味料、防腐劑…等。